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遠來看,NFC 會在移動支付領域替代二維碼嗎?兩者之外還會有什麼新技術嗎?


瀉藥,先說結論,電子支付的市場化演進和技術發展並不是一回事,從產業鏈的角度,二維碼是做減法,NFC是做加法,這也是二維碼能快速切入市場,迅速佔領中低額支付市場的關鍵。

從金融安全的角度講,NFC要比二維碼要高不少,鑒於很多人對二維碼支付和NFC支付的原理背景不甚了解,稍微展開一下。

首先,NFC和二維碼都是本質都是通訊介質,只是NFC是可雙向的,二維碼是單向的,這個在NFC支付時可做的技術實現就更豐富,比如可以實現主動喚醒。

其次,在信息傳輸效率上,二維碼是單向的光學圖形識別,以現有的幾家的標準看,採用的是18位條形碼,由於其中一般前兩位用於區分機構,至少一位是隨機偽碼,所以有效位只有15位,要用於傳輸經過編碼的賬戶ID和時序OTP碼,限制還是非常大的,比之NFC無論在傳輸信息量和擴展性方面差遠了

另外,雖然nfc和二維碼是通訊介質,不過我們現在談論NFC支付和二維碼支付時,往往講的不僅僅是介質,而是基於兩種介質發展起來的一整套技術,所以還涉及到手機本地數據存儲和傳輸層面,由於NFC支付從一開始,就是基於金融級的要求在設計技術方案,也是二維碼支付不能比的,從這些方面看,當年央行叫停二維碼支付也不是沒有一定道理。

然而,市場才是檢驗產品最大的標準,二維碼支付現在的地位,是典型的互聯網思維的勝利,是做減法的產品思維的勝利。

要詳細講這個,就先看看NFC支付的發展過程和二維碼支付是如何快速崛起的。。。有空再填


沒那麼複雜,就是nfc硬體跟不上,所以沒法方便地支付。

所有的智能手機都有屏幕和攝像頭,二維碼絕對沒問題。 而nfc不是每個手機都有,而且技術實現方式還有區別。

商家要投資不同的設備去支持nfc。使用前店員先要問用戶的手機型號,查一下是否支持,然而很多人還說不出自己手機的型號。如果是蘋果還需要applepay設備,部分終端還需要簽字。。。

所以不管理論上Nfc比二維碼先進多少,事實上商家和用戶用nfc支付,不僅不方便,而且額外成本很高。

而且現在二維碼已經夠方便了,用戶習慣已經形成,要改變需要很大的教育成本,沒什麼必要。

所以,我認為在國內移動支付領域,nfc替代二維碼的可能性不大。其他技術也差不多。


前提,僅討論商家掃碼主動收款的二維碼付款,關於消費者掃碼付款的情況,因為漏洞較多,應該無法與NFC直接競爭。

個人認為,移動支付領域,NFC與二維碼會長期共存,並且共存初期,二維碼佔據壟斷地位,隨後由於銀聯的補貼以及NFC模塊成本的下降,逐漸越來越多的手機支持NFC,但是使用的方便性再也不能超過APPLE PAY,也有不能安裝POS的商戶。最終可能形成無現金的局面,NFC付款筆數遠少於二維碼但單筆金額較大,二維碼在交易次數上遙遙領先,但單筆金額較少。

1.便利性,

在手機端硬體具備,並且收銀員受到良好培訓的情況下(例如全家)兩種產品的便利性是差不多的。

主要的便利性差距:NFC直接指紋,不需要APP,這個的確承認,但差距實在太小了,實在不行,阿里把小米買下啦,直接指紋完了就顯示條形碼。。。

目前兩者商戶側均需要聯網,消費者側均可短期斷網,長期斷網NFC沒壓力,二維碼風控所以無法支持。

小結:客戶一側如果手機具有NFC功能,便利度沒有差別。

2.商戶門檻

NFC最大的不便利是需要專用設備——正規POS機(目前NFC幾乎收單都是銀聯POS,不排除以後的變化),這表著需要銀行賬戶,營業執照,稅務登記等一系列有關部門的參與。原來有POS機的商戶對於這方面的成本為約為零(拋開收銀員培訓),對於那些不可能有POS機的各行各業,這簡直就是要命的門檻。這也是支付寶微信迅速壯大的沃土。

而二維碼僅需要巴槍與網路。貌似流程與有關部門打交道不多,這個就不深入了。

小結:商戶門檻差距較大,NFC有難以攻克的區域

3.安全性

目前出的安全問題主要是消費者掃靜態二維碼付款的情形,這裡不再討論。

對於目前技術下的風險,

目前NFC付款通訊是雙向的,最終解密後的秘鑰是靜態固定的,受加密演算法保護,存儲在手機加密晶元中。第一風險點在於HCE雲寫卡中途的信息泄露,實體銀行卡由於是專業機構製作,而雲閃付是手機寫入,所以存在著交互寫入的漏洞風險(秘鑰寫入他人加密晶元中)。第二通過窮舉繞過加密演算法取得秘鑰這樣可以隨意寫入任何加密晶元,不過攻擊難度較高(沒有先例)而且理論上加密晶元具有自毀功能,由於手機隨身攜帶,雲卡被演算法攻破的概率微乎其微。由於雲卡目前有效期發出來是4年左右,與實體卡一致,可見卡組織的技術信心。並且能夠通過大數據判斷是否要求POS機輸入密碼。

二維碼付款,通訊是單向的,使用的是動態變化的明鑰,其依據全在APP伺服器,演算法完全可以是動態的,說白了就是每分鐘給你一個新的銀行卡號,憑卡號就能付款。卡號怎麼算出來的?只有阿里巴巴跟騰訊知道。目前充值卡還有網遊點卡均是這種方式,暫時還沒聽說過哪家的演算法被攻破的。。。風險點在於第一,用戶離線數據風險,一般為了方便,均會提供離線付款碼,但這個是預先通過演算法下載在手機中的,同樣有傳輸還有儲存風險,不過伺服器端會對離線付款風險區別對待的。

第二就是商家傳輸風險了,只要有付款嗎,就能對客戶扣款,商家巴槍開始到支付機構的數據傳輸如果被竊聽,那就能夠扣款。這個風險比NFC要大不少。畢竟如果有心人把你的屏幕監控了,他就可以直接扣你的款了。所以阿里等支付機構,對於風險收單店鋪,是要求手機二次輸入密碼的。

小結:只要不是實體磁條卡,目前的支付方式都安全到不行。


對於商家來說:二維碼的成本接近於零,嘗試門檻幾乎沒有,nfc了解的人並不多,不具備群眾基礎,成本也大很多。

記住互聯網裡面的一句話:能用軟體解決的事情就不要用硬體,能低成本解決80%的就不要高成本解決90%


應該不會

硬體方面,用戶這頭有屏幕的手機遠比有nfc的手機多得多(手機還能不帶屏幕么?)。商戶這頭nfc設備成本比掃二維碼的要高。

軟體方面,目前移動支付的兩超支付寶和微信都是走二維碼的。NFC支持者是銀聯,雖然借Apple Pay的勢頭已經發展了一波閃付,但是普及程度和用戶體驗統一性完全不能和支付寶微信比。用過Apple Pay的人都應該知道,那個免密能不能用得出來涉及用戶、銀聯、發卡行、收單行等N方的設置,還涉及線上線下支付設置等等 一方不允許你就得輸密碼,用戶體驗統一性差的要死。之前我在Apple store買iPad用Apple Pay都付不了錢,真是扯淡到極點了,你想想你去淘寶買東西結果不讓你用支付寶付錢,是什麼體驗?

還有個問題就是手機廠商是不是開放nfc給第三方app支付用,iPhone就是nfc只給Apple Pay用,如果蘋果不進一步把nfc像指紋一樣開放給第三方用的話,其他廠商基本也不會跟進,這就更加限制nfc與二維碼競爭了


這個話題要說起來可以很長,但是答案很簡單,NFC算個鎚子啊


首先,非常贊成 @錢遠山 的回答, 另外, 我發現本回答下, 很多行業從業者, 比如草料的, 我們都知道, 草料是做二維碼行業的, 站在利益層面, 當然希望自家產品發揚光大, 這是無可厚非的, 但是也帶來一個問題, 回答的不夠中肯, 處處透露著二維碼必勝的氣勢

作為一個沒有利益關係的回答者, 我只想說一句話, 各有各的長處, 各有各的場景, 應該取長補短.

很顯然, 二維碼支付成本低, 這是必然的, 小販列印一張紙就可以了, 可是有沒有想過, 為了延長這張紙的壽命, 小販去給紙過塑, 結果在強光下, 過塑以後的紙會反光,影響手機攝像頭識別, 晚上,在昏暗的燈光下, 手機攝像頭難以識別? 打開閃光燈, 又會造成反光問題, 而作為NFC支付, 則不存在這些問題, 並且前面其他人的回答中也提到了, NFC雙向交互, 二維碼單向交互, 安全性上 二維碼自然比不過NFC, NFC甚至可以做到離線消費, 二維碼敢嗎?

再來說說NFC的劣勢, 很顯然, 最大的劣勢就是成本, 現階段 想要NFC收付款, 必須具備支持閃付的收銀終端, 並且手機需要有nfc功能. 成本確實比二維碼高了不止一點點.

但是有沒有想過, 以前手機沒有攝像頭, 現在加入了攝像頭, 以前手機沒有NFC, 現在加入NFC呢? 蘋果做到了, 華為做到了, 三星做到了, 小米也做到了, 可以預想, 不就的將來, NFC將成為手機的標配, 然後各個廠商開放NFC的api, 各種寶寶類應用支持NFC, 兩部手機相互碰一下付款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事情, 到那個時候, NFC的成本問題將不再是問題, 到那個時候, 二維碼將如何彌補它的劣勢?

當然, 這只是設想, 最終還要看廠家, 廠家要看資本


先給結論:NFC支付替代二維碼支付很難。

我從使用角度來分析一下:

  1. NFC是需要硬體支持的。

相對於便捷的二維碼來講,消費者需要首先辨別自己的手機是否支持,然後需要辨別該商場是否支持NFC。

也就是說,

用戶需要仔細審視自己的手機功能。

沒有,意味著拒絕

對於幾年才換一次的手機用戶來說,

換機,意味著殘忍

2. 成本。

  • 以Apple Pay為例,近場支付需要商家升級支持Quick Pass的設備,用戶則需要使用iPhone6 以上的蘋果設備。相應的 三星Pay 對應三星設備。

  • 二維碼不受以上限制。除非你用的是非智能手機

也就是說,

現在NFC支付處於各自為戰,

並沒有形成一統支付的基礎。

3. 操作流暢性。

二維碼支付廣泛存在於超市、商店和飯店,甚至在菜市場小販都支持。

Apple Pay?

用戶還需要考慮自己去的商戶支不支持。

有時自己按了指紋,還需要自己再輸一遍密碼。

況且你確定收銀員使用Apple Pay的熟練程度超過二維碼?

要是碰見「大媽」收銀員,詢問

【您這支持Apple Pay嗎?】

「大媽」一臉懵逼的問:

【啥?】

……

逼格不再big,還是老老實實刷銀行卡、支付寶、微信吧。

4. 二維碼優惠

這可謂是二維碼支付生態的商業大殺器。

時常支付寶搞個優惠活動,消費者就能把超市搬空。

在中國,

過度催熟的支付市場,

早就把消費者忠誠度消磨的一乾二淨。

沒有優惠,

憑什麼用你,用誰不都一樣?

※ 多說一點,看到有的答案提到【安全】這個維度。

安全不是不重要,而是不是那麼重要。

斷個句:安全 / 不是 / 不重要,而是 / 不是 / 那麼重要。

前面提到,

在中國,消費者忠誠度已經被過度催熟的支付市場磨滅殆盡

這部分受眾,更願意接受二元論。

絕對安全絕對危險

過度複雜的理論,

已經讓消費者放棄對這一方面的思考。

安全已經不再是首要考慮。

用戶使用這種支付方式

更多的是基於,

品牌的信任

有沒有優惠?

【總結】

  • 近場NFC支付至少需要跨過四座大山——消費者硬體支持,商家支持程度,手機產品佔有率,促銷優惠
  • 二維碼支付——擁有一台智能手機,搞定!


占坑。之前回答過。

技術上近場通信比連互聯網二維碼要低一個層次。

但是市場永遠不是靠技術說話,nfc由於和銀聯合作的蘋果三星這種國外手機品牌的帶節奏,整體上新機鋪量已經到了一個相當大的級別。

兩種支付場景應該會並存一段時間。

然後在更遠的未來依次被指紋,虹膜識別取代。


先說結論,立貼為證:

1、NFC會成為主流小額支付方式,目前銀聯用集成晶元的信用卡,將來通過SIM或手機的結合也許會有突破。其實刷手機付款更方便,安全性也能同級別保證,這點APPLE PAY通過銀聯已經走在前列(所以也算NFC),並且先行成功市場化。

2、二維碼支付(主動掃碼及被動掃碼)會在發生一些影響較大的套現、詐騙案例後引發討論和管制。形式最終會保留下來,但會被進一步限制(尤其是主動掃碼),包括被要求清理虛假商戶、被限額(尤其是信用卡)、加強風控(結合地理/網路定位等),應該會在網聯上線後得到規範。

時間一兩年內,不超三年。

======================

其實小額支付,不管哪種方式或通過什麼平台,除了技術上了優劣,更大的動因是利益和監管的關係。小額便捷支付分析如下:

銀行卡NFC,也就是閃付,是銀行卡直接在POS機具上支付。此方式其實已經和銀聯綁在一起,現在卡片、機具已經標準化並全面實施,所以這是銀聯主推的方式。

二維碼支付,這主要是非金融支付機構(第三方支付)主推的方式,目前經由商戶-&>用戶/持卡人-&>支付平台-&>銀行卡/銀行,已經沒銀聯什麼事了,但是非金融支付機構清算平台的網聯肯定會出來的,那層次豈不更多更複雜?其實通過網聯直聯銀行清算後,第三方支付的地位和作用就會被大大地弱化,相當於目前POS行業里的收單機構,只負責商戶拓展、運營而已,不過會比線下收單機構多了用戶端的運營,跟平台內部的餘額、業務。不過好就在網聯本身會由這些第三方支付入股成立,未來怎麼變,現在網聯也還沒上線,還有很多博弈和未知。

所以將來NFC跟二維碼一個基於線下一個基於線上,都有龐大的機構背景、應用規模和用戶群體,已經不可能誰取代誰,而會長期並存發展、互相滲透。不過,目前第三方支付的政策傾向會被限制於小額便民的定位,所以整體應用場景、支付規模會受限。

其實,在銀行及第三方支付之外,還有很多成員對便捷支付這塊虎視眈眈,因為除了卡片NFC、二維碼,還有其他支付方式,比如手機,這個天然便捷的隨身設備,比攜帶卡片更方便,基於手機硬體的安全性也能保證(本身也是基於NFC技術)。掃二維碼都能支持,那刷手機也應該支持,這要求不為過吧?手機支付裡面又分兩派,一個手機製造商、二是通信運營商,通信運營商基於SIM的支付應用這些年已經處於競爭下風。手機製造商方面,除了幾個大的手機品牌有能力推動移動支付這塊,中小廠家其實也沒那個實力,所以將來,有可能出現大品牌手機支付平台跟中小手機品牌手機廠商支持的運營商支付並存。當然,前提有手機支付這一塊的地位。

那麼問題來了,手機支付平台如APPLE PAY、小米PAY它也是要對接或自己作為第三方支付平台,目前不可能按當初第三方支付的路子,再一家家銀行談合作,網聯之外也不大可能再搞個移聯。那手機支付這個看上去便捷與安全綜合最優的方式反而會被冷落。目前蘋果的APPLE PAY是跟銀聯合作的,也就是手機廠家也成了一個收單機構,而且接觸得到用戶端(就像將來網聯上線後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將來不排除有手機廠家的手機支付會走網聯通道(自己做第三方支付)。

所以目前,網聯的政策框架已經明確並在落實的進程中,好不容易得到和銀聯並列的地位和競爭關係,第三方支付等眾成員爭奪網聯的股份就非常重要了。然後,恰逢清算市場要進一步開放,VISA、MASTER也要進入中國市場。那將來銀聯、網銀之外,是可以有更多清算組織的,手機廠商、運營商在二維碼支付被限制,手機終端更被看好並得到廣泛應用的時候是不是又會想著提高話語權,密謀上面說的「移聯」這件事呢……


京東白條閃付已經支待apple pay,華為PAY和小米PAY了,以後的支付方式遲早要取代二維碼這種原始而又不安全的方式。


所在五線小城,今天打了個摩托車,沒零錢,試著問了一下摩的師傅,居然去支持微信轉賬。所以Nfc能不能取代二維碼不是取決技術多先進,而是取決於有沒有一個全民應用能內置支付應用。恩,世界都將是騰訊的


不會


謝邀,會長期共存

消費者使用的手機在兩方面上實現功能都不存在很大問題

但是對商家來說,nfc不是都能玩得起的,就算以後能推出NFC手機支付商家版,成本也不小

所以對小商戶來說,不如一張二維碼來的方便。


等專門攻擊二維碼支付的惡意軟體漫天飛,才是NFC的發展期

不過估計也快了


我不信街邊水果小攤會帶個3G POS機讓你刷銀聯閃付/各種Pay。


二維碼和NFC各有特色,不好說誰能把誰完全取代。

這些是由技術方面決定的。

為了實現支付安全,二維碼需要網路。

NFC可以離線消費。

NFC的缺點,除了需要硬體支持外,技術方面,對於應用開發過程也有較大的難題。而二維碼應用的實現在技術上相對來說也容易點。

還有其他什麼方式,支付寶之前用過呀……

聲波支付?

還有現在新潮的……刷臉支付?


將整套系統分為智慧端(識別端)+特徵端 高頻+中頻+低頻來看

二維碼低頻支付以小攤販為例:商家為特徵端0成本(紙質收款碼),顧客端為智慧端(全機型可用)覆蓋率高,支付耗時較長

NFC低頻支付以小攤販為例:商家似乎沒有像收款碼這樣0成本便捷的的特徵端,據說有NFC標籤,顧客為智慧端(部分機型可用)

二維碼中頻支付以超市為例:商家為智慧端帶掃描槍(需要成本),顧客端為特徵端(全機型可用),支付耗時適中。在超市為你清點完商品的時間,應該夠掏出手機-解鎖-出示付款碼

NFC中頻支付以超市為例:商家為智慧端(需要成本,和二維碼對比不知道哪個高),顧客端為特徵端(部分機型可以使用),支付耗時短

二維碼高頻支付以地鐵為例:商家為智慧端(交易頻率高成本不計)。顧客為特徵端(全機型可用),支付耗時適中,基本夠用

NFC高頻支付以地鐵為例:商家為智慧端(交易頻率高成本不計)。顧客為特徵端(部分機型可用),支付速度快,方便快捷。相信NFC成為手機標配之後市場份額會上升

生物識別支付:以人臉,指紋,瞳孔為特徵端,無需攜帶手機。適合中高頻支付。以地鐵為例,當你走過支付通道,無需掏出手機,直接人臉識別自動支付(識別速度和安全問題再想辦法解決)

技術無高低貴賤,發明出來都是為方便大家,哪個適合自己用哪個

附:

廣州地鐵 Apple Pay NFC支付實測:廣州地鐵支持apple pay,我們去現場體驗了一下

廣州地鐵全面支持刷Apple Pay:過閘機實測

廣州地鐵 微信乘車碼支付實測:廣州地鐵微信掃碼入閘如何?線下實測發現十分便捷

以上皆為瞎說


為什麼用戶的二維碼是動態的,但是商戶的二維碼卻可以是靜態的;微信和支付寶採用這種模式,是從哪些角度考慮的?


其實就一點,因為中國沒有信用卡的人很多,需要現金支付的場景多 註定了二維碼支付會佔領大部分市場。


推薦閱讀:

誰知道目前有哪些手機支持NFC功能的?
小米 Max 2 為什麼不支持 NFC?
如何評價小米5的 「全功能NFC」 ?
NFC手機能模擬門禁卡嗎?

TAG:移動支付 | 二維碼 | NFC | 互聯網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