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二戰德國沒有重型戰略轟炸機?

二戰被稱為一場工業的戰爭,在國家生死存亡的全面戰爭,拼的就是工業實力。能造多少輛坦克,多少戰鬥機,多少航母,是最後取勝的根本。戰場上再英明的將軍,勇敢的士兵也扭轉不了,鋼鐵巨獸帶來的優勢。

美國的戰略轟炸看來是二戰最高級的戰術,因為一次出動500重型轟炸機編隊,就能摧毀一座城市。數月間就能瓦解一個國家的戰爭潛力。而損失只區區數百家轟炸機而已。

如果德國有了重型戰略轟炸機,就不必進行斯大林格勒的巷戰,不必冰天雪地的圍攻莫斯科,只需排遠程轟炸機就可摧毀蘇聯的工業基地,地面戰鬥就不會面對龐大的T34坦克集群了。那麼為什麼二戰德國沒有重型戰略轟炸機?


二戰德軍對空軍建設還是相當重視,之所以沒有發展遠程戰略轟炸機,和其經濟基礎,國力水平,戰爭理念有關係,而非決策問題。

由於一戰的限制條約,德國重整軍備用的時間相當短,大概10年時間,把陸軍擴充了10多倍,海空軍則根本是從無到有,這其間如何協調分配資源和人力是個很大的挑戰。德國人的設計水平很高,搞出了BF109這樣經典的戰鬥機,一直到二戰末期,修修改改還能對付著用,反觀其他國家的空軍主力戰鬥機,美國人換了三代,英國人換了兩代,日本沒換但是被揍得沒法還手。

現在評價戈林,總是指出他的很多錯誤,比如不重視遠程空軍,比如干擾了德國航母的問世,但是戈林的成就還是主要的,而且證據確鑿。德國空軍白手起家,在他手上只用了10年不到就發展成了世界上作戰能力最強的空軍部隊,這世界空軍史上還有哪個人曾經有過如此成就?戈林對航空業的一手把持,客觀上將全國的飛機製造和設計能力形成了合力,集中資源在重點方向上得到了可觀回報,如果不這樣,這麼短的時間,德國能擁有強大的空軍嗎?

德國空軍的短視,也可以說是短腿,幾乎是必然的。德國集中力量發展戰術空軍,其戰術核心是奪取制空權後,用戰術轟炸機配合裝甲部隊進行快速的進攻,這和德國閃電戰的總體思路是吻合的,因為德國在裝備了一部分裝甲部隊之餘,無力將全部陸軍機械化,其炮兵仍然靠馬車機動,完全跟不上裝甲部隊的推進速度,為了給進攻矛頭以火力支援,戰術空軍實際上被當作火炮使用,為了配合這個戰術,德國對戰術轟炸的精確性極為看重,而在當時戰術轟炸想要精確,俯衝轟炸機是唯一的選擇。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德國空軍的主力就是戰鬥機+俯衝轟炸機,在波蘭、法國、蘇聯戰場,這一套被證明非常有效。我們現在討論德國的閃電戰,多半是從其坦克部隊的進攻神速上討論,但是實際上,空地一體的密切協同才是閃電戰的戰術核心,否則靠當時德國普遍裝備的輕型坦克,其火力根本無法攻克比較堅固的防線,也就無法形成有效的突破和合圍。

BF109在不列顛空戰中被認為是因為腿短才導致失敗,其實它的對手噴火和颶風腿也不長,德國人不是不知道遠程戰鬥機的重要,他們發展了BF110,很可惜這東西無法進行真正的空戰,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根本無法造出既有高機動能力,又有遠航程的戰鬥機,整個二戰中也只有P51真正達到了這個要求,而1939年前怎麼可能發展出P51這樣的先進戰鬥機?

有人可能會提0戰,但是0戰在歐洲戰場是玩不轉的。歐洲戰場的空戰是空襲與反空襲的鬥爭,如果速度不夠快,高度不夠高,就無法追上轟炸機進行攔截,所以歐洲空戰的特點就是高空高速,而0戰是種在中低速和中低空才有優秀機動能力的戰鬥機,高空高速的情況下它極為笨拙。之所以0戰在太平洋上威風一時,那是因為對艦攻擊主要是靠魚雷機,而魚雷機是低空進行攻擊的,為了保護魚雷機,戰鬥機的空戰也發生在中低空,這正是0戰的優勢空域。即使是俯衝轟炸機,為了目視發現目標,飛行高度也不是太高,也就4000米左右,不象歐洲戰場,轟炸機高來高去,都在6000米以上的高度飛行和投彈,護航戰鬥機還要高出1000米。

德國為什麼沒有大力發展遠程轟炸機?國力不足所至。前面說了,德國空軍是白手起家的,為了保證一定的數量,只能考慮比較廉價的戰術轟炸機。B29威力巨大,但是一架B29的造價,是JU87的10多倍,很明顯對德國軍隊來說,1架B29不如10架J87好用。德國在重整軍備10年後,空軍規模也才3000多架,如果發展遠程轟炸機,這個數字恐怕要縮水一半,沒有足夠的規模,遠程轟炸機是沒有什麼威力的。即使有一定的規模,遠程轟炸機強調的也是對敵戰爭資源的打擊而非作戰部隊的打擊,對德國的閃電戰幫助不大。

英美耗資巨大的戰略轟炸持續了1年多,德國一線部隊的作戰能力依然強悍就是明證,而德國對英國倫敦和蘇聯莫斯科的所謂戰略轟炸,實際上只是不疼不癢而已。戰略轟炸實際上就是變相的消耗戰,德國的資源有限,不能指望依靠戰略轟炸來逐步削弱對手,取得最終的勝利,如果這樣,最終的勝利一定不屬於德國,一戰的結果就是明證。

德國只能依靠迅速有效的消滅敵人的作戰部隊,佔領敵政治中心,力求用最小的消耗結束戰爭,才可能取得勝利。蘇德戰場上德國的失利就是最高指揮因為過大的戰爭消耗,在作戰重心上搖擺於奪取政治中心還是資源產地。

最後的結論,德國二戰空軍不是因為某人的決策失誤而沒有發展遠程空軍,實在是造不起,造不出,同時也不符合德國的總體軍事戰略戰術。

////////////////////////////////////

軍迷們可以看看《鴻觀 第05期 納粹德國石油野心解密》

詳細描述了石油對二戰起到重要戰略作用,德國就是因為沒有石油,才不得不向蘇聯發動進攻,(在世界另一端的日本也是如此)。

雖然德國在打敗英法聯軍後,控制羅馬尼亞油田,還包括自己的煤化油,但由於控制的區域太大,很多民用設施要消耗大量的石油,而戰爭儲備的石油也僅夠德國的機械化部隊打1年的戰爭,之後就會因燃油緊缺,限制軍隊的戰鬥力,必須從民用生產中擠出油來填補戰爭,這樣必然限制國內經濟生產,大幅虛弱戰爭能力。

這也是德國閃電戰的應用理論,必須在兩三個月內,拿下莫斯科,或者控制高加索油田,不然戰爭潛力就會受到限制。戰爭打到1942年時,德國就無法向1941年那樣發動巴巴羅薩在3個方向進攻蘇聯,而只能集中石油資源去攻佔高加索油田,在戰爭途中為了省油,竟然放棄使用耗油的卡車(蘇聯的鐵路都被破壞了),而改用駱駝運石油給前線的裝甲部隊。

像戰略轟炸機那樣的大傢伙,造價非常昂貴,一次轟炸消耗的燃油,夠裝甲部隊打好幾個回合了。這樣的武器是不會被德國說青睞的。德國經濟和資源不允許像英美國家那樣,龐大的經濟,石油,製造業,可以造上萬架大型轟炸機。

、、、、、、、、、、、、、、、、

其實戰略轟炸要靠規模的,一定是大批量,對重要大城市,一氣呵成的戰略摧毀,才能奏效。雖然英美對德國在1940年到1945年進行了5年戰略轟炸,但前期都是小規模的象徵意義轟炸,告訴蘇聯我在打德國呢,你別急啊。其實呢,英美才不想那麼快消滅德國,只是想讓德國和蘇聯更多的消耗。就像丘吉爾預想那樣,德國死了,蘇聯躺在手術台上。

可後來德國敗向明顯,在不打開西線,蘇聯就要吞併整個歐洲。因此,從1944年2月起,轟炸規模增大,到同年6月諾曼底登陸前,奪得了制空權。此後,轟炸規模更大,效果日漸顯著。1944年7月~1945年4月,投彈量超過前幾年的總和。其實摧毀德國的戰略轟炸,只需9個月而已,前提是有1萬架B17那樣的戰略轟炸機。

二戰年代,也只有美國有這樣的技術和工業產能。德國有技術沒產能,而蘇聯是有產能沒技術。所以英法蘇德,就是陸地上的豺狼虎豹,而美國卻是翱翔天空的雄鷹,用最小的代價,換來最大的收穫。

500架B17轟炸,一架B17可載3噸炸彈,200公斤炸彈,是15枚,500架就是,7500枚,一枚破壞半徑80米。這樣一次轟炸可摧毀 7km 的直徑的城市。一批戰略轟炸對城市的破壞力,相當於一個核蛋的威力。

德國要有上千架B17這樣重型轟炸機。在蘇德戰場,就能實施縱深戰略打擊,蘇聯少數幾個工業城市,然後對前沿陣地破壞轟炸,後面的地面戰鬥就會簡單多了。大規模戰略空軍轟炸,對地面部隊支援更有效。西線德國很多坦克裝甲裝備,都被英美的戰略轟炸摧毀的。

另外開戰前期,蘇聯空軍基本被摧毀,德國有了制空權。可惜德國戰術空軍當量太小,無法打出足夠的破壞力,沒能在蘇聯最虛弱時候,拿下莫斯科等重要城市。蘇聯工業很快恢復。雅閣,T34一批批開出生產線,德國人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還感興趣可繼續深度閱讀 英美對德戰略轟炸


太JB貴了。

轟炸機本身就貴,轟炸戰更貴。

美軍轟炸編隊在43年完全陷入絕境,重型轟炸機跟德軍戰鬥機打出一比一這種戰績也是醉了,光人員損失就比德軍大10倍。英國國力遠遜於美國,所以只能晚上搞偷襲,就這還打得差點崩潰了,而且英國空軍很大一部分飛機還是美國造的。

美國當時搞重型轟炸機完全是基於錯誤的判斷:1 轟炸機編隊可以單獨擊退戰鬥機 2 轟炸機精度高達5米 。實戰損失太大,美軍就開始玩賴,靠巨大的生產量把損失彌補過去。就算十架換德軍一架,只要生產量超過德國10倍也照贏。

所以德軍不跟著玩是對的。

德軍不發展重型轟炸機影響了英國戰役,但就算有了重型轟炸機到底能有多少作用也很難說。不列顛之戰的失敗有戰術上的問題,並不是單純的兵力不如人。

美英發展重型轟炸機是為了空襲德國,而德國如果要空襲美國,就必須飛過大西洋。這即使在21世紀也是一個令人望而生畏的任務。ME264航程超過1萬公里(6發的是ME264B),堪稱傳奇,但即使是它,也無法攜帶足夠的炸彈轟炸紐約,更別說護航戰鬥機了。如果要組織起足夠的編隊轟炸美國,德國恐怕就先破產了。

科技之光 老師說的比較細緻,不過後面關於美英轟炸戰略成因的說法就偏離真相太多了。

實際上,美英在44年以前轟炸力量不足,沒有一絲一毫的陰謀,恰恰相反,導致初期轟炸投入不足的不是美英的陰謀,而是斯大林的陰謀。

美國轟炸戰略的理論基礎前面說了,1是轟炸機火力可以自衛,不需要戰鬥機護航。2是轟炸機精度極高,少量轟炸機就可以消滅小規模的目標。

前者導致盟國在沒有遠程戰鬥機護航的情況下轟炸機發生嚴重損失,最高打出過一天之內50%的損失率,新生產的轟炸機原本用於擴大編隊規模,現在連補充損失都不夠了!

後者導致盟軍的轟炸完全無效,每次出動上百架飛機,只有1,2架飛機的炸彈落在目標上,根本無法造成任何影響。這也是為什麼頭兩年盟軍專門打擊潛艇庫、軸承廠、煉油廠這種很容易破壞的目標,因為他們無力對飛機廠坦克廠這種大目標造成有效打擊。

這些事情美國知道嗎?其實一開始就知道了。最高指揮官阿諾德之下,空軍所有人都反對在42年進行對德轟炸,不說損失的問題,首先轟炸機的數量就不足。添油式的打法能讓敵人的防空力量處於絕對優勢,是德國人最樂於見到的。

但轟炸必須在42年開始,首先就是來自蘇聯的壓力。經過41年底蘇軍大反攻的失敗,42年蘇聯承受的壓力比41年更大,急需盟軍開闢第二戰場,談判桌一直是斯大林單方面抽丘吉爾和羅斯福臉的情況,好死不死當初還說過最早42年在法國登陸反攻(迪耶普戰役就是在這個背景下發動的,所以加拿大人真的是被當做英蘇的交易籌碼了),登陸沒戲了,至少戰略轟炸要進行,這不是為了給德國造成損失,僅僅是為了表明忠誠——約瑟夫大叔請放心,紅軍戰士在犧牲,我們的精英飛行員也必須去送死,你不活我們也不活。

另一方面,阿諾德要考慮陸航地位的問題,英國空軍已經獨立成軍,那麼美國陸航要想獨立,必須在二戰證明自己的價值。臣的命是陛下給的,陛下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而轉折的到來完全是一系列意外,首先是P51改型成功,美軍有了護航戰鬥機,而43年底到44年初歐洲大陸天氣非常反常,完全沒有晴天,轟炸任務不斷推遲,暴怒的阿諾德甚至把自己的老朋友斯帕茨免職(接任的杜利特在視察時差點因為雲層太厚墜機),恰恰是這半年的怠工使得美軍損失減少,新生產的轟炸機用於擴大飛行編隊。這樣,到了44年初,美國才有了一隻合格的戰略空軍,可以真正開始打擊德國人了。

一將功成萬骨枯,事情就是這樣,美國陸航自己也毫不掩飾,42年和43年的陸航飛行員就是白白送死。


這麼多回答里,沒一個是真正的原因。

德國空軍幾個主要決策人里:

戈林,飛戰鬥機出身,主管總戰略,具體技術路線不管;烏德特,飛戰鬥機出身,空軍發展兩大技術主管之一,醉心於戰術飛機;米爾契,行政官僚,主管生產安排,對產量有天然的偏好

所以,德國空軍用什麼飛機,關鍵就是烏德特和米爾契說了算,戈林默認並簽字認可。很明顯,從前兩人的愛好和事務範圍就看得出來,他們對戰略轟炸機是很不上心的。很多時候,歷史的結果就是取決於一兩個人的決定。

哦,對了,前面才說了有兩個技術主管,另一個是耶什麼什麼(是韋什麼什麼),此人倒是戰略轟炸機的鼓吹者,提出了必須研製「能在戰鬥狀態下攜帶3噸炸彈圍著不列顛島飛一圈」的大型轟炸機,那他為什麼沒有爭過烏德特呢?

因為他在1936年因為飛機失事掛掉了~``

------------

PS:值得一提的是,烏德特在莫斯科會戰失敗後自殺,直接原因就是「大家」一致認為德國空軍在粑粑絡紗行動里表現欠佳,技術角度的原因就是他鬧的。他死了之後,本來因俯衝轟炸問題狼狽不堪的He.177也很快服役了。這算不算是德軍對沒有戰略轟炸機的一種官方反思呢~``


首先,這個問題應該改為「為什麼德國沒有大規模部署重轟」

其次,題主完全搞錯因果關係了,是英美強大所以重轟顯得厲害,而不是因為重轟厲害所以英美強大

1.以二戰時代的轟炸精度,「空軍制勝論」困難重重。

「炸毀一座城市」看起來光鮮,其實未必有那麼大意義。巴特報告證明英軍轟炸只有十分之一的炸彈落到目標五公里以內。結果就是盟軍對德轟炸的時候,施佩爾回憶錄不停叫嚷「藥丸藥丸」,但德國的軍備生產還是一路飆升。甚至在1945年的1-3月,德國仍然生產了3900多輛坦克自行火炮以及7200多架作戰飛機,幾乎和1941年全年不相上下。真正遭到致命打擊的德國工業是合成燃油工業,特別是航空燃油工業,但這一打擊真正起作用也是要到44年秋了。

實際上題主扯什麼「不用打斯大林格勒」、「不用打莫斯科」本身就自行打臉——盟軍對德大規模戰略轟炸(千機轟炸科隆以來)持續了兩年多,英美士兵免於諾曼底登陸了嗎?

當然,蘇聯的工業彈性肯定遠不如德國(德國維持工業生產上升很重要的原因是沒有及時動員,產能是過剩的),但蘇聯很重要的一個優勢就是國土廣闊。比如蘇聯鋼鐵工業的心臟馬格尼托格爾斯克離德軍控制區的前沿都有1600公里,正好卡在B-17作戰半徑的邊緣,想要直接打擊幾乎是不可能的。打擊巴庫油田倒是比較方便,但以美軍轟炸普洛耶什蒂油田的經驗看,油田高密度的防空力量足以有效阻止入侵者。

2.德國在東線的空軍弱的可憐

這裡很好笑的一點是,可能是西線空戰的資料看多了,題主談到了什麼「500架重轟……就能……」、「區區數百架重轟」,彷彿幾百架重轟是什麼不值一提的數字而已。真的是這樣嘛?

比如題主說斯大林格勒,那我們來看看42年夏季德空的力量:

可以看到德空在東線擁有的一線轟炸機不過區區829架,而且基本都是He-111和JU-88這種雙發轟炸機。我們做最樂觀的估計,兩架雙發轟炸機換一架四引擎重轟(實際成本要高得多),德軍東線全部一線轟炸機也不過能換成400多架重轟,還要支援三個方向的德軍作戰行動——題主還覺得「數百架重轟」是「區區」嗎?

當然啦,對土豪的美帝而言,「數百架重轟」確實不是個事:

------------------------《艾森豪威爾回憶錄.遠征歐陸》歸根結底,題主希望Luftwaffe以盟軍十分之一的作戰力量在比德國大十倍的蘇聯(歐洲部分)完成盟軍都沒完成的任務……所以還是洗洗睡吧


德國是LOW狗帝國主義,你戰略轟炸把敵人的工業都炸爛了,你還搶什麼。美國是跨國消滅國際過剩產能。


確實沒有,do217這種無論各型都是雙發動機,普通載彈2噸左右,帶掛架可以改成4噸,和b17之流自然沒法比。說到底有兩點原因:1.航空工業水平不夠。2.沒錢。

德國到戰爭後期飛機發動機馬力也就那樣,bf109,fw190,無論是容克斯還是戴姆勒賓士馬力都不夠(相比美國),到後期fw190d9隻有2000p出頭的馬力,美帝呢?本著馬力大板磚也能飛的生產理念,造出了地獄貓,野馬,甚至後面的熊貓這種大馬力逆天神器(因為馬力大,機身裝甲可以隨便上,加厚加厚加厚!所以美國的飛機,尤其是海航,都很醜,像個桶,不比德國飛機,機身修長,但此舉大大增加了飛行員的生存幾率)。言歸正傳,重型轟炸機最依賴什麼,顯然是發動機。飛機發動機是德國軍工的硬傷,這個要承認。因此德國不是不想造,技術水平無法突破怎麼造呢?

沒錢,說到沒錢,39年閃擊波蘭開始,德國一直處於戰爭狀態,中期對蘇宣戰更是作死的成為了東西雙線作戰,美國在戰爭開始初期可謂是養精蓄銳,加上本身有底子,所以資金方面是隨便上,看美帝的步兵就知道,吃的是spam,彈藥接近無限供應,這就是有錢任性的典型,b17隨便造,不夠的話b25也湊進去,反正不缺錢。反觀德國,後期連最基礎的步槍毛瑟98k的質量都因為沒錢下降了,連造步槍都要想著法省錢你能指望他造重型轟炸機?

手機碼字不想寫太多了,我認為主要原因就這兩個。


各位答主為什麼說德國人沒有重型戰略轟炸機呢?

我說有

當然肯定不是牛魔王或者槍騎兵那種,但是沒有核彈不等於沒有重型戰略轟炸機,飛行堡壘,解放者,B-29,蘭開斯特和哈利法克斯都是那個時代的重型戰略轟炸機,不然為啥叫戰略轟炸,美國人英國人天天去德國上空下蛋是幹啥。在B-29跑到日本丟核彈之前,使用常規炸彈對德日工業區和城市的轟炸,以削弱其工業能力和軍事潛力的行為,都算是戰略轟炸。

先來上個圖,佔個坑:

下面就是Luftwaffe在二戰中裝備的重型轟炸機——亨克爾He-177獅鷲,圖中是雙發並聯的A版本,是二戰中唯一一款可以做俯衝轟炸的四發大型轟炸機,請注意它是四發,塊頭跟B-17差不多,跟Ju-88,Do-217和He111這些飛機不在一個當量上!

這裡是四發獨立的B版本,也叫He-277

而且大家要注意,它的首飛時間很早,是1939年11月,那個時候阿芙羅Lancaster還沒量產,波音B-29超級飛行堡壘還在寫RFP呢。說明德國人起步是很早的。

那麼為啥大家還說為啥德國沒有中心轟炸機呢?因為這傢伙戰績不突出,刷不到存在感,比起他的英美同行默默無聞太多了。而且他的產量只有1,100+,B-29是3,000+,阿芙羅 Lancaster是7,700+,我們就不說共和生產了接近20,000的解放者了。它在整個服役過程中都飽受引擎可靠性問題尤其是過熱的困擾,出勤率並不高,而且除了失敗的大小閃電行動之外,德國人基本上沒拿他干過什麼正兒八經的戰略轟炸任務,大部分時候都在東線和地中海推泥巴或者捕魚,基本沒啥拿得出手的案例。

至於具體原因就是:

1,德國人空軍建設思想跟不上,德國人至始至終都在建設並使用一支戰術空軍,也就是空中炮兵隊,以直接支援地面戰鬥為目的,大豬元帥和他的Luftwaffe對戰略空軍,空中物流學說等高大上的理論缺乏興趣和實踐,沒有解放思想,所以戰爭開始的時候,第三帝國只想更多的生產中型轟炸機和俯衝轟炸機;

2,產能跟不上,或者說沒把產能用在這上面。剛開始的時候德國人覺得不需要生產重型轟炸機,等到後來B-17滿天飛上眼藥的時候,第三帝國需要生產的是戰鬥機了,形勢逼人,沒法生產了,時間窗錯過了;

實際形成這種思想的成因很複雜,上面的答案也提到了,Luftwaffe是戰後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立的,國際國內環境都沒有英美寬鬆,不然也不會跑到俄國人那裡去訓練。技術積累上肯定也不能大張旗鼓,你看He111和Do217在戰前都一個是公務機一個是郵政機。再加上早起波蘭和西歐的閃擊戰大大的成功,所以建設戰術空軍,直接支援地面作戰,肯定是多快好省立竿見影的選擇。

但是實際上德國人在戰前也是航空業的先驅,很多新技術新潮流都是他們引領的,比如下單翼,全金屬蒙皮,封閉式座艙,可收放式起落架。他們跟蘇聯人一樣也是空中力量的信徒,信仰狂轟濫炸會削弱對手的士氣和能力,也都在西班牙,華沙和不列顛之戰中試過水。整個二戰中,德國人都是航空強國,對他們來說技術上其實問題真的不大,不然也不會有He-177這樣的產物。

但是後來在如何製造和使用重型轟炸機的問題上,德國人始終沒有踩對點,路越走越偏,跟英美的差距越拉越大。實際上對於He-177來說,與其說是德國人造不出來造不多,不如說是德國人自己沒給獅鷲找對定位,發光發熱。

研究一下He-177的辛酸歷程,能夠對上述的結論很好的理解。

簡單來說,獅鷲首飛很早,但是空軍基於在西線閃擊戰的經驗,尤其是斯圖卡的巨大成功,堅信俯衝戰術轟炸是王道,於是在獅鷲首飛之後,提出了獅鷲可以做俯衝轟炸的要求,後期這個要求提高到了60度俯衝轟炸,這個在當時屬於瘋子一樣的需求,格魯曼制鐵長的復仇者也就只能在這個數值上俯衝投彈,He-177這麼大的飛機,在這樣角度俯衝中承受的應力是巨大的。設計師不得不反覆強化結構,修改設計,消耗了很多時間,但即使如此,也未能達到60度的俯衝角度要求;

第二個問題也來自空軍的要求,他們認為4台發動機驅動4幅螺旋槳的迎風面積太大了,飛不快,但是要讓獅鷲這麼大的飛機達到設計的飛行速度,所需要的動力是2台發動機難於提供的(德國人在當時不能生產那麼大功率的發動機),於是設計師把兩台DB606發動機並聯起來,用一套傳動裝置驅動一幅螺旋槳,這樣滿足了空軍的要求,飛行速度和載彈量也還可以。但是這個問題造成了發動機故障率居高不下,尤其是非常容易過熱,這就是為什麼獅鷲在發動機整流罩根部有輔助散熱進氣口的緣故。但是這個問題幾乎是獅鷲的命門,造成了後續獅鷲的出勤率一直不高,尤其是在大小閃電行動中幾乎是慘不忍睹。

獅鷲的故事在兵器,空軍之翼上都有介紹,傳奇試飛員艾瑞克布朗的試飛報告裡面也有他,以前軍刊神作航空史研究也有記錄。

作為佐證,貼一下

下圖是在俯衝的He-177A,這是很珍貴的照片,因為那個時代這麼大塊頭做這種俯衝是極其罕見的,而且它這麼做的目的是俯衝投彈。B-17這些傢伙不是為了滅火是不會這樣俯衝的,對結構傷害很大。

這是在東線作為坦克攻擊機的葛林芬,顎部為37mm航炮

這是在地中海拖滑翔炸彈的葛林芬

都是不務正業的主兒!!

總的來說,現代化的四發重型轟炸機,對於蘇聯人來說是技術問題,只好拷貝B-29。對於德國人來說不是,問題是指導思想出了問題


@gyroscope 反對你信口開河夸夸其談的答案,誰說第三帝國沒有重轟和元首沒有重轟發展計划了?

首先作為納粹德國空軍首任參謀長的Walther.Wever中將就是一個鐵杆的戰略轟炸理論信徒,在他主持下納粹德國開發了以Do19和Ju89為代表的初代重轟原型,

雖然其36年因空難遇難後繼任者凱瑟林槍斃了Do19和Ju89,其原因也不是你所說的那樣,根據凱瑟林自己在回憶錄中描述的是:重轟成本太過高昂,使用成本對於當時的德國有點承受不起,加之戰爭隨時可能爆發,空軍也沒足夠的時間和資本去發展戰略轟炸機。加之凱瑟林自己和時任納粹德國航空技術局局長的恩斯特·烏德特統統都是戰術轟炸理論信徒,後者更是把德三唯一一種批量生產的重轟玩成畸形兒的罪魁禍首,重轟被打入冷宮也是理所當然。

哪怕就是這樣,德國人依舊在37年開始了He177的研製工作,就如我前面說過的恩斯特.烏德特這個傢伙在亨克爾研製He177時特意要求必須具備60度俯衝轟炸的能力。

當時設計師的內心大概是這樣:

但是官大一級壓死人更何況是空軍管裝備的老大,於是為了滿足烏德特的無理取鬧,He177採用了極其坑爹極其畫蛇添足的雙聯動耦合發動機布局,使得原本氣勢凌人的4發重轟看上去像一個弱雞雙發中轟一樣醜陋不堪。

烏德特一本滿足了4發重轟也能俯衝轟炸了!雙聯動耦合發動機帶來的各種各樣烏七八糟的bug啊會飛的4發自焚機啊就不是局長大人操心的事了。

在不列顛空戰吃了暴虧的Luftwaffe不但是把原本打入冷宮的He177獅鷲提升到加速生產的級別,41年更是元首惦記著美利堅合眾國未雨綢繆擼著袖子開始了著名的美洲轟炸機項目(Amerika Bomber Projekt)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merika_Bomber

其最接近成功的原型機就是Me264,當然還有什麼Ju390啊Fw200啊霍頓哥倆玩票的飛翼方案等等忘記還有德棍最喜歡的那個銀鳥軌道轟炸機方案

但是Me264是真實生產出原型機並差點投入生產的。

當然從我個人來看最現實的還是由Ju90簡單粗暴直接左右各多塞一台發動機然後尺寸更簡單粗暴加大的Ju290才是Amerika Bomber Projekt最現實的選擇。好歹容克斯也算德三最有大型飛機設計經驗的公司,容克斯簡直可以號稱你德三的小波音啊。

無論怎麼說,從現實證據出發您回答題主那套第三帝國不玩重轟的理論和題主認為德三不玩重轟的理論是站不住腳的,是沒有任何現實證據支持的。

納粹德國玩過重轟,不過在獨裁者的朝令夕改、本身起點低技術儲備弱雞又好高騖遠、定位模糊、窮等等debuff因素之下納粹德國重型轟炸機就是一個完完全全的笑話,不過再是笑話人家也是弄出了量產貨、原型機、發展計劃等等一票東西不是?


自己領悟第三帝國最後餘暉:美國蘇聯法國英國從中各自領悟

說的比較全面!!!!

請看圖片資料!!!第三帝國最後的小鷹 重型轟炸機

不需要,「我們只需要重型坦克,戈林」

生產一架重型轟炸機可以生產多少坦克 ,

其實是有的,只不過沒有實戰!!!

二戰期間,除了美英之外,日本和德國也研製了一系列重型轟炸機。但由於國內資源匱乏、航空技術相對落後、戰略指導思想轉變等原因,這些飛機大多未能投入批量生產,有的甚至連原型機都沒來得及造出,這兩個法西斯國家就投降了,因此基本上沒發揮太大作用。

對於愛好和平的人民來說,這應該說也算是一件幸事。如今,回顧這段歷史,對於我們更好地認識這場戰爭還是有一些幫助的。

 二戰中,納粹德國軍隊以「閃電戰」為指導思想,空軍最主要的任務就是直接或間接支援陸軍和海軍,所以德國不像英美那樣重視重型轟炸機的發展,而是集中精力發展中型和輕型轟炸機。因此,儘管德國的航空工業水平在二戰期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但其重型轟炸機的發展仍然非常有限(至少在產量和投彈量這兩個最重要的指標上是如此),不用說與美國相提並論,甚至比英國都差之甚遠。

亨克爾 He 177 、He 274 和 He 277

He 177 是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唯一成批量生產的重型轟炸機,一共製造了 1,094 架。儘管產量不算太小,但由於設計和使用思想上的錯誤(德國空軍部和航空技術局要求其在保持水平轟炸能力的同時,還要具備以 60 度角進行俯衝轟炸的能力),使得該機沒有發揮重型轟炸機應有的作用。

此外,動力裝置的問題也一直困擾著 He 177,由於該機使用的 DB606 發動機是由兩台 DB601 發動機合成的,而該發動機一直在可靠性上存在問題,這就直接導致了該機結構超重、發動機經常起火。

在西線,He 117 主要用於對英國的報復性轟炸,其次是掛上 FX1400 滑翔制導炸彈和 Hs 293 反艦導彈等武器執行反艦攻擊以及海上巡邏任務。在東線,該機主要用於夜間轟炸,但也執行反坦克和對地支援任務。

He 274(原 He 177A-4)是由 He 177A-3發展而來的高空轟炸機,雖然德國空軍對其不感興趣,但亨克爾公司仍在法國舒斯尼斯的法曼工廠繼續發展。二戰結束後,該型機仍在法國生產並使用到 1953 年。

He 277 則是 He 177B-0 的發展型,裝有四台 1,750 馬力的 DB603A 發動機,一共製造了 8 架。

表 1:He 177 的兩種主要機型性能對比

He-177A-1/3

He-177A-5

機長

20.40 米

22.00 米

翼展

31.44 米

31.44 米

機高

6.40 米

6.40 米

起飛重量

16,800 千克(空重),31,000 千克(正常)

16,800 千克(空重),31,000 千克(正常)

武器

1 門 20mm 機炮,2 挺 MG 13mm 機槍

1 門 20mm 機炮,2 挺 MG 13mm 機槍

載彈量

6,000 千克

6,000 千克

發動機

2 台 DB606 發動機,單台功率 2,700 馬力

2 台 DB610 發動機,單台功率 2,950 馬力

最大速度

510 千米/小時

472 千米/小時(起飛重量 18,614 千克)

航程

5,600 千米

5,000 千米(攜帶 FX1400 滑翔炸彈或 Hs 293 導彈)

升限

7,000 米

8,000 米

中島 G5N 「深山」

該機由日本中島飛機公司(Nakajima)在 1941-1942 年期間研製1,外觀和氣動布局類似於美國 B-24「解放者」,但尺寸則要大得多,起飛重量也比「解放者」略大一些。在性能方面,兩者載彈量、航程基本相當,但「深山」在升限和最大時速上不如「解放者」,在產量上更是望塵莫及。

據資料記載,1941 年到 1942 年,中汗?Koizumi 工廠先後製造了 6 架「深山」(4 架 G5N1 和 2 架 G5N2)。但日軍並未將其作為轟炸機使用,而是當成運輸機用於遠程運輸。該機的陸軍型即 Ki-68,未投入生產。此外,川崎公司的 Ki-85 遠程轟炸機計劃也是在該機基礎上發展改進而來的,但也未製造。

表1:G5N「深山」與 B-24「解放者」性能對比

中島 G5N「深山」 聯合 B-24「解放者」2

乘員 7-10 人 10人

機長 31.02 米 20.47 米

翼展 42.14 米 33.53 米

機高 6.00 米 5.49 米

起飛重量 32,167 千克 16,800 千克(空重),29,510 千克(正常)

武器 20mm 機炮,7.7mm 機槍 12.7mm 機槍 10 挺

載彈量 4,000 千克 3,992 千克

發動機 4 台中島 NK7A Mamoru 11 14 缸氣冷發動機,單台功率 1,870 馬力 四台普·惠 R-1830-43 發動機,單台功率 1,200 馬力 Ok A K

最大速度 420 千米/小時 467 千米/小時

航程 4,260 千米 4,586 千米(最大航程);1,593 千米(最大載彈量)

升限 7,450 米 8,450 米

產量 6 架 超過 18,000 架

中島 G8N1 「連山」

該機是日本在戰爭後期設計的重型轟炸機,1944 年首次試飛。從外觀和結構上看,該機類似於美國的 B-17「空中堡壘」,但由於採用了性能先進的發動機(該機採用中島 NK9K-L Homaro24 發動機單台功率達 2,000 馬力,比 B-17 所採用的大三分之二!),因此速度更快,加之二戰期間日本飛機一貫不重視裝甲,因此在重量相當的情況下能達到更遠的航程。

1944 年 6 月到 1944 年 10 月,中島飛機公司在其 Koizumi 工廠製造了 4 架「連山」。但由於當時美國已經開始對日本實施大規模戰略轟炸,相對於重型轟炸機來說,日本更迫切需要截擊機和夜間戰鬥機,因此「連山」也未投入批量生產,已生產的 4 架也未見有參加實戰的記載。

表2:「連山」與「空中堡壘」性能對比

中島 G8N1 波音 B-17G

乘員 10 人 10 人

機長(米) 22.94 米 22.78 米

翼展(米) 32.54 米 31.63 米

機高(米) 7.20 米 5.82 米

起飛重量 32,150 千克 24,948 千克(正常),32,659 千克(最大)

武器 6 門 20mm 機炮;4 挺 13mm 機槍 12.7mm 機槍 13 挺

載彈量 4,000 千克 7,983 千克(短距離)

發動機 四台中島 NK9K-L Homaro24 18 缸氣冷發動機,單台功率 2,000 馬力

四台萊特 R-1820-97 星型活塞式發動機,單台功率 1,200 馬力,緊急功率 1,380 馬力

最大速度 592 千米/小時 483 千米/小時

航程: 7,500 千米 2,977 千米(載彈 1,814 千克,載油 10,636 升)

作戰升限 10,200 米 10,667 米

首次試飛 1944 年 原型機 1936 年 12 月 2 日試飛,G 型 1943 年 7 月投產

產量 4 架 8,680 架(B-17 各型共生產 12,726 架)

川崎 Ki-91

由於先前中島和川崎分別為日本陸軍研製 Ki-68(G5N「深山」的陸軍型號)和 Ki-85 重型遠程轟炸機都因種種原因流產,因此川崎公司在 1943 年 5 月重新為日本陸軍研製新的重型遠程轟炸機 Ki-91。經過近一年的努力,設計基本完成並開始鉚接。但在 1945 年 2 月美軍的大轟炸中,該機已經完成鉚接的部件和工模夾具被炸毀,Ki-91 計劃也被迫放棄。Ki-91 在尺寸和性能上與美國的 B-29 和 B-32 類似。

表 3:Ki-91 與 B-29 和 B-32 性能對比

川崎 ki-91 波音 B-29/ B-29A 聯合 B-32

乘員 10 人 10 人 10 人

機長 33 米 30.18 米/30.18 米 25.32 米

翼展 48 米 43.05 米/43.36 米 41.15 米

機高 不詳 8.46 米 9.80 米

空重 不詳 33,793 千克/32,369 千克 27,341 千克

起飛重量 58,000 千克 61,236 千克(載彈 5,443 千克) 55,905 千克

武器 20mm 機關炮 8 門 12.7mm 機槍 10 挺;20mm 機炮 1 門 10 挺 12.7 毫米機槍

載彈量 4,000 千克 9,072 千克(最大短程低空任務) 9,072 千克(最大短程低空任務)

發動機 4 台三菱 Ha-214RU 發動機,2,500 馬力 4 台萊特 R-3350-23 18 缸氣冷式發動機,單台功率 2,200 馬力 4,台萊特,R-3350-23 18 缸氣冷星形發動機,單台功率 2,200 馬力

最大速度 580 千米/小時 574 千米/小時(9,144米) 574 公里/小時(9,144 米)

航程 4,500-10,000 千米 5,662千米(7,620 米,2,268 千克炸彈,); 9,654千米(最大轉場航程) 3,862 千米(6,096米高度,正常航程),最大航程 6,114 千米。

作戰升限 不詳 10,241米 不詳

產量 0 2,513/1,119 115

中島 G10N1 「富士山」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一直在努力研製一種能從本土起飛,對美國進行轟炸的轟炸機。所以,從 G5N「深山」、G8N「連山」、G10N「富士山」,這種努力一直沒有停止過。

「富士山」是日本在二戰期間研發的最後一種重型遠程轟炸機,外形尺寸與美國同期研製的 B-36「和平維護者」(Peacekeeper)相類似,但由於當時已是大勢已去,「富士山」還未來得及試飛,日本即宣布投降。

如今,只能從圖紙和數據中想像它了。退一步講,假設太平洋戰爭沒有在 1945 年結束,「富士山」也得以試飛成功,但由於日本薄弱的工業生產能力,尤其是國內能力幾乎已消耗殆盡,這種飛機即使裝備部隊,數量也將是很有限的,加之那時候日本已經幾乎完全喪失在海外的航空基地,「富士山」縱然性能先進,也僅僅能在美國產生一點心理影響,對戰爭進程不會有太大影響

表4:G10N1 「富士山」與 B-36「和平維護者」性能對比

中島 G10N 康維爾 B-36

研製年代 1945 年 1942-1946 年4

機長 40.00 米 49.4 米

翼展 63.00 米 70.1 米

機高 不詳 14.22 米

起飛重量 160,000 千克 186,000 千克

武器 4 門 20mm 機炮; 16 門 M24 20mm 機炮

載彈量 20,000Kg 炸彈(短距離)

5,000Kg(攻擊美國本土) 39,000 千克(一說 36,000 千克)

發動機 6 台中島 NK11A 18 缸星型氣冷活塞發動機,單台功率 2,500 馬力

6 台 普·惠 R-4360-53 發動機,單台功率 3,800 馬力,4 台通用電氣 J47 發動機,單台推力 23 千牛

最大速度 680 千米/小時 700 千米/小時(9,144 米高度)

航程 不詳 16,100 千米(最大)

作戰升限 10,000 米 12,160 米

產量 0 各型超過 380 架


我來說幾句。

你認為德國人要去炸誰?華盛頓??就是b29也飛不過去啊。炸蘇聯工業區,那可是在烏拉爾山區啊,b17都飛不過去。以上這兩個太遠了啊。至於英國,bf109都能飛到,不用遠程了吧!

所以說,德國人需要的所謂的戰略轟炸機航程應該是b52圖95級別的,這對於元首來說,太踏馬不可能了!


又不是沒有,只不過大多用來執行戰術任務,德國空軍甚至沒有像樣戰略轟炸計劃,基本就是個戰術空軍。

順便載彈量最大的那個貨明明是4發布局,居然只有2個螺旋槳,設計指標里居然還有俯衝轟炸這個要求,人亨克爾居然還真的搞出來了,真是沒救了。


Ju290、Ju390、Me264、Fw200和He177表示不服

別扯啥引擎過熱,B29初期不一樣有這毛病


中國今天也造不出打飛機,卻能造殲20.

可見,B29和bf109之間的差距有多遠。

德3還是底子太薄了,工業規模和美帝不是一個等級的。本來不多的資源,還要兩面開戰,在資源方面就更加捉襟見肘。


有還是沒有,這個問題我們先不討論。

樓主你知道支撐戰略轟炸機需要什麼么?

戰略轟炸機這種東西,小規模,沒啥用,大規模,德國玩不起。

前線轟炸機和俯衝轟炸機才是德國的路。

美國可以炸的你人仰馬翻。

德國把錢都丟轟炸機上,能保證陸軍嗎?能保證海軍嗎?

不要把美國人能玩得起的事情就覺得德國人玩得起。

美國人兩線作戰(海上干日本,陸地干德意)外加支援半個地球的國家,還造了無數貨輪運送物資,幾乎可以說一己之力鎮壓三大軸心國,這戰鬥力不是TM吹出來的呀。

蘇聯英國要不是有美國人給的物資早TM死球了……

德國沒必要有重轟,也玩不起,當然德國要是統一歐洲,整合工業,有和美國比的工業實力的時候,重轟就很有必要了。

重轟這種東西,就像是航母一樣,中國為什麼以前不發展?以前就TM近海打打游擊,陸地抵抗敵人,要這玩意還沒有沿海機場好用,加上沒錢。

現在為什麼有要了?

有錢了,海外利益需要保護了,沿海已經沒人敢跟我扳手腕了,這時候,才需要發展航母,重轟。


如果德國能玩戰略轟炸機了,說明歐洲大陸上的對手都沒了,石油,金屬,等戰略物質也有保障了,德國完成升級了,可以擴編海軍,翻倍空軍了,隔著大西洋和英美硬鋼了。但現實是啥都缺,陸軍還在和有美國輸血的蘇聯死磕,面對著美英的戰略轟炸,只能壓縮轟炸機,多造戰鬥機,還只有招架之功,無還手之力。這樣的窘境還要玩戰略轟炸機只能是嫌自己死的不夠快了。


我想問題主,He-177A被你吃了么?

BTW……打死白學家……

Heinkel He 177 - Wikipedia而且,如果你免為其難的看看的話,還有FW200

  • 最高速度:360公里/時 (195節,224 mph)於4,800米(15,750呎)
  • 巡航速度:335公里/時(181節,208 mph)4,000米(13,100呎,最高巡航速度)
  • 航程:3,560公里(1,923 海里,2,212哩)
  • 續航時間:14 hrs
  • 實用升限:6,000米(19,700呎) https://zh.wikipedia.org/wiki/Fw_200偵察機


沒有油,上千架大轟飛一次就要十幾萬噸油。這麼飛上幾次德國的石油儲備就幹了,坦克兵都得扛上槍去守戰壕


@科技之光

500磅航彈說的殺傷半徑過百米指的是對於無防護或者低防護目標的殺傷範圍,依靠的是航彈的彈片。

500磅航彈觸發引信可以炸出4-5米彈坑,延遲引信可以炸出10米彈坑。可以說對於建築物破壞範圍也就是彈坑的二三倍範圍。

給你個圖片看看

毛子的鐵路規格好像是一米四幾還是一米五幾,那個坑頂天也就七八米。也只摧毀了五六節火車長的鐵路。


沒那個國力搞。德空能在全軍被一戰戰敗條約整得七暈八素的情況下發展成一支勉強夠用的戰術空軍就已經很不錯了。還搞戰略空軍?戈林就是戒了毒癮賣了所有館藏名酒也是杯水車薪呵。

而且德國很悲催的一點是空中戰略縱深太淺。後期八航隊,十五航隊從英國,義大利出發直奔德國腹地去炸。德空的防空作戰也是重點。


呵呵呵.英美聯軍對德國工業區的轟炸戰果有多慘不忍睹就不說了,炸得美國人自己都失去信心,認為自己是不是搞錯什麼了.就算德國人海獅計劃也把考文垂徹底炸成了廢墟,倫敦也被炸得動彈不得,但又如何,英國投降了么?

二戰時期戰略轟炸沒有題主想的那麼高大上,德國人也不是沒有玩過.


推薦閱讀:

為何德日對於二戰的反思如此不同?
袖珍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的區別?
二戰時期的那些著名的德國飛機製造商現在在做什麼?

TAG:軍事 | 戰爭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軍事裝備 | 二戰德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