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 借貸平台的主要風險是什麼?

如題。題主最近也對p2p平台做了一些了解。目前大家普遍認為的風險主要是:

1.信息不對稱的風險。無法有效評估借款方的信譽與還款能力,壞賬比率大。

2.平台攜款跑路的風險。

3.政策方面的風險。

不過對於上述三點,第一,現在許多平台都有保本甚至保本保息的擔保承諾。第二,對於跑路的擔憂,很多p2p平台都採用了第三方託管的資金存放方式。第三,隨著這個市場越做越大,政策一杆子打死的可能性基本為零吧。

題主也明白收益風險成正比的金科玉律,也聽說過黑天鵝的業界傳說。只是p2p借貸如今看來收益率太高,看起來似乎又風險不大。百思不得解,希望大家指一條明路。


風險主要還是兩端的風險:

對於平台來說,主要面對的還是兩種風險

1.項目風險控制的風險

對於很多平台來說,風控都是面臨的主要問題,風控過嚴,對於很多平台來說,基本上項目就會很少。風控過於放鬆,壞賬逾期又上去了。壞賬逾期控制不了,那麼平台未來面臨的風險就會累積。爆發也是早晚的事。

2.平台經營性風險

平台運營成本過高,人力成本、營銷費用。平台基本是靠利差盈利。但是企業各項經營成本無法控制,同時又沒有更多的投資人進入。交易量無法上去。對於平台來說長期無法盈利也是面臨的巨大風險。

最後,提一下,政策風險這事,從目前來看,只要是踏實做平台的,未來政策不會面臨太大的風險。

對於投資人來說

1.平台跑路的風險

對於普通投資人來說,很難判斷平台的初衷。一開始就是騙錢的還是踏實做平台的。

2.平颱風險控制的風險;平台經營性風險

3.平颱風險不透明

本息擔保、平台不公布真實的數據(壞賬逾期率)。這些都會導致投資誤判,加大投資額度。這就導致投資人往往在出事時才如夢初醒。


P2P行業的一個重要問題是:高收益的同時風險狀況到底如何?笨虎一直在做P2P平台監測,下面是最新一期監測的部分內容:

截止2015年8月14日,已累積有919家P2P平台出現跑路等問題。笨虎此前的平台監測中曾預警過多家高收益P2P平台,其中有部分平台後來確實出現了各類問題包括提現困難甚至是停業,比如:騰滕聚,美冠信投,萊商貸、優區貸等平台。

在最高法最新的民間借貸司法解釋中,將24%-36%設為司法不予保護的利率區間;但目前仍然有多家平台平均利率超過24%且投資人數不少,今天笨虎想考察一下它們的風險狀況。(PS:大家在後台的投票持續有效,下周恢復常規的平台監測~)

TOP1 響當當

近30日平均利率 24.00%(危)

未來60日待還 1375.07萬元(中)

10大借款人待還佔 57.38%(危)

資金槓桿 2.80倍(優)

近30日資金凈流入 801.21萬元(中)

近30日投資人數:1268人(良)

平台動態:平台上線於2014年9月,母公司北京乾智冠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工商登記信息顯示其註冊資本金1000萬元,法定代表人田昭,大股東是趙龍。其所獲牌照是信息服務,可從事的經營範圍並不包括投資、金融相關業務。平台全部為抵押標,期限以1個月短標為主,金額以10萬元以下小標為主。平台資金無託管,擔保方式不詳。

高管追蹤:平台CEO田昭教育背景不詳,1997年進入金融行業,先後在商業銀行、房地產等領域工作,2005年進入典當行業,曾為多家典當行制定經營發展戰略方案,整體營銷策劃方案。田昭近期接受採訪時解釋響噹噹的模式為:「P2P+O2O」的運營模式,與權威典當行合作。平台的實物標的全部來自資產管理中心的優質項目,並經由典當行進行鑒定。

簡評:平台模式是典當行鑒定抵押物,而後轉移到線上借款。風險非常集中,借貸成本很高。其中不少標的是房產抵押標,在人民幣貶值周期中房產價值難以預測波動較大。平台無實力雄厚的母公司,平台高管具備一定的教育和工作背景。

TOP2 久信e貸

近30日平均利率 28.36%(危)

未來60日待還 639.51萬元(中)

10大借款人待還佔 45.79%(危)

資金槓桿 不詳

近30日資金凈流入 -53.08萬元(危)

近30日投資人數:202人(危)

平台動態:平台上線於2012年9月,所屬公司是青島久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工商登記信息顯示其註冊資本金1000萬元,最大股東和法定代表人是李偉。平台資金無託管,擔保情況不詳。平台全部為抵押標,70%為車輛抵押,30%房屋抵押,期限以1個月短標為主,金額以10萬元以下小標為主。

高管追蹤:平台實際控制人李偉教育背景不詳,早期從事廣告傳媒行業及快消行業。2007年起涉足金融,於2010年針對互聯網金融平台的技術研發、產品定位、業務模式、營銷推廣等多個體系建立研究團隊,並於2011年7月創辦青島久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很少有公開活動動態。

簡評:平颱風險分散度差,未形成規模的忠實粉絲群體,資金流入不穩健。近期人民幣貶值可能會影響平台部分抵押物估值。平台母公司無較強實力,高管無顯赫教育和工作背景。

TOP3 星月創投

近30日平均利率 24.98%(危)

未來60日待還 3697.77萬元(中)

10大借款人待還佔 87.74%(危)

資金槓桿 8.12倍(優)

近30日資金凈流入 -344.85萬元(危)

近30日投資人數:526人(危)

平台檔案:星月創投由濟寧市盛元擔保有限公司負責運營。工商登記顯示公司註冊資金1000萬元,位於山東濟寧市。大股東和法定代表人為李燕。盛元擔保成立於2012年,2013年開始運作成立星月創投,2014年1月16日正式上線。公司營業面積2400多平方米,員工30餘人。平台資金無託管。平台與2014年12月加入了濟寧市政府設立的融資服務平台。

高管動態:平台CEO李燕教育背景不詳。1991年工作於濟寧市工商銀行,歷任營業部主任理財中心主任、銀聯擔保總經理。2007年加入隆誠典當行做總經理。2013年創建星月創投。查不到任何公開活動報道,透明度低。

簡評:平台借貸成本長期遠超合理水平。平颱風險分散非常差。擔保公司由於手中掌握大量客戶資源,做P2P有天然便利,但風險同樣很高;且盛元擔保是非融資性擔保公司,從法律角度上不應牽涉融資相關業務。平台高管無顯赫的教育和工作經歷以及社會身份地位。

總的來說,超高收益平台普遍伴隨著風險分散度差,投資群體和現金流不穩健,各類信息透明度低等問題;且目前超過24%的利率已經不受司法保護,建議謹慎投資此類平台。

關注笨虎微信公眾號pinjinrong可以查看這一期監測的全文,以及往期監測內容。還可以投票定製你想要監測的P2P平台。


一、P2P 借貸平台的主要風險

1、道德風險

道德風險是P2P平台最主要的風險,說白了就是損人利己,主要分為三種類型。

1,一開始就謀劃騙你錢的:這種屬於純缺德類型,最典型的是假標、非法集資、龐氏騙局等。還有創始人虛構自己的背景比如紅二代(中晉)、假風投(三農資本,左手倒右手),拿新三板、四板、Q版上市宣傳自己是上市公司,拿第三方支付、非履約險做宣傳,提供虛假資金存管,製造出一種風控能力很強的假象。

2,運營過程中被巨量的錢扭曲了三觀:人非聖賢,幾千萬可能還管得住手,等到吸納上億可調配資金時,仍不動心的真是聖人。慾望膨脹就容易亂搞,加上一些P2P團隊比較草根,對風險沒有太強的控制能力,造成大量的壞賬,為了平台的運營只能拆東牆補西牆,試圖通過繼續吸納資金來彌補損失。可惜問題往往向米塔諾骨牌一樣,一步錯步步錯,最後只能倒閉跑路。

3,日常操作中作假:缺乏監管,許多平台基本成為老闆的一言堂。資金由老闆一人調撥,可能借給了親戚,可能投資了高風險產品,一些無良平台為方便運營發布假標,為沖規模亂放貸款的現象屢見不鮮。

目前,P2P平台缺乏監管,完全靠自律,90%平台或多或少都存在道德風險。

2,業務風險

(1)P2P主要是做次級貸款業務,也就是銀行挑剩下的業務或者銀行做不了的業務。借貸利率通常20%以上,借款人違約率很高,業務風險很大。宜人貸在個人信用貸業務深耕了10幾年,風控水平國內第一梯隊,目前公布的違約率依然大於5%,一般的P2P公司違約率都在8%以上。很多P2P公司倒閉清算後,大家才發現他們累計壞賬竟然超過50%。比如四達投資,國誠金融等口碑和影響力都尚可的平台。

(2)次級貸款業務的風控難度往往比銀行的風控難度更大,但P2P的從業者大多數卻比較草根,沒有經過現代金融的專業訓練,只有一些原始的放貸經驗,規模小的時候還能靠自己的經驗控制風險,規模擴大後風控基本失控。而且越是不懂金融的人,膽子越大,經常是什麼業務都想干,結果壞賬窟窿越來越大。

想好好乾最後卻倒閉跑路的P2P平台,大約50%是死於業務風險。

3,經營性風險

(1)、創業+金融槓桿,風險雙連擊。P2P大多是草根創業,創業本就是一個九死一生的過程,一將功成萬骨枯,成功率不足10%,而金融又加了數倍槓桿,相當於將創業的風險又放大了幾倍。

(2)、P2P行業發展非常迅速,淘汰洗牌劇烈:P2P行業最近4年規模增長了20多倍,行業更新迭代的速度非常快,一年就是個新行業。每年都有巨頭加入市場,其中不乏銀行、上市公司等資金雄厚的平台,競爭相當激烈,從13年陸續出現了幾千家P2P平台,行業洗牌迅速,有的平台甚至沒有撐過幾個月就銷聲匿跡。

想好好乾最後倒閉的平台大約30%死於經營性風險

4,流動性風險

這是金融市場固有的風險,主要是擠兌風險。P2P網貸平台原本是一種點對點的運營模式,即平台僅僅作為連接借款人與出借人的媒介存在,借款人與出借人責任自負、風險自擔,這種形式理論上不存在擠兌風險。

但是後來隨著P2P的發展,P2P演變成了和銀行一樣的兜底+資金池(期限錯配,資金錯配)模式,出現了一定的流動風險。不過流動性風險過去幾年較多,目前來說比較少,當平台規模達到一定程度時,馬太效應很明顯,很多平台規模幾百億,不易出現這種情況。

5、政策與合規風險

隨著《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正式實施,新的監管要求已經出台,其中有三點最為關鍵,P2P平台必須在當地金融辦進行備案登記,需在銀行進行資金存管,需有一定的業務限額,如果P2P企業沒有做到以下三點就肯定是違規的,存在較大政策風險。

縱使P2P有各種各樣的風險,但損失依然是少數,據網貸之家不完全統計,投資人損失的金額只佔3.1%。踩雷投資人數佔比4.5%,換句話說,投資P2P的人95.5%的人是賺錢的,96.9%的錢目前還是安全的。只要我們穩健嚴謹,就能規避大多數風險。

二、投資人如何規避風險

根據我6年投資經驗的總結,把控P2P的風險,最重要的是抓住本質並保守投資,核心主要有以下幾點:

1,首先看平台兜底能力

我們首先要看最壞情況下平台能兜底多少比例,這是最硬最重要的因素。新浪微財富2014年也出現過兌付危機,當時新浪微財富代銷中匯在線的理財產品,結果當年12月中匯在線倒閉。新浪微財富作為最後扛下了投資者5000萬損失,而投資中匯在線的投資者卻血本無歸。這兩個平台唯一的區別就是微財富有新浪這個爹兜底,中匯在線老闆只是私人,沒錢兜底。說一千道一萬,有錢兜底才是王道,其他都是虛的。銀行為何如此安全,說到底就是銀行的爹是國家,出事了國家兜底,否則很多銀行早倒閉了。

這裡可能有人有疑問,兜底也是「虛」的,P2P平台的核心是盈利和兌付,即風控能力、不良率、營收、利潤等硬指標。這話沒錯,但P2P平台這些硬指標除了老闆,其他人根本無法得知,風控能力對投資人來說更是虛無縹緲,而兜底能力雖然也不能100%看準,但相對來說是更能準確把握的實打實的硬指標。

那麼如何看平台的兜底能力呢?大家可以參考下面的公式

兜底能力=合同約定的兜底金額+股東潛在兜底能力

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的兜底金額:包含風險備用金、擔保機構回購、保險公司承保、其他保障方式。

股東潛在兜底能力:主要是看股東的資產實力、股東的信用價值及占股比例。P2P股東實力一般排序為,銀行背景>上市公司背景>國資背景>大型民企背景>風投背景>普通民企,同時注意「爹」占股比例,爹占股比例特別低的可以忽略不計。

2,其次看平台的專業性

專業是第二重要的因素。專業實質考察的是一個團隊的風控能力和經營能力,互聯網金融本身就是一個高風險領域且本身抗風險能力較弱,如果一個團隊不專業,那麼很難保證投資的安全性。

專業考察團隊和資產兩大項,具體包含四個小項,團隊學歷,團隊金融從業經驗資產專註度資產分散度

團隊學歷:主要看創始人、CEO、資產端高管是否金融或相關專業出身,是否在頂級名校接受過專業教育,通過學歷可以看出一個人的道德風險和違約成本。

團隊金融從業經驗:主要考察所在的公司、團隊、參與過的項目、工作年限及職位,來判定實操能力是否充足。

資產專業度:主要看平台成立以來是否專註於一種業務,對於業務模式頻繁變更或增加的團隊尤其要注意。

資產分散度:資產分散的越多風險相對越小,對於人均借款額超過50W以上的平台尤其要注意,一旦出現壞賬資金鏈容易斷裂。

3、平台合規性

根據《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P2P平台必須只在當地金融辦進行備案,並在銀行進行資金存管,符合個人借款20萬,企業借款100萬這三條規定才是合規。合規是基礎,否則就是違規經營,隨著監管大限臨近,不合規的平台盡量不碰。

4、其他輔助指標

(1)平台發展:

A,看平台行動和結果,如果平台滿嘴夢想,最後你發現一到落實的時候,一塌糊塗,啥都做不好,就要果斷撤離。

B,從業務的發展看,很多平台規模擴張很快,廣告打的也很兇,甚至第三方排名也很高,但就是不見其線下業務的發展,那這樣的平台很明顯就是有重大問題。

c,從人才升級看,人才是一個企業發展的燃料,企業人才的升級代表了企業的發展動力升級,說明企業未來有後勁。

D,從平台發展的勢頭看,如果一個平台發展非常迅猛,逆流而上,創新不斷,綜合影響力,排名都節節攀升,那說明這個平台綜合能力很強.

(2)平台透明度

平台越透明,投資人越容易判斷風險。若平台老闆能利用公開發言等機會,將公司架構,對平台將來的發展計劃以及公司的財務情況真實不虛的公布出來,那麼投資的風險就可以進行預判,從而提高安全係數。

平台越透明,至少說明平台質量沒那麼差。越透明,容易暴露的問題就越多,能經受住群眾的挖掘,平台質量一般尚可。

(3)行業內人士的評價:

行業內人士相比於普通人來說更專業性一些,他們也知道行業內的實際情況和內幕,他們的評價往往更客觀,更有參考性。他們的評價比吃瓜群眾(媒體)的一些揣測性的言論,要靠譜的多。這裡插一句,新人投資P2P,建議不要看媒體的言論,他們狗屁不懂。

5、分散投資

除了控制單個平台的風險外,我們仍要通過分散投資降低風險,通過科學配置提高收益。

(1)大配比

建議20%的資金投資低風險的平台做為防禦,即一些銀行系平台;70%的資金投資穩健的平台,即上市公司控股的平台;10%的資金追求高收益,即一些業務比較規範的民營P2P平台。

同時,合理配置長期標短期標,通常的建議是利用低風險長期標鎖定收益,利用中等風險標優化現金流。

(2)小配比

小配比意思是每個風險區間的平台需要進一步分散到2-3個風險不相關的平台,即不同業務、不同地域的平台,這樣風險會被進一步的分散。

通過合理的配置,風險與收益實現了平衡。最重要的是,風險會被更進一步的降低,最壞的情況下,萬一有平台跑路倒閉,損失也有限,基本不會傷到本金。

三、普通人應該如何循序漸進投資

雖然上面五步方法已經很明確,但紙上得來終覺淺,靠看一篇文章肯定學不會P2P投資。

投資P2P還要循序漸進。

1,剛開始投資低風險平台

低風險的平台主要有幾類:

第一類是銀行系的P2P,即銀行旗下的P2P平台,銀行信用加上資產來源銀行內部,風險極低。第二類是大集團旗下的P2P平台,即新浪、平安、陽光保險這類巨頭的旗下的P2P平台,資金雄厚,運作規範,風險接近信託。第三類是已經自己上市的P2P平台,即宜人貸、信而富,這類平台財報完全公開,風險透明,風險非常可控。第四類是已經形成行業領導地位,有自己核心競爭力的平台,即人人貸、拍拍貸這類領頭羊平台,資金和資產都向他們集中,風險比較低。

低風險的平台不需要分析太多東西,比較簡單。新人可以做為入門,慢慢理解學習P2P,等積累了一定知識,再投資收益較高,難度稍大的平台。

最後,新人需要注意,某些名氣很大,評級名列前茅的但是背景不強、根基不牢的平台,短期投資可能風險不大,但長期投資需考慮。

2,有經驗了再投資一些高性價比平台

高性價比平台主要是上市公司全資或者控股的P2P平台,這些平台的財務數據計入上市公司報表,所以這些P2P平台相對比較保守規範。這類平台一般收益在8%-12%之間,雖然風險要比第一檔高些,但有12%的收益,投資性價比反而更高一些。其中性價比最高的是一些實力很強,剛上線不久的平台。新上線的平台一般知名度較低,投資人較少,為了吸引投資人,他們會大量補貼用戶,除了利率高外,還會送各種各樣的紅包、體驗金等。更重要的是,新上線的平台,沒有歷史壞賬包袱,業務有競爭力,運作比較合規,整體風險更低一些。

3,成為高手再投資高收益平台

高收益的平台魚龍混雜,真正值得投資的平台是做自己比較熟悉的業務,壓縮運營成本,給投資人收益比較高,整體「小而美」。通常這類平台收益在13%-20%左右,非常誘人,但投資這類平台需要投資人具備很強的專業能力和信息獲取能力,需要對平台的業務有非常深的了解。比如我之前一位朋友,本身放貸經驗豐富,投資一個平台前跟著平台的業務員跑了一個月業務,暗中觀察平台的風控,查閱平台的風控資料、逾期數據,銀行流水等,經過明察暗訪,最後才確定投資。這類平台對於高手投資性價比很高,對於新人,不建議碰。這類平台往往變化較快,這裡就不說具體平台名字了,想了解的朋友可以看我的公號:米多多P2P投資筆記。

最後再牢記一句話「投資能力比別人強,膽子比別人小」,99%不會虧錢。這是我6年P2P投資經驗精華總結。

寫在最後

1、P2P投資有什麼問題可以掃碼關注我的公號(米多多P2P投資筆記)留言,我會盡量幫忙解答。

2、拒絕伸手黨,上來就問某某平台安全嗎?或者我該怎麼投資P2P。這類問題真心沒法回答,請先調查學習基礎的資料,了解基本的信息再提問。你怕麻煩,我的時間更寶貴。

3、大家普遍關心,而且性價比特別高的平台我會每周在公號深度分析幾個,本身也是我自己投資分析的需要,大家可以參考。

作者簡介:米多多,2012年開始鑽研P2P,近6年P2P投資經驗,踩過行業第一個跑路平台「淘金貸」,折戟過e速貸,目前P2P平均收益15%左右,收益數十萬,微信公號:米多多P2P投資筆記


1,平台自融問題。目前大多數P2P平台綜合成本在2.5分/月以上。年化成本達到了30%以上。如果這個平台還有著大金額、長期的借款標的,那麼這個平台我是有理由懷疑他在進行自融的。年化凈利潤30%以上哪個企業能夠做到?建築生產零售農林房開?即便是我們認為最賺錢的房開凈利潤率也不過17%(這個數據是來自於幾大上市房開的大致數據,不符希望指正)。更何況還有人力成本等其他開支。這在任何行業都說不通。如果一個平台長期拆標,以及單筆金額過大的平台都有可能因為短時間兌付危機而造成倒閉。

2,接樓上的道德風險話題。其實就是借款人還款意願問題(當然還有其他的東西,這裡就不談了)。看人民銀行打出的徵信報告。徵信報告主要體現幾大內容:信用卡、固定資產按揭及相關貸款情況。信用卡張數較多且大額使用頻繁的,請慎重。行用卡逾期次數3-5次並且有90天以上逾期,那麼請不要進入。關於固定資產按揭和其他貸款,看看有沒有長時間的逾期記錄,如果他信貸歷史有5年以上且逾期有2-3次,這個是正常的,如果信貸歷史只有1年左右逾期已經有了5次,那麼你認為這個正常么?那麼還款人連銀行的借款都拖這麼厲害,他的還款意願會好么?

3,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問題。在現如今融資環境日趨完善的情況下,借款人可以用固定資產或其他有效資產從傳統金融機構獲取低息貸款的,如果是你,你會選擇高息的P2P平台來借錢么?那麼,從這點來看,基本上在網貸平台的借款人,從一定層面上來講是無法從傳統金融機構獲取信貸支持的借款人,也就是說是有一定瑕疵的借款人。那麼,他們的還款來源無非幾個方面,第一,主要業務收入回款,第二,其他業務收入及應收賬款,第三,資產處理及其他變現方式。借款分兩種,消費借款和經營借款。消費借款,只需要有收入證明和資產證明以及負債情況,如果都能夠得到印證,那麼基本就沒有大的問題了。經營借款呢,首先是借款用途,如果他要增加庫存缺50萬,自有100萬,但是你找遍了流水都找不到這100萬在哪裡,那麼這個借款用途就是不真實的。其次,資金流動才有收益,如果資金流動量大,那麼在上面的還款意願滿足的前提下,這個借款人的條件基本可信。當然,經營性借款要了解的東西太多,這裡不再過多贅述。

4,再回頭講講平台。90%以上的P2P平台投資人是非金融機構從業者。對信貸流程或者風控相關知識根本不知道。他投資僅僅取決於個人偏好,或者媒體報道。他所有的信任來自於對平台的信任。而現在的平台中,大多主體以信息諮詢公司、投資管理公司、網路科技公司這三個主要形態為主,翻遍了他們的經營範圍中都沒有任何經營金融產品的資質,更無經營理財產品的資質了,請問他們拿什麼來承諾本息保障?拿企業幾百和幾千萬的註冊資本來承諾么?這不靠譜的。其實平台最開始運作就做好了跑路準備的少之又少,但是整個行業資金量有限,又想進入這個行業,那麼激烈的市場競爭就出現了。競爭的主題就是息差。同時投資人不斷增大的貪婪也起了作用,比如新開的承諾3分利息,而你告訴他人家承諾4分利息,憑什麼投你?接著平台求存活,不得不提高利息。但是他們的風控能力和資金代償實力有限。所以大量超過借款人負擔能力的借款借出之後大面積逾期也隨之到來。但是你投資就要求回報,到期要求提現,他開始兌付困難,又不斷發秒標為自己獲取資金來給投資人兌付,入不敷出的局面越來越惡化,最後慢慢開始變成老賴,慢慢做好了跑路的準備。慢慢地風險最終禍臨投資人頭上。

事實上關於風險問題,首先是以一顆平常心以及一個平常人的思維去思考去衡量,其實完全可以規避雷區獲得合理化利潤。很多東西都是很基礎的,任何人都明白,但是中國太多人一有新事物就立馬一窩蜂一擁而上。就跟最近的股市一樣,最終始終要有人為自己的不理智買單。


樓主在平颱風險上已經有些自己的見解了,信息不對稱的風險,準確地說來應該說是借款人和投資人之間,平台是個中介,平台會審核借款人的借款申請,但只能對借款人提交的信息進行審核,並不排除借款人為了取得借款而隱瞞個人負面信息,或虛構個人信息,平台要核對這些信息的有效性只能取證於更加權威性的機構,如果說平台是為投資人和借款人服務的,那麼單純為網貸平台服務而設立的機構則不存在,這必然降低了平颱風控的工作效率,利用平台的業務隊伍和與之合作的線下小貸公司從眾多的借款申請中鑒別出優質標有一定難度,所以要尋找一個優質標的寶庫很重要,目前流行的方法與上市公司或集團性企業合作,搞供應鏈金融,利用對方在行業內的優勢,由他們給平台推薦融資項目。畢竟他們對自己行業的認識遠比平台專業深刻得多。平台提供的風險保障金是最後一環,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形下才會動用。平台攜款跑路,這裡面有兩個原因,本身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跑路而上線圈錢的,這種是屬於詐騙,另外一種是經營不善不得不跑路,為什麼經營不善就一定要跑路呢?這也從側面反映了目前網貸行業市場秩序混亂,不正規,比如壞賬率高、資金鏈斷裂,很多情況是借款人逾期導致的,平台無法從違約的借款人那裡獲得補償,又沒有被大眾認可的機構可以代替起到追索借款人的職能。這個時候,他不想入獄的話,就只能跑路。政策方面的風險,這個之前談過,高利率抵償著一部分政策性風險,轉述一下自己其他回答中的話:「由於P2P網貸平台目前官方只是允許其存在,沒有被納入國家的調控範圍內,沒有被體制化,所以他必須承擔很大的非體制風險,比如,平台推出一個新的產品或新的理財形式,由於國家對P2P網貸的界定不明確,而監管政策雖呼之欲出,但卻久久不見出台,所以平台在進行戰略規劃時就不能保證自己的規劃在未來會不會成為國家政策打擊的對象,比如你推出了一個全新的服務,已經運行了一段時間,而突然某一天,卻被認為是違規操作,那投資人的利益必然受到損失。」目前收益高,風險也高,只是一旦逾期的話,平台或第三方擔保機構會承擔損失,如果你感覺不到風險,說明平台在保障投資者利益上真是下足功夫。應該承認,P2P網貸的投資低門檻,基本上可以說是無門檻,這樣等於讓許多從心態和實力上都不合適的人得以入場,行業目前的保障制度也是基於這點考慮。


聲明以下為個人觀點,還不成熟,希望與各位交流,噴子勿擾。

P2P最大的問題是管理與風控遠遠與其獲得的資金規模不匹配,風險極高。

從管理上講:

(1)從業人員的管理,特別是道德風險,沒有有效管理制度和規程保證P2P按照本源定義——個體之間的借貸來運行。從業人員誇大宣傳,不講風險,只講收益,結合中國目前落後的投資者教育現狀,怎麼可能不出事?從業人員基於業務壓力,從內驅動會找更高風控的客戶,甚至與客戶一起通過平台騙錢,這都是存在的現象。

(2)P2P公司制度的配合,因為更多的P2P是民營企業或純平台運營,其成立之初可能就是為了解決自身的融資問題,也可能是為了提供中介服務並收費,這兩種情況下,公司制度本身基本形同虛設,任何地方都可能出紕漏;

從風控上講:

(1)完全不透明的管理,錢一旦出到平台,去向不明,流轉不明,怎麼保證真實有效?是不是存在真正的標的?這都是未知之數。不說小的平台,包括招財寶這樣的平台,內部管理不清晰,外部滲透都有問題。說多了會斷掉一些人的財路。中間因為不透明,不真實,產生的問題多了去了。金融正規軍銀行貸款騙貸的多了去了,更別提P2P了,很多人借都是去炒股、還貸,結合從業人員的素質問題,這事兒不在少數。

(2)對於客戶風險管理,過分依賴數據,在錢這個事兒上,只要能緩解還款壓力借到錢,群眾的智慧會自動尋找漏洞,穿透風控,這些都需要投入。P2P目前這塊投入極少,而且風控經驗少,對於借款人的實際信用風險根本無法估測,況且這些借P2P錢的客戶都是高風險客戶;

(3)P2P資金池化,錢和標的完全不匹配,這是目前最要命的事情。金融機構目前各類,監管明令禁止,不準做非標資產的資金池,而P2P因為逐利性的驅動,目前基本都是資金池。這對於風險管理要求更高,而且一旦P2P開始做資金池,對於盈利的慾望會摧毀風控意識,是沒辦法回頭的。對於資金池,規模膨脹到一定程度,管理和風控缺位,必然最後就是龐氏騙局的終結,最終跑路的P2P都是這種結局。人的慾望在金錢的刺激下,最終膨脹到毀滅,這是現實正在發生的事情。

當然,P2P必然會存在,無非是倒掉一批,存活幾個,因為需求的存在不可能消亡。目前亂象,一方面是監管的無節制的放縱,當然也有無從監管的問題,銀監會雖然成立了普惠金融部,但不會有實質性的監管,因為一開始的放縱,目前管無可管,如果介入監管,最終形成的黑洞責任,自然也跑不了,所以,從監管層面,因為某些需要,不管、放縱,就目前P2P所匯聚的資金體量,若出事,必然是大事,群體性事件,少不了。

最後,還是少碰P2P,如果非要投資,還是看誰時間長投誰,而且投資最好都選短期的,不超過三個月的。


傳統的金融行業面臨著市場風險、流動風險、信用風險、操作風險(來源於美國GARP金融風險定義)。由於P2P產品目前沒有作為標準的金融產品,不能夠在公開金融市場銷售,不像其他的金融產品具有典型的市場風險,因此本文主要從其他的三大風險進行介紹。如果P2p行業和產品具有金融特徵,其一定具有如下金融風險。按照風險等級的影響,依次為流動性風險、信用風險、操作風險。

流動性風險

P2P企業其不像銀行可以通過網點和渠道來吸收客戶的資金來滿足流動性需求(考慮到頻繁發生的支付結算交易,不考慮極端事件,一般銀行保有2%左右的資產就可應對流動性風險)。

但P2P行業由於不能夠搞資金池,每筆投資都必須有明確投資標的,一旦遇到流動性問題,由於沒有金融槓桿,P2P企業不得不動用自己的資金來為投資者墊付本金,大多數p2p公司的資本都不是很充足,因此其面臨的流動性風險就很高。如果不能及時處理流性風險,其將會面更大風險如聲譽風險,擠兌風險,法律風險等等。

這就是為什麼,發展好的P2P企業不得不通過融資來增加資本金來應對流動性風險。擔保公司可以解決部分問題,但是由於擔保公司的規模都不大,因此擔保公司沒有辦法來全面解決流動性風險。

這就是為什麼,發展好的P2P企業不得不通過融資來增加資本金來應對流動性風險。擔保公司可以解決部分問題,但是由於擔保公司的規模都不大,因此擔保公司沒有辦法來全面解決流動性風險。

解決流動性風險的唯一方法就是控制好信用風險,降低違約率,提高逾期貸款的歸還比例,貸款人信用風險管理是解決流動性風險的重要手段。

信用風險

信用風險是指貸款人不能及時歸還貸款而造成的壞賬。壞賬率直接決定了p2p行業的盈利能力。貸款人的信用風險是P2P 行業面臨主要風險之一,管理好信用風險也是P2P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貸款人的資產的抵押經常被小貸公司用來對沖信用風險,也是目前行業大多P2P 行業採用的手段。但是抵押物的資產兌現、資不抵債、重複抵押、虛假抵押品都是較大的難題。缺少針對個人和中小企業的信用評級是P2P行業面臨的巨大挑戰(同徵信不是一個等同概念,稍後會介紹)。僅有少部分領先的P2P 公司可以通過自身的技術來解決此問題,但是投入的成本較高,評級可信度也不穩定,相對於信用等級.性價比不高(主要缺少很多其他關鍵的輸入,例如在其他金融行業的借貸情況、其他P2P公司的借貸情況等)。

解決信用風險目前有效的方法主要是P2P 企業自身開發的風險評估方法,以及參考大量重要的借貸信息,例如借款人在銀行的徵信信息,在其他P2P平台的貸款信息,在其他擔保公司、典當行、貸款公司的金融信息。除此之外必須要考慮貸款人的無犯罪記錄(例如是否參與賭博、吸毒、洗錢等犯罪行為),貸款人的身體健康狀況、從事行業的危險程度也應重點考慮。

操作風險

操作風險範圍很廣,這裡主要簡單介紹一下:

1、自身風險評估模型不準確的風險:包含拒絕合格貸款人和通過不合格貸款人的風險。

2、人員欺詐風險:內部放款相關人員向不合格或合格客戶收取額外賄賂的風險,外部借款人造假惡意欠款的風險。

3、法律風險:非法集資、資金池、自融自保等合規風險。


題主雖然對提出的三個風險做出了分析與解釋,但還存在漏洞,所以不是平台對這三個風險進行規避,那P2P 存在的風險就會降低。

首先,針對「現在許多平台都有保本甚至保本保息的擔保承諾」,這個雖然會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投資人的利益,但是平台的這個擔保承諾又有多少可信度呢?即使平台有風險備付金,那他是否能覆蓋平台上所有的待付本息呢,又是否會真的償還客戶的虧損呢?而且好多平台採用擔保公司擔保,但是從目前看,擔保公司進行擔保依然不可靠,因為現在也有好多擔保公司自己本身已經自身難保了,而且平台還存在自保的可能。

其次,對於「對於跑路的擔憂,很多p2p平台都採用了第三方託管的資金存放方式」,雖然銀行對他進行一定的監控,但是銀行的精力畢竟有限,他不會對每個項目,每筆流水做到實時監控,更不會做到「點到點」(即投資人資金直接轉賬到借款人賬戶)的整個流程的監控,所以這個資金託管也是形同虛設,平台依然存在觸碰投資者資金的可能,更何況好多平台不是進行託管,只是進行銀行存管。銀行存管,銀行就更不會對資金進行監控。

最後,「隨著這個市場越做越大,政策一杆子打死的可能性基本為零吧」。不能總是抱著這個僥倖心理,政策一竿子打死也不是沒有存在,去年股票配資不也是一竿子打死了嗎?並且,就算政策不會一竿子打死,那打不到你所投資的平台的概率又有多大呢?,如果打死你投資的平台,那對於你就是百分之百。

所以,想要進行P2P投資,選擇一個靠譜的平台是關鍵,這個你可以向專業人士請教,讓他幫你進行產品診斷。這裡我可以向你推薦一個靠譜的平台——橄欖財富,這是我朋友所在公司的網站,裡面有專業的理財規劃師會幫你進行產品診斷,向你分析該產品的利弊,並且最後會給出中肯的購買意見。關鍵這個診斷還是免費,也不會向你進行銷售理財產品,你買不買都是你自己的選擇。


就是風控,如果一個平台的風控不行,那麼你最好不要相信這家平台


一條一條給樓主解答

1.針對樓主第一條(信息不對稱的風險。無法有效評估借款方的信譽與還款能力,壞賬比率大。)。借貸人作為合法公民也有隱私保護,平台也有義務保障借貸人的隱私信息。因此,投資人對平台的風控依賴相當嚴重。然而風控的成本卻相當高,僅次於客戶開發的成本。所以要看平台的風控實力首先要看公司的實力。另外風控團隊綜合素質也相當重要,如果風控隊伍與借貸方有利益牽扯,也會影響到投資人資金安全,所以這塊對管理層管理手段與管理能力也是一種考驗。

2.針對第二條(平台攜款跑路的風險。)平台捲款跑路有以下幾種常見可能性:

1.創始人創建平台本身抱著卷錢為目的。

2.由於平台經營不善,導致捲款跑路。

3.以自容為目的,但後期無法掙足本金與利息,導致捲款跑路。

總體來說,捲款跑路現象都是平台主導人的一種主觀意識演變成客觀行為。如果沒有這種主觀意識那麼他就沒有捲款跑路現象。所以這個行業需要有高強度的自律意識,要強烈端正自己的中介身份。因此會不會跑路對創始人的人品和能力有著密切的關係。

3.(針對政策方面)P2P網貸作為普惠金融一部分,有效的盤活了部分民間資金。對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當然P2P網貸行業存在很多問題也是顯而易見的,無論作為平台方或者是監管層都不會坐視不管,大家都希望有一個純凈的金融環境。P2P網貸作為一項推動資金流動的有效工具,我相信監管層會不斷出台一些柔性政策來規範這個行業。

4.另外明文規定民間借貸利率不得超過銀行借貸利率四倍。提供利率超過這個紅線題主你就要思考這份利率是有哪些部分構成,是否是合法的。

題主一定要多多學習網貸知識,否則風險來臨而不自知對自己來說是非常危險的。我曾兩次在央視2套的新聞中有談過投資要有一定的風險意識和分散投資分散風險必要性。


1,自身運營風險。壞賬的風險及平台自身運營風險。當運營不當導致平台要破產時,所謂保本就是空話。

2,捲款風險。你懂的。

3,第三方託管風險。他們的第三方又不是銀行,鬼知道是什麼第三方,如果平台方把左手錢放到右手,然後號稱第三方,用戶如何查證。不具備公信力的第三方毫無價值。

4,政策風險。擦非法集資的邊,且一旦發生外逃很容易造成大規模的社會群體受害,需要專用的政策支持。


P2P行業面臨的最大風險就是道德風險,而且大概率是平台運營者的道德風險。全國記錄在案的約3000家平台公司,有一千多家已經非正常運營以及跑路,僅有約55%的正常運營率。道理在何處,因為:

平台公司募集到錢後跑路了,或者把錢放給明知會死的企業或者會違約的個人。道理非常簡單,經濟下行期連銀行的壞賬率都大幅上升,惜貸,優質的借款人早已被遍布全國的銀行員工掃了個遍,還有p2p什麼事?即便是創業企業和成長期企業也可以獲得大量的股權投資基金支持,稍好的企業都不缺資金。

所以新成立的p2p公司的動機很成問題。這種經濟環境之下,以高成本籌集資金去做生意騙人的概率遠大於正常動機,就是正常動機其成功的概率也不大。沒有監管,逃逸成本低的p2p圈錢跑路的傾向極高,因為貪婪是人類的本性。

筆者自己所在崗位性質決定了筆者幾乎時不時得與貪念,與人性中不好的一面作鬥爭,也深感其中的困難和精神壓力。筆者所做的工作還有前後手和監管監督,尚且如此,那麼突然獲得巨款而又無人監督的p2p公司呢?


監管細則落地在即:P2P行業福兮?

野蠻生長後的P2P行業站在十字路口

P2P行業的前世今生

  從 2012 年下半年開始,互聯網金融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互聯網對金融這個最傳統的行業升級改造的時刻似乎已經來臨。而P2P行業作為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細分代表,變得愈發的炙手可熱。然而也有不同的聲音傳出。在當前缺乏誠信基礎的大氛圍下,在互聯網上做借貸理財是否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不妨先來梳理一下P2P行業的前世今生,據此再來分析該行業未來將何去何從。

  P2P原本就是一個舶來品。直譯過來就是「個人對個人的借貸」。從2005年開始,國外的第一家互聯網P2P公司Zopa在英國上線,此後這種「金融脫媒」的經營模式快速風靡整個西方世界。經過了幾年時間的發展,現在西方國家的P2P競爭態勢趨於明朗,經過不斷的合併、淘汰,發達國家的P2P市場目前均由少數公司控制。

  在首個P2P平台Zopa成立的兩年後,即2007年P2P就被引入到了中國,並成功紮根。從2012年開始,隨著銀行信貸的逐漸收緊,P2P行業開始迅猛發展。到了2013年,甚至平均每天就有1~2家網貸平台上線。截止2014年10月,全國P2P網貸平台數量已經達到1336家。目前國內的P2P平台主要分為三種模式:第一種是無抵押無擔保模式,以拍拍貸為代表,採用競標方式來實現在線借貸過程。這種模式中一旦違約,平台不進行本金墊付。第二種是無抵押有擔保模式,以宜信為代表,採用債權轉讓的形式,具體的交易程序在線下完成。第三種是有抵押有擔保模式,以紅嶺創投為代表,以部分借入資金作為抵押。平台承諾出現違約先行墊付本金。相比在其發源地,P2P在中國的土壤上明顯發展得更好。對比一下中美兩國的不同土壤,這一點很好理解。

  在西方,P2P原本就只是對已經完全利率市場化的信貸市場的一種補充,發展的後勁有限,這主要是因為西方人不太喜歡存款,所以作為存款替代品的P2P平台的投資資金有限。另外從操作成本、行業門檻、市場需求來看,中國的市場環境明顯更利於P2P行業的擴張。這顆來自於歐美大陸的種子,開始在中國的土壤上綻放勃勃生機。

野蠻生長引發行業寒流

  正是因為中國金融體系的不完善,P2P行業可伸展的空間極為廣闊。面對噴涌的投融資需求,P2P行業的盈利前景非常可觀,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並涉足其中。這裡面有勵精圖治的創業者,也不乏想渾水摸魚,撈一票就走的不法之徒。行業發展的軌跡在龍蛇混雜的資本湧入之後開始越走越偏。在這個無行業標準、無進入門檻、無監管機構的荒蕪之地,中國的P2P行業就像變異的野草,肆意瘋長,最終儼然演變成了民間借貸的網路版,距離它作為信息中介的行業本質愈行愈遠。

  然而快速的野蠻生長之後,隨著經濟增速的進一步放緩,中小企業生存愈發艱難。2013年底大批資質較差的平台開始上演倒閉潮。除部分平台涉嫌純粹的詐騙,絕大部分P2P平台倒閉都是因為資金池操作導致的資金鏈斷裂。所謂資金池就是把資金彙集到一起,形成一個像蓄水池一樣的資金存貯空間,不斷有資金兌付流出和新投資資金流入來保持池中資金總量的穩定。

  這種資金池操作跟借舊還新的龐氏騙局極為相似,也是P2P非法性質疑的癥結所在。資金池運作一般採取短借長貸、以短養長的方式賺取利息差價。這種期限錯配方式最大的風險在於,一旦新投資資金流入和到期兌付資金無法保持平衡,池中的主要資金又被用於長期貸款,資金鏈就會卡殼造成平台倒閉。流動性風險和借款者的違約風險原本是平台運作的主要風險來源。但是由於缺乏第三方資金監管,平台自身的信用風險竟然上升為制約行業發展的主要瓶頸。據統計60%的P2P平台都沒有採取資金第三方託管而由平台直接接觸投資者資金,由此帶來的資金挪用、職務侵佔非常嚴重。據不完全統計,截止2014年6月,在已有的750家P2P網貸平台中就有128家已經跑路或者倒閉。

P2P的積極作用不可小覷 ,「破繭成蝶」迫在眉睫

  即便是行業風險不斷累積、平台跑路成風,但從前瞻政策導向中不難看出,P2P行業的積極作用在當前嚴謹的經濟形勢下意義非同尋常,這也成為P2P實現行業升級的契機所在。目前銀行主導的信貸模式造成社會融資成本居高不下,信貸資源分配不均。這已經成為制約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的重大阻力之一。以江浙地區為中心逐漸輻射開來的中國小企業破產潮說明了形勢的嚴峻。8月,國務院出台的《關於多措並舉著力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問題的指導意見》中就拿出大部分篇幅強調縮短企業融資鏈條,大力發展直接融資的重要性。旨在通過發展多層次的資本市場,擴大中小企業債務融資規模。

  而互聯網金融在解決中小企業投融資問題上恰恰有著先天的優勢。從覆蓋面和融資成本上看,P2P絕對是對銀行信貸的最佳補充。所以儘管亟待整頓,但是政府對P2P行業的態度依然積極,更傾向於通過加強監管,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積極引導和規範P2P行業的發展,使其陽光化、制度化和規範化,從而更好地發揮自身的優勢。

監管細則出台拉開行業洗牌大幕

政策「緊箍咒」年底或將出台

  P2P行業亂象叢生,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國法律對於包括P2P在內的互聯網金融機構的法律地位、經營範圍一直沒有做出明確的規定,因此監管政策也處於灰色地帶,較易出現模糊業務邊界、逃避監督管理的現象。2014年以來,對於P2P行業的監管步伐明顯加快。先是在4月的博鰲亞洲論壇上,銀監會副主席閻慶明在答記者問中明確表示:國務院決定由銀監會牽頭承擔對P2P行業的監管和研究,p2p監管的歸屬問題首先得到解決。

  隨後9月底,在以「理性與規範,跨界與融合」為主題的「2014中國互聯網金融創新與發展論壇」上,中國銀監會創新監管部主任王岩岫首次就P2P網貸行業的規範和監管提出了十大原則。在落實實名制、引入第三方資金託管、禁止自融自擔、完善信息披露等核心問題上提出了明確要求。這是首次官方就P2P的監管提出系統性的闡述。

  相繼而來的監管細則的出台也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8月初的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圓桌會議上,銀監會創新部副主任楊曉軍透露,2014年底或2015年初將有P2P監管細則規划出台。尤其是剛剛落幕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將依法治國作為治國方略,拉緊法治監管的韁繩顯然也是順應潮流之舉,據各方面判斷,相關的監管細則年底極有可能伺機出台,隨之而來的將是P2P行業的大洗牌。

溫和創新PK野蠻生長

  一旦監管細則出台,一場行業洗牌將不可避免。一些不規範的平台及草根P2P勢必會受到強烈的衝擊。草根平台短時間內難以調整自身業務以滿足行業門檻要求。同時,目前大部分平台都承諾「保本保息」,一旦被禁止自身」擔保」,又沒有引進第三方平台,就很難對投資者產生吸引力。此外一些涉及自融的平台在借款人資格這一關就過不了,還有一些大額拆標類平台將直接涉嫌資金池操作而被明令禁止,這些平台將面臨淘汰出局。

  也就是說,政策出台後,P2P行業將會自行優勝劣汰,繼續選擇走在法律邊緣的野蠻生長派將難以為繼,而注重風控的溫和創新派則在新政策的護航下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這是因為:一方面,過去幾年看好房地產業的PE/VC在經濟轉型背景下紛紛選擇轉戰互聯網金融這塊新興陣地,而且P2P行業模式被普遍看好。只要在這一輪的行業洗牌中能存活下來,未來將不缺乏資金推手。另一方面,溫和創新派既有合乎規定的有效創新,又有較為完備的風控體系,從競爭環境和自身經營風險上自然會更勝一籌,將成為P2P行業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

P2P行業將迎黃金十年,選擇靠譜平台是關鍵

互聯網金融浪潮勢不可擋

  從現階段來看,P2P行業大潮初起,難免泥沙俱下,但是潮起潮落不改一浪高過一浪的發展趨勢。銀行體系的利率市場化改革很長時期內還將尾大難掉。P2P行業作為自發的利率市場化產物,通過相關政策法規的規範和自身的行業提升,將在資金借入者和投資者之間實現資金有效率、低成本、風險可控的傳導。隨著行業的合法合規性和透明性得到完善,法律風險和信用風險將得到有效控制,互聯網金融創新的巨大能量將會被釋放。作為「普惠金融」先驅的P2P行業勢必將迎來迅速發展的黃金十年。

選擇靠譜平台才是收益關鍵

  對於投資者而言,隨P2P行業逐漸步入正軌,其投資前景將非常可觀。只要風險可控,在收益率、品種的豐富性、選擇的自由性和服務的周到性上,P2P網貸顯然更勝一籌,只要能選擇到靠譜的網貸平台,實現穩定收益應該不是難事。要想選擇靠譜的平台和產品,投資者需要重點把握下述四點。

一、平台資質是否過硬。

  一個合格的P2P平台不會對投資者做任何有關公司資質背景的保密。營業執照、稅務登記、組織機構代碼、甚至管理團隊人員的介紹和相關專業背景都必須能放在陽光下。此外, 從普通投資人角度出發,盡量選擇有一定背景、資質的平台。比如背靠銀行、保險、國企,或者母公司在政府機構有批準備案的正規平台往往在經營風險上更加可控。

二、信息披露是否徹底。

  排除一些不良因素外,P2P平台的風險的關鍵在於借款人能否按期還款和平台自身是否誠信,所以平台是否能將借款人的詳細信息、關於借款人的盡職調查報告、風險評估報告、資信評級報告、擔保情況、資金託管情況以及證明資金真正到達借款企業的銀行到賬申明等各類信息進行詳細披露,是評估平台安全性最有效的途徑。

三、是否存在專業的風控團隊。

  風控是P2P平台是否能保障投資人投資安全的決定性因素之一。也是絕大多數平台的軟肋所在。專業的風控團隊在前期對每一個借款標的進行嚴格的風險評估,如若在可控風險之外的則一票否決。另外就是貸後的及時跟蹤調查,定期對借款人財務狀況進行跟進了解,及時扼殺逾期的風險。

四、穩固的平台技術。

  只要說到互聯網技術,最大的天敵就是黑客,這將直接威脅平台客戶的資金安全。因此,作為涉及大量資金進出的互聯網金融平台而言,技術安全手段更不容鬆懈。具有專業的技術團隊保障網站安全運行,同時根據投資人所反饋的信息及時做到快速改進,增強用戶體驗,是考察一個P2P平台是否真正用心經營的重要參考。


任何投資都會有風險,切莫貪心,一定要分散投資


主要是分幾個方面吧:第一是平台的合規合法經營;第二是在合法合規經營的情況下,平台的流動性風險;第三是資產端的質量。


從武漢理財公司倒閉潮一探線下P2P行業究竟!

2016-03-07 AK 艾財愛家

2015年年末對於武漢來說是一個不平靜的時間段,因為有一個行業接連發生倒閉潮或是跑路潮,從而導致武漢發生幾起跳樓與跳橋事件。沒有錯,就是所謂的P2P線下理財公司。讓我來還原一下整個事件的經過。

2015年11月8-9號,華中最大的線下理財公司武漢財富基石出現兌付困難,近9萬人血本無虧。其中超7成為60歲左右中老年人。

2015年11月中旬,在武漢擁有7家線下門店的投融無憂出現兌付困難,數千投資者血本無歸。

2016年1月上旬,在武漢擁有數十家門店的盛世財富出現兌付困難,其老闆主動到政府自首。整個無法兌付金額達到15億!

在這期間,倒閉、跑路的公司數不勝數,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結果呢?在這幾個月里,我在武漢青山區親眼見證一位財富客戶,70歲左右老人因40萬棺材本血本無虧選擇跳橋輕生,也在金融交流微信群里看到盛世財富客戶因本錢拿不出來而跳樓的視頻,伴隨著眾人尖叫,一條生命終結。我不想在這裡咒罵這個行業的無良者,只想在這裡跟大家探討三個問題。

1.為什麼這種打著線下P2P旗號的公司會一個接一個的倒閉和跑路?難道從一開始他們就全面想做騙子嗎?

2.為什麼明知道風險還有這麼多人會去投呢?更重要的是這種線下理財類公司的客戶超7成都是中老年人,為什麼呢?

3.我們應該如何避免這種現象再發生,我想說說自已的建議!

一.為什麼P2P線下門店會不斷出現倒閉跑路現象?

很多人已經從形式與樣子上去分析為什麼,但是一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成本與收益。如果線下門店形式可以穩定盈利,當然不存在以上的現象,很少有人會有正常賺錢的渠道不走,而故意違法違紀。我們只需要計算一下,P2P線下門店最少經營成本就知道了。

1.承諾客戶年回報率最低:12%。可以說P2P和線下理財類公司之所以大行其道就在於其對客戶承諾的收益比其它理財產品都要高。而12%算是目前國內一線P2P類公司承諾的普遍收益。通常情況下15%很正常,20%不是夢。

2.營銷類員工底薪+行政類人員工資+財務類等後台管理費用:5%。P2P行業員工存活率極小,不到10%。而人均底薪在無形造成了巨大的成本壓力,占融資額5個點並不算高。以事後E租寶為例,其融資額在P2P是第一,年融資額達500億,但是其每個月的工資近3.5億,年工資就是佔比9%,即使減去其2.5%的提成,也超過5個點。論規模E租寶是最大的,所以人力成本算是最低的。5%的計算比例非常保守!

3.銷售人員提成:3%。P2P這個行業永遠在大量招人 ,之所以比較誘人,其中一條在於提成高。3%的提成是行規,即使是全國性比較大的P2P公司也不會低於2.5%。5個點很正常,不正常的有18%。

4.營銷費用:3%(不計門店固定投入)。P2P類公司營銷力度可以說是最大的,年會與營銷活動基本上都是在最豪華的酒店,還有老年人最喜歡的大米與油,禮品送蘋果和寶馬車都非常之正常。還會經常請一些政府官員或是明星來站台(在最新投融無憂的帳目上有最好的體現)。3%的營銷費用提取依然非常保守。

5.資金閑置成本:5%。即使是銀行,其資金使用情況不可能達到100%。而絕大多數P2P公司,尤其是線下門店類,資金的歸集與貸出是需要時間的,而這樣是需要付出資金成本的。當然如果像E租寶這樣,完全不放出去,自用。則另當別論了!5%的計提是必須。

6.壞帳準備成本:5%。2015年中國農行直接壞帳率超2%。即使是風控一流的四大國有銀行在經濟下行過程中,壞帳都節節攀升,而新興的P2P,無論在風控,客戶數據與質量上都不能與銀行相提並論,所以5%壞帳準備也是必須的。

7.門店固定投入成本,線下門店類的P2P理財公司其通常都會選在最好的地段,最好的裝修,最大的門店,最大的傳宣,以此來增加其可信度,尤其是信奉眼見為實的中老年人。舉一個例子:武漢積玉橋一家線下理財類公司,成本租金超過600萬,而年融資額不到5000萬,這其實在武漢已經算不錯的成績了,占本金超12%。

結語:粗略小計一般上了一定規模的P2P線下理財類公司其資金獲得成本達到38%,即使是經營狀況和融資能力比較好的公司其成本都不可能低於30%,當然這裡更多指的是線下門店方式(重資產模式)。所以其經營風險之大可想而知,要知道實體行業沒有那個行業敢拿超過年利息超過30%以上的資金,這還是不賺錢的情況下。所以筆者敢大膽斷言,採用線下門店經營的所謂P2P公司大多都有很嚴重的財務問題,更多的是自融或是詐騙,希望廣大投資者注意風險。所謂生意,就是一買一賣,所謂金融其實就是一進一出!算算成本,就很容易知道真相了!

第二個問題:為什麼風險事件如此泛濫存在,還有這麼多老人將錢投進這類P2P線下理財門店呢?

1.眼見為實,耳聽為虛! 由於這種線下門店往往在融資方面都是不計成本的,所選的門店都是當地最好的地段,用最好的裝修。往往中老人看到這類氣派與離家近的門店,心裡 就感覺踏實。

2.線下門店營銷活動不計成本,靈活多樣。很多中老年人往往貪圖小便宜,而這類線下公司只要將錢存進來,就會贈送各樣油米,旅遊等。

3.貪戀高息與自作聰明。我曾經接觸過幾個P2P線下理財類客戶,都是中老年人。問他們為什麼選擇投P2P線下理財,難道不知道風險很大嗎?他們都說知道,但是利息高達到18%,他們就住在附近,只要天天來看就知道情況了,要是有風險他們就提前來退。這個回答讓我目目瞪口呆!

4.極受感情牌影響。其實很多老人投P2P線下理財產品都是因為感情需要,往往一個業務人員跟蹤一段時間後,照顧其生活日常,經常與其聊天,老人們就容易產生感情依賴與信任,從而缺少了理性判斷!在武漢,據業內人士透露,甚至有線下理財公司開始免費成立老年人活動中心,並提供餐飲。目標直指老年群眾,在這一點上每個因感情投資線下理財的老人的子女都是有一定責任的。

5.一些地方官員和名人有一定責任。記得2015年e租寶請的還是林志炫,而據法制日法的報道,投融無憂的帳目往來中有大量與官員送禮的清單,而武漢本地的財富基石在地方門店開業時都有請地方官員剪綵的事項,這些都是業務人員都來說服中老年人的利器。

第三個問題:我對於P2P及線下理財的亂象的建議與看法

因為在武漢金融行業工作多年,人脈較廣。曾經在財富基石與E租寶出事後,問過幾個武漢本土線下理財公司老闆的看法。他們跟我說了一些事件與自已真實想法,概括起來有以下幾點:

1.事情沒有一定成功的,如果做這行,先要把老婆孩子搞到國外去,然後把資產轉移到他們名下,最好是變成保險產品。因為破產後,保險是不記入清繳範圍的。這一點據他們所說盛世財富老闆自首前,已經給兒子在香港購買了一億保險,女兒與前妻各5000萬的保險。而其它武漢其它幾家倒閉的公司,大多子女都已經移民。

2.金蟬脫殼,往往他們這類公司的註冊法人都不是自已,而是花錢找的「黑人」或是無關的人。通過一段時間的了解我發現這些公司的註冊法人都不是他們本人,這樣也是為了防範風險。

3.欲蓋彌彰,武漢已經有一家大型本土P2P出現一定兌付困難情況,於是其美其名日被某家公司收購,暫時不能提前兌付。而很多公司都是通過這樣的手段,來更換法人,拖延時間等。

4.被關進去,也不能把錢退回來。通常情況下往往紙包不住火的時候,已經有了很大的資金黑洞,還是不可能全還清,就算盡全力還,最後也還是坐牢。不如把錢留著,等事情過去,再通過剩下的錢慢慢運作,儘快結束牢獄之災。其中有一位的原話:反正經濟犯罪一般 最多判7年,只要不判死刑,有錢還怕不能出來。

5.現在這類公司都是地方金管辦來管理,他們檢查也就是查查工商執照與經營範圍而已。大多這些公司的老闆都是地方有些能力的人,很容易應付過關。

那麼我針對這些現狀給出的建議:

投資方:

1.不要只相信眼睛,在金融投資時應當更加理性對待,多計算成本,收益與風險因素。

2.針對這類公司主要針對老年人群體的特點:請兒女們多多關心父母,別讓他們因為感情缺失而造成巨大經濟損失。

3.每一個家庭都應當有一個人花時間學習基本的投資知識與金融資訊。隨著收入的增加與房地產投資價值降低,大資產配置時代必然到來。

金融監管方:

1.納入統一的部門監管:由於很多P2P線下門店公司都已經是全國性或全省性,而監管卻是市區一級,而且沒有明確的監管部門很難達到監管目的。

2.對於這類公司法人審核與創始人背景與家庭情況必須特殊對待,由於這個行業實在過於敏感與特殊,必須特別對待。

3.對於掛羊頭賣狗肉的行為嚴查,其實很多線下理財公司都打著P2P,科技公司,金融服務公司的招牌,做的卻是自融業務,對於這一點必須嚴查。

4.禁止政府官員、媒體為其做信用背書,大家不難發現今年央視廣告投標上,P2P類公司風光無限,中標數佔半壁江山。其目的就是用央視信用為其作背書,在這一點上金融行業過於敏感,尤其是集資類。

很感謝大家看完我的觀點,我寫這篇文章只為了武漢不再發生投資者輕生慘劇。而據筆者觀察武漢2016這類公司倒閉與跑路潮風險依然巨大。以一地看全國,我相信全國情況都差不多。大家都快行動起來吧!


良心。。。


我最近也遇到有P2P平台投資的業務員非常執著地介紹業務。。。小女不才,之前對P2P不怎麼上心,只能貼出與業務員交流的截圖,希望各位專家前輩指教。

以上涉及隱私的打了馬賽克,也將對方真實信息用佚名替代。


【道德風險】風控時出現監管不力

【IT技術風險】平台被攻擊,盜號等

【資金池風險】目前只有10%的平台是第三方託管,平台可挪用資金

【運營風險】平台有些做大做強,無奈運營不力,倒閉

【跑路風險】純詐騙,目前最快紀錄是,上午上線,下午跑路。資金池的存在為跑路提供了可能。

P2P,又稱網貸。

在銀行存款利率越來越低的大環境下,P2P的出現為普通老百姓提供了一個可靠的固定收益投資理財渠道。但是也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以下是個人一些總結,可作參考。

【行業現狀】

目前整個P2P行業,還處於野蠻生長的階段。行業監管部門和監管細則都還沒有確定,最快15年初回出台。

目前全國有2千家P2P平台,魚龍混雜,每個月都會有幾十家平台跑路或者提現困難。
出問題的平台主要有兩類:一、純粹是詐騙集團,為了圈錢,跑路。 二、自身運營不善,風控能力出問題,被迫關閉。

【行業前景】

現在處於一個狂飆突進,市場圈地的階段,所以就供求關係來說,肯定是投資者的市場,所以整個行業的收益率,目前還處於一個比較高的水平,目的是為了吸引投資者。【砸重金圈地的階段】

當然只要這個利率處於風險可控的範圍,還是可以放心投資的。

今年的行業交易量會突破3000億,而未來幾年,必定是過萬億的大蛋糕,很多巨頭選手都還沒有入場。等著監管部門和監管細則確定(預計明年初),他們會紛紛入場,瓜分這塊大蛋糕,而那些體量小,運營不規範,風控能力不強的小平台都會一個個退出市場。

目前國外的leading club將IPO,估值40億美元,這無疑為國內的P2P行業打了一劑強心針。

而預計明年初,出台規範後,為了平台長期發展,而且多數大平台有了足夠的客戶積累後,整個行業的利率都會往下調。只有利率降到合理範疇(個人認為是年利率12%左右),平台才可能盈利,平台盈利才能持續健康的發展,投資者的利益才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

要能夠識別風險,選對合適靠譜的平台。

【靠譜平台的幾個標準】

1、風險控制能力強,每個標的信息披露足夠清晰。

2、資金第三方託管,避免資金池嫌疑。(目前只有10%的平台做到)

3、註冊資本五千萬以上,最好過億。第三方擔保,自有準備金。

4、股東背景:銀行、央企和上市企業最佳。

5、看收益率是否合適,年利率24%以上的,風險不可控。

6、管理團隊的互聯網金融背景。(P2P本質是金融,所以團隊中最好有在國外從事金融的經歷,以及有IT技術方面的人才)

任何投資都涉及到資產的合理配置,請按照自身情況,合理分配資產進行投資。

以上全部僅作參考,有需要可私信。


跑路


推薦閱讀:

你所在的領域裡,到目前為止,出現過的最複雜的產品是什麼?
資本市場讓你虧錢的深刻經歷有哪些?
馬上面臨退伍,手頭 10 萬元能做些什麼?
證券公司行研實習生每日工作大概都做些什麼?
如何進行股票復盤?。。。

TAG:投資 | 理財 | 金融 | P2P網路借貸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