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外語創作文學作品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如題所示。希望有一天能回答。
上鉤(^_^)v,揪咪!
大一下學期的時候,在咖啡館花了一個星期給自己譜的曲子直接用英文填的歌詞,算是圓自己一個少年時創作的夢——
https://zhuanlan.zhihu.com/p/22277179Dreaming Out Loud(A song about ego)
Flashing through that tunnel made of trees Crashing falling breeze I can finally breathe Riding a white horse and I"m swinging Seizing lighting Picturing diamond rings Thank goodness, my hope stayed Till I see this longing momentMillions of fire works are like fountains
Kissing the heaven The screaming lights shine beyond the skylines It』s like we are dreaming out loud of minds The clouds are our wings with no attached strings Searching for our own way to well being Make that inner voice cover the earthquake There"s a greater roller coaster to take Echoes in the wind beneath the starlightRewind that we"re dreaming out loud tonight
Remember when I was against the dark Crushed the night apart And pierced its frozen heart I stepped on the broken icy road Swam across shadows Tears streaming down my throat I was running to catch air balloons To get rid of demonsThe windows of my heart got broken
As my eyes open The screaming lights shine beyond the skylines It』s like we are dreaming out loud of minds The clouds are our wings with no attached strings Searching for our own way to well being Make that inner voice cover the earthquake There"s a greater roller coaster to take Echoes in the wind beneath the starlightRewind that we"re dreaming out loud tonight
Glitters spilling out from my eyes Catch my sleeves and turn fireflies From the inspiration inside To the sky with no limit Drawing blueprints in the sunset Pouring colours to break a sweat I"m through that picture in my head Coming homeThe screaming lights shine beyond the skylines It』s like we are dreaming out loud of minds The clouds are our wings with no attached strings Searching for our own way to well being Make that inner voice cover the earthquake There"s a greater roller coaster to take Echoes in the wind beneath the starlight Rewind that we"re dreaming out loud tonight (Reprise)
我覺得,如果外語的文學作品的閱讀量足夠,那麼用外語創作文學作品是完全有可能的。
我在中學階段,讀的小說主要是英語的,聽的歌主要是日語的。那時候我用英語寫了不少日記,還用日語寫過歌。在日記中常常有自然景色等描寫,在當時我覺得用英語寫起來就比用漢語順手一些。不過,現在用英語主要看的是論文了,看的小說少了,就覺得文學辭彙生疏了不少。
用外語創作文學作品還有一個獨特的好處是,由於語言的疏離,在抒發情感的時候不像母語那樣容易感到尷尬,所以可以抒發得更加淋漓盡致。不過,這樣表現出來的情感能否被外語母語者體會,就也是一個問題了。
終於又有我能回答的問題了。。。目前錄稿都是Genre文學雜誌,強答一發
我本科為了去生物專業更好的學校轉學,機緣巧合轉到了一個詩歌,小說,散文都top 10的文學強校。為了liberal art requirement,上了小說和詩歌寫作。一開始感覺最難的是語法。。。特別是時態和介詞要用得准很難。小說寫作課上,雖然同學喜歡我故事的想像力(班上一半同學寫得都是什麼婚外戀云云。。。),但老師吐槽我語法錯誤太多看不懂,期中作品怒發C-。。。(其實是為了嚇唬我,最後改了N遍期末給我A-)
這兩門課之後覺得創作挺有趣,但寫小說改語法太累,於是後來兩年上了詩歌寫作。上完最後那節,老師說你們要不要把作品投哪試試?我說好啊,於是老師給我們發了一個雜誌單子。
之後一晃就是半年,申請PHD和做研究沒時間管寫作。申到PHD後,我的創作之魂突然覺醒,想起了老師那個單子,翻出來看一下再結合網上的文學雜誌排名,整理了幾首得意之作,投了。。。Poetry。。。(之後看過其他詩人博客,他們第一稿一般也投這,看來當年都太年輕(笑))
這審稿一下就是4個月過去,結果當然是被拒。。。我當時心想:審稿4個月,說明editor還是猶豫了一下嘛,有戲!(後來才知道,大部分作品都是在編輯桌上躺到了最後幾天,之後看了幾分鐘就拒掉的。。。)於是找了level略低的雜誌投搞,然後。。。又被拒了13次。。。
但我沒有放棄,第15稿的那個雜誌網上寫著審稿最長3個月,如果沒有按時回復請來信諮詢。我的稿件已經發去4個月了,過期之後諮詢了兩次都沒回,於是就給忘了(註:美帝文學雜誌由於沒有門檻,七大姑八大姨都來投,所以稿量很大。英文Poetry和Fiction算是有點衰弱的產業,加上funding非常少,除了New Yorker,Rattle和Poetry三家之外,編輯基本都是副職,所以審稿。。。)。幾周後的晚上,我剛洗完澡回來沒戴眼鏡,看到郵箱里躺著這雜誌的Email,心想估計又是個「Thank you for giving us the chance to read..., however...」吧,過期這麼久才回真是太讓人傷心了。湊近屏幕一看,第一句話「I"d like first of all to apologize for my personal tardiness in responding to your work...」,心想好吧,是婉拒(註:英文雜誌的rejection是分級的,過去的年代,編輯會給自己覺得水準還湊合的投稿者發措辭不同的信,暗示他們下次再來,雖然現在各個tier的拒信都被post在網上了),接著往後看,居然錄了!
不敢相信,戴上眼鏡又看了一遍,沒錯。終於有了第一篇錄稿(也是我目前錄稿中名聲最好的雜誌)!
雜誌還把我加進了一個專門的contributor list,這讓我信心大增。於是我一鼓作氣,再接再厲,又有了20多篇。。。拒信。。。
我稍稍患上了Imposter Syndrome,覺得第一次錄稿估計就是編輯喝醉後犯下的過錯。。。但我沒有放棄,總覺得作品不讓別人看到實在對不住它們的誕生。於是我花業餘時間修改,也讓其他native speaker幫我看。在投到第40多稿的時候終於有了第二篇錄稿,第三篇和第四篇錄之前各被拒了20多次,第五稿比較順利,和第四篇只隔了三稿,不知道和履歷的積累有沒有關係。之後的8個月直到現在由於為保證畢業做research寫論文處於封筆狀態。
最後總結一下體驗
課堂:在美帝的詩歌寫作課,除了第一節有教授技巧之後,後面都是workshop形式。workshop之前布置的練習很有意思:用random word generator生成詞寫詩,用wikipedia page鏈接寫詩等等 (如果想要更crazy點的,可以找CAConrad的exercise。。。)。workshop過程就是大家互相吐槽作品,也不會太tough,所以比較歡樂。這個過程有些太美好,和殘酷的投稿過程形成鮮明對比,所以這種詩歌教育方式有時被批評。
寫作:作品花時間最多的是在改而不是寫,所以我一直覺得那些靈光一閃,洋洋洒洒作出名作的故事只是rumor。一般我第一稿都是靈感夾雜了各種語法錯誤,並且由於當前情緒強烈非常self-indulgent(一般第二天回來看直接臉紅)。此後要經歷大幾十遍的修改,才會converge。其過程如同解密:查字典推敲用詞,斷句,改image等等。空閑的話還是很有樂趣的。
投稿:美帝詩歌和Fiction的投稿體驗簡直逆天(糟糕的方面。。。),想起來就不得不吐槽。首先是很多雜誌沒錢買system或者是為了減少稿量的考慮,至今還只能用實體郵件投稿,一來一回8個月(所以這類我都棄了。。。)。餘下能網上投稿的,回稿也相當慢,3個月以內已經算快,而且大家的回復時間還在不斷增加,我第一次投Poetry時候他家是4個月,去年6個月,今年7個月。。。在這個期間你不能發郵件詢問,並且在這個時間略過幾周最好也不要問,有的編輯會怪你心急產生壞印象。你可能想問編輯會不會漏掉了你的稿子,答案是。。。還真有可能。所以你諮詢的效果是量子狀態。又一種情況就是你投的雜誌沒回的原因是已經倒閉(有時包括得獎多年雜誌),這樣一來如果你把作品拿去投那些不許simultaneous submission的雜誌還需要發個撤稿聲明,免得詐屍惹麻煩。。。其次是大部分雜誌用intern審第一輪,再加上藝術本身標準的不確定性,錄和拒運氣成分挺大。之前有個哥們,一首詩被拒了40次,他懷疑亞洲人好錄稿,改了個中國人的筆名。。。又被拒了9次後被收,那首詩最終入選當年的Best American Poetry,可見其不確定性。說這些其實不是為了黑審稿人,大部分的編輯和審稿者都沒有工資,是抱著對藝術極大的熱情工作的,實在是因為funding太少,迫不得已降低服務質量。。。
錄稿:這個一半是令人高興的部分,由於美帝錄稿率非常低(純literary得過獎的雜誌普遍2%以下,Genre的5%以下),所以給人很大的成就感(抖M),有個詩人甚至說「I will masterbate on every acceptance」。另一半是令人吐槽的部分。。。全心投入寫作的作家一年都要投幾十到上百稿,我在作家博客還見過一年200-300稿的。。。一般能出chapbook(出版社選上,非自費那種)水平的人才能達到5%-10%的錄稿率。當年閑人馬大姐裡面大家吐槽何蓉生老師十篇稿子八篇被拒,但在現實中已經非常厲害了。
群體:創作後就開始了解到很多圈內有意思的事,比如很多藝術家都有些心理陰影,利用創作逃避現實(我第二節詩歌寫作課,一個同學兒時父親自殺,一個抑鬱症半學期沒來,老師是gay,班上一個les,還有我。。。喜歡二次元燒酒的變態(踢走))。此外這個圈內大部分人都非常liberal,推特上現在還時不時有反川內容飄過,大部分知乎人估計不會喜歡。。。這個群體厲害的人很多,比如在密蘇里的Qiu Xiaolong和Ye Chun老師,都是英語創作者,如果來答這題比我有資格得多。
最後祝福LZ能在文學取得成功,以及我這回答寫得非常self-indulgent,這是文學創第一大忌,小朋友們不要胡亂模仿哦。
最最後,雜誌的編輯們希望我們多給他們宣傳增加受眾,貼一下我作品的地址,歡迎閱讀(我才不會說是paper寫累了,來自吹自擂一下呢。。。)
Culture Shock From Wild Flowers
Snow Slide
A Nuclear Winter
A Neatly Folded Napkin
A Floral Hypocrite
筆名借自某女神(口水)
幫李華寫完最後一封信,之後大家有緣再相見,天涯何處再相會
《Lolita》,作者納博科夫是俄裔美國人,母語是俄語。書的開頭非常著名,看完後感覺納博科夫比土生土長的美國作家還美國。
Lolita, light of my life, fire of my loins. My sin, my soul.
Lo–lee–ta: the tip of the tongue taking a trip of three steps down the palate to tap, at three, on the teeth. Lo. Lee. Ta.She was Lo. plain Lo, in the morning, standing four feet ten in one sock. She was Lola in slacks. She was Dolly at school. She was Dolores on the dotted line. But in my arms she was always Lolita.中文翻譯與原版相比,真是相形見絀,也貼出來吧。
洛麗塔,我生命之光,我慾念之火。我的罪惡,我的靈魂。
洛—麗—塔,舌尖向上,分三步,從上顎往下輕輕落在牙齒上。洛。麗。塔。在早晨,她就是洛,普普通通的洛,穿一隻襪子,身高四尺十寸。穿上寬鬆褲時,她是洛拉。在學校里她是多麗。在簽名時她是多洛雷斯。但在我的懷裡,她永遠是洛麗塔。在納博科夫看來,用外語寫作應該是件非常享受的事。所以在我看來,用英語寫作文的體驗就是
便秘時候怎麼都拉不出的感覺。周作人先用文言文寫一遍再翻譯成白話文發表。。。因為日本留學日語造詣極深,導致他的文章那種淡淡的澀味林語堂我記不清他是先用中文寫了遍京華煙雲再翻譯成英文還是直接用英文寫了順便,中世紀一直到啟蒙時期,拉丁文盛行法語希臘語希伯來語學習也挺熱,用不同語種寫作是件挺正常的事雖然我可能用中文也不行。。。。。。
對我這種英語學渣,用外語寫作實際上還是用中文寫作,只不過多了一層腦內翻譯而已。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季羨林《留德十年》
昨天剛好在圖書館翻到一本,日本人用漢語寫的唐時期東瀛某人士的長篇小說,遣詞造句、筆墨章法這些挑不出毛病。只是順手翻翻,記不到具體內容,等會兒去圖書館再看看。
第一次看到外國人用中文寫的書,很有意思。雖然跟題主想要知道的沒什麼牽連,但暫且說說還是用回中文吧,又沒Joseph Conrad那水平。
比如 泰戈爾 ?哈哈哈都是英文創作的 /滑稽臉
推薦閱讀:
※求古風虐心小說?
※能不能推薦幾本好看的網遊小說啊?
※如何評價顧西爵的小說?
※有哪些經典的暗戀主題的小說值得推薦?
※《大主宰》這本小說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