標籤:

張藝謀目前在華語影壇的地位如何?


我就這麼說吧,分三個階段:

1、藝術片時代。幾乎相當於其他大陸導演綜合的成就。別說香港電影多牛,國際上根本不認。

在國際公認的三大電影節中,張藝謀獲得的獎項,略多於李安(李四個一等獎,張三個一等獎,三個二等獎,還有最佳演員)。

這個高度,是大陸導演加在一起,目前也難以達到的高度。

順便說一下,後面獲獎的謝飛/王全安/刁亦男/顧長衛,都是陝西人。張藝謀的電影為西方電影節打開了一個認識中國的窗口,也算是為後來者趟了條路出來。

2、商業片時代。

張藝謀開啟了國內的大片時代和商業片競爭,帶動了中國電影市場的黃金十年。

目前英雄的公允評價:

《英雄》締造了國產電影的全球票房神話,內地票房達2.5億元人民幣(佔全年總票房四分之一,進入21世紀之後首部票房過億的國產電影)。

。同時在北美、日本、韓國等地也票房登頂,全球票房共計1.77億美元(約合14億元人民幣)。影片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2004年度全球十大佳片第一名,提名奧斯卡金像獎和美國電影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獲得多個國內外電影獎項。

《英雄》的公映終結了內地電影市場近十年的低靡期,拉開了中國商業大片的帷幕,被認為是中國電影「大片時代」的里程碑,對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十面埋伏,黃金甲,大片賺錢時代,毀譽參半。國內評價低,國外評價不錯。

三槍,大家都知道爛了

金陵十三釵,第一次啟用好萊塢一線影星。

山楂樹/歸來,調整期。

3、接下來咋辦?

三個基本的邏輯,

中國電影走不出去被世界認可,最終我們的電影市場就是寶萊塢自娛自樂。

電影是大屏幕的藝術,不能在技術上 領先,就沒有全球電影產業的話語權,也就沒有全球票房。

如果中國電影不能有世界影響力,中國電影市場就是西方賺錢我們花錢的地方,有世界影響力的前提是你能夠佔領全球電影市場的熒幕。

《長城》是由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樂視影業、傳奇影業、環球影業聯合出品,由中國導演張藝謀執導,馬特·達蒙、景甜、佩德羅·帕斯卡、威廉·達福、劉德華、張涵予等聯合主演的奇幻動作片。

長城是美國人第一次將一億多美元交給中國導演拍好萊塢+中國的故事。講的是中國的文化和價值觀。吳宇森和李安等,都是美國的電影。

也是中國第一部能夠在全球發行的電影,包括港澳台等在內。

4、其他

人家還玩了奧運會開幕式,全球好評。

人家好玩了印象系列,全國賺錢

人家還搞了圖蘭朵,提高一下逼格。

所有的行業都是類似的:

如果大家水平差不多,大家相互捧場,一起賺錢

如果你鶴立雞群,那你就是大家的眼中釘

如果你超過別人太多,別人追都追不上,那你就是大家天大的仇人,你擋了別人的財路。憑什麼好萊塢給你錢拍電影啊,憑什麼你不愁投資啊?憑什麼我拍電影就是沒錢啊?

電影是藝術,也是商業。如果一個導演總是讓投資者賺錢,肯定不斷有電影拍。

如果一個導演十年磨一劍,八成是上一把讓投資人虧的太狠了。

別扯什麼情懷什麼的,拍的電影沒票房,最後投資人虧死,還說我的電影是藝術,別人看不懂。扯什麼淡的,你藝術有情懷,你拿自己的錢去玩啊!!!

和創業一樣,投資人的錢虧完了,你說你是在玩情懷,投資人不打死你!


謝邀。

國師成就有二。一是開創國產大片時代;二是創造了國產商業文藝片的類型。


不同意很多人對於英雄等大片的負面看法

以個人看法和目前的情況來看, 英雄的意義甚至遠大於 張早點在歐洲連環奪獎的文藝片

歐洲的電影獎即是獎盃,也是毒藥,要知道多少國家的導演被歐洲的藝術獎忽悠了,專搞曲高彌寡的文藝電影,結果搞得本國電影市場被好萊塢來了個包抄。

張當年一方面能扛住那麼大的社會壓力,一方面也沒被那些連環大獎沖昏頭腦,一個人把中國的電影院再次炒熱, 其眼光深遠其實那些只知道裝B的某些電影人能比的, 現在一些人還昧著良心一邊喝著他當年打井出的水,一邊卻發動言論暴力恨不得喝張藝謀的血,真是無恥。

藝術本身就是主觀的東西,也許在藝術高度上,張藝謀不是中國最好,但是卻是中國導演裡面最具領導人氣質的,也用實際行動撐著中國電影這麼多年, 說張藝謀是中國電影的名片是毫不誇張的說法, 在國內稱其為國師一點不過譽,除了他,還有誰擔得起這稱號。

那些說張藝謀得了奧斯卡綜合症的人,自己才是真正的奧斯卡綜合症的人,多年前公布的一個中國電影國際影響力調查,張藝謀得第一,李安得第二,很多人揶揄,覺得張藝謀再牛也牛不過李安的兩座奧斯卡, 殊不知在多年前的一些外國書籍,已經把張藝謀稱為 legendary director。


我只知道前兩年國家地理頻道播了一部紀錄片《中國好萊塢》梳理華人電影,包括李安等人在內,其中張藝謀的部分佔了四分之三。


張導目前的地位首先奠基於他往日的成就,作為中國第五代導演中備受爭議的第一人,張導在90年代以及新千年第一個十年取得的成就是不能忽視的。作為演員,張氏首次出演就獲得了東京電影節最佳男主角,表演才能是毋庸置疑的,我甚至很好奇,如果他沒有從事導演工作而是專心做個演員,取得的成就估計不會在姜文之下。之後,他的電影作品,紅高粱也好,活著也好,還有大紅燈籠,菊豆等都顯示了非同一般的藝術才能,並為中國電影贏得了世界級的聲譽,可以說是中國電影歷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進入新千年之後,他的英雄也開啟了中國商業大片的序幕,也是首部在北美取得高票房的中國電影,他為中國電影做出的巨大貢獻是不可磨滅的。

其次,作為一個 備受爭議的人,他對於政治的諂媚,後期電影質量的大幅度下滑也是讓人咋舌。特別是在08年擔任奧運會開幕式導演後,張導已經成為中國部分知識分子的眾矢之的,加上三槍等電影作品的問世,讓人對其電影創作才能也是打了很多問號。

綜合來說,算是一位謗譽滿身,功已成身未退的厲害的老前輩吧。


大陸第一,毫無爭議的第一。

獲獎記錄:

奧斯卡金像獎

? 2003 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英雄 (提名)

? 1992 第6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大紅燈籠高高掛 (提名)

? 1991 第6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菊豆 (提名)

  •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 1999 第5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獅獎 一個都不能少 (獲獎)

? 1997 第54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獅獎 有話好好說 (提名)

? 1992 第4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獅獎 秋菊打官司 (獲獎)

? 1991 第4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委會大獎 大紅燈籠高高掛 (獲獎)

? 1991 第4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獅獎大紅燈籠高高掛 (提名)

戛納國際電影節

? 1995 第48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 (提名)

? 1995 第48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審團獎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 (獲獎)

? 1995 第48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技術大獎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 (獲獎)

? 1994 第4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委會大獎 活著 (獲獎)

? 1994 第4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活著 (提名)

? 1990 第43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菊豆 (提名)

柏林國際電影節

? 2010 第6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熊獎 三槍拍案驚奇 (提名)

? 2003 第5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熊獎 英雄 (提名)

? 2003 第5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創新獎 英雄 (獲獎)

? 2000 第5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審團大獎 我的父親母親 (獲獎)

? 2000 第5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熊獎 我的父親母親 (提名)

? 1988 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熊獎紅高粱 (獲獎)

英國電影學院獎

? 2005 第58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 十面埋伏 (提名)

? 1995 第48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 活著 (獲獎)

? 1993 第46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大紅燈籠高高掛 (獲獎)

………………

百度上找的,只貼了三分之一,剩下的不貼了。

不用去爭辯什麼,就上面的這些內容,大陸的導演里,還能找出誰比他的更多?

一直認為張藝謀是一直在學習進步,不斷去突破自己的一位好導演。

票房只能說明觀眾的觀影習慣。

馮小剛導演最認真最用心的影片是《一九四二》,也是賠錢最多的。

找誰說理去?


他依舊是國師,他依舊有巨大的影響力。

但近幾年中國電影產業的變態蓬勃、新導演的風生水起,使得國產電影已不再是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的三分天下。

雖然你很難記起《捉妖記》《腫瘤君》的導演是誰,但他們真真切切的創造了奇蹟。

看看去年《道士下山》的景象,就知道今年《長城》可能的樣子。

世界的改變來源於思維的改變。

張藝謀慢慢會成為傳說,一個關於《活著》的傳說。


瀉藥~~張藝謀今天的地位自然是有很多國際電影節認可建立起來的~~平心而論的話,他趕上了好時代,也把握住了時代的機會,最終華麗麗的成為了國師~~其早期的電影能夠脫穎而出,其個人美學是一個方面,另一方面則是當時世界影壇對天朝的陌生~~

而如今華語電影圈,張藝謀的影響力已經越來越小~~主要在於其美學風格缺乏後人的繼承和發展,而他自身也把更多精力放在商業上~~之前依靠對時代,對社會的思考,反思而形成的影像力量也越來越弱~~但是商業領域來說,競爭也越來越激烈,邀請掏糞男孩加入自己的電影,這一舉動本身就說明了很多問題~~

張藝謀的藝術光環逐漸褪去,商業領域的作為至少目前來說不算太差,但是成績已遠不能跟之前相比了~~他需要繼續證明自己,在拿出與自己之前聲譽相當的扛鼎之作之前,他正漸漸淪為中國商業導演中的一員~~


謝邀

大陸第一mv導演及活動策劃導演。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大紅燈籠高高掛》拍的非常好,我看了好幾遍,尤其是裡面那個唱戲的姨太。

《活著》我認為是拍砸了,我是先看了余華的小說,然後找來電影看了一下,結果沒看十幾分鐘就關了,拍的太假太兒戲,根本體現不出書里情景的萬分之一,打仗那段跟過家家似的。

也許是被電影長度限制了吧。

張藝謀的地位嘛,這我說不了,我看的電影太少了,但是他的名氣在中國導演裡邊能排前五吧。


謝妖,雖然我總喜歡調侃他團體操水平之高,但實話實說,張藝謀水平之高在國內鮮有人可以比擬。藝術片成就本事就相當高,一部《英雄》中國大陸進入大製作商業電影時代。這些年雖然沒什麼特別好的作品,但也充分證明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這句俗話。


個人覺得是華人導演第一人。


-

中國電影史上豐碑式人物。

1980-2000,在中國經濟以及中國電影爆棚之前,及時將中國傳統民俗的味道完整記錄和呈現。

最好的電影是《活著》《大紅燈籠高高掛》

2000年後做了些努力,甚至還想玩點別的,比如喜劇,但明顯,他的能力受限於那個工農業時代。

另外銷完庫存以後,他的階級已經發生變化,可能很難再回到生活中去。

《英雄》《無極》《十面埋伏》《黃金甲》《三槍》《道士下山》。。等等等等,都是豪華垃圾,都是老一輩的人對新時代的困惑和手忙腳亂。

------------------------------------

可以稱之為大師,絲毫不為過。因為他對中國老百姓骨子裡的東西理解的淋漓盡致。

但我還期待另一種大師:

人類級大師,可以拍出人類情懷,人性精髓,能打動人,永不過時的電影。

--


我年少時本以為張藝謀與陳凱歌隨著年歲的增加,

二人能並稱帝國雙壁,

五代雙雄,

然而事實證明我他媽還是太天真了。。。


謝邀,一個在《我的父親母親》之後就忘了初心的天才導演。沒了初心,就像是畫龍卻不知如何點睛。張偉平給張藝謀畫了一個圈,他始終沒法走出來。可惜可惜。


謝邀~

大陸電影導演第一人,國師並非揶揄,而是尊稱。

他的每一部電影都在顛覆和挑戰。

國際上影響力不如賈樟柯。

世界電影導演只能算是准大師級別。


張導從《英雄》開始,接下來他的電影就與商業掛鉤。大家試想,一個人從無名開始,漸漸地大家都知道了這個人《黃土地》攝影獎、《紅高粱》柏林金熊獎(注意,這個獎是在1988年,在國內當時是第一部獲得國際大獎的電影),接下來的幾部電影都盡顯老謀子的個人化的影片風格(對色彩的運用),拍攝的題材從封建社會到改革開放,這期間他關注時代背景下底層勞動人物(九兒、秋菊……)的命運。這些都具有時代氣息的。——————————————————————————————————華麗的分割線—————————————————

有句話叫能力越大,責任就越大(姑且這麼嘮)當一個人對某一領域登峰造極後,接下來就是孤獨,同時深表自己再這樣拍下去也無法超越過去,也怕辜負麻群眾的期望,所以就得突破(很多人和事都會這樣),我很佩服他的膽量,革新就意味著犧牲,自己以前的聲譽、地位都會受到影響,蛋撻依然這樣做了。

接下來從個人心態上來說,國內的大師,放在世界上呢?so世界辣么大,我想去看看!老謀子將自己的事業線放眼世界了,接下來我們從兩方面來說,一方面是他拍攝題材與受眾,一方面是個人情懷。從《英雄》的初試水,到2011年的《金林13釵》,籌備4年,由奧斯卡影帝克里斯蒂安·貝爾領銜主演,再到這次的《長城》中外全明星陣容,加入放紅小鮮肉,也讓年輕一代認識了,同時也照顧一下票房。題材從寫實到魔幻面對自己之前沒接觸的領域,需要從新開始,不停留在一個地方,進一步突破。一方面是個人情懷,雖然換了視角,但依然說的是發生在中國的歷史,中國的故事。同時他老人家也在為文藝片與商業片之間找一個平衡點(這也是擔當責任的體現)。雖然變化了這麼多,我感覺他一直都在做一件事,那就是講好故事,拍好電影,把東方的文化讓更多人知道。

所謂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從他老人家那裡,盡得體現。

知乎第一答,沒想到是坐在汽車上,搖著搖著就寫了

期間有諸多需要改進的地方

此內容只代表個人觀點

如果有錯誤,指出,大家一起探討。


敢於揭露現


《歸來》拍的很好~~


推薦閱讀:

《十二猴子》究竟講述了怎樣一個故事?
有哪些好聽的英文插曲?
怎麼評價劉德華在《恭喜發財2016》中親自唱《咱們屯裡人》?
有哪些經典到不得不看的老電影?

TAG: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