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對音樂版權的逐漸重視和音樂付費,對未來的音樂市場,和音樂製作或職業音樂人有什麼影響。意味著什麼?

突然發現許多歌在各大音樂app上因為版權,需要付費或者不能聽了。這是不是意味著大陸音樂市場正在進步,對於跟音樂有關的職業人會有什麼影響。本人學生,正踏上做一個職業樂手的夢想之路。對於音樂不賺錢,做音樂就會比其他行業賺錢難的思想會有什麼衝擊。問題可能會不嚴謹。望拋磚引玉。


『音樂人』是個什麼鬼?

看了題主的補充說明,我覺得,還是再次重新審視一下『音樂人』這個概念,再談其他吧。

搬運:

中國大多數那些沒成名的音樂人,是如何做音樂的? - 賈鄭婧的回答

對號入座,題主想做的職業『樂手』,一般而言屬於純粹的『幕後』,而且生存模式以『接活』為主。這種『接活』包括:參與錄音、參與巡演、參與綜藝節目、參與大型演唱會。

當然了,職業樂手也可能成為一名優秀的器樂演奏家,solo artist之類,於是走到『台前』。這時就請參考『台前』-『歌手』的生存模式。

如果是『幕後』-『樂手』模式,音樂版權的規範化和音樂付費化,對樂手並不會直接帶來明顯收益機會。

首先,樂手的生存模式是幹活兒拿錢,至於樂手參與的那首歌萬一火了,後面的版稅也基本沒樂手什麼事。

其次,基於樂手的升級模式還是努力接更多的活和更大的活,也即量價齊升。提價的辦法,自然是你參與過大牌藝人/當紅歌曲/經典歌曲,並成為某某欽點,更或者你的技能點已經到了非你不可的程度。提量的辦法,要麼為人靠譜會維護關係手又勤快,要麼狠狠殺價做低端活兒。

當然了還有一種辦法就是市場需求猛增,每天無數的新歌要錄製,無數的演出找樂手,無數的綜藝節目找現場樂手,然而短期內樂手供給卻跟不上,於是你吃了紅利。

那麼,音樂版權的規範化和音樂付費化,是不是會使得樂手需求市場猛增呢?會刺激音樂大生產嗎?

答案是:按理說,當然能。規範的市場當然能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而良好的來自 C 端和 B 端的付費習慣能保證生產者收益。

但是,到現在為止,以及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我們大概率還拿不出一個『規範』的框架,迭代出一個成熟的規則。

『其他行業』是個什麼鬼?

題主所說做音樂不賺錢,做音樂比其他行業賺錢難這件事……

不妨先看看音樂行業相關的3組數據:

1. 尼爾森統計,2011 年一共有 800 萬首數字單曲售出,其中 94%(750 萬首)下載量不足 100 次。32% 只下載了一次。其中有 102 首單曲的下載量超過 100 萬次,銷量達整體的 15%。在當年售出的 800 萬首單曲中,0.001% 的作品創下了 1/6 的收入。

2009年時,對應的數字是,640萬總售出單曲中,93%的單曲下載量不足100次,27%只下載了一次。2007年,390萬首單曲中,91%的下載量低於100次,24%只下載了一次。

2. bernstein research研究,Youtube上1%的視頻佔據訪問量的93%,1%的視頻佔據了94%的觀看時間。只有4.3%的視頻有超過10000次觀看。

據Youtube 統計,爆款歌曲MV在Youtube達到10億觀看的時間,Adele的Hello目前保持著最快記錄:87天。當然了這個只統計官方帳號在Youtube發布的視頻(一般是xxVEVO),要是把各種飯制視頻算進去時間就更短了……按照這個標準Justin Bieber的《What Do You Mean?》達到10億,JB擁有baby,sorry,what do you mean三支「獨角獸」。順便提一下JB在3月初成為VEVO平台上頭一個累積觀看達到100億次的藝人,其中40億次來自去年9月發的專輯Purpose,也就是6個月時間視頻觀看增加了40億。

3. 在 1980 年,有超過 80 首歌曲進入過 Billboard 的 Hot10 榜單,其中只有 18 首在這個位置持續了 10 周以上。在 1985 年到 1989 年的整整五年里,只有兩首歌在 Hot10 的地位保持了超過十周。

而在去年,只有不到 50 首歌取得過前 10 的位置,其中有 30 首保持了 10 周以上,9 首甚至超過了 20 周。2013 和 2014 年甚至更少——分別只有 33 和 31 首歌進入過 Hot10 排名。

舉這些美國案例,只是為了展示一下慘烈的馬太效應。

我國缺少這方面的數據統計,但華語音樂這些年來趨勢也是類似的。實際上在這方面音樂、影視等娛樂行業都類似。

說做音樂不賺錢吧,我國那種紅了一首歌然後走穴走到吐,接活接到手抽筋的winner 們,恐怕都懶得鄙視你。說做音樂賺錢吧,就算那麼成熟的美帝市場,絕大多數音樂人也就是普通白領,甚至純粹是個不求收入的愛好,人家還有一份別的工作養這愛好。

『一點正能量』

幾股時代的洪流顯然就在眼前洶湧。

然而對於一枚非創作型(尤其非十項全能型)音樂人的職業生涯而言,音樂版權啊音樂付費啊即使天天討論的很熱鬧,也恐怕不是你該寄予很大希望的那股洪流。創作型音樂人就另當別論了。

事物的本質規律並不會發生變化,職業生涯的打怪升級模式也並不會發生顛覆性變化。本著職業生涯中接活兒時能提價提量的明確目的,甚至以非大神的樂手技能刷出大神的名氣從而實現溢價(當然了技能方面也大神為最佳),想被時代眷顧的話不如選擇SNS、網紅、社群這股洪流。其實創作型音樂人也一樣,苦苦等著一件說不好還要多久的自己完全無法控制的事落地,不如藉助已經很成熟的平台玩點新鮮的。

對於職業音樂人,現實里一個優秀的市場是這樣的:

每個月層出不窮的新歌,每年都能冒出幾個不錯的新人,排行榜總在變,舊人很快遺忘新人很快上位,總有人做不下去轉行,也總有更多人闖入想要功成名就……

然而你瞧這麼一個繁榮的市場恐怕也不是解決了版權問題就馬上能到來的。


謝邀。

細微的進步。

賺錢的還是已經成名的藝人們。

每一個深究版權的人,都忘了思考一個問題,

到底這個版權費是誰定的價?

我覺得我寫的歌天下第一所以我就開天價?

在大陸成立這方面工會之前,這東西是扯蛋的。

少部分人把錢賺了,多數人看見能吃飯了,也不好好創作了。

這才是現實。

豆瓣有金羊毛計劃,可是上六位數七位數點擊的還是那些當紅的人多。

大概就是這副樣子。


題主,您的假設從一開始就是錯的 —— 大多數人對版權還是沒有任何概念,他們看待版權的觀念並沒有隨著音樂產業發展出成熟的網際網路商業模型而變得更加清楚和正確。爲版權付費的意義是「用真金白銀支持我喜歡的藝術家」,而不是「不付錢就聽不成,都是他們逼我的」。


尊重版權,歌曲付費可以理解。但是各個音樂App爭版權,為了聽歌,我下了QQ音樂、蝦米音樂、網易雲音樂…考慮過16G手機用戶的感受嗎


付費聽歌,我個人非常支持啊!這是一種正常的事情!!!

對於音樂人來說,其實是件好事,至少證明了一件事:付出是有收穫的。說實話,中國一些小眾的音樂人賺的太少了,演出費本來就不多,如果好的作品能夠賺取一些版權費,多好,中國有多少音樂人白天在辦公室上班,下班趕去演出或者排練,如果音樂能夠給他們帶來可觀的收入,也許整個音樂市場會更好呢。

大概是以前都是免費聽歌聽習慣了,覺得都是理所當然的事,好歹現在也是要講知識產權的,音樂都是有價值的,你聽都聽了,覺得好聽,天天無限循環的聽,付點小錢應該不算什麼吧。

付費的行為不是向你訛錢,這是一種尊重的行為啊,付費聽歌也就一兩塊錢的事,聽整張專輯也就十幾二十塊的事,給自己喜歡的音樂人貢獻幾個煎餅果子能怎麼了,再說啦,音樂人不會因為這些而一夜暴富的~

這都是一種尊重的行為吧,有時候看到微博上有噴子在說為啥要付錢巴拉巴拉,真的挺心酸的,都是慣壞了。


會帶動一大批人去聽英文歌,整體提高國民英文水平


之前網易雲拿到SMG的融資,SMG應該就是看到了國內市場付費音樂的商機,網易雲的各種文案做的又那麼出色,應該會是雙贏。


挺好的,於是酷狗說二戰的歌你得付費下載,國內的歌?有么?有么?我歌最多的是俄文,然後是英語,然後是德語,日文,最後是中文,還是民謠


意味著我們行業人數越會越來越多,這是第一,技術也會在刺激下不斷進步,這是第二,作品質量和用心程度也會越來越高,因為有利益的驅動,這是第三,第四,會淘汰一大批半專業半業餘的。


付費職業音樂人也不會比以前富多少,真正賺錢的當紅的歌手,而且是商演代言之類的收入佔大頭,國內靠版權就能吃一輩子的兩個手都數得完。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Arcade Fire發行的第三張專輯《The Suburbs》?
如何看待陳粒重唱祝星?
如何評價腰樂隊?
《快樂男聲》為什麼要用《追夢赤子心》作為主題曲?

TAG:音樂產業 | 音樂製作 | 華語流行音樂 | 獨立音樂 | 音樂版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