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ACG 是如何滲透到 95 後群體的?

看了這個問題:現在的中學生在玩什麼 App? - 應用(軟體)

發現好像95後特別多啊,現在電視上連日本動漫都不怎麼准放了,這些人是從什麼渠道逐漸接觸,並且喜愛上ACG相關的文化產品呢?


電視已經死了。


我覺得95作為分界線不太好,再往後挪兩年吧。因為國外動畫禁止在國內電視台主要時段播放應該是08年以後(記不清了),十二三歲的孩子之前已經在央視看了《海綿寶寶》《飛天小女警》《星際寶貝》,在地方台看了天使獸衝鋒戰神甚至鞠萍姐姐獻聲(誤傳)的《天鷹戰士》。這撥孩子在初高中有互聯網渠道之後自然會去找。

至於後面幾年出生的電視上只能看吸氧羊的孩子,他們到十二三歲的時候網路已經很普及了,度娘前兩行就給你在線看的鏈接都不用找的。

來源渠道肯定是網路,比如前段時間崔永元女兒讓他去看bilibili。另外就是一些雜誌比如剛被停刊的《動感新時代》。傳播渠道除了來自同學,還有一些宅二代現象。我之前逛漫展看到不少一家三口一起玩的。

反正不要低估孩子的判斷能力和探索欲。成年人容易矯枉過正。之前看到我表妹(小學六年級)在看罪惡王冠一問說全班都在看,我就慌了我說這東西太葷了你要看clannad啊。現在一想挺蠢的,對孩子來說被告知「你應該喜歡什麼」肯定是非常扼殺興趣的。有更多的選擇,總勝過對著電視機轉一圈台只能看《翻開這一頁》。


我剛好95的,我認為我的經歷應該能有一定代表性。

我幼兒園時就開始看動畫了,藍貓淘氣三千問(把我拉入理科深淵)、小太極、葫蘆娃,等等。那時電視台還經常放各種日漫,所以也接觸了光能使者,神龍鬥士等魔幻蘿蔔片。話說這時我就展現出宅的跡象了,纏著父母去藍貓專賣店,買書包鉛筆盒等……現在想來這不就是周邊嗎?還買了風暴使者的拼裝模型(光能使者買不到),現在我當然是拼高達咯。那時正值寶蓮燈上映,父母帶我去看了寶蓮燈和一個小貓找媽媽的動畫電影。寶蓮燈的兵馬俑真是童年陰影啊。

小學時就更多了,前期有日漫四驅兄弟(買四驅車),鐵臂阿童木03版,龍珠等,美漫有小神龍俱樂部放的海格力斯、阿拉丁、史高治叔叔,狡猾飛天德等等,國漫印象深的有哪吒傳奇、小鯉魚歷險記等等,中日合作的魔豆傳奇。

後來機頂盒開始普及,當時有個付費頻道還不要錢,叫「動漫秀場」,全天放動畫,放了很多日美漫,如貓眼三姐妹、魔卡少女櫻等;還有很多中X合拍的精品,守護精靈、三國演義等。那時還有表妹陪著一起看,很多少女漫就是被她拉著看的。

看電視受到的偏見還是遠遠少於看電腦的。藉助著電視,我們看了很多優質的動畫,他們有劇情,有歡笑,有眼淚。有的寓教於樂,有的就是無節操惡搞。那時網路不發達,電腦不普及,在高樓上也就只有電視、小說漫畫可看,這樣反而看了不少動漫。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日漫逐漸的看不到了,喜洋洋稱霸了熒光屏。我也只能藉助著互聯網去溫習童年,接觸新事物了。不過現在看來,日本的子供片似乎也出問題了。


主要講動畫吧。

同意@昕燏 電視引進確實是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同時VCD和DVD的流行也功不可沒。當時誰家沒有個放映機啊,還有大街小巷的影碟出租店,很多人家裡應該都有一個塞滿了光碟的抽屜吧?不少人都是靠互相轉借的一本一本光碟才一集不落的補完的……

說起來95後跟80後的動畫還是稍微有一點代溝的,大家有印象的還是數碼寶貝、遊戲王、四驅兄弟、魔卡少女櫻這樣的,大哥哥們是靠七龍珠、聖鬥士星矢這些啟蒙的,,扯遠了……

再之後就是網路時代的興起,土豆上會出現壓制好的新番,不過速度會遲兩三天,在800*600的顯示屏上都是滿屏馬賽克,各家網站比的是誰更卡……總之我是偷偷用電話費交了個本地視頻站……

因為是小學生不會逛論壇所以也僅限回家追追人形電腦天使心白天去跟同學吐槽這樣……等到會每季找新番已經是魯魯修在熱播的時候了……

漫畫只買過漫友,應該是8塊一本,彩頁挺多的,超級貴的存在……

遊戲當然是因為小霸王!誰不服就是不客觀!

還有說A站B站這都哪跟哪啊……


95後的童年可不是喜羊羊和熊來了,而是亞古獸,天鷹戰士,魔卡少女,火影etc

上世紀末和本世紀初的電視引進相當給力,這些來自美日的東西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包括我在內的很多95後的世界觀。小時候接觸了日本動畫,那就等於打開了通往ACG界的大門,而本世紀網路的大發展更是有利於二次元文化的傳播。

現在的電視是不放引進作品了,所以關於00後,我覺得他們的童年不怎麼幸福,鎧甲勇士喜羊羊什麼的,能教會孩子什麼?但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接觸到夢想,友情,奮鬥這些詞,卻是在「無限大」的歌聲中。


最開始的時候是家裡智能電視的動漫頻道。

可以很方便地看到那些沒引進的動畫。

利益相關:家裡的電視是創維的&>&<


94年。。。

似乎周圍很多人都是先玩Galgame然後入宅的。。。


標準95後。

不知道其他地方有沒有,我們這兒有個收費電視台可以點播,所以小時候很幸運的看到了數碼寶貝,遊戲王,七龍珠,灌籃高手這些。還有就是地方衛視在05年以前好像還是可以放日漫的,所以也看過聖少女,四驅兄弟等等…… 差不多從小就有底子吧。

後來網路普及咯,最初也就去找火影這樣的民工漫看,年紀再大點就開始看青春題材的了,世界觀成型以後自然也就開始看後宮番咯,畢竟宅男是找不到女票的。


bilibili


A 是路邊小黃書。。。

C是電視上那堆童年 宇宙騎士 傳說巨神 贊波特3 V高達這些給小孩子看的動畫片

G是被女票洗腦的 整天給我安利GAY GAME


因為好的就是好的,人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牆再高也有巨人能一肘子撞出窟窿來,何況還是長得那麼喜聞樂見的巨人。


我就說幾個只屬於我們的東西吧。

電腦城的盜版碟(還包括各種單機遊戲)

影碟店的盜版動漫碟

毛片和動畫片同在的租碟店

用電話上網的電腦

特別耐摔的硬硬的(小)人書

神奇的電驢emule


網際網路。邊邊角角總會接觸到一些,產生了興趣自然就會深入瞭解。

電視幾乎所有這個年齡段的人都看過,算作原因不具有說服性。

說實話這個問題我想了很久,我自己的經歷也是很莫名其妙的。小時候電視上也看過不少,但當時也興趣不大。柯南海賊也看一些,也沒想去看其他的日本動畫(也因為不瞭解)。V家火的時候去聽了,甚至東方也向小夥伴大致瞭解了一下。但是還是沒有入宅。最終促使我入宅的契機是接觸到日語詞彙的傳入。外因是網際網路。但是內因是自身狀況的改變。當時是高三上學期末,我對學校感到無聊與厭倦,於是不去學校天天在家(睡覺,打遊戲)。與無聊一起到來的還有日益加重的孤獨感。因為日常生活中突然少了一塊,也需要什麼來填補。這時,日本動畫恰好進入了我的生活,順理成章入了宅。於是我又專職看了半年動畫。(現在認為這段經歷的利弊非常值得商催)

我自己身邊經常接觸ACG周邊的人很多,但是真正算二次宅的人比較少,如同我原來一樣。比如大量的「民工漫」愛好者、(日系)遊戲愛好者。

所以我覺得主觀原因最重要。一個人會不會入宅(對二次元產生感情、對ACG作品的喜愛)取決於是否會被二次元所吸引,他本身的心理能不能接受/需要二次元。


首先我是96的~

CCTV 少兒頻道以前有過動漫世界,那可是活生生清一色神作,這個算是啟蒙吧,知道了動漫。

要說入坑那就是純粹的個人意願問題了。

初中的時候有一個同學安利了我很久的Vocaloid坑,當時V家的歌都有好多好多(到現在最喜歡的還是VOiCE和爐心熔解)但是還是沒有入動漫宅/坑。

之後初三了,另一位是直接索性推薦了一部動漫(Angel Beats,命運石之門)在觀摩了兩個番之後一發不可收拾~

PS 那位安利我V家的同學就是現在Rocaloid的創始人和核心開發者哦~一個開源的中文歌聲合成引擎~有興趣的可以關注一下~(B站搜索Rocaloid也有視頻喲~)


說白了還是這一代趕上了網路和資源站的普及。

還有00後其實也沒問題的啊哈哈哈哈,比如我啊哈哈哈哈。


現在是互聯網的時代啦,ABCD站,都很容易入宅

30左右宅男來這裡吧 www.1chan.vip


忍不住想答一發了!我96年生,宅齡八年了。

小時候確實是都在電視里看數碼暴龍 神奇寶貝 龍珠 火影忍者 灌籃高手(流川楓還是我初戀呢哼)

也就是小時候的接觸 開始有了啟蒙

後來稍微長大了一點 大概是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市面上開始出現很多日本動漫的光碟 那時候特別想買一套犬夜叉

再到後來 也就是差不多初一的時候 開始使用電腦看動漫 那是我入宅的開始

第一部用電腦追完的番是我家有個狐仙大人 以後就一直用電腦追番 一直追到初三才開始收斂一些 記得那時候可以一天看30多話

同樣也是初一的時候 入了一個動漫群 每天都在討論新番里番(大霧)發福利 通過這個動漫群開始上A站 大概是08年開始 接觸A站 在那之後基本上每天都會去看看A站首頁有沒有什麼有意思的東西 也因為先接觸的是A站 所以對後期火起來的B站一直很抵觸

總之 就像高票回答說的那樣 我第一次體會到熱血 青春 友情 拼搏 不是從人教版教科書里學到的 而是從ACG 從日本動漫

從灌籃高手 從鋼之鍊金術師 從火影 從銀魂 從myself yourself 從奇諾之旅 從angel beats …

雖然現在大家都慢慢長大 慢慢變成了現充 脫團或者結婚 操心一些現實生活的事情 初一時候的那個群里的大家 也大都散了 但我還是依然愛著二次元 此生無悔入ACG

動漫是我童年很重要的一部分 帶給了我很多的感動。最後 祭出這張圖

好像有點偏題了呢


到現在都記得小學時全班男生都在看火影忍者中忍考試篇……


童年啟蒙是

我小舅書架上的

亂馬,電影少女

天使禁獵區,犬夜叉,

小恐龍阿貢,絕愛(別問我為什麼會有絕愛)

偵探寒良羽,聖傳

我96

之後就一發不可收拾

但是我接觸耽美居然是因為通靈王-_-||

(所以說到底為什麼)(5.12正好是麻倉好和麻倉葉的生日汶川那一天我真是震驚+嚇尿)

感謝那滿滿一書架漫畫。


98年路過,五年級時候有一次生病在家沒事幹打開pps看到一個動漫叫龍與虎,從此之後入宅。再說說問題,這樣問不對吧,95後十幾歲的時候差不多08年09年了這時候互聯網已經很普及了,隨便一個播放器都有日本動漫的專欄


推薦閱讀:

業內人士會如何看待《白箱》這部動畫?
日本同人界的現況?
re0和konosuba大熱是不是說明日本網文里俺tueee系已逐漸失去市場?今後則是個性系的天下?
有什麼同人逼死官方的例子?

TAG:ACG | ACG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