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不要選擇文博行業的理由?

文物和博物館難找工作


先說結論:工作不難找,但是體制內的工作難找。

1.現在體制內過了上一個退休高峰,編製數又被中編辦嚴控不能增加,導致空編奇缺;

2.某些博物館的官僚化傾向已經十分嚴重,招新人都要問三代家庭背景看人下菜碟;

3.一般學習這個專業、又想去體制內的學生,都有學術研究理想,但是非體制內單位做研究基本上不可能,所以這其實加劇了體制內職位的競爭。

但是從另外一個數據看,文博從業者的人數實際上出現了下降的趨勢,可能說明結構性問題嚴重,即大城市內的職位競爭激烈,基層單位沒人願意去。


千萬不要在考研的時候選擇文物與博物館學的多個理由

現在已經到八月份了,然後還是依然沒有找到工作,學歷並不是不夠,本人的本碩都是985,研究生還是全國的top3。但是,魔都的博物館都面試了。總之,已經妥妥的被拒絕了。無奈無奈,我已經是面試了多家博物館,魔都帝都都留不住。帝都多要北京戶口,所以我面試的是魔都。但是,還是被拒絕了。

苦澀的笑了笑,看看這家單位的重新發布的招聘啟示,居然我報考的專業赫然在列,僅有一個名額的這個職位居然沒有招!寧缺毋濫唄。複試的是我本來我以為以我的實力可以進軍最後的體檢,最後拿到我的offer,結果居然是沒招。後來打聽了一下居然所有的職位都沒有招,大家居然都被拒了,而後,招聘啟示再次發出的時候,大家的崗位就被再次放出來。和我學歷水平差不多的還有好幾個,真的,我這樣的不想要,他們是不是真的想要牛津劍橋哈佛耶魯的本科。想必以文博系統的工資水平,估計真正牛的人也不會來這些地方。我居然在複試成功的時候推掉了其他所有的offer,因為我沒有想到,居然是放出來名額了,最後關頭不招了。

想想在魔都的可愛的女友,真的,我只想和女友在一塊,迫不及待在一塊。在上海到北京這一段路,我走了三年,每年來回都有五六趟之多,每年也有一萬多,花在路上。這一回,面試複試什麼的,總共也就花了六千多。心疼的不是錢,是機會。推掉的大把大把的offer。

不該說這樣的博物館有什麼不對,掛著名額不去招是他們的自由。推掉了上海的一萬多月薪的工作,真的很心疼。文博系統的工資剛入行僅有三千,沒錯,上海僅有三千,兩年後,下回慢慢變,直到館長退休了,工資才有一萬。沒有家長的支持,剛開始,在魔都是混不下去的。

北京有很多好的文博單位,傳說中的國圖工資只有兩千。傳說中的國博工資也是在五千以下。面對勁松周圍,房價十六萬一平米。想要一平米的房子,也是要不吃不喝四十年的。假設勁松的房子不漲價,文博行業的工資以初始工資來算。我們加入要有六十平米的房子,意味著我們要活2400年,而且不吃飯不喝水不搭乘任何交通工具也就是沒有任何支出。其實,事實是房價遠比我們想像漲得快,幾天的漲幅就是我們一個月的工資。即使是四萬一平米的房子,我們要六十平米的房子,我們也要600年,不吃不喝才能買到一套房子,然而房產的期限是70年。也就是永遠在買,永遠買不到。。。

對於我這個沒有任何家庭背景,家在大西北五線城市,這是殘酷的。我熱愛文博行業,我真的很熱愛,我才會千軍萬馬中殺出一條血路,衝破考研的阻礙,來到帝都去讀研究生。。。我想憑藉我top3的學歷,我能去做什麼,沒想到,我是錯的。沒有戶口,很多時候就是沒有編製,有戶口很多時候,就意味著買房子。但是我們家不是土豪,不是那種家業很大的。我已經拼盡全力了,但是還是不行,拿了獎學金,拿了文憑,拿了項目,拿了文章,該有的我都有了。這個年紀,我似乎拿到了我所有的國內的頂峰。但是無奈的是,我還是感覺力不從心。從校長辦公室路過,看見一個女博士拉著她已經很大的孩子在校長辦公室門口哭,堵著校長辦公室。她的孩子已經很大了,但是按照北京規定,是不可以在北京上學的。我想,生下來還不如摔死,因為生下來帶在身邊,是沒有任何生存權利的。誰想到,真的有新聞是有北漂把自己的小孩摔死。生命在制度面前是很脆弱的,自古以來都是制度在玩弄生命,不平衡,但是這種平衡很難。

回首我研究生的歲月我不後悔,我看到了中國文博行業的最高水平,見識到了科研的最厲害的人物,參加了很多學術會議,還和歐美大牛們有問有答。可是這都沒有用,我已經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抓住了所有的機會。

我真的很恨自己沒有生在北上廣深,上學難罷了,留下來還很難。高考把寒門子弟從苦寒的地方解脫出來,可是畢業把這些人重新塞回去。寒門子弟父母一般很平庸,消息閉塞,關係網較差。富家子弟,父母優秀,思路廣,手眼通天。大學裡面,很多寒門子弟的學霸,出來了都不適應社會,主要是之前根本沒有接觸更多信息的機會,很多機會白白喪失。富家子弟根本不會。我的所有的消息都是我自己獲得的,因為家裡面沒有人從事這種事業,我也算是寒門子弟。我也熱愛的並且深愛我的事業我也想用我的事業改變我的生活。

我想說,文博行業,我想愛你,並不容易。我得忍受,我將來到死也不會買到一套房子,考編考到年齡很大,女朋友若即若離,或者我根本不能靠這個養活我的女友,我的家庭。難道,我根本不配有家庭么?負擔著愛情,就要為所愛之人付出自己所有的努力。我有理想,但是我要活下去我真的要活下去,我真的是想驕傲的站在這片土地上,就像我驕傲的跨進大學的正門一樣。可是,我做不到!

一道題,我改了,我就對了。一個姿勢改了,投籃就准了。我要改變什麼,我才能立足在這片土地上安家立業。考個博士?我正在努力。

我的師兄師姐陸續博士畢業回到家鄉。北京始終是北京人的熱土,上海也是。終究,如果我想在北京紮根,必須要放棄我的理想,畢竟以人類的壽命和一天二十四小時的基礎,我是不可能立足的。

留學,之前我也想了很多,現在畢竟連牛津都缺錢,文博行業資助少了很多,新鴻基等基金都停了。考個博士或許鞥改善自己的學歷,但是,窮b的本質是不變的。

我已經做到了我自己的最大的努力,我已經很累了,但是我並不想放棄,因為我是頂端的那一部分人,單純自己打拚的那一部分的頂端的人。放棄我的理想還是放棄大城市,我在猶豫。反正,我是不能放棄我的女友,我是打定主意要和女朋友過一輩子,遷就著她,愛著她。

夜已經深了。我想經歷了多次被拒絕,我還是想一下,怎麼活下去,為一日三餐努力。。。為了錢,我可以放棄尊嚴,但是不能放棄愛情。

晚安,女友。
請原諒我的無奈,沒錢沒房沒車,可是我還想娶你。拿著我的文憑,拿著我的簡歷,我真的配得上你么?

學術的理想在現在物質的社會是微不足道的我是該回北京還是繼續我的行業?


今年剛畢業的小碩 考了很多次博物館都失敗了 可仍然在努力考 因為我就是喜歡文博 不過我處在雲南這種經濟壓力不大的小地方 自身家庭條件也不差 所以三五千的工資也夠了 我更看重的是文管所博物館可以接觸到的實物 想自學兩年 然後考博 畢竟 混體制沒有後台就得靠文憑了

我們班也有就業非常輕鬆的 不能因為我一個人就業困難就說文博不好就業

起碼可以說自己是學歷史的然後當個老師啊


怎麼說呢,這個行業就是任人唯親而非任人唯賢。本人兩年前此專業畢業,就我個人瓷雜以及銅器的專業水平而言,在文博收藏圈裡是受到大家認可的,而且評價都不錯,奈何不光博物館內的工作找不到,連一個拍賣行的工作都是找不到,而認識的所謂「體制」內工作人員的水平更是實在不敢恭維,和江蘇省某地級市博物館館長認識,此人就一草包,唐代長沙窯說成宋代的,宋代吉州窯說是建窯,宋代的陶器又說是漢代……,諸如此種,不勝枚舉……你們可能體驗「黃鐘毀棄,瓦釜雷鳴」的感覺嗎?……算了不想了,乾脆自己成就自己,自己做做文物古玩的小生意也未嘗不可,各地跑跑收點文物賣賣,我用自己的本事來賺錢。但是說實話,內心裡對這個垃圾行業還是充滿了恨意的,就是個垃圾行業!


自由市場還是有需求量的,從去年底開始,我看到很多從機構,體制走出來的行業內人士開始了創業。有獨立小團隊的,也有創業公司。現在文化產業整體向好,大眾的需求挺高的。找准切入點很重要。


所以現在這些冷門小眾專業真不是給一般人念的,計劃經濟時代國家包分配至少衣食無憂就是分房要排隊熬年頭,市場經濟時代你要麼家底厚錢當紙,要麼做苦行僧為了熱愛的事物放棄其餘甚至包括家庭。


沒錯,我就是針對魔都某博。當年本科市優畢生的成績,報考該司的文物保管。保管員啊,筆試第一進去,然後說好的面試,自己又偷偷摸摸加了場操作,又加了場筆試。設了那麼多道關卡,不就是想藉機刷人么?至少證明上頭的大老爺們並不急著招人。得,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我要理想,也要吃飯。哪裡需要我,我就去哪裡好好乾。可以站著吃肉,何苦跪著喝稀飯。

有個答主考不進上博如此迷茫,其實,想要學真本事,不止他一家。慢慢投,總歸會有合適的。


其實喜歡文博這個行業,也不需要非得系統學習。看《我在故宮修文物》,幾乎都不是文博和考古專業的畢業生,相反大多是美術學,藝術學一類既有理論又有實踐操作經驗的。重要的還是有一門絕對壓倒性的技術。


從化學轉到文博 有點懷疑人生

天天在實驗室搞 但是感覺跟文物並沒有一份錢的關係 我那豪情萬丈的保護文物的責任感啊


首先,得考上一所比較好的大學,開設文博專業的大學絕大多數不會差,現在經濟條件好以後,對這專業人需求是在擴大的,但是開這專業的學校也在增多,總體感覺還是供大於求(其實縣級基層單位還是缺人,但是人不願意去啊),講這些是想說想進這一行也挺難的。講工資低?和企業比當然是低的,但是所有事業單位都一樣吧,如果是做考古的話,因為一般會有野外補助,其實收入還可以。

我在文博行業是待了5年,感覺還好。


後門需硬氣


推薦閱讀:

斯坦因所獲敦煌文物有哪些?
我是高二學生(女),特別想學考古,不是看小說看的!真的是從小就喜歡 ,想知道該朝那方向努力呢?
三十歲的我想辭掉穩定的工作去考復旦大學文博考古專業,大家有什麼忠告?
有哪些書適合送給地質和考古相關專業的朋友?
我是理科生(女),想學考古學,前輩有什麼建議嗎?

TAG:博物館 | 考古 | 文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