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斯波索賓外有沒有其他更好的和聲學教材?

國內高校貌似絕大部分都在用斯波索賓的和聲學教程,並且已經用了很久。相比之下,國內或國外是否有廣泛採用的,較新的,更加優秀的和聲學教材?@圭多達萊佐@宇文碩@william chris@千古留名


謝邀,從英語維基百科的篇幅,沒有任何西歐語言的詞條,只提到了寫過教科書,沒提書名,也能看出來這個人以及這本書在西方學術界的地位。。。

我個人覺得之所以這種東西在21世紀在國內依舊能成為主流,是因為半個多世紀之前學了蘇聯的那套系統,然後又長時間信息鼻塞,很少引進新的。所以在這些俄羅斯都已經都淘汰了的東西,在21世紀的我國依舊作為一線的主流教材,直到21世紀第二個十年才有改善的跡象。。。

類似的還有鋼琴屆的哈農,車爾尼練習曲,小湯在國內莫名其妙就成了主流了。。。另外還有一些法規政策也是前蘇聯遺風。

關於哈農:

Fazioli:學鋼琴必須學哈農嗎?哈農到底地位如何?


卸腰。

我覺得國外任何一本主流的和聲學教材,都比斯波索賓要好。國內現在也有一些很好的和聲學教材了。總之,斯波索賓的使用率現在越來越低了。這是一個好的趨勢。斯波索賓估計只在中國有市場,中國之外,沒見過有用這一本的。美國的和聲教材,我接觸過的比較流行也比較好的有Kostka的Tonal Harmony and 20th Century Music, Laitz的Complete Musician,和Turek的Theory for Today"s Musician. 其中Laitz那本力推。理論結合實際做得非常好,我上課用的就是這一本。


純屬路過……我的趕腳是:

1斯氏教材的好處是它不說和聲原理,只說實踐方法,具體的寫作戒律。這也是它最大的失敗之處。但在這一點上,除了早期和聲理論開山鼻祖的那幾位,沒有人說得清楚。或者說清楚了,國內搞和聲和創作的人幾乎不會看。因此,盲目說斯氏教材不好或者好的,都不妥。斯氏教材任然是學調性和聲的一本好入門書,但是需要在此之後閱讀其他的書籍,之後再回頭來看,最終才能清楚地辨別斯氏教材到底好或者不好,其價值於自己到底在什麼地方。

斯氏教材是德國萊比錫功能學派在蘇聯的二手翻版炒冷飯,不了解調性功能和聲的基本概念和理論根源,自然會認為斯氏教材過時,沒新意。2000年以來翻譯的層出不窮各種調性和聲學教材以及國內大拿的編著,都遠不及建國後至80年代的相關譯著和論述。包括繆天瑞各大拿翻譯的辟斯頓、普勞特等……勛伯格的教材因為牽涉更多理論與美學討論反而不宜初學實踐(羅忠鎔的譯本是個刪節本,不全大部分理論性討論文字都刪了)。法國學派有杜布瓦和聲學,人民音樂出版社曾出版,Kostka那書倒是很好,基本是北美和聲學教材的當代樣板~。其餘國內大拿的著作,那就是查缺補漏用用。


|驚!!!瀋陽音樂學院音樂教育系學生公然在寢室信奉邪教!!!

emmmmm

我的學弟們。。。。

想知道唱片機型號的朋友自己去查詢一下吧。哈哈

省圖書館,一百多萬的頂級音響。

解碼功放全部都是頂級的。全套設備兩百萬左右。


我中學的時候用的是加拿大ROYAL CONSERVATORY OF MUSIC的和聲學教材,一共3本。寫的挺不錯的,找老師或者自學都可以。

大學的和聲學課程用的是HARMONYVOICE LEADYING BY EDWARD ALDWELL.


斯波索賓這本書很好,一個世紀以前,貝多芬,李斯特等人已經去世了,那時候這些作曲家還沒有斯波索賓看,我看書無數,除了當代爵士樂理以七和弦擴展音為基礎以外,任何一本和聲學書籍講的本質都一樣,只是說法不同罷了,那些說斯比索賓不好的其本質是沒天賦的獃子,不適合搞音樂,放棄吧


不邀自來。

真的是都比斯波索賓好 蘇聯體系過時的教材 好多完全沒有什麼用的知識點。搞古典你靠它吃不透搞流行你靠它包你變成low歌小王子。


同意本問題底下的其他答案,斯波索賓的和聲學完全就是在坑害當前音樂學院的學生,是應當立即淘汰的教材。

因為斯波索賓的和聲學和他的理論體系秉承的美學體系還是屬於古典音樂的範疇,其緒論部分簡直就是這本書守舊落後的集中罪證。

緒論中首先還在講什麼旋律的重要性,嘮叨什麼多聲部音樂依然要注意各個旋律層次的美感;它還告訴讀者要注意分析旋律的高潮點。整本書就知道從古典音樂的本質規律出發逐漸介紹各種色彩與張力的和聲手法,並且提供給你一些譜例讓你分析它和旋律的起伏情緒是怎樣高度地結合的。這都是多麼過時的音樂審美觀了。

整本書下來譜例和章節末尾補充的例子,其內容遠遠多過習題,卻從來不說應該把更多時間花在分析作品而不是做題上,故意誤導學生只知道機械式做題;而且譜例全都是古典音樂,其中相當一部分還是一些末等斯拉夫野雞作曲家的作品,這跟現代音樂有毛關係?

眾所周知,現在的音樂學院都已經進入現代嚴肅音樂時代了,作曲系的學生都不接受系統古典音樂訓練了,為啥還要強迫學生用斯波索賓這種過時的教材?現代音樂超越了過去的作曲家,超脫了古典音樂的境界,這種完全就是跨越維度的聲音藝術美學之大爆發,斯波索賓的那一套東西跟這個比完全就是拿馬車和高鐵賽跑。

大家看下蘇聯時期一共才誕生了幾個現代作曲家?再看看二戰後到現在多少現代音樂流派都出自美國?論數量和多樣性把蘇聯按在地上摩擦。百家齊放,百花爭鳴,究其原因還是先進國家代表了先進的文化方向,而這種領先正是從一本小小的教材開始的。


華萃康的《色彩和聲》吧,我發現它簡直是一本神器。。。

它詳盡地介紹了以十二平均律為基礎的各聲調式的功能性作曲法和色彩性作曲法;

不僅介紹了以三度疊置為基礎的和弦技法,更是以非三度疊置和弦引入"和弦緊張度與功能特性結合的作曲法"和"和弦緊張度與色彩特性結合的作曲法"。可謂一石三鳥。

而且詳細地用其理論剖析了中國五聲調式的作曲法。

其給出的"標誌色彩圓圈圖"更是涵蓋了十二平均律中所有純五跨度小於6的和弦的相對色彩位置,可謂色彩性作曲技法之神圖!

書中的功能組字母是承接於斯波索賓體系的,這對於很多進階者來說是福音。


贊同各樓對和聲教材的觀點

斯波索賓體系很教條,很古老,但似乎不像前面幾位說的那麼不堪。這裡唱唱反調,只為斯波索賓洗地:

1.它是一本超級基礎的和聲教材,很好,但不夠新

2.雖說是俄派理論家寫的,但總的來說是脫胎於古典音樂的德奧派和聲體系,只是還停留在一個世紀以前

3.斯波索賓的優點和缺點一樣明顯:它只教你什麼是對的,按照上面寫的去做,你不會犯錯。嚴重的禁錮了學習者的和聲創造性。正因為這個體系可以被量化,才被國內廣泛運用

4.斯波索賓體系確實已經很古老了,但考慮到國內教學資源和語言障礙,斯波索賓仍然是國內愛好者值得一看和聲學教材

5.絕大多數市面上的中文教材(翻譯國外教材的不算)都繼承了斯波索賓體系,而且繼承的並不好。漏洞百出,不求甚解,不學也罷

6.如果有人選擇斯波索賓體系,一定要帶著批判和懷疑的態度去學習

7.國內大批音樂人,橫跨老中青,都是斯波索賓體系下的,並沒有覺得他們的作品有多古板教條。和聲體系和寫作方法觸類旁通,不能因為有些獃子一知半解只會用1451就說斯波索賓體系一無是處

利益相關:沒出過國,內地音樂學院作曲系,認認真真的學過這本書至少四遍


這就是最好的和聲學教材,它有多好要看你的老師,這和老師水平關係重大。好的老師,上面每個譜例就能給你上一節課。而且好的老師,一定是結合著別的,現代的和聲學方法給你講的。你不可能跳過傳統和聲學去學現代和聲學那些新鮮玩意。如果你沒老師,想自學這本書,雖然能學點基礎知識,但是你是無法感受到這本書的種種妙處的。


  1. Amazon.co.jp: 総合和聲―実技?分析?原理 by 島岡 譲
  2. Amazon.com: Concise Introduction to Tonal Harmony by L Poundie Burstein


斯波索賓和聲學,是對18.19世紀歐洲和聲現象的總結,是在海量的音樂作品中歸納的,這本書的總結嚴謹而準確,學習功能和聲,絕對是首選啊!

至於說別的和聲書,如果說學習稍晚一些的和聲現象,可以看看霍洛波夫和聲學,如果是想學習民族和聲,可以看看吳式鍇先生的《和聲學教程》!


勛伯格


在國外似乎很少使用一本固定的教材,個人覺得和聲不是一本教材就可以搞定的。每個時期每個作曲家的和聲風格都不一樣,教材只能提供規則而不能教會你懂音樂。建議多分析樂譜。


在俄羅斯上高中時我們用的也不是斯波索賓,用的是我們學校系主任寫的和聲學書。不過只有俄文版的。。而且老師上課講都是直接寫黑板上,不按照書講,之後只是給我們留書上的習題而已


在學校學的斯波索賓,是有用處,但實用型較差,建議直接用伯克利的和聲教材總共4冊。


劉錦宣的那本和聲書挺不錯的,裡面總結了一些做四部和聲題的規律,內容也講的比較細,乾貨較多,跟sbsb的思路不同

不過sbsb的雖然教條,但是依然是很基礎的啊,至少按他的思路做題不會出錯,用來對付考試還是可以的,畢竟音樂學院考試的參考書目是它呀


和聲教材,不多學幾本怎麼可以,我最初也是學習《斯波索斌》的,只不過光學完上半冊。


推薦閱讀:

自學樂理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寫復調你們一般用首調還是用固定調唱名去寫?
西班牙音樂風格特徵和俄羅斯音樂風格特徵?
有哪些電影開頭的公司opening/intro特別贊?

TAG:音樂 | 作曲 | 和聲Harmon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