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教傳入中國後,是誰首先悟到眾生皆能成佛這個教義的?

讀佛教史看到佛教開始傳入的時候並不是成體系的,很多教義是間隔很長時間才來到中土,看漢末南北朝時候的一些佛教著作,即佛性的問題,存在很多爭議,因此可以說,那個時候佛性並不是能為大眾普遍接受的,那麼肯定有第一個首先想到這個問題,那麼有沒有可能這個人具大智慧,沒通過天竺,自己就悟到了眾生皆能成佛的教義?


我相信題主問這個問題,是想多了解佛教歷史,而不是想聽一些虛無縹緲的東西。那麼我就不說虛的,來點乾貨。

根據歷史記載,中土第一個悟到這教義的人,當是鳩摩羅什大師的得意門生「竺道生」。

傳說中那個「生公說法,頑石點頭」里的「生公」指的就是他,道生。

在東晉以前,由於佛經的翻譯並不完備,中土教眾並沒機會接觸到完整的「涅槃經」,這導致僧眾們根據已有經文,而堅持一種偏見,即:並非眾生皆有佛性,有些人,特別是「一闡提人」,絕無成佛的可能。

「一闡提」,意為斷絕善根的極惡眾生,「泥洹經」說:「雖復時雨百千萬劫,不能令生,一闡提輩亦復如是。」意思是這些人並沒有成佛的菩提種子,就像植物種子已經干焦一樣,沐浴法雨也對其沒有作用。一句話:沒救了。

道生和尚不這樣認為,他幽思探微,演繹推理,終有所悟,提出了「一闡提皆得成佛」的觀點。這個觀點在現在看來並不稀奇,但在當時絕對驚世。馮友蘭先生曾對此評價道:「這在當時可謂聞所未聞,全是道生的孤明先發。」

道生因為這個「眾生皆可成佛」的觀點而被僧眾視為異端,被逐出了僧團。在那段時間裡,他受到了殘酷迫害,遭遇跟當年布魯諾有得一拼,就差沒被燒死。道生和尚為了逃避追殺,黯然離開了建康。

他一人來到了虎丘山。在山裡,他孤寂無聊,於是聚石為徒,講說《涅槃經》,並問石頭「你們說說看,一闡提人能成佛這個觀點,符不符合佛說?」石頭竟然全部點頭。

原文記於《蓮社高賢傳·道生法師》:「師被擯,南還,入虎丘山,聚石為徒。講《涅盤經》,至闡提處,則說有佛性,且曰:『如我所說,契佛心否?』群石皆為點頭,旬日學眾雲集。」

後來曇無讖譯出了全部的《涅盤經》傳至建康,經中果然也講到「一闡提人有佛性」,可以成佛,證明了道生說的觀點完全正確,道生這時才得到了僧眾的認可,而「眾生皆能成佛」的觀點才開始普及。

「道生」大師敢於挑戰權威,敢於做一個時代的先知,敢於破除眾生的迷信。作為佛教界的「布魯諾」,他應該永遠為我們後人所記。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師其江河,吾當永隨。


當然是翻譯《大般涅槃經》的北涼曇無讖。他第一個提出一闡提也可以成佛,並在大涅槃經中找到了依據。


沒有這個可能。因為悟到這個,就代表成佛。所以,自釋迦如來下生以來,都是以佛為師的。

佛教史,是要讓大家明白歷史上發生了一些什麼事,然而,這個與真正的佛法傳承的關係又不大。為什麼呢,因為他說的只是事情,並不說傳承。另外,佛教從來不解釋時間。因為時間空間本來就可以相互轉換,所以,用歷史來說明問題,也是不可取的。悟 到本來面目以後,時時都能見佛,所以,每一位祖師雖然都有超佛越祖的氣勢,實際上,都很難超越。就單單福報一個問題,都難圓滿。歷史上有很多出名的大德,卻並未開悟。或者只證到了淺層次的菩薩覺位。有一些法門,根本就沒有開悟這一說,所以,雖然如此,佛教還是立的挺清楚的。佛教本來不麻煩,也不亂套,是因為眾生覺位不夠,所以看不懂,才起了互相立標的事情。佛法到了現在,大家還是很清楚了。禪宗都被一般民眾所接觸,說明佛法很興盛。即使要知道哪個先悟道,那也是不做數的。因為你看到的只是表相。有些根本是大菩薩來示現的。認定哪個也沒有意義了。


漢傳佛教令佛教的理解,從成佛變成神成仙。

師兄的見解十分正確,點了漢傳佛教的死穴。

漢傳佛教宣傳的成佛理論,已經嚴重偏離大乘佛經經典的理論。

大乘佛經的成佛是建立於無量劫,三大阿僧氏劫的大前提下,才談論成佛的可能性!

自古以來,佛經論道成佛,需歷經無量劫數!三阿僧祇劫,九十一劫,有三中劫。

對此,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妙法蓮華經 大方廣佛華嚴經, 十住經 佛說十地經 等目菩薩所問三昧經 大寶積經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卷 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 佛說大阿彌陀經佛本行集經,大乘悲分陀利經,悲華經,生經,增壹阿含經,雜阿含經,中阿含經,起世因本經,佛說長阿含經,漢譯南傳大藏經 相應部經典,有大量的論述!

經歷的大乘佛教發展的法師的宣講的東西,已經聽不到【無量劫,三大阿僧氏劫的大前提】,是的佛教徒都以為今世就可以成佛!

【今世成佛】思想本就是邪說!如果不批判,會嚴重危害社會發展。

【今世成佛】與古代宣講【彌勒佛下凡在世】的東東,本質一樣!危害一樣!

佛經論成佛與劫數 增壹阿含經雜阿含經中阿含經 佛本行集經 大乘悲分陀利經 悲華經 央掘魔羅經起世因本經 1佛經論成佛與劫數 增壹阿含經雜阿含經中阿含經 佛本行集經 大乘悲分陀利經 悲華經 央掘魔羅經起世因本經 1

佛經論成佛與劫數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妙法蓮華經 大方廣佛華嚴經 2佛經論成佛與劫數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妙法蓮華經 大方廣佛華嚴經 2

佛經論成佛與劫數 華嚴經 說十地經 大寶積經 阿彌陀經 大阿彌陀經 大方等大集經 地藏菩薩經 僧伽吒經 3佛經論成佛與劫數 華嚴經 說十地經 大寶積經 阿彌陀經 大阿彌陀經 大方等大集經 地藏菩薩經 僧伽吒經 3

佛經論成佛與劫數 大毘婆沙論 毘婆沙論 舍利弗阿毘曇論 雜阿毘曇心論 俱舍論 維摩詰經 大智度論 十地經論 4佛經論成佛與劫數 大毘婆沙論 毘婆沙論 舍利弗阿毘曇論 雜阿毘曇心論 俱舍論 維摩詰經 大智度論 十地經論 4

佛經論成佛與劫數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 阿毘達磨藏顯宗論 瑜伽師地論 攝大乘論釋 佛說立世阿毘曇論 成實論 5佛經論成佛與劫數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 阿毘達磨藏顯宗論 瑜伽師地論 攝大乘論釋 佛說立世阿毘曇論 成實論 5


某個人的大智慧,往往是多世修行而獲得的深刻理解力,即使沒通過天竺,也能達到很深的境界,如六祖。


我個人覺得不是竺道生,而是他的師父,只是徒弟青玉藍。


《高僧傳》卷7:「又六卷泥洹先至京師。生剖析經理洞入幽微。迺說阿闡提人皆得成佛。於時大本未傳。孤明先發獨見忤眾。」(CBETA, T50, no. 2059, p. 366, c21-24)

因為前六卷(以及之前的經典),才得出的結論,不是自己悟出來的。

《妙法蓮華經》卷1〈2 方便品〉:「我以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演說諸法。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唯有諸佛乃能知之。」(CBETA, T09, no. 262, p. 7, a18-21)

這樣子說,似乎即使到了菩薩的果位,對法也不能說透徹

《妙法蓮華經》卷1〈2 方便品〉:「所以者何?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舍利弗!云何名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CBETA, T09, no. 262, p. 7, a21-27)

但是這樣子說,悟後面還有入,所以悟了以後還不夠?

最近正好看《大般涅槃經》,眾生都能成佛這一點,有的菩薩裝作不知道,但有的菩薩貌似真的不知道......

另外,眾生都能成佛,不僅僅是在《大般涅槃經》裡才提出吧

《大方廣佛華嚴經》 《法華經》...

然後《金剛經》的貌似也算(不確定):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卷1:「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CBETA, T08, no. 235, p. 749, a5-9)

所以華嚴、般若、法華涅槃時,都有提到,阿含和方等不曉得

我也不知道自己結論是啥

總之,叔叔@Karma順超 阿姨@茶小花 們,不要吵架哇


我看過的一本書里說到玄奘去天竺取經的目的之一還是最終目的 的,只是為了證實是否佛度所有人。結果取經後確認佛並非度所有人,但這個結論不被人們的良好意願或是中土佛教發展的需要所接納,最終還是傳下來說佛度所有人。而且,玄奘所創建還是修行的那個教派影響力也逐漸式微。

所以,有時候我想,歷史的確是人民群眾創造的,哪怕形成大勢的這批人民群眾並無真知灼見,也並不打算追尋真理,但他們卻書寫了真正的歷史。這便是人類社會啊!


眾生不僅都有佛性,實際本來就是佛。

佛者,覺也。

生命即覺,覺即生命

(沒有知覺的生命還能叫生命嗎?)

一切眾生,本來是佛

只因不覺,妄成眾生

一但開悟,即平等佛

(好比同等的電視機,不因放映星際穿越而大,也不因放映昆蟲總動員而小)

如何開悟,請看下文

道即非道,非道即道。某即非某,非某即某。我(能覺)即非我(所覺),非我(所悟)即我(能悟)。自(生命/心)他(宇宙/物)不二。你什麼時候學會把立體的看成平面的,大約就離悟道不遠了。(眼前三維外物=圓滿平直的心鏡)


推薦閱讀:

佛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
學佛怎樣不學瘋?
佛經上說極樂世界裡金磚鋪地、琉璃為瓦,可是佛不是教導我們無欲無求嗎?
「你看見的是真相,而唐僧看見的是心相」如何理解《三打白骨精》里觀音對悟空說的這番話?

TAG:佛教 | 中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