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你讀後有什麼感悟?
想與大家交流看看是如何理解這幾句話,並是如何聯繫到自己生活中的,謝謝!
這三句話是遞進的關係。學而實習之是知行,行而有得,悅自內也。有朋自遠方來是德聲,德昭於外,樂與人同也。人不知而不慍是恕道,君子所以體人也。不過這麼解釋容易給人刻意尚行的感覺,其實只是習之深而發之誠,說的人大概是沒有這麼多想法的吧。
昨天寫了關於。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見解。今天就繼續解讀《論語》開篇的第二句話。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如果這句話只是解釋為。學習好了,常常複習的好,就會很高興?有朋友從遠方來,也會很高興?如果這麼解釋,你會覺得孔子莫名其妙。
誰都會有朋友,朋友來了不應該感到高興么?這個算一代聖賢說的話么,這個小老百姓都知道的道理啊?所以,還得拉著第一句的解釋,順著解釋下來。
首先,不斷的學習做人,做事的學問,不斷實踐,不斷的提高,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齊治平,智慧,精神境界,為社會做出的貢獻,不斷接近聖人,你周圍的人跟你相處感到開心,感到舒服,甚至喜愛。
自然,你會越來越感到幸福,感到開心。但是,有朋友從遠方來,這個和我們學習做聖賢有什麼關係呢?
關係很大,大概是承接的關係。古人講的這個朋,或者孔子講的這個朋,不是一般的朋友。而是,知己,或者說志同道合的人。古人云,士為知己者死。
因為孔子搞學問,走到哪裡都被哪裡的人嫌棄,主要是被君主嫌棄。很少有人能明白他要做的是千秋萬業的教育工作。君王考慮的只是如何稱霸中國。而孔子考慮的是,人民的思想文化意識的提高,如果不提高這個,誰上台執政都是一樣的。
這不是以誰的意志作為轉移的。唯有一步一步提高人民的素質,思想,文化才能讓整個國家變的越來越好。可,這樣的思想覺悟,這樣的身體力行的做這樣寂寞而偉大的事情。真的是太寂寞了。
你想想,孔子在後半身幾乎就是漂泊的半身。但是他為了他的理想,他的教育的理念,以及中華民族千千萬萬的子孫。他沒有一絲一毫的放棄,給他官職做,放棄他的教育,他都一點都不退讓。甚至當時的弟子都批判孔子.老師,你這是何苦呢?明明有官可以當,為什麼不可以先施展一下報復之類的。
但道不同不相為謀,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
孔子依然孤獨地,寂寞地做著他的教育工作。傳播他的理念和思想,希望能夠啟發一個人民是一個。當然,他也希望他的王道的思想能夠被採納。可惜,所有的君王,只需要霸道。
就是如何把所有的其他人幹掉。而孔子講,你要仁,你要愛戴百姓,你要把國家建設好,讓老百姓安居樂業,讓他們思想文化提高。你自然就會讓其他國家的民眾來歸順於你。可惜,沒有一個人聽孔子的。
孔子只能像喪家犬一樣漂泊於亂世春秋。
編纂歷史,教育一下徒弟。在文化教育工作還沒完成的情況下,去從政無疑是無法解決任何問題的。這就是為什麼中國歷史,總是在重複。因為,人民的文化素質沒有變化。這是需要德育的,他寧可窮困潦倒的搞一輩子的學問。
但是做學問這件事,做教育這件事。為千秋萬代謀福利這件偉大的事情,時間到了,你自然會遇到知己的。你自然會遇到那種能夠很欣賞你,能夠理解你,甚至支持你幫助你的人。得道多助。
難道不應該感到高興么?
人生就是這樣,當自己的文化思想層次越來越高,雖然你越來越智慧。但往往你越來越寂寞。古來聖賢皆寂寞。
那是因為他一生中,很少有人能夠跟他真正的對上話。大多數的談話者的層次無非就是名利權生色。庸人而已。他能夠遇到一個真正的知己,是非常難得。
而往往這種知己,必然也是有相當層次的人才能說得上是知己。有朋自遠方來。這個遠,可以是全國各地。
比如像馬克思遇到恩格斯一樣。但更重要的是。他可以是超越時空的。
在孔子死後的500多年,司馬遷大讚孔子,並且為他做了最高的評價。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司馬遷聖人之間的浪漫,大概是可以跨越時空的。
雖然有朋自遠方來。讓孔子等了500年。但依然後人能夠讀懂他,他自然也是泉下有知。並且他也是相信做學問這條路,自然是會有人懂他的。
不管是500年後的司馬遷,還是1000多年後的王陽明,曾國藩,還是五四後的優秀青年。也會由衷的為孔的這份情懷感動到。只要這條真理的道路堅持下去,你的知己總會出現,並且會承載著你的接力棒持續的走下去。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如果你要做學問,你考慮好了,一輩子都承載這種寂寞么?你敢不敢,一輩子都不被人了解,還持續的做這種學問。不怨天尤人,不抱怨社會,不抱怨他人。你持續地向修習好自己,然後慢慢得到治國,到位社會做出貢獻的目標前進。
哪怕沒有一個人能夠理解你。你也不產生任何的遲疑。
如果你能做到,你就是君子。
也就是君子,是一個自己對自己負責任,不推卸任何責任的人。按現在的話來說。也是我們心理健康的一種標誌。
決不趨炎附勢,絕不貪圖名利,絕不為了小利益而放棄這種崇高的理想。如果你做好了這種一生承載寂寞的準備。那就來吧。學而時習之,不以說乎。有朋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至少,學問有他自身的快樂,至少,你總有一天還是可以被理解到的。在下面這個回答中:
為何我讀《論語》,總能品到悲苦之情? - 徐曉軼的回答 - 知乎
我談到:
讀論語讀到痛哭流涕,然後方知儒學是教我如何求心安、得快樂的
論語開宗明義就談到了樂,更說到了儒者的樂是什麼樣的。
就我的理解,快樂是一種心理活動,來自滿足。一般人的快樂主要來自如馬斯洛需求層次那樣逐層抬升。但人總是欲壑難平,知足常樂,可什麼才是足啊?!
面對春秋亂世,夫子的理想是平亂世撫百姓鎮國家,要實現這個理想,最簡單的就是法家,以暴制暴,但夫子不願不忍。夫子認為亂世的根源在於人對物質無窮無盡的慾望,食色性也,但應有度,需要加以節制:仁義約於內,禮樂束於外。亂世當行殺伐,所以夫子沒有成功,但儒學也由此擺脫了成功學的桎梏,成為中國人的超越之道。
儒學本質上就是對人的慾望的轉化,將人對物質的渴求通過強化家國情感、勤於學習加強反省、認識到自己的時代責任、積極進取努力奮鬥,從而獲得情感上的滿足、道德上的優越感,自然心安,然後快樂。也就是說,儒學非常直接的將人從生理、安全這樣的低層次拔高到了自我實現的最高層次的滿足上。所以才會有夫子的: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顏回的: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那麼,儒學的樂是怎麼來的呢?!
首先,認識到自己的人生意義:
中國古人對命的觀點是什麼? - 徐曉軼的回答 - 知乎
三十而立,所立者何 - 小一 | JXPi
其次,努力學習、勤於反省,以求心安:
夫子問曰:汝,安否?!
小子答曰:安
夫子祝曰:安則汝為之
再次,積極進取,踐行自己心中仁道理想:
夫子:顛沛必於是、造成必於是,擇善固執,知其不可而為之
孟子:義之所在蹈死不顧,雖千萬人吾往矣
顏回:鄙食陋巷
子路:千里驅馳正冠而死
曾參: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最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夫子曰:樂在其中
顏回曰:不改其樂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立命、學習反省、心安、勇進、平靜的接受,然後自然樂所以樂者。
子路旁車而問曰:「由得為役久矣,未嘗見夫子遇人如此其威也。萬乘之主,千乘之君,見夫子未嘗不分庭伉禮,夫子猶有倨敖之容。今漁父杖拏逆立,而夫子曲要磬折,言拜而應,得無太甚乎?門人皆怪夫子矣,漁人何以得此乎?」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把《莊子·漁父》中的這段話作為上文去讀,就好理解這句話的意思了。這句話作為《論語》的開篇,恐怕正是因為他的所有學生內心都有過子路那樣的想法,但了解孔子之後就全部黑轉粉了。
朋是同學,友是同志。孔子這裡說有朋自遠方來,這個「朋」可未必是親朋,或是諍朋甚至是辯朋。同行是對頭,顯然這個對頭腦子還不大活分,甚至還在控制面前班門弄斧老氣橫秋的教導孔子。這樣出言不遜的不智之朋孔子的學生們紛紛表示皇上不氣太監氣。然而孔子對此卻挺心滿意足的。。大概這個來者幫孔子積累了一點人生經驗吧。
孔子最喜歡的學生是顏回,可是子路才是他的貴人。為什麼這麼說呢。子路是一個八卦又死心眼的軸孩子,最喜歡乾的事就是抓孔子小辮子拆孔子的台階,找孔子言行不一沒有以身作則的地方。子路問.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 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論語·子路篇
你看子路這B沒事就喜歡給孔子找事,感覺這是跟李逵差不多打心眼裡覺得自己老大「迂腐」脫褲子放屁。而且處處自相矛盾。可如果沒有子路孔子很多時候是不會自我解讀自己的做法的。子路的作用就像媒體記者,跑得比誰都快,姿勢水平也不低。記者和等樣人,閱人無數,尤其記者中不乏芮成鋼之類一天到晚和權貴明星打交道的人,這幫人精幹也容易膨脹。但是一個好的記者對名人的幫助真的是很大的。好的問題如龍,好的答案就是屠龍之技。子路算得上孔子運斤成風的絕佳搭檔了。
子列子之齊,中道而反,遇伯昏瞀人。伯昏瞀人曰:「奚方而反?」曰:「吾驚焉。」「惡乎驚?」「吾食於十漿,而五漿先饋。」伯昏瞀人曰:「右是,則汝何為驚已?」曰:「夫內誠不解,形諜成光,以外鎮人心,使人輕乎貴老,而敕其所患。夫漿人特為食羹之貨,多餘之贏;其為利也薄,其為權也輕,而猶若是。而況萬乘之主,身勞於國,而智盡於事;彼將任我以事,而效我以功,吾是以驚。」伯昏瞀人曰:「善哉觀乎!汝處己,人將保汝矣。」無幾何而往,則戶外之屨滿矣。伯昏瞀人北面而立,敦杖蹙之乎頤,立有間,不言而出。賓者以告列子。列子提履徒跣而走,暨乎門,問曰:「先生既來,曾不廢葯乎?」曰:「已矣。吾固告汝曰:,人將保汝,果保汝矣。非汝能使人保汝,而汝不能使人無汝保也,而焉用之感也?感豫出異。且必有感也,搖而本身,又無謂也。與汝游者,莫汝告也。彼所小言,盡人毒也。莫覺莫悟,何相孰也。」
——列子·黃帝
這就是「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著一字空」的道理,我喜歡一句話叫做「無爭議,等於屁」,在任何領域都會出現「黃帝的新衣」那種捧臭腳的。一個人水平越高,敢跟自己唱反調的人越少。你的學問會慢慢的庸俗化空洞化。這道理很明白不過了,你玩任何遊戲去虐低自己10級以下的怪都沒經驗。
為學貴在一個「漸」字。所以「有朋」,對於一個學富五車譽滿天下的人是很難的,絕大多數不是學生就是從眾。因此精進。問多難學就有多難,時習更難。慕容復武功挺吊,最強王者王語嫣誰都能推倒,但是她還是能教慕容復怎麼打架。強弩可以漸引,巨鼎可以漸舉,水火可以漸習,虎兕可以漸侶。逆者我所化,辱者我所與,不應者我所命,不臣者我所取。所以信柔馬不可馭,漸賊不可御。得之以為萬化之母。——化書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論語·公冶長
還有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
假傳萬卷書,真傳一句話。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樣的心態才是成就了孔子偉大的真正心法所在。當然只有這句話配作為論語第一句了。- 我們所學之知識學問,若能時常(或在合適的時候)親身使用踐行,這本身便讓人會心喜悅。正如我們學了許多理論知識後,而第一次真正下廚做出第一道菜時、第一次彈出樂曲時、真正能夠開車上路時……心中湧現的喜悅與滿足不言而喻。一項興趣,若不僅僅是停在表面的了解而已,加入了我們的能力「參與」其中,便能體驗另一番美妙。所以,無數先賢都教導我們要「知行合一」,並非枯燥說教,如此,我們不但能獲得更深層次的理解,更能收穫更深層次的喜悅,於人於己皆有助益。
- 為學者為己,而非為人。但若能以文會友,覓得志同道合之好友、以友輔仁,此感覺如同於沙漠中尋得綠洲,欣喜更勝一層。
- 但做學問、心有主張,帶來的感情也未必都是「悅」與「樂」,在我們的主張學問不被人理解或認可時,心中難免有一絲不悅,若是不能及時覺察,則容易怨天尤人,甚至充滿戾氣,惡語相加,遑論博採眾長、為己所用。學習時,我們當多與他人切磋琢磨,但需謹記「不慍」,一時無法做到,也要多加小心注意,切勿演變為罵戰。
個人陋見,期待大家的解讀~
我們大學一位教授這樣告訴我們:孔子所謂的遠方並非僅僅指空間上的遠方,亦是時間上的遠方,即你在多年後讀到了我的思想,與我產生了共鳴,我也會頗為樂哉。
單純按照課本上的意思翻譯,就太狹隘了。
個人認為,這三句話分別是修身,結伴和到達目的後的坦然。學而時習之,習我覺得可以做實踐,實習講,而不是溫習,學習的過程是從有字和無字書中成長的,孔子周遊列國,他的學習過程既不是複習也不是付諸實踐,而是真真切切他自己的經歷帶給他的,所以學習修身,第一就是從日常中學習的能力,學到東西,會心一笑,不亦樂乎?有朋自遠方來,乃是遇見了知己,朋友易得,知己難求,在學習,成長,人生的路上難免遇到挫折和打擊,發現世界與自己想的不一樣,但是能碰到志同道合的人,不更是樂事?這是人生的齊家治國平天下階段的必然困惑(沒有同路人),也是最大收穫,從此時開始,你收穫了認同。人不知而不慍,這是一切過後的心態,世界從來不是一汪清水,不是理想國,不是烏托邦,只要你想做點事情,就會有各種各樣妥協和無奈,人言譽滿天下者必謗滿天下,可能成功,可能失敗,可能因為你的所為有眾多的追隨者,卻也可能因為你的做法不滿。甚至你滿懷理想抱負,卻留下了千古罵名。但是最後的結局,你應當選擇洒脫和坦然,珞珞如石。PS::子貢曰: 「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若你是管仲,被責不仁,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明天就要考研,你正學習地高興,不亦說乎,這時朋友來拉你喝酒,你放下書本就跟他出去了,喝的一塌糊塗,不亦樂乎;最後你沒考上,還被朋友嘲笑,但你也沒跟他絕交,不亦君子乎?
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這是論語的開頭學而篇第一段,第一段講了什麼,呢?
子曰
孔子說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學:不光是學習,工農學商,學指的是以研究學問知識的人生道路。
時習之:不時的學習它,它指什麼呢,這裡指的是儒家的學問。
不亦說乎:不也很愉快嗎?就是愉快的。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孔子說,在做學問的人生中,經常的學習儒家學問,就是一種快樂。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朋:同門,同樣研究儒家學問的人。
有同門從遠方來與你交流,就是一種快樂。
在儒家你會結交認識一群在各地與同一樣研究儒家學問的人,你們會成為朋友,會有朋友從遠方來與你交流。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人不知
不知什麼?不知道你是個儒門子弟,不知道你身為儒門子弟有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抱負(責任和擔當),只看到是默默無聞,看到你是個普通人。儒家裡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窮達,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窮時人不知、窮是常態。
而不慍
心裡沒有憤怒沒有委屈,心平氣和的接受,獨善其身,在自己現在的崗位上做好當前的事情。
不亦君子乎?
就是一個君子。君子是儒家裡用於描述優秀的儒家子弟的名詞。
論於開篇第一章即回答了所有想加入儒家的人一個問題
「加入儒家能獲得什麼?」
能升官發財嗎?不能
你能通過經常的學習研究儒家學問獲得一種精神上的愉悅。
你會很高興歡迎遠道而來的同門朋友。
你默默無聞獨善其身,你就是儒家眼中優秀的人。
道德經和論語註解
第一句很有感觸。以前不喜歡開車,覺得很複雜,但是必須要學,後來學會了,現在經常開,每次開就覺得很快樂。以前覺得Excel很複雜,背了一堆教程,後來工作要用,感覺特別方便,每次用還是覺得很快樂。我上網查了一下「習」的本意,是鳥學飛。這句話我覺得沒什麼高深的道理,只是在說一個事實。因為「時習之」很快樂,那麼「學」不也應該很快樂么?不快樂,是因為沒有「時習之」。
孔夫子十五而志於學,學的是什麼?
學的是聖人之道!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如果他老人家學的那一套聖人之道遇到一個合適的時機,能夠具體施展,你說開不開心?爽不爽?
但是,現實是殘酷的。在那個禮崩樂壞的年代,幾乎所有的君王追求的是如何最短時間成就霸業。他老人家流浪了大半生最後也只得告老還鄉做一個教書先生,把自己的那一套想法傳播給下一輩。
時不我與,於是乎退而求其次,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
雖然不能實踐他老人家的聖人之道,但是想到至少還有那麼幾個有相同志趣、理想的人互相砥礪、切磋,也算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吧?
不過人活於世,最孤獨的時候莫過於置身於人海之中,卻發現沒有一個人真正懂你或者在乎你,甚至最親近的人也開始懷疑自己。(比如他老人家的一些弟子說他一輩子追求仁義,怎麼最後卻弄成了這幅田地,聖人怎麼可能會是這樣的下場呢?心不心塞?)
你說他老人家肯定有這種感覺吧?很不爽吧?特委屈吧?
但是,聖人就是聖人,有一天他終於明白了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他老人家總結自己一生,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可以想見,真的是每一次的磨難都給了他一次接近聖人的機會。
-------------------------------------------------------------------------------------------------------
回到我們自己,
不也是那麼一回事兒嗎?
但可怕就可怕在他老人家「日日新」,不斷在磨難中升華自己,
而我們,活到70歲的時候,甚至覺得還不如那個18歲時意氣風發、愣頭青的自己!
新技能get 很開心,母親的大姐來看我,我也很開心告訴鄰居大媽不要把垃圾放樓梯的公共通道,她不聽,我也不生氣,而且出門看見了順手幫她提下樓放到垃圾桶。
看了很多朋友的答案,頗有所感,忍不住闡述一點自己的想法。
《論語》嘛,相信大家從小都有背誦過,我們現在所讀的《論語》大部分都是由朱熹先生所注釋而來的,借著朱大學士的理解來理解「朱熹觀點的論語」。從字面意思而言,「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是指學習的過程中不斷複習不斷實踐,難道不是很愉快的嘛?「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指的是遠方誌同道合的朋友來了,難道不值得高興嘛?「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是指別人不夠睿智無法理解自己,而不去動怒埋怨,這也是一種君子的行為呀?若是小時《論語》考試,相信這個翻譯還是可以得到一些分的 但孔子作為聖人,他的開篇之卷就僅是淺薄之意嘛?借著南懷瑾先生的話說,若其因此便可以作聖人了,那我是不佩服的。嘛,若要一字一詞的注釋下來就太費時了(懶)。以下就省略「」吧(懶)。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講的是學問這個詞,論語當中的學問,並非是指博覽群書通熟四書五經,而是指生活當中的人生體驗做人做事。注重的是時和習,講的不是不斷讀書複習實踐,而是指隨時隨地在生活當中學習,在生活當中實踐。會讀書的人不叫有學問,會做人的人才算有學問。「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這個朋是指知己的意思,能夠理解自己思想學問的人。而遠這個詞不單指空間地區,同指時間!哪怕是現代的我們,能夠理解孔子思想的人,對其而言都是一種值得高興的事。「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是說做學問的人,哪怕一輩子也沒人理解自己,也不怨天尤人。講究的是一種胸襟、氣度,凡遇事先自省,絕不抱怨是非,擁有這種氣度的人,稱得上是君子。這段理解參雜了一些自己的,主要是借鑒了南懷瑾先生的《論語別裁》。其實看了很多朋友對這幾句話的理解,我們以現在的觀念去看古人,希望能從那寥寥無幾的文字中更多的參悟一些道理。但就像開頭說的,我們所學是朱熹所釋的論語,仍覺得其頗有幾分道理。一千個讀者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所理解的並無對錯之分,因為我們無法加以證實自己的觀點,同時沒有必要去證實。總結一下學問,在實踐中學習。你所信任的理解若對你個人生活有激勵作用,那它便是正確的。首先讓我們回到現場。
孔子 從 衛國 回到 魯國 之後, 叔 孫 武 叔 前來 看望 他。 為什麼 是 叔 孫 武 叔? 因為 叔 孫 武 叔 對 孔子 一向 就 瞧不起。 叔 孫 武 叔 對 孔子 說:「 孔 老師, 你 看 你 學了 這麼 多 知識, 還是 沒能 弄 個 一官半職, 還 是個 教書,還 是個 教書匠, 你是 不是 很 鬱悶? 周遊 列國 這麼 多年, 像 個 喪家 犬 一樣, 最後 灰溜溜 地 回來, 在 魯國 也沒 有幾個 朋友, 你是 不是 很 失敗? 你的 學說 沒人 賞識, 你的 主張 沒有人 認同, 是不是 說明 你這個 人的 人品 很差?」 基本這就 是 漏掉 的 那 三 句話。 毫無疑問, 叔 孫 武 叔 是 來羞辱孔子的。
孔子 是 很 愛 面子 的 人, 這 話 當然 要 反駁, 於是 面帶 著 笑容 說:「 沒有 啊, 我沒 問題 啊。 你 看, 我的 學問 雖然 沒什麼 使用 的 地方, 可是 我 經常 拿出來 溫習, 不是 也 很 快樂? 雖然 在 魯國 沒 幾個 朋友, 可是 有 朋友 從遠方來看我,不是 也 很 快樂? 雖然 沒什麼 人 了解 我 認同 我, 可是 我不 生氣 不 惱火, 我 難道 不是 個 君子 嗎?」
孔子 的 反駁 是 蒼白 的。 首先, 學習 的 目的 是什麼? 答案 在《 論語》 中就 有, 孔子 最 得意 的 門 生子 夏 說了: 學而 優 則士。 孔子 滿腹經綸 當 不上 公務員, 只能 不斷複習,不斷安慰自己。
所以, 孔子 的 這段 話 充滿 了 自慰、 無奈 和 自嘲, 他所 說的 快樂 都是 無可奈何 的 快樂, 都是 次 一級 的 快樂, 都不 是他 理想 中的快樂。
孔子 的 弟子 中, 真正 得到 第一 等 快 樂的 人 是 子 貢 和 冉 有, 尤其是 子 貢。《 論語》 中 叔 孫 武 叔 崇拜 子 貢 而 貶低 孔子, 就是 因為 他 認為 子 貢 是 成功者, 而 孔子 是 失敗者。 現在 我們 知道, 以 這段 話 作為作為 整個《 論語》 的 第 一段, 其實 是 飽含 深意 的, 因為 這段 話 就是 孔子 一生 的 寫照—— 人 不知, 而 不 慍( 不受 賞識); 學, 而 時 習 之( 學問 沒有 用處, 只能 自我陶醉); 有 朋, 自 遠方 來( 國內 沒什麼 朋友)。
- 從 這個從 這個 意義上 說, 孔子 的 一生 其實 很 失敗。
僅僅是個人淺薄粗陋想法。
學而時習之,講的是知行合一。習是實踐,學是指學問。古時候學問不是單指知識,包括做人做事。懂得了做人做事的學問,在實際生活中時時踐行,身心愉悅。如此作為千古名著開篇方氣勢磅礴,今人解釋為溫習,個人認為把經典狹隘化了。個人除非學習感興趣的科目,否則心情還是比較低沉的,哈哈。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志同道合的人自遠方來,或千百年後志趣相投者能與「我」的共鳴,豈不樂哉?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一句話今天解釋是不了解我我也不惱,如此便可稱君子。我以為是我不了解一個人,但並不會人云亦云,隨聲附和去詆毀他,這難道不也算君子嗎?這種看法和學而最後一段遙相呼應。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最擔憂的不是別人不了解我,而是我不了解別人!(個人對於前一種說法也很贊同。)其實論語,不同年齡段讀會有不同的理解。無論是什麼樣的理解,只要對自身有促進作用,能使人奮發進取,使人明心正德,使人修身養性,使人謙恭有禮......都可以說得通。
孔聖人和其弟子的言語,妙處大抵就在這裡,無限闡發,無限思維,無限理解,百讀有百義。論語是講關於「人」的著作,是一部不朽的經典。中華民族有此經,幸甚至哉。敬祝所有人福多順意,平安喜樂。這是個境界的描述,我的理解是,當你學到了知識瞬間領悟的吋侯那種喜悅是無法表達出來的,就如遠方有個志同道合的人來到身邊那樣令人興奮,別人不理解你也不用生氣,這才是君子應有風度。
學習過程中,常溫故而知新,是一件快樂的事;和許久未見的親朋好友一起聚會,聊天,亦是一種歡喜;人無意中犯了錯誤,不惱怒,能寬恕,亦是一種君子行為。無論學習、交友,或者日常工作,平凡的生活中,始終保持著情緒的樂觀,平靜,這應該就是夫子對待生活的態度吧。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這句感觸深。不被人知道、了解、理解也不著急上火生氣,這才是君子。。
就仔細想想吧,工作中明明自己乾的比別人好,別人卻提拔上去了,你還不能表現出著急上火生氣,這在別人看來至少表面上是個君子了,如果你真沒為此著急上火生氣,那真是心性修鍊到一定水平了。
比如演員、作家、畫家這些行業的人,都想成名被世人所知,可事與願違,沒關係,一點點來,不著急上火,也不羨慕妒忌恨比你出道晚還比你有名的人,那也真是個君子了。
還有更甚,被冤枉這種事發生在你身上,你還能心平氣和,不怨恨冤枉你的人,這還不是聖人嗎?
所以從這句話體會,做君子成聖人,就得做到無論遇到什麼事兒,都能很好的把自己心神穩住,心平氣和的待人處世。滿滿正能量啊~
長夜孤燈話《論語》
首發於
長夜孤燈話《論語》
寫文章
32、對《論語》第一篇第一章的解讀
呂輕侯
呂輕侯
4 天前
學而時習之
2017-03-04 翻騰四海 微信公眾號: 四海書齋
010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師徒們志同道合,相互切磋學業,這樣的場景真心令人嚮往。
習:鳥數飛也,從羽從白。鳥不停地揮動翅膀,練習飛翔。不斷重複某一動作,便是習。經常練習必然會熟練,所以又引申為擅長、精通。如史書上常常說某人「習於吏事」,就是在為官從政這方面很擅長,很精通。
說,通悅;樂,音月。二者均表喜悅高興之意,若非要加以區分,悅是發自內心的、不借外物而產生的喜悅,樂則是與他人一起、因外界影響而產生的喜悅。
小虎隊里的蘇有朋,他的名字可能就出自這句話。
【因何「悅」?】
這裡要重點說的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話,學習會令人高興嗎?《論語》的第一篇第一章,便令人費解。
我想,凡是經歷過中考、高考的人,絕不會同意孔子的說法,即使是像兄弟這樣,從小學習成績還算可以的人,也不覺得學習是件輕鬆的讓人高興的事兒。語數外,理化生,政史地,那書多的都能把人埋起來,學好了,得下多少工夫?即使考個滿分,又能給我們帶來多少樂趣?無論有多少朋友自遠方來和你一起學習,也不會高興。孔子是不是在唱高調?
若能明白孔子所謂的學是學道,學的目的是行道,對他的話就不會感到奇怪,孔子也絕不是在唱高調。孔子的學是學詩書禮樂,它們是道之所載。詩書時時吟誦,禮樂時時演習,便能體會其中的人之道和天下邦國之道,便能解決我們心中的困惑,自然會心生喜悅。孔子還說:
0211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溫故:即學而時習之。
知新:於所學之中有所悟,得出新學問,這樣也可以作別人老師了。
溫故而能知新,自然也能心生喜悅,與「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是一個意思。
010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曾參,南武城人,字子輿,少孔子四十六歲。曾晳之子。
師之所傳是否練習,也是曾子每天要反省的三件事之一,這也是「學而時習之」的另一種表述。
【方】
同門曰朋,同志曰友。有志同道合的人與你一起明道,一起行道,自然便會樂從中來。
古人說讀書貴在融會貫通,讀《論語》尤應如此。若不能對孔子的思想有一個全面的了解,理不出一個貫穿始終的脈絡,那《論語》中很多隻言片語我們就無從理解,就會覺得聖人所言不知所謂。如這一章,若不是將《論語》前後融會貫通,我們怎麼能明白「學而時習之」是因何而「悅」,又怎麼能明白「有朋友自遠方來」是為什麼「樂」呢?
方,《說文解字》將其釋為「並船」,今天就有人以此為根據,說這裡的「方」也是並排、一起的意思,認為「方」是副詞,作為「來」的狀語。這樣就是「有朋自遠方來」即從遠處同時來,而不是「自遠方來」,這裡的「遠方」和今天「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是不同的。
兄弟不同意這個說法,朋友就一定是一起同時而來嗎?難道就不會陸續地三三兩兩先後到來嗎?於情理上就說不通。其實,方字的本義是並船,表示並排、一起,但還有方正、方向、方法等諸多含義。一個字的本義與引申義,二者必然相關,而方字由並船引申為方圓之方,不知是什麼道理,這一點兄弟百思不得其解。
但《論語》中出現的「方」有很多含義,如:「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這裡的方均為方向、地方之義。「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這裡的方是方法之義。總之,方字有多種解釋,為什麼「自遠方來」中的方就一定用的本義,為一起的意思呢?
《說文解字》成書於東漢,是集大成之作,但並非沒有錯誤。清末以來,隨著甲骨文的發現,近人考證出《說文解字》中亦有不少疏漏。比如對這個「方」字,許慎的解釋就不全面。《說文解字》里所舉乃是方字的本義,未做引申。而有的人便不加深思,以為方只有此義,誤矣。
我們讀古書時,萬不可在某處發現一些未曾聽聞的說法就以為發現了新大陸,以此為據,對經典隨意曲解,故作驚人之語。
此外還有一證:
「孔子不仕,退而修詩書禮樂。弟子彌眾,至自遠方,莫不受業焉。」——《孔子世家》
至自遠方,就是自遠方至,這裡的遠方,和「有朋自遠方來」中的「遠方」用法完全相同,均是指遙遠的地方。
方字的本義為並船,引申為放在一起,這個意義今天用的不多,不過也有,如「比方」一詞。我們常說「打個比方」,「比方說」,對一事物不理解,舉出另一個相似的事物,與之放在一起並列比較,就是在打比方,這裡的比和方,都是緊密地挨在一起的意思,用的都是本義。
甲骨文和金文中的「比」字為象形字,就是兩個人緊密地挨在一起。而兩個人放在一起,很自然地會看出兩人的不同,所以比又引申為比較、對比。
甲骨文「比」就是兩個人緊挨著在一起。
【子貢方人】
《論語》中也有一例,方用的就是本義。
1429子貢方人。子曰: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
賜,端木賜,字子貢。
暇,閑也,如閑暇,應接不暇。
對此章中的方字,有兩種解釋:
一,方,並也,比也。
二,方,謗也。方是謗的同音假借字。謗即是今天所說的「誹謗」揭人短處,說人壞話。
雖然兩種解釋,在文義上都沒有問題,但情理上,第二種就講不通。在孔子弟子中,子貢處於第一等之中,稱得上是個君子,無論如何也不至於在背後誹謗他人吧?
此外,就運算元貢真的是在誹謗他人,孔子也應該直接批評他的不是,對其嚴加斥責,怎麼會說「夫我則不暇」呢?我可沒時間去誹謗他人,那我就要問了,如果孔子有時間,他就會去誹謗他人嗎?
可見這裡的「方」字不應訓作「謗」,而是並排之義,引申為比較。
子貢方人,他當時定是正在將自己和別人相比較,恰巧孔子聽見了,就說道:你端木賜就愛和人比個優劣高低,難道你自己就算得上是一個賢人嗎?換作是我可沒那個閑功夫。言下之意,自己的學問修養尚不能配得上一個「賢」字,哪有時間去「方人」呢?
1442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
子路問君子,孔子回答說君子應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修己永遠是前提,只有修己,才能去安人、去安百姓,可見修己的重要性。
所以,《大學》里說「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修身也是排在了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前面。若是自己沒有達到一定的境界,卻不時地和人比較,看到自己某一方面強過他人就沾沾自喜,以求得心理上的滿足,此非君子所為也。
此為臨時鏈接,僅用於文章預覽,將在短期內失效 關閉
好方人之子貢
2017-03-04 翻騰四海 四海書齋
其實,子貢這個人確實很愛「方人」,他特別看重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愛拿自己和別人相比,也愛將其他同門中人進行對比。
0503子謂子賤:君子哉若人。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
0504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璉也。
子賤,孔子弟子,姓宓(音密)名不齊,魯人,少孔子四十九歲。
若人,便是此人、這個人,有一次孔子誇讚南宮适時也說:「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相當於說:這個人真是個君子啊!這個人真是崇尚德行啊!
斯,前一個「斯」為連詞,相當於則、那麼。後一個斯為代詞,此也,代指子賤。孔子稱讚子賤,這個人真是個君子啊,誰說魯國沒有君子?若魯國沒有君子,那怎麼會有子賤這樣的人呢?
瑚璉,宗廟之中的祭器,用以盛糧食,屬於比較高貴的。璉音臉,兄弟以前經常把《紅樓夢》中的賈璉讀作「賈連」,電視劇中下人們也叫他「連二爺」。後來讀到這一章時才發現自己這麼多年一直讀錯了。
這就是瑚璉,我們今人不熟悉這一禮器在宗廟祭祀中的地位,所以也不大明白孔子將子貢比作瑚璉的用意。
這兩章前後相連,是不是子貢聽到孔子稱讚子賤之後,心裡有些不服氣,所以才會問老師「賜也何如」?有的古人便持這種觀點。或許有這個可能,這兩章分開看,還是合起來看,對文意影響很大。而且前面也說了,子貢好「方人」,喜歡拿自己和別人比較,所以我們將這兩章放在一起解讀也是可以的。
孔子並沒有回答子貢是不是君子,只說「女器也」。什麼意思呢?不同器皿各有一定的功用,孔子這麼說是以物喻人,相當於說:你是塊材料,是個有用的人才。子貢追問是何器?孔子說是瑚璉。至於孔子為什麼將子貢比作瑚璉,子貢到底在哪方面足堪任用,則不得而知。後人對此有許多解釋,但終屬猜測,還是付之闕如為好。
不過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孔子認為子貢可以,是個人才,但還不是最好,稱不上一個君子。為什麼呢?孔子說過「君子不器」,真正的君子是個通才,不限於某一領域,什麼官職他都可以做好。如孔子,有人說他「博學而無所成名」,孔子沒有以某一領域之所長而成名,則說明他就是個不器之君子。當然,「君子不器」中的君子多半是指百工和民之外的士大夫而言,即為政者。
1116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師:即子張,姓顓孫,名師,子張是他的字。
商,即子夏,姓卜,名商,子夏是他的字。
猶,似也,若也,即「猶如」之義。
這一天子貢問孔子,子張和子夏誰更優秀。孔子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說「師也過,商也不及」。子貢就問,這樣說來,是子張強過子夏了?可見,他就習慣於做比較,非要在子張和子夏二人中分出個高下。孔子卻說過和不及是一樣的,均是不足,言下之意,子張和子夏學問水平差不多,都尚未登堂入室,達到聖賢的境界。子貢你就不要關心這些了,在「方人」這事兒上就少花點時間吧。
其實孔子十分了解子貢這個缺點,也曾經間接地提點過他。
0509子謂子貢曰:汝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汝,弗如也。
子張、子夏孔子說他們一個過一個不及,皆未許之以一個賢字,而對顏回則是倍加讚賞,「賢哉回也」,「回也不愚」,眾多弟子獨稱顏回好學,顏回死後便無好學之人。
這一天孔子拿子貢和顏回相比,主動問子貢:你和顏回誰更優秀。孔子這樣問,也是想點醒子貢,讓他知道自己和別人的差距,不要動不動就「方人」,其實你的學問還差得遠呢。而子貢也有自知之明,知道他根本比不上顏回。無奈卻不明白孔子的言外之意,沒改掉愛「方人」這個毛病。
0115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子貢問:一個人若做到了「貧而無諂,富而無驕」,這個人怎麼樣呢?
這裡我們先解釋一下子貢為何有此一問?誰做到了貧而無謅,又是誰做到了富而無驕?子貢所謂的貧而無謅是指誰,難以推知,但富而無驕,一定是指他自己。在前文我們已經講過,子貢家裡很有錢,而且不是一般的有錢。
急於想知道別人尤其是老師對自己的看法,是子貢的一貫風格,所以,子貢問出「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這句話,其潛台詞便是說,我做到了富而無驕,老師您覺得我怎麼樣?孔子說「可以」,意思是不錯,但還比不上「貧而樂道,富而好禮」,言下之意,子貢你做的還不夠好。由此亦可見孔子觀人之通透,他的每一句話都是對弟子的教育。
人不知而不慍
2017-03-04 四海書齋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慍,怒也,從心,昷聲。人不知而不慍,別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惱怒,不也稱得上是君子?
現代人註解《論語》,對這句話都是這麼翻譯。可問題是,別人不了解你什麼呢?你身上的什麼東西就應該讓別人了解?這裡的「人」是泛指除自己之外的所有人還是專有所指?都沒能說清楚。
古人說,讀《論語》貴在以孔子之言參孔子之言,用這個辦法,為何「人不知而不慍」也不難明白。類似的話孔子說過很多次:
01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0414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1430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1519子曰: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我們可以推測,一部《論語》之中出現四次相似的話,要麼是孔子說過這樣一句話,而弟子各有所記,用詞稍有不同。要麼是這個意思孔子反覆言及,經常用它來教導弟子,因此在《論語》中出現數次。
由「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和「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這兩句話,我們可以推知「人不知而不慍」中的「不知」是不知你的才能。什麼才能呢?孔子又說:「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這裡的「位」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官位」,有位者便是指出仕為政的士大夫。「所以立」便是居於士大夫之位所憑藉所依靠的才能。由此我們又可以推知,所謂的才能便是為政行道的才能,使天下有道、邦有道的才能。
而知人用人,給你一個官位來為政治民,使你步入士大夫的行列,只有大夫和國君才有這樣的權力,所以,「人不知而不慍」中的「人」多半是指大夫和諸侯這一階層的人。要不然,這個世界上,無論什麼人不了解我,我都應該不高興嗎?我能使天下有道、邦有道,而那些鄙夫、老農、老圃和下愚之民,知不知道,又有什麼關係呢?孔子犯得著和他們一般見識嗎?而且「困而不學」的下愚之民,即使你想讓他們「知」,也做不到。
《孔子世家》中有一段記載,這件事不一定是信史,但它正是「人不知而不慍」的註腳。
……圍孔子於野,不得行,絕糧……孔子知弟子有慍心,乃召子路而問曰:「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於此?」
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齊?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子路出,子貢入見。孔子曰:「賜,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於此?」
子貢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蓋少貶焉?」孔子曰:「賜,良農能稼而不能為穡,良工能巧而不能為順。君子能修其道,綱而紀之,統而理之,而不能為容。今爾不修爾道而求為容。賜,而志不遠矣!」
子貢出,顏回入見。孔子曰:「回,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於此?」
顏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雖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顏氏之子,使爾多財,吾為爾宰。」
有人考證出中國古書中的兕是現今生存於越南的一種犀牛,不知何據。
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兕,像牛的一種野獸。率,循也,行也。本來只有野獸才應該出沒於荒野叢林之中,而我,不是野牛,不是老虎,為什麼會被困在這荒郊野外?這句詩恰好描繪出孔子和弟子們當下的處境。孔子用這句詩,分別問了三個弟子,看看他們有什麼想法。
子路說,在位之大人君子們不相信我們,不施行我們的道,難道是我們還不夠仁不夠智嗎?孔子說,仁者不一定受人信任,智者之道也不一定會被施行,否則又怎會有伯夷叔齊,又怎會有王子比干?
子貢說,孔子之道至大,天下之人沒有人能明白,沒有人能施行,夫子還是放下身段,降低志向,以求苟合當世。孔子說,你端木賜不修己道而委曲求全,你的志向不夠遠大啊。
子路和子貢的回答,都不能令孔子滿意。只有好學之顏回獨得聖人之心,他說,夫子修道行道,雖然天下莫能容,國君莫能用,但這是有國者之丑,不容然後才看得出你是不是君子。顏回的話就是「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的完美註解。同時也證明「人不知」的是使天下有道之能,「人」也是專指有國者之諸侯或是有權之大夫。
微信掃一掃
關注該公眾號
「真誠讚賞,手留余香」
還沒有人讚賞。
你可以分享文章,讓文章被更多人看到。
論語
孔子
0
收藏
分享
編輯
文章被以下專欄收錄
長夜孤燈話《論語》
長夜孤燈話論語
進入專欄
還沒有評論
呂輕侯
寫下你的評論
推薦閱讀
題圖
33、論科舉——孔乙己人生悲劇的根源不是科舉
2017-03-05 翻騰四海 微信公眾號: 四海書齋明白了孔子的學,我們可以對科舉制度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科舉有不足,但絕不是如五四以後被人們所批判的…查看全文
呂輕侯28 分鐘前
發表於 長夜孤燈話《論語》
31、行天下邦國之道
翻騰四海 四海書齋 孔子說過:「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使道行於天下,是他畢生的志願,也是他學而不厭的最終目的。如何行天下邦國之道,如何使天下有道、邦有道呢?最重要最直接的方…查看全文
呂輕侯4 天前
發表於 長夜孤燈話《論語》
題圖
北美超馬故事 | 巴克利超級馬拉松,因為我們可以失敗
本文發於:2015-12-02 / 作者:然烏烏「只有那些願意冒險走太遠的人,才有可能發現一個人可以走多遠。」 ——T.S. 艾略特(?The Barkley Marathon…查看全文
愛燃燒18 天前編輯精選
發表於 愛燃燒 | 最專業的中文跑步運動社區
題圖
學茶│不僅要會喝,還要會聞
茶是入口的東西,需靠我們的味覺去品其滋味,所以培養舌頭很重要,這樣茶湯入口就能迅速判斷出某款茶的大致內質表現如何。而除了味覺,另一個感官同…查看全文
謝偉文1 個月前編輯精選
發表於 一茶一知己
這句話自己是十分喜歡的,所以也想說說自己的點滴理解,望指正:
這三個問號是人生的三重境界,第一,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指的是自己樂,如何讓自己悅;
第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指的是朋友樂,如何讓朋友樂;第三,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指的是眾樂,如何讓更多的人樂。
當然對於這句話可以有很多不同層面的理解,也可以是人生,或者某件事情的三個階段,謝謝。
同志曰朋、
做好自己,向有道德的人 學習、我認為重點不是「學而時習之」,不是「有朋自遠方來」,不是「人不知」,而是「說」、」樂「、「不慍」。說得是時刻發現生活中的樂趣,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對待人生。我認為這也是論語的一個核心,所以放在開頭。就如「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不怨天,不尤人「等等,都是強調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學而時習之,重點在於習。有朋自遠方來,其遠不止空間。人不知,所謂獨處,所謂自知
推薦閱讀:
※什麼是格物?如何做到格物?
※儒家倫理與現代文明有哪些衝突點?
※北大哲學系楊立華老師《四書精讀》的課堂筆記誰有整理匯總過嗎?
※如何理解《論語》中的「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為什麼現在很多人不支持或者反對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