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為曲子記譜時如何記錄節奏?
音樂學院的文盲路過,我盡量給你講明白······
這是一個比較麻煩的問題,目前這個問題是「古人為曲子記譜時如何記錄節奏?」,沒有任何補充說明,我不知道這是在說「中國古人"還是"外國古人",我也不知道這個」古人「是指的史前洞穴人還是指說所有生活在解放之前的人···好吧,原諒我想多了,不過由於這個問題確實範圍過廣,所以我盡量答得全面一點。
當然,我也會盡量寫得通俗一點,不過如果你想更加深入的話,我會在文尾留下我寫這個答案所用的參考資料,並留下鏈接···
吃了個月餅回來一想,發現一時半會兒還寫不完,所以這個答案可能以後會經常更新,所以喜歡這個答案的同學可以關注一下。
===========================扯淡快結束的分割線============================
鑒於很多答案都是回答的關於「中國古人」的問題,加上又有文史類的大號同學的在關注這個問題,那我就先寫「中國古人」,「外國古人」的東西下次再補。
============================不扯淡了的分割線=============================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從「記譜法的發展」這個角度來回答。
首先是中國記譜法,中國傳統的記譜法最廣為流傳,或最有代表性的應為以下幾種。
1、早期鼓譜
2、文字譜3、減字譜(古琴譜)4、工尺譜(早期的形式為燕樂半字譜)我分開說······
1:早期鼓譜這個叫法其實不太嚴謹,它來源於中國最早可以查找到的「樂譜」——成書於漢代的《禮記》。《禮記·投壺第四十》這一篇詳細地說明了「投壺」這種禮儀遊戲的規則,這篇文章相當於是一份桌游攻略。其中有魯鼓和薛鼓這兩種遊戲道具的「樂譜」。
樂譜是長這個樣子的:
魯鼓 ○□○○□□○○半 ○□○○□○○○○□○□○
薛鼓 ○□○○○○□○□○□○○○□○□○○□○半 ○□○□○○○○□○然後,沒了
「○」、「□」、「半」都是演奏符號,具體表示什麼我沒有查到,不過從中國傳統記譜法特點來說,我推測「○」和「□」可能是表示強拍和弱拍,「半」可能是擊鼓邊之類的特殊奏法或者是休止符號。
讓我們來推測一下這種記譜法的功能(相關資料太少了嘛-_-|||):它可以記錄不同音(音色)的出現順序,但它沒有記錄音高。它應該可以簡單地記錄一些基本的時值(似乎都是單位拍,),可能可以記錄強弱拍(力度),但從現有資料來看的話,它可能難以記錄絕大部分節奏型。
∨
換一口氣2:再說說文字譜,我們最早可以找到的文字譜是《碣石調:幽蘭》的抄本,這是中國可以找到的最早的」正兒八經「的樂譜了,這個抄本是唐代的,但此譜前面的」序「中自稱成書於六朝時期,作者是南朝梁的丘明(A.D. 493-590)。目前學界有看法認為文字譜起於六朝之前,流行於隋唐時期。
這個譜子是長這樣的:
前面的是序,「幽蘭第五」之後就是正譜了。我把前面的幾句用簡體字給各位打在下面:
耶卧中指十上半寸許案商食指中指雙牽宮商 中指急下與拘俱下十三下一寸許住末商 起食指散緩半扶宮商 食指挑商又半扶宮商 縱容下無名於十三外一寸許案商角於商角即作兩半扶挾挑聲一句 緩緩起中指當十豎案商緩緩散歷羽征無名打商食指挑征一句 大指當八案商無名打商食指散挑羽無名當十一案宮無名打宮微吟一句(空格是我自己加的方便各位閱讀,加的地方可能有問題,僅代表我個人的理解,希望同樣關注此問題的同學指正並完善。)
從中可以看出,文字譜雖然看似詳細地記錄了樂曲的音高和演奏方法,但是並沒有記錄具體的時值、力度和速度這些基本的節奏信息,它通過「中指急下」,「緩緩起中指」這樣的描述體現出一部分節拍、節奏的信息。也可以看出,那個時代對節奏的重視遠遠比不上對「感覺」的重視,這也許是因為那個時代的音樂演奏者很多同時也是文人,這些人對樂曲的功能性的關注一般都超過對音樂本身的關注,這有點類似所謂的「文以載道」吧···
(我也在思考 @梅迪 的那個答案,也許演奏法本身也帶有節奏信息)
3:減字譜:這個是最讓我頭疼的問題了,因為唐代以後中國的記譜法就開始分為兩大系統,既古琴減字譜和燕樂半字譜(工尺譜),雖然我是學民樂的,但我更多接觸的是工尺譜系統,減字譜系統的知識相對比較缺乏,我盡量多翻翻資料,爭取把這個問題回答好一點,當然各位也可以幫忙@一下學古琴的大神們,多謝多謝···
減字譜出現於唐朝中期,創作者是以曹柔(A.D. 730-?)為代表,減字譜的記譜符號是由某些字的一部分直接或拼接而成。相對於文字譜它「字剪而義盡,文約而音該「(明·張右袞)關於如何閱讀減字譜,可以參看這篇《減字譜指法符號簡釋》
回到題目,減字譜最大的問題就是節奏的記錄,節奏無明確標示一直是減字譜的一個老大難問題。而且這個問題還很有可能是人為造成的,古琴傳授一直有「傳曲不傳譜, 傳譜不傳句」(語出朱權《神奇秘譜·序》)的說法。出於對高深技巧和知識的壟斷需求,很有可能是導致減字譜記譜法發展緩慢的一個重要原因。
當然,也有很多人想要改變這一點。近代以後大概有這些關於減字譜記譜的改革的嘗試。
1、清代徐祺《五知齋琴譜》(A.D. 1722):書中使用了長短、粗細不等的續線及譜面標註的一些符號,書中的范列當中提到過「 句讀圈斷以警渾彈??長筆直豎以醒急連, 輕重緩連勿渾看」,這些續線和圈短可以說是帶有節奏信息的。同時此書也會通過文字補充演奏者演奏的方法,這有點類似於文字譜。
2、清代張鶴《琴學入門》,加註點拍,標記重音,和《五知齋琴譜》一樣,有文字補充。
3、同簡譜和五線譜同時使用,簡譜和五線譜主要記錄音高和節奏,減字譜則主要記錄演奏法。這種是現在比較常用的一種古琴記譜法。
讓我們來對比一下這幾種減字譜的不同:
普通減字譜
(這樣貼圖可能會有誤導,最早的古琴譜應該是沒有」圈斷「這種高級貨的,希望大神幫忙證實一下。)
從中可以看出節奏記錄一直是減字譜的缺陷,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沒得到解決。
4:終於到工尺(che)譜了,根據顧愷之吃甘蔗理論,我把最熟悉的放在最後了。雖然現在音樂學院已經不用工尺譜了,不過花點時間學一下可以幫助以後閱讀戲曲唱本的說···
工尺譜也沒有準確的時值符號,但有一套節奏系統。通過在音符旁邊標記板(強拍)眼(弱拍)就可以記錄拍子出現的位置,以及每個音在第幾拍子出現。這套系統我認為是由於合奏的需要而出現的。這也使得工尺譜具有了節拍(Meter)。(傳統的節拍主要有:散板(寫有符號」サ「) 流水板(類似1/4拍)一板一眼(類似2/4拍) 一板三眼(類似4/4拍)等,單拍子居多。一些特殊的劇種或吸收了少數名族音樂的樂曲會有一些特殊的節拍,也有出現復拍子甚至混合拍子的情況。)
讓我們來看看實例吧,這算是俞老的一個書法作品,不論詞曲,唱本很多都是長這樣的:
可以看出一個工尺譜唱本主要有三個部分,1、唱詞 2、音高(更準確的說是唱名) 3、節奏(音高上面的那些符號)待補····
============================多說幾句的分割線=============================
參考資料:
馬春蓮《論音樂記譜法的演進與發展》(漳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四期)http://www.cqvip.com/QK/81455X/200304/8942284.html
李村《談古琴減字譜的節奏問題》(交響— 西安音樂學院學報 2008年3月第27卷第1期)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evtXl5P0WYoYIAZ2U2SDK1D6ZxWwPxGDwKqeremPLWAOk7WvPPZhWGQo6fqzDneUy3cril6D3DbMK7P0IPL92sN6JXdiQpWbviswhYCh3Yq徐祺《五知齋琴譜》:http://zhidao.baidu.com/share/3d1639188be6dfaa32907d0e33d3297a.html
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工尺譜#.E7.AF.80.E5.A5.8F (這個鏈接有問題,大家直接複製整個地址然後粘貼到瀏覽器里,手機黨就······ 裡面有專門的一節講節奏,說的挺明白的)
其他資料正文里有鏈接······
=============================版權聲明==================================
所有圖片與書影均來自網路,文章歡迎鏈接與轉載,轉載請註明作者,我可能會拿這個交一次作業········見過我老師當年學琴時的琴譜,在減字譜旁邊,用硃筆做了工尺譜的筆記,標記出旋律和節奏(各種圓圈狀的東西)。
古琴大抵是口傳心授的藝術,不同門派間對節奏、旋律的處理又是差別不可謂不大。
或許古人當年習琴時,也都會在刊印的琴譜旁邊註上工尺譜作為指法譜的輔助,一如我們今天減字譜上方的五線譜或者簡譜。畢竟對於古琴而言,指法的學習比掌握旋律節奏要困難得多,把記譜的重心放在指法上,也是有可能的。只是補充一下,古琴作為中國最傳統的樂器,有節奏記譜的歷史一般在明朝以後了,而且用的也就是上面幾位行家所說的方式,然而這些記譜其實只能作為一個參考,在實際的彈奏中是不能完全參照的,甚至輕重也是,這裡涉及到古琴琴曲意境的領會問題。以現在為例子,如今全國有九所高校每年會培養處一大批中等水平的演奏家,可以很完美的再現大師的樂曲,因為彈得節奏、音高甚至輕重都一模一樣,但是,這種完美是複製性的完美,儘管指法很好,但是成為大師的可能性是幾乎為零的,因為琴為心聲,每一首曲子每個人的理解不可能完全相同,在學會一定的結構後,必須要有自己的理解和認識,才能將琴曲往前推進,使得古琴曲有他的靈魂。五線譜是個很好的發明,但是對於古琴這種自我發展可塑性極強的樂器來說,節奏斌不那麼必要,這也是為什麼古代很多曲目只留指法不留節奏,不是不能,而是不願意,相反,他們往往會留下一個意向或者一段文字,表達出這首曲子的意蘊,來給後人啟發。如詩經中《伐檀》、如《歸去來辭》,再如《瀟湘水雲》,這些曲子不只是曲子,更是文化的集合。所以,古琴曲一旦拘泥與前人的節奏,你的路差不多就全都斷了
傳統工尺譜有一整套完備的板眼符號的,樓主可以去找崑曲的曲譜看看,在工尺譜字旁邊有各種橫線、圓點、圈、頓點、叉、小勾、三角,用來對應不同位置的板和眼,一目了然。實踐中,度曲和伴奏即以這一套板眼符號為據來控制「節奏」(也有不上板、散唱的散板曲,曲譜只以「底板」注出每句韻腳)。
曲譜本身就是節奏。打譜的多個版本,是二次創作和自由發揮。曲譜本身會通過組合指法來標明節奏。比如輪指與鎖(背鎖、長鎖),打圓等。這些組合指法是有標準節奏的對於單音,記錄節奏是通過修飾音,比如吟、猱、活指等。這些修飾音指法會出現在固定拍值的長單音之後掌握了這些規律以後,就能掌握曲子的整體節奏了
這個問題被修改得面目全非了。原來的問題大概是:古人如何記錄古琴曲子的節奏?-------------------------------------------------------------原答案:古琴是靠減字譜來記錄琴曲的,但簡字譜無法記錄節奏,節奏只能要口授師傳。所以同一首曲子不同琴派有不同的節奏處理。至於工尺譜,大抵是近三百年才用於到古琴譜上。而現存最早的古琴譜是九百多年前的唐譜「碣石調幽蘭」。一首曲子需要重新打譜,只能說明原有節奏已經失傳或者不完整,需要撿回來或者再創新,所以打譜和節奏的傳承沒有任何關係的。
之前看某本書提到一點:古譜中會用不同的手指代表樂句的強弱緩急。比如稍重的用勾踢,最輕音用打摘。猜測他們會參照這個規律對曲譜中的節奏進行處理。而且曲子中總有些約定俗成的段子,也算是對節奏的參考。
沒辦法記錄,只能靠打譜來還原。由於琴譜並不直接記錄樂音,只是記明弦位和指法,其節奏又有較大的伸縮餘地。因此,打譜者必須熟悉琴曲的一般規律和演奏技法,揣摩曲情,進行再創造,力求再現原曲的本來面貌。現存的古譜大部分已經絕響,必須經過打譜恢複音樂。
古琴琴派中更多的是老師面授口述,並且琴人更多時候,是根據自己的心情會改變節奏的,很多時候,一首曲子會有上百個版本,節奏都有不同,因為每個人的理解不同。
工尺譜有板眼符號,根據合意太爺描述:
「崑曲中一般X都表示增板,我見過的一些老的京胡曲譜或京劇演唱曲譜中的記錄,都以此為板,眼或中眼都是○來表示」
參見: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c66fbb0100ce1f.html
古人有很多辦法記節奏,比如崑曲用的工尺譜就有節奏,原先古琴譜的文字譜也是有節奏的,至於古琴為啥沒節奏,這與古琴倡導的文化有關,感興趣的可以細究
我就是來補充的…其實現在在學習古琴時,一般都會用相關的簡譜(或者五線譜)來配合簡字譜,通過簡譜或者五線譜來表現簡字譜的拍子。而這些拍子一般就是來自大家的「打譜」。而且現在的古曲往往沒有單一的節奏,根據各個古琴派別的特徵,打譜者的審美傾向,現在的古曲一般都會有好幾個比較經典的版本。
減字譜里有句讀,有的劃線了。拍子是人的呼吸,舒緩的呼吸一次,通常是兩拍。配合吟詠,時值會靈活,富有感情。
推薦閱讀:
※音樂中的律動到底是什麼?
※網路上所傳的鋼琴所謂「萬能伴奏」實際上用了哪些和弦,是怎樣的走向?
※練習指彈只會按照六線譜彈奏是否有意義?
※學習音樂對於一個人的成長有多重要?
※古典吉他彈奏怎樣識記五線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