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是否接受從歷史學的角度看待新約?

新約學者和基督徒對於新約的歷史觀點有很大不同,比如很多基督徒堅持馬太福音在馬可福音前面,而歷史學家不這麼看;歷史學家普遍認為四福音書的描述不少矛盾;並不是所有的保羅書信都是保羅寫的。


這個問題其實不難回答,但我要先說明的是,題主已經有了自己的定論:那就是聖經學者和歷史學者說聖經有誤,基督徒說沒有,所以應當以學者的為準,基督徒應當接受歷史學者和聖經學者的看法,因為這些學者代表了權威。

其實這樣的問題呢,有幾點是需要注意的:

第一,聖經研究有許多的派別,也有多學的學者,是否是每個學者都代表權威呢?如果每個學者都代表了權威,那麼學者與學者之間觀點不一樣,應該以哪個學者的為準呢?一般情況下,每一派學者都有自己很嚴密的邏輯推論和證據支撐,到現在相互之間也都是爭論之中。所以,有的人接受自由神學學者的觀點,有人接受改革宗的觀點,有人接受福音派觀點,有人接受靈恩派觀點,自己做好自己的選擇就行了。如果,只看一派的觀點或者一個人的觀點,就去斷定別人是錯的,那基本上還是讀書和了解不夠。多看點書,自然也就了解的多了。

第二,目前,神學的Ph.D大部分研究的內容是「研究聖經的研究」。這是什麼意思呢,聖經的研究大多數都是猜想和推論,因為很多沒有歷史的證據和無法重現的證據,而大家就根據僅有的一些內容推論出一個研究,然後後來人在此基礎上再研究。說的再簡單點就是很多學者在「研究一些猜想或推論」,很可笑的是,大家樂此不彼。並無法直接說明這些人是對、或是錯,但真的研究的內容和意義與聖經所講的核心已經無關了。

第三,馬可福音在四福音書中成書最早,應該在公元50年左右。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隨後成書,在主後50-70年,最晚的福音書是約翰福音,大概在主後90年。如果有歷史學家普遍認為四福音書有不少矛盾,那應該把這些矛盾說出來,或者哪些普遍的歷史學家說的有矛盾。聖經新約中的研究提到四福音書的時候,常會聽到一個詞叫「對觀福音」,並不是說福音書中相互存在很多的矛盾,而是有很多的相同、相似和獨有內容。看一個圖片大概就清楚了,就知道四福音書中相關的對比。

第四,對於自由神學和新派神學而言,提出了很多觀點。我可能無法認同,但他們有著自己的立場,可以去學習和了解。那是不是新派神學的就是正確的,傳統神學的就是錯誤呢?學術界都沒有統一的標準,所以就自己學習,自己思考就好。

第五,有人說保羅書信不是保羅寫的,這個就很有意思了。目前最多爭議的只有「希伯來書」一卷書無法確定是保羅寫的,還是其他人寫的,其他保羅書信學術界目前公認的都是保羅寫的。世界各大名校里關於神學的課程基本上都會有一門課叫做「保羅神學」,裡面會提到保羅書信有哪些,寫給的對象是誰,等等。如果感興趣可以了解一下。

最後,基督徒是否接受歷史學角度看待新約聖經?這個問題根本算不上什麼問題啦,因為解經的一大原則就是根據歷史背景解經。我們學習聖經的時候,要了解聖經中相關的地理知識,了解聖經相關的歷史背景,了解相關的風俗文化,而現在聖經考古學和經文鑒別學也是學習聖經、解釋聖經的證據與參考。

我只能說,目前中國基督徒對聖經的學習和了解還不是非常的深入,很多基督徒的文化水平也都有限,對聖經的理解有不準確的地方。比如題主提到的有基督徒認為馬太福音比馬可福音早,可能是因為編排原因馬太福音在馬可福音前面造成的一種印象,我覺得這種情況不排除,但不代表所有的,或者很多的基督徒都是這樣想的。比如我可以給你看一張照片:

這裡清晰的對比了四福音書的重點比較,從寫作時間、針對的對象、寫作的主題、強調的內容、目的等等,這些內容目前在國內的教會裡都是很普遍的教材了。如果說以前由於資訊不發達,上一輩的人沒什麼文化,那都可以理解。但現在基督徒中對聖經的學習和掌握程度,已經不是一般人或者沒有學習過聖經的人能夠達到的水平了。

題外話,我現在也在跟著一個聖經研究專家學習聖經,在美國加拿大都也算有一定的名氣了,很多聖經研究,特別是舊約聖經和聖經原文的研究等都還得請教這位老人家。他教導了我們的一種學習聖經的方法,很實用的方法,就是先去了整個聖經大中心思想和來龍去脈,那樣你才能夠明白聖經講了什麼,是怎麼寫的,如何表達的。就像小時候學習語文或一篇文章,要歸納總結中心思想,段落大意一樣。他將66卷書,每一卷書用一頁紙表達清楚其核心內容和架構,也是經典了。

所以,學習聖經的路還很長,研究的內容還很多,如果你相成為一個聖經批判專家的話,那估計需要比一般的聖經研究專家還要屌才行。否則,只拿一些話題或微不足道的小點,分分鐘就被學者給秒殺了。可惜,我這人語言天分不夠,希伯來文和希臘文學習受到很大限制,德文也不好,拉丁文就更不行了,很多聖經研究的經典著作根本都不了,所以水平十分有限,最多也就能為你解答這些了。


聖經與歷史的關係是一個好話題。

從歷史學家的角度看,聖經文本本身就是重要的歷史史料,是同時代,或接近同時代的人留下的記錄。以你提到的新約來說,史學界普遍認可成書於公元70年(耶路撒冷被羅馬軍隊佔領)以前,這樣,書的作者及讀者都有可能和耶穌同時代,這是目前能找到的最接近歷史事件的文本。其次是非基督徒史學家約瑟夫大約在稍後二三十年寫的書中提到耶穌的大致生平。按照史料接近原則,新約價值很大,但考慮到新約是信徒所寫,故作為法利賽人(新約記載其為力主釘死耶穌的群體)約瑟夫的記載雖稍晚二三十年,但史料真實性價值更有說服力。但記載比較簡略,翔實程度較新約差很多。兩個文本可以比較看。

但不可否認的是,新約時代的歷史資料依然不夠,導致史學家對很多歷史細節難以做出確鑿判斷,很多從歷史學家口中書中看到的所謂「歷史觀點」,僅僅是史學家根據非常有限的史料進行的推斷。這些推斷都隨時等待被證偽。

舉例:史學家曾根據約翰福音的個別文字使用認為:約翰福音的個別文字是在公元二世紀以後才見諸希臘羅馬的其他書籍,約翰不太可能在一世紀就用這些辭彙,故推斷約翰福音成書年代比較晚,所以也不可能是約翰寫的。但死海古卷被發現後,人們在公元前的古卷中竟然也發現了約翰福音里的辭彙!這就說明了其實是當時的史學家掌握的文本不夠豐富而已。

至於基督徒對新約的歷史問題如何看待,首先,題主舉例說的一些問題根本不會困擾基督徒。比如四福音到底誰寫在前誰寫在後,這對信仰毫無影響。如果你跟一個蘿莉基督徒論證半天,她就會以敬仰眼神看著你說:哇,你懂得真多!一個靈命成熟的基督徒不會在這些事情(上帝沒有教導啟示的事情)上大發熱心,熱衷於和你辯論。

所以這方面不存在基督徒看歷史的問題。但對於新約明確記載的歷史事件,基督徒當然會相信,而不去管歷史學家如何推斷。題主提到的四福音的矛盾,基督徒認為四福音是和諧一致的,這些無論奧古斯丁等神學大咖,還是網路都有很多分析介紹。題主有疑問可以先讀一讀。

最後談一下你舉的幾個例子。

馬可福音很可能最先成書,這也是教會的歷史主張啊!不知道題主如何得出基督徒認為馬太在前的結論?難道僅僅因為聖經把馬太編排在前就這麼認為?

保羅書信是誰寫的,這個問題是指希伯來書嗎?這是教會內史學家爭議較大的課題,目前多數教會史學家傾向認為其作者不是保羅。

但如前所述,一卷書究竟是誰寫的對基督徒的信仰也無影響。保羅書信是教會傳統上對部分書信的統稱,如果教會內外歷史學家提出了確鑿證據發現某卷書的真正作者,那教會就改變「保羅書信」的範圍就好了。


嘛,既然要說從歷史學角度看,那麼我們先從新約的篇章來看吧。

新約的篇章按照體裁來分可以分為福音書(4福音),歷史書(宗徒大事錄,但是福音書也可以算歷史書),書信(還可以細分為保祿書信和宗徒書信),先知書(若望默示錄)。

題主的意思我估摸著揣測了一下,也許是要對新教的聖經無誤論存在一定誤解乃至推廣到更大層面上,所以想了解一下信教群眾的意見?

題主問題1:比如很多基督徒堅持馬太福音在馬可福音前面,而歷史學家不這麼看

回答:對觀福音(瑪竇、馬爾谷、路加)在聖經中排版的順序並不代表成書先後。事實上教會傳統和歷史學比較一致的認為馬爾谷福音是福音書中成書較早(最早)的一部,是馬爾谷根據伯多祿的敘述整理寫下的。

題主問題2:歷史學家普遍認為四福音書的描述不少矛盾;並不是所有的保羅書信都是保羅寫的。

回答:a.福音書的和諧:庇護十世時代教會對這些問題提出過回復,見於此頁面3561條開始 新建網頁 2

b.保祿書信的作者:目前保祿書信在教會的研究成果是這樣的:所有保祿書信都直接或者間接(口授)出自保祿宗徒之手

另:這個問題下面教友好多2333


謝謝邀請.

基督徒是否接受從歷史學的角度看待新約?

新約學者和基督徒對於新約的歷史觀點有很大不同,比如很多基督徒堅持馬太福音在馬可福音前面,而歷史學家不這麼看;歷史學家普遍認為四福音書的描述不少矛盾;並不是所有的保羅書信都是保羅寫的。

--------------------------------------------

[新約學者和基督徒對於新約的歷史觀點有很大不同] 這是一個偽命題.

起初我只添加以下評論:

有些神學屬於不信派和自由派神學。許多接觸神學的弟兄姐妹如同拿到大學教材的學生,但是自己的實際程度卻只有小學程度,也因此帶來很大的難處。

並不是任何食物都是適合吃的,許多東西似乎好吃卻有毒。

與題主交流過程之中,發現題主對於信仰有著極強的誤解. 糾正他的誤會不是我做的事情.我謹在此將題主明顯的錯誤和牽強的邏輯扯一扯. 也期待更有智慧的朋友,無論主內肢體還是不信主的朋友分享自己的感想.

聖經是公開的, 許多的譯本.人人可以閱讀. 也因此產生許多的學科. 也產生許多的聖經學者,歷史學者,聖經考古學等等許多的研究領域. 有基督徒在研究,也有非基督徒甚至是反對基督徒的人士在研究探討. 有人借著研究更加堅固自己的信仰,也有人借著研究想要挑戰時間和空間之中亘古常在的權柄, 其結果是成功還是失敗呢? 據我所知過去沒有一個人成功過,也不知道題主是不是那一個特別的人. :)

在研究聖經的過程之中,有許多研究法,或者說評鑒法,文學,敘事甚至來源,編修等等方法. 對於既有的文體,使用邏輯分析和思路分析來研究,也因此產生了許多的"研究成果" 題主所舉對於福音書的成書時間甚至四福音書的先後成書和關係上就有了許多不同的說法. 在此簡略介紹一下, 許多資料和所謂的研究成果只是人基於想像憑空的臆斷,或許接近歷史真相,也或許完全是天馬行空的妄談,在此不再過多談論.

幾點思路,我希望提出大家一起思考的.

1. 一封家書,離開寫書人著筆寫書的原因和前提, 由非收信人拿來臆斷臆測,甚至脫離前後文與背景所"發現"的任何新奇理論都是無稽之談.

2. 以色列民族的信仰和基督徒的信仰是在歷史長河之中產生的,其經書也是在歷史之中編撰的經典. 閱讀聖經舊約離不開以色列民族和古以色列國的歷史的互相佐證. 閱讀聖經新約更加離不開兩千年教會歷史和教會傳講的道和耶穌基督釘十字架復活的見證.

3. 從歷史來看, 十四十五世紀人文主義復興,是挪去人不能閱讀聖經的障礙, 繼而產生的副作用使人離棄生命所應有的教導和傳承出現許多新奇但是卻使人沉迷罪惡的偽善的教導. 相應的, 按照私意解經,人自高自大來談論聖經,已經失去許多歷史時期,人敬畏天地主宰,愛惜生命最基本的因敬畏而來的智慧.

4. 對於神的認識,對於信仰的認識,不要停留在自己固有成見的基礎上,因為你的認識只是自己坐井觀天的結果. 只有不斷更新自己,謙卑受教,才能在人有生之年得著你此生所命定本應該享有的福分.

上帝是造天造地,又創造萬有,將生命充斥其間的上帝.人有自己思想的權利,可以不需理會有無上帝, 不信上帝的,大可不必終日糾纏於別人是如何信仰的. 說句真心話, 如題主的表述之中的神和他以為的永生和快樂,是連他自己想一下都會嗤之以鼻的信仰. 不要把別人都當作沒有自己有思考力的人.相信這一位造物主,只是一個人開始思考自己,思考生命和死亡的起點.

認識天地真正的主宰,認識審判,認識神的公義,只是一個起點. 而從題主描述之中只是一個旁觀的自以為是的過客. 若無嚴謹態度和求實的渴望,大可不必信口開河,因為你講的只是你自己的思想,不會對別人和你以後的世代有任何影響.而這種人自高自大,高抬自己的現象,是我們這個世代的傷. 創傷過重,人無力自我救贖,敗壞在私慾和人的狂妄驕傲之中,這就是我們所共同面對的這個社會的本來面目.

請題主不要推銷你所聽的某些教導了,你所聽的和別人講的可能根本就是兩回事.


按照歷史學的說法,這是四種天生的局限性之一。。

沃爾什認為,造成歷史學家之間意見不一致的因素主要有四個:個人的偏好、集體的偏見、各種相互的有關歷史解說的理論、根本的哲學衝突。《歷史哲學導論》

解釋不同就不同唄,不同很正常。。你看看新教歷史學家對宗教改革的描寫和天主教歷史學家對宗教改革的描寫,不一樣就太正常了。。

同理還有美國和中國對一些歷史事件的解釋。。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分歧。。一樣一樣的。。

往小了說這是個人的偏好,往大了說這是意識形態的衝突。。都可以是一種歷史解釋,你可以把基督教歷史學者的解釋也加進去嘛,歷史學者又不是只能是無神論者。


歷史學是我們的一種工具


Dale Martin 的課程以及相應的教材我都看過,書名叫

New Testament History and Literature 大家可以從 Library Genesis 下載。

從中立的觀點來看,這本書的邏輯並不能否認基督教的信仰,因為他的論證里本身已經暗含了一些這樣的前提。也就是說:假設耶穌只是人,我們來猜測經書作者們為什麼會這樣寫作,找到一種能自洽的說法。然而,自洽的說法可以有很多種,而假設的前提更可以是錯的。

舉例來講,Martin 的書是怎樣定位 馬可福音的寫作時間為 66-70 CE 的呢?

見這本書的 90 -92頁 ,概括來說主要原因只有一點: 馬可福音里的預言提到了聖殿被毀,但沒有提到耶路撒冷被毀以及猶太人成為奴隸。而猶太人反抗羅馬的時間正是開始於 66 CE,而結束於70 CE。作者認為寫作發生在這段時間之內的話,這預言就比較好理解:

If we may imagine him writing at this time, it would be understandable that he would expect that the Romans would win and that they would destroy the temple.

這裡作者其實已經假設了馬可福音並不具備真正預言的能力,而只能記述那些容易看出即將發生的事情,所以才定位為 66CE 也即反抗已經爆發之後。而如果讀者不採取這樣的假設,寫作時間完全可以大大提前。


以下Quora 上一個研究古文化和修辭學的基督徒對Bart D. Ehrman(知名新約歷史學家)用史學批判方法研究新約歷史的看法,和知乎基督徒多數人所持的反對態度不同,此人的看法比較開放,反認為持反對態度者信仰扭曲,把信心建立在神秘主義基礎上,這種態度與對待進化論時的表現一樣(知乎基督徒也幾乎沒有人接受進化論)。不過,該用戶沒有解釋在史學批判法讓聖經看起來漏洞百出的情況下,為什麼他還是那麼心安理得。

I suppose it depends on what you mean by "the cause of Christians." If you mean propagating and reinforcing a very fundamentalist reading of the history and nature of the New Testament, then I would say his writings decidedly hurt that cause.

But speaking for myself, I have found my own faith dramatically reinforced by reading his work, along with other work in the field. I was first introduced to the historical-critical method when I was an undergraduate student at 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 There, I took a class with Fr. Frank Gignac, S.J., who was the chairman of the committee that translated the New Testament for the New American Bible, on Koine Greek. What I learned in that class was very eye-opening, and was consistent with much of what Ehrman (who I discovered a few years later) writes about in his books. Indeed, Ehrman"s popular books don"t really say anything that is controversial among New Testament scholars -- his major project with them is not to create new knowledge but to popularize established knowledge.

As an academic, to take a set of sacred texts and to ignore or bracket off all historical research about those texts -- their sources, development, relationship to oral traditions, their literary and rhetorical forms, their various redactions, their historical contexts, their intertextual relationships, etc. -- seems, to me, to be the opposite of taking them seriously. If they are important (let alone inspired), then we should want to know everything about them that we can. (I feel similarly about evolution/creation debates -- if creation is important, and I think it is, then we should strive to know everything we can about it, not plug up our ears and ignore what scientists have to say).

Once the texts were to some degree demystified, they became immensely more intriguing. I started to wonder more and more about how they were written, and what was going on in the background, and how they developed into the canonical versions we have today. And that curiosity and wonder led me to spend a lot more time reading and studying them than I ever did before. It also gave me a way of talking about the texts to non-Christians in a way that arouses their interest. And all the while, it deepened my appreciation of the texts and the genius of their composition. I"m also now aware of and untroubled by their various blemishes -- was Jesus crucified on passover or the day before? What"s up with Mark"s seeming ignorance about Palestinian geography? How cordial exactly were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Peter and Paul? If the texts weren"t real historical products, but instead were entirely mythical, these kinds of things would either force me to come up with contrived harmonizations or to reject the texts. As real historical products, I can accept them for what they are and appreciate them and wonder about them in a way that supplements rather than harms my faith.

Now, all of the foregoing notwithstanding, I don"t have an answer to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popularizing this knowledge has helped or harmed Christianity in the aggregate. But, as a Christian, believing that the cause of Christianity is not harmed but helped by the truth, my faith leads me to believe that Ehrman"s efforts have helped Christianity. But it would be very difficult to test such a question because his efforts haven"t occurred in a vacuum and there is no way to randomly assign people into groups and compare the effects of exposure to non-exposure. But my sense is that the people who are particularly worried about Ehrman"s work (and, more generally, the scholarly field of New Testament studies) harming Christianity have a very warped sense of Christianity and Christian faith, one that rests on mythology rather than on the actual gospel. Just as with evolution -- for the Christians who are troubled by the discoveries of science undermining their literal reading of Genesis, as if their faith depended on the security they derive from the latter, all I can suggest is that they "should take care not to fall" (1 Corinthians 10:12).


聖經是一本由上帝所寫的神書,但也不能否認是一本具體由歷史上的人用作為一種歷史文化的語言所寫的普通書。所以用科學規範的歷史學方法考察聖經的內容和成書過程完全沒有問題。科學界從來不和宗教對著干,所以宗教界沒必要抵觸什麼。


以大公會議為準


沒辦法接受啊,我是有神論啊,不是物質世界的無神論啊……有神論者承認人的有限,對神借人手所寫的聖經毫不懷疑,因為人無法還原歷史的真相,神左右人類歷史的進程,神要混淆視聽,誰能掙脫?


推薦閱讀:

《聖經》舊約中的「蘆葦海」是如何被翻譯成「紅海」的?
《聖經·舊約》中該隱的妻子是從哪來的?

TAG:歷史 | 聖經 | 基督教 | 宗教 | 神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