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和台灣在軍事術語翻譯上有哪些差異?
台灣的很多軍事術語完全不能理解。「missile」的翻譯,大陸譯為「導彈」,台灣譯為「飛彈」,還尚可理解,但另一個例子「bullpup",大陸譯為無托(槍),台灣居然譯為牛犢式!簡直不知所云。所以就好奇問問台灣和大陸在軍事術語的翻譯上有哪些差異?
犢牛式吧。
犢牛式才是學名,因為英文叫Bullpup式。無托是通俗化之後的產物。
最能說明兩岸思路差異的是一個80年代誕生的新事物:space shuttle 。台灣按美國人命名的原意翻譯成「太空梭」(太空穿梭機),大陸直接扔掉原名,按照功能定名「太空梭」。
飛彈是大陸台灣共通的稱呼,後來錢學森改成導彈的。
戰車和坦克也一樣,民國時代就叫戰車了,坦克是後來起的名字。
我一直覺得坦克原名有問題,「我們擊毀了敵方1個TANK」,到底是油輪還是水箱還是戰車……台灣譯名往往學術味更濃,但是不利於普通人理解,大陸這邊更傾向於直觀的名字。這玩意和簡體字一樣,台灣覺得既然有正規翻譯,再麻煩也應該堅持用,大陸則是與時俱進。
有人覺得初期名字定錯了以後不好區分,其實很多武器在發展成熟之後和初期的定位已經完全不同,需要區分的時候叫專業名詞就行,扎古,魔蟹,高達,吉姆,都叫MS,並沒有人會搞混。幻象2000 VS 幻影2000蘇愷27 VS 蘇27俄(四聲)羅斯 VS 俄(二聲)羅斯戰防炮 VS 反坦克炮
成功級巡防艦 VS 佩里級護衛艦
康定級巡防艦 VS 拉法葉級護衛艦 猛虎式戰車 VS M48型古董坦克美國友邦 VS 美帝國主義歪樓了,記得好像台灣把速度與激情翻譯成玩命光頭
伏地挺身和俯卧撐。
@孟德爾 提到了一個很有趣的東西,就是Space Shuttle 啦,這東西在分類上屬於載人航天器裡面的太空梭,Space Shuttle屬於很個性的叫法。Shuttle就是渡船、班車之類的意思,汽車站五分鐘一趟的流水班就叫Shuttle。Space Shuttle翻譯過來的話應該叫「太空班車」。
當然,國內沒這麼講究,我們在研究自己的「太空班車」的時候,提出了很多種解決方案,有載人飛船,有太空梭,有空天飛機,這裡面算上可復用載人飛船的話,大家都能叫Space Shuttle,但太空梭就是太空梭。
來說個海軍的吧。
我國大陸海軍將submarine稱呼為「潛艇」,而台灣省則將此類水下武器稱作「潛艦」。
乍看之下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強調的都是其水下航行作戰的能力,唯獨區別在「艇」和「艦」。按噸位來說,現代海軍所使用的潛艇,無論核潛艇還是常規潛艇排水量都與護衛艦或驅逐艦類似,這樣來看台灣省的似乎更合理,但是最早潛艇出現時排水量尚未達到如今的水平,所以從歷史角度來看大陸的也不無道理。
其實,這種稱呼大多數是習慣問題,不同的說法一樣的意思,沒有什麼好糾結的......拖式飛彈,陶式導彈
台灣把梅卡瓦坦克叫「馳車式」
我們叫激光,對面叫鐳射;我們的護衛艦,對面叫巡防艦,經常會和對面海巡署的船搞混。
還有個戰術用語叫做凈空,最早聽到這個詞是在戰地2里。就是表示據點或陣地已經安全。
推薦閱讀:
※怎樣評價郭雪芙?
※台灣酵素,哪個品牌酵素最好?
※如何評價台灣鄧煌發教授評價台灣詐騙「是台灣福音,為台灣創收外匯」?
※如何看待台灣新任駐美代表改稱「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