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造出俄羅斯戰鬥機上的那種彈射座椅嗎?

中國一直宣揚飛行員盡最大可能保護國家財產也就是飛機不受損失。看俄羅斯航展時出事的飛機飛行員都能在千鈞一髮之際彈射逃生,而且俄羅斯彈射座椅還可以在彈射出座艙後檢測飛行員的狀態然後將飛行員往高處反推。中國能造出來嗎?如果能為什麼沒有使用這種設計呢?這樣的話張超是不是就不會出事了?


中國是唯一東西方路線彈射座椅路線都走過一遍的國家。

還有得出過一個結論,馬丁貝克除了比較輕,感測器比較先進以外優點很少,J10這種空優戰鬥機還好(但也要拜故障基本不出現在高速區段所賜),JH7這種低空轟炸機被坑的非常慘。

毛彈的缺點主要是非常重+部分姿態感應器缺失,然而這玩意正好是馬丁貝克有的,TG已經在新飛機上整合完成了。

K36其實從子系統技術水平上講不能談先進,甚至可以講是落後的(無論是座椅重量還是那個火箭包),用西方技術初步優化過的K36D就減重了1/3,毛子真先進的,是設計思路。

還有,別無中生有瞎猜,拿火箭反推的你想讓飛行員早死?你知道座椅出去之後光是氣動力就夠把你打骨折了么?和你YY的不一樣,誰能有效減少速降誰就能有效保證飛行員的生存率。

還有目前座椅把你彈出去的思路和方式都差不多,用氣動活塞或者炸藥把飛行員炸出座艙(火箭過早點火容易造成灼傷),然後火箭點火保證你有效脫離飛機範圍,只是座椅本身氣動設計有區別,實際性能會有區別。

一代機基本只有炸藥或者炸藥活塞,二代機有些用小火箭也有些開始用這原理,追求0-0彈射之後基本都這樣了。


低空低速救生,只要姿態別太差,現代的彈射座椅都能救回來。殲10低空事故也出過不少次,救不回來的並不多。

毛子座椅的優點,其實反而是高速救生性能好。因為有長桿伸出的雙減速傘,減速姿態穩定,不容易瞎滾把脖子甩斷。前面還有個激波擋板,防止超音速打臉。

殲轟7事故死亡率高,主要是因為:

  • 殲轟7的彈射座椅比殲10的落後。
  • 殲轟7倆人是先後彈射,有個人延後一點時間。
  • 低空高速突防未必有機會彈射,可能飛行員意識到無法挽回的時候,已經沒有彈射機會。

空軍之翼有幾篇關於彈射座椅的文章,可以參考一下:

談談我國戰鬥機/教練機的彈射座椅

K-36D彈射座椅

飛行安全的最後防線--淺談彈射逃生


國產彈射座椅的主力型號現在是HTY5與HTY8

HTV5是80年代中蘇交惡中美蜜月的時候從西方引進仿製的馬丁貝克彈射座椅。與蘇聯的K36同屬第三代彈射座椅,但可靠性與綜合性能與K36確實有一定差距。這款彈射座椅主要為殲十研發配套,現在主要裝備在殲十上。

毛子的K36確實是一款非常好的彈射座椅,即使是現在其改進版依然是已知彈射座椅中最先進的。中國90年代隨蘇27引進K36,隨後在K36基礎上研製出HTY8。殲11b與殲15用的就是這款座椅。也就是題主說的因為國產彈射座椅沒有俄羅斯彈射座椅好而犧牲的張超烈士用的就是國產的K36。在當時飛機仰角大於90度的情況下地球現有的任何彈射座椅都救不了他,與座椅技術水平無關。

需要注意的是殲20上的爆破穿蓋彈射是pla首次使用。K8用的HTY7座椅也是穿蓋,但是用座椅上尖把座艙蓋頂破。而HTY5與HTY8正常只能拋蓋彈射。說明殲20有可能使用了最新型的彈射座椅。雖然型號和性能還不明確,但我兔可能先於毛子和美帝搞出了第四代彈射座椅。最後結論:中國完全有能力造出和俄羅斯一樣好的彈射座椅。而且中國最新款的彈射座椅可能比俄羅斯的好的多。


哈哈哈~~~樓上的所有人~~~你們這個也太不友善了吧

我稍微正常一點回答問題

首先這個彈射座椅可以買~~~能買的到的就不要用擔心

第二張超那架殲15是機頭仰角超過可彈射範圍~~~換了毛子也不行


emmmmmm現在知乎都這麼不友善了么......似乎都沒有答主正兒八經的回答。作為一個偽軍迷弱弱的說一下吧。

題主問毛子飛機上的彈射座椅,應該就是指的k36彈射座椅。

k36現裝備在su25 su27 mig29 su57這幾型飛機上

在新世紀以來的航展上,俄羅斯飛行員在發生事故世,k36的表現都非常好,能夠實現零高度彈射,挽救了許多飛行員的生命。

但k36雖然面世已久,技術水平仍然很好,我國似乎還沒有研製出同樣優秀的彈射座椅型號。 @楊斯文 @BLACK槍騎兵 不知道大神能不能指正一下(我會不會太菜被掛啊)

下面是維基百科的一些描述

The K-36 Ejection seat provides emergency escape for a crew member in a wide range of speeds and altitudes of aircraft flight, from zero altitude, zero speed (zero-zero) upwards, and can be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protective equipment, such as pressure suits and anti-g garments. The seat consists of the ejection rocket firing mechanism, gear box, headrest rescue system with a dome stowed in the headrest, and other operating systems all of which are aimed at providing a safe bail-out. The ejection seat ensures safe emergency escape of a pilot within the range of velocities (Ve) from 0 to 1,300 km/h (700 kn; 810 mph) to 1,400 km/h (760 kn; 870 mph) (depending on the type of protective equipment), altitudes from 0 to 20,000 m (66,000 ft) and Mach numbers up to 2.5.

The ejection seat is used in combination KKO-15 protective and oxygen equipment and the installation weight of the seat is less than 103 kg (227 lb) (including the parachute system, survival kit, emergency oxygen system and pyrotechnic charges).


這說明你根本就沒有了解張超烈士犧牲經過

張超烈士是在降落過程中遇到飛控故障,飛機不收控制的抬鼻,處置無效後在極低高度以幾乎倒扣的大攻角姿態彈射逃生,這種情況根本無法彈射逃生,張超烈士最終被彈射至地面,火箭發動機巨大的推力將張超烈士腹腔器官全部撞進了胸腔導致其犧牲

此次事故機型使用的正式我國仿製K36的HTY8型彈射座椅,目前現役的彈射座椅沒有一款能達到你以為的靠動力改變姿態更不用提翻轉姿態了,彈射座椅修改姿態完全靠被動方式,以K36為例其是依靠兩根巨大的平衡桿來穩定,逃生火箭只負則彈射功能,所以必須要有一定的高度才能平衡姿態,高度低姿態不好一樣是死

動力彈射座椅當初美蘇都研製過,其雖然可以改變姿態但還是需要一定高度,並且風險很大無法確定合適的調整時間,比常規彈射座椅還容易出事故最終被放棄


對不起

目前還造不出來

而且除了俄羅斯以外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造出來

俄國有這個也是因為自己國家的人口負增長才研究出來的


彈射座椅肯定是國產的,但是。。。

成功率可能沒有毛子的k36那麼高。具體是多少我也不知道。


據座艙照片分析,殲-20的彈射座椅裝備有側推火箭和姿控火箭,具備各種不利姿態下機動調整的能力。

所以你說呢?


目前好像還沒有大規模裝備的能夠主動調姿的座椅。

K36用了穩定桿+桿末梢的穩定傘,姿態調整性能比較好。


先說結論,中國目前的彈射技術可以應對絕大多數的救生場景,且救生率非常高。

彈射失敗很少是因為座椅本身的技術問題,大多是彈射以外的因素導致。

比如張超這種情況,美俄現階段也做不到有效救生,除非以後飛行員的個體防護裝備和彈射技術有非常非常大的提升,不然這種情況只能看八字硬不硬。


2006年的我知道,飛機飛行高度太低,彈射座椅達到不了預定高度,降落傘就不會打開,這個時候,人就是在空氣中做落體運動,必然會摔死,全世界都這樣。


根本造不出,我們的飛機座艙外面都是用插銷插上的,必要時加把掛鎖,你仔細看,說不定能看清是三環牌的(本拉登同款),結實耐用,外面別想打開


實名反對所有說不能的。

你們真是,真是

幼稚!簡單!天真!

這個秘密今天我要說出來了,畢竟你們拿不到一手資料。

我告訴你們中國能造出這麼好的彈射座椅的工廠在哪裡。

台灣!

(逃


K36彈射座椅是蘇聯56年開始立項研製,六十年代開始裝備。現在最新的T50改進型還是K36-D3完全吃蘇聯的老本。不過這傢伙現在依然世界獨一無三,最先進最可靠。就是重量重,結構複雜。

K36彈射到飛行員出倉開傘時間不超過0.4秒。可保證高度0到6000米,時速1400公里飛行員安全無傷降落(理論上1942年以後研製的所有彈射座椅在時速2000公里都可彈射,但到現在也無成功案例)。美國F15/E是高度0到4000米,時速1300公里情況下飛行員安全無傷落地。英國的MK14 16高度0到3000米,時速1100公里以下飛行員落到地上會無傷。

大部分人說毛子把彈射座椅做為單獨飛行器來研製,其實最根本的原因是毛子在四十年代到六十年代這段時間,跟美國軍備竟賽,死了很多優秀特級的飛行員,特別是五十年代初中期,頂頂大名的伊留申,米高揚的兒子都在試飛新型飛機改進型飛機時死了,飛行員成了寡婦製造者。蘇聯那時候飛機研製很快,各個飛機設計局之間互相竟爭,一年出十幾個方案都不在話下。米格15研製成功之前,光樣機半年就造了6架,飛行員死了四位。而且毛子這時候發動機非常不可靠也不先進,所以飛行員不夠用,任務繁重,這都是血的教訓。

毛子的彈射座椅簡單粗暴,拉彈射桿,彈蓋,座椅下火箭點火彈出倉,同時座椅兩則長桿牽引傘打開穩定方向,整個過程不超過0.4秒,即使是串連雙座的米格29,蘇27,33,先23度斜角彈射后座椅再彈射前座椅也不超過0.7秒。天朝在89年前彈射座椅設計思想跟歐美馬克貝爾公司是一樣的,仿製了hty5,從拉彈射桿,機蓋扔掉,然後空氣彈或者炸出座椅,跟飛機拉開一段距離后座椅兩側的火箭才點火,固定在座椅後面的一個牽引傘才打開,這期間需要0.7秒時間。裝備了Hty6的飛豹串聯雙座戰鬥轟炸機,時間更是超過了1.2秒,彈了後面的飛行員,前面的必死無疑。

俄羅斯卡52,唯一裝備彈射坐椅的直身機。

美國60年代未裝備的F111戰鬥轟炸機,航程六千公里,載彈量14噸,彈射座椅一體式的,飛機失事連著駕駛倉整體彈射出去。

個人認為,飛機失事,毛子優先保證飛行員安全,所以在彈射的時候直接起動座椅下的火箭彈射出去,不像歐美中國的擔心燒壞飛機儀器還要拉開一定距離再啟動火箭。再有毛子k36座椅上方兩側有兩個可伸縮1.8米的牽引傘,彈出後能很快穩定角度,以免飛行員被飛機機翼尾翼撞傷。歐美中國的hty5 6彈射座椅,彈射火箭裝在座椅兩側,彈出後,整個座椅會發生旋轉,並容易與牽引傘發生纏繞,這就是為什麼歐美中國的飛機即使成功彈射,也會受傷原因。裝備hty5火箭彈射座椅的中國殲十女飛行員於旭就是彈射後撞上友機機翼犧牲的。

毛熊發動機受命短,最先進的T50五代機最高4000小時就得大修,所以才花大力氣研製彈射座椅,增加飛機可靠性,不管看飛機表演的死多少,也要保住飛行員。美國F22發動機大修時間1萬2千小時,發動機可靠,很少出事故。天朝殲10更是可憐,1500小時就得大修,殲15,殲11B大修時間也不超過2000小時,本身發動機也不可靠,國人看飛機員的命也沒有飛機貴,縱是犧牲飛行員,也不能傷了老百姓。


關於這個問題,軍迷說「有」,美分說「沒有」,而我則辯證的看待——有,但不一定所有人都會去用。

向為了保護地上村莊,田地而沒有選擇跳傘的軍人致敬。


當然不能了,我們的飛機都是紙糊的,能上天就不錯了,還指望彈射座椅?


這個問題呢,不知你有沒有聽說我一本書:最高職責。

一部電影叫做薩利機長是根據它改編的。(好久沒看了,有些細節忘了,年紀大了)

主要講述了全美我忘了多少班機在美國紐約哈德遜河迫降成功的故事及作者(就是那次班機的機長)的一些經歷。

其中作者提到:作者曾經是軍方的飛行員,他的一個戰友被派去執行一些機密飛行器的試飛工作,後來作者聽到了他的戰友的死訊。

後來作者自述說他在一本雜誌上看到了他的戰友的死因,駕駛實驗熟悉敵對MiG 23(美國不知哪搞來的,我忘了)的性能時出了事故,然而蘇聯戰機的彈射座椅卻沒能拯救他,作者還批判了蘇聯戰記彈射座椅的質量,彈射失敗率較高,還把自己駕駛F4鬼怪的彈射成功經歷與之對比,稱彈射座椅的廠商寄了一封信給他,說是使用他們生產的彈射座椅的第一千多位倖存者。

批評了蘇式彈射座椅的質量。

不要覺得蘇式戰機的彈射技術有多好,他那個就是不行的,擺到現在雖然好了一點,但仍然很差勁,我國彈射座椅質量絕對是好過蘇聯的,你要堅信。

我會再補充更多的論據的,請等待。感謝各位。

--------------------------------------分割線----------------------------------------------

忽然想到一點,靈光一現。

我國目前彈射系統是借鑒蘇式彈射座椅的,就是火箭發動機啟動之前,玻璃艙蓋外面一層的炸藥,把座艙蓋炸開,再啟動火箭發動機彈射出去,這樣好處是飛行員不用撞破玻璃出去,缺陷是花費的時間較多。

歐美系的是火箭發動機直接啟動,飛行員頂破上面的玻璃艙蓋射出來。各有利弊。

我國目前的現狀離俄羅斯是還是有點差距的,但能秒殺蘇聯咯

您的批評就是我最大的進步。歡迎批評,文明用語。


推薦閱讀:

如果不用衛星定位,飛機如何測量自己的飛行速度?
在航空航天研究所工作是怎樣一番體驗?
遇到空難的概率有多大?
如何看待這次幸福航空的事故?
Kindle Paperwhite 在飛機起飛和降落的時候要關機嗎?

TAG:殲-20戰鬥機 | 航空 | 戰鬥機 | 航空航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