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道、teambition、Tower.im、Worktile、trello哪個好?
看到了這個貼teambition和tower的優缺點有哪些? teambition和tower的優缺點有哪些?
還想和大家討論下明道:http://www.mingdao.com/teambition:http://www.teambition.com/tower:你的網上辦公室worktile:http://www.worktile.com/
trello:https://trello.com/
前面的回答中,自說自話的比較多,正好最近也在考慮這個問題,說說我的選擇和體會,以供參考。
首先說結論:之前用過一段時間Asana,現在在比較Teambition,Tower,Worktile後,考慮選擇Teambition。- 說明一下,我們是一個公司內部IT技術研究團隊,非軟體開發,日常工作以技術跟蹤調研、測試評估為主,提供相關報告、方案等。團隊人少事多,人員經常在不同項目中交叉復用,同時多件事情並行。之所以說這些,是因為跟後面具體產品的選擇有關。同樣的道理,讀者選擇哪個產品,也需要實際了解這個產品是否切實最貼近你的需求。
- 在用Asana之前,我也比較過頗多好評的Trello,不過我並不是顏值愛好者,雖然Trello的界面看起來更酷,但我有些核心需求它無法滿足,例如任務責任人不能添加子任務並指定責任人(Checklist可以通知成員,但在被通知成員的任務清單中並沒有)。現在放棄Asana的原因,主要是15個成員的限制,以及網路速度和語言。
- 三個國內產品中,綜合Web和iOS客戶端來看,Worktile的整個界面設計是我最喜歡的,布局合理容易上手,其它優勢包括默認支持Markdown語法,支持多人協作編寫文檔等。Worktile目前免費且不限項目和人員數量,只是今後增加的功能可能收費,這個有點讓人不放心。令人遺憾的是,Worktile的也不支持子任務,無奈放棄。順便提個意見,希望Worktile能夠支持微信等第三方賬號登錄,這樣使用比較方便。
- Tower也是一個很不錯的產品,有不少業界有影響力的用戶。界面設計非常清新,訪問速度很快,跟微信集成很好,使用方便。也許是過於講究情懷的原因,Tower坦率的表明不能將一個任務同時分配給多人,也不能同時進行多個任務等,也許這對於軟體開發項目的團隊比較合適,但很可惜不適合我們使用。
- 相比之下,Teambition恰好滿足了我一個任務分配給多人(一人負責、其他人參與)、以及能進一步分配子任務的核心要求,對於任務分組/階段可自定義、任務可訂閱到日曆等功能我也比較喜歡,也有比較豐富的接入方式,比如Mac(不過其實就是個瀏覽器好么?)、iOS通知中心widget、微信掃碼登錄和公眾號內查看任務等。不過Teambition的許多設計細節我真的覺得還需要改進,比如「項目」頁面的大方塊,「主頁」的兩邊大片空白等。有些界面的刷新似乎有問題(比如手機端顯示2項日程,點開只有1項)、移動端的功能急待加強(例如手機端不能編輯分享文檔、微信公眾號內無法點擊完成任務)、有些操作提醒不明顯(例如分享時創建Markdown文檔)。另外,網路訪問速度好像有時候也不夠快……總之要改進的細節真的不少。
總而言之,這幾個產品都不錯,我相信只要使用得當,對小團隊的效率都會有提升。但具體選擇,只能說,適合自己的才是真的好。
最後再補充一下,因為都用的時間很短,如果上述表述有不當之處,大家筆下留情我為什麼從Teambition遷移到Trello
從兩年前開始,我就開始用團隊協作工具,那時候一眼就喜歡上了Teambition,覺得它的白板功能非常完善,而且可以創建多個項目,一般團隊協作工具有的功能它都有了,就一直用了下來。
作為折騰控,我也提了很多意見。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服務細節做得很貼心,比如我曾提過的一些功能,如果上線了,他們會手動發郵件通知我,這一點做得很贊。
但是細節做得再好,也抵不過以下兩個嚴重問題(對我個人而言):
- 其Android端表現堪憂。
- 與外界的連接能力堪憂。
Android的問題:
- 穩定性與流暢性:兩年前的時候,Teambition的Android端甚至會出現時不時自動退出的情況,根本不能正常使用;後來雖然穩定性稍微好了一點點,但是app端的數據讀取策略有些問題,基本上很多時候進入一些子項的時候都要重新載入,整個體驗是割裂的,同樣是類協作APP,wunderlist與Trello完全沒這種問題。
- Android內部分享的問題:一年半過去了(提意見是14年2月12日),還是沒做到在Android端加上系統內部的分享支持,導致每次只能手動複製粘貼來進行一些app上數據的互通(如瀏覽器看到文章或其他app收到的一些數據,想轉換為任務分配給別人)。而Trello,分享完全無壓力,使用體驗非常順暢。
- 白板:這個最重要的特性,在移動端簡化為了一個一個的to-do-list。我本以為這是設計上的無奈之舉,是為了兼容移動端,直到使用了Trello端的app後,我才發現,wow,這才是團隊協作移動版該有的樣子,Just the way it is:基本做到了橫向、豎向非常平滑的移動,使用體驗極為流暢,根本不會出現點擊一個任務後還需要重新載入幾秒後才能出現詳情頁的問題。
第二點:直到今年3月份,官方的API才出來(直到下筆打字的時候我才搜索到…)。而且作為一款協作工具,與其他SAAS-app的互通能力確實是….不過這是國產app的通病了,這是整個大環境的問題。為什麼與其他app的互通能力是我非常看重的一點呢?首先對我個人而言,我已經厭煩了重複操作,我巴不得能點擊一個按鈕,就能把數據互通到別的平台;其次是我不會100%信賴任何一家服務商,我創建的數據如果沒有100%在我的掌控下(掌控的意思是數據格式為公開的而非私有的、方便順暢的保存到別的地方),我會有極其強烈的不安全感;最後是失去了很多的可能性,很多的想像力。
但是作為一個產品經理而言,我非常理解Teambition在功能設計優先順序上的考量;甚至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是我來權衡這些功能的優先順序,這兩點我也一樣不會往前排,因為這兩點對於國內用戶的影響而言基本上屬於有了更好,沒有也沒不可惜(雞肋)的點,很簡單,因為國產同行都沒有/一樣做不好么(順便比較了下Tower.im,嗯,果然沒有辜負我的期望,確實也沒有支持Android內部分享)……
So,總結陳詞,我不是Teambition的目標用戶囧……….
那Trello為什麼吸引我呢?除了基本項做得很不錯以外,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和Zapier的結合啦~和這個利器結合後,工作效率提升得不是一點半點,基本上流行的saas軟體(國外)都能即時聯通。
希望Teambition能做得更好,畢竟這是我的用過的第一款團隊協作軟體。
Keep walking,you can do better:)
From:我為什麼從Teambition遷移到Trello
首先,trello,它的重點在於它的board,做得非常實用,帶有非常濃的矽谷色彩,單項方面做得非常好,因此需要和其他的軟體結合在一起,才能提供比較完整的解決方案。另外,在天朝上國,那堵牆也是妨礙使用的一個原因吧。。。
然後,是Tower,可觀來說,tower還是做得蠻不錯的,輕量化的協作軟體,但也因為過於的輕量化,導致能滿足的需求有限,替代品多。就像上面@劉超 的回答,在不複雜的需求下,它還是有自己的優勢的;worktile,上面那個匿名回答就是他們的,我本人在此不發表意見;最後是teambition,首先需要說明的是,我本人是teambition的成員。teambition也是一個追求輕量化的平台,我們團隊很崇尚矽谷風,但是區別在於是,我們同時會考慮國內的一些特點:企業 IT 敏感度低,偏向於統一的解決方案。所以teambition有多個應用,任務管理,文件存儲,成本記錄,項目日程等等,並且爭取把每一個應用都做得非常細緻,然後為國內的企業提供比較集中的問題解決方案。所以,感覺這種問題沒太大意義,問哪個好不如自己一試,滿足你的需求了,對你來說就是好的。最後,拓展一下(小廣告),teambition最近在開展行業研究活動,為不同的行業定製工作流程,用簡單的功能解決複雜的問題,這一塊也是投入了相當大的精力,希望能引起感興趣的人的注意^^———————————————————————————————————————————申明:本人已從 teambition 離開,如有問題請聯繫官方人員(官網有聯繫方式),私信就不再回復啦。ps:歡迎私信探討其他問題^_^本人是一家互聯網企業IT人員,前段時間剛好給公司選型團隊協作工具,當時測試了很多國內國外的協作軟體。國外的Trello,Asana用起來還可以,但是因為價格和速度原因,後來還是集中考察國內的幾家協作軟體tower、明道、teambition、worktile。以下是我當時做的對比報告,希望能夠給大家一些選型參考。
我們公司在http://tower.im和worktile里考核了一下,選擇了worktile。因為就初級用戶來講(工作的人可能想要的是一個快速上手的工具),相比而言,worktile的界面是分模塊展示的,上面和左邊都有選擇的Tab,使用起來更加清晰明了。
類似這樣:而Tower.im.....打開新手導引的界面就是這個狀態:我們團隊算是trello的忠實用戶了,它的技術團隊是相當牛逼的,web和app都很有B格。任務進度一目了然,只是圖片有時候太慢。http://tower.im在國內感覺是不錯的,上周剛加trello的board功能。web版很不錯
推薦下 Phabricator .
有 Board 機制,這個是 trello 的主要功能。另外可以接接入其他認證方式(Ldap、GoogleAuth等,舉這兩個是為了說明就降低使用成本,在跨團隊協作不需要再找人取邀請進入一個 board 去)另外,這貨有一堆自帶的插件,可以很方便的和其他工具進行集成。有 Project 機制, 可以利用這個來做 項目的協作,也可以用來充當 Team 的機制。因為可以將一個 Team 當成一個 Project, 然後將組內同事拉入,這樣組內同事的事情就是透明的。
有完成狀態機制,這個應該所有任務跟蹤系統都有。但是 ! Phab 提供介面,可以讓你生成個人的周報,或者組的周報等等。 這樣,還寫個 P 的周報!
還可以定製你的首頁,可以把你給別人分配的任務啊,別人給你創建的任務啊,需要你關心的任務啊什麼的,放在一個可以切換的面板中,是不是很酷呢?還有 Feed 流喲 ~
還有一堆比較酷的插件,可以再去發掘發掘。
知乎的內部就是使用的這個東東。除了 tower,其他看起來都亂
worktile teambition 和tower 都用過,享受tower的簡單,滿意teambition的功能齊全,超愛worktile的設計,特別是色彩方面。真希望三家公司合起來出一個高質量的團隊協作工具。
對於這類工具,我的痛點是:
- 快速構建任務和分配任務
- 任務支持子任務,分類、標籤、優先順序、分階段和可重複
- 超詳細的任務統計,提供周報功能
- 超贊的設計(例如worktile)
我最終選擇了teambition,雖然還想著worktile的設計,希望有一天他的界面可以比worktile 做的更好。
四個都用過,前面的回答也說得比較到位。
最近嘗試了一個新的工具Leangoo,輕量化,上手快,能自動生成燃盡圖http://home.leangoo.com/我是個UI設計師,因為工作原因加入過不同的團隊,這幾個工具都用過,在早期這些工具還沒出來之前,用的還是國外的工具比如說jira,Basecamp(很喜歡裡面的項目聊天室功能)等。
我就說說現在我所在的團隊遇到的問題吧:我們團隊是做行業平台的,有網站和移動端的產品,之前一直用的是teambition,項目前期的話都還好說,後期團隊和項目發展壯大,我們有了專門的測試人員,在bug的管理上測試人員提出了teambition只適合做項目管理,在bug管理方面很不方便,有以下幾點:1.Bug無法集中,比較分散,開發修改BUg會漏掉部分;2.開發修改BUg無法備註狀態(是修改完成還是不做修改或者後期修改)3.測試回歸BUg無法關閉BUg,也無法備註 4.對於一次沒有修改Ok的BUg,無法再次打開重新修改,需要複製一遍,浪費時間5.對於待回歸驗證的Bug,測試無法判斷哪些是上個版本已經驗證過的,或是開發剛剛修復的,這就導致測試需要將所有的已修改的bug再看一遍,浪費很多時間 當然也有專門的bug管理工具比如說easybug,禪道也不好用。但是做項目用工具就是要節省成本和提高效率,要兩個工具切換的用更加不好。對我們來說,測試和Bug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在這個方面來說teambition和worktile都是大同小異。也許你們做的這個工具是針對所有行業的,但是真心希望這兩個工具在測試和Bug管理上面能多做點事情,畢竟還是互聯網技術團隊還是使用的多一些吧。這3個軟體,我用過了worktile, tower。
worktile做的很專業,產品的功能穩定,沒有什麼大的問題。
tower的bug稍多點。我們團隊有幾個項目,用了這其中的tower。剛開始大家很有積極性,後來就變成了只有發起人在用,其他人都不用。
當然worktile也是一樣的問題,產品做的很好。最後,也是沒人用。後來,我總結髮現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這類產品都是希望團隊來用。團隊的leader很喜歡用,可以監控成員的工作進度。成員就不喜歡,因為大家感覺失去自由。而且,中國這邊的團隊專業度都不能和國外比,可能是文化的差異。
我個人,到現在也就不用這類工具了。我只用一個社區版的任務管理:「知行養成社區」,因為是自己發自內心的要用,幫助自己。其實哪個軟體好壞不重要,這好比你面前有四把劍,個有特點,然後擺在一起問哪個好?買一把劍不是目的,目的是用這把劍上戰場殺敵,而拿劍上戰場一方面要看劍,另外一方面要看使用劍的人。在問大家四個軟體之前,我想提的問題是,你想通過軟體(系統)解決哪些問題,你有建立自己處理業務的流程和規則嗎?這個更像是使劍人的內功。比如劍的滿分是100,用劍的人滿分是100,這四把劍我想都在70-90分左右,差異不大。但使劍的人差異很大,要投入一定精力去學劍術,不要把精力都放在選劍上。
因為團隊有個項目試用了worktile、teambition、tower 。同意上面夾克的答案,worktile界面更友好,不太善用軟體平台的領導也覺得worktile更易懂。tower簡潔小巧。teambition的功能做的更細緻。比如我們是一個銷售團隊,一個項目的協作有很多任務和共享是必要要有許可權限制的,不能對所有人員可見的狀態。這一點worktile、tower都不能實現。所以我覺得輕量級的協作三家都ok,要求功能性的teambition會更好一點。
Worktile 刷新太慢了,經常刷不出來頁面。感覺技術團隊很一般。。
trello是國外軟體,很贊但是中國用起來還是太難;我們現在團隊用的是Teambition,然後用微信當IM,用石墨文檔做團隊內部資料分享交流
明道和worktile直接pass!!只能用手機號註冊!!!
我能說明道那個應用交互做的跟屎一樣嗎
用http://fengche.co,因為最簡潔,看一眼就能上手
這四個確實是國內可用的協作工具。我曾經都關注試用過。各有優點。之所以原來這麼關注,是因為我創業時也是做此類工具,後來發現太多類似的了,就換方向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