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函數:正弦、餘弦、正切、餘切、正割、餘割,這些名字的來源是什麼?
這些名稱中的弦,切,割來自於哪裡呢?最初是哪裡引進過來的呢?為什麼有種是從日語中引進的外來詞呢?
近來看到日語中 正接 余接 對應 中文的 正切 餘切 這種對應 是漢語借用日語呢 還是日語借用漢語呢?
所有三角函數都可以由單位圓周邊各種線段的長度來表示。正餘弦,正餘切,正餘割,分別對應特定的弦,切線,割線的長度。
任何有基礎幾何的文明,都有弦,切,割的概念。
翻譯時完全可以意譯,無需引入外來詞,不用互相借鑒。《幾何原本》相關章節是第三卷,由徐光啟從拉丁文翻譯 [1]。日語把切線叫做接線,而漢語中也有內接圓這樣的說法。下圖是更多變態三角函數。圖中AC是半個弦,EF是切線(tangent),OE是割線(secant)圖片均來自http://en.wikipedia.org/wiki/Trigonometric_functions
[1]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7%A0%E4%BD%95%E5%8E%9F%E6%9C%AC#.E6.AD.B7.E5.8F.B2這些漢文名詞,在明朝的西洋人來中國著書的時候,就已經確定下來了。順帶一提,徐光啟、利瑪竇、開普勒、伽利略,都是崇禎年間的人,崇禎是明朝最後一個年號。
換句話說,數學爆發,是發生在明末清初的法國。而兩三百年後的清末民國,是電磁學爆發。三年內戰十年文革,是計算機爆發。現在,我們終於在和平年代,趕上互聯網。幾次技術革命,我們全在亂世。眼下知識尚未再次被完全壟斷,理應藉助互聯網,發展起來——這句話不是說國家,而是說個人。現代的三角學,是基於弧度的函數。
古典的三角學,是基於圓的幾何學。原本這幾個詞都是圓上的幾種線,現在全都轉變為比值了。(各種比值定義自己翻數學書,這裡只講幾何定義——其實比值定義,只不過就是把幾何定義里的圓半徑看做單位一時的長度)
先來,搞清楚什麼是「正」,什麼是「余」,來看總圖。
這是四分之一圓的八線圖(除了三正三餘,還有二矢,現在這不重要,往下讀)。
正,就是我們認定的那個當正角兒(juer,主角兒,主要角色,正主兒)的那個角(jiao)。余,就是餘角,直角90°減去我們認定的那個正角兒,就是餘角(直角是規整的,我們拿出需要的那個正角兒,剩下的就是余出來的)。然後,搞清楚「弦」是什麼意思。
弦,就是弓弦。
在圓里,弦和弧組成了一張弓。
當這張弓成為半圓的時候,它的弦就成了一個直角三角形的斜邊。
這就是為什麼我國把直角三角形三邊稱作「勾」、「股」、「弦」。(股,是有肌肉的那一截腿,比如屁股、大股、小股。勾,就是彎折起來的又小又短的那一段,對於腿而言,腳就是勾。)
現在,可以進入主題了。
來看正弦、正切、正割。
看到正矢這個量了沒(甲丙的長度),現在已經不怎麼用了。矢就是箭,箭就是矢(聖鬥士星矢,就是雅典娜射的箭),看那個矢,是搭在弓上,正是射箭的時候準備向後拉弦的狀態。
原本,正弦,是叫做「正半弦」,但是簡化了,所以其他所有名詞就都跟著簡化了。
再重複一遍,現代的定義呢,不關心這些線的幾何作用了,只關心他們和圓的半徑構成的各種三角形里的各種比例關係(如果圓的半徑是1,那麼他們的長度,就在數值上等於他們在現代含義里的比值)。
切,就是貼合的意思,這裡的切可不是切除的切啊!!!是貼切的切!是親切的切!是切合的切!是第四聲!
看到沒有,重點不是切下來的東西,重點是刀和上圖右邊的韭菜無縫貼合——這就是切線的含義,切線就是那把刀,圓就是和刀緊密貼在一起的「韭菜」,用刀切出一個圓形來,刀與圓的邊緊密貼合,所以才把切線叫做切線。
割,就是把圓「割開」的那條線。割和弦的區別,就是割有位於圓外的部分,且經過圓心,而弦的端點是在圓上。再然後,余字輩兒的意思,就應該都明白了。
小註:
這張圖的四餘,是對正角而言的,其實就是餘角的四正。關於函數圖像:
x軸是弧度(角度是六十進位,計算它對應的弧的「弧長/半徑」,就得到十進位數,把這個數起名為弧度。如此,六十進位的角,就綁定出了十進位數——它的必要性與三角函數求導公式的表達形式有關——試想,如果仍用六十進位表示角,那麼在sin圖裡的斜率,就是十進位數比六十進位數,可我們若要用cos來表達sin",因為cos值是十進位,那就要加多一個和六十進位有關的常數才能表達出sin"這個半十半六十進位的斜率——這樣換來換去的表達太麻煩了,所以為了大一統方便,就創生出同為十進位的弧度)。然後把上述單位圓圓心放在坐標原點。
這樣,算二弦比值的時候,二弦線有正負,半徑無正負(三角形甲乙丁和乙丁己,這裡配套的半徑不合坐標軸方向,沒法兒有正負)。算二切比值,二切線有正負,配套的半徑也有正負(三角形丙丁戊和丁庚辛,這裡配套的半徑直接是在單位圓坐標系的軸上)。算二割比值,二割線無正負(方向不垂於軸,故無正負可言),配套的半徑有正負(三角形丙丁戊和丁庚辛,這裡的半徑,也是和二切配套的半徑)。於是,y軸上的比值,就這麼確定出來了。
所以教科書上在畫正弦圖像的時候,會畫個圓在旁邊,這就是原因——只不過正弦圖像在y軸上的正負,正好是單位圓所在坐標系的正弦線的正負,所以直接就用這個圖,讓人以為只要轉啊轉的,圖像直接就出來了。
但是畫出其他圖像的機理,可不是這麼簡單的,因為正負號的確定是一坎兒,具體怎麼做,之前我已經講過了。
感慨:
古典的概念,再抽象,也必然是以具體的現實實物為基礎。
不要拿現代的這種不必有實物即可定義的思維,來理解古人的知識。如果用抽象解釋抽象,那會有很大偏差,甚至是胡扯。八線圖引自:
來源是文言文。把詞語拆成字逐個分析。「弦」代表長,也就是斜邊,從「勾三股四弦五」中遷移過來。「正」就是正對,表示直角三角形中角的對邊。「余」代表相鄰,表示直角三角形中與角相鄰的直角邊。
「切」有垂直之意,在圓的切線中有體現。
這樣一來,正弦就是對邊比斜邊,餘弦就是鄰邊比斜邊,正切就是對邊比(與對邊垂直的)鄰邊。我們常說切割,在數學裡,切和割是相差很遠的,比如切線和割線。所以在三角函數里,切割相反。據我所知,在三角函數的名稱中使用「正,余」和「弦」這一組辭彙,來自於公元12世紀之前的印度文獻Sūrya-siddhānta。在該文獻中,引入了與現代涵義基本相同的正/餘弦概念,同時術語也非常接近。但是印度有非常悠久的三角學歷史,被稱為jyotpatti-ga?ita,意為「研究計算如何構造『正弦』的科學」。這裡jyotpatti是jyā(正弦)和utpatti(構造)的連音。
*需要注意的是,印度的三角函數與現代三角函數有一個並不重要的區別:印度的三角函數是一個角在圓周上對應弧長的函數,並不像現代的三角函數被定義為一個角的函數。*
印度人引入了如下三種三角函數:jyā, ko?i-jyā, utkrama-jyājyā 是現代的正弦函數,本義是「弓的弦」,同時被借用作「一個圓弧的弦」的意思。但是到後來,婆什迦羅第二(Bhāskara II)注意到,jyā這個詞如果用作三角函數,被用來指ardha-jyā,即「半弦」。針對這個混亂的用詞,數學家Parameshvara評論道:一個圓的一部分,形狀像弓,所以它被稱為dhanu(弓、弧);
連結它的兩個端點的直線被稱為jivā(弓弦),實際上它是指一整條的弓弦samasta-jyā;它的一半被稱為ardha-jyā(半弦),一條半弦所對應的弧的一半被稱為這條半弦的dhanu;一條弧的jyā和ko?i-jyā(正弦和餘弦),所指的總是半弦。
所以如果我們稱以O為圓心的弧AP為,上圖可以寫成:
然而很多時候,正弦函數也被稱為krama-jyā,其涵義乃「regular, direct」的jyā,與中文的「正弦」如出一轍。ko?i-jyā的ko?i原本指的是弓呈曲線形狀的末端,也可以指一個東西的尖端,而在數學裡面常常指一個角的餘角,ko?i-jyā對應於現代的餘弦函數。
而utkrama-jyā的utkrama指「反的、超出的」,所以utkrama-jyā的涵義是「反的正弦」,對應於現代的正矢。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印度數學裡面,已經用「正、余」和弓弦的比喻來描述三角函數了。這篇回答對梵語辭彙的解釋都來自於http://www.dli.gov.in/rawdataupload/upload/insa/INSA_1/20005af7_39.pdf單位圓的弦長,切線長,剩餘角度的弦長,切線長。我在奇怪為什麼當年數學課本不講,害得我當年總是弄錯
設一個圓的直徑為1,求以下線段長度。
註:為免混淆,割線只塗黑一半。
arcsin、arctan中arc即弧長。徐光啟翻譯(發明)的。
推薦閱讀:
※Martingale為何被翻譯成鞅?
※為什麼測度論要建立在σ-代數上?
※在阿拉伯數字被廣泛使用之前的數學家是怎樣進行數學研究的?
※從空集可以構造出所有的數學對象嗎?
※關於理解自然常數e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