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的冬天和俄羅斯的冬天哪個更冷?為什麼志願軍能在朝鮮的冬天進攻而德軍卻節節敗退??


11月底才真正冷,之前近一個月算不上冷是可以堅持的。

最關鍵的是聯軍兵力根本不足,戰役目的已經達到,聖誕就要回家了。所以軍火船補充人員半路掉頭回家了。而兵力不足更明顯,如果有十四個美軍師無論公路還是山頭都會防守嚴密,事實只有一半還不滿員新兵要佔一半以上而這七個師中還又部分要維持補給線和幫助清繳游擊隊(朝鮮的游擊隊是真游擊絕不是游而不擊)


首先俄羅斯的緯度要高很多……但這不是重點。

重點是第二,因為有一種東西叫做信仰。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到1949年解放戰爭結束,中國所遭受的屈辱和痛楚都世世代代烙印在那時的中國人心裡,所以當他們跨過鴨綠江後看到老百姓被戰爭所帶來的巨大痛楚,他們感同身受,他們內心都暗暗發誓,不能讓新生的中國再次陷入悲劇之中。(當時的口號是抗美援朝 保家衛國,重點是保家衛國)題主感興趣可以百度一下什麼是「迷一樣的東方精神」(這個說法來自於同志願軍交手的美軍),並且推薦兩紀錄片《鐵在燒》和《長津湖戰役》,你會有更好的理解


敵人雖然強大,可我們背後就是鴨綠江,就是祖國四萬萬父母兄弟。那個在長江口架起一門大炮就能奴役一個國家的時代已經過去,如果還有敵人不相信這一點,請先問問我手中的鋼槍、踏過我的屍體。


論冷的話,肯定是俄羅斯更冷,畢竟緯度高。

為何德軍敗退而志願軍能進攻,首先從作戰目的來說,德軍是侵略,失敗了大不了回家嘛。而志願軍卻是保家衛國。如果不進攻,背後就是鴨綠江,就是祖國的土地,如果不進攻,美軍的飛機就可以隨便炸我們的邊境,首都都在美軍飛機的作戰半徑中。無路可退,置之死地而後生。兩種戰鬥意志一眼便可見高下。

其次,德軍進行的是機械化大縱深閃電戰,戰區一馬平川,好處是進攻推進速度快,但如果失利,同樣無險可守,只能敗退。抗美援朝戰區大部分是在三八線以北,多為山區,地形崎嶇,美軍機械化部隊完全展不開,空中打擊效果也大打折扣。而我軍在國內已經習慣了山地穿插運動作戰,可以說是一支從山區走出來的軍隊,在這種地形打起仗來輕車熟路,自然可以做到進攻。


這兩場戰役不能簡單的把主要原因歸咎於天氣吧。


一個是利用機械化進攻一個有縱深的國家,利用機械化,每天穿插幾十里。

一個是在一個幾乎沒啥縱深的國家,用兩條腿前進。

一個是敵人不畏傷亡擋在自家門口,一個是敵人一心火力優勢,無心呆在別國為所謂的正義犧牲。

一個是強弩之末,一個是鋒芒畢露。

一個是一刀捅牆上,一個是榔頭砸石頭。


1942年11月12月的勒熱夫突出部之役發來賀電。


推薦閱讀:

如果二戰期間德國大力發展航空母艦,戰爭的結果將會發生什麼變化?
台灣人如何看待李登輝?如何客觀評價他的歷史地位?
如何看待11.1正晶看民視中曹長青大戰侯漢廷?
為什麼共產主義意識形態會提倡清教徒式的道德?
如何看待最強大腦上王昱珩對日本選手不尊重,談論歷史政治?

TAG:政治 | 軍事 | 軍事研究 | 朝鮮 | 蘇德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