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學的本意是度化眾生,啟智於民,但為何燒香拜佛求保佑佔了主流,而非修行悟道?

清明出遊,至蘇州北塔報恩寺,一時興起,欲與高僧論道,不料答曰,你先去磕頭燒香,磕頭燒香就行了...愕然。

另問:

磕頭燒香念佛是否為一種修行方式?

目前中國絕大多數寺院屬於佛教哪宗?


多謝邀請!實在抱歉,最近店裡裝修,拖了這麼久。。樓上答案已非常完善,我來扯幾句不相關的。

儘可能簡潔回答:

一、佛陀為何離家,何為度眾生?(思維過四聖諦十二因緣的朋友可能比較容易理解)

1、為何離家:佛陀離家只有一個目的——滅苦,佛陀是在見到生 老 病 死 怨憎會 愛別離 求不得和最核心的五陰盛,為尋求滅苦之道出家的。所謂解脫,所謂出離輪迴,所謂涅槃,皆是與苦熄滅一體的。

2、何為度眾生:所謂眾生, 不是要眾生有福氣得善報, 不是要眾生在輪迴中屢入善道,也不是讓眾生行善積德。那什麼是度即是解脫、即是不再輪迴換句話就是苦熄滅。再換句話,凡是與滅苦不相合的修行方式,皆是外道,不可稱其為

二、為何燒香、磕頭、念佛成為主流

1、根本原因:追求樂受、逃離苦受

2、歷史原因:佛教傳播過程中,經歷了口耳相傳時期的文字語言傳播謬誤,經歷了部派分裂時期的經文戒律爭議,經歷了與婆羅門教的融合,經歷了阿育王大興佛教時外道的趁機混入,經歷了伊斯蘭教的洗劫,經歷了北傳時期與儒教道教的融合,經歷了巴利語到梵語到古漢語又到現代的語言文字含義演變

時至今日,且不說極難見到正法,就是見到了正法,身處信息的洪水中,身處快節奏的生活,身處各種聲色味誘惑中,幾人能逃離這片苦海?就是精進修行,能否找到正確的途徑?

禮懺、塑像、念佛原本是婆羅門教法,在佛教發展傳播中,因為其簡便易行、因為可以寄託人們的不安感、可以滿足人們的意根的樂受而逐漸興盛,反而拋棄了遠離「受」(例一)的正法修行

3、關於念佛和經典:原始佛教中的修行中確實有「念佛」的內容,但不是阿彌陀佛,而是入禪觀中憶念釋迦牟尼佛陀的十名號,每一個名號都有其意義而可以通過四諦智能見進行思惟引導人們修行(例二)。而凈土的念佛法門在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中皆無先例,是東晉慧遠新創立的,而《阿彌陀經》等一部分大乘經典,其實也並不是在佛滅初期流傳下來的(極樂世界、無量壽 這是「常見」 是屬於遠離中道的邊見,而且諸如此類的問題屬於十四無記的範疇 與無常 苦 非我相悖 是佛陀也不會回答的,這就是最基本的教義矛盾)有關歷史爭議,可百度大乘非佛說,這是口水比較多的一個戰場。

佛滅後的初次集結,可以考證的就有兩組不同的集結過程——上座部和大眾部,而上座部是已證得阿拉漢果的五百羅漢,熟悉原始經典的朋友可以知道阿拉漢果的意義——
無生,意味著已獲得解脫 出離了輪迴。

時,尊者阿難白佛言:『奇哉!世尊!大師及諸弟子皆悉同法、同句、同義、同味,我

今詣上座(名上座者)問如此義,亦以此義、此句、此味答我,如今世尊所說。我復詣五百

比丘所,亦以此義、此句、此味而問,彼五百比丘亦以此義、此句、此味答,如今世尊所說。

是故當知:師及弟子一切同法、同義、同句、同味。』

佛告阿難:『汝知彼上座為何如比丘?』

阿難白佛:『不知,世尊!』

佛告阿難:『上座者是阿羅漢,諸漏已盡,已舍重擔,正智心善解脫,彼五

百比丘亦皆如是。』【契經 雜因誦】

佛陀說法教授四十五年,未曾留下任何著作,因此要了解佛陀的知見,唯有經過聲聞弟

子的轉述,他們接受佛陀完整的指導,特別是阿羅漢弟子。凡夫與有學比丘聽聞佛陀的教示,

尚有誤解、錯漏,但阿羅漢卻是正法活生生的示現。

阿羅漢證得與佛陀同等的五分法身,正法的實踐在阿羅漢比丘身上全然體現,佛陀與諸

阿羅漢弟子所知、所見的法沒有任何差異或絲毫出入。比丘們尊稱佛陀『阿羅漢』,因為佛

陀具備阿羅漢的功德。所有的阿羅漢在正法的體證上是完全平等的。

從我個人來說,更相信解脫者的判斷。當然,如果有人真的堅信鐵圍山集結是真實正確的,相信佛陀發光放電 呼風喚雨 上天入地,那我也沒辦法,只要你能解脫就好。。

三、通過什麼方法判斷佛教佛法真偽

嚴格說來,落實到具體的經文,無法判斷,歷史面紗太厚重,不是你我可以揭開的,但通過嚴格的考證和最初經典的合成,還有大小密乘公認的佛陀證道的基本途徑 四聖諦 中道 十二因緣乃至三十七道品。我想我們還能有幸趕上佛法的末班車,哪怕是「掛票」。

有興趣從歷史角度考證的,建議看一下三個版本的印度佛教史,詳細了解一下佛教從佛陀時代開始的演進發展過程 一定程度上可以看清現行佛教中哪些元素是原本就有的,哪些是經過後世塗抹的;有志修行的朋友想生起真偽佛法的分辨力,則可以通過南傳《梵網經》(北傳《長阿含·二十一經(梵動經)》)作為標準,這部經對生起正信,了解邪見,具備佛法正確知見非常重要,是專門過濾真偽佛法的「法網」。當然後來大乘也有自己的判斷方法比如「三法印」「四法印」「四依法」,無論何法門,其最終一定是要和四聖諦相合的,這就是底線。

例一 十二因緣

為何上文如此強調燒香磕頭是追求「樂受」,遠離正法,因為「觸受愛取有」是整個輪迴承上啟下的階段,此世推動輪迴的根本動力是取,為何有?是因為有愛。為何有?是因為有苦樂。愛正是人們逃離苦受 追求樂受的根源。

所以說,在人們燒香磕頭求平安時,就是愛取有的生起,就是貪嗔的生起,就是靠信仰推動無休止的輪迴,可怕嗎?

例二:佛十名號

佛時代的念佛,是念佛十名號

隨著十名號的機會,生起覺醒

對比佛十名號,向十名號,隨向,隨思惟,隨覺醒,就會生起正智

也就是六隨念的念佛

應供。佛世尊諸漏已盡,堪為世間福田而應受人天的供養。

正遍知,或正等覺。佛世尊能夠真正的覺了遍知一切世出世法。

明行足,或明行圓滿。足即系圓滿的意思。佛世尊的三明及止觀等行,皆悉圓滿。

善逝。佛世尊自他兼利之行,已達究竟,所作已辦,安詳入於涅盤。

世間解。佛世尊能夠了解世間情與非情種種境事。

無上士,或譯無上丈夫。佛世尊在十法界中,最尊最上,無有能超過者。

調御丈夫,或稱調御士。佛世尊為調伏度眾生故,時以柔軟語,時以苦切語來開導眾生,務令眾生趣入善道而後已。

天人師。佛世尊能教示人天應作不應作事,為人天的導師。(與調御丈夫合為一號)

佛陀,智者,覺者。所謂智,具有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三智圓具。所謂覺,具有自覺,覺他,覺行窮滿,三覺圓足。

世尊。佛具足一切功德,能推伏一切魔軍,為一切世間人天之所恭敬尊重。

如來。乘如實之道而來,而成正覺,故名如來。

以上回答,如有謬誤,務請指正!!


現在很多人磕頭燒香拜佛,都是求佛祖保佑,求財,求權,求名利等。其實佛不管你,你拜了也沒用。人拜佛像,其實拜的是自己的心。

如果你是一心虔誠拜佛,發慈悲心,則是一種慈悲的修行。

如果心念不正,拜佛為了求財求利,只會助長自己的貪念。

修行的法門,有八萬四千法門之多。磕頭燒香念佛也是其中的一種。

修持的方法,不下八萬四千,皆要遇到明白的導師指引才行,主要的是配合各人的習慣、生活背景等等。

從前,有一位佛弟子,教育了兩個學佛,一個是修白骨觀,一個則修數息觀,修了多年,未見成就,這位佛弟子無奈,就把兩位修行人帶到釋迦牟尼佛處,請佛想想辦法。

釋迦佛就問修白骨觀的人,以往是作何種行業,答以是打銀子的。

又問修數息觀的人,以往作何行業,答以是漂布的。

釋迦說,你們兩個人把修法對換一下就行了。原來漂布的人,看慣了無盡的白布,改修白骨觀很容易觀想成功,而打銀子的,工作細微,改修數息,亦易成功。

果然,這兩個人改換了方法,很快就有成就。所以,不是哪個方法好,是這個方法對那個人才好。

————南環瑾《中國文化與佛學八講》

修行主要還是看你的發心,你是否對貪嗔痴有出離心。「眾善奉行,諸惡莫作,自凈其意,是諸佛教」。


看了樓上的觀點,自己也想表達一些看法,見仁見智。

1、佛法是什麼?

如果你把佛法理解為宗教,那麼其實已經偏離了佛法的本質,佛法的本質應該為教育,教育你如何真正的生活,這個裡面的學問其實蠻大的,如果你熟悉儒家經典,也讀過佛教經典,那麼你會發現,佛教的基礎就是儒家所宣揚的,這就是修佛的人首先要做到《弟子規》,其次要做到《十善業道》的內容,這是兩個基礎,做到了基礎上的圓通,再去看佛教經典,你會發現,只是把孝,禮,信等推及到所有的人,所有的事務,所有的眾生,這才是我理解中的佛法的精髓,所以市面上很多,已經偏離了原本的法,所以一輩子都沒法修正果。

2,、關於凈土宗的一些看法?

這個我是不太同意@未明 的看法,佛法的修行有成百上萬重法門,凈土只是其中之一,上有密宗這種修行要求很高且神秘的,也有凈土這種平民百姓普通的修行法門,凈土的修行也不是說不研究經論,恰恰相反,凈土宗有自己的「四經一論」,而最長的以《無量壽經》為代表,最短的就是大家熟悉的《心經》,其中一論為「往生論」這些都是凈土宗的精髓,而佛經都是相同的,《無量壽經》就是一本小本華嚴,而無論多少經典,其核心就的都是一致的,只不過「演繹」的方式不一樣,所以@未明所說的只是念阿彌陀佛就可以了,其實你是不了解,很多普通的百姓尤其是老人不識字,你讓他怎麼學習經典,凈土宗就給了你一條路,老實念佛,念佛不是只是去念佛號,而是向佛學習,學習他的生活方式,來達到讓心清凈,讓心平等,讓心覺得目的,等這些都做到了,其實你就沒有執著和妄想了,很多道理自己就明白了。(佛教人為,人本來就是迷失的佛)。

3、關於燒香!

題主一定遇到的不是高僧,一切的修行都是表法,法就是佛法,當然佛也說,無法可說,是名說法,佛像也是表法的,一切一切的供養都是為了表法,佛希望給自己塑像嗎,希望給自己燒香嗎,希望你去供養嗎,不希望,人家生活本來就很樸素,一切的一切都是要讓你明白法……所以,不燒香完全沒有問題,只要有恭敬心就好了,就像自己的老師和父母一樣,沒有什麼差別,再往大里說,佛就是你身邊的一切人,一切花草……明白這個,題主就知道了吧。

PS:本人修行淺薄,歡迎各位同修批評指正,阿彌陀佛


謝謝看得起咱

高僧果然高!

佛法是以煩惱為敵,名曰「殺賊」,燒香拜佛升官發財則是順應煩惱,兩者相對。《色戒》有句對白:到底滿足一千個慾望好,還是消除一個煩惱好?(此處慾望單指惡的欲心所)

離開了佛法的正理,點香拜佛也許能找些許自欺的安慰,但無所謂修與不修,談不上。

就是這樣子le

目前中國絕大多數寺院屬於佛教哪宗,啥都有,但啥都可能不是,有寺沒法是常態。寺院基本是佛法的華麗墳墓!


末法時期,群魔亂舞,正宗佛教難覓。。。


想起印度一個電影《我的神啊》 跟 問題探討的內容 有點像。


如果你專心於磕頭燒香念佛,那就是修行

如果你在磕頭燒香念佛時雜念叢生,那就不是修行


個人認為燒香拜佛上供求菩薩保佑升官發財是一種宗教迷信,不是修道的一種法門。

凡修佛證道之士都將大乘菩提道置於至高的位置,甚至高於自己的生命。當年神光禪師斷臂求道就是一例。一個專心向道之人連自己的生命都置之度外又怎麼回去求菩薩保佑升官發財呢?

再說了菩薩在世普度眾生,使眾生離苦得樂,是讓眾生升官發財嗎?!真正的離苦得樂是放下萬緣,修成正果,證得極樂。所謂的升官發財恰恰是羈絆。菩薩怎麼會保佑你這些呢?!

菩薩都已修成正果,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四相早已具破,怎麼會依據你來求我給我燒香上香蕉我就保佑你,他不來求我,我就不保佑他呢?如果是這樣,那麼豈不是菩薩還有私心,還有我相,那又怎麼會成為菩薩呢?!

我不反對燒香拜佛,但不認同求菩薩保佑等等。去拜一下菩薩,也好啊,但不要心有所求,和菩薩結個善緣就好了。


密宗好磕頭,凈土好念佛,除了禪宗都好燒香。

以凈土,禪,密三派居多。


在線燒香供佛如法嗎?

為了減少燒香對人帶來的危害,佛光在線網(佛光在線-全球最大的網上佛堂平台)覺得對燒香觀念進行引導顯得尤為重要。其實,燒有形的香只是一種表達恭敬的形式,佛教所講的真正恭敬在於內心的虔誠。對佛菩薩的虔誠關鍵在於我們的一念心,心中有佛,即便不燒香,也能蒙諸佛菩薩慈力加被。

佛光在線網(佛光在線-全球最大的網上佛堂平台)提供的在線燒香拜佛,是一種既不污染環境,又能達到表達對佛菩薩虔誠心目的的供養方式。進入大殿,既可以供奉自己心儀的佛菩薩,還能在網上請香供養佛菩薩。在網上供養佛菩薩,既能夠凈化自己的心靈,又能夠表達虔誠之心,同時還可免去你到寺院燒香的奔波之苦。其實,燒香只是表達自己恭敬心的一種方式。只要心懷虔誠,不論是燒有形的香,還是網上燒香,都能達到恭敬供養佛菩薩的目的。


佛法=內觀,內觀=佛法。

中國寺院只是宗教迷信雞湯商業的混合體,有極少數實修的,也是外道。


說點兒方便不究竟的,歡迎指教。

拜佛可以理解為致敬,提示自己佛比你了不起,要學習,別驕傲。就是德育方法里的榜樣學習法。好比提倡大家向先進學習,向烈士學習,未必學得了,但應該表示尊重。

燒香是一種象徵,要學好就在好人好事的環境里熏陶。這種多感官的刺激比較有感染力。就是德育方法里的情感陶冶。

腳著燒香拜佛是佛菩薩得了你的好處,你可以討要回報做交易,是完全錯誤的。他們不缺你的敬意,他們不是為了這個。


菩提達摩大師在他的《破相論》中有關於燒香、持齋的經典論述:

「燒香者:亦非世間有相之香,乃是無為正法之香也;薰諸臭穢無明惡業,悉令消滅。其正法香者,有其五種:一者戒香,所謂能斷諸惡,能修諸善。二者定香,所謂深信大乘,心無退轉。三者慧香,所謂常於身心,內自觀察。四者解脫香,所謂能斷一切無明結縛。五者解脫知見香,所謂觀照常明,通達無礙。如是五種香,名為最上之香,世間無比。佛在世日,令諸弟子以智慧火,燒如是無價珍香,供養十方諸佛。今時眾生不解如來真實之義,唯將外火燒世間沈檀薰陸質礙之香,希望福報,云何得?」

「又持齋者:當須會意,不達斯理,徒爾虛切。齋者齊也,所謂齋正身心,不令散亂。持者護也,所謂於諸戒行,如法護持。必須外禁六情,內製三毒,勤覺察、凈身心。了如是義,名為持齋。又持齋者,食有五種:一者法喜食,所謂依持正法,歡喜奉行。二者禪悅食,所謂內外澄寂,身心悅樂。三者念食,所謂常念諸佛,心口相應。四者願食,所謂行住坐卧,常求善願。五者解脫食,所謂心常清凈,不染俗塵。此五種食,名為齋食。若復有人,不食如是五種凈食,自言持齋,無有是處。唯斷於無明之食。若輒觸者,名為破齋。若有破,云何獲福?世有迷人,不悟斯理,身心放逸,諸惡皆為;貪慾恣情,不生慚愧,唯斷外食,自為持齋,必無是事。"


佛教進入中國數千年,和很多民間文化融合,這些年更是和錢、和旅遊「融合」。

observer (因緣合會,皆歸於磨滅,不得久住) 2014-02-12 00:52:41

師兄若得便,不妨先依序讀下這幾本有趣的小書,雖不包大悟,但都免費。^_^

先有一些基礎知識,再來討論比較好。

這是南傳法師寫的入門書

《佛陀的啟示》 羅侯羅?化普樂法師

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more.asp?lm=lm2=813amp;open=_blanktj=0hot=0

這是漢傳禪師寫的入門書

《佛教入門》 聖嚴法師

佛教入門(聖嚴法師)

《正信的佛教》 聖嚴法師

正信的佛教 - 聖嚴法師

《學佛群疑》 聖嚴法師

學佛群疑 - 聖嚴法師

這是藏傳瑜珈士寫的入門書

《正見:佛陀的證悟》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1819569/


你們信佛的怎麼能貶低你們的衣食父母?


佛家求的是心果,心入無上般若。教是教,佛是佛。


原因很簡單。

因為主流 的人 都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佛法。根性越來越低。

而且主流的人 無比傲慢 缺乏安全感 妄想執著。

所以就演變成這樣。

但還算好。至少還有個別人是真正的修行人。

再過幾百年,將會連燒香都沒有地方燒。那時候,人人都比現在更加短命惡劣乖戾。


《普賢行願品》中有講到:「以諸最勝妙華鬘 伎樂塗香及傘蓋 如是最勝莊嚴具 我以供養諸如來

最勝衣服最勝香 末香燒香與燈燭 一 一皆如妙高聚 我悉供養諸如來」。講的是什麼呢?講的是要供養如來。供養如來有什麼好處呢?是在給你本人陪福,而不是佛陀貪圖你那些許的香火。

陪福有什麼用呢?會讓你在過去世所造的惡業減輕;現在世身體健康家庭和順;未來世不墮惡道。但是這些只是理論上的,如果不是建立在「斷惡」的基礎上來「行善」,那麼這一切都是空中樓閣。

經云:諸供養中,法供養第一。佛陀也是希望我們所有人都用法來供養給十方諸佛,可是我們知道,眾生之中都有根機之分。就拿我們人來講,有上上根,有中根、有下根、還有鈍根,上上根機的人可以明心見性,可以講經說法,可以參禪悟道,那鈍根之人卻極其的愚痴,不是他不肯學佛學法,而是怎麼學也學不會。也就是說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在這一世這一時能夠明心見性,用法來供養如來,而可以說是鳳毛麟角的存在。

那怎麼辦呢?我們既然不是每個人能做到用法來供養如來,那麼我們就斷絕了積累福報的機會了嗎?佛陀是慈悲,是善巧方便的,他老人家是不舍眾生的,他就留下了自己的形象或者是造像在這五濁惡世,讓人們去頂禮膜拜,去上香。這不是迷信,有句話說的好:禮佛一拜,罪滅恆沙。這是在給你本人陪福。

磕頭燒香念佛是不是修行的方式呢?當然是!磕頭是滅罪,燒香是供養,念佛是修持,信願行具足,戒定慧完全,如果這樣堅持下去的話,一定會成正果。

其實不光是我們在家之人,很多出家有成就的法師也是這樣修行的。有的法師就是磕頭,見佛就磕,見人也磕,一步一個頭去四大名山,像近代奇僧金山活佛;有的法師專修供養,自己身上從來都沒有錢,但是信仰他的徒眾很多,這些人會給他很多的金錢,可他自己會分文不取,把所有的供養拿出來去布施、供養給其他的出家人或者在家人,像虛雲老和尚;有的法師什麼經都不會,也不識字,只會念佛,但最後會自身出三昧真火把自己虹化,從而往生西方,虛雲老和尚的弟子具行法師。

聖賢中也有很多。把磕頭當做忍辱修行的常不輕菩薩;專修供養的普賢菩薩;常隨佛側、一心皈依阿彌陀佛的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

這些凡夫僧、聖賢僧可都是在給我們做表率,你還會覺得「燒香、磕頭、念佛」是迷信嗎?

至於說為什麼這位法師讓你燒香念佛,我給你分享一段禪宗的公案:

當年,趙州和尚在河北趙縣的觀音院弘法傳道,遐邇修行僧雲集。有一天,一位禪僧遠道而來向趙州參學,趙州問他: 「你以前來過這裡沒有?」 「沒有來過。」 「是嗎,那麽吃茶去!」 轉而又來一位禪僧。 「你以前來過這裡沒有?」 「啊,來過。」 「是嗎,那麽吃茶去!」 於是,不解的院主終於啟口問道: 「和尚,方才你讓初來咋到吃茶去,理所當然,但對常來常住的,也讓他吃茶去,這是為甚麽呢?」趙州聞言立即叫「院主」,院主應聲,趙州又說: 「吃茶去!」

趙州未明答院主之問,似以身說法,此法又為何呢?


我覺得很多人是對凈土宗和大乘黑得太厲害了。


其實人家說得對,成佛靠自悟自省,與人論道本就落入邪見中去。


推薦閱讀:

學佛對弟子有什麼衷告?
人身多難得到?
南懷瑾是否已經成佛?
有哪些讀經千遍才有的感悟?
昨天在念佛時突然有種特別恐怖的感覺。看到了很多恐怖的景象。這是為什麼?

TAG:佛教 | 宗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