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好多人在寫文章、說話中夾雜英語?

是真的找不到可用的漢語辭彙來替代?還是其他原因?

相似問題:為什麼有很多人喜歡在中文裡面夾雜英文?


code-mixing

母語是中文的人學習英語到一定程度會在大腦里用英語思考嗎?是否經過將英文翻譯成中文的過程? - Chris Xia 的回答

社會語言學第三講:雙語很重要——談談多語現象Multilingualism - 宏樹酒館 - 知乎專欄

雙語環境會怎麼影響表達習慣? - Chris Xia 的回答


今天偶然和朋友又一次地聊起了這個萬年老問題,有點相對成型的想法過來記錄一下。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可能需要先明確一點:語言的作用到底是什麼?在我看來,往大一點說,語言是承載和傳遞人類文明的一種方式;說小一點,語言是表達思維的一種工具。(這裡的語言,應該既包括聲音也包括文字。)

所以如果用這個視角看待語言,而不是簡單用中文、英文、法文等等這樣的區分方式的話,語言這個工具被創立的最重要的、使命就是,更準確地表達人的思維和思想。而「工具」是可以被改進的,正如信息傳遞的工具從飛鴿傳書進化到微信Snapchat一樣。所以,人們在A語言里夾雜B語言(文字)的動機,很多時候是因為,這種方式能更精確地表達說話人的思想。這實際上也是語言在自我進化的過程。

舉個例子。最近很多人在討論「刻奇」這個情感和文化現象。「刻奇」這個詞應該是來自於米蘭·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里的 」kitsch」,大意是:討好自己、自我感動、自我升華到一種假意的崇高,並達到一種自我愚弄的效果。顯然,「刻奇」是個外來語,和直接使用」kitsch"其實沒有本質區別。而人們在討論這個現象時,沒有使用我上面寫的一大長串描述(其實還不完全精確),而直接使用「刻奇」這個詞來描述,就是因為它更加精確。此外,也更簡單。

說到這兒,我們就可以把「在A語言中夾雜B語言」的動機稍微再修正一下——在表達簡單的情況下,儘可能做到精確。所以,這本質是一件「性價比」的事情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說」NBA」而不說「美國國家職業籃球聯盟」;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說」presentation」而不說「做一段帶或者不帶幻燈片的以達到告知信息為目的並且可能還留有問答環節的演講」;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說」Exactly」而不說「你說得好對啊正合我意其實還有點小小諷刺呢」;

……

這些詞,經過我們在不同場合、背景、語境下使用後,已經慢慢蘊含了超越這些詞本身誕生時的「定義」之外的更多信息。於是,它們變成了一件件更加趁手的,表達人類思維的工具。而至於為什麼「在中文中夾雜英文」這個現象更普遍,大部分是因為,這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兩種語言吧。其實這種跨語言的使用是兼容並包的——你看,」kitsch」其實是捷克語。

當然,「反覆地使用一個詞使其變為更好地工具」也有其負面的作用。因為有時候「含義廣」本身對應的硬幣反面就是「難精專」。舉個例子:一開始「土豪」這個詞出現的時候,描述的是相對精準的一個形象。但是由於我們在各種場合、背景、語境里使用,現在「土豪」這個詞描述的人群已經非常廣泛了。它已經不太是一件趁手的工具了。然而我們很多時候還在使用它,是因為我們都想「偷懶」。偷懶的本質就是,犧牲精確度,而提高簡便性。在我看來,這是不好的,是違背語言的天然使命的。

這也是我對絕大多數「網路用語」的態度。不管是「人艱不拆」,還是「no zuo no die」,本質上都是一種「偷懶」的表達。說得矯情一點,這是不利於人類文明發展進程的......哈哈。

劉慈欣的短篇小說《鄉村教師》里提到過一個觀點:人類之間知識的傳遞其實是十分低效的——大部分時候我們依賴的是教師這個職位,用聲音,或者書本(文字)完成這個過程,他們的速率基本就是幾十比特/秒。於是,人類,要花16年、18年甚至更長時間,來理解與精通現有的知識,從而在其基礎上發展出新的理論、系統、甚至文明。從宇宙這個宏觀尺度看,這樣的效率是極低的。

所以,語言作為傳承這種文明的工具,就讓它好好自我改進吧,別太在意「A語言里夾雜B語言是不是裝X」這件事。當然,如果對方確實理解起來有難度,可以說完以後,再用他/她的母語稍微解釋一下。在這個過程里,你就促進了人類文明的進化。


對。Photoshop的中文是什麼?


build manager 聽起來還不錯吧

中文叫啥呢?構建管理員?

「你才夠賤呢,你全家都夠賤!」


如果qa跟我說, "這兒有個bug" 我的第一個反應, 那我趕緊去修了唄.

如果qa跟我說, "你這裡寫錯了" 我的第一個反應是, "滾犢子, 你丫會不會用啊! 老子怎麼可能寫錯!"


我有一個朋友在美國長大, 他說中文和英文都很流利, 但是他從來不在說中文的時候夾雜英語。

而我只是在美國上大學, 卻經常兩種語言夾雜。 所以從我的經驗就是因為語言不能順利轉換, 被迫在兩種語言夾雜。 從自然的角度來說,是語言不熟練的標誌。


關鍵是外語 原生辭彙 為何一定要「找到可用的漢語辭彙來替代」,請題主思考一下這樣到底有何好處?

偏要使用譯名倒是有很多不便之處,隨便就可以列出一大堆:

1. 同一個名詞,非要在腦子裡保存兩份表達方式,沒有必要。

2. 翻譯後的名詞很難精確還原原意。很多專業名詞你只看中文譯名根本不知道啥意思,比如「魯棒性」等等。

3. 更關鍵的是很多詞語並沒有廣受認可的統一譯法,導致同一個東西在不同的文章里名稱都不一樣。還不如直接用原文。

4. 很多情況下英文縮寫翻譯成漢語全稱後詞語明顯加長,例如GDP、DNA等。


經評論中的用戶提醒,補充說明一下。準確地說,ps、ppt並非外來語,而是經過轉換(簡化)的外來語表達方式。比如從photoshop簡化到ps。甚至ps和ppt到底能不能算是英語表達都是可以商榷的。我舉這兩個例子是為了說明「沒有替代用語」並不能作為一個完美的理由來解釋所有的中英夾雜現象,充其量這只是部分原因。

說實話,就我個人而言,在某些中英夾雜著表達的時候,「秀優越感」的心理是存在的。所以我回答這種問題的立場是我認為並肯定這種現象存在,即便它並不常見。我甚至覺得,在我的水平提高之後我已經很少有這種「裝x」的心理了。所以我堅持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是」或「否」的問題,最終答案既不能作為炮轟中英夾雜的人的理由,也不能作為反過來炮轟「質疑者」的理由。

-------------------------2015年4月24日更新---------------------------------

我覺得探討這是否裝x是很意思的,這種想法至少折射出兩點問題,一是部分外語使用者存在優越感,二是部分人因此產生的自卑感。這兩點可以並存,也可以單獨存在。
像是ps,ppt這樣的用語並不能用來當作反駁這一觀點的例子,它們是外來語,被吸收進了漢語使用之中,因而你只需要知道事物本身即可了解這些詞語並接受它們在交流中出現。它可以不是漢字,但它可以在中文中表達、傳達具體的含義,並且這種使用能夠傳播開來。

然而,有些使用只能局限在一定的範圍內。舉個例子,我所在的學校是純英文授課,有一個活動領隊這麼對新人說話:「希望你們在這個term里會有很多learning。」我想沒人會覺得這是「無法用漢語表達」的情況,但在這個情景里,會質疑其裝x的人很少,因為大多數人身處同一環境,所以這種用語並不影響交流。換個環境就不一樣了。當交流出現障礙,就會產生這種問題,而交流中雙方的用語習慣決定了對這個問題的看法。當然,你可能並不會覺得對方在裝x,但對方的用語會影響你的理解。

綜上,單純的是或否都不能全面地解釋這個問題。

關於偷懶,「一句話具有了哪些因素才有成為流行語的可能?」這個問題下Chris Xia的回答有很多值得參考的地方。

另一方面,如果從語碼轉換(code switching)或者話語風格切換(style shifting)的角度來看,語言的使用同時也反映了使用者的意識形態。簡單地說,除了偷懶這一原因以外,還有一種可能是你在借某種特別的表達方式(包括夾雜英文)來體現自己的某種屬性、歸屬。比如我上面舉的例子,那位領隊的用語習慣並不是獨立存在的,很多跟他同一組織的人有著同樣的用語特點。這潛在地區別了這一組織的成員與他人。而當你無法理解對方的用詞,或者你發現自己並不和對方屬於同一「劃分」時,你可能就會對其產生排斥感。這個問題不光在多種語言交叉使用時出現,想想過去不也有人不喜歡「文縐縐」的說辭,覺得繁瑣、假正經么?

對於這個問題,單純的「是」或「否」都不能解釋問題本身產生的原因。贊同 @Zhang瀟雨 的觀點,不要糾結於裝比與否,那並不重要。


一般遇到這種中英夾雜的 我都是會跟他們說 你說全英吧 我不介意的。可是沒幾個人有這個水平啊。他們只能加點中文。

留學黨海外黨又不高興了。你們清楚你們自己的英文水平 我就不多說了

當然國外公司名。產品名。人名地名 一些代碼術語 編程語言 等等確實沒必要翻譯 直接說英語是很自然的。 不過 比如 明天有個作業要交 你跟我說明天有個assignment 要due。豈不是讓人無語。我還見過說回China的學生。。根本沒興趣跟這種人對話了


我幾乎讀過傅雷翻譯的所有巴爾扎克的作品,印象里除了注釋極少會出現法文原文。例外之一比如《交際花盛衰記》里寫犯罪分子說黑話,直接用原文而沒有翻譯,可能因為沒有辦法譯成中文。舉這個例子是想說明,我認為不得不用英文/法文的情況少之又少。你遇到的翻譯困難不會比傅雷更大。

我在美國工作,跟在美國的中國人交流會沒有顧忌的中英混雜。回國時跟沒有留學過的同學說話會盡量用中文。跟父母說話完全用中文。比如我開的車是卡羅拉,我下意識地會說Corolla,但是告訴父母的一定是卡羅拉。

至於寫作,在中文的場合我會像傅雷一樣竭盡所能的使用中文。知乎對我而言是中文的場合。

絕大多數喜歡中英混雜的人,在我看來中文不好。即使把他們使用的英文單詞都準確翻譯成中文,得到的純中文也缺乏美感,因為他們說話/寫作時少了一個深加工的步驟。這個步驟不僅僅把英文翻譯成中文,也並行地進行篩選辭彙、調整語序地工作。


別人我不知道,反正我就是為了裝逼


什麼逼格,什麼準確表達,其實都是扯淡,根子上就是對說話對手是否尊重的問題。

我會跟老婆打電話說,哎呀,今天線上出了個bug,今天必須要hotfix啦,晚上要加班,爭取12點前release。

但我會跟我老爸這麼說嗎?我會說,哎呀,今天我們網站出了點問題,必須緊急修復,今天晚上要加班,爭取12點前搞定收工。

尤其是那些追求準確表達的,你們敢把前面那種說法說給你老爸老媽聽?哦,他們很潮,都能聽懂是吧?說給你爺爺奶奶聽一下吧。

我這裡還有一個更有趣的例子,我在日本生活工作很多年了,在日中國人之間說話,通常也是中文夾雜日文的,而且比英美國家夾雜英文的更加奇葩,因為日文有漢字啊,我們基本上是隨機的或者用中文漢字發音讀日文詞,或者直接用日文發音夾在中文對話中,這個選擇基本上是隨機的,當然,多少取決於哪個發音在中文語流中更加方便,剛來這邊的中國人經常發現聽不懂呆老了的人的對話,也是這個原因了。好了,在日本呢,我們預設的一般認為對方一定能聽懂我在說什麼,所以,基本上也就養成了中文夾雜日文的說話習慣,這個跟有些人回答說的語言習慣改不過來是一樣的,沒有人會在日常對話中特別注意避開日文單詞。

但是,我回國的時候我敢這麼說嗎?講英語的總覺得大家學校學了這麼多年英語,我隨便說兩個英文單詞,你們都應該能聽懂嘛,我何必為難自己還要時刻考慮該用什麼詞。我能這麼假設嗎?我不能啊,所以,我只能虧待自己了,說話提心弔膽,時刻注意不要蹦出日文,一不小心蹦出來了,還得趕緊找補,哎呀,我是說那個啥來著。。。

某次回國,跟兩個大學的朋友碰頭吃飯,一個算是本土工作人員,一個在知名外企,經常海外活動,加上我一個日本海歸漢奸,三人聊天,本土工作的朋友就提抗議了,抗議在外企工作的朋友說話夾雜英文單詞太多,然後指著我說,你看人家豬說話就不夾雜外文的。外企的朋友頗為尷尬的解釋說,日常工作都這樣,真的已經習慣了,我趕緊打打圓場,哎呀,其實我們在國外都這樣,平常也夾雜外語的,真的都習慣了,我這是知道你肯定不懂日語,所以刻意小心了。。。說到這裡,我自己也卡住了,我這啥意思呢。。。其實,不就是外企工作的那位朋友不夠小心么,他就如同我前面所說,總覺得大家都應該懂英文,所以何必刻薄為難自己呢。。。

所以,這個問題,本質上,還是個尊重的問題。

那些專有名詞,特殊用語,真的沒法翻譯嗎?如果你在跟專業人間交流,當然無須特別翻譯,如果在跟毫無背景的人說話,你又何必追求翻譯的準確性?告訴對方你在說什麼不是更重要嗎?我承認有時候的確有實在無法翻譯的辭彙存在,但是,在正常的對話中,這不應該多到讓對方覺得你滿篇外文單詞的程度,不應該多到讓對方無法理解的程度。

尊重跟你對話的人,這難道不是交流最起碼的要求么?但是很多人顯然,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於是,就有了題主所問的這種現象了。


是因為即使是在中文環境里,

某些英文詞語比其對應的中文詞語使用要廣泛得多,

理解識別度要高得多得多。

比如,NBA和美職籃


請用中文嘗試代替沙發,NBA,IBM。

太在意就是矯情。

說的人故意的話就是矯情,但是聽的人,聽不懂的話,當然可以討論一下這麼說有沒有問題,聽得懂,也能交流的話,非要糾結對方是不是在跟我顯擺英文的話,其實矯情。

做人不要太CCTV,不要太廣電,這樣違背了先進文化發展的方向。


這個問題真不好,知乎上已經有類似問題和解答,反感提問者不認真的態度。

這個問題老生常談,無論多少人娓娓解釋,總有人不假思索、不當玩笑的問。

你說的那些英文辭彙,大部分都可以作為關鍵字,以供繼續搜索研究與學習。這可不僅僅限於普通意義上的專業辭彙,遊戲,電影,音樂,服裝,時尚,旅遊,美食等等,知道原詞是最基本的一種知識。沒注意到好多人很認真的在漢語後添加括弧和原文么?有人提供給你這麼貼心的好服務,不知道為何專註表達方式。很想問,在知乎提問是想解惑與學習,莫非以為知乎就是書本課堂,得到回答就夠了?

我們的英語教育從小學甚至幼兒園都開始了,看英語有那麼大困難嗎?要說你看不懂,那我相信我寫古代漢語你也看不懂。

說漢語外語夾雜是裝的人自己首先就戴上了「語言有貴賤」的有色眼鏡。

語言是為人(交流)服務的,請勿本末倒置。


作為留學的人來說,有時候可能真不是為了裝逼,而是經常在兩種語言中轉換,講母語的時候很難完全轉換回來,然後就很容易夾雜一些外文辭彙,經常是無意識的


因為懶。

原先我和題主一樣,認為中文夾英文說話的都是臭裝x犯,應該拉出去掌嘴。

上大學後,有了外教課…

好吧,我收回原來的話。

外教上課時,會通知一些事情,例如明天有個演講,大家回去準備一下;或是下午有個習題課,可好聽了,大家一定要來玩啊。

全英文說的哦,話里也「演講」和「習題課」,全是presentation,tutorial之類的鳥語。

我回到宿舍,舍友從床上爬起來,睡眼惺忪:老師上課講了啥?

我:下午有tutorial,明天有presentation,我們組講!滾下來幹活小表砸!

看明白了?只是簡單的對外教的話進行重複而已。經過兩小時的外教英文轟炸,我實在沒有精力再浪費一層腦迴路把英文單詞里具體代表的是什麼意思轉化為中文了。

我腦子裡肯定是這麼想的:

-舍友提問了,組織語言回答。

-外教上課怎麼說來著?

-In this afternoon, there is a tutorial in 533. I will discuss something about...

-哦,下午有一個叫「tutorial」的東西老師要上。

-就這麼說吧。

-要不要把tutorial翻譯成中文,顯得不那麼裝x?

-累,不要。

-…好吧

聽英文聽著都要累死了,就這智商,要啥自行車啊?


Git 中有一個操作叫做「rebase」,還有一個操作叫做「cherrypick」,前綴「re-」表示「重新、再一次」等意思,而「cherrypick」摘櫻桃準確而形象的表達了這兩個操作的用途。

某些 Git GUI 的中文版會把這些操作翻譯成中文的,比如「衍合」、「變基」...我真懷疑翻譯者是真的變基了...我到現在都沒把這些中文翻譯和原始的操作能完全的一一對應起來,請問看到這些中文翻譯真的知道是幹什麼的嗎?

口語或書面語中帶有外來語本質上是為了在一個特定的 context——你看,碼農和研究語言學或文學的人都會對 context 有很流暢的理解,基本沒有認知成本,而如果說「上下文」或「語境」就不那麼流暢了,注意是不流暢而不是不準確——中能夠更高效的溝通。當然中國還有句古訓叫「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遇到那些理解有困難的人還是就不要這樣了。

最後,好像在知乎上不止一次看到類似的問題,那些對愛說英語的人表示鄙視甚至攻擊的人,對自己到底是有多不自信甚至是自卑啊?


舉個栗子:

現在我拿個紅紅的球狀物體的東西放到你的面前,你沒見過它,我告訴你它是apple,你這麼叫了一段時間,看到這個紅紅的東西你就條件反射叫它apple,接著我再告訴你這個東西其實還有個名字叫蘋果,你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改過來這個習慣嗎?

也就是說,當你初次遇到你認知範圍以外的東西,你總是傾向於接受第一次接觸到它時的那個名稱。

在很多領域,包括計算機,太多一手資料,文獻,名詞都是英文的,那麼當還沒有譯文的時候,或者你懶得去查它的譯文,但是你通過語境卻能了解它的意思,那麼這個東西就會被烙上英文的烙印,也就是說你想到這個東西第一反應也就是英文了。

這些詞大有存在。

當然,裝逼的人哪都有。


不分場合的夾雜英文,都是裝逼。難道你和掃地阿姨說這裡有BBC嗎?


推薦閱讀:

「You can screw me, but you can not screw with me」 如何翻譯得簡潔準確?
喜歡英語,對英語有天賦的人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有哪些常用的英文語氣詞?比如「呵呵」、「唉」等等用英語怎麼說?
外國人問你「how are you」時,到底應該回答什麼?
英語有哪些網路用語?

TAG:英語 | 語言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