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條件不夠如何出國?

如題。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真的有用,請不要只收藏不點贊。

不為求贊,只是希望大家把我頂上去,讓更多人看到真正有價值的答案而已。

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自己去歐洲的例子。如果你家裡拿不出15萬來留學,都可以看看這篇文章,我會手把手教你怎麼用很少的錢去出國。

我是全國最大的留學 DIY 論壇「寄託天下」的歐洲版版主,兼任全國最大的德國留學 DIY 論壇 「abcdv」 版主。這次應邀,把2年前寫的一篇 30000+ 閱讀量的文章搬過來知乎,希望能饕餮各位仍在申請的弟弟妹妹們。

本篇轉載請私信聯繫!

本篇轉載請私信聯繫

本篇轉載請私信聯繫

如果沒有經過授權截圖轉載,我會讓你很慘的嘿嘿嘿~

原文鏈接:【2013收穫季】知己知彼 百戰不殆---desperatecat的非主流歐陸申請總結

----------------------------------------------------------故事的分割線--------------------------------------------------------------

語出《孫子·謀攻篇》:「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還沒開始動筆之前,想了很久這篇總結的布局,寫法什麼的,畢竟有太多太多想要和學弟學妹們分享。你們對於留學的一知半解,對相關知識渴望的眼神,我們都經歷過,都明白在這樣的時候,有一群能幫到你們的師兄師姐是多麼的重要。我們當年也是這樣,或多或少都受到過師兄師姐的幫忙,現在輪到你們上戰場了,我們理所當然應該推你們一把。等你們拿到錄取之後,肯定也有很多經驗了,你們有責任也有義務幫助下一屆,下下屆需要幫助的學弟學妹們。希望你們將這個優秀的傳統一直傳承下去,讓寄託歐版的出國水平越來越高。

出國是個看似光鮮亮麗,實則冷暖自知的選擇。準備最繁瑣,但要求最為寬泛,只要有錢,所有人都能出國讀研究生,區別僅在於學校的水平,是否有獎學金等。毫不誇張地講,出國黨在高校學生群體里的定位是絕對的優等生,因為專業成績直接關係到你的申請結果。不是很優秀的同學想要隨心所欲地出國很難,起碼會受到各種各樣的限制。準備出國兩年半,當寄託歐洲版主接近半年,我有幸接觸了一個更加優秀的出國群體。各位版主版友們為歐洲出國軍團付出的努力,都讓出國氛圍有了明顯的改善。再次感謝他們做的一切。

從歷年申請的情況來看,毋庸置疑,選擇去美帝的同學數量是最多的。不管是從學校的學術地位,還是從投入產出比來看,美帝確實是 eecs 專業的同學最理想的去處。我將留學地最終定在歐洲,也屬於比較非主流的選擇了。之所以選擇去歐洲,大部分是主觀原因。我並沒有過多關注排名和學術水平,反而是歐洲的包容和多元化深深吸引了我,各國的風景,建築,歷史,文化都各具特色,藝術氣息很濃厚。當然還有足球。

開始動筆的時候,發現其實也沒有那麼多需要注意的,我想寫的,僅僅是我的心得,是我一直想要跟你們說,並希望給你們帶來實質性幫助的話,並不是專業論文,所以不是很嚴謹,還請諸位海涵。

照例,先報一下與各位大神相形見絀的背景:

學校/專業: 西南某理工科985/eecs

GPA: overall GPA:3.61/4.0; major GPA:3.88/4.0

語言: GRE 145+165+3.0; IELTS 6.5; 德語A2

Paper: 國內水文一作1篇

競賽/項目經歷/實習經歷: 成都某電子公司實習仨月;實驗室醬油一年半,兩個項目基金負責人;若干校內比賽小獎。

其他表現: 基本都是線上的。學校出國版版主寄託天下歐洲版版主abcdv留德論壇國際課程版主。

以及最後申請的結果:

Offer(學校,專業,金額):

cs-embedded system @TU/e,Tuition Waiver(TW)+5000euro/year,ms;

cs-DMT @EIT-ICT,TW+3000euro/year,ms;

AD(學校,專業):

ee-control engineering @IC,ms;

ee @Leeds,phd,TW;

ee-control system @U Twente,ms;

ee-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RWTH Aachen,ms;

cs-embedded system @U Stuttgart,ms;

ee-MEMS @TU Hamburg,ms;

ee-photics @Jena,ms;

ee @FAU,ms;

eecs @U Saarland,ms;

ee @Aalto,ms;

Rej:

TUM withdraw,NTNU, EM(emecs), bonn, TU Berlin, 還有一些其他的

Pending: 還有很多,但已經確定去向,不等了,就不一一列舉了

最終前往:TU/e

You are original, cannot be replaced. 每個人的申請總結都是不可複製的,沒有必要對號入座。下面我會詳細說一下我的申請歷程。

一、「知己」篇——出國動機

我從小就想夢想出國。電視上看到的關於西方世界的一切都能引起我的強烈興趣。莊嚴的古堡,大片的森林,還有各具特色的博物館,這些都令我著迷。倒不是一定要去留學,但我想體驗當地生活最佳的方式就是去那裡生活一段時間,而出國留學是最佳的機會

不過這些在2010年之前似乎都離我非常遙遠,偶爾出現這種想法只是想想而已,並不當真。大二的時候,有幸聽了韋曉亮老師過來成電開的一個關於出國留學的講座,具體講什麼已經忘了,大概是留學規劃之類的。但他的一句話我卻一直記得:The best way out is always through. 聽完之後心潮澎湃,我為什麼不能堅持自己從小就夢想的那條路呢?就這樣,我第一次把出國留學這個想法提上日程。回家和爸媽商量之後,他們非常果斷地給出了一致意見,就是全力支持。在這裡也要感謝他們。沒有他們一路的支持和鼓勵,我可能很難走到今天。

二、「知彼」篇——學校國家

這裡先貼一個留學地區普及帖,供剛開始了解留學,還在躊躇學校和國家選擇的同學做參考。

US:學校最多;學術實力最強 特別是電子 計算機等學科 適用於我們學校;多數需G;MS基本無獎;PhD獎多 激烈;應該作為有G且想去北美的同學的申請首選。

CA:流程似US;工科多數不需G;語言;北美貿易圈 工作資源;移民;好學校Toronto、McGill、UBC、Queens、Waterloo、McMaster、Alberta等;套磁至關重要。

UK:master基本無獎,即使有也是很少一點象徵性的;授課型 一般一年;工簽改革後,留英不容易;學校名氣大,碩士不難申;推薦 牛、劍、IC、愛、曼、南安 等;phd項目時間短,質量也還不錯,想申的可以好好選選學校和導師。

歐陸:

德:工科強大,學風嚴謹;薦亞琛工大、慕尼黑工大、卡斯魯厄、柏林工大,德累斯頓工大,斯圖加特等;APS;授課型碩士 斯圖慕尼黑等學校有強大lab和industry背景 實習機會多;語言門檻;免學費 性價比高

法:工程師學校著名,出來的待遇據說不錯;語言法語。

荷:薦3TU;曾課程培養方案和英國的一般學校作對比,荷包括上課、研討、設計、流片、論文、甚至實習,同樣的花銷下更對得起這個價錢;英語普及。

瑞士:ETH和EPFL,工科名校,ETH更是愛因斯坦的母校,實力不遜於美國。

芬:TKK-現在好像合併了幾個學校然後改名了,實力大增,是諾基亞的故鄉,想學通信的可以考慮。

瑞典: KTH在中國已經聲名顯赫了,也許都是沖著翻譯過來的「皇家」兩個字,但其實瑞典的其他好學校還有不少,像斯德哥爾摩、CTH、隆德、烏普薩拉,都不錯。

挪:奧斯陸和挪威科大 挪威申請的時候就要提供資產證明;生活成本高;能留下待遇也高。

丹:哥本哈根、DTU、奧胡斯等;postdoc,互留郵箱,後來聊著感覺確實也是很有底蘊的大學。

EM項目:無成本;遊學;申請競爭大AUS:8名校;整體情況類似英;移民相對歐洲容易,但最近收緊

日本:教學嚴謹;工科強。

新加坡:一年制msc,斟酌;PhD需G,經費較足;留新工作;聯合辦學-M、S;地小發展;英口音。

HK:整體情況類似SG;留港難度;留校-北美。

確定出國之後,開始考慮留學的國家。暫時找不到自己的興趣點,不想讀博,又不想增添太多家庭負擔,所以我盡量挑一些學費低廉或者有獎學金申請的地方。美國的master讀完平均50~70W人民幣,對我來說是不小的負擔,所以我放棄。一開始想去的主要是兩個地方,一個是新加坡,另一個是加拿大。新加坡授課式master一般是1年,可申請助學貸款,每年包括生活費的花費大概是10W人民幣,畢業三年內還清貸款免息。加拿大研究型master一般是2年,跟導師做項目,可以申請全額獎學金,在學費全免的情況下,足以cover掉你的生活費。新加坡很快被我排除,一個是離家太近,而且也有很多黑眼睛黃皮膚的亞洲人,除了語言是撇腳的英語,其他的跟國內沒什麼不同,也沒什麼出國的感覺,另一個還太熱,常年30°C,受不了。不過據說晚上海風習習,挺愜意的。接下來還蠻詳細考慮過加拿大的,兩年制比較短,就算被導師push也不是太久的事,於是我開始搜集感興趣方向的導師。這個過程的同時我也開始在學院導師和師兄的帶領下開始跟著做一些小項目,關於科研的後面會詳談。一開始做的是robotics和一些自動化方面的東西,漸漸地我發現,做的跟我的興趣不是太吻合,沒辦法實現比較新的突破,到時候陶瓷可能也無話可說,而要我做這樣一個方向,並且以後仍從事相關工作,我可能無法勝任。還有一個方面,就是加拿大的冬天實在太冷太漫長了,長期呆在室內,對我來說不是什麼好事。所以我開始把目標轉向別的留學國家,希望能發現新大陸。就這樣,歐洲諸國,尤其是德國和荷蘭開始引起我的關注。前面已經說過,歐洲這塊大陸很早就引起了我的興趣,所以我就開始仔細地搜索相關信息。

荷蘭,德國,瑞士,比利時,芬蘭,瑞典,挪威,丹麥,法國,英國,這是大家集中申請的幾個國家。大家都懂的雞蛋不能全放一個筐的道理。一般選擇歐洲的同學,都是海申黨,不會只申請一個國家。順利的話,大家到最後都會拿到不少學校的錄取。所以強烈建議選擇歐洲作為留學目的地的同學海申學校。這些國家裡面除了德國和法國的學校申請程序略微麻煩點,其他都可以順手投。我申了荷蘭,德國,芬蘭,瑞典,挪威,英國,下面逐一介紹。

先來看看德國。德國留學的優勢可以看我放在寄託上這個帖子:

【留學地區普及帖】選擇留學德國的優勢

最大的優勢就是學費幾乎沒有,相當於半獎,教學質量也不低,性價比首選

當然還是有很多同學選擇德語課程,大家可以多關注關注最大的留德中文論壇ABCDV,

德國留學及生活 德語學習 德語培訓第一大網站

你如果確定要去德國,這個論壇就成了你最大的助推器。裡面的內容從申請到簽證,所有的材料準備都有詳細的說明。如果你關注國際課程版,可以去裡面搜索相關帖子,看完基本上對德國國際課程(英語授課)留學情況就有個大概的了解了。我補充說兩句關於學校選擇的。德國非常注重教學質量的平衡發展,基本沒有特別好以及特別差的學校。換句話說,你如果想要畢業後在當地工作,在選擇學校的時候更該看重的是該校的地理位置,是否有不少適合你的公司,是否有利於找實習。公認的順序是拜仁州(慕尼黑)&>巴登符騰堡州(斯圖加特)&>其他西德州&>東德州。還有就是你的德語一定要好好學,找工作的話,不會德語是會讓你的實力大打折扣的。

2012年國慶的時候,我拿到第一個學校的錄取。德國的薩爾大學,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專業。他家效率非常高,網申不到一個月就發紙質ad的scan copy給我了。而且aps證書可以入學註冊再提交。接下來是斯圖加特大學(Uni Stuttgart),專業是INFOTECH,Embedded System方向。申請分step1,2,3,不需要面試/考試,所以是最省心的。寄完材料就等好了。今年改了學期數,從原來的2年變成2.5年,包括1個學期的實習,取消了原來的入學考試。斯圖號稱打工天堂,很多電子類的企業和汽車企業也都在BW州,所以就業很不錯。問過之前畢業的學長,INFOTECH前幾年的就業非常不錯,基本想留下的都能找到工作(樣本數在10左右)。所以我個人還是很推薦的,學校雖然不是德國最強的TU,但畢竟location好,而且這個專業開了10年了,各方面都比較完善。入取的門檻也不高,gpa過80,專業對口,希望就很大。過85就比較穩拿了。ad在四月底發了,要求5月19號前回復。還有就是慕尼黑工大。TUM申的方向是MSCE,CS track,有一個電話面試,之前的說法是進了電面,大概4取1左右。我是等到最後階段收到面試通知的,那個時候我已經想清楚自己以後要做偏消費電子這塊,而通信這個領域實在沒辦法吸引我,所以我也選擇了去TU/e讀嵌入式。TUM電面每個人情況差異很大,有人是10分鐘問問簡單問題,有人是40分鐘專業面,應該是跟面你的人有關。按往年來看,建議大家面試前把通信方面的課看一下,問題不深,但是面很廣。這裡HIWI(就是北美的Research Assistant,簡稱RA)的機會很多,也可以去企業做學生工,慕尼黑的就業機會相對比較多,電子類的企業大多在南部的這兩個州。

關於德國工科學校更詳細的介紹,可參考此帖:

德國工科(EE)申請小結

了解完德國,再來看看荷蘭。荷蘭和德國相比,英語環境要好很多,但工業實力就沒有德國那麼強了。德國整個產業中心是汽車業,而荷蘭是電子半導體的天下,微電子,嵌入式,ic design,這些領域的發展要比德國好。工科最出名的就是3TU,TU Delft(簡稱TUD),TU Eindhoven(簡稱TU/e),Twente。代爾夫特理工大學是世界上頂尖的理工大學之一,她是荷蘭規模最大最具有綜合性的理工大學,與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瑞士蘇黎世聯邦工學院,德國亞琛理工大學構成IDEA聯盟。埃因霍溫理工大學在之前的歐洲委員會報告的歐洲的研究類大學中排名第三(前兩名分別是劍橋大學和牛津大學,同排名的是慕尼黑理工大學),是Philips公司的家鄉。屯特大學雖為荷蘭13所國立研究型大學中最年輕的一所,但卻被公認為荷蘭最頂尖的高等學府之一。這三所大學9月份就可以申請,並且都可以申請獎學金,TUD的獎學金截止比較早,每年的11月1日之前申請必須遞出。Tue的獎可以不用單獨申請,次年2月1日截止。Twente的獎需要單獨申,3月還是4月截止。此外還有格羅寧根,萊頓等。荷蘭的申請並不麻煩,所有材料都是常規要求。除了一些學校要求寫的course description,這個也不難,照著本科培養方案翻譯翻譯專業辭彙,再去網上搜搜格式啥的,直接套就行了。需要強調的一點是,211的同學申請荷蘭是有額外福利的,3TU之二,TUD和TU/e都是傳說中的名校控,要卡本科學校的,非211一概不要。有很多三四年相關工作經驗的人,就因為學校是個二本被拒。985的申請者,基本上你均分80+,雅思6.5或托福95,申請荷蘭3TU就有戲。很多同學也被3TU同時錄取。3TU除了Twente是網申,其他兩所都要寄紙質材料,TUD還要求匯50歐的申請費。

荷蘭比較麻煩的是一個叫nuffic的學歷認證,關於它的詳細情況可以參考帖子:

荷蘭Nuffic Certificate的申請過程

另外,關於荷蘭的一切,可以在著名論壇荷樂網(戰鬥在荷蘭)上面找,

戰鬥在荷蘭-全球最大的華人荷蘭社區

這個論壇關於申請的內容比較少,大多數是與當地生活有關的,各種臨行準備工作創業房屋租賃旅遊推薦超市打折blablabla~~~

說一下TU/e. 他家與浙大關係非同一般,據說錄取都是專門的校代過去,相當於高考提前批。TU/e和企業聯繫緊密,所以funding充足。Eindhoven是3TU中給獎最多的學校,由此也可見一斑。很多院系的part time professor都在公司兼職,項目也與公司合作,學生比較容易進大企業做畢設和實習。比如EE去飛利浦,化工去殼牌,AkzoNobel和帝斯曼等。如果表現的好的話,留下來工作的可能性就很大。雖然現在歐洲經濟不景氣,但對工業的影響相對較小,而且這些公司都在拓展亞洲市場,所以你懂的。同時,Eindhoven也是飛利浦和ASML的總部所在,旁邊有high-tech campus,總的來說,適合碩士畢業想找工作的同學。我申的是他家的Embedded System,最後從的也是這個。TU/e的嵌入式不敢說歐洲第一,但是前三肯定有。課程比較雜,會學的很累,也比較難畢業,能熬到頭的最後都能找到不錯的工作。再說一下那個獎。Alsp獎全名叫Amandus H.Lundqvist Scholarship Program(之前成為Talent Scholarship Program,簡稱TSP)。網址如下

http://www.tue.nl/studeren/studeren-aan-de-tue/studiekosten/studiefinanciering/amandus-h-lundqvist-scholarship-program/

具體數額是Tuition Waiver+5000歐/年,應該算半獎多一點吧,縮水了。縮水理由是學費在漲,以前學費8000歐/年,再額外給8000,現在學費13000歐/年,所以生活費補助就變成5000歐/年了,給你的獎金總額變化不大。每年據說提供給全世界申請者100個名額,sponsor可以是學校或者企業,這個取決於你10月份參加一個company event是否能被相關企業相中,這些企業除了荷蘭本地知名的飛利浦,NXP,ASML,殼牌,還有德國的Bosch等。如果剛好該企業有空缺,你又被他們相中,那麼你們可以簽訂一份3年的工作協議,從TU/e畢業後,直接進入該公司相關部門工作,你的補助金由公司承擔。有一些同學可能會擔心這像個賣身協議,其實據我所知,大多數學生爭相去該event,原因是提前簽工作第二年很大程度可以去企業做實習和畢設,然後畢業直接工作,省時省力的雙贏局面,還有個tips 就是很多沒獎的學生可以通過這個與企業面試的機會爭取到獎,這也是很不錯的。關於後續申獎具體的操作,面試,這裡不再贅述,感興趣的學弟學妹到時候可以私下聯繫我。

再看看北歐。芬蘭,瑞典,挪威是比較熱門的北歐留學國家。此外可以關注的還有丹麥。芬蘭今年大部分開設ee專業的學校仍然不收學費,毫無疑問,Aalto是最先考慮的。他家是是由三所芬蘭大學合併而建立而成:赫爾辛基經濟學院(The Helsinki School of Economics)、赫爾辛基理工大學(Helsink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和赫爾辛基藝術與設計學院(The University of Art and Design Helsinki)。自2011年1月1日,Aalto大學理工學院已拆分為4所新的學院, 而在Aalto大學的這6所學院均是在其各自領域裡久負盛名和處於領先的地位。我申的是阿爾托的Electrical Engineering專業。

下面是項目官網鏈接,裡面有詳細介紹。

Automation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這個項目在每年的1月份會開放申請,4月下旬發錄取通知。這裡要再說兩句的是關於CDGDC認證的。這個認證就是你把材料發去北京一個機構,讓他蓋個章,然後幫你送成績。就這一來一去就要花近千大洋,我很不想浪費這個錢,於是我就直接把檔案館開的成績單寄過去,然後發了封郵件跟他解釋了我們學校這個章也是authorized的,你如果不認可必須給我正當理由。

後來小秘客客氣氣回了封郵件,大意是經過審核,你的學校蓋的這個章是有效的,我們會開始審理你的材料。最終我以最簡單的方式拿到了錄取。說這個主要是跟大家說一個事情,循規蹈矩不一定都是可取的,錄取這些不管規定的多麼死,只要你覺得不合理,你就有質疑的權利,並且有時候還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方便。

說完芬蘭說瑞典。瑞典要介紹一個重磅項目:EIT-ICT Lab項目。下面貼項目網址:

http://www.masterschool.eitdigital.eu/

這個項目由KTH牽頭主辦,是兩年的碩士項目,分別在兩個不同的歐洲學校讀一年。EIT即European Institute of Innovation Technology,a body of the European Union established in March 2008. Our mission is to increase European sustainable growth and competitiveness by reinforcing the innovation capacity of the EU.共十九個學校,分布在歐洲各地,大多是當地頂尖的理工學校,包含 UCL,TUD,TU/e,twente,KTH,TU Berlin,TU Darmstadt,Aalto,UPS,UPMC,trento等等。 有7個major專業,大多是網路計算機方向(還有一個嵌入式),全部英語授課,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nd Design(HCID); Digital Media Technology(DMT); Sevice Design and Engineering(SDE);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Architecture(ITA); Distributed System and Service(DSS); Security and Privacy(SAP); Embedded Systems(ES); 另外所有人都會有一個商科輔修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Minor,相當於同時有一個major degree和一個minor degree.項目最大的優勢是partnership,與歐洲各地的頂尖科技公司、研究機構和高校都有合作,保證internship和mentorship,個人認為以後想在歐洲找工作或者創業都會方便。獎金客觀,今年的半獎是Tuition Waiver+3000euro/year,全獎在半獎基礎上每月再補助1000euro.可以說相當可觀。因為項目才開不到兩年,所以錄取門檻還是比較低的,建議想去歐洲的同學可以順手一投,只賺不賠。

北歐還有挪威。挪威比較著名的大學就是Norweg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TNU)了,是坐落在挪威特隆赫姆的一所公立大學,並且是挪威八所大學之中第二大,是挪威全國最頂尖的工程學與工業技術的研究中心。他家僅有一個跟電力相關的碩士專業,Electrical Power Engineering,偏強電,而且對專業契合度要求頗高,我填完網申沒過幾天就被email拒掉。這個學校也可以申獎學金,不過比較看重海外交流經歷。建議相關專業的同學申請。寄託天下歐洲版的另一位版主就是NTNU的,跟我比較熟,大家有什麼關於這個學校的問題可以私下通過我找他詢問。

最後是英國。英國的一年制授課型碩士之水是人人皆知的,我申帝國理工的msc,純粹就是為了找找存在感...英國的學校開設授課碩士的目的基本都是為了賺錢,跟mphil和phd相比,含金量實在不敢恭維。大把帶著鍍金思想的年輕人選擇去IC讀授課型碩士,花個5、60W大洋,回國賺一個月4K不到的工資,實在是浪費青春浪費人生。建議大家,不到萬不得已沒有書讀,不要選擇這種形式的碩士。另外申請的那個Leeds大學的phd,也是屬於沒事幹申申看,沒想到教授連面試都不用,兩三封郵件就說學費可以免掉,可以走csc(還是他主動提出來的)。看得出來那邊教授還是蠻饑渴的,大家希望走公派去英國的可以留意留意這個學校。

在對國家和學校的了解中,你搜集到越多的信息,對你後面制定留學計劃以及準備材料都越有幫助。此為「知彼」篇概要,後面談談在留學申請中如何「知己」。

三、「知己」篇——留學規劃

學校談了很多,接下來談談怎麼實現留學這件事。首先你要有一個全面的留學規劃。留學規劃就像建築的骨架,是支撐起整個完整結構的基礎。主要指時間上的安排。留學涉及的環節很多,一個相對詳細,清晰的guide來幫助大家明確整個過程的規劃是非常必要的。下面就給大家做一個日程安排,這個日程比較高效,周期比較緊湊,假定一個同學2013年美國秋季入學(因為美國的時間規劃可以cover歐洲,所以只舉這個例子),僅供大家參考。這個計劃建議同學們根據自己的情況制定。

● 2012年2月-6月

GRE備考

● 2012年6月-8月

新托福/雅思備考

● 2012年8月

開始海選學校(申請表和獎學金信息)

聯絡校方(小秘+教授)---其實可以很早就開始,尤其和教授

● 2012年9月-10月

選出10-15所最終決定申請的大學

開始準備申請文書

● 2012年11月

填寫這10-15所大學每一個大學的入學申請表/獎學金申請表

建立每一個申請大學的資料袋

● 2012年12月

向這10-15所大學寄出和提交所有申請材料+ETS寄送分數(網申+紙申)

● 2013年1月-3月

瘋狂的套辭階段(小秘+教授)

● 2013年3月-4月

從3月開始到4月就是瘋狂的Offer雨+Ad雨+拒信雨,4月15日左右是截止

4月再開始陸續決定拿哪個大學的Offer

● 2013年5月-6月

還沒有拿到Offer的繼續等----三分之一的Offer在5月通知

已經拿到Offer(I-20表)的開始辦理護照+預約簽證F-1

● 2013年7月

預定機票+購買各種物品+提前聯繫美國住宿+提前所在學校的中國留學生會

● 2013年8月

飛躍重洋

再次強調這裡列出的時間表參考了北美,歐洲同樣適用。BTW:如果你要搞一些科研經歷和論文,可以把2012年8月之前的事情提前一年或者半年去做。

出國準備是相當辛苦的,這點毋庸置疑。我不敢保證每位同學在大二大三都是N線作戰,專業課GT科研刷分等等,但是很少有單線作戰的。要完成好這些任務,涉及到很多能力,時間管理,效率提升,權重分配等等,這往往是考量你優不優秀的另外標準。有時候你真的會很累很疲倦,你會質疑,為什麼別人過得比你輕鬆,但我只想送你們一句話:各自的朝聖路,甘苦自知,無需煩惱和炫耀。想想你下定決心走這條路的時候想的是什麼吧。況且你現在適應了高壓,對你將來從事研究生階段的學習是有幫助的。

四、「知己」篇——材料準備

有了比較詳細的規劃,接下來就要給骨架上材料了。各種因素都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只有組合了這些因素,你在院校眼裡的形象才變得立體,鮮活。下面分點詳述。

GPA:申請歐洲的話,GPA應該是最重要的指標。85和80的差別是比較大的,能刷分儘早刷吧。

而且由於歐洲大部分碩士是授課型,所以你想申的program的課程設置和你的本科課程契合度就成了一個很重要的考量標準。基本上專業越相關,被錄取的可能性就越大。當然也不是說少學了一兩門專業課就會被拒,這個可以靠過去補課解決。GPA是你大三下學期以前考慮的事情。過了那個階段,就不要再糾結成績了,趕緊搞申請吧。

語言:這個我確實沒有什麼發言權,都是剛剛夠申請,GRE也沒有專門準備,就是想著考一個總比沒有好。大家可以在網上多搜搜相關的備戰經驗貼。關於英語的練法我倒是想提提。大家如果跟我一樣,聽說讀寫沒有某方面特別突出能力,可以優先從聽力開始練。聽力上去了,你其他幾項能力是會跟著上去的。網上比較有代表性的論壇是普特:普特英語聽力-著名英語學習網站

上面的聽力資源很豐富。但是千萬不要一個個都聽過來。記住,開始階段100篇文章聽一遍,不如一篇文章聽100遍。如果基礎比較弱,那麼每天慢速VOA(大概比四級聽力稍難一些)聽兩篇,每篇10遍以後再看原文,弄清楚每個單詞的意思,看完以後再聽10遍以上。保證兩周以後你回去聽四六級聽力會很不耐煩。過了慢速就可以聽常速了,還是精聽為主泛聽為輔。常速還不過癮,可以去找talkshow來聽,譬如Saturday Night,在優酷或者土豆上都有。不要問這樣做有沒有效果,我堅持了三個月,以後看美劇大部分時間不需要看字幕。順便說下論壇的作用,上論壇不要問這個詞什麼意思這類低級問題,不要指望別人替你查字典,別人的時間也是時間。但是一個句子弄不懂,就不要自個兒糾結了,儘管去問。另外要懂得投桃報李,有能力也盡量去回答別人的問題,教學相長。

德語我大三的時候學了一段時間。這門語言確實比較有特色,比如Ich liebe Dich.和Dich liebe Ich都是我愛你而不是你愛我,哈哈。不過我現在印象最深的卻不是上課本身,而是去上課這件事。大概有半年時間,除了周末,我每天中午都早早吃完,就騎著單車從清水河到市中心的外語學校上課。上完課六點多,再騎著單車回學校,到學校都快八點了。每天來回40公里,風雨無阻。這是迄今為止我覺得自己做的最有毅力的一件事。

APS(德國):這個APS審核是因中國向德國輸送了大量小唐駿而產生,目的是檢測中國學生學歷的真偽,乃申請本科和碩士的必經之路。APS審核費為2500元,其中包含了你的簽證費用,大概過程是發送申請材料、預約時間(對方會打電話過來商量時間,一般會安排在你申請之後的一到兩個月內)、參加考試,合格後拿到APS證書,證書是申請任何學校的必備之物。考試地點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也有考點,但預約比較困難。更多信息可上APS | Akademische Pr端fstelle查詢,網站有中文版。關於aps更詳細的信息,可以看看這篇總結帖:

APS攻略(針對德國,比利時,奧地利,EM部分等)

同樣,相關審核信息在ABCDV上面都有,大家可以去搜跟自己專業最契合的經驗貼。強調一點,

一定要自己對專業課作總結,如果你看的是別人的課程總結,圖啊這些都不是自己畫的,印象就不夠深刻,到時候面試是很容易出問題的。話說回來,我們學校的學生還是不用太擔心的,APS無非就是檢查你學歷的真實性,雖然近年來留德的人越來越多,門檻提升,但科大學生通過率還是接近100%的。

科研:關於這個方面,我雖然從大二開始在實驗室醬油,但是其實沒做出什麼東西,不過看了不少論文,大概了解了領域內一些比較fresh的idea。就這樣也只是稍微對自己將來想做的有點眉目而已。

文書:文書最好還是自己寫,只有你自己對自己的認識才是最完整的,剖析才是最深刻的。如果自己寫出來感覺不夠地道,可以再找人改改。如果說成績,語言,科研都是硬實力,文書就是你的軟實力,很多時候學校在判斷你是不是優秀的人時,更看重這些。

五、「知己知彼」篇——原則:簡單直接

先看一篇之前的帖子:留學申請到底什麼最重要?

留學申請到底什麼重要?

前陣子看到有人討論伸手黨的問題,我也說兩句。首先,如果你十萬火急,伸手也沒什麼問題,畢竟時間重要。但是如果不是那麼急,我還是建議你自己google,百度,bbs看看精華貼等等。一來這是一種必備的能力,二來,裡面有很多樂趣。我幾乎歐洲所有知名理工科大學的網站都逛過,去尋找我可以申請的項目。記住:所有一手材料都來自官網。這是最簡單直接有效的獲取院校信息方式。鍛煉英語是一個目的,而且,真的挺有意思的。有時候發現一個之前不知道的program,感覺就像沙里淘到金子一樣,很開心很滿足,這也是一種樂趣和享受。

再說說獲得一手的信息的另一個方法。在這個版上大多數人都是申請的同學,真正在讀的人回來的很少,工作以後的更是屈指可數。所以很多人問某個項目出來讀博難度如何,或者留下工作怎麼怎麼樣,這裡的回答往往不是那麼準確,很多是聽別人說的。所以,想了解這些信息,最好的辦法當然是問在讀的學長。我的辦法是,bbs搜以前的帖子,找到去年,前年甚至更早以前去那個項目的學長的郵箱(投條基本沒用,因為他們已經不上這裡了),然後一個個發郵件去問。會有很多郵件發了沒有迴音,但是也會有很多人回你,告訴你最真實的情況。在這裡,必須感謝很多不曾相識的同學,他們非常的熱心,提供了很多我之前無法了解到的信息,對我最後的擇校有很大的影響。由衷感謝,並且努力學習。

六、「知己知彼」篇——選擇offer

終於到了你選擇他們而不是他們選你的時候了,但這還不是最後的勝利。做選擇是件很難的事情,但也是一個了解自己的好機會。選擇沒有好壞,只有適不適合。適合的選擇能夠與我們對於未來生活方式的願景實現短期和長期的匹配。因此我們必須在作出選擇前捫心自問:自己最終想要成為怎樣的人,近幾年想成為怎樣的人。接著再問自己:畢業後想擁有怎樣的生活方式,若干年後又想擁有怎樣的生活方式。有了明確答案,我們才不是隨著命運之風飄著的葉子,才可能掙脫和說服父母,通過理性來給自己作出選擇(這也可以算是陳寅恪先生說的獨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的開始)。你在準備出國這一路上付出了很多,現在終於可以嘗嘗收穫的喜悅了。眼光放長遠一點看,出國的收穫分為兩類,硬收穫上,英語,留學學歷。軟收穫上,一個人生活的能力,較為完整成熟的人格,豐富的閱歷。可以看到,如果把出國和不出國作為比較,出國的最大優勢在於軟收穫。這些軟收穫不能直接轉化為財富,卻能使人丟掉對財富的過分追求,內心強大,獨立思考。

還是想多說幾句。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教會學生獨立思考。但現狀是功利主義的教育大行其道,在大學中,我們學會的是公式而不是思想,是專業技能而不是為人處世,我們一直在為別人而學,卻很少為自己而學,我們畢業後能解無比複雜的公式,背出幾十幾百頁的條文,卻解不出也背不出未來想要的生活,理想和目標。作為學生,我們要警惕這些現代教育的弊端,適時從GPA,獎學金,名企實習和高薪工作的單一價值理念中走出來。不要機械的迎合評價體系而成為職業培訓的產物,而要通過充分閱讀和交流,接受多元的思想,作為一個獨立的人,學會仰望星空和腳踏實地,懷著自己的想法和目的,再利用大學給予資源去實現。如此,方能真正讀到大學的精髓。

差不多說完了,再總結一下。出國留學說白了,就是你和各個院校之間的一場博弈。「知己」是最關鍵的,把握自己的核心需求,加上堅持,溝通,耐心,總結,細心等品質,你可以做好一份漂亮的申請文檔。「知彼」是必經之路,通過搜索獲取和掌握院校的相關信息,包括官網上的,師兄師姐口中的,論壇朋友們提到的。比較關鍵的就是要具有一定的信息搜索能力。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的優勢和劣勢,並掌握了對手的相關信息,你才能做到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百戰而不殆。

這些就是我想對大家說的話。謝謝你們把它看完,希望你們有所收穫。

最後,無論結果怎樣,我們都應該感謝自己的母校

(完)

關於是否找中介的問題,我個人建議還是自己做,

如果實在沒時間又不知道找誰求助 或者害怕找到不負責任的中介,

私聊我,我幫你規劃,不一定在線,可以留言哈。

具體請加微信或qq376198935詢問。請註明知乎看到的。

如果想要得到實時回答,歡迎掃描二維碼向我提問。

https://www.zhihu.com/zhi/people/723353175431614464 (二維碼自動識別)


我出生3線城郊,父親中年得子突發心梗,搶救及時內退下崗,在家看我讀,勉強上了個985. 大一父親去世,媽媽文盲殘疾,家庭收入從未超過500,學費貸款,生活靠獎助學金。大二時學霸們開刷托福,我出不起報名費。空手套白狼,申請到全獎留學,機票報銷。

「家庭條件」不限於經濟。 儘管我家一貧如洗,"綜合條件"還是好的。父親重病號,但目光長遠,關愛體貼,自知不久之際,還特意找叔叔託付,求企業家資助。雖好煙酒,吸煙背著我防二手煙,喝醉了自己默默呆著;即使我中學偷學吸煙被發現,既不發怒,也不要我戒,而自忖榜樣沒做好。繼而限制我每天不超過三根,該限額維持至今。

生長環境、父母情感、家庭和睦、親鄰關係、精神遺產,都算家庭條件。

父母的眼界、格局,處理複雜問題的經驗、能力,比經濟更重要,尤其是在非常時期。

我的父親、爺爺、太爺爺都很窮,好讀書、不吝財。傳統人情社會,經濟限制不大。

奶奶的舅舅,民國時2000戶農家族長,類似 白嘉軒 一樣的人物。但淮河流域不及渭水富足,族長自己家僅六畝地,物質貧乏並不影響其決策力。孫女感染肺炎,家人怕傳染,又是女孩,打算放棄。他用騾子連夜拉進城,找天主教堂義大利神父用西醫治。

本家有個傑出後生,有留學機會,雖然公派,多少也要點錢。更大的阻礙是,家人不同意,兵荒馬亂,不如回家當私塾先生。太姥爺力排眾議,自家出一半糧食、集體收一半,換六塊銀元資助。這個表親獲取MIT力學博士學位,1970年代返鄉,太姥爺早已餓死了。在原始鄉村宗族社會,窮到餓死人的環境錢都沒限制留學,而是家長的社會洞察力。

非常有趣的是,太姥爺在新中國前,一直致力於調停匪患、雜牌軍之間衝突,與白鹿原有幾分類似,其經歷我想起另一個與本題有關的人物:

《論語-述而》第一句:"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日本鄉村有個下階武士:平五郎 久敬,家貧好學,漢學專家,引論語為兒子取名"好古". 久敬寬厚待人、處理親族糾紛得當、被選為類似族長的"目付". 嚴於教子,幼子因貧困輟學。但家教有方,那取名自論語的兒子留學法國聖西爾軍校(戴高樂母校),成為日本騎兵之父,幼子留學美利堅,後為海軍中將。印證了《三字經》:」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歷史有時是同構的。

我自己家到了父親這一輩,淪落到啥地步呢?1991年一對叫花子上門討飯(那時是真乞丐),望見家中瓮牖繩樞,恰逢我餓肚子跟我媽鬧,反而要把剛剛討來的一塊燒餅給我吃。在這樣的環境下,我爸的啟蒙教育也很樸實,《三百千》+算書本。我小時候天資一般,算術比較慢,但給笨人教數學極其耗人耐性。恰好我爸冠心病不能發怒,性子都磨平了,就一遍遍反覆講。耐心到什麼程度呢,家裡來了只小野貓躲到柜子下不敢見人,每叫一聲我爸就答應一聲,如此陪它對話六天,小野貓終於消除了戒心。耐性得以至此,即使曲傻姑那樣的低能兒,也能被黃藥師調教成准一流高手。

十歲始學英語,小學不好老師水平有限,爸爸就請懂英語的親屬來教,為了不耽誤人家時間,他於是跟我一起學,畢竟成人理解力更強,只為後續監督即可。初中沒讀英語時,他還偶爾開玩笑來跟兩句,順帶自嘲:「蘇明允,二十七。始發奮,讀書籍。我這都五十四了,還想學學外語。」誠然,蘇洵二十七歲時才開始讀書,雖終生未曾中舉,但身列唐宋八大家,為兒子蘇軾蘇轍建立了良好的榜樣。家父在外語上雖假東施效顰,但至少給我養成了極大的興趣,而今年過三十,依然對小語種興趣不減、詳見與此:母語是中文的人同時掌握英法德日四門語言,不會弄混嗎?

以上幾個例子都是說明,家庭條件與留學的相關點,並不一定在於錢上。與之相反的是,我留學期間,見過壓根不缺錢的,但是原生家庭不健康。父母出軌、親子不睦之類,儘管揮金如土,有大麻吸到癱的,有yp頻繁感染性病的。

還有些中立點、普遍的例子。農村家庭進城務工,溫飽中農水平,但重男輕女,希望姐姐早點就業供弟弟讀書。此類女生有出息的不少,家庭經濟比我強得多,但是問我該留學么?我真的很難答覆,或許你有獎學金、或許可以打工,但是處理家庭關係比錢更難。

我自己完全是陰錯陽差,去留學的。大三有本碩連讀保研項目,9月27號下午17:36分,我去找一學長,諮詢保研導師。學長把我叫到天台,花了半個小時,闡述了各種保研的弊端,建議我申請巴黎高科,後悔當年選錯路,勸我不要重蹈覆轍。

網申deadline只剩84小時了,我毫無準備。GT成績,推薦信、成績單、獎學金證書翻譯都沒有,打開申請網,填了幾步,發現出生公證、護照、等一些手續,還要回老家辦。國慶節回家的車票買不到了。

聯繫了倆老鄉,跟他們蹭站台票回家。28號白天,找了兩個老師,答應推薦信。傍晚收拾證書,到了閘北火車站。一邊等同鄉,一般在麥當勞寫purpose statement,草稿略微成形。

對面來個黑人mm,挺寂寞的。趕緊去衛生間洗把臉,補個妝(哦不,沒化妝,我自戀的覺得本來就挺帥的)。隨即撩之:兩句寒暄,喲呵,劍橋大學畢業!太好了,姐姐!幫我改個ps吧,就醬紫,劍橋美眉改了一個小時,第一個材料done!

火車站不賣站台票,同鄉有個美女,在查票大叔面前耍賴賣萌,算把我帶上車。三人兩座輪流,夜裡四點到家。稍微打個盹,29號白天了,之後的兩天里,凡是可以去公安局公證處辦的材料,全部外包給我媽和我叔。

我借了同學的英文成績單,獎學金模版,自己照著翻譯,反正原件是一樣的。這些材料,別人從暑假就開始著手,我只有不到兩天的時間。我採取了達芬奇睡眠法,加頻率減少總睡眠,才換取更多時間。截止日期是10月1號,我就默認巴黎時間0點網申關閉。踩著deadline,喝咖啡快癲癇了,最後一夜沒睡,趕在北京時間10月1號6:30,也就是巴黎時間9月30號晚上23:30的時間,按下了申請完成按鈕。一天後收到回復郵件,允許我延時補齊幾個次要材料,我的申請至少生效了。

但是還有一個問題,之前準備保研,一直都是在強化德語。

巴黎高科的筆試和面試都是英語的,隨即MP3從VOA慢速、新概念開始,24小時的聽,強力洗腦,刪去德語框型結構模式。找了三個同學的一卡通,把圖書館幾乎所有的英文教材拿光了。外語表達、數理刷題連軸轉,夜裡三點聽著幽靈公主,狂啃數學分析、複變函數。一路披荊斬棘,一輪筆試、兩輪面試之後,東至的一天傍晚,刷新了學校錄取網頁幾百遍,終於在名單里看到了自己,立刻對父親的遺像磕了幾個頭,算是為他還願了。

那是十年前,除了北美博士外,全額獎學金的項目,遠沒現在那麼多。十年前巴黎高科,是窮人留學的救命稻草。何出此言呢?項目考慮到欠發達國家學生多,所以連飛機票都給報銷。同屆錄取12個校友,半數農村戶口,7人是助學貸款讀,連中國本科學費都出不起。幸虧那年有企業家捐助了台筆記本,我才可以快速申請。有同學連電腦都沒有,在學校機房申請,這意味著,每天晚上十點就會被管理員敢出來,別的班級有上機課,他們就要讓位。


十年前的他們,沒有托福、雅思、GRE成績,全靠GPA硬杠;0成本留學。到了今天項目只多不少,費用更不是主要問題,沒申請費、啟動資金都沒關係。但是更主要的問題在於留學之後的風險:

出國第十個年頭了,工作五年了,前幾年還有學弟想重複我的模式,我都勸之三思後行。

因為出國留學有太多的風險,難以預料,家庭條件差(廣義)的,抗風險能力很弱。

對比兩組例子,

第一組,分別google下 「王慶根 斯坦福」和「張磊 耶魯」兩組關鍵詞;

他們都是出生於1972年,人之龍鳳。前者是單親寒門逆襲留學的例子,1990年國際化學金牌,2012抑鬱症自殺。張磊家庭要好得多,畢業於耶魯,高瓴資本創始人,給母校捐款8888888美元。

第二組例子:身邊的,一個家境好上海男生,患了一個急性病,父母會英語,立刻從坐飛機趕來,照顧了幾個月,休學結束後返校OK。另一個女生家境差點,在法國得了癌症,儘管醫療保險全報,但是母親無力來法國照顧。因此被迫放棄法國高性價比醫療,回國保守治療。目前在網上水滴籌捐款。

第三個例子:這是個非經濟類的家境問題:遇到抑鬱症舍友怎麼辦? 別看答案,先看問題日誌與評論,當事人家庭並不缺錢,但是父母很不靠譜,給子女壓力大,完全不照顧病情。

我去年先後被三個醫生診斷輕中度抑鬱症。醫生不僅確定抑鬱症,而且告訴我外國留學生、心理疾病很多。後發現圈子裡是有不少病友。我粗淺理解是,不論學習生活工作,外語相比母語,需要更多的專註力,更容易導致神經疲勞。哪怕外語考滿分,跟同事客戶交流,說得有禮有節滴水不漏,也是極其困難的;書面文稿,找五六個形容詞表達同一個意思,但程度不同,很容易抓狂。也正式因此我以汽車超載磨損,來比喻人的神經勞損。有些人神經承受閾值低,就break down了

因為出國以後,各種風險隱患都會暴露出來,國內工薪階層,GBPCNY的匯率直接讓把預算減了一個數量級。經濟上一打折扣,就會考驗人性,豆瓣說留學生奇葩多,也不是空穴來風。海外中國人欺負中國人,很多也是由來於此。就像中國貧民窟小區裡面,為了搶一個低保名額,相互中傷的道理一樣。

國境線是個濾網,家境不好的都濾掉了,留學生多數小康以上,統計學上有極值Pareto分布,極端值域方差更大。直觀點說,看看你家所在的區縣,幾萬人的社區單位,按收入從高到低排,在中位數附近取100個人,水平差不多,如果取最富裕的100個人,他們之間都天壤之別。類似的道理,留學生群體的貧富差距是放大的,社交開銷更大,因為難民跟不同階層的人社交。這個問題日誌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098690/log 實實在在說明了海外留學生中資產階級也會覺得窮得沒法活。

西方人藝術體育愛好豐富,人家學跳傘雕塑高爾夫,你可痒痒?跟外國同學聊天,體育、旅遊、汽車是最經常的話題,人家再討論暑假諾西歐、還是西西里好玩,你沒有類似的消費就是難以插嘴,人家交流滑雪和皮划艇的經驗,你要是有本事把話題轉到長跑、籃球、踢毽子這樣低成本的體育項目,那我也佩服你的口才。你說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C++?讀一個復活節短假可以,每年期末考完的你能讀一個暑假C++,腦字就core dump了。(以下斜體引號都是個例,為了閱讀連貫,可以忽略)

-讀書的時候小夥伴們討論去義大利玩,但我清楚開銷是我媽大半年生活費。實習的周末短假實在憋得發慌,我只能用地鐵月卡,做免費的火車,一條一條線刷,見慣了郊區每一個小鎮的風景。放假的時候不夠回國的機票錢,地鐵卡免費去機場,趴在航站樓玻璃上,看著飛機起飛降落以遣思鄉之念。尤其是仲夏,高緯度天長夜短,望著九點半的夕陽,滿懷思緒。有一次我窗外來了一隻小刺蝟,我趕緊拿出榛果,逗了半個多小時,如不是極度無聊又怎會心動如斯,若非傷感之深又何以銘記至今。

出國以後的路更多,家境會限制你的進一步抉擇。你發現一個自我投資機會。要花20萬去讀一個雙學位,50%概率打水漂,未來收入增長1到5倍的概率都是10%。讀不讀?這是一個新的項目風投,要求長期持續的流動資金。這個例子的流動資金,是投資性的,是nice to have,但是還有保險性質的流動性資金,沒了就很難看:

我獎學金恰好夠生活費,流動性保障為零。有一次報告寫了一半,deadline前一周電腦(國內企業家捐的)風扇壞了,強制關機,而我的流動資金完全不夠買電腦。只得把筆記本拆開,外接鍵盤打字。隔兩分鐘用冰毛巾擦擦感測器銅片人肉降溫,同時保存文檔。提心弔膽,並不怕被電,而是怕元件短路,徹底不能寫作業。

關於流動性風險的更多論述可見該答案後半部分,這裡不再贅述

留學黨們家庭經濟條件都很好嗎?

當初留學的同學,家境略差的的會讀工程和IT,中等小康做金融,成長環境優秀的幾個才聽說去創業了,而且頗有成效。這裡進而又衍生出了另一個問題,不論學業還是職業,窮人習慣了被動學習,家境好的更擅長主動奮鬥。在條條框框的限制下,各種經濟壓力之下,窮人能夠變壓力為動力寒窗苦讀無礙,但是留學生活更加考驗主動學習的能力,這一點往往家境好的更擅長。窮學生更適應、有約束有壓力的學習,出國自由了,更容易懶散。但是家境好的就不一樣,各種娛樂誘惑不是沒見過,已經經歷了這種考驗,更容易自律,自主的學習。

所以讀到這裡,希望你對家庭條件有個全面的認識,考慮清楚要不要出國吧。


求學成長經歷的詳細故事,在下面公眾號里,這是窮人求學的笨辦法,學霸大神可以忽略


全乾貨,留學其實很便宜,如果你有非常強的自學能力和恆心.

在家境不好的同學來說,拿到獎學金scholarship 才算留學. Admission 不算. 美國的獎學金很多,基本上學費生活費都全包還有剩餘,如果你善於準備,留學是賺錢的。英聯邦獎學金相對比較少,那是給家裡條件好的人準備的。

大一以至於整個大學:保證每門課80以上,90分以上更好,這樣後面會有一個好的GPA成績單,大學獎學金必須得,對你有好處。 這個基本不花錢,只需要用心學習. GPA 是留學得基本要求,很多學校拿獎學金會對GPA 有要求,所以切記如果立志留學,大一就要好好學習,一門課不能鬆懈。

大二:上學期過4級,下學期過6級,打好英語基礎. 同時開始準備GRE. 如果你46級都要新東方報班才能過就別浪費家裡錢留學了. 你這種英語水平考GRE TOEFL 基本炮灰。

大三:GRE TOEFL ,主要是報名費幾千塊. 如果你想省錢甚至不用報新東方的班. 找人買往年的舊教材自學. 一樣的,我當時都沒報班.

同時盡量跟兩門學得好的課的教授,搞好關係,以便未來寫推薦信用.

大三下到大四上:

申請,找準定位——根據GPA 確定身申請學校的排名.別浪費太多錢去申請那些明顯不可能拿到獎學金的牛校. 一兩所碰運氣即可.

陶瓷,找准人——一個個去美國的大學學院去翻faculty ,找有funding 的Assistant professor ,他們很缺人,去發郵件,申請讀他們的博士.

教授會用自己的funding ,去委員會幫你拿到第一學期免學費和獎學金的資格,比如TA RA scholarship .

記住,所有的獎學金只有一學期,去了必須好好表現,只要持續能夠拿獎學金,就沒有任何經濟上的要求了。

大四下:主要是簽證報名費,行李,機票和第一個月的生活費的錢. 第二個月學校就會發工資了。有獎學金是不需要保證金的。

總共下來,我當時是5萬人民幣,(前面考試加申請2萬多,拿到offer 以後,未來一個月自己讀書都會有一萬多獎學金,後面2萬多不管怎麼樣都會搞定的. 反正畢業了獎學金還攢了幾萬)

考慮通貨膨脹,10萬內可以搞定. 祝好運.

你說你成績一般,英語又不好,學校又不好,還要家裡賣房子送你出去留學,我建議你省省,別浪費家裡的錢了。因為買出去的錢,其實不會給你帶來任何變化。靠自己的本事,拿獎學金,自力更生,別找中介,多自己主動找師兄,師姐,前輩,才能真正提高你的能力。

別說你有多想多想,這世界想是沒用的,靠的是實力說話。有實力的想叫夢想,沒實力的想,那叫做夢。

牛人在國內國外,都可以牛起來。

混日子的人,在國內國外都在混日子。

很多人給我發信問how,我想說的是——我的回答已經寫的很清楚了,你按照我的回答準備就好。私信太多,一般來說我不會回復私信的,請見諒。


最後一次修改,不想把回答弄得太長,讓人讀起來費勁。註:本人只是美帝眾多屌絲留學黨中的一個,不是專家。只談個人經歷,談不上經驗,更不敢給人亂提建議。

為了避免歧義,下文里所有與獎學金有關的,都是指PhD申請。至於Master申請,獎學金機會不多,需要自己去學校網頁去看,他們都會明確標明碩士學位有沒有Assistantship。

下面有人評論說我對自費的或者去英國,澳洲的有抨擊的意思。首先我沒有這種意思;其次,對於他們,我是羨慕的,不管去哪裡,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最好,我剛來時的一個舍友就是典型富二代,但人家努力學習,還在學校餐廳打工賺零花錢,人跟人不一樣,實在不想把這個帖子變成辯(撕)論(逼) 的。

解釋一下獎學金的定義:fellowship是傳統意義的獎學金,而且拿fellowship的人不需要當助教幹活,但是這種名額特別的少。assistantship 翻譯成中文是助學金,就是下文里說的,需要當助教給教授幹活,有RA (research assistant)和 TA (teaching assistant)一周20小時。assistantship名額比scholarship 多,90%博士和能申請到的碩士,都是拿的assistantship。只不過我自己習慣把這兩個叫「獎學金」。是因為申請美國學校PhD的時候,絕大多數學校是會自動考慮給不給你financial aid (assistantship)。不需要你提供什麼困難證明。不需要單獨填一個表格。所以,兩個都習慣的被人叫「獎學金」。

另外再說一點,背景學校很重要,北清復交的學生都是大牛,一般他們本科班裡絕大部分都來美國,我這種跟人家一比就是學渣。另外很多人問我的本科學校,我是濟南大學的,母校現在好像是一本了。另外,我不想誤人子弟,我申請的時候也是很難,申請了6個悲劇3個,3個offer中兩個是先放在waiting list上,最後遞補進去的,所以都沒funding,UNH是最早發offer的,一開始也沒說有獎,最後五月份我給系裡發Email聯繫了一下才知道有半獎。所以也是很懸。

關於經濟學拿到了碩士學位,如何找工作留下來:過程也很困難,另外我碩士班級里就我一個中國人,討論作業,課下交流只能跟用英語所以英語能力真是質的提升。我是最後一個學期,海量的投簡歷,可能有一百多次,最後面試的也就三個,我現在的工作也是面試了三輪,另外我們公司有客戶在咱中國國內有業務,需要一個了解國內,能收集數據,撰寫分析報告的人。所以實力加運氣,缺一不可。

再重申下面也已經提到過的一點:考出托福,GRE高分會極大提升你實際的英語能力;並且大學四年打好專業的基礎,保持了好的成績。即使出不了國,也可以憑你的英語能力和好的知識基礎在國內獲得很好的機會。 -------------------------------------------------------------------------------------------------------------------------------------------

第四次修改,希望私信我的親們先仔細看我下面的回答!先仔細看完我的回答!先仔細看回答!!!重要的說三遍。 關於如何申請獎助學金,統一回答

首先現在,申請美國的碩士,博士都是網上申請,在學校官網填申請,會有一項:do you need any financial aid? 就選「Yes」。而且即使沒有這一項,一般學校都會自動考慮給不給你獎學金。

獎學金名額競爭也很激烈,決定獎學金最主要的幾個因素:高的GPA,高的GRE,比較高的托福,推薦信,如果博士申請,有論文發表很重要。

我自己學校這個經濟學的碩士是為了培養PhD的,所以才有半獎,碩士就給全獎的特別少,升成PhD就是全獎,但我那一年GPA沒能進班級前三,就拿了碩士學位畢業了。

--------------------------------------------------------------------------------------------------------------------------

--------------------------------------------------------------------------------------------------------------------------------------------

草草的寫了自己的經歷,沒想到得到這麼多認可。很多國內人覺得出國留學花費巨大,都是家裡花錢砸出去的,可能去英國或者澳洲是這樣,去美國讀本科大部分可能也是這樣。但是我知道的情況是:所有最後來美國讀PhD的,幾乎沒有一個是自費的。都是系裡免學費+助教的工資(stipend),一個月一般在1500美金左右,房租加吃飯綽綽有餘,攢點錢還可以買個二手車。很多碩士項目也有這種獎學金。可能計算機之類的專業獎學金很少(因為好找工作,工資也高)。我讀的學校的經濟學本來也是招了Master作為PhD培養的,一年後看GPA決定升不升PhD。我GPA沒競爭過同學 (13人選3個PhD),所以拿了碩士學位畢業工作了。學校里讀統計的,數學的,機械的,社工的碩士生,也都在系裡做助教(TARA)。MBA除外。美國作為移民國家吸納全世界人才,獎學金政策可能是全世界最慷慨的。(以下是原答案)

------------------------------------------------------------------------------------------------------------------------------------------

我是13年拿到半獎來美國讀經濟學Master。現在美國一家諮詢公司做Economist。題主有夢想,幹嘛不試試呢?其實,當你努力考出托福,GRE高分。大學四年保持了好的成績。即使出不了國,也可以憑你的英語能力和好的知識基礎在國內獲得很好的機會。

我在山東一所二本院校讀的法律與經濟學雙專業,13年畢業就來了美國。二本院校裡面的出國氛圍沒有北京上海高校那麼的濃郁。幾乎所有人都覺得出國讀書要花費特別多,而且我是山東農村出身。 事實是我成功申請到獎學金(半獎--- tuition waiver,+ stipend)。

具體說說我的經歷 (僅供你參考):

我其實是大學一入學就打算來美國的,原因是我一個舅舅就是來美國讀書,工作,安家的,他一直有意無意提起美國生活,我就非常嚮往。所以榜樣的力量還是很大的。不然一個二本院校的學生一般要麼考研,要麼公務員。

大一,大二努力參加學校活動,提高自己能力,最主要的保持高的GPA成績。

大三的時候開始準備托福IBT,上了新東方最基礎的強化班,刷了兩次分終於考到 100+。下學期準備GRE,又是刷分2次。期間有過動搖,因為我第一專業是法學,第二專業才是經濟,大三下學期升大四的時候,考研,司法考試開始了,當你做著與周圍所有人都不一樣的事情的時候,遇到一點事情你就會懷疑自己該不該堅持。幸運的是自己堅持下來了。

大四上學期開始申請,自己DIY,找學校,聯繫教授,要推薦信,跟美國老師套磁,然後我舅舅幫我修改文書,到一月底之前寄出所有申請材料。申了6個學校,3個被拒,3個offer。最後選了一個有獎學金的。

作為家庭條件不特別好的學生想要出國,我自己首先就知道自己只能靠獎學金,不可能讓父母一年拿出20萬左右來供我讀書,作為一個經濟學的學生,「理性人」的假設是第一節微觀課就講過的。

明確了拿獎學金的目標,就要努力保持高的GPA,還有GRE成績一定要高。托福夠學校標準就ok。當然,對於經濟學專業:數學,統計之類的成績一定要好。美國學校一般在申請網頁上明確告訴你獎學金提供不提供給Master學生,所以多找幾個有獎學金的學校。美國在這方面還是很好的。

最後與你共勉:一旦下定決心做一件正確的事情,就不要怕與周圍的人不一樣。


首先,我要陳述一個事實,如果你足夠努力,足夠優秀,是可以低成本來美國讀書的.

在不想或不能自費留學的前提下,一般可以通過兩個渠道:

1. 國家獎學金.

優點:只要學校給你錄取,國家獎學金的數額應該可以保證你的學費和基本生活費.如果有精力,還可以在學校打點零工填補家用.

缺點:拿了國家的錢,畢業後需要回國工作一段時間.這個其實也不能完全算是缺點,但的確減少了選擇面.當然這種交換對於學經濟的人來講比較容易接受.

2.直接申請PhD.一般來說,PhD在錄取某申請者的同時,會考慮給錄取者一定的經濟資助.這種資助的方式和數量雖然因人因校而異,但是基本上可以保證學費和生活費.而且一般是排名越高的學校給的資助往往更優惠.

當然,上面兩條路,不管哪條,都需要從大二,甚至大一開始籌備,規劃.下面的一些內容是從

關於申請留學的準備有哪些? - 王一的回答 裡面選出來的.專門針對經濟方向.最後,祝題主成功.

一個準備充分的申請者應該從大二暑假就開始準備。這個前提就是你需要在那個時候就決定要申請。當然,每個人都可以有多手準備,比如找工作和申請出國讀書,所以並不是只一棵樹上弔死。經濟博士的申請對申請者的數學訓練非常看重,這個主要通過兩個方面來體現,一個是GRE quant部分的分數,還有一個就是本科數學課程.具體課程可以參考我其他回答,但是在申請之前一定要有real analysis這門課出現在成績單上.

大二暑假:看看自己的數學功底如何(這個已經有帖子說過了),這個時候發現不足還來得急補救,好好考慮一下大三大四該選什麼課。同時也要找些GRE/TOEFL的習題做做,看看自己現在水平什麼樣,如果某個方面比較悲劇,暑假就好好補補。很多時候考試分數是能否通過第一輪賽選的決定性因素。如果考試沒什麼問題,暑假快結束時早點搞定,這樣就算出現失誤,也有時間補救。

大三:好好選課,而且注意哪個老師可以成為有力推薦者。課上好好表現,給老師留下印象,這樣找人家寫推薦信(或者自己寫了找人家簽字)的時候就可以有很自然的感覺。能有點科研經歷,哪怕是打雜,都去乾乾。不求文章署名,就求看過豬跑就成。如果考試分數有硬傷,最好在大四開始前搞定。

大三暑假:要有一個10-15家學校的名單,然後到網上找批。早點對自己有個了解有好處。選校方面其實中介還是不用找了,現在信息傳播太快了。信息上不用花冤枉錢。也不要找什麼無效退款或者包養式中介。除非你對留學不太認真,要不大局上一定要自己掌握。可以花錢輔助一下,但要搞清楚,你自己的命運,找別人完全操盤你放心么?如果有人說三十天可以教會我籃球扣籃,無效退款,我很願意試試,反正不成功哥也不靠這個吃飯。如果我在本科的時候有人說全權代理我的申請,無效退款,哥只會大笑三聲,不成功你還我錢有什麼用?我還是只能家裡蹲。當然,找人幫助是可以的,但是要有針對性。開始準備自己的申請作文,寫好了找信得過的老師,朋友,或者花點錢(這裡可以找有水平的留學諮詢公司),好好改進(寫初稿的時候可以參考一下我的其他回復,這裡不重複了)。開學前學校名單和申請文書應該基本成形,當然要有改進的餘地,到了12月完全搞定就成。

大四:該上的課都還要上。跟老師打招呼需要他們寫推薦信或簽字。十月開始準備推薦信和搞定文書。學校名單也要90%定下來。要有墊底學校。向我這種只報一到三所前五的學校的人畢竟不多,而且就算有,每100個裡面有多少是對自己估計過高我也不清楚。好好了解每個學校的截止日期,如果找人幫助的自己心裡要有數。尤其是花錢找幫助的,一定要找靠譜的。給自己留有充足的時間應付意外。因為申請過程中最大的意外就是沒有意外。


一年前,我大三,正糾結考研還是出國,考研數學書看了一半,細細看了這個問題幾乎所有答案,扔掉了所有考研的書,我知道如果兩手準備最後只能兩手空空。感謝所有回答的作者,你們從信心上給了我很大幫助。如今我剛從大學畢業,將我的申請經歷和經驗盡量詳實地整理下來,希望能夠對家境不好卻又想出國的同學們有一點幫助,也希望你們看到我的案例後,對自己能申請到好的大學和獎學金更有信心!

低均分獎學金獲得者在這裡總結大量乾貨,包含各個留學國家以及前期準備的詳細介紹、低均分獲獎技巧、高性價比留學。可按下方目錄閱讀對你有用的部分。

目錄:

1.寫在前面(心路歷程)

2.申請結果及個人背景

3.留學目的地的選擇

4.我該如何準備才能拿到獎學金/更好的AD?(包括申請人背景各方面的重要性順序、雅思備考方法、文書寫作技巧等)

5.時間安排

6.寫在最後

1. 寫在前面(直接看乾貨可跳過這部分)

申請季結束,感慨萬千,寫下此文,希望能幫助到和我曾經一樣,迷茫、困惑、懷揣出國看一看的的夢想卻又被各種現實問題重重阻撓的學弟學妹們。

儘管老生常談,不過還是要雞湯一下:要相信自己,不管曾經的自己是怎樣的學渣、錯過多少機會,從現在振作起來背水一戰,你總會有機會力挽狂瀾——來自一個申請季逆襲的人。

大一大二,混沌度日,毫無目標。大三的時候看到學校的一個和瑞典皇家理工的3+2項目,才真正開始考慮以後自己該去哪,做什麼。儘管家裡同意,但是考慮到研究生兩年40多萬的花費,不想給工薪階級的父母帶來太多壓力,自己也這麼大了,不該讓父母省吃儉用供自己讀書,便放棄了。

可是世界這麼大,我還是想去看看。

這個願望很強烈,當時甚至覺得學校不用很有名氣,性價比高就好,能讓我換個環境,切斷對身邊的人的依賴,獨立自主的學習、生活,學會適應陌生的地方,和陌生的人交朋友,去旅行去思考。。。

我當時只是均分不到80的學渣(雖然倔強地在心中從不承認自己是學渣),但是我相信總有一所學校會賞識我,看到我的閃光點,為我提供獎學金。所以當身邊的人都在緊張的準備考研的時候,我決定要走這條留學之路。這條路看似光鮮瀟洒,實則箇中滋味,只有走過的人才能體會。

當看到共同申請的人條件都比自己好很多時,當每天和父母通話感受到他們工作一整天的疲憊時,當同學們捷報頻傳塵埃落定時,當每次滿懷激動地打開郵箱看到的卻是滿屏的「rejection」、「unfortunately」等辭彙——又一封拒信,我也曾懷疑過自己是否選擇了一條錯的路。

既然選擇了,只能堅持下去。用心斟酌文書中的每一個詞,細心查找目標大學的喜好、要求,耐心argue收到的每一封拒信。。。

等待,,,等到麻木,,,麻木到以為又虛度了一年時光,成績差,就必將要接受和3+2一樣的命運——自費,頂著經濟壓力去讀書,很難回本。

這時,驚喜陸陸續續來了。

2. 申請結果及個人背景

報一下申請結果吧(學校 - 專業 - 獎學金,均為master項目):

Offer:

EIT - Embedded System - half tuition waiver, 6000 euro/year

Aalto University -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 A category scholarship(tuition waiver)

NTNU - Telematics, Communication, Network (Trondheim) - 挪威不收學費

Admission:

KU Leuven - EE TU/e - CS

Aarhus University - Computer Engineering

KTH(二志願) - Information and Network Engineering

Erasmus Mundus - BDMA

Erasmus Mundus - ICT

Rejection:

UiO - CS

Tu Delft - CS

UT - CS

POLIMI - CS

KU - CS

CTH - Computer Systems and Networks

KTH(一志願) - CS

最終選擇EIT - ES

羞愧地報一下渣背景謹供大家參考:

東北某985,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專業

CGPA: 79.83

IELTS: 7

GRE: 無

paper: 無

競賽經歷:無

項目、實習經歷:若干實驗室項目、國內小公司實習兩個

其他:校內小獎學金若干;學院青年志願者協會工作兩年

雖然背景很一般,但是結果還算不錯(除了申請早期強行轉CS——自信到POLIMI兩個志願填了不同校區的CS——被很多學校拒絕,而後馬上調整了申請策略)。這個結果,絕大部分要歸功於申請過程中的調研和文書針對性的撰寫。

3. 留學目的地的選擇:

美國:學術強國,學校多、科研實力最強,因為有矽谷的存在,CS專業很強,是想學習或者從事CS專業的同學最好的選擇(當然國內CS領域最近幾年也是蓬勃發展,CS人才緊缺)。大部分需要G。Master兩年預算大概50~70萬人民幣(本文預算均為學費+生活費估計,幣種均為人民幣),當然如德州等一些物價相對較低的地方也可能稍微便宜一些,40多萬。Master獎學金最近幾年越來越少,幾乎沒有。Ph.D獎多,但是競爭激烈,需要廣套瓷。移民美國:Master畢業需要先找工作,再抽取H1B簽證(因為申請人數過多,成功率一般在50%以下);Ph.D畢業直接申請L或O簽證;工作達到一定年限,在公司的地位不可或缺,公司一般會為這種員工在申請綠卡的時候開闢各種方便的渠道。

加拿大:好學校也很多。套瓷很關鍵,研究型master也要套瓷,有全獎。找工作相對容易,也有機會去美國找工作。工科大多數不需要G。是個不錯的移民選擇,但是氣候較為寒冷,部分城市漫長的冬天會讓人感覺比較無聊。

英國:一年master。回國找工作工作單位不是很認,留在英國工作又非常之難。花費40多萬一年。學校排名高,名氣大。公認的水,但課程排得也挺緊的,這就仁者見仁了。申請難度不大,基本無獎。當然牛劍還是值得一讀的。

澳洲:學校情況跟英國類似,學校名氣大,兩年master花費60萬左右,申請難度不大。課程沒有那麼緊張困難。澳洲優美宜居。移民難度小於英國,如果能留下待遇普遍很不錯,教育投資也很可能會在幾年內收回。會計、工程與IT是澳洲三大熱門移民專業。商科留學生非常之多,一般是工程技術類的數倍。就生活、學習環境,以及未來的職業發展來說,擇校時盡量選擇東澳的大城市。盡量選擇悉尼或者墨爾本,澳大利亞近半數的人口居住在這兩座城市。堪培拉很小,選擇前需謹慎考慮。

新加坡:新加坡國立大學(NUS),南洋理工大學(NTU),學校排名高,國內知名度高。修夠學分即可畢業,大部分一年到一年半完成,時間短離家近,花費少,每年10萬人民幣,可申請助學貸款(免息),畢業三年內還清。Ph.D時間較短,經費較充足。亞洲、熱、蟲子多、地方略小、英語有口音。就業來說,市場小,本地保護嚴重;學業來說,授課項目主要針對本地part

time,多是在晚上或周末上課。

香港:與新加坡類似,學校排名高,國內知名度高。授課型master主要針對本地part time,多是在晚上或周末上課。努力一些一年可以讀完,花費每年10萬以上。地小人多,能留下就業,起步比較艱難,工資不是很高但是除電子產品以外物價奇高。

歐洲:

瑞士:國家富有,風景秀美。有ETH、EPFL兩大牛校,排名均穩定全球前20。無學費,物價高,兩年費用30多萬。master項目基本不能留下,讀博或者申請歐洲其他大學的博士是很好的跳板。如能留在這兩所學校讀博並順利畢業的話,就可以走向人生巔峰了。這兩所學校的篩選方式比較令人捉摸不透,常有據了高均分錄了低均分的情況,85分以上都是有機會被錄取的,可能更看重綜合實力吧。申請歐洲時可以把這兩所學校當成彩票校試一試。GRE不是必需的,但是高的分數是加分項。

荷蘭:風車,梵高,雨多,風大,鎖好自行車。歐洲教育強國,學校多,寬進嚴出。工科有3TU——TU Delft, TU/e, UT。其中,TU Delft和TU/e都比較看重本科學校,官網上說只招收211/985學生。這兩所學校均分要求是80,但是按照過往的經驗,均分76以上的211申請者專業匹配的話收到ad的可能性都非常大。雙非也有收到ad的例子,但是雅思(要求6.5,小分6)卻幾乎沒有見到通融的,雅思卡的還是很嚴格的,所以如果目標是荷蘭這兩所學校的申請者請注意提前一點騰出時間報考雅思,可能你的雅思要多刷幾遍,這是很耗費時間的。Rolling制的審核,先到先得,越早申請越好。TU Delft和UT純網申,TU/e需要寄送。TU Delft回國名氣大,TU/e地理位置較好,在埃因霍溫高科技園區,EE有飛利浦,化工有殼牌和帝斯曼,比較好找實習和工作。當然這三所學校之間交流也很多,有很多第二年的交換機會。ES是TU/e王牌專業,為了避開ES激烈的競爭,我申請了CS,而這也是我唯一沒有被拒的CS申請,畢竟這裡ES太強,相對於其他學校都大熱的CS,這裡報名的人相對少一些。兩年40萬左右花費。UT沒有前面兩所學校出名,不過免申請費,大家也都順手一申,注意3TU中,只有UT是要課程描述的。不要覺得課程描述麻煩,有時對於想轉專業的你課程描述意味著巨大的發揮空間。也有很多值得申請的綜合類大學,Amsterdam, Leiden, Groningen, Utrecht, Wageningen等。荷蘭在電子半導體方面非常厲害,在微電子、嵌入式、晶元設計處在歐洲前列。

瑞典:環境優美,經濟在北歐比較好。工科方面,KTH在中國名氣大,和國內高校合作項目多;CTH實力也很強,獎學金還比KTH多一些。瑞典有KISTA科學園,位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北郊,是瑞典24個高科技園之一,於2000年被《連線》(Wired)雜誌評為全球第二大科技園,地位僅次於美國矽谷,因此也被稱為歐洲的矽谷。科學園區面積達200萬平方米,辦公面積110萬平方米。在這片土地上,有650家公司,僱員達29000人。其中高科技公司就有350家,且大部分集中在電信、無線、微電子、軟體這四個領域,包括愛立信、諾基亞、IBM、 HP、Oracle、Intel、Sun等的大型跨國公司都在這裡設立了生產基地或研發中心,因此EECS專業在瑞典的實習和就業機會是很多的。商科方面SSE非常厲害,綜合類大學Lund,Uppsala也都是綜排前100的大學。去瑞典的話可以申請Si獎學金,這個獎學金項目很看重工作經驗和領導能力,需要有共計3000小時的工作證明(全職、兼職都可以),領導能力可以在自己的PS中凸顯。對比其他國家來看,瑞典的獎學金項目還是很多很豐厚的,只是最近幾年瑞典大學的申請者越來越多,競爭略大,ad都不是那麼容易得到了,畢竟比較會推銷自己。花費兩年40萬左右。

挪威:免學費,物價高,兩年花費20萬出頭。近幾年挪威留下就業不是很容易,但如果留下了待遇會很好。有三所學校值得申請:UiO,NTNU,UiB。UiO和UiB,綜合類大學。UiO自稱只招畢業生,往年也有在讀生拿到offer的,可以嘗試。NTNU工科強,船舶與海洋工程是王牌專業。申請時要求專業匹配度較高,因為不收學費、招收的國際學生不多,所以申請難度相對大些。需要cdgdc認證,如果要去芬蘭或者挪威,建議儘早做這個認證。

丹麥:排名很高的綜合大學哥本哈根大學,這個大學沒有EE專業,有CS,EE專業的同學也可以嘗試一下。DTU、Aarhus工科強校,拿ad不難,獎學金因為申請者的逐年增多也是越來越激烈了。花費兩年40萬左右。經濟不錯,有機會留下就業。

芬蘭:2017年開始第一年收學費,生活費不高,兩年35萬左右。因為剛收學費,所以獎學金也很多,官網上說的是有25%的獎學金,最高的A等獎學金免全部學費,芬蘭物價不高,免過學費後,每年花費最低6萬人民幣。寧靜舒適的小國,適合思考人生。綜合大學Helsinki在法學、哲學、理學和生命科學方面很厲害。理工、藝術、經歷類有牛校Aalto, 2010年由三所著名大學合併。由於成立時間不長,學校在實力和排名一直處於上升期。工科專業的實習和工作機會還是很多,其他專業很可能需要會芬蘭語。在赫爾辛基有很多有意思的創意cs小公司,如憤怒的小鳥開發公司Rovio。

比利時:KU Leuven很強,學費不高,總花費30萬左右。魯汶的微電子非常強,因為歐洲微電子中心(imec)在魯汶,在這個領域imec可能是僅次於intel的微電子研究巨頭了。某些工科專業官網要求雅思總分7,小分6.5。不要被這個嚇到,不同於荷蘭對語言的嚴格要求,申請魯汶如果你其他方面優秀也是可能被錄取的。

德國:工科強,教學質量高,TUM、亞琛、KIT、TUB等老牌強校,實習和就業機會多。以汽車業為核心的傳統工科很強。幾乎都是免學費,花費兩年20萬,高性價比。2017年冬季學期開始兩個州開始對非歐盟學生收學費了(巴登符騰堡州和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雖然學費不高,每學期1500歐元,每年大概23000多rmb,但是減小了德國和其他歐洲國家的留學花費差距。據說其他州也要陸陸續續對非歐盟學生收學費了。需要APS,如果決定要去德國一定要儘早遞交APS材料,我去年10月初交的材料,結果到了今年5月初才收到要我兩周後去考試的電話,大部分德國大學的申請Deadline已經過了。特別是很多英語授課的項目,如KIT的info,教學質量和就業很好的項目,但是這些截止的往往更早,所以aps越早提交越好。想申請德語項目的,德語早學早考。KIT的info無論是教學質量還是就業都是非常厲害的,但是每年1月15日就截止申請了。大家都知道德國的德語項目截止時間一般都很晚,但是德國的英語項目是比德語項目早很多的,所以想申請德國的英語項目,不要拖延。德國非常注重能讓民眾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各個大學教學質量基本是平衡發展,差距不會很大。所以如果你的目標是以後回國,那自然要選擇名氣大的學校;而如果你的目標是留德工作,那麼你應調研你的專業在哪裡比較容易找實習。除程序員這種不是很需要交流的職業,德語對於找工作很重要。推薦一個可以搜索適合你的項目的網站:

www.daad.de/study-programmes

關於學校和專業的申請要求可以在上述網站查詢。部分學校部分專業需要GRE,部分建議提交GRE成績,沒有也可以,但是一個很高的GRE成績,特別是滿分的數學會成為很好的加分項。

義大利:藝術氛圍濃厚。Master兩年30萬以內。理工科POLIMI,EE專業都靈理工大學專排很高。申請綜合類大學可以考慮馬可波羅計劃,但是需要學習義大利語。

下面介紹歐盟兩個master課程項目:

Erasmus Mundus:歐洲合作性課程,總共有一百多個不同專業的項目,每個項目有幾所大學合作聯辦,申請者選擇兩到三所大學在未來的兩年完成碩士課程。其中也不乏很多好學校,如TU/e,上海交大等。獎學金豐厚,全獎是包含生活費和免學費的,有很多項目很新、申請的人不多。各個項目流程各不相同,推薦信,個人課程評估幾乎都要按照這個項目給定的模板去寫,挺麻煩的。我申請的BDMA(大數據)項目,因為是第一年開,申請者不多,過程較繁瑣,所以我預計獲獎幾率非常大,它的self-assessment的表格需要選出本科每門課的分類,並且與CS相關的還要佔90%。那個表折磨了我很久,最後因為專業不匹配沒有得到獎。但是我想說的是,既然沒有申請費,獲全獎的幾率又很大為什麼不申請幾個多給自己幾個機會呢?申請其實一部分看自己,還有一部分是自己無法控制的,如申請的學校的報名人數,你的經歷是否讓審核老師產生共鳴,甚至審核老師的心情。海申是增大我們拿ad/offer概率最好的辦法。申請像所有事情一樣,更多的努力換來更多的回報和更多的選擇。研究生項目列表及官網地址:Action 1 - Erasmus Mundus Masters Courses (EMMCs)

EIT:歐洲創新技術研究院,提供1+1的master項目。面向EE、CS類。目前有八個專業:

1.Software Service Architecture

2.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Design

3.Digital Media Technology

4.Internet Technology architecture

5.Cloud Computing Service

6.Security Privacy

7.Embedded System

8.Data Science

成員校有KTH、TUB、TU

Delft、TU/e、Aalto、巴黎六大、巴黎是一大等9個國家20多所理工院校。學生從這些學校中選擇兩所,各讀一年,最終獲得兩所學校的master學位證書和EIT的商科輔修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Minor學位證書。值得注意的是這是一個鼓勵創新創業的項目,有大約20%的商科課程教你怎樣推銷你自己的點子。因此專業知識可能要弱一些。兩年花費共30多萬。全獎學費減半(減為每年5000歐元)、每月提供500歐生活費補助;半獎學費減半,每月提供1000歐生活費補助。這還是一個很土豪的項目,獎學金機會很多。而且summer school等活動也很好,比較長見識。因為壓縮了專業課的課時,專業課深度可能會弱一些,未來想讀博士的話,建議不要選擇這個項目。但是找工作是沒有影響的,還是要個人能力,而且因為與企業的合作,該項目提供強大的實習平台,與歐洲各地的頂尖科研公司和機構都有合作,對未來在歐洲找工作和創業都有很大的優勢。這個項目無申請費,申請材料較為特殊的一點就是沒有PS而要求用一篇商業策劃書取代之,以檢驗申請者的商業頭腦。大家可以留意生活中的細節,看看自己有沒有什麼有創意的創業想法。多接觸一些科研創新工作,多看一些相關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和應用是對商業眼光的一個很好的開闊。要求是3頁以內,然而這個對於普通大學生來說還是很難憋的。聽說了某學姐沒有寫商業策劃書,只上傳自己的ps,也順利得到offer後,我用一頁的商業策劃附上兩頁ps完成任務的。不過還是千萬要珍惜每一個表現自己的機會,對方學校要求的,都是有目的的,用心去思考,寫出獨特的思想和創新點。

4.我該如何準備才能拿到獎學金/更好的Ad?

4.1專業匹配度:

專業匹配是一切的前提。以我的申請結果來看,被拒的7個申請全部是EE轉CS,而申請成功的大都是本專業。當然是因為我的CS背景很差,CS方面的選修課沒怎麼選過,僅有的幾門CS課如C語言成績又很差。因為荷蘭的審核是rolling,所以我申請荷蘭3TU申請得很早,rej來的也很快,當UT都拒絕我的時候我知道了專業匹配的重要性,因此及時調整了申請戰略,轉向EE、ES和通信。所以建議大家申請專業匹配的項目。如果真的想轉專業也完全可以,但一定要提前準備,不妨先去自己想去的學校自己想學的專業的網站看看錄取要求,再選一些能使自己相關學分達到要求的選修課,考出一個好成績。如果已經沒有時間選課有不確定自己能不能轉專業成功,不妨申請前先給對方學校的老師發郵件詢問一下,附上自己的成績單,聽一下他的意見。多問問總比閉門造車好。

4.2 GPA:

通過GPA可以最直觀地判斷申請者水平,因此是最重要的部分。95、90、85、80、75不同檔次對應的完完全全就是不同的世界。一定要儘早意識到GPA的重要性,儘早刷GPA。不要覺得自己的分數無藥可救了,提升一點機會就多一些;GPA暫時比較高的同學也不要掉以輕心,心態太放鬆的話,有時候一兩個學期GPA也會下滑的很快的(血淚史)。當然GPA也不是全部,如果已經無法改變的話也不要氣餒,努力展現你其他方面的閃光點。

4.3 語言:

簡單說說如何準備雅思:

4.3.1 聽力:

提高聽力能力最有效的方法當屬精聽(dictation):選擇劍4-11中的一篇聽力,用可以單句復讀的手機app從第一句開始聽寫,重複聽這一句直到寫出來這句話,對答案,用不同顏色的筆批改自己聽錯的地方,完成後開始聽下一句,直到寫完全篇聽力。每句話盡量用最少的次數聽懂,實在聽不懂就看答案總結。不斷減少聽的次數,練習一段時間你會發現聽懂並記下來一句話所需的次數越來越少,聽不懂的越來越少,你的聽力就提升了。一定要聽完每句話之後關掉播放器,默寫出來,不能偷懶,因為聽力考試不光是要求考生能聽懂,更要求聽懂之後要能記住,並能答對題。練完一片精聽之後,一定要總結,看看自己聽不懂的地方,反省一下為什麼會聽不懂,該怎麼做下次才能改善這種情況。聽不懂的地方大致可以分為:

1.不認識單詞、認識但是不知道讀音:都出現在劍4-11聽力里了,一定很重要,記下來吧。

2.連讀:純正英語口語中連讀很多。藉助教主一個梗:如not at all,其實不是一個一個單詞念得,我們可能學習中誤讀成了「腦特矮特傲」,聽到連讀「鬧太套」可能就聽不懂了。這就需要多聽,熟悉純正的英語讀法,多積累多練習,也可以自己出聲朗讀聽力原文,讀准了、都順了,對於聽力和口語都大有裨益。

3.太快了,跟不上:大腦還跟不上雅思考試的語速,應多練習;同時有一兩個單詞聽不懂不要滿腦子都糾結那個詞是什麼,let it go,往往因為思考一兩個不重要的單詞會影響後邊大量的重要信息點。

練完精聽之後,可以開始正式用整套習題訓練自己了。這個環節主要練習給定時間內的迅速讀題能力,以及邊聽邊做題同時不會影響聽出後邊內容的能力。

4.3.2 閱讀

我是沒有專門拿出時間背雅思單詞的,如果你準備雅思的時間不是很充足,那麼單詞完全可以從閱讀中背,遇到不會的詞就記在小本上,有時間就背下來,因為有語境,所以比單獨背單詞記憶效果要好。多練多背,雅思閱讀非常考驗速度,儘快訓練出自己的速讀方法。提升閱讀能力的方法:精讀。精讀即查找並背下每個不認識的單詞,讀懂每個長難句的意思。選擇以下兩類文章精讀。

1.自己錯的多的文章:說明理解有偏差,不認識某些長難句的巨型,是自己不熟悉的領域因而有大量不認識的專業術語。

2.各個領域的文章都應至少精讀一篇:這樣可以讓你對各個領域的陌生辭彙有記憶,甚至僅僅是印象都會讓你再次遇到這個領域的文章的時候得心應手。如環境、電子、宇宙、生物、船舶等等。

雅思閱讀,是每篇閱讀的各個題都按文章順序的(除了選擇段落題、總結各段中心思想這種),善於利用這種順序,可以讓你快速準確地定位到題目對應的原文位置。

4.3.3 作文

劍4-11書後有很多滿分範文,這些足夠了。這些才是實打實的好文章,一手的資源,不需要買什麼課外書。仔細分析這些文章對題目的理解;看他們如何展開論述,舉了什麼例證,運用了怎樣的段落結構;學習這些文章的辭藻,句式。並模仿之。也可以先寫一篇再看一下滿分範文,對比一下自己文章的不足之處。背這些文章好的辭彙、句式和行文思路總比課外參考書那些二手知識要好很多。

4.3.4 口語

可以下載一個雅思哥app,裡邊有當前題庫,盡量準備到每一道題。

Part1 可以把這部分看作閑聊,讓你放鬆下來進入狀態,大概有一兩個話題,每個話題問三四個問題。不用答得太過啰嗦,讓人厭煩,也要體現水平給考官留下一個好的第一印象,因此每道題3、4句是比較合適的解答長度,練習的時候每道題都寫下答案,練好背熟自然是最好的但如果時間緊張腦容量不太夠的話,可以只看話題的標題,然後想想關於這個話題我能說些什麼。比如話題是movie,那麼可以想一下關於自己最喜歡的movie,它的內容、它讓我喜歡的情節等,也要想想關於movie有沒有什麼專有名詞可能會提到,如trailer(預告片)、box office record(票房紀錄)等;或者會用到的比較高級比較地道的辭彙,如blockbuster。

Part2 是最重要的部分,給你一個話題,讓你準備一分鐘,然後陳述兩分鐘。當然最好說滿兩分鐘,而不是提前結束。對於大部分考生來說,遇到陌生的話題能流暢敘述兩分鐘既表達了觀點又涵蓋了豐富的運用準確的辭彙量和句式是很困難的,所以準備是至關重要的。大概共有60多道題目,可以嘗試將2-3個題目嘗試寫成一篇短文,加以潤色,然後背下來,這樣總共背20多篇文章。當然這是最穩妥的做法,時間不夠的話也起碼一種事物準備一篇文章,比如感動的故事、重要的人、重要的物品、建築、風景,各個種類背一篇,考試時不會大腦一片空白而導致冷場。

Part3 這是很容易被忽視的部分,然而即使你有一個很流暢的part2,part3答的很不好的話也會被打很低的分數(考官認為你的part2是事先背好的而你並沒有這樣的實力)。因此複習中要留出時間準備這一部分。事實上,每個部分都應精心準備,如果對自己的普通交流能力有信心,那麼應將重點放在part2和part3。Part3這個部分的問題大多比較有深度,問你對某種社會問題的看法,一定要答出深度,答出有想法的東西,考慮周全。5、6句是最適合的長度。可以分條解答(幾個原因、幾個後果)、通過正反兩方面考慮、做個與事實相反的假設(讓步)、挖掘更深層次的原因、類比等方法來使你的答案更具有深度。另外注意每句之間的連接詞的合理應用(轉折關係、因果關係、並列關係等)。沒聽懂考官問什麼的時候,一定要問,不能強答,答非所問後果是很嚴重的,而讓考官重複或再次解釋是不會扣分的(當然不能太多次,2、3次以內是完全可以的)。如果考官說了一個詞XX你不會這個詞,你大可以問考官

「Could you please rephrase the word XX?」

或「Could you please rephrase the question?」

考官會為你解釋的。在考官問完問題後,你可以短暫思考以組織語言,你也可以說Wow,that』s a good question.(氣氛比較輕鬆時也可以說 You got me,你問住我了,但是讓我想一想)Let me think about it.來拖延時間。短暫思考的意思是你可以思考至多5秒,然後給出一個自信合理的回答。而在回答的中間盡量不要停頓,這樣會影響你的流利度得分,甚至會被一些嚴厲的考官打斷。被打斷了也不要慌張,很多嚴肅的考官給分卻非常高。

口語評分標準:

Fluency coherence 流利度與連貫性

Grammar Range Accuracy 語法準確性與精確性

Lexical Resource 辭彙豐富度

Pronunciation 語音語調的流暢與清晰度

這裡邊最重要的就是流利度與連貫性。而所有的這些都可以通過寫稿+背誦來短時間快速提高。以上只是應付考試,還是不會提高真正的口語能力,而我們知道交流能力對於想出國的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影響你是否能融入一個新的環境。因此如果時間充足,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每個單詞的讀音,多創造英語交流的機會來鍛煉自己,如果沒有機會,也可以朗讀一些文章、學習一些英文影視作品中地道的英語表達。

4.3.5 關於複議

在雅思報考網站就可以申請成績複議,需要1000塊人民幣,寄到審核部成績單,然後就是半個多月的等待複議結果。可以申請口語或作文或口語和作文的成績的複議。我沒有申請複議,但是身邊一起考雅思的有3個人,申請了複議,兩個都成功了。雖然樣本容量不足,但我在糾結是否複議的時候也查了很多人的案例,也聽了很多陰謀論的理論,感覺複議這個事還是靠譜的,建議時間不足,或者感覺自己的成績確實和發揮有很大差距的人試一試。因為不同考官給分標準不可能完全一致,可能你考試時候碰到的考官給的分數偏低了。

另外一點,語言考試一般是達到標準即可,高分也很可能不會對申請有很大幫助,所以達到6.5小分6就足夠申請絕大部分學校了(我申請的學校里只有魯汶官網變態地寫著總分7小分6.5,而事實證明很多沒達到這個要求的人也被錄取了)。所以舉個例子,如果你作文6,口語5.5,總分夠的話,那麼建議只複議口語,以防口語分數提了而作文被重審為5.5。

4.4 文書

4.4.1 CV

力求乾淨、簡潔、凝練、客觀、真實。可按照這樣的順序和內容進行書寫:個人基本信息、教育經歷、科研經歷/paper(科研經歷可逐條寫出自己做了什麼取得了什麼樣的成果)、實習經歷(寫明職位、地點、開始和結束日期)、課外活動經歷(領導才能、志願活動這一類)、獲得的獎項(寫明日期和頒發單位)。一頁到兩頁是合適的長度。

4.4.2 PS/motivation letter

除了PS以外,審核老師看到的申請者資料都是冷冰冰的,符號化的——只能看到申請者的分數、做過什麼,而只有通過PS,他們才能看到申請這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個人,到底為什麼要申請這個專業又對這個專業是否了解、是否熱愛。分數不是一切,分數高不一定適合也不一定熱愛,申請者要能通過PS說明自己為什麼比別人更適合這個大學、這個項目。用真誠、深刻思考過而寫出來的的PS打動審核老師——這是你的申請結果超越比你背景更強的申請者的申請結果的唯一途徑。

雖然平時也自嘲:學計算機的說自己是修電腦的;學通信的說自己是營業大廳賣卡的;學醫的說自己是享受醫暴的;學會計的說自己是做假賬的;學土木的說自己是搬磚的…但是心裡卻不想聽別人說自己專業半點不好。

你也可以在寫PS之前認真想一想,你到底對你想學的專業了解多少,熱愛他的哪裡,為什麼想去這個學校的這個專業去深造,自己能給這個學校帶來什麼,以後又想做什麼。搞清這些問題你會受益匪淺,小到你的PS,大到你的人生規劃。

下面詳細說一下PS書寫的要點:

一、首先應明確我們寫PS是為了什麼:

PS應在有限的篇幅里,儘可能的展現自己對申請領域的喜愛和了解(重點),學術上和人格上優勢,以及對申請項目的合適,要能夠真誠、打動人心。這是PS的主旨。切忌寫成流水賬,你不是在寫自傳,你是在推銷自己。

二、確定感情基調:

拒絕平平淡淡,應讓觀者看到作者對該專業的熱愛和對這個項目、這所大學的渴求。感情基調可以有很多種,舉幾個例子:

1)優秀自信,熱情洋溢,適合獎項科研很多、成績很好的的人;

2)滿腔熱血,對所學科目濃濃的熱愛,決心為這項學科付出畢生的努力;

3)勤能補拙,基礎不好,卻不斷趕超,兢兢業業,後來居上。

所以應再動筆前確定感情基調、和主旨,全篇例證都為主旨服務。

三、開頭應短小精悍,開門見山:

審核老師在觀看申請者資料時,每個學生大概是3-5分鐘左右,所以分給PS的時間會更少,一個吸引讀者的開頭可以讓你的PS與眾不同。以下是兩種較優秀的開頭方式:

1)對專業的獨到理解,或是對該專業獨特的定義,讓審查的老師眼前一亮;

2)對專業的熱愛的來源,可以是自己身邊一個動人的故事,或者是該領域熱點話題、研究進展對自己的觸動;

開頭可以提到家庭背景,但是如果提到一定要說在這樣的家庭背景熏陶下對我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如性格上使我更適合對方學校的留學項目(可以更好更快的融入陌生環境),興趣上使我更加熱愛這個專業,想要為這個專業的發展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你的文書中不應有一句話是多餘的、無意義的,應每句話都能讓觀者直接或間接地看到你的優勢和價值。

四、應有調理,分段清晰:

開頭之後就是敘述個人經歷的部分,可按照如下的方式分段

1)課程,可以寫自己最喜歡的一門課(當然要與申請項目相關),收穫、感悟

2)科研

3)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應詳略得當,有所側重,主要寫凸顯主旨的方面。

五、個人經歷的敘述方法:

漢語的習慣是大量的記敘引出最後的總結,或者乾脆沒有總結,讓觀者自己判斷。而西方的行文思維更多的傾向於開門見山,先總括後分別敘述。

以下兩種寫法是較符合西方思維的:

1)注重過程與提高的:先寫做了什麼,少量的過程,重點寫收穫,體現學術上和個人品質和能力上的成長,一段經歷一段收穫和成長,敘述過程中緊扣主題。

2)注重品質與優勢的:先總結性地寫自己的優點(如quick learner、helpful),再寫能體現這個優點的事例。

科研上的例子可以詳細一點,重點寫出自己怎麼完成的,用什麼學術方法,體現出申請者的學術水平。對於志願活動、品格品質、課程學習方面的事例,不要將大量的篇幅用在過程的敘述上,簡略寫過程,重點寫收穫和體現出的品質。

品質和收穫主要有以下三種:

1)對申請學科的熱愛:信念支持自己直面困難走向成功;

2)學術和能力:準確地寫做了什麼科研、自己在這個項目中做了什麼工作、體現出專業性和能力;

3)個人品質:面對困難時候的精神品質、對新事物的適應學習能力等。

七、結尾表達自己意願:

說了這麼多自己的經歷和優點,無非就是推銷自己,讓自己被錄取/獲獎學金的幾率更高。So let』s be frank and aboveboard.

1)簡單誇一下對方學校本專業多麼的好,有完善先進的科研設備,和一流的教師陣容。自己想在這個專業有所成就,能被貴校本專業錄取當然是美夢成真等等

2)簡答說一下自己多麼的適合這個學校這個項目,可以為這個項目帶來什麼:diversity、不一樣的思維方式等等。

3)簡單說一下畢業之後的計劃,與前文自己的理想和熱愛照應,目標明確。

八、語言平實、準確、簡練:

很多人在寫文書的時候還會保持中考高考甚至是雅思時候養成的習慣——大量地運用複雜長難句,單詞挑最長最難的用,找出一個簡單句算我輸。這種行文方式是應試教育的產物是,而不是真正的交流,甚至讓人看了有些厭煩。篇幅不要過長,按照對方學校的要求來,不要超字;而這麼寶貴的表現自己的機會,當然也要把握住盡量不要少太多字。PS中,語言要凝練準確,同一個意思,盡量能用最簡練的句式來表達,因為你要用更多的篇幅來讓觀者看到你的學術興趣和學術水平,向觀者展現一個更立體的你。而將篇幅用在遣詞造句上,顯然是毫無意義的。

4.5 科研、競賽:

「紙上學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不影響gpa和健康生活的前提下,儘早進入實驗室,做一些科研和競賽對一個人的能力提高是巨大的:在硬體上,體現為paper、獎項和ps或陶瓷信中項目經歷的侃侃而談;在軟體上,體現為對這個專業的真正了解,研究生專業選擇的正確性,以及未來科研能力和實踐能力。

4.6 課程描述:

有的大學是要求課程描述的,國內很多本科大學是不提供課程描述的,一般都是讓學生自己撰寫然後到教務處蓋章。看似很麻煩,實際也很麻煩,課程量多、每個課程需要提到該課程教學了哪些方面的知識,這些可以按照課程教材的目錄來撰寫。但是,這些麻煩、瑣碎的事情其實正是給硬實力不那麼出色的的申請者更多的機會。你可以適當誇大、增多某門關鍵專業課所學的內容。對於轉專業的同學更是更好的機會,可以讓你把很多有一個模稜兩可的課程名字的課程,描述得更接近於你要申請的專業的prerequisite。事實上,國內外的專業設置可能很難完全吻合,所以大部分人都是小轉專業,專業吻合度對於申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課程描述在審核是否滿足prerequisite時扮演重要角色。撰寫課程描述的時候有個小技巧,你可以去你要申請的大學的官網,查看你要申請的專業的prerequisite,按照他們需要的課程來撰寫自己的課程描述以盡量貼近要求。這就意味著在申請不同的大學時,要根據此大學的prerequisite對課程描述進行微調。對於某些不需要課程描述的大學是不是課程描述就沒用了呢?不是的,我們可以作為附件提交上去,當然他們可能不會看,但是當因為專業不匹配被拒絕時,我們可以利用課程描述argue,以我和我的小夥伴們的申請經驗,argue的成功率還是很高的。

5. 時間安排

以2014年入學的本科生,2018年歐洲海申為例,那麼你2017年8月前應該準備好GRE/雅思/托福備考(做好多次刷分的準備,越早考第一次越好);10月中旬前確定學校 、準備好各種申請文件和文書。11月開始各個大學就陸陸續續地開放申請入口了,儘早申請,有兩輪申請的學校盡量在一輪完成申請,你的錄取成功率、獎學金獲得率會更高,也會錯過更少的信息和項目。2018年的3、4月份你就會收到結果了,然後選擇學校,再之後的辦簽證、租房、訂機票就很簡單了,跟隨你未來母校的指引就好了。

當然這是最保險的,較正常、充裕的時間安排。如果你還有科研任務、正在努力發paper等,那就要合理利用時間了,可以把時間表中的一些事情提前做完,只要在申請之前完成paper的發表都是來得及的。

計劃往往是很完美的,但是很有可能中間有其他的事情耽誤了進度,很多申請者不得不多線作戰。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申請的過程是全方位提升自己能力的過程,我相信在申請季結束之後你會受益頗豐,會變成一個更細心、對自己認識更深刻的人,知道自己為什麼要讀下去、為什麼要出國,而不是僅僅「身邊的人都讀研」或是父母之命。

6. 寫在最後

留學,是一條孤獨的路,也許沒有戰友和你肩並肩走下去,但是所幸你有走過的人的腳印陪伴。決定留學後,便不斷刷論壇、刷知乎讓這條路越來越清晰的呈現在眼前,跟著這些腳印我走到這裡,現在我把我的一點經驗寫在這裡,希望能幫助到未來探路的人。

不足之處也歡迎大家指正補充。本文會一直不定期更新下去,未來還會有簽證辦理、租房經驗和生活經驗的更新。

最後謝謝大家能看到這裡,願你有一個似錦的前程。有什麼不懂得問題或者遇到什麼抉擇上的困難等也可以與我交流,微信:xtc12321

http://u.wechat.com/EG4qGXy5nIfagJRyX2j4eVk (二維碼自動識別)


已知條件:題主想出國讀研究生,題主家庭條件一般。

未知條件:題主學校,專業,GPA,學習能力,英文水平,科研背景,目標國家,大概預算,出國動機。

想出國留學,money、GPA和背景,狗一樣強烈的慾望,三者得一即可。

1.GPA一定要儘可能搞好,畢竟是出國讀書,隨意能提高0.5就不提高0.2,這個要靠自己,要掌握學習方法和考試技巧。

2.既然是要去讀研,就得加強科研能力,多發些paper。英文寫作水平,和導師師兄師姐關係等搞好可事半功倍,當然前提自己要有能力。

3.英文很重要,就算最終不出國,洋文好的人在哪都受歡迎。背背背,刷刷刷,考考考~

4.掌握全面的關於留學的一切信息。留學中介的產生就是因為信息差,現在互聯網時代信息越來越透明,一定要高效的利用網上的信息把所有疑慮搞清。

如果家庭條件真的很差的話,單純從錢的方面來考慮,去這些國家留學都是性價比很高的選擇:

亞洲:馬來西亞、韓國、日本等

歐洲:德國、日本、義大利等

關於上面第4點留學信息方面,推薦一下留學快問公眾號(liuxuekuaiwen)的留學分答。知乎上關於留學的一切問題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

感謝 @Starrkopf帶我關注~么么噠

======================================================================

手誤把日本打成了歐洲的,不改了...大家懂就好。


其實我是個知乎窺屏黨。。很少答題...

我覺得我這種極端小透明....

天吶竟然也有被微博盜文的一天...

==================

看到有朋友留言表示對來加拿大感興趣哈~

我加村雖然不像英美那麼多學校,但是說實話教學質量還是很好的...

加村的學校呢,也有很好噠,UBC,麥吉爾,多倫多,大家都是曉得的,不過好學校也貴一點,多大最貴吧,4W一年學費?其他的比較有名的大學排名大概都在300往上的梯隊里,也算是世界中上游大學的聚集地啦。看專業的話很多學校都有Top100的專業啥的。

這裡說說打工...留學生允許一周工作20h,我有很多本地同學一周也都工作10h+,可以找一些寫文章之類的不用算時間的兼職,一個月能賺到近1000CAD,而且不耽誤學習。

溫哥華的生活開銷算很高的了,不過有了工作還是負荷的起噠!

學費嘛,坑爹的我校學費又長了......700刀一個學分,我一年大概修30個學分不到...所以2w加確實不騙人...然而我校的學費據說算良心?不過咱們這種「二流」差不多都這個價格啦~

這裡的「二流」嘛,加村學校分醫博類,綜合類,基礎類...可能大家覺得這感覺就和一本二本一樣...那麼給大家介紹個綜合類知名院校...滑鐵盧大學,常年排行第三....對就是那個計算機系逆天的水盧。。

關於研究生嘛,我知道的關於研究生致富的好辦法...除了獎學金,就是給學校打工啦!!當TA!!!

我記得TA時薪是40多刀來著....40多刀啊....貌似月入2000起碼的?還三天兩頭罷工要求漲工資...真是...........

幫學校工作各種工資高,最基礎的圖書管理員起薪都18好嘛!食堂的員工都15好嘛!!!而且校內工作還能超過20多個小時....當CA的話(宿舍管理員),一學期3200刀吧,而且還免宿舍費??反正有額外的大房間住,不要太美好....

最關鍵是加村學校的特色項目...coop...以學校的名義幫你聯繫一堆公司然後你去上班吧,找到工作的話大概月薪2000刀起步,全職上4個月到8個月不等,還有海外實習喲!~

最關鍵的是你念書的時候就工作過,畢業了....對吧,還愁沒有工作嘛!!!

還有一點就是獎學金,加村很少給大筆的獎學金,我同學裡拿到最多的也就是8000刀一年吧,多倫多大學的那個什麼校長獎學金。我念的國際高中,也都是國際生。

加拿大大學給入學獎學金是完全按照成績給的(高中升大學是這樣,大學轉大學或研究生就不清楚了),所以我身邊很多同學都有獎學金,2000刀到幾十塊不等,學校有檔,你到了多少分,入學獎學金是自動給的。我當初申請的時候最高拿到了一萬六還是一萬四的四年獎學金...基本算免了一年的學費了(然而我很有骨氣的來了這所一毛錢都沒給我的學校...唯一一所沒給我錢的學校...)另外兩所一所給了5000刀,一所2000刀....

所以我爹一直感慨...以前覺得留學好貴好貴,現在看來也還行么...

但是這裡要強調啊...加村學校也是修羅場啊,多的是天天花爸媽錢無所事事的中國留學生,大三英語都說不順溜,考試作業全靠花錢買..(所以作業代寫也是個賺錢門路...我有個高中同學現在就在干這個...)留學生土豪多...你要是會做飯開個小外賣微店都能賺!我室友就是開外賣的...月入800刀輕鬆的很。然而!!!重點是然而!!!這樣念下去很多人連專業學位都混不到,各種人在預科讀了三四年都升不進大學,畢業了找不到工作職能灰溜溜的回去...留學生普遍家境好,勁頭不足渾渾噩噩度日也是常有的.........

所以樓主說想要有高薪工作,就一定要拼呀!!!機會很多,但是一定要努力。答主在家也是小公舉啊,來了這裡照樣擼袖子端盤子掃地干起,攢經驗給公司做free labor, 大街上發傳單辦公樓里做推銷啥都幹了...還被上司說長太胖沒機會云云(差點沒去告她真的...),找工作各種石沉大海,面試各種了無迴音....但是這都是值得的!!!既然有這樣的政策有這樣的環境幹嘛不努力一把

所以加油吧!!!

==================================

來加拿大吧!!!!!

或者是日本也可以,當然學英語省事一點。

主要是加拿大學費不是很貴,大概兩萬一年這樣,至多三萬這樣吧…而且加幣還在一直跌………

更重要的是加拿大學生簽證允許每周二十小時的打工…找個工作,基礎工資就好,一周兩百刀妥妥的,不要太大手大腳就不用家裡給生活費啦!有一技之長的或者有經驗能找到錢更多的同學,機票都包圓了。

然後就是獎學金!!!!

暑假可以申請工作簽證或者直接留下來做全職工噠,自己給自己掙個一門半節課錢~

大概就是這樣……

我覺得日本更容易些…我有朋友在日本念書,平時獎學金,兼職服務員和翻譯工作,已經不需要家裡供了…

我自己在加打兩份工,端盤子和幫校報畫插畫,生活費也不用家裡操心了~


本人96年的,也是一條留學狗,家裡也不是很富裕!

其實題主就是不甘心現在的生活,不甘心以後會變平庸,既然不甘心,那我們就不要留在原地。

我只是在外面待得時間久了一點,稍微知道一點,但是我不是啥都知道啊!不要啥都問我啊!

———————————————分割線———

首先,出國並不是越早越好。跟時間的關係並不大!

如果樓主決定出國,你也說了有兩種選擇。那我來說一下他們各自的優點吧!

一:讀完大學,去國外讀研。

優點:讀研時間較短,總體花費較低,並且可以在國內學習完語言,節省時間,有了年齡優勢,打工比較容易。而且,如果大學學習很好,完全可以申請獎學金。像韓國某些大學,如果語言在入學時到達topik6級水平,有獎學金,甚至可以免一年學費(一年學費大約4萬左右)

二:輟學,去國外當插班生。

優點:在國外生活時間較長,有可能留在這裡。如果想換專業比較簡單,接觸的事物,經歷的情況比較鍛煉自己。比較增加閱歷,能夠了解一些在國內完全了解不到的學習情況,學校信息。而且在升研,或者入學時能夠比較輕鬆的應對。

如果真的想出國,那麼我可以給你一點小建議。希望對你會有幫助。

一:我建議你去一個非英語國家,這樣上完學以後,可以掌握最少三門的語言,比較有利於以後發展。

二:如果真的要輟學,去插班的話,最好定好自己的目標,大概有一個方向,然後根據自己的方向選擇國家,和學校。(對此我還創了一個五步確定法,最下面寫出來。)

三:如果你家裡反對,而且也無力承擔的話,那麼我建議你,繼續上大學,在大學期間,打一些工,給你家人信心,讓他們相信你,不會讓留學的錢,付之東流。然後利用課餘時間,學習你要去國家的語言,四年下來,你必須要考到一個該國家中等以上的語言認證書。這樣才對你比較有利。

四:什麼獎學金,不要太在意,因為獎學金這東西,你拿到手裡,那在叫獎學金,拿不到手中,屁都不是。

五:留學等於高薪這樣的事兒,別相信,它只會給你一個渠道,讓你去見識外面的世界,讓你去努力,給你機會,
但並不所有人都有資格抓住機會,需要自己努力到達目標,而這期間需要強大的毅力、毅力、毅力,這很累,我不騙人。

基本就是這四條,另外給你說幾個性價比比較高的國家,義大利,日本,韓國,加拿大,法國,德國。

最便宜的是義大利大約一年4-6萬最多,公立大學免學費,當然這隻包括,衣食住行,吃喝玩樂是不包括在內。

法國是比較例外的,有人一年花費6-8萬,有人一年20來萬,因人而異。不過公立學校不收學費,每年只收點註冊費大約200-300歐左右。學語言打工是不允許的,大學是沒有問題的,還有就是,法語比較難學。

最貴的是加拿大,好的大學真的很多很多,但是是英語國家,而且花費較高,一年16-22萬左右不過學校很好,獎學金還比較容易拿到。

最方便的就是韓國了,大學好的也不少,但是都在首爾,韓國留學圈原來有這樣一個等級,第一個等的大學是S K Y,第二個等的是首爾以內的大學,第三等就是首爾以外的。花費情況6-10萬不等,但是還有學費,這僅僅是生活費。

所謂的五步確定法!

舉例:1:確定你的興趣。比如你平時比較喜歡畫點東西,喜歡設計一些異想天開的小玩意。

2:確定未來發展方向。根據你平時喜歡,感覺你在設計方面,藝術方面興趣比較大,這樣可以在這裡面選擇一個。

3:確定自身需求。比如你確定的是設計,這樣的話你可以學,廣告設計,玩具設計,建築設計等專業,就這樣,你覺得建築設計比較好,畢業後工作一般也比較高薪。

4:確定自身能力。於是就找花費小,還不是以英文為母語的國家,然後你看到了義大利,義大利一年花費6-8萬左右,感覺比較適合,再一看專業,義大利以藝術,和建築學校聞名世界。

5:確定並明確目標。最後再從義大利里找一個建築設計比較好的大學,申請。

然後就這樣,你就出國了。


最後一記……畢業了……扔了半個家 帶著兩大一小回國了……

即將一年記!全體同學忙著最後一學期的考試和畢業論文……這時候!沒有旅遊!沒有娛樂!只有各種弱雞泡在圖書館……

用我一個學工科同學的話是:xxx大學真的不是野雞大學,我是野雞……

半年記……分割線懶得打了,分割點……

倫敦跨年……

錢花在哪?

聖誕假期一個月,同學問,跨年你去不去?北歐玩一圈去不去?巴黎shopping 去不去?西班牙學梁朝偉喂鴿子去不去?瑞士滑個雪?

好了,好不容易出來一年,你說能不去么,都去不現實,一個也不去也不現實,去哪個不花錢?!然後答主選擇了只去跨個年,剩下時間自己「包場健身房」……花費…不提了。這就是國外的花銷。所以建議如果選擇來英留學,多努力一年,別來了捨不得然後錯過了一些機會,難道倫敦眼的煙火不美嗎?不值得看嗎!各位看官加油。

----在國外第三個月記--------分割線------不知道畫哪-----------------

出國有風險,有恐怖分子啊!有木有!還有啊!除非你出國留學不high吃,不出去玩,不旅遊,否則根本止不住地花錢啊!!!總是忍不住被新鮮事物誘惑啊!!!說完了,看客們繼續……

-—-------------------------------------正題:

不止只有一張圖 不知道要不要預警……和學霸們不同,看到學霸們的答案羨慕嫉妒沒有恨,我雖然不算學渣 大學211 均分74 英國留學,一年費用40w起。

我的情況,首先不同於大多數朋友,我大學時候完全不知道學霸們為了高數100分拼搏到底為了什麼,還經常嘲笑人家說學呆了有什麼用。現在如果讓我回到大學時代,我一定會好好學習。

第一次接觸到留學這個詞是大學時候,完全無感!第二次是畢業1年左右,父母提的,說周圍朋友孩子出國留學了,你要不要去?我說太貴!不去!那時候是真的心疼錢!後來是見了幾個在國外留學的朋友(學霸,各種博士各種獎學金,反正沒有家庭資助的)震撼了我這個小本科,我想見世面,決定留學!

一直到第五年,我出國了,這次攢夠了錢,直接跟父母說我要去留學,當時有個很好的工作offer(某股份制銀行支行長),拒絕了毅然決然留學英帝,了解的人知道 99.99%留英是沒有獎學金的,國際生學費1年都在180000左右。真是日了狗了,我現在學的專業明年學費漲1萬!幸虧我今年來了。

大家肯定不愛聽我扯淡,那我就說說非學霸怎麼不靠父母出國留學。

首先是費用,美國不了解,英國再節約,一年30萬也是要的。那麼首先在大學畢業以後,要找一份有前景的工作,本人有幸在北京的一家銀行做公司業務後來同業,然後努力拚搏……3-4年足夠。

3年以後跳槽到一家大型企業,做資產融資,就是和證監會 發改委 交易商協會打交道為公司融資,整天全國跑。第五年和平分手,做了點別的工作以及留學!

那麼重點來了,怎麼能做到這樣?首先,養成不伸手的習慣,我一個月在北京賺2000的時候也沒跟父母要過錢(銀行實習期6個月2000)。各位看官自己算算在北京2000怎麼活吧。不過這樣給了我一個不想餓死就得自謀生路的想法,這也算是一種歷練吧。儘可能的把握機會。

有點說遠了,總之就是,好好工作,努力賺錢,把握機會!還有就是要有抵禦誘惑的定力!比如老闆說:xxx,給你50萬年薪別去留學了!你要聲淚俱下:老闆!請讓我好好學習吧!

相信有志者事盡成,生命的力量在於不順從!

po一張答主和學霸們的照片……這些人學了半年法語就敢在法國搞研究了,這是他們不嫌棄我這個小本科,帶我在盧塞恩坐船玩……

------最後po一點,出國為了什麼?對於我來說,就是簡簡單單去見見世面,增長見識,做一個有故事的人,50年以後抱著孫子孫女給他們講你爺爺我小的時候!


如果你夠優秀,在國內就可以體現出你的價值,出國可以相當於鍍金,讓你變得更值錢。

如果你很渣,你出國以後會變的更渣。

所以根本不存在「我在國內混不好,出國了就能混的好」這種觀點。

如果你本身的素質適合出國,那麼從現在開始在國內努力,定好方向,到畢業時語言,背景等等一定都很優秀,自然水到渠成。

如果你到了畢業還看不到出國的希望,那說明你的素質根本不適合出國,出國對你的改變其實也不大,反而會增加你和你家人的負擔。要知道好多人心比天高,命比紙薄,尤其是現在的年輕人。

你這個情況不適合出國重讀大學了,定好方向和國家,去國外讀研吧。


本人高考結束,帶著2000塊錢和一個行李箱去北京讀了個211,期間學費開始全是申請助學貸款,後自己兼職還清,然後保研,萌生出國念頭,考托福,後看到留學基金委公派出國機會,來到俄羅斯。

出國方式很多,只要有夢想,一直堅持下去,一定會實現,重要的是付出。

國外畢業未必高薪,明確目標,不要盲目出國。

有得必有失,不要只看到留學歲月的光鮮,用我留美同學一句話,在外面,自己的苦只有自己知道。



不但家境一般,身邊教育資源也匱乏。不過從小就想出去看看。

小學到初中一直是村裡學校尖子生吧,反正努力學習。

初中畢業全校第一考進了市裡最好高中。對,村裡第一,全市92。

高中努力學習以全市11名考進了中科大。出國率挺高的合肥小破校。

大一開始準備各類英文考試,大三開始申請出國。因為不想讀phd,美國master不給獎學金,來了加拿大讀碩士。全獎,基本沒用家裡錢。

今年24歲,碩士畢業。在溫哥華當程序員。

女朋友也是靠自己出國,現在在溫哥華當建築師。

我們會繼續奮鬥。

樓主加油大家一起努力。


我是國內本科畢業拿了美帝全獎的獎學金出國留學的。我老公是國內本科畢業後就直接拿到海外(非美帝)某公司的OFFER工作了幾年,攢夠了美帝某管理類專業的碩士學費然後來美帝留學的。他在美帝讀了半年後獲得某教授青睞,那個教授給了他RA,免了學費並且給他提供生活費,所以他實際只出了一個學期的學費。我們倆都沒有花父母一分錢出來的,甚至連我當年申請學校的申請費也是我本科在微軟實習攢的。

挺贊同樓上幾個人的回答,能在國外拿高薪的人,在國內一樣能拿高薪。而且,其實現在我在矽谷,我們這兒很多公司,招人都是面向全球招的,不是只招在美國念書的人。我的實習生從歐洲來的從國內來的挺多的。每年都有上百國內本科或者研究生、博士畢業後直接來我們公司工作,年薪10萬美元起(當然這兩年工作簽證抽籤是個問題)。

所以,我想說的是,好好提高你的專業素質,英語不要太差。這樣,本科畢業的時候,無論是申請出國拿獎學金,還是直接申請去海外工作,都是可行的。


兩個方面考慮:少花錢,多掙錢。

少花錢層面:

1、選擇費用較低的國家,英國、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這些主流留學國家,如果完全自費,經濟壓力比較大,不如選擇法國、德國、日本以及其他一些歐洲國家,雖然母語都不是英語,但一般都有英語的項目,最主要,很多國家免學費,生活費還低

2、勤工儉學,很多國家的留學簽證都可以做兼職,雖然每周有時間限制。建議在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可以選擇兼職。

3、盡量選擇理工科。國外大學對於理工科的獎學金要遠遠多於文科商科。

4、盡量讀博而不讀碩。讀Ph.D的話,大部分學校大部分專業都有獎學金。或者在國內高校讀博,基本都會有一年在國外交換。

多掙錢層面:

5、大家知道國內有個國家留學基金委,每年會有很多國家公派的名額,簡稱CSC,很多人都有機會拿到這個獎學金,對生活費來說是很大的一筆資助。

6、實在以上機會都沒抓住,找個好單位。很多國家部委的公務員或者高端外企,工作幾年之後都會有資助員工去國外讀碩士或者MBA的機會,如果為了圓出國夢進這樣的企業也算是曲線救國了。

7、這條有點灰色,在國外有很多掙錢機會。如果你英語足夠好,可以幫同學寫essay或者教英語,感覺在國外代寫業務很猖獗。

8、嫁(娶)個有錢人助力圓夢(尷尬臉)。

全是乾貨,以上方法皆可行。

————分割線————

最後的最後打個小廣告,想自己DIY申請英國、澳大利亞碩士的同學可以聽一下我下面這個Live。省不了學費,最起碼可以幫你省個中介費,在國內中介費最起碼得1w-2w吧。

英、澳碩士DIY申請,中介再見:

https://www.zhihu.com/lives/860144049779245056


做個學霸,發nature


我想這個問題,題主需要先問問目前的情況下留學是否值得?

我曾經在歐洲留學一年,花的父母的錢,雖然留學的錢對他們來說基本沒什麼壓力,但是也並不是一筆小的數目,所以我非常感謝父母對我的付出和支持,在我們家庭的能力範圍內,實現了我想體驗留學生活和西方文化的慾望。

但我身邊還有一些真實的案例,卻並不完全是這樣。一位女性朋友,為了去歐洲讀一年書(學的是很難轉變成賺錢力的文學社會類),花掉了二三線城市工薪階層父母親幾乎一輩子的積蓄。看著她在朋友圈曬吃曬喝曬學校曬各種歐洲風情,我完全無法感受到任何浪漫或者情調。我只能想到兩位辛苦奮鬥了一輩子的老人,從60年代一路折騰到今天也不過攢下二三十萬的存款,就這樣給女兒在一年內就花光了。

這樣的留學能帶來什麼實際作用?現在留學生泛濫的情況下,一個歐洲小國的不知名學校文社系畢業,能找到工作就不錯了,更別提想靠這種背景獲得高薪。用來養老的錢花在了這樣一種裝飾花瓶一般的事情上,在我看來是大大的不值。未來老人生病了怎麼辦?指望醫保嗎?

父母生養已是大恩,怎麼忍心去動用他們一輩子的積蓄來來為自己的夢想買單?

所以家庭條件確實有困難,我建議先想清楚這幾個問題:

1. 留學將要用到的錢,是否已經超過了家庭流動資產的50%?

2. 要去的學校和專業,是否這個專業領域內排名靠前,使得你的留學生活真實的能學到知識?

3. 要去的國家,物價水平和社交花費是否已經超過了自己的承受能力?

4. 你是否有信心,在父母失去了積蓄後,有能力(暫且相信大家也都有孝心)來保證他們有質量較高的養老生活?

以上任何一個問題,你的回答是消極的,我都建議你暫且不要考慮什麼「夢想」「視野」「情調」「格局」這種辭彙。你現在該做的,是踏踏實實的努力,自己去給自己掙到那筆門票。

但等到你真正掙到三十萬,拿這些錢去留學的時候,你也許會不捨得。因為你終於會明白父母拿出的這些錢是多麼的不容易。


為去日本留學的同學貢獻一個回答~

作為一個機構賬號,如何讓大家不會因為這個身份而拒絕點贊是我一直在尋找的答案···

正文開始了:

題主已經乖乖去讀書了,就不需要再針對題主本身的條件進行分析了,所以留下這個答案,希望其他有同樣煩惱的同學可以得到幫助~

家庭條件不夠,其實根本不能去留學,能支配的錢少於學費、生活費等等開銷的總和,看上去是很簡單的一道算術題。

但是如果這就是唯一的答案,那麼各個國家的留學生人數絕對遠少於現在這個數字。

就以日本留學為例,如果說留學費用是留學生們最關心的一個問題之一,那麼日本留學費用的相關問題則是日本留學生們最關心的一個問題,沒有之一。經常會有同學過來諮詢我們家庭條件如果不太允許怎麼辦這類的問題,如果我們向上面一樣回答:條件不夠,不能去留學,那麼就真的是涼了···但是我們從來不會絲毫不顧忌學生本身條件就一味推薦去留學的,所以家庭條件不夠但是還想去留學這個看似矛盾的問題,其實是有可以完美解決的辦法的。

在了解這個問題的解決辦法之前,同學們請先確認一下日本留學費用到底是多少,畢竟關於留學費用各有各的說法,但是我還是相信我們自己統計出來的才是最標準的~鏈接:日本留學費用怎麼樣?

相比於save money(比較固定的學費以及有限的各種在生活費上節省的辦法),make money(各種獎學金以及打工賺錢方式)更能徹底解決經濟條件不夠這個問題。

所以根據獎學金以及打工兩種方式,主要可以分為打工、拿獎學金、打工和獎學金都要做三種方法。

打工

日本留學生的打工熱情基本上是最高的,除了經濟方面的考慮之外,打工文化的流行也是一個原因,很多因為經濟原因而困惱的同學最先想到的能讓自己去留學的方式就是在日期間打工賺錢。

想自己賺生活費、想自己賺學費,曾經也有很多前輩靠著這種方式順利完成了自己的學業,而且打工賺錢的同時,也是對剛剛接觸社會的自己的一種鍛煉。但是慢慢的,打工這件事情依然能鍛煉每個人的能力,只靠打工就能抵消掉家裡經濟條件的不足就變得並不現實了,每星期28小時的打工時限,剛到日本的留學生因為日語能力不足所以能選擇的工作種類並不多,時給(工資)自然也有限,每個月滿勤雖然可以基本滿足生活費(十幾萬日元),但是想要再多賺一些或者多節省一些用來供給自己的學費就不太現實了,這種情況下有的同學就會選擇超時打工甚至從事一些灰色、黑色地帶的工作,我們堅決反對同學們做出這種選擇,因為這些行為一經發現,輕則不能繼續留學,重則有受到法律懲罰的危險,既然自己選擇了去日本留學而不是工作這條路,那麼請你作為一個學生,尊重自己的這個選擇,時刻記得自己是為什麼而選擇去日本留學。

拿獎學金

獎學金可以說是對於全世界範圍內的留學生們來說最好的一項福利了,當然,越來越與國際接軌的日本學校也並不例外,從語言學校到大學院,都有這個制度。

打工還需要你抽出額外的時間和體力去賺錢,但是只要你在原本就有的學習時間內比別人努力,比別人有效率,那麼你很快就能懂得知識就是財富這個道理,雖然不至於讓你達到知乎er的平均水平(逃···),但是在學費上減免甚至全免還是能解決家庭方面很大的經濟壓力。

當然,作為一個對彼此負責的機構號,關於獎學金的乾貨我們也是寫過的,鏈接在這裡:對於有資金補助的海外留學項目,資金的來源可以分為哪幾類?各有什麼不同之處?

和留學階段的各種考試一樣,獎學金其實是對於同學們來說非常公平的一種制度,對於所有人都是同一個標準,想拿到什麼樣的獎學金,就拿什麼樣的成績來換,只要你成績足夠優秀,就肯定可以分擔家裡的經濟壓力。

同時,除了獎學金之外,語言學校和大學還會為同學們提供學費半免甚至全免的機會,相比於獎學金,學費減免的門檻會更低一些,同時,日本國公立大學的獎學金以及學費減免機會會多於私立大學,這也是國公立大學競爭比較激烈的一個原因。

打工+拿獎學金

打工解決生活費、獎學金解決學費,徹底解放了家裡的經濟壓力,但是從小到大,最優秀的同學永遠是那麼幾個,拿到獎學金的同時還要有足夠的精力去打工賺錢,確實是非常辛苦的,而且不得不說並不是所有人都做得到的,當然了,很多同學都是抱著一定要告別從前的自己這種心態選擇的日本留學,所以完全可以努力嘗試一下,不管結果怎麼樣,至少你努力嘗試過了,如果結果是沒辦法兼顧學業和工作,那麼我們建議還是以學業為主,打工為輔,不要捨本逐末。

其實,有些時候你以為家庭條件是你出國留學的最大障礙,但是根據我們的經驗,往往有這種疑問的同學,只是在擔心留學這件事有沒有性價比,以後工作了能不能賺回來或者是擔心父母有太多的經濟壓力,真正因為家庭原因而不能去留學的同學只是少數,而且如果真的是家庭條件的原因,那麼靠你自己一個人也是沒有辦法解決的。只有極少一部分人自己工作賺錢後去日本留學,但是這種人早都自己解決了這個問題並且有著非常清晰的目標,反而留學過程更加順利。

最後的最後,說一說和問題無關又相關的一點,留學心態。

留學並不是二代們的專屬,努力打工、努力拿獎學金,也並不代表你有多寒酸,雖然有太多的人說著階級固化、寒門難出貴子,告訴我們每一個人都要認清殘酷的現實,但是憑什麼他們說的,你就要照做呢?一心向自己的夢想努力有什麼不對,方向沒錯,又不會傷害任何人,為什麼不可以?好吃懶做一切靠家裡覺得光榮,想要靠自己實現目標反而應該覺得不好意思?怎麼也說不通不是么···有些人表面上好像看透一切一樣無奈又坦然的說這就是現實啊,但其實是他根本不敢承認自己只是在逃避罷了···

既然選擇了留學,那麼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一個新的開始,你們不需要懂得世間所有道理,你們只要知道前面有你們要追求的東西就好了···

感謝邀請,祝大家留學順利~


如果不能回答自己「出國去幹什麼」和「不出國為什麼幹不了」,就別出國了。這種負面例子太多了。只因為對國外和中國缺乏了解就非要出國,以為出國能改變命運,是非常幼稚的想法。

作者這種想法,的確見過非常多。比題主大十歲的人、二十歲的人都這麼想過,有些也那麼做過,但不一定每個人都得償所願。

出國越早越好:沒有的事兒。

出國的目的是以後找高新工作?好,首先需要回答的是:在哪裡工作?美國還是歐洲還是回中國?工作地點影響你選什麼專業能達到這個目的;

下一個問題:請問你知道國外——譬如美國——不同的薪水大概多高嗎?在那個地方這個薪水考慮稅收、物價、醫療、房價或房租,能給你什麼樣的生活?

譬如你可能聽說過美國的程序員起薪能到十萬美元一年,但你是否知道交完稅還剩不到七萬?不到七萬也挺高的了,但是否考慮過能給你十萬起薪的公司很可能在一個房租兩三千一個月的地區?

譬如是否知道美國家庭中位數收入最高的州是馬里蘭,然後年家庭(!)中位數收入是7萬出頭?如果家裡面兩個人工作,就是如果兩個人稅前都拿到四萬以上就算中高收入了?

譬如德國的銀行入職之後工資月薪大約四千歐元左右,但是否知道德國的高福利是建立在高稅收上的,拿到手瞬間變成兩千出頭?當然,德國物價比美國低。

譬如是否了解了日本年輕人的起薪一般就兩三萬美元(最近還貶值了;有位好朋友在東京工作,換算後已經不必在國內同公司工作的高多少了)

下一步,請問你是否知道美國很多地方房價的確不高(波士頓周五三四千美元一平米的的確有),但子女入學幼兒園一年就可以花掉兩三萬美元?然後公立學校的話子女想進入好大學並不容易,而私立中學一年學費比哈佛還貴?

這並不是說歐美日不好。論生活水平,這些地區仍然在中國之上(是否遠遠在中國東部沿海城市之上已經不大好說了)。

下一個問題是:如果不出國能不能找份高薪的工作?我認識不少同學沒出國讀過書,人家照樣可以拿較高的薪水。

上一塊的問題又回來了:

你知道在中國的某個行業工作現在能賺多少錢嗎?三五年之後呢?有什麼福利?當地物價房價如何?子女入學有什麼困難或便利?

我並不是強調在國內也能找到好工作,而是,你是否打算去了解找到好工作的人——不論人家在中國還是國外工作——人家做過什麼特別的事情?人家怎麼準備的?人家怎麼去安排的自己的學業和生活?

最後,如果你覺得國內需要靠關係,而國外不用。

我最喜歡引用我親耳聽到學校就業辦公室講座裡面的信息:據估算,美國全年約百分之七十的工作崗位沒有掛出招聘廣告而靠人際關係消化了。這個數據不一定準確,但這反應了美國的高校就業辦公室在給學生灌輸什麼樣的思路。

你個人在國外可能是不用托關係:因為你在人家那裡又有什麼關係可以托呢?人家祖祖輩輩生活在那裡人,托關係都不用讓你知道一分一毫。

當然,我從不覺得托關係本身一定是壞事,而且我認為這相當合理。這是另一件事。

我的建議是:家庭條件不夠好,那麼你的目的是什麼?

如果是努力工作,爭取高薪,報答父母,改善自己的生活和下一代生活水平。那麼我很佩服,很支持。

而這個目的激發你做的第一件事是看看其他人——國內的和國外的,大城市的小城市的,生活不錯的那些人,看看人家做過些什麼。沒那麼多真正的富二代,很多人就是按部就班地上學、實習、結交同行、考證、找工作。看看人家是怎麼做的。

如果你得出結論,你喜歡的且有一定報答的專業,要求你必須先出國深造(先不說深造之後你想幹什麼),那你可以盡情出國。你可以私信我,我個人很願意幫你出點主意。

但我想說的是:距離大一已經八年了,這八年也經歷了一些事,我不會隨隨便便鼓勵小同學出國的。請三思。


推薦閱讀:

在德國 奧地利 挪威 義大利 留學有哪些不同?
求大家推薦一個讀研之後容易留下的歐洲國家。?
歐盟伊拉莫斯碩士交換項目是什麼體驗?
想去歐洲留學,去哪個國家比較好,怎麼申請?
德國和西班牙等一些歐洲國家留學學費真的比日本韓國留學還便宜嗎?

TAG:學習 | 出國 | 留學 | 留學歐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