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人類兩千多年前有蘇格拉底、釋迦牟尼、孔子這樣的大思想哲學家,而現代不出現超越前人的思想大家?

人類思維智慧還能進化升級嘛?或者現在科學掌管一切?


在那個時代的人看來,他們未必是大家,參考現在的微博,知乎大V。蘇格拉底被認為是敗壞青年,釋迦牟尼連他的兄弟,提婆達多也要處處和他作對,孔子四處遊歷也經常遭白眼,哪像現在都把他們當神看啊。哪怕是耶穌,臨刑前都本有一次赦免的機會,他和一個小偷放在一起讓愚蠢的民眾二選一,結果庸眾都選了那個小偷~~

大家這東西很多來自於時間製造的神秘感,連同台競技的機會都不給你,才成了傳說。好比你問李小龍和散打冠軍柳海龍誰強?

思想這東西好比內褲,誰都有,無非是你的是CK,我的是路邊攤而已,人與人其實先天智力水平差不多,蘇格拉底他們的偉大之處倒不在於他們的智商,而是他們的行為對人類的啟蒙,激勵和影響。

從哲學這一塊上講,哲學的大部分問題幾乎都已經被前人嚼乾淨了,哲學在發展過程中成功孕育了現代科學,現代科學從哲學手裡接過了很多曾經哲學承擔的職能。譬如現在大家都知道霍金和量子物理了,應該不會有哪個人還在說自己相信赫拉克利特的世界的本原是火?或者阿那克西美尼說的氣了吧。

所以題主口裡的思想如果指的是哲學思想,那現在這局面主要是和哲學本身發展的階段造成的,和人的思想水平沒有關係,具有蘇格拉底相同智力水平的人現在可能在當官,或者正在阿里巴巴每天打卡當一個苦逼程序猿。

兩千多年後看今天,有幾個人的名字能進萬神殿?要到那個時候才知道了。


其他相似的問題和本問題下都有答主提到,他們共同所處的時代在哲學史研究中被稱為「軸心時代」

粗略查了查,實在是驚人地相近: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

釋迦牟尼(公元前563年-公元前483年)

蘇格拉底(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

不過請問題主,這幾位都提到了,老子去哪了呢?孔子還向老子(公元前571年至前500年)求教呢,這個話題是怎麼也繞不開他的。

另外,同處於「軸心時代」的還有希臘的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這兩人是蘇格拉底的徒子徒孫;還有中東地區的猶太教諸位先哲;以及當時中國其他的「諸子百家」。

一、為什麼這些先賢聖人會在同一個時期出現?

人類誕生以來的智慧必然是在不斷發展的。

從茹毛飲血到鑽木取火吃到熟食,從採集、狩獵到學會種植、馴養,從「一棒子打暈拖回山洞」到組建家庭,從單個部落到部落聯盟、再建立國家。這些過程歷經幾百萬年,其實質就是人類智慧發展的過程。

先賢聖人們所處時代前期,青銅和鐵開始廣泛應用於社會生活及農業生產,加上對於自然氣候變化規律的進一步總結、認知(比如節氣),以農業生產力為基礎的社會生產獲得了巨大發展,社會分工也越來越明顯——「思想家」就在這種背景下產生。

(如果說他們是思想家,那麼作《周易》的周文王姬昌是不是思想家?治水的大禹是不是「科學家」或工程師?額…可以說是兼職吧…)

青銅和鐵在兵器上的應用,也助長了征戰與殺戮(比如古希臘和中國的戰國時期)——但在那之前沒有太多對於此的反思和系統性思考。

實際上從古代的頻繁戰亂到今天各大國通過軍事、貿易、技術援助等劃分勢力範圍,和獅子在大草原上撒尿標記勢力範圍、猴王在叢林里爭霸並沒有本質區別。

應該說當時亞歐大陸各個國家的文明與社會發展狀況都差不太多:人們的生活越來越「成型」、「有秩序」,歷史上已積累了一定的思想基礎(比如中國的《易經》、古希臘七賢、猶太典籍《塔木德》的前期思想等),頻繁戰亂激起了更多痛苦和思考,一定程度上的社會分工又給了「思想家」們更多的思考時間

人類總是在動腦筋的。認識自然規律、一定程度上「征服」了自然以後,卻發現隨之而來的是看似有序、實則失序的生活和社會狀況。怎麼辦呢?

於是從過去的認識自然、向外求索,轉而開始認識自我、認識人性和社會規律、向內求索——便有了先賢大德們的集體誕生。

蘇格拉低的「認識你自己」,孔子的「吾日三省吾身」,佛法里各種關於內觀和「善惡美醜都是來自人心的分別」這種勸誡(我沒研讀過,不了解專門用語)——不都是一回事么?

不過比起老子他老人家,上面幾位都膚淺了一點點。反而是他的「道可道,非常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盡了絕大多數事物的規律;而人類發展到今天所做的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基礎研究,無非都是在追問老子所說的這個「自然」。

二、為什麼後來沒有出現超越他們的思想大家?

三、人們為什麼容易忘記老子的存在?

1、

許多人都會忘記老子的存在。

《道德經》在國際上廣受推崇;歐洲從十九世紀初開始研究《道德經》,到二十世紀40、50年代,歐洲共有60多種《道德經》譯文 。

以下是我在知乎上看到關於老子的思想比較透徹也有共鳴的兩個回答,可窺一二。

老子哲學思想的精髓是什麼? - 知妖的回答 為什麼老子和佛陀所達到的境地感覺那麼的相同? - 獨步清涼的回答

那麼為什麼老子在這樣的討論中容易被忽略呢?

答主 @周神倫 說得好,「都是後人給的地位,所以只是時間還沒到。

哈哈。其實,我並不是指老子被推崇的「時間還沒到」。而是說另一個人,孔子,在歷史上被給予了超過其思想深度的地位、被過多地推到台前了——反而遮蔽了老子思想的光芒、抹殺了其價值

我個人對《論語》和《道德經》都沒有過深入學習,許多記憶停留在中學階段。印象中語文課本里沒有《道德經》的內容,只有莊子《逍遙遊》;而歷史課提到儒家與道家思想,都會分別貼上「入世」與「出世」的標籤。

記得在那個互聯網還沒普及、沒有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那個某貧困縣高中,瘦瘦矮矮的語文老師講起《逍遙遊》,比講其他課要眉飛色舞。他的神態、授課風格與為人處世,總給人「出世」之感——也給了我關於「入世」與「出世」觀念的啟蒙。

《道德經》不到三千字,道出了自然、社會與人心諸多共同的奧秘,老子卻仍說「道可道,非常道」;《論語》全篇則體現出孔子的理念與性格:出世、絮絮叨叨

這兩者的區別其實已經一目了然:前者更多地觸及本質、後者流於表面;前者近於「道」,後者是「術」。

理論深度的高下立見。

2、

孔子的出世與絮叨使得他的言論涉及到社會生活方方面面——包括政治。

政治,似乎是影響力最大的一件事。於是暮年的他不辭辛苦周遊列國、提倡「德治」「禮治」,受冷遇、排擠甚至重創,仍堅持信仰。孔子離世後直至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其言、其行逐漸被歷代統治者捧上神壇,才是他更多地被後世尊崇銘記的原因。

誠然,如果儒家提倡的「仁義禮智信」能夠被絕大多數人真正的理解、認同與實踐,完全有可能實現孔子所希望的「大同社會」。問題就在於:很多人,尤其在古代蒙昧的絕大多數人,是難以真正認同的。

當然也可以認為,孔子正是看到了大多數人的淺薄,才循循善誘、從淺處入手闡釋「仁、禮」在行為中的體現,也更容易幫助人們理解與實踐——一如《論語》里的一切。

然而說到底,出世容易入世難,「聽過很多道理,卻仍然過不好這一生。」

偉大領袖毛主席不是有句話嗎,「我們共產黨人是從批孔起家的」……

實際上,越淺、越流於表面的東西,越容易使人陷入窠臼,甚至被他人所利用

參見我這個回答冥想的具體做法是怎樣的? - 知乎用戶的回答

3、 孔子是在他之前中原文化的集大成者。其行為是大善,其思想言論也成為此後中國重要的文化根基——然而他的願景還是天真了一些。

與他相似的還有另一個人——聖雄甘地。

甘地作為二戰期間印度的精神領袖,領導了為擺脫英國殖民統治而進行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他說:「當我絕望時,我會想到,在歷史上只有真理和愛能得勝。

雖然也有過很多暴君和兇手一時間所向無敵,但他們終將歸於失敗。

好好想想吧,無一例外。」

雖是印度教徒,他與孔子宣揚的東西是一回事——其實也都是現代社會所謂的「普世價值」。

他們都積極入世,用自己堅定的意志與世界觀涉足政治、試圖引領社會向美好的方向變革。

我曾深深地為甘地的精神力量所震撼;我認同他的「非暴力」主張,也理解「不合作」可以帶來的效用——就像我基本認同《論語》的內容。

然而,作為歷史與政治小白的我看到這個問題怎樣評價甘地? - 歷史人物下的一些回答才明白——甘地與孔子落入的是同一個窠臼。

在甘地倡導的運動中有些群體或階級的感情、利益受到了壓抑,後來的形勢必然有新的反撲;然而一個甘地倒下了,並沒有新的甘地站起來。畢竟能夠真正理解並堅持實踐這些「愛與真理」的人,是極少數。

比起老子,他們的「視野」還是小了一點;這一切老子早就看到了,才會有他勸誡孔子的那番話:

「人生天地之間,乃與天地一體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天地無人推而自行,日月無人燃而自明,星辰無人列而自序,禽獸無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為之也,何勞人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無、所以榮、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順自然之理而趨,遵自然之道而行,國則自治,人則自正,何須津津於禮樂而倡仁義哉?津津於禮樂而倡仁義,則違人之本性遠矣!」

這裡要提到一個有趣的問題:為什麼每個時代都有人感嘆道德敗壞、世風日下?

難道不是因為人們有了太多「道理」的束縛,不能順其自然、順其本性而生活,反而造成了更多的煩惱、憂愁,也沒有真正自由的意志去做當為之事、去實踐內心深處的觀念;另一方面,又用那些自己都難以實踐的道理去要求他人(比如某些父母對孩子)。

絕大多數人都以為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與《論語》的教誨一樣,是「應然」、是行為準則。

其實,它是「實然」。

社會裡流傳著呼籲知行合一的聲音,又有許多人因為不能知行合一而苦惱。

因為「道理」太多做不到順其自然,又對各家學說不知其所以然。於是王陽明的重大發現,這種「實然」——變成了新的羈絆。

此處可參看回答為什麼有些人很聰明?他們遇到問題時的思維方式與我們差別在哪呢? - 知乎用戶的回答

(最近幾天會持續更新完善。歡迎關注)

(另有聲明:

答主不在歷史或哲學史專業,本答案寫作所需資料全部來自互聯網。但我對資料進行了詳細的對比分析,力求依據屬實、論證有力;如有專業人員發現問題,懇請賜教;但若要指責答主「大而化之」,請出門右轉。因為老子(他老人家)就是大而化之呀~)


文明的進程一直是階段式的,後期即有長時間的沉寂,也有過文藝復興,人文思潮。你把時間視角放大些,會看到「現在」可能正好是沉寂期,可能不久的未來又會湧現大師。

另:當代的學術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有發展的固化、權威化的傾向,積重難返,也多少有扼殺之嫌。

另另加:看到問題的注釋對照問題想到一點,題主,要明白這一點:真理是不分學科的。孔子、釋迦並不曾定義自己為哲學家,他們所思考、所取得的一切,對於他們僅是學問,而並非哪一科的學問。後人從學問中劃分出了哲學與科學兩門,不過二者仍是相互關聯的,而二者的終極目標都是至高真理。則,顯然目前遠未能揭示至高真理,哲學當然有升級空間,後代,必須要出現更偉大 、更接近真理的哲人,否則人類將終難逃混沌秩序中滅亡。並非科學掌管一切,是完整學問掌管一切,哪怕缺一邊一角一科一門,殘缺的學問大概並無叩問真理的資格。


都是後人給的地位,所以只是時間還沒到。


在現代許多學哲學的人看來,軸心時代的「大思想家」的思想深刻程度顯然是比不上現代的。他們的偉大之處是提出了某些「元問題」,後人再在他們的基礎上發展下去。甚至可以說,有些從來沒接觸這些哲學家人或許都可以獨自提出類似的問題,可見在2000年前的這些思想難度並不高。然而經過2000多年的思想發展,社會結構的幾次重大變動,人類的思想庫已經非常豐富了,後人只能修修補補,對其中幾個小點再鑽研幾層,如果不是出現重大社會變動,新的思想體系是很難出現的。

PS:說說我對軸心時代的看法,其實那個時代出現那麼多哲學偉人並不是什麼巧合的事,因為當時歐亞大陸的經濟發展有了質的進步,社會分工不斷細分,以專門研究自然,社會的學者,書籍數量不斷增加,積累到一定地步必然出現一小撮出類拔萃的集大成者,so,這是歷史的必然。


後人喜歡給前人戴高帽,特別是政治原因可能搬弄出誰誰誰的理論來支撐自己,用的人多了自然就把前人推成大家了。


題主的問題我在很多地方都聽人問起,應當是挺有代表性的一個問題。

我的答案包含兩點:

首先,現代並非沒有大哲。後哲也不是就不如先哲。

其次,至於有沒有「超越」,這涉及到人文(我們暫且把哲學劃拉到人文這邊來)與(近代)科學的根本差異。科學是不斷進步的,後人總是踩在前人肩膀上,後浪也總是拍死前浪。今天,一個高中生對物理世界的認識水平都比牛頓高。這不是因為高中生就比牛頓聰明,而只是因為他是後來者。但人文與此不同。人文不是線性進步的,而是不斷回溯,迴環,我們可以信任黑格爾——一條螺旋式上升的通道,或者也可以相信海德格爾——不斷返溯,回到本源。不管哪種,這種特徵決定了人文世界中先前的思者總要照耀後來的思者。後者如果對「前者」有「超越」的話,也不是把他們拍死在沙灘上,而是——他們被照亮的前方,總有後方燈塔的貢獻——我暫且用這樣一個不是那麼恰當的比喻吧。懷特海那句廣為人知的名句:兩千年的西方哲學都是對柏拉圖的註腳。就是用誇張的修辭顯擺人文的這個特質。


好古非今,是人類一直以來的通病


作為一個曾經哲學專業人,個人看法釋迦摩尼在你們剛才提到那些中是最高,唯一可以和他想提並論的是莊子,可以說他們才是現代哲學模板


推薦閱讀:

男孩子幾歲思想成熟?
想跨專業考現象學哲學研究生,不知該如何準備才能考上呢?勞煩各位指點一二,多謝!?
假如全世界人的私有財產平分,那人類的生活水平會怎麼樣?
關於哲學思想那麼多門派系統哲學家那麼多人,為何我國只選擇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普及教育。大約是這個意思?

TAG:哲學 | 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