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 Dividend Discounted Model (DDM) 之外還有哪些股票價格估算方法?
我只學過 用DDM 對股價估值, 請問有沒有其他的股票估值方法 或模型。請仔細介紹下,最好有公式
對自己掌握的股票估值即Equity Valuation方法做一個概括吧,拋磚引玉。純手打,無粘貼,只引用自己當前腦中記憶,轉貼請事先聲明。
對於Equity Valuation,常常是進行top-down分析或者bottom-up分析,前者是從宏觀經濟狀況的分析到對公司基本面信息進行pro rata analysis,而後者則常常採用公司本身的基本面信息進行時間序列分析。
而估值的方法中,總體上可以分為兩類,絕對估值absosute valuation和相對估值relative valuation。絕對估值方法常常並不準確,因為需要對required rate of return, growth rate, payout ratio這些做出假定,但是這些參數的敏感性很高,所以往往進行絕對估值時要進行sensitive analysis或者Monte Carlo。- Discounted Dividend model(DDM)又分為三種
- Gordon Growth Model(GGM)
- 兩階段GGM
- H-model ,其中H是第一個階段長度的一半,是第一個階段的增長率,是第二個階段的增長率。
- Free cash flow(FCF) models
- Free cash flow to the firm(FCFF) ,這是一階段的,兩個階段類似
- Free cash flow to the equity(FEFE) ,這也是一階段的
- Residual income models ,這也是一階段的,兩階段的情況分為兩種,一種給出股價,另一種給出w和新的ROE,這裡不寫了
- Price multiples
- P/E
- P/S
- P/B
- P/CF
這四個的含義就不用說了,那麼區別是什麼呢?如果一個公司有穩定的股利政策,定期分紅,那麼用P/E是可行的,如果不滿足這個條件, 那麼可以用後面的幾個。但是由於P/S是稅前指標,所以沒有考慮資本結構的差異。而P/B用的是賬麵價值沒有考慮通貨膨脹的影響而且對科技企業不太適用。P/CF,最好的現金流指標是FCFE,但是FCFE不穩定,有時候為負,而且對公司資本結構調整的敏感性較大。
這些price multiple怎麼用呢?有兩種方法,一種是based on benchmark,與同類行業平均水平比較判斷是高估還是低估,另一種based on fundamental forecasts,事實上,我們可以根據GGM計算justified price multiples,比如justified leading P/E: ,b是pay out ratio然後用計算得到的值與實際股價計算得到的P/E進行比較,判斷是高估還是低估。- Enterprise multiples
- EV/EBITDA
- EV/EBIT
等等。。。不列了
EV常常是用於private company的估值,一個顯然的原因是private company沒有price multiples.....後面會再單獨講一下private company的估值。
特殊的情況:對於收購併購:上面基本上是private company的估值了,對於併購計算target company的價值有三種方法,- DCF,與上面的類似,是採用FCF,,有人問啥是FCF,那得先計算NOPLAT。
- methods of comparable company
- methods of comparable transactions
後兩種方法我不展開了,原理就是利用同行業或類似併購案例的公司的乘數計算平均乘數,得到estimated required acquiring price和take over premium.
對於有些能源公司:
主要依靠資源的公司還可以使用asset based method,此外,還有excess earning method.對於房地產投資:
如果是private投資,那麼有四種方法- Direct capitalization
- DCF
- sales comparison
- cost method land value+replacement cost-depreciation
如果是public,比如REIT,那麼有三種方法
- NAV
- P/FFO
- P/AFFO
鑒於由幾個大牛寫出那麼好的答案,自己忍不住還是重新回答吧。
首先那個只寫了DCF和Multiple的大哥說的很對,主要就這兩種。我補充一下,並簡單修正一下其他人的疏漏。
首先,DCF,很主要,就是把公司未來產生的現金流折現,本質和DDM一樣,只是DDM認為未來現金流是紅利。DCF的現金流常用的就是FCFF和FCFE,公司自由現金流和權益自由現金流。FCFF簡單說=CFO+Interest(1-t)-FCInv,公式右面分別是營運現金流,考慮稅盾價值的利息以及固定資產投資。估算每期的這個值,然後把所有期現金流折現。道理很簡單,但實操很難,比如我們要估計公司的sales,可能要分析下一年經濟是擴張還是緊縮,行業情況,公司在行業中的位置等,這就是有個哥們說的,模型裡面一點偏差,結果就差不少。也就是說,原理不複雜,但實際分析時很難。沒有那個模型能牛逼的不要參數不要估計的算出結果,這才是難點。
至於multiple,常用的指標像EV/EBITDA,P/E,P/B等。就是分析這些指標,與同類型企業做對比,然後估計公司價值。這個分析也要注意,比如P/B,如果公司一大堆無形資產,那麼P/B肯定不好使啊,至於P/E,如果公司earning為負,也不好使啊,就是對不同公司要注意指標選取。
有哥們說趨勢理論,有效市場,量化交易等等。好吧,趨勢理論上升波用的艾略特波屬於什麼呢?調整分析時用的"小矩形"又是什麼呢?。。。。。。我就不一一分析了,趨勢理論根本上就是技術分析。而技術分析的一大共性,就是分析歷史數據,這個恰好就違背了弱勢有效市場。基本面分析一大共性,就是分析公開信息,這個恰好違背半強式有效市場。對沖基金進行權益投資時幾大分析方法,比如大名鼎鼎的market neutral用的什麼方法呢?就是技術分析加基本面分析,小名鼎鼎的fundamental value fundamental growth呢?就是基本面分析。
知乎大牛甚多,謙虛謹慎為第一要務!幫題主總介紹下一些模型背後的原理。所有的模型就是在換法子把現金流貼現。如DDM就是把股息貼現了。
有一種看上去很有道理的模型叫做自由現金流模型。它先根據財務報表和管理層策略推到出每年的收入是多少,然後再減去必要的資本投入(如購買庫存,投資設備),剩下的現金就成了自由現金。作為股東你可以在絲毫不影響企業運作和發展的情況下,把這些錢拿走。因此企業的總價值等於未來自由現金流的貼現值。用貼現值減去債務總額,剩下的就是股東的凈資產。
除了這種從基本零件組建出公司價值的方法以外,還有很多利用比例的。這些模型可以立即為貼現模型的逆向推導。
拿最簡單的P/E為例。DDM模型認為:
P=E/(r-g),其中E為明年利潤,g為利潤增速,g為貼現率。上述等式可以推導出P/E=1/(r-g)。 現在問題來了,預測企業增速是一件聽不容易的事情,而貼現率甚至是個主觀概念,更不好測。但是一個行業內的公司,P和E是可以直接觀測到的。我們可以直接根據同行的P/E來逆推出r和g。在實際操作中,r跟g直接被跳過去了,它們的功能僅為為P/E模型提供理論支撐。根據我在全券商實習的經歷,估值模型本身其實很容易被學會。(不就貼個現嘛)。關鍵難度在於知道改拿什麼來貼,即如何推算未來的利潤。很多分析師甚至只公布個預測的EPS而不估值。但是,對未來利潤的預測,卻恰恰是金融課本不教的。它來自於對行業的長期了解和金融知識的累計,以及豐富的會計知識(估值的相當一部分工作就是在折磨會計報表)。所以如果題主想要學會估值,適當了解下模型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平時注意觀察企業運作時的商業邏輯。IBD和sell-side research主要用DCF和multiples
對public company估值的方法主要有:discounted cash flow, discounted dividend, discounted residual income, 以及market multiples
前三個方法的基本原理都一樣,都是把未來能夠更好反映profitability的數discount成present value,但都需要對cash flow/dividend/residual income做一些adjustment。
Market multiples就包括很多了,常見的有P/E, P/S, P/B, EV/EBITA等等。
具體計算方法略有些繁瑣,建議參考相應教材。題主是複習考試、有興趣進入行業、還是真的想自己算股票真實價值?前面大牛們把方法捋過一遍我就不說了,行業里「不能說的秘密」股票IPO價格都是經理去和客戶談出來的、然後回去讓苦逼分析猿們用不同方法算出不同值來、用不同加權再往上楞靠我會亂說嗎……
正好在看cfa,大致回答一下cfa中提到的方法。一共分為兩類,一種是絕對估值一種是相對估值。絕對估值指的是運用模型直接算出他的理論價格。用的是DCF 折現現金流法。他只是一個方法並不是模型。不用來算股價。使用這個方法的有三種大的模型。第一個就是題主說的DDM 。這裡面包含的GDM鼓勵增長模型,NPVGO就不提了。然後就是FCFF/FCFE,自由現金流法。最後一個是剩餘價值模型。主要用來算一些即將清算的企業。因為前兩個模型假設企業是持續經營的。這個算作一個補充。相對估值主要是算一些比例。通過與該企業的同行進行ratio的對比來判定股價是否合理定價。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