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內蒙的店鋪的名字都有相應的蒙語翻譯,那麼他們翻譯的準確嗎(比如說肯德基是怎麼翻譯的)?

在包頭讀書,去過呼市。發現所有的店鋪名字都有相應的蒙語翻譯。

1,那麼是不是在內蒙地區政府有強制要求有蒙語?

2,是否對蒙古族同胞帶來極大便利?

3,肯德基 麥當勞等詞是怎麼樣翻譯成蒙語的?


不過隨便調查一番,可以發現準確率比較低……

比如我要祭出這張圖:

?????……

等等怎麼成「英國」了?

@趙瑾昀 曾經曰過:

另外我不知道變格分不分寫,儘管我個人不分寫,基本上這些牌匾分寫的很多。


呵呵!

說到這個真的只剩下一臉苦笑了!

不僅不準確,而且錯字連篇,有的字連蒙古文里都沒有,完全是瞎寫出來的!

上面圖是"中國聯通"的翻譯,先不說"hamtursan bolvoo "這樣直接翻譯到底有沒有達到翻譯的"信,達,雅",最主要的是最後一個字"holvoga "寫錯了,

下面,第一個是正確寫法,第二個是動詞叫"holvona ",第三個是牌匾上的錯誤寫法,不倫不類,大家可以看出三個字的區別嗎?

還有下面的,蒙古語的翻譯是"店書的"!

除此之外還有太多這種例子了!記得高中時候我們學校組織學生去大街上找錯別字,結果我們"碩果累累"!我估計內蒙古牌匾80%都是錯的,包括錯別字和,奇奇怪怪的其他錯誤。

我想啊,這主要原因就商家為了避免違法,隨便糊弄糊弄的,反正現在內蒙古快75%的人都是漢族加上很多蒙古族也看懂漢字,所以誰還在乎蒙文對不對呢?

對了,還有個問題,我特別看不慣內蒙古的橫幅或者牌匾上,漢字大象那麼大,蒙文螞蟻一樣小,像下圖。我總是幻想,如果有一天我當了內蒙古官員,首先就是把漢字縮小到螞蟻一樣,蒙文大的駱駝一樣。哈哈哈,幻想幻想而已啦!

所有的這些,歸根結底,還是我們民族本身太不給力的原因吧!

順便問下,其他少數民族自治地方,也有這樣問題嗎?希望給我一點心靈安慰!哈哈哈


1,蒙古語蒙古文書寫是內蒙古官方語言文字,跟漢語漢字是同等地位。

2,帶來了極大便利,有時候看不懂漢語就看蒙古文。

3,肯德基、麥當勞是音譯的英語。

大多數是正確的,極少數有錯別字。

—————————————————

看有好多人說大多數都是錯別字的不知道是哪兒?我這裡坐標呼倫貝爾,也可能因為懂蒙古文的人多,街上很少有錯別字的。


各個自治區店鋪牌匾上都有相應的漢語和民族語言對照,不是內蒙古自治區獨有。

比如,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店鋪

至於維族準確性怎麼樣不得而知,但是在內蒙古自治區牌匾上的蒙語寫錯現象卻不少,包括語法的錯誤,寫錯別字,翻譯生硬,翻譯出來的文字次序顛倒等現象。漢語中的某些詞翻譯到蒙文可能對應好幾個意思,翻譯時必須在語言環境下找到對應的意思,我見過很多張冠李戴的錯誤。

錯誤固然很多,但是大部分翻譯還算可以。至於好些店店名翻譯成蒙語的時候多採用音譯而非意譯,這是因為好多名詞都只是一個代名詞而已,並不能找出對應的意思。比如麥當勞,肯德基等店名只能採用音譯的方式了。

還有一些例如品牌"哥弟",店名就翻譯成了蒙語中的哥哥和弟弟的相應的名詞,並非音譯。

蒙漢對照翻譯是自治區一項強制性政策。個人覺得雖然隨著國民教育水平的提高絕大多少少數民族都能識漢字,但是這些政策在推動民族教育這件事情上是有重大意義的,也是一種民族地區文化的載體,而且蒙語是自治區官方語言之一,跟漢字有同等地位,政府文件也必須使用蒙漢雙語,這一點不可動搖。如果想給蒙古族同胞帶來更多便利,希望把蒙語寫的再大一點,有些店面只有放大鏡才能看到字。希望以後牌匾翻譯更加規範,更加精確,更加通順。


類似的情況不僅僅在內蒙古,在西藏估計同樣存在。我今年六月去西藏旅遊,就體會到藏文在西藏的地位那麼低,任何牌匾標語,藏文的大小只有漢字的一半,甚至更小。我在旅途中,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這些標有藏文的牌匾標語當中的藏文那麼小,西藏的藏族老人家或者近視眼的,能不能夠看到?已經不考慮是否有語法錯誤了(我不懂藏語),從這個細節,可以看出少數民族語言的地位。生活在一個把少數民族邊緣化的國家裡面,少數民族怎麼可以對這個國家有認同感。

PS:這個問題上,我覺得這些人如果不懂蒙古文,不要使用傳統蒙古文做招牌好不好,用錯了,帶來的是什麼後果?如果管理方是漢人,這讓我們漢人的臉往哪擱?


回答題主最後一個問題,外國品牌的翻譯目前是沒有統一標準的,有的從原文音譯、有的從漢語音譯。比如在包頭,「肯德基」的蒙文是ken de ji,「麥當勞」是mai dang lao,但是「沃爾瑪」就是walmart而不是wo er ma。


1是強制要求的,內蒙古自治區蒙古語言文字工作條例第三章的規定,總結起來就是蒙漢文字地位相等,公眾場合有漢字的地方都要寫上蒙字

2在我看來便利事實上是由兩方面來保證的,a是讓蒙古族同胞都認識蒙古字b是在大街上廣告牌都用蒙漢兩種文字註明

還是上面的條例,第二章學習和教育,我懶得截圖了大家可以去搜,這一章規定了諸如「建多少多少蒙語學校」「增加多少多少蒙語授課」「保有多少多少蒙語人才」這些內容

否則空有滿大街的蒙字也是白瞎

3類似於英語翻漢語咯,音譯+意譯。由於蒙語是表音的,所以音譯外來詞多多少少比漢字更方便,類似把McDonald"s翻譯做maikdaonade


沒去過內蒙古 不知道

不過新疆的維吾爾語標識...我看了一下...無非就是一部分音譯一部分意譯,不過到現在為止也沒發現任何錯誤,估計是因為新疆的維吾爾族隨處可見吧...


表示居住在呼和浩特的漢族人,看不懂門牌上的蒙文,包括很大一部分的蒙族,也已經不認識蒙文了。

不光是內蒙古的門牌上有蒙文,呼和浩特市的公交車報站是蒙語+漢語的,其他地區很少有。在內蒙古舉行重大儀式,比如今年的金雞百花電影節,就是漢語+蒙語播出。

我認為吧,首先要保證蒙族人民認得蒙文,才能挑出來門牌上的錯別字,如果連認字的能力都沒有,談何挑錯?講真至少在呼和浩特市,蒙族除非上蒙校,比如蒙族幼兒園,土默特學校,這類學校才會教蒙語,其他小學初中,普高,基本沒有蒙語教學。

門牌上出現蒙文錯別字,也是因為蒙語的社會基礎薄弱導致的,在10個設計者中,有一個通曉蒙語和有五個通曉蒙語的效果肯定不同,而現在年輕一代,就是面臨只有一個設計者的局面,所以出現一些錯誤也就不足為奇了。

所以,出現錯字只是表面現象,我們只有真抓語言教育,才能在自治區內把蒙語真正的學好用好,繼續傳承下去。

答主是漢族。


大部分音譯的,也有意譯的,感覺怪怪的但是能基本知道是什麼


標牌就是給人看的,自己應該先檢查吧!還有就是有文字的民族不多,流傳下來的實用的就更少了。新中國後給各個民族都創製文字在我看來就是個政治正確。浪費而己,蒙藏等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但只有極少數上層人士和宗教人士使用。靠政治可以推,但終會被逃汰。例如西夏,滿文等。再加上邊上有個更強勢的漢字。我覺得未來不是太樂觀。去寧夏看到阿語的就更覺得些扯了。現代社會人口流動極大,自覺不自覺會消失吧。強勢文化掠奪效應吧!


推薦閱讀:

《魔獸爭霸 3》獸人英雄 Blademaster 被譯為「劍聖」,與《風雲》有關嗎?
「作死」用英文怎麼說?
如何看待手游陰陽師中使用日語中的漢字生造詞語?
工業樂團「Einstürzende Neubauten」的名字應該如何翻譯?
「女漢子」用其他語言怎麼翻譯?

TAG:翻譯 | 內蒙古 | 蒙古語 | 傳統蒙古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