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是服務於人的什麼?
我認為工具是用來製造商品使人存活,高級產品用來取悅人,藝術只有取悅人,或者激發其他情感的作用,所以藝術是高級的產物,所以再下去高級的產物,我想就是直接取悅人,或者說使人產生愉悅感的,例如直接電刺激人的大腦,但是通過這種方式,人又傾向於愉悅,那麼不就成了收人控制的電腦了嗎?
那,藝術不服務於人,服務於神馬?lz的意思是,藝術的愉悅方式會讓人類變成機器人么,刺激與反刺激?如果是醬,說明lz藝術體驗不夠豐富,「愉悅」有豐富的內涵,而且因人而異,機器人目前還不能實現這種差異化吧。
題設太龐大不甚枚舉。不過謝邀,望探討。
取悅你的也許不是藝術品本身哦?而是藝術世界和現實世界的距離;或者在欣賞過程中附加的優越感。我們思考一下,為什麼在美術館裡,音樂廳里普通人只能保持短暫的亢奮和愉悅呢?如果說藝術品可以供人歡愉,那在這些語境里藝術品是不斷供給著的,而人並非一直被愉悅著。那就是說,某樣東西的供給中斷了。那就是藝術與現實的距離。另外,對於某些人而言藝術欣賞過程中附加的優越感取悅了他們自己。
一切關乎『美』的刺激,都不可能是一種作為『美』的物質所刺激的。美是被映襯而顯現出來。於是,藝術對人的刺激是多變的。是經驗著的各種事物在時間中的共同效應。
事實上,藝術本身並不僅僅供人審美。從今天對藝術的分類角度來看之前的藝術,藝術所營造的是一方奇異世界。在與現實保持距離的同時提供其它的功能。從今天的角度看,政治批判的功能、歷史證據的功能、巫術的功能等等都是藝術提供的不同功能。
我武斷的認為,人類存在的意義絕不可能僅是愉悅自己。就今天的角度來看,成為缸中之腦不會是多數人的夢想。而多數人所希望的愉悅是建立在現實世界的元信念上的即在有他者存在的物質世界中、通過一些方法愉悅自己。所以,在我看來真正教人實現被愉悅的產品是教育,而不是其它例如安慰劑一般的現成品。藝術不是服務
首先,我想先說明下人腦與電腦的區別。人腦可以獨立思考,擁有智慧,感情。而電腦只是按照程序辦事,沒有情感。相對於電腦,人腦在受到外界刺激時,會擁有複雜的感情體驗,並且不斷根據外界刺激進行自我調整;而電腦只是冷冰冰地按照給出的演算法去執行,它得到的結果往往就是預定的那樣,連完成的時間也可能是既定的,不會多一分也不會少一分,完完全全的就是忽略過程,而得到結果。
我想我比較懂你的意思,所以會先解釋一下,人腦和電腦的區別。因為你似乎把人腦和電腦混淆了,雖然電腦是科學家模擬人腦而發明出來的,電腦與人腦在某些運作上有些相似,但是電腦跟人腦是不能比的,或者說相提並論。假如人腦接入了某些電刺激,他也不可能會成為電腦,他可能會產生痛苦的情感,然後受不了就聽從指示。
那麼藝術是什麼?我覺得藝術是一種情感表達,情感傳遞,情感交流。為什麼要這麼說呢?因為我想藝術之所以被創作出來,作者肯定是想要表達某種信息,某種情緒。通過藝術作者可以表達自己的情感,不管是高興,喜悅,還是痛苦,悲傷。這就是為什麼你看起來不是美的東西,它很醜陋、不能理解、現代派、形象扭曲等等還被稱為藝術,因為它就是作者的一種情感宣洩,情感表達。古代流傳的岩畫,如果你讓機器去分析,我覺得不可能得出答案。岩畫可能是古代人類受到外界刺激,比如他今天打獵遇見猛獸,很大很兇猛,他會很害怕然後回到山洞,驚恐地告訴同伴,這種野獸怎麼怎麼樣,blablablabla。然後畫出來,提醒同伴以後遇到趕緊逃跑。我們今天看這些岩畫時,我們也可以從中得到畫中的信息,體驗那種可怕的情感。而計算機是不能夠體驗人的喜怒哀樂的。
說句題外話,為什麼提問者會有這種疑惑呢?其實我覺得人類正在慢慢的趨近於電腦。因為當今的物質工業文明社會,一切強調的是結果,時間,一些步驟標準只是為了縮短時間獲得更多的利益,根本不需要人類思考,而且在面對問題時,人們受外界的刺激反應越來越遲鈍,何談感情,人們只是彼此越來越冷漠。生在一個以電腦為主的信息時代,人們慢慢變得更像一台計算機,接受一個指令然後做下去,全世界都會被電腦文化同化,慢慢的下一代再下一代,再也離不了電腦類高科技產品,有人甚至會把那些高科技產品安在身上,終身被冷冰冰的機器吞沒,再也沒有人會有複雜的情感,留給人們只有簡單的"是""否"。可是情感才是人們應該需要的,正是因為情感才給了人們強大的意志力,人們才會創造驚人的奇蹟,人們才會有無窮的潛力。而計算機是沒有潛力而言的,他的潛力似乎就是性能容量的堆砌。
總而言之,我想表達的就是藝術是服務於人類的情感需要。我胡亂說的。
推薦閱讀:
※機器人、自動控制等領域有哪些不拘一格的論文或書?
※求reinforcement learning and Q-learning 歷史?
※為什麼阿西莫夫的機器人三大定律未被寫入現存的智能機器人的程序中?
※人工智慧機器人能夠體現人文作用嗎?
※機器人可以擁有人的情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