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不被理解,不想解釋,該怎樣?!?


聊天的時候我抱怨不能被他人理解,他跟我講了一個故事。說有一位記者採訪世上最年長的老人,詢問長壽的秘訣。老人說,啊,大概是因為我什麼事情都不喜歡爭論,總是習慣接受別人的意見吧。記者不解的問,不可能吧,凡事不能堅持自己的見解,人生不會很乏味嗎。老人慢吞吞的說,嗯,也許你說的是對的吧。


尋求理解是不自信的表現,我只求想說的時候能找到對的方式表達,若有能產生共鳴的人當然是幸運的,沒有也不影響我的表達,能量交換嘛,我總能找到合適的途徑,但基本原則是不能打擾到別人的生活。


之前看的,覺得很有道理


人與人之間經驗的不同,別人無法像自己一樣對自己感同身受。

比如某個人天天早餐吃饅頭,然後人們就認為ta喜歡吃饅頭,其實ta是沒錢。這之類的例子數不勝數,在一些文學作品或者影視作品都能看到類似的現象。

基於此,我們就知道一個人能依靠就是自己的感受,即個人偏好。如果一群人有著相同的偏好,於是就形成了文化,形成了道德。

個人偏好,這個概念,不是指人的一時衝動,而是基於個人的理性而做出的決定。


放棄自己所謂世人口中「傻比」特點的「傻比」才是真正的傻比~


其實我們也不曾真正理解過其他人

每個人的關注點都在自己

這麼想的話別人理解不理解就不重要了


人不知而不慍 不亦君子乎?


最煩那種明明只是無聊才問我,結果我沒有全部事無巨細的告訴他,然後就到處說我這個人怎麼這樣,好心關心我,我卻敷衍他,沒禮貌什麼的,都是鬼啊,會煽動輿論的人真心惹不起


有的時候我也會做一些別人不太理解,甚至覺得奇怪的決定,即是他們會發出質問,你也不好過多解釋。

對我來說,我的每一個重要決定都是深思熟慮,拷問自己內心得到的。

因為我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麼。

所以每次做決定的時候,我會靜下來問我自己:

「你想要什麼?什麼對你來說是最重要的?」

所以做重要決定的時候,我不太會受他人影響。


鬱悶

覺得自己為別人考慮了,為什麼她就覺得我是不是老針對她、看不慣她

其實自己想想也是,我們本來就有很大的地方習慣差異,她估計也看不慣我碗洗過自來水還要過遍熱水之類的

而最可氣的是她說我計較,我承認我會計較,但被一個不比我大度一分的人說計較,真心鬱悶,也不過半斤八兩。腦熱過後想,真大度的人又怎麼會這麼說?還是多靠近光風霽月的人,這樣人也會開闊好多,還不用這麼多鬱悶無語。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中國農業大學因比賽爭議被取消華辯世錦賽承辦權?
為什麼社會普遍對警察意見大?
如何比較通俗的理解六祖慧能的所說的「頓悟」?
如何理解陳奕迅的《無條件》?
哈爾的移動城堡中哈爾是個什麼樣的人?

TAG: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