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如果日本配合德國進攻蘇聯, 歷史是否會發生大改寫 ?

二戰中,如果日本配合德國進攻蘇聯, 歷史是否會發生大改寫 ?


這個設想是不錯,但前提是關東軍的兵力能支撐的起在西伯利亞地區的大規模軍事行動,根據日本人林三郎的書籍《關東軍和蘇聯遠東軍》中的數據,蘇聯遠東軍在整個蘇德戰爭期間的兵力始終不少於110萬人,哪怕是1941年12月德軍兵臨莫斯科時,遠東軍都保持著134萬人的龐大兵力,此外關於坦克的數量我就隨便舉個例子吧。1944年7月期間(也就是巴格拉基昂行動之後),蘇聯依然有近3000輛坦克部署在遠東地區。這些兵力不僅可以防守遼闊的滿洲和蘇聯邊境,更有可能憑藉技術兵器的優勢攻入滿洲。(當然,我不認為蘇聯領導人會在蘇德戰爭激烈之時發起另一場大規模作戰)

上圖是蘇德戰爭期間蘇聯和納粹德國之間坦克數量的對比,下方可見1944年7月份,蘇聯遠東軍的坦克數量達到3000輛的出處。

日本人如果要策應德軍在蘇聯西部的攻勢的話,那麼他們可以發揮作用的一點就是完全控制蘇聯在遠東地區的港口、破壞西伯利亞鐵路並攻擊美國商船。因為遠東地區是美援物資的重要進入途徑之一,但是你要考慮到如果這麼做,那就是整整提早了6個月對美國宣戰!(巴巴羅薩行動發生在1941年6月22日,而珍珠港事件則發生在12月7日),日本方面並沒有做好與西太平洋的米鬼英畜開戰的準備,而且如果要在北太平洋分出一部分海軍攻擊商船切斷租借法案物資,並且還要讓關東軍在西伯利亞的廣闊陸地上作戰的話,我認為在太平洋戰場上對抗英美的兵力會大大的減少,說不定1943年左右就會被美軍大規模空襲日本並且逼近日本本土了。何況相比西伯利亞的未開發地區,南洋高度發達,資源豐富的殖民地明顯才是急需資源發動戰爭的日本的選擇。

租借法案的物資數據,我們可以看到蘇聯遠東的物資比重佔了大頭(該數據來自《戰爭史研究》中的《雪中送炭還是錦上添花:盟國對蘇租借法案評析》一文,表格數據來自1946年華盛頓美國國務院關於戰爭援助物資的報告)

上圖是援助物資進入蘇聯的路線,資料來自外網

其他參考資料如下:

http://m.baidu.com/from=1013226a/bd_page_type=1/ssid=0/uid=0/pu=usm%400%2Csz%401320_1001%2Cta%40iphone_2_4.4_3_537/baiduid=40BF29B9F88C4B0D17D3F00F096498D3/w=0_10_%E8%8B%8F%E8%81%94%E8%BF%9C%E4%B8%9C%E5%86%9B+%E5%87%A4%E5%87%B0%E7%BD%91/t=iphone/l=3/tc?ref=www_iphonelid=7062454926409668872order=3vit=osrestj=www_normal_3_0_10_titlem=8srd=1cltj=cloud_titledict=30title=%E8%AF%BA%E9%97%A8%E5%9D%8E%E4%B9%8B%E5%90%8E%E7%9A%84%E8%BF%9C%E4%B8%9C%E5%BD%A2%E5%8A%BF%E4%B8%8E%E5%85%B5%E5%8A%9B%E9%83%A8%E7%BD%B2_%E5%8E%86%E5%8F%B2%E9%A2%91%E9%81%93_%E5%87%A4%E5%87%B0%E7%BD%91sec=6640di=92a53cc8253f8de4bdenc=1tch=124.0.263.486.1.221nsrc=IlPT2AEptyoA_yixCFOxXnANedT62v3IGB3GRmBR2Du5mo39h47aUbBiWyDbL7m4ZpPPt7aHesZYgyzy3mRUjMU4f4MsjGcf7n7Gd4XhgK3AGA1PyQ2iOQKWG8UXoK0hl3t8uK


沒事找熊操?


會,蘇聯靠一己之力拿下二戰,美國沒有露臉機會,冷戰格局無法形成了,


現在的西伯利亞和現在一樣冷,土地泥濘不堪,路上人煙稀少,補給困難,那時候日本摩托化的水平就是呵呵,說不定還沒到東歐日本就跪了


日本選了這條路等於曲線拯救世界人民於美帝國主義淫威


日本雖然實力比德國弱,但人家也有自己的小算盤,他要的是東南亞,太平洋那一帶的霸權。。。西伯利亞那鳥不拉屎的地方打下來又怎麼樣。。。


德國就是去莫斯科的路上運補給都運不上,你讓日本去跑穿西伯利亞?

就算毛熊讓你鋪鐵路,也得鋪條大和進去了吧?


又一個版本的一戰?


推薦閱讀:

德國在二戰期間,除了黑豹坦克、虎式坦克、馬克1/2/3/4還有什麼坦克?
二戰德國和蘇聯一起瓜分波蘭,為啥英法只對德宣戰而不對蘇聯宣戰?
蘇德戰爭算不算東歐和西歐最強對決?

TAG:歷史 | 政治 | 戰爭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蘇德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