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佛教中的忍辱?
淘寶買個東西遇到了個極品賣家,自己發錯貨還說各種難聽的話侮辱我。我特別生氣。
我對佛教中的忍辱真的很有疑問。你忍辱,不去跟對方計較,其實也就是變相縱容了對方的惡行。而且你說生氣的情緒真的能忍下來嗎?意識中不生氣了,是否潛意識中會依然一肚子火?是否會把本應向外的攻擊欲轉向自己導致自責和抑鬱?是否會不知不接把火發給其他不相關的人?業果中不是還有等流果一說,今生如果你就喜歡忍氣吞聲,不維護自己的權利,下輩子你就還會是個這樣性格的人。(不知我對等流果理解的對不對)你不忍,去投訴對方,去舉報對方,制度規則有限不一定會有效果。去跟對方理論,對方本來就是個無理的人,把自己弄得整天烏煙瘴氣還不一定有效。而且過程中一想到佛法說嗔心(跟對方生氣、討厭對方是不是就是嗔心?)不好是在造惡業,心裡更煩惱了!哎,苦惱啊。請懂的師兄幫我解惑!
首先。如果您說的忍辱是六度里的忍辱。
那這是菩薩法。
六度之中。般若為導,五度為盲。
這話說的特明白。五度都在般若的攝持之下來運轉。
有了般若,才稱得上是菩薩六度,或者菩薩五度。
如果沒了般若,就是個瞎子抹黑。
所以,修忍辱,起步價是見道位菩薩。
知道啥叫般若了,證得法身了。然後用清凈法身的功德來轉報化身。
其次。如果您單純只講忍辱,不講菩薩六度。
那就是純人法。抖M。和佛法沒關係。
這種情況怎麼辦,念因緣!
碰上這種人是因緣來的,這個業報現前是因緣來的。
我也是因緣來的。
那麼,要放下的,是攀緣心。都是因緣來的,連我都是因緣來的,那我幹嘛要攀緣呢。
斷了攀緣心,就是斷了自己情緒上的起伏和波動。
你給我順利解決,我不喜;你不給我解決,我不煩。
餘下來,就是該怎麼處理怎麼處理,誰的責任誰承擔,誰的問題誰面對。
該投訴投訴,該差評差評,該退貨退貨。
不帶一絲的嗔恨和情緒。完完全全冷靜地作為一個事外人來處理一件事。別把自己鼓搗進去……
這就是覺悟,就是解脫!
您把問題分析了半天,無非是用幾個佛教詞語來描述人類的認知,
演算法是人的演算法,裡面摻入了幾個佛法的符號……這依然是人法,不是佛法。
只要煩惱不見少,肯定學佛沒學好。
檢查自己,就看自己的情緒,自己的煩惱。
佛法說的對治貪嗔痴,忍辱,一定不是用人的意識去承載,
一定是基於一種全新的和人類認知不兼容的思維運行法則。
就是因緣!
為啥佛說緣起偈就是法身偈。
念起來因緣,用因緣知見去看問題就是佛法,否則玩兒一大劫還是個臭凡夫……
為啥很多人學佛學了一輩子沒成就,因為學的壓根兒就不是佛!
葯貼狗皮上能治病,屎貼狗皮上只能更臭啊……
忍是針對身口意的修行。
身忍,不起對欲物的貪,不起對爭鬥的嗔,不起對昏沉的痴。也就是說是六根上忍;
口忍:不妄語。說髒話,假話,亂七八糟的話,都屬於此類;
意忍:心是執著的,喜歡攀緣,分別。這些更需要忍。
為什麼要忍?1.防止惡業生起。2.防止業生起。
惡業起流轉三惡道,業起則六道輪迴。
所以忍既為世間,又為出世間。目連。我常長夜於諸眾生如父母想。愍其孤窮無有財物。往來生死險難惡道。愚痴無智常盲無目。誰能示導。誰能救護。唯我一人應示應救。 目連。我念是已。若有眾生惡口罵我。我不還報。若切責我我亦不報。若瞋若打我終不報。所以者何。我應常與一切眾生畢定安樂。應除一切苦惱衰患。今我不應與諸苦惱。是諸眾生誰能忍者。唯我能忍。我今當學眾生忍法。善寂滅法。柔和順法。當如調伏大象。不如不調伏象。
目連。譬如調伏大象入戰陣時心不退縮。能忍鼓聲螺聲角聲大叫喚聲。聞如是等可畏音聲不驚不畏。能忍寒熱蚊虻毒蟲風雨饑渴。能忍種種鋒劍所傷。弓弩箭槊刀鉾戟劍鐵輪鞭打。皆能忍受不驚不畏。直衝戰陣不退不縮。目連。調伏大象不作是念。我於賊陣不能沖入。但作是念。我當勝此賊陣。 目連。我本行菩薩道時。發大心愿亦復如是。於諸眾生調伏其心。若諸眾生惡口罵我。我不加報。於我有諍我亦不報。若以刀杖瓦石加我。及奪我命。我於爾時。心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不分別是則可受是不可受。是應親近是不應近。於是事中。無憂無悔無有恚恨。於菩薩道心無厭離。不作是念。我今不能入大賊陣。但作是念。我能破是大惡賊陣。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度脫三界無量眾生。
目連。我本行菩薩道時所行忍辱。於諸眾生所有慈悲。若以言說不可得盡。
複次目連。過去久遠有外道仙人。名為忍力。受如是法。我於眾生不生瞋恨。
爾時有魔名為惡意。而作是念。我今何不往詣仙人壞其忍法。令發起瞋恨退舍忍心。即遣巧罵千人前後圍繞。惡口罵詈妄說其過。穢言鄙詞苦切備至。行時亦罵。到聚落亦罵。入聚落亦罵。食時亦罵。食已亦罵。從座起亦罵。從聚落出亦罵。還至住處林樹亦罵。立亦罵。坐亦罵。卧亦罵。經行時亦罵。乃至息入息出亦罵。常隨逐罵。種種不凈醜惡罵詈。無有休息。
目連。爾時千人為魔所使。於八萬四千歲。惡口罵詈忍力仙人。
爾時惡意魔。於忍力仙人入聚落時。自以屎灌其頭上。著缽中塗衣缽身。以糞掃灑其頭上。
時忍力仙人。八萬四千歲。健罵千人惡口罵詈輕賤。心終不瞋恨。乃至不生退沒之心亦不自言我有何罪。終不生怨恨。八萬四千歲。亦不以惡眼視惡意魔。亦不自言我有何罪。
目連。是健罵千人罵於忍力仙人。過八萬四千歲已知不可壞。生凈信心懺悔除罪。作是言。汝以是事欲求何法。我亦願得是法。
目連。是健罵千人。於仙人所得清凈心。供養恭敬尊重讚歎。仙人既受供養。而亦不生貪愛之心。
目連。汝謂爾時忍力仙人。豈異人乎。勿作是念。則我身是。我時受是忍辱法。惡意魔所遣千人。惡口罵詈不休不息常輕於我。亦不能令我心異。
目連。健罵千人。於忍力仙人生清凈心已。懺悔罵罪。隨學忍力仙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時教化令住佛法。是千人具足是六波羅蜜。次第成佛。皆已入於無餘涅槃。
目連。汝謂爾時惡意魔。常遣千人罵詈我者。豈異人乎。勿作是念。即調達是。
佛教的忍分三種,安受苦忍(法忍),耐受怨忍(生忍)和諦觀察忍(無生法忍),三者都能對治煩惱,尤其第三種,屬於斷煩惱,而前兩種斷不掉,只能抑制住煩惱,因此前兩種忍是凡夫的堪忍,第三種必須見道後才能生起,小乘佛教認為必須到四果才能圓滿成就無生法忍,大乘佛教認為至少到八地菩薩才能成就下品無生法忍。
這裡要注意一個問題,前兩種忍屬於信,第三種忍屬於慧,信不能斷煩惱,唯獨慧可以,因此你要清楚堪忍生的本質和原因,並不是你忍耐了就是堪忍,而是必須遵循信,你因為信而堪忍才能算安受苦忍或者耐受怨忍,否則,你的忍耐沒有意義。至於信的內容,精鍊一點講,就是因果,三世的因果,如果你因為這個而生起的忍耐,體現在肉體層面就是安受苦忍,體現心靈層面就是耐受怨忍。而你真的通過禪定證實了三世因果,這時候對苦的堪忍叫諦觀察忍(也叫無生法忍)。但是你脫離佛教的三世因果而堪忍,那麼則不在生忍,法忍和無生法忍的範圍之內。你先學會不生氣,再反過來幫助別人。人在極強烈的貪嗔痴下是極度虛弱的,心懷叵測之人會拉著你這個執著的事物走,後果是危險。欲做諸佛龍象 先做眾生馬牛學佛是承受,是擔當,「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能承受,就能放下,能放下,就能挑起,能挑起,就有力量。「難行能行,難忍能忍」這是學佛的真相,講道理的時候是沒必要非要爭個是非對錯。錯的,自己無法操作。對的,別人不可能不操作。別人不操作,那這道理肯定有問題。即使是真理,惹起反感,讓對方忿恨不喜救拔,說還不如不說。好人好事,是值得感激的,是正面教材:壞人壞事,是需要救拔的,是反面教材。「山河大地一切眾生無一不在放光說法」,就看我們有沒有那個德行聽。「三十年眾生牛馬,三十年諸佛龍象」菩薩從不把自己當老師,眾生反而喜歡把菩薩當作老師。
菩薩一定要修持忍辱,無論你曾經或將受到如何匪夷所思的對待,要忍辱!但是,並不是外在的惡人惡事需要被你寬忍,不是的,是你的嗔恨心,憤怒情緒,不平的體驗需要被寬恕,這些才是你忍辱的對象。相反,外在的惡人或傷害,是他們暴露了你尚不圓滿的心,所以你應無比感激他們,他們是你的上師善知識。
菩薩戒修持的忍辱,並不是忍受外在的屈辱,無我者,作者尚無,遑論受者,外在屈辱是迷妄心的體驗,並不如實存在。你固然可以寬忍面前這個人,這種針對「果」的修持可以減緩業報兌現,但並不能根除業因。從因地起修,不要管外在,觀照那波濤翻滾的嗔恨心,把玩它,解構它,直到實際了知它的虛妄。
佛法之安忍,與世俗之安忍,是全然而異的。因諸境性平等故,說「忍」;因諸法如幻故,說「安」。然,世俗之謂安忍,以諸法自性見而說,乃所做意。因惡煩惱故說於安忍,卻不曉煩惱本來寂靜,欲去煩惱而達安忍,終非究竟。誤失煩惱正用,更迷安忍本面。
佛法中所說的捨棄,其義乃是不取。不取即舍,不嗔即忍。哪裡需要你刻意的丟掉什麼,或者忍耐什麼呢?心生善念,未必是真善。心中不生惡念,乃善。善,不可立。然,惡,可消。
若被朋友從後戳了一刀,心生嗔恨。當嗔恨心升起時,我們已經給了自己心一刀,實際受了2刀;如因嗔恨也回擊一刀,那麼實際受了3刀。若寬恕不起嗔恨,因此便化解了纏繞在這一刀上冤親債主,划算啊;如果心不起任何波瀾,乖乖,連那一刀都沒有受啊,被戳與戳者是誰?凡夫只見外的刀,而真行者關注內的刀!
世界上能真正傷害我們的,只有我們自己!逆境發生,是三世因果,無法更改,但可以更改的,是選擇在因果中不被傷害。當被侮辱踐踏,你可以選擇憤怒,那麼你就在傷害自己;也可以選擇寬恕,那麼傷害就變成你的道用。
善待與寬忍,就是對內心我執最好的懺悔;真正的寬恕,在它發生後,你將尋不到被寬恕的對象與寬恕本身,一切就像什麼也沒有發生一樣的寧靜;如果你依舊存有「我寬恕了你」的想法,這一次的懺悔就已經被我執盜取了。
真正的寬恕是發現:原本沒有要被寬恕的客體,也沒有寬恕主體,也沒有寬恕的事。佛法稱之三輪體空。這是little me完全消融後的自然發生。
耶穌說:寬恕你的仇敵。知道耶穌說的是什麼意思么?並不是外面有個叫王二人需要被你寬恕,而是你內心的「怨氣」需要被寬恕。耶穌說的仇敵,不在心外,在你心中,是障蔽你自性空性的烏雲。徹底寬恕你的仇敵,內心的道路既平,世界就無時無刻不平妥了。來,寬恕仇敵,自由身心!
寬恕的真實本質是釋放自我,而不是原諒某人某事。自我融化則無可被寬恕的人,也無需要寬恕的事情。Forgiveness means surrender. 真實的寬恕是一種純然的接納,對於一切的發生,無論是什麼,徹底全然的接納。接納就是放下,無有作與不作。它來自於對生命徹底的誠實。
——澄江明月色成空要了解「什麼是佛教中的忍辱」,需要了解兩個基本概念:
- 什麼是佛教中的「忍」?
- 什麼是佛教中的「辱」?
先說「忍」。
世俗中的「忍」,通常就是「忍耐」,這種「忍」往往是一種對現實的主動/被動接受,會產生一種反作用力,比如嗔恨心。
所以,世俗中的忍,常常會出現一種情況:表面上風平浪靜,內心裡千萬隻草泥馬呼嘯而過。
而佛教中的「忍」,不等同於世俗的「忍耐」義,而更具有「智慧」義。
這種「智慧」是建立在對空性的認知、體會之上的一種狀態,即所謂「無生法忍」。
因此,佛教中所推崇的基於空性認知的「忍」,有個最重要的表現就是:沒有我執。
沒有我執,就不會在意別人對待「我」的態度。
而受力點消失也就無所受力,更不會產生反作用力。
所以,佛教中所表現出的「忍」,如同虛空,吐納自在,如是而已。
所謂「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境界來了,不為所動。
《金剛經》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生的就是這個心。
再說「辱」
在俗世中,可能老婆給帶綠帽子是「辱」、被人吐口水是「辱」、被人發錯貨還說各種難聽的話也是「辱」……總之,俗世中的「辱」都相對比較明顯、也更容易激起人們的反應。
而佛教中的「辱」,其實泛指「一切能讓你產生煩惱的事情」。
綠帽子、吐口水、難聽話,是辱;但生老病死、吃飯吃撐了、雙十一沒搶到秒殺、今年年終獎沒漲,也是辱——只要能讓你有煩惱的事兒,別管大小,都是辱。
所以回過頭來,到底「什麼是佛教中的忍辱?」
答:
用智慧消解煩惱,而不受影響,就是佛教中的忍辱。
比方說,辱來了,你怎麼應對?
是一個巴掌打回去,還是就當沒事發生?
其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心」有沒有動。
心不動,你一個巴掌打回去,打個他回頭是岸,打個他痛改前非,便是金剛怒目。
心妄動,饒是你端坐如佛,口念彌陀,仍不免凡夫境界,鸚鵡學舌。
當然,金剛怒目的前提是:
首先要心不動,首先要心不動,首先心不動(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其次,你要有精準的把握、技巧才能達到「回頭是岸,痛改前非」的效果,否則就是「釜底抽薪,火上澆油」。
至於這種「精準的把握、技巧」是什麼?
《華嚴經》有云:「知眾生根,如應化伏。」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這可是菩薩道啊。
無嗔即是忍辱。
佛教中的「忍辱」,應該說,是個很不恰當的翻譯。按這兩個字通常的意義來說,「忍辱」就是忍受被侮辱,可佛法根本就不會提倡這種毫無意義的行為與自我傷害的心態。佛法要求的是平等心,並非當傻子不分別事物,而是對待一切都是一樣的平靜心情。你是否生氣,與維護權益或縱容惡行,根本就毫無關係!你所謂的不計較,正是最愚蠢的計較、最粗重的嗔心。你應該檢視自己生氣的本質,對方如何傷害你只是很小的因素,更多的成分是因為自己想傷害對方卻又不能做到。看清這一點,就很好調整了。
問題在這:你忍辱,不去跟對方計較,其實也就是變相縱容了對方的惡行。
這是你後續的自我開解欺騙而不是你本能的維權精神,也沒有喚醒你心中的公平正義。
「是否潛意識中會依然一肚子火?是否會把本應向外的攻擊欲轉向自己導致自責和抑鬱?是否會不知不接把火發給其他不相關的人?」
最先想的也是生氣是否影響自己的身命。而不是是否需要生氣才能解決問題,也不是生氣代表什麼,生氣和解決糾紛的關係。 忍辱的字面解釋更多的應該看作是一個外觀行為。內在追求關注點也不應該是:升起來的怒火憑什麼要壓回去。
別胡扯了。淘寶是世間法,是世間人就按世間規矩。淘寶客服不少是這樣的,投訴也沒人當回事。我也被噴過,就這樣式的,就當看到電影憋氣情節了。
看來你懂點佛法。知道忍辱,但錯解了。忍辱是讓你熄滅貪嗔痴,沒貪嗔痴了就入無生法忍了。如果你沒滅除貪嗔痴的本事,就別指望忍辱了,那叫憋氣,就是自嗔,還在貪嗔痴里打轉。
哦,還知道等流果,知不知道還有異熟果?你可以想一想,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客服態度惡劣,沒好報的。或許你好受點。
其實,淘寶就是一個五彩斑斕的世界,喜怒哀樂全都有。還是那句話,就是這樣式的,要學會適應,要以平常心對待。
忍辱,就是於一切不如意中不覺得不如意,此為南師所解。
據師友所言,如果能以輪迴因果的佛法世間智慧,來清靜自心,忍辱就不難,譬如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做者是。所以看自己為首要,此為自度,自觀自心於任何境遇不起煩惱,為第一等自在。縱容之想,其實不是真的利他想,首先因果昭昭不會錯亂,你利他必要依著佛法的因果世間正慧,而不是順遂世間顛倒的拔無因果的邪見,如此必會於己接受因果不生嗔惱,或生起的當下如理做意而調伏,於他照見無知無明於因果而不斷與他人陷入相互因果循環的糾纏輪迴痛苦煩惱中,而真實生起利他斬斷因果鏈條想。其次,忍辱本是大乘菩薩六度第三度,所以與世間的忍一時風平浪靜的忍,有所區別,看師友的忍的理解其實落於後者。大乘菩薩的忍辱,是有前提條件與基礎次第的,就是先布施,後持戒,之後才談到忍辱。布施為能舍,為一切真實善法之基,通常我們所謂的善良如果無法捨去我,是不能稱為佛法上真正善良的。持戒為所取,主要指在輪迴因果基礎上的消極禁惡其上,受持自利利他的積極為善的菩薩戒。之後才談的到大乘的忍辱。所以最後,你看如果沒有布施與受戒的基礎,忍辱就成為了世間的生忍。因此至少如果有一個布施心行的基礎,忍就不會太難。徹底的忍辱,是照見人法俱空,於無生法忍中,無執隨緣消業了緣自度度他,此是六度中後禪定與般若兩度所修,這種理證事圓,是六度的前後循復依次深入螺旋式上升而自然成就圓滿的,這種自然隨緣就是最圓滿的忍辱,一圓具圓,也同時圓具圓滿了布施到智慧的其他五度。最最後,供養師友寒山與拾得的禪語:寒山問曰:「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該如何處之乎?」
拾得答曰:「只需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寒山云:還有甚訣可以躲得?拾得云:我曾看過彌勒菩薩偈,你且聽我念偈曰:老拙穿衲襖,淡飯腹中飽,補破郝遮寒,萬事隨緣了。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在面上,隨它自幹了,我也省氣力,他也無煩惱。這樣波羅密,便是妙中寶。若知這消息,何愁道不了。人弱心不弱,人貧道不貧,一心要修行,常在道中辦。世人愛榮華,我不爭場面;名利總成空,貪心無足厭。金銀積如山,難買無常限;子貢他能言,周公有神算,孔明大智謀,樊噲救主難,韓信功勞大,臨死只一劍,古今多少人,那個活幾千。這個逞英雄,那個做好漢,看看兩鬢白,年年容顏變,日月穿梭織,光陰如射箭,不久病來侵,低頭暗嗟嘆,自想年少時,不把修行辦,得病想回頭,閻王無轉限,三寸氣斷了,拿只那個辦。也不論是非,也不把家辦,也不爭人我,也不做好漢,罵著也不言,問著如啞漢,打著也不理,推著渾身轉,也不怕人笑,也不做臉面,兒女哭啼啼,再也不得見,好個爭名利,轉眼荒郊伴。我看世上人,都是精扯談,勸君即回頭,單把修行干,做個大丈夫,一刀截兩斷,跳出紅火坑,做個清涼漢,悟得長生理,日月為鄰伴。他人碰見這事,憤怒至極。心中已經把客服撕爛幾萬遍了。你碰見這事,憤怒至極。心中也已經把客服撕爛幾萬遍了。但是你還因此生出了煩惱。這個煩惱,不是因為別人的過錯而生。是責備自己不能依教奉行,不能消滅三毒,不能忍辱而生的。這個煩惱生的好啊。它是菩提的種子。忍吧。忍則能了道,了道則能忍。管他潛意識深意識,管他誰對誰錯放任行惡。你當下的大敵,只是你那囂張的三毒。
這事相當於遊戲中的一個主線任務,必須做且要做得漂亮。起早貪黑升級,省吃儉用打裝備,團隊合作,,,這樣來過人生,這樣來學佛,我覺得會減少煩惱的。
推薦閱讀:
※哪些行為讓你感覺此人善根淺?
※22歲,想開始學佛,卻不知道從何開始!求指導?
※如何看待《法華經》《楞嚴經》中描述念咒拜佛可以「求子保平安」?
※抑鬱症或精神分裂症的人如何去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