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講究中庸,為人處事講究技巧,八面玲瓏,這會不會暗示:玩弄手段是一種傳統文化?又如何把握與變通之間的區別?


《中庸》第一句就說: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講究技巧、八面玲瓏」的那是「小人」。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有些由於歷史原因被扭曲的東西,真得要自己去看看原文,學習學習


中國人只講求做人,不講求做事!

我們生下來就被社會教育,要學會做人,而且只告訴我們要學會做合乎自己的角色身份的人。我們挖掘古人的語句,來翻譯成一些道理,讓我們去遵循,去學習,去奉承,所謂的忠恕之道,所謂的孝悌為本,所謂的三綱五常,所謂的君臣父子。全都是在教人做人,而最後成為什麼樣的人,成為一個「遵紀守法」的人。

孔子的「愛人」是人類的元精神,但是偏偏這種「做人」的道理被演變成了做人的學文,越是那樣教導人做人,人卻越來越變得不像人,只剩下了一個非人身份的外衣,一種假面,這些假面的背後,就是人們所謂的「禮」。禮背後的人,都是一張張假面具,人們在這種假面具下樂此不疲,有的人知,有的人卻不知,但是知的人最後由於逃避知,而變得不知,那些不知的人,變本加厲。唯一剩下的一點點愛人的真情就只有孝了。人們唯有在孝的這一點上是最真誠的,最有人的味道,其他的全是利益在作祟。

現在人為了做人都成為了「偽人」,聰明的是巧偽人,愚笨的是丑偽人。而面子就是偽人們的外表,是掩蓋人們假仁假義、假心假肺的假面具。人們在現實生活中一直在參加著假面舞劇,大家都十分配合著,你演我看,你看我演。中國人一直在做人,做一個經得起別人「正名」的偽人。要面子的人並非不一定知道別人給的面子是假的,但是為了維護自己的「溫文爾雅」,顯示自己的「禮儀之邦」,更是為了對方也不戳穿自己的假面具,而互相維護著。

做人與做事的唯一差別就是一個是利己,一個是利他,當然人性本是自私的,當然會選擇做人。雖然中國人重視學習做人,但為什麼越是重視卻反而越難做人了呢,而且也越來越不像人了。這根本的原因就是虛假性關係,人們善於在虛假性上建立關係,這種本來就很虛的東西,怎麼能真實。並且人性本惡,做人是強調人性本善,這是一種完完全全愚人的學問。而且從皇權來看,這都是統治階級的工具。

但是,有人會問,做人和做事不矛盾啊,這和人類所宣傳的思想有關。做實事是勞力,做人是勞心,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這就造成了勞心者與勞力者的嚴重割裂。勞心者只務虛言,幹不了事實,勞力者能幹實事,卻儘是文盲。

做人的陋習是怎樣一步一步形成的,主要在於從政和從教,這些人孜孜追追求的人就是一些文化的外殼,人們為了所謂的頭銜而樂此不疲,真正的職能相匹的人很少,這就使得人們虛頭巴腦,爾虞我詐。人們喜歡「禮」,人們喜歡「虛」,真正思想獨立的會被拋棄,只有「同流合污」才是正確的「做人道理」。

要改變中國人重做人而不做事的傳統,關鍵是把權力的價值從人生價值中心的位置上排擠下來,而代之為情感的價值,如信仰、真知和愛,或許人類的未來才有可能吧。當然,這只是原子先生的想像,我這輩子估計是見不到了吧?

原子先生語錄:中國人是為了面子而做人,做事卻成為了多餘,成為了無用,儒家對孔老仙人的誤解,更使得這一問題凸顯,最為關鍵的是權力在作祟。

原子先生

筆於2016.1.23北京昌平

歡迎關注原子先生的世界,這是一個思想交流的平台

YuanzixianshengYG


中庸是說做人中正調和,不偏不倚,對任何事情,不會過猶不及。

講究技巧、八面玲瓏,不是中庸,是說人靈活狡獪,懂得變通。

國人常常以為國學不足為道,很多問題喜歡往國學中找原因,殊不知,人心難為,有言道,一念成魔一念成佛,說的是,做好事與做壞事其實就是一念之間的事情。如果說玩弄手段是傳統文化,不如說這是一種人性。

人性本身,和動物一樣,有應激性,所謂趨利避害是也。


---一家之言,除知乎鏈接分享外,轉載請聯繫本人---

---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孔子的中庸思想,兩端,指的就是事物的兩個方面,二者相互對立統一,所以孔子提出在處理事物上,應該要誠實的把握住事物的中間,保持事物的發展規律。

但是,與此同時,孔子提出過: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認為,君子要追求和諧的關係,但絕不苟同;小人可以在處事的時候苟同,但也達不到和諧。

那麼這個「和諧」是什麼呢?

這個和諧就是中庸。

孟子認為:---執中無權,猶執一也---

什麼意思?就是說執守中庸之道,要懂得變通,如果不變通,抓住一點廢棄全部,達不到和諧,那不就和偏執一樣了?

問題就出在這個變通之上。

很多人將變通像題主一樣理解為:「講究技巧,八面玲瓏,玩弄手段。」

我們接下來仔細的剖析一下:

---孟子曰:「大匠不為拙工改廢繩墨,羿不為拙射變其彀率。君子引而不發,躍如也。中道而立,能者從之。」---

孟子說:「高明的工匠不因為拙劣的工人而改變或者廢棄規矩。神射手絕不因為拙劣的射手而改變拉弓的標準。君子張滿了弓而不發箭,只做出要射的樣子。他恰到好處地做出樣子,有能力學習的人便跟著他做。」

從中我們看出,儒家堅持一種標準,這種標準不以外在的變化而改變,這種標準就是儒家的道。

這種道就是「仁」,而展示和實現「仁」的方法,謂之「中道」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

意思就是,自己要站得住,同時也要讓別人站得住;自己通達,同時也要讓其他人通達。

我們可以看出,儒家的最高理想「仁」,反映在處理人際關係的具象上,就是前文所說的「和諧」

那達到和諧,按前文所說,就要恪行「中庸」之道啊。這就要求把握住事物的中間,執守中庸之道,同時要懂得變通,不可以住一點廢棄全部。

但如果不擇手段、同流合污,將中庸理解為「講究技巧,八面玲瓏」,那一定會損害到了其他不八面玲瓏,不同流合污的人的利益,這就達不到了「仁」。「仁」都沒有了,變通就沒有了絲毫的意義。

《二程集》中提到:---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 庸者,天下之定理---

所以中庸之道,絕對不是人云亦云,沒有原則,而是「不改變中間的位置,並且遵循事物發展的正確規律」。

如果在處事之中,遇到強權,從來不據理力爭,不提反對意見,做事沒有原則,人云亦云。處理爭端時,各打五十大板,看起來不偏不倚,但是對事物的發展毫無幫助,這樣的人,就是「同」而不「和」。

這樣的人,孟子稱為「鄉原」。這種人八面玲瓏,你想批評他吧,找不到他的過錯;你想責怪他吧,好像又沒有可以詬病的;但是你想表揚他吧,他什麼實事也沒有做啊!他總是同流合污,討好他人,在滾滾濁世之中遊刃有餘。他看起來忠厚老實,與人為善,其實他沒有去維護「仁」,就會損害很多人的利益,他就是道德的破壞者。

孔孟對於這種「鄉原」是深惡痛絕的,所以他們的「中庸」之道,並不是一味的沒有原則,不辨是非,採取折中主義的和稀泥,而是在堅持原則的前提下,適當變通,同時掌握好為人處事的恰當分寸,最終達到「仁」的境界。

---開頭那逼裝的,好像有人轉載一樣---


本質上來說,現在所謂的「中庸」跟古時的本意已經不是一回事。你所講的中庸,更通俗地說就是:不得罪人。這更中國的社會評價體系有關,比如在一個傳統的單位里(比如行政機關、國有企業),評價你的工作除了業績,很大程度上還有集體評議,要是有那麼一部分人整天對你寫舉報信,你的晉陞基本就沒希望了。而西方的文化里,有人公開贊成,就有人公開批評,你的成功不在於那些批評你的人轉變立場,也不在於你去為那些批評而改變,所以不用擔心得罪人,也不必去討好誰。


中庸和八面玲瓏並沒有本質上的聯繫。中庸指的是處世之道,而八面玲瓏只能算作一種社交水平的體現吧。玩弄手段從來都不是一種傳統文化。宋朝以及宋朝以前的華夏,是真正的禮儀之邦,國家以禮樂教化人民,儒家所追求的忠義廉恥深入人心,大多數讀書人是以金榜題名作為仕途追求,以成為君子作為人格追求。但是蒙古的入侵,宋朝的亡國,導致宋朝的精英階層,被殺害殆盡,蒙古入侵時殺了宋朝80%的人口,並且燒掉宋朝的經史典籍。雖然明朝推翻了蒙古的統治,但是經過近100年的外族入侵,真正的傳統文化與華夏的文化精髓已經遭到嚴重破壞,游牧民族的很多惡劣習氣(比如不遵守原則,不講禮義廉恥,不尊重文化傳承)開始影響到中原的漢人,整個中國社會開始浮躁,所以有了明朝的文字獄,殺大臣等等社會退步的事情發生。當清朝統治中國時,乾隆修四庫全書,燒掉了幾十萬本中國的經典書籍,清朝的統治,也使漢人失去了傳統服裝,一直到今天,漢族都沒有自己的傳統服裝,唐裝和旗袍,都是清朝服裝的遺留。沒有原則,社會冷漠,不講廉恥,不追求個人修養,文化控制,這些弊端在宋朝之前都不是社會的主流。但是華夏被兩次毀滅性的外族入侵之後,一些游牧民族的不良習氣就感染了這個民族,並且蔓延一直到今天。有一種史學觀點認為「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類似於「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些俗話,其實在宋朝以前,都是不存在的。這些話都是元朝以後才被這個民族慢慢認可,其中原因不言自明。所以說,玩弄手段到底是不是一種傳統文化,要看你如何定義傳統文化了,如果將清朝和元朝的文化,也認為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那勉強可以這麼講把。但是最最正統的漢唐文化中,從來不存在這種所謂的「傳統文化」。至今我依然認為,電視上辮子戲滿天飛,或者將成吉思汗說成偉大的英雄都即可悲,又可笑。那是我們的民族被亡種的年代,是我們的民族文化被糟蹋殆盡的年代,卻被「商女不知亡國恨」的後人一次次膜拜和開脫。直到今天,政府想用文化大一統的觀念來領導國家,但是無論再怎麼花言巧語,事實就是事實,事實是:世界上永遠都不存在「中華民族」和「少數民族」這兩個民族。每一個民族都不該忘記本民族的本性。


呵呵,很多答案了。牽強試著議論一下:

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大家說的很對,這個沒啥好說,只有好好讀書學習去。

為人處事講究技巧,八面玲瓏,這會不會暗示:玩弄手段是一種傳統文化。

我想不能一概而論。

中庸者,心無旁騖,無有私心。

若無私心,講究技巧,八面玲瓏就屬於智慧,若有私心為了掩蓋達到某些自私的目的,那就應該屬於玩弄手段了

個人理解,在此求證


把握好度,中庸不是左右逢源,而是獨善其身,看破而不說破,是最基本的禮儀,年輕的時候不明白,時間和經歷會讓你知道這是為人處事的一種態度。


其實發現周圍很多人都對中庸有很大的誤解,比如覺得中庸就是中間,不為最先恥於最後。中庸是一個很大的概念,要了解中庸必須了解中國的陰陽文化,了解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別。中國人是以「美」為善,西方文化是以「真」為善。中國人追求的是「美」,當然這個「美」不是說外面的美貌,而是一個整體的美滿,所以中庸即是合理,是一個讓自己和周圍的人都能接受的[度]。對這個[度]的掌握就完完全全的體現了中國人對為人處世的理解。


這一點孟子說的很好——唯義而已。

那天真是嚇一跳,老師上完課,有個人跑出來說:我又看了《論語》發現確實像老師說的孔子什麼都不反對。此人還拿出一個著名出版社做出的《論語》註解說,你看孔子說了承諾如果現實不允許就不要做……

我曾經答應借人家錢,結果後來知道這人拿錢是去賭博,我又不借他了,這有什麼不對?

這裡的度,包含了我們對這世間的理解,理解到怎樣的程度,那麼這個度就到什麼程度。

最後還是回過頭來修鍊自己。


中庸不是八面玲瓏!

雖然中庸的確認活理而不是死理,但不是「老好人」「沒原則」「耍滑頭」

應該是堅持原則,靈活運用

但度的掌握的確是一種智慧,中庸的問題也出在這裡。這也是中庸看似是常人之道卻難以實現的原因。


道德經講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中庸是一種生活姿態,不偏不倚,如此而已,尋求的是自己內心的平穩。你有沒有突然感覺到自己突然感覺不受約束,一種自在。


我覺得相對於強行八面玲瓏,坦誠是一種更好的方式。


《太極》

太極圖告訴我們:

一、

見仁見智永遠存在,

這是自然而然、勢所必然、理所當然。

二、

相對客觀有主觀,

相對唯心有唯物,

相對微觀有宏觀,

相對矛盾有統一,

高低、內外、正反、大小、長短、遠近、新舊等等。

三、

有所變有所不變,

有絕對的相對有絕對的絕對。

矛盾是絕對的相對,

統一是絕對的絕對。

變和不變、絕對和相對,

既矛盾又統一。

四、

相對有,相對的創造性;

絕對有,絕對的局限性。

相對有,相對不斷的創造;

絕對有,絕對不斷的局限。

相對有,相對的已知;

絕對有,絕對的未知。

相對有,相對問題會不斷化解;

絕對有,絕對問題會不斷產生。

五、

天下大勢: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合中有分、分中有合;

一而二、二而一。

六、

相對:

有相對的相對,有相對的絕對。

太極:

有相對的太極,有相對的無極。

自然宇宙:

矛盾統一、相對絕對、無極太極。

七、

身心:

矛盾統一身心無極太極:

吃喝拉撒、心跳呼吸、冷熱苦甜、悲恐怒喜、思想行為、生死病康、胖瘦美醜、男女老少、壽夭殘健、嘴巴開合、眼睛睜閉、新陳代謝、手心手背、前後內外、情緒起伏、得失成敗、坐立住行、吉凶禍福等。

《無極太極兩儀四象八卦易經》

一、無極太極能解釋宇宙自然

無極太極包含0123

0(易)為空間:其大無外,其小無內;

1(一)為時間:周而復始,無終無始;

2(異)為陰陽:相互消長,此起彼伏;

3(移)為動靜:陰陽動靜,緩速顯隱。

二、道是宇宙也是自然

宇宙一體合和無極太極:

易:空間——其大無外、其小無內;

一:時間——周而復始、無終無始;

異:陰陽——相互消長、此起彼伏;

移:動靜——善惡吉凶、緩速顯隱。

陰陽自然合和無極太極:

1.一化二——陰、陽,

2.二化三——陰、太中陰陽和合、陽;

3.陰化二——陰中陽、陰中陰,

4.陰化三——陰中陽、陰中陰陽和合、陰中陰;

5.陽化二——陽中陰、陽中陽,

6.陽化三——陽中陰、陽中陰陽和合、陽中陽;

7.和合為一。

身心一體合和無極太極:

陰中陰陽和合:合情合理;

太中陰陽和合:合理不變;

陽中陰陽和合:合法合理。

知行自然和合無極太極:

陰中陰陽和合:慈、靜、行、退、柔、舍、文、虛、曲等;

太中陰陽和合;

陽中陰陽和合:嚴、動、止、進、剛、取、武、實、直等。

萬事萬物合和無極太極:

公私、正邪、順逆、是非、明暗、親疏、信疑、利害、連斷等。

三、無極道太極

若有其他的一切世界,都必然符合無極太極;

無極和合道同通太極;

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周而復始、無終無始。

四、道

易:道包含無極太極;

一:儒釋道及一切文化、思想和宗教,為人體悟道而解說道;

異:無極零,無無有;太極一,有無有;

移:無極通同道合和太極。

五、太極和合道通同無極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局內常迷局外清,只因心在此局中;

化去所有及身心,一無所有身山明;

太極有無無極無,易行無有有無通。

六、0123能解釋宇宙自然

0(易)為空間:其大無外,其小無內;

1(一)為時間:周而復始,無終無始;

2(異)為陰陽:類比物事,矛盾統一;

3(移)為動靜:吉凶善惡,緩速顯隱。

道包含0123,

自然宇宙就是道,道就是自然宇宙。

七、生生不息

相生是相生亦會相剋,

相剋是相剋亦會相生。

自然不會僵化,自有變化,

變化不會失序,自有規律。

無終無始,

生生不息。


新的思路方向(博弈論)。

中庸其實是為了獲得更多的支持或贊同!

假設有10個候選人,編號為1–10,觀點從1號的保守逐漸改變到10號的激進。假設每個候選人均有10份之一的人支持。

每個候選人都可以選擇發表演講或者不發表,發表完後選民需要對進行演講的候選者進行投票。選民會選擇觀點與自身一致或者相近的候選人投票。

那麼博弈的策略是怎樣的呢?

對於偏保守至保守派的人(1-5),應儘可能少人出來演講,這樣出來演講的可以獨得大部分選票,提高支持率。假設當中有2人站起來演講,那麼當偏激進派到激進派的人(6-10)派出了6號進行演講,6號會以50%的支持率獲勝(選民支持6-10的人都會投給6號)。而1-5出來演講的兩個人人,由於獲得選票均少於50%而失利。

所以最終博弈的結果是只有5和6出來發表演講。

他們觀點中庸,保守且不失激進,但,卻獲得最多的支持率。

這,就是博弈論的中位選民理論。


中庸。乃孔門心法。廣用側通宇宙之恆理,收側藏於密中。微妙之極。善用者終身受用。乃正道也。天地之道不可須臾離也。故君子常懷慎獨之心。不可隨性而為。然上到天子下至庶民需要修其身。才可上通天理。


朱熹《中庸章句》中解釋中庸為:「子程子曰:「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這種解釋顯然是牽強、未得古人真意的

程頤、朱熹這一類學者,令人讚賞的地方在於其治學的堅持精神,但卻多少過於呆板,缺少靈性。因而著述雖多,但恐怕對後人遺害巨大。

中,有多種釋義。《中庸》中的中,正確的釋義應該是內心

比如「憂從中來」(曹操《短歌行》)

又如:中顧(內心顧念),中私(內心的感情),中函(藏蓄於內心)。

以這個解釋來讀《中庸》,很多地方豁然明朗。比如,中庸的意思是」心用「,」發而皆中節「的真正意思是日常行為,皆由內心加以節制,不失和。再比如「致中和「的真正意思是「達到內心的平和」。而不是程朱那種令人啰里啰嗦,繞來繞去卻又令人難以理解的解釋。

個人覺得想要理解《中庸》,最好讀《孟子》和《王陽明全集》。


變與不變 靜與動 自己可以靈活變化 道法自然 大道至簡

比如我的性格是洒脫類型的 面對不同的人 我可以不停的變化

那個人是個酒鬼 我能陪他喝一夜酒

那個人喜歡安靜 我也可以一天24小時不說話 保持安靜

那個人喜歡熱鬧 我可以像周伯通一樣陪他玩一整天

那個人喜歡幽默 我本就是洒脫之人 也可以陪他幽默一天

那個人不管是喜歡動還是靜 我都能隨意變化

你想安靜 簡單 我以前可以每天15小時坐在辦公室加班 一動不動 小意思

你想鬧的轟轟烈烈 我更喜歡 我可以像武俠小說中那些真性情的人一樣陪你鬧騰

我本就是田徑運動員 想比於安靜 我的天賦就是武術運動 所以你要動 我更開心

要動便動 要靜便靜 可以像孫悟空一樣跳上跳下 刀槍劍棍耍起來

我也可以像唐僧一樣禪定 坐在那一天不動 不發出聲音

想怎麼著就怎麼著 道法自然


很多人表面上說自己中庸,其實只是不敢說,不敢做。包括我自己。


你說的八面玲瓏玩弄手段,第一,不是中庸。第二,我們的傳統文化里並沒有這些,你說的這些是大部分人類都具有的人性之一。


你能把中庸原文及現存註解看了再來問嗎


比較久以前看的書了 中庸是一種中和之道 在於做事達到一種度 而這個度是很難掌握的 我們很難確定度的具體標準 所以中庸其實是和大學連在一起看 要做到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等儒家八目才能掌握 向樓主說的應該超過了度 具體想了解讀一下中庸和大學吧 不是很長的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中國沒有一款特別有名的香水?
五四運動的精神現如今還適用嗎?
如何看待陳道明批評《傳承者》欄目的青年評委們只有知識沒有傳統文化常識?
泛娛樂產業是否有可能與傳統文化、中華文化相結合?
目前中國傳統文化復興浪潮能給中國建築設計帶來哪些改變?

TAG:歷史 | 文化 | 社會學 | 人際交往 | 傳統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