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的不同人種的骨骼差別大嗎?

是否存在明顯差異?能不能做到根據骨架鑒定出人種?

=================防撕逼分割線===============

大家好我是題主,非常感謝大家很認真地來回答這個問題,解決了我很多的疑惑,但是看到大家在回答里爭論非常激烈,我覺得我有必要做一些補充。

首先題主問這個問題的初衷是看到了對唐代長安「崑崙奴」是來自非洲還是來自爪哇的不同解釋,所以想知道,如果對唐代墓葬進行發掘,能否根據出土的「崑崙奴」的遺骨進行辨別以解決這一爭論。而從這一問題出發,一些回答拓展到了各個人種身體上孰優孰劣,實在是出乎題主的意料並且在我看來十分沒有必要。


題目「現代的不同人種的骨骼差別大嗎」存在一點問題,因為現在所說的不同人種是主要按照地域劃分的,而且各種特質大多屬於文化範疇,這種地域性人群分布(所謂「人種」)和個體基因特異性並不存在太大的關聯,因為在各個地域里都會有不同的基因多元共存既然按地域分類的種群連基因特異性都沒有,那就更別提外形特徵的差異了

儘管如此,我還是從「從原始人到現代人的骨骼進化」的角度結合不同基因的原始人離開非洲遷徙到世界各地的過程,來分享一下我的思考。

=====================================

提到人類進化,這幅圖的各種版本就會無數次地被引用。這個看上去簡單自然的漸變過程,事實上卻用了六百萬年的時間。在這段時間中,先後經歷了直立行走、使用工具、改變飲食等一系列行為學變化

因為直立行走,股骨、骨盆以及脊柱逐漸形成適合吸收重力縱向分布的力學結構;

因為使用工具,手部骨骼逐漸「升級」到可以做到更多握持等精細動作的結構,而腳部因為功能退化,曾用來攀爬的多餘結構也漸漸消失;

因為飲食改變,體內的腸道也適應著食物消化而不斷「升級」(變長並盤起);

因為競爭日益激烈(=_=|||),大腦的容量不斷增加,同時也開始優化成低能耗「節能減排」的體型。

一、時間線:直立行走的演變

想像一下,

大約六百萬年前,「被趕出樹林」的一群猿類,沒了樹木可以攀爬,沒了藤蔓可以晃蕩。面對一望無際的平原,草地、沙漠,他們不得不學習在上肢的幫助和支撐下,用兩條下肢艱難前行。

下圖是目前陳列於華盛頓自然博物館的三百萬年前最早的原始人骨架標本,學術界稱她為「Lucy」,通過她的骨骼形態特徵,我們可以讀取到三百萬年的直立行走行為變化所帶來的影響。

1. 骨盆的尺寸

首先,做個小測試。

雙手叉腰,把手指放在身體兩側骨盆上緣(髂骨上棘);

然後,慢慢稍稍抬起一側腿,用另一側單腿支撐,站立一會兒;

此時,你是否感受到兩側肌肉的收縮變緊張?

我們平時直立行走時候就是依靠這兩側肌群來支撐我們的上半身。兩組肌肉分別從髂骨窩穿出連接骨盆與腰椎,起到穩定作用。如下圖,綠色區域為髂骨以及五節腰椎。

雖然肌肉韌帶這類軟組織無法隨著時間自然保留下來,但通過留下來的骨骼化石形態特徵以及肌肉附著點,我們仍然可以大致分析出行為學對骨骼及與相應肌群的影響。

左圖為兩百萬年前的原始人類的髂骨,右圖為現代人的髂骨。通過比較,我們可以發現現代人的髂骨不僅尺寸更大,而且強度更大,對於長時間走路和跑步,這樣的髂骨可以更強力的作為肌肉起點拽住肌肉,讓腰部這兩側的肌群在直立行走中更好的支撐上半身。但是大尺寸的骨盆,在攀爬中卻非常不方便。所以,根據骨盆骨骼的形態,我們可以認識到,原始人漸漸地在放棄攀爬而用行走取而代之

2. 股骨的支撐

股骨由股骨頭、股骨頸以及股骨幹組成。上半部分的股骨頸、股骨頭雖然非常短小,但作為連接骨盆的「橋樑」,這部分的承重作用其實是最重要的。

形態上,我們可以通過對標本或者X線片直接測量的方法,獲取相應的尺寸參數,代入力學公式,就可以得到不同的形態特點承受應力的差別。根據已有的研究可得,為了使股骨可以承受更大的力,所需要的股骨頸長度(LN, length of neck)和股骨頸圍度(CN, circumference of neck)也就越大。

除了宏觀的輪廓結構以外,股骨頸內部的微結構也相當重要,它們順著應力方向的網格排列可以更優化地將應力平均分布,通過下肢骨傳遞到地面。這樣的結構和很多鋼樑的大橋非常相似。

上圖(左)為黑猩猩的骨盆及股骨,由於股骨頸較短,使得骨盆肌肉初始長度有限,所以無法有效地收縮到更短的長度來為直立行走提供支撐力。

上圖(中)為三百萬年前的原始人的骨盆及股骨,明顯發現股骨頸的圍度和長度均較黑猩猩的變大,這樣骨盆肌群可以有足夠的空間收縮以提供直立行走的支撐。

上圖(右)為現代人的骨盆及股骨,股骨頸的長度和圍度除了比原始人更大以外,強度也變得更大,這樣的結構在跑步時也能提供足夠的支撐。

3. 膝關節的角度

膝關節作為人體最複雜的關節,不僅要提供足夠的穩定性,又要保證各種走、跑、跳運動的靈活,奧秘除了動態旋轉中心的髕骨以及從裡到外一整套韌帶系統以外,股骨與脛骨所形成的角度也相當重要。

股骨下段略微往內收,可以使下肢更接近軀體重心,可以更高效的承重。

上圖(左)為黑猩猩的膝關節,相對於現代人的膝關節,黑猩猩膝關節的連接相對簡單,它們很難用一條腿來支撐所有的體重很長時間,所以保持行走狀態對它們非常困難,即使經過訓練,他們的行走姿勢也是非常蹣跚的,因為它們需要兩條腿同時在地面的時間比我們長得多。

上圖(中)為三百萬年前的原始人的膝關節,明顯發現此時股骨已經出現了很明顯的內收,足以保證原始人在行走中支撐身體的重量。

上圖(右)為現代人的膝關節,在原始人膝關節的基礎上,又進一步加固了股骨遠端的骨骼強度,韌帶也根據長期的運動習慣不斷更新換代,除了可以保證我們可以在長時間的行走中支撐身體的重量,還可以讓大腿做出非常強力的爆發性運動,比如跳躍、衝刺、急停等。

4. 脊柱的曲度

在大多數動物中,脊柱橫突位於椎骨的前側,朝向動物的腹部,而在人類和早期人類祖先的化石身上,橫突卻發生後移。

解剖上來看,四肢著地的動物脊柱呈橋型,力學上起拱頂作用。而直立的人類脊柱呈S形(頸部及腰部向前彎,形成脊柱前凸,背部向後彎,形成脊柱後凸),這樣的力學結構在直立狀態就不得不充當承重的立柱。

5. 頭顱的膨脹

隨著脊柱曲度的變化,大腦體積的增大,隨著直立,原始人真的做到「抬頭挺胸」了。作為硬體保護的設備,頭蓋骨也必須更新換代。

由上圖可知,脊柱的頸段的起點正從後腦勺慢慢的移到頭顱正下方,作用是給行走時提供更足夠的穩定性支撐。同時,後腦勺騰出的空間,也可以讓大腦體積往後往上都有足夠的空間繼續進化,而大腦的枕葉和頂葉的基本功能就是對於視覺信息的處理和運動協調的輸出,這些高級指揮中心對於直立行走也是不可或缺的。

6. 腳趾的退化

所謂用進廢退,當你從comfortable zone走出來,進到一個learning zone的時候,你會升級很多新技能,但也會扔掉很多舊習慣。曾經攀爬中功能巨大的腳,慢慢就失去了用武之地。

退化的過程,主要為足弓的形成和腳趾長度的縮短。足弓可以讓走路的每一步都有個輕微的緩衝,腳趾長度縮短是因為不需要再用腳來握持石頭邊緣、樹木枝幹了。

最後引用一幅圖來整理一下人類進化的時間線

1. 500萬年前:在非洲,我們祖先的族系與黑猩猩族系分離,並離開了樹林;

2.

400萬年前: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 anamensis)用下肢走到了如今肯亞的位置;

3.

300萬年前:首個南(方古)猿 (Australopithecus afarensis)

(即博物館中的『Lucy』)的化石被發現,證明她當時生活在非洲;

4. 250萬年前:一些原始人被發現可以把石頭磨尖製作成工具。當時可能有四種原始人種居住在非洲;

5.

200萬年前:在非洲首次出現智人進化枝(Homo clade),他們的大腦相對更大;

6.

150萬年前:原始人開始離開非洲,進入亞洲和歐洲,其中就包括了歐洲穴居人(Homo neanderthalensis)的祖先和亞洲的直立人(Homo erectus)的祖先。

7.

10萬年前:人類的大腦進化到了如今的大小。早期的智人(Homo sapiens)生活在非洲,而與此同時,穴居人(Homo neanderthalensis)和直立人(Homo erectus)分別居住在當時版圖的歐洲和亞洲區域。

8.

5萬年前:文化生活開始豐富多彩,原始人開始在各地的洞里創作壁畫、在自己身上畫起了彩繪、還會精心安排葬禮儀式。與此同時,又有一部分原始人離開非洲去開拓新的疆域;

9.

2.5萬年前:一部分原始人種族走向滅絕,而剩下的智人(Homo sapiens)分散在世界各地,逐漸優化為我們現代各國人的模樣。

二、環境線:不同人種的差異

正如上半部分所述,光是直立站立和行走的轉變,我們就花了350萬年的時間過渡,身體結構在150萬年前才算是開始適應站立,而那麼長時間所帶來的骨架變化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大。

根據上述時間線整理,最早原始人離開非洲遷徙各地的時間距今也只有150萬年而已,即使極端居住環境對不同種群的影響很大,可留給進化所需要的mutation的時間也太少。

下圖也是陳列於華盛頓自然博物館的隨著遷徙分化後的兩大類原始人骨架

左圖為8-9歲生活在160萬年前東非的小男孩。(通過骨盆特徵確定性別,通過牙齒確定年齡)。他的身材高瘦,非常適應乾熱的氣候:較細長的身材有助於身體的降溫,而較長的腿部同樣也有利於散熱。

右圖為從非洲遷徙的另一支種族的成年男性。他們來到了寒冷的北歐,他們普遍較矮壯(即使成年也只比右邊8歲男孩高一點點)。較短較寬的身材有利於保持熱量,而較短的腿部與前者相反的,可以更好地防止熱量的流失,這樣的身材結構,更適合在寒冷的氣候生存。

舉這兩個居住在極端溫度環境下的兩類種群比較的例子,其實是想說明不同的環境所生活的不同人群的確會存在一些外貌上的差別。

可是其中的因果關係到底是「環境影響基因,基因決定外貌」,還是「基因表現優勢劣勢,人群選擇環境」

答案應該是後者。

雖然表觀遺傳學的研究普遍認為,一些飲食行為習慣可能會和機體自身的基因產生interaction,在適應行為方式同時順帶也會對外觀特徵產生一定的調整。但外源的刺激所帶來的影響是遠遠弱於基因里原本就寫好的代碼的。

下圖為一張非常非常經典的人類遷移基因地圖,點擊可以查看大圖。不同顏色代表一條基因分支。

隨著全球各地的科學家們不斷探索追溯人群DNA的地理分布,這張人類遷徙地圖的空白已經越來越少。

現在只需要用棉簽從你嘴裡提取一些唾液和黏膜碎片,經過基因測序定量分析的手段,就可以找到你所歸屬的種群,根據地圖你就可以知道你的祖先當年(100萬年前)是怎麼從非洲走哪條路線最後來到了你現在所居住的地方。這套基於客觀指標的分析歸類的方法,結合考古學追溯人類進化史的方法,可比星座血型生肖這類群體特徵分類法靠譜多啦。

但是基因的出發點,還是來自於非洲的Y-DNA,學術界稱這個起點為Adam(真正意義上的「人類之父」) 。在150萬年前開始,正巧當時也是第一次全球降溫,為了改變生活,一部分不安於現狀的原始人就開始冒險了。

1. 「留守」非洲

留守非洲的原始人分為三股,分別往南、往西北遷徙。

這部分種群,從非洲的中東部遷徙到了南部,他們生活在熱帶雨林,以打獵和畜牧為生。

第二類種群,選擇從非洲的中東部往西北部遷徙,那裡的氣候更適宜,他們以傳統的畜牧為生。

第三類種群,在比較早的時間從東部遷往西部,也是最早開始靠農業為生的一族。

2. 離開非洲

離開非洲,跨國紅海,就到了土地更為富庶的阿拉伯半島,在適宜的氣候上,遷徙於此的原始人分支就在這片土地上開始了農業的發展。離開非洲的他們,也開始兵分四路,向著各自的追求開始了冒險。

有一部分或許是「思念故土」,在跨過紅海之後,他們又選擇折回非洲。

或許生活技能還跟不上農業的需求,也許往北走氣候變得更寒冷,於是他們再次回到北非的山區,繼續了自己擅長的畜牧業。

以去溫暖的地方為原則,跨過紅海的另一部分種群,選擇一路向南,當時海平面還沒有如今那麼高,亞洲大陸接著印度尼西亞與澳大利亞接壤,於是這一支原始人就從這條路徑經過了東南亞,一路走進了澳大利亞,成為了那裡的土著。

所以東南亞種群和澳大利亞種群可能是除了非洲種群以外最早的種族了。

澳大利亞的原始人一開始也是靠畜牧為生,因為環境較適宜,他們的生存幾乎沒遇到什麼挑戰。

然而畢竟從印度尼西亞躺著淺海走進澳大利亞也是個體力活,有一部分種群中途放棄了,改道往東北方向。

最後他們來到了東亞,在一些途徑的小島定居,當今日本的種群幾乎就是這條路線從非洲遷徙而來。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這部分種群最後就以漁業和農業為生。

在這條路線上,還有一群走過頭的種群,他們就這麼一路向北,經過了阿拉斯加,然後一路走進了北美洲,成為了印第安人的祖先。

因為路線有點兒長,等這部分種群定居到了北美洲,其他種群基本都在世界各地除了南美洲定居下來一段時間了。

然後時間稍稍提前到從非洲跨過紅海的時間點,另一部分人群,選擇繼續往更富庶的土地開拓,他們一路就走進了歐洲,在現在歐洲南部定居。

這類種群跨過紅海來到阿拉伯,然後繼續往西北進發,來到了歐洲,在那裡以打獵和採食野生食物為生。

因為北歐緯度較高,所以有一定的先天優勢的種群才會選擇定居,藉助工具來挑戰自己,並不斷在歐洲這塊彈丸之地,開拓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最後,終於到亞洲系了!

另一部分種群,跨過紅海,走過阿拉伯半島,繞過喜馬拉雅山脈,從西亞途徑中亞,一路走向東南亞。

第一條分支來到了南亞,成為了現在尼泊爾人的祖先,他們以農業為生。

第二條分支止步於中亞,生活在高原地區的他們靠打獵為生,但面臨難纏的猛獁象和極端嚴苛的氣候,他們面臨很大的生存挑戰。

第三條分支繼續往東南走,最後定居在如今的中國南方,其中有部分種群往西又回到了現在印度,而另一部分沿著東亞海岸線走到了如今的日本島。

第四條分支往東北方向前行,最後定居在了如今的中國,以漢族為主,以稻米為生。

為了開拓疆域,其中有部分人群一路往西北,又「殺回」了歐洲,一直來到斯堪的納維亞半島。

這部分種群在這一路上,或許散落在蒙古地區、俄羅斯地區、北歐地區均有其後裔。

----------------------------------------------------------------------------------------------------------------

真的是查了好多好多關於古人類的文獻,看了很多人類遷徙的信息,圖片著實有點兒多了。但有一點可以確認的是,無論遷徙的終點是哪裡,都不會是僅有一種基因的個體聚居在一處。各條分支的遷徙與安居,都是多元共存,和諧相處的。

最後,關於這人類演變的另一條線索——環境線,我想說的是,「人挪活,樹挪死」,既然人都到了可以發明工具對抗環境,站立走路選擇環境的地步,人就很難通過改變自己身體的構造和功能來適應環境了。舉個誇張的例子,如果未來我們將生活在海底,我們不能指望自己會長出鰭和鰓,氧氣瓶、仿生裝備早就可以彌補我們生理上的不足

如果實在想說這樣的遷徙會使種群之間存在差異的說法,那也要從他們各自遷徙的路線及所用的時間長短來分析,他們距離人類之父"Adams"到底有多遠。比如黑人、白人和黃種人在身體素質上存在差異?的確,黑人離非洲種群的系更近一些。

上述所羅列的人群遷徙,根據地域的分布而分類的不同種群,他們的基因類型存在很大的重疊,不同地域並不存在特異性的基因特徵,所以難以簡單的用外貌體格特徵來界定不同地域不同種群的人群。廣義上來講,我們都是出自非洲智人的後代,而現在所說的"種族"的概念,更多是體現在文化方面,而不是生物醫學方面。

另外,今天下午和另一個博士聊到這個主題,我們都覺得不同的環境飲食這些外源性的因素引起的對應區域人群的基因突變,從而影響特徵,這個過程太難了,而且幾乎是不可能的。況且生物自帶的基因特性的表達還是具有很強的隨機性的,即使花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去分析不同地域人群的特徵差異,即使統計學有意義了,目前的科技水平仍然沒辦法做到讓存在缺陷的基因得以補強。

現在這個時代,我們能做的且更容易實現的研究項目還有很多。比如道法自然,開發更好的仿生設備,就足以適應環境的變化。實在不行,咱們還能發明更厲害的交通工具換個環境繼續生存呢。那張人類遷徙地圖並不是最終稿,隨著2030年人類火星計劃的啟動,深海、太空、地底,還有很多新世界等待我們繼續去開拓。

=====================================

我的專欄地址為:孫悅禮 發表的文章「桑小尼畫說賤骨頭」以及新浪微博 @啃骨頭的桑小尼 ,我會不定期時不時介紹一些關於骨科生物科學以及醫學認識方面的有意思的進展,也會順帶分享在紐約生活學習工作的點點滴滴,最後做個小廣告,有興趣的可以關注。

最後致謝:

Macbook的app:Complete Anatomy,尋找解剖結構特別方便;

華盛頓自然博物館,非常珍貴的藏品和標本,而且還是免費參觀的,逛了一天,感覺自己對於骨骼的理解的幫助非常非常大。


@董花生 和某匿名答主是要把蒙古人民開除出蒙古人種這個概念吧?

從人類分子學角度說,蒙古人和O系人種(百越、百璞、華夏、藏、羌)是表親,蒙古人主要是N和O的居多,就這還能劃分出優劣來?而且北亞那個地方,自古匈奴鮮卑烏桓突厥來來往往幾十號人,從春秋戰國開始就跟O3的華夏表親打成一片,早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就搞不懂,董先森和你的表兄弟之間敲腦殼也要比比誰厚誰薄?

而且蒙元滅宋是蒙古進入中原後數十年的事兒了,此時元軍的主力都是漢地徵召的人組成的,以及地主武裝團練,比如張柔父子(張弘范滅宋於此),這二位難道因為成了元軍頭蓋骨就變厚了?

對了,光吃肉可不一定對戰鬥有好處,知道維京人對純肉食的愛斯基摩人(也是北亞蒙古人種)怎麼評價的嗎?搞丫們太容易了,只需要在他們身上搞一個小傷口,他們就有可能血流不止而死——愛斯基摩人是人類中凝血所需時間最長的一種

另外匿名答主參加過蒙古那達慕沒有?什麼時候號稱蒙古男人三寶之一的博克變成了比噸位比肌肉的無技術含量的純體重比較項目?摔跤也是要用腦子的好不好?08年台灣的旅遊節目《台灣腳逛大陸》里,倆帥氣的台灣小夥子(絕對O3,備不住還有百越的O1)在內蒙一個草原旅遊區,和一個比他倆矮比他倆瘦的博克手比試哲學,一個沒練過的被秒殺,一個練過的大戰了三百回合差點幹掉了搏克手。

說這啥意思?蒙古人在軍事上的成功可不是靠傻大粗苯的大力士,而是靠技術和武力的最優結合,單純靠武力,沒有人能取得那麼大的成就。您二位這麼可勁兒地吹蒙古人民多強壯,表面上是誇讚呢,實際上是高級黑,這其實是典型的中原本位主義思想在作怪,總覺得周圍的民族要麼腦殘(比如N系的蒙古表親),要麼身殘(比如O1的百越血親),這種思想要不得!

對了,我O3系還有個親兄弟,董先森要不要跟他探討下哲學問題,比比誰的腦殼更厚啊?

=================================

看來某些先生不懂什麼叫腦洞,什麼叫科學,我就具體說明下:

比如維京人吹噓要揍愛斯基摩人很容易,因為愛斯基摩人只要一個小傷口,就會流血不止,因為他們是人類中所需凝血時間最長的人種。

那麼為什麼愛斯基摩人凝血這麼長呢?我可以歸因於他們純吃肉,也可以歸因於他們的生存環境,甚至還有歸因於他們體內的尼人基因含量少(人類強大的凝血功能據信來自於

尼安德特人)。但不管怎麼歸因,我得說出個道道來吧?比如吃肉,為什麼純肉食凝血功能就差?是不是少了某種維生素?如果是某種維生素,那麼就要找到相應的論文,有對照實驗以及足夠樣本。否則就只能叫腦洞

按照董先森的而邏輯,我跟一愛斯基摩人一起劃道口子,拍個視頻上來,我是不是就可以說漢人吃菜強大,北亞民族吃肉無法凝血,一個小傷口就要他們的命BLABLA,然後別人問我數據,我張嘴來個五位數,這叫科學?

對了,知乎用戶庄時利和(醫生)曾談倒超高蛋白質飲食的弊端:

單單從營養學上來說,超高蛋白質攝入引起的最主要一個問題就是——浪費,一個成年男子每天只能吸收一定量的蛋白質,除非是健身狂人,否則多餘的蛋白質都會被浪費掉;再者,過度的蛋白質攝入會尿鈣排出增加,影響人體對鈣的吸收,從而導致缺鈣。素食者的理論錯誤,不代表走向另一個極端的Shuoism飲食就是正確的。人不是素食動物,也不是肉食動物,從營養需求、牙齒結構等任何一個角度看過去,人都是雜食動物。

為什麼知乎上的某些人不肯承認李碩就是比他們有見識? - 李碩

也就是說,過量的蛋白質飲食反而導致鈣流失,缺鈣了還怎麼變厚腦殼?


實名反對高贊答案!!!!!!

實名反對高贊答案!!!!!!

實名反對高贊答案!!!!!!

貼出一張毫無說服性的「蒙古人種」和「漢族」人種的顱骨橫切面的對比圖(還明顯不在一個平面上)。就得出了「蒙古人」比「漢族人」顱骨厚!?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我來自內蒙古蒙古族最多的某城市,自身也是蒙古族。並且還是一個醫學生(雖然沒有在內蒙古醫科大學)。

1.從我二十年來的生活經驗來講,蒙族人和漢族人根本沒有多大差別,有很多時候需要問一下才能知道某某同學是蒙族,某某同學是漢族。大家都是食五穀長大的,誰又不是吃史丹利長大的,根本就沒有太大的差別。大家都看過成吉思汗的畫像,總以為高顴骨單眼皮的都是蒙族人excuse me!?

2.如果你非要說蒙古族人吃肉多,漢族人吃肉少這一點來說(gǎo)事兒,我也舉個栗子 來打你臉

當初高中的時候喜歡過一個同校的妹子,身輕體柔易推倒 ,當時喜歡了好久,後來多方打聽才知道她是蒙古國交流班的學生,這個交流班平時穿著校服的時候(他們更多時候不愛穿校服)誰能分得出來!?

2.再一個你說蒙古人征服了中原是腦袋殼兒硬!?excuse me!?此觀點一出也就暴露智商了,洗洗睡吧,沒事逛什麼知乎。我不是軍事迷我都知道蒙古人能夠征服中原靠的是其世界先進的戰鬥策略和戰鬥素養!!!當時成吉思汗打到歐洲多瑙河去跟白種人比敲腦殼兒去了!?

最後說一句:年輕人你不要亂搞事!


看到這個提問下面的人類學標籤,忍不住來插一句嘴。

最高票答案的那個圖拼得非常漂亮,然而恕我直言,然並卵,沒有任何意義。

不光是樣本量的問題。即便有更大的樣本量,似乎說明這個對比並非僅僅存在於兩個獨立個體之間,對回答這個問題還是沒有意義——首先你得給「人種」下一個非常詳細的定義,不一定是普適於所有研究和討論的定義,但必須要針對這個研究框架有對應。

而你提供的「漢族農民」、「蒙古人」,兩個對應甚至都不在同一面上。

漢族說明什麼?這個叫民族身份,跟體質沒有直接關聯,前者在於社會文化層面,後者在於生理體征表現。二者的相關性需要你去論證,而不是拿來直接用。農民這個描述更貼近一點,因為至少可以解讀出食性和日常運動模式這兩個信息點,都可能直接影響人體骨骼結構,參見 @孫悅禮在樓上的回答。

而你的蒙古人,不知道是不是默認了所有蒙古人都是游牧民族,所以根本沒提供社會經濟信息。

最終,直接對比只能有個大概的地理分布差異而已,而且也都只是大致——你也沒有提供年代數據,甚至「漢族農民」是來自於哪個地區的都不知道,黃河以北和珠江流域,可都有一群人自我定義為「漢族農民」啊。

這個對比的疏漏就不繼續說了。畢竟我不了解照片拍攝的醫學院依託這些標本到底做了什麼研究,不過我相信應該不是這種粗暴的選擇性比較。

這個問題本身最大的問題在於,現代體質人類學對「人種」的概念,在近三十年的研究中早已撼動不知多少次。這個批駁和重構的過程起起落落好幾輪,到現在如果要運用「人種」這個概念,要麼放入具體的社會文化語境里使用(譬如在不少回顧性、綜述性研究里),要麼對這個概念的內涵進行更具體的、深入的再探討,尤其在新的數據面前,要納入更多因素再去使用這個概念。如果要簡單做一個概括,「人種」這個概念是一個社會歷史性概念,而非嚴格的生物性概念——或者說,它是從生物性概念被解構至特定社會歷史環境下的現象。

說句題外的,雖然這個問題下面的答案林林總總,但說是重災區,卻不是因為回答者不知道某個知識,甚至也不是因為有人總把自己非常局限的經驗當做通則,而是因為把自己的無知當做攻擊他人的武器。

誅心之語,揣測之詞。這個問題下面還真的不算重災區,去看看其它人類學話題下面的,那簡直了。。。如果不是有人類學的標籤我沒忍住,真是根本不想跟這樣的人在同一個問題下面回答。


喂喂喂,我記得是有看過這些研究的。

比如黑人與白人黃種人肌肉成分分析,骨骼密度,骨骼維度,腦容量分析。

拿出有足夠樣本數量的科學的數據出來啊,光舉特例能證明啥?

我有一蒙古族朋友身嬌體弱易推倒,還一漢族同學膀大腰圓200斤。可是這證明不了什麼。

數據呢?


對於黑人和白人都要具體界定好是不是非洲黑人/是不是歐洲白人這樣比較好吧,這兩者相對於美國黑人/白人的差別太大了.

放一張我自己與非洲黑叔叔們的身材對比照

圖右側黑色汗衫的是我,我身前兩個黑叔叔,左側也有兩個黑叔叔,來自非洲不同國家,他們幾位黑叔叔自己的差異在我看來甚至就和我和黑叔叔的差異一樣大,左邊那個黑叔叔的膚色是黃棕色,如同古埃及壁畫里那種優雅的長相,皮膚細膩、啞光質感,身前那倆黑叔叔皮膚就是鋼琴黑烤漆,面相接近印度人,他們的身體比例也差異很大。

最左側那個是巴西人,混合了很多印第安血統,畫面遠處幾位是東歐與北歐白人,然而這些人真的從體格上來說真的沒我強壯啊,容易發福的倒是很多。一次會議,參會者,三個最高大強壯的居然是我一個中國,一個棒子,還有一個保加利亞大肚漢子。

想說的是個人體格在連續三代免受戰亂吃飽飯攝入足夠蛋白質加上運動的情況下真的會掩蓋普通人身上很多的人種差異。就我這還是小時候肉類攝入較少的。


各種人種的共存,說明人種間的差異不大。

至於某同志說的,我想說你關注的是個體而不是群體。

由於蒙古長期畜牧,身材高大骨骼強壯的相關基因頻率大,有可能,但差異不會太大,因為作為社交動物基因交流頻繁。蒙古人的強悍其實更多體現在其性格上。

至於你說到蒙古戰爭上的勝利,我想說那基本上和骨架無關,蒙古勝在其以騎兵為主的軍隊和作戰方式。你跟騎在馬上的人打試試,那優勢絕對是壓倒性的。

看電視劇的時間不如看看書,高中知識都忘了。(就別暴露自己了)

還有那兩個樣本可靠嗎?是同一年齡嗎?是在同一切面嗎?


首先更正一個概念,人種跟分類學上的「種」或者「亞種」是完全兩個概念,人種更多的是一個社會概念而不是分類學概念。也就是說,人種並不能對等基因差異或者形態結構的差異。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來說明,我們都知道奧巴馬是黑人,但是母親卻是白人,從人種上來區分,他們母子兩個是屬於不同人種,但是無論從分類學還是從基因角度,他們母子兩人卻無疑都是屬於同一「種」。

理論上說,在人類這個物種內,也是存在多個亞種的,但是由於人類的特殊性,很難具體的區分出各個亞種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通過人種來界定亞種是錯誤的。同時,由於現在社會發展,人類亞種之間的界限已經越來越模糊。

總體來說,人類各個群體之間的差別是有的。比如說很多人覺得外國人長的跟中國人不一樣,這個很大程度上就是由於頭骨的差異。但是這個區別到底大不大。我只能說,從分類學的角度來說,這個差別真的不大。從醫學的角度來說,這個差異就更小了。

你學了中國的解剖和外科懂不懂得給老外動手術?

當然懂!

為什麼?

因為解剖結構是一樣的!!


這類問題希特勒研究過不少吧?後來他。。。


看到好多人反對我?

看了一下,反對的莫名其妙。

1,說到民族差異,基因、飲食、環境都有因,從平均值上是可以找到數據作證的。不用在哪裡嚼文諸如「邏輯、人種」,這世界上不是就您懂這個。我從開頭說的就是不同民族採集的樣本,這張圖只是其中一個例子,拿出來直觀展示的。

2,說到戰爭假設,假設,一定要記住「定量分析」四個字。我所說的一切假象,只是出於骨骼強度不對等的兩個個人間展開的。從宏觀上講,蒙古人群體性的骨骼優勢確實可以延伸至戰場上,並發揮一定作用。不審題請不要反對,你不配。

3,不要用「我覺得、我看過、我認為」來反駁。民族(非人種)的差異要體現在統計學上,古脊椎動物研究所有大量文獻可以看,您要打腫臉充知乎專家,請先把相關文獻看了再說。蒙古族和漢族在平均體測上存在著差異,這其中也包括了骨密度。

-----------------

我自己做的圖,拍攝於某醫學院。

蒙古人和漢族農民的頭蓋骨。

冷兵器時代,人種的重要性,一點不比馬匹小。我們一談到宋元戰爭,很多人就情緒主導的說宋朝腐敗怎麼怎麼,其實不是的,原因很複雜,現在只談一點:左面是蒙古人顱骨(顯而易見的長頭),右面是漢族顱骨。兩者的骨密質和顱骨厚度可見一斑。這完全是不對等的戰鬥,就像獅子打羚羊一樣,完全是虐菜。漢族人嗷嗚一錘錠蒙古人頭上,蒙古人撓撓痒痒,然後一巴掌掀翻了漢族人的天靈蓋---這不是什麼胡扯,從骨骼上看,這是完全有可能的。

長期的飲食結構和勞動習慣,以及自然環境迥異下造成的篩選,都是促成這一結果的因素。依靠米面提供的蛋白質,是很殘酷的。

除了模因之外,基因本身的力量也不可忽視。

從人類學角度將,不同人種的差異確實很大。骨骼密度、肌肉造型、皮脂厚度(平均)等等,確實是有不同的。例如,俄羅斯的大媽,年輕時候都很苗條,到了中年就迅速膘肥,要比美國的平均值高很多。這是有數據可依的。

這說明,還有大量細節的東西,在製造著人與人、人群與人群之間的差異,只不過還沒有被我們一一發現罷了。

那些持「基因相似」、「人種差異極小」論的,是目光短淺。我們現在對基因的了解很少。如果基因是一部史詩的話,我們現在僅僅知道了主角的名字。智商、體能、壽命等等,我相信,一定在基因內有更複雜的解釋。

--------------------

樣本量?樣本量很大很大,看頭上的編號。非常非常多。


所以,評論里有些人想說明什麼呢?我手無縛雞之力不是因為我懶不願意鍛煉,而是基因不好。自己選擇做懦夫還得讓祖宗背鍋?

==========================================================

另外針對反復強調白人、黑人生來骨架極大的注意這裡說的是生來,即受外部環境影響很小),那請你解釋一下下面的照片是咋回事兒。

中國人和非洲土著大學生一起拍的照,明顯論骨架有些中國女人的肩膀和體型和一圈黑男持平了快。

還有這張的,對比也很明顯,相對黑人確實手更長,但是在身高和強壯程度上能看出所謂的完爆?差異明顯不在種群,而在個體。

同為官員精英階層,說好的天生體型完爆呢?

白人:

可以,這很鹿晗。


反對@董花生答案里的部分觀點。拍的照片挺有趣,然而得出的結論缺謬之千里。

照這麼說,拍人和獅子的顱骨厚度橫截面,人這種物種應該到現在為止都要被獅子完爆。

人與人的戰鬥 戰略 後勤 戰術 士氣 裝備,乃至國家的經濟狀態都有巨大的影響因素。何況蒙古征服世界的軍隊大量驅使外國軍人作戰。單論骨質量太過片面。

勸學裡這段話應該能說明,人類的能力並非單看自身身體素質:

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不好意思特地開這個回答,因為你的答案不能回復。


骨骼和基因的確是很不一樣,中國人之間都有骨架的大小不同,相學裡還有骨相這種說法,如果你仔細觀察周圍的人,跟你同等身高的手腕圍,肩寬,腳長都會存在很大的差距。我見過一米七的女性穿34碼的鞋子,也見過一米五的人穿38碼的鞋子,這並不是太極端,而是基因型特別多。籠統的說有些人頭大四肢小,有些人頭小手腳卻很大,有些人不高但骨架比比他高几十公分的人還大。

我看到過一米七幾的女性長了一雙超級細的筷子腿,跟十歲的小孩子一樣細,也看到過比我矮一截手腕比我粗兩倍的人,只要多留心觀察就會發現這些問題。

由於各種原因我接觸過蠻多外國人,也有段時間經常看到黑人。我發現白種人的毛髮真的很濃密,而且骨骼大的比較多見,臉也不是都很小,其實白人,至少我見到的豐滿偏胖壯的的確相對較多。黑人的腿長是真挺長,但是也不是所有人都這樣的,也會經常碰到矮小的黑人,腿也不長,但是臀部非常大,很不協調。現在雖然整體趨勢更喜歡翹臀,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的素人跟電視上的黑人差異很大,素人真的身材也不怎麼好,大多數的臀部都特別碩大。

如果說我們黃種人骨架細,身材差,我覺得是不合理的,雖然大數據上的確顯示我們的腿長敵不過白人和黑人(這個可以去查資料,我查到過,就不粘了),骨架的平均水平更為纖細,力道也不及他們(這個不是說拿個體比,而是看總體,就像南方人平均身高比北方人平均身高要矮,但是不是說南方人就每個都比北方人矮)。

但是我個人覺得這些也並非弱勢,我個人的觀點如下:所以我們中國才會有太極文化,才會有四兩撥千斤,才會有一個巧字巧勁,而現在健身房文化並不適合我們中國人,在力量的硬性比較上我們是弱的,但中國武術功夫還有一句叫做借力使力,所以說這種以柔克剛的方式才是我們中國人值得追求的,何必去靠先天不足的力道和骨骼去硬碰硬?

不需要因為種族還生出莫名的自豪感,但也沒必要因為種族而覺得自卑。不過我個人是很開心自己是黃種人,是中國人,也沒必要道德綁架或者因為這個去上崗上線。


根據骨骼鑒別人種是可以的,在美國法醫人類學委員會主席William R. Maples的著作《Dead Man Do Tell Tales》里就提到了好幾個根據骨骼特徵區別人種的案例,例如:

根據一個下頜骨缺失的頭骨鑒定出死者」是蒙古人種,可能是日本人「,後來發現這個頭骨是某個惡趣味的二戰老兵從太平洋戰場帶回的」紀念品「。

在太平洋戰爭和朝鮮戰爭遺留的屍骨中把美國人的骨骼和日本人、中國人、朝鮮人的區分開來,運回國安葬。

在越南戰爭遺留的屍骨中把美國人的骨骼和越南人的區分開來,運回國安葬。

對一具無名骨骼進行鑒定,判定為」男性,亞洲人,不到30歲「,後來確認死者是28歲菲律賓裔男性。

不過這本書的性質更像是作者的職業生涯回憶錄而不是專業教科書,並沒有具體描述不同人種的骨骼都有哪些特徵(也可能是因為美國的政治正確吧)。如果題主不僅想知道能否根據骨骼鑒別人種,還想知道不同人種的骨骼都有哪些特徵的話,恐怕得去閱讀歐美出版的法醫人類學專業書籍(中國基本都是同一人種,這方面的研究估計不如歐美)才行。


美國的法醫用眼睛看頭骨就能分辨人種,當然那種混得厲害的估計需要更仔細的鑒定方式。


古代和現代人的人種學向題,即對現代各色人種的起源和分化的研究,是體質人類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地闡明人種的起源和發展,不僅是體質人類學的一項重要任務,而且同探討人類文明的產生和發展,批判古代和現代各種形式的種族主義觀點有密切的關係。

中國地處亞洲的東方,地域廣闊,人口眾多,又是多民族的國家。但是在近十億人口中,除了少數邊緣省區的一些少數民族之外,在人種上,絕大多數屬於蒙古人種主幹下的各種類型。地下出土的豐富的古人類學材料證明,中國又是蒙古人種發祥地的重要地區,中國的古代和現代文明就是在這種人種學背景下繁榮昌盛起來的。`因此,在解決蒙古人種的起源和發展方面,中國大陸比其他地區有更重要的意義。解放前,這方面的發現與研究不多,主要有魏敦瑞(F.wiedenerihc)的中國猿人和山頂洞人的研究。,步達生(D.lBack)對遼寧、甘肅和河南史前人類遺骸的研究報告。還有幾個日本人對遼寧貌子窩、赤峰紅山後等幾個時代較晚的人骨進行過研究,但材料比較零碎。斯文赫定(vsenHedi)在新疆考察時,曾採集一些米蘭和羅布淖爾古墓人骨。

在最近的三十年里,隨著我國考古事業的發展,許多從地下出土的古人類化石和遺骨得到保護和收集,並發表了不少有價值的研究成果。但總的來說,這方面的研究工作還處在積累材料和填補空白的時期。同時,對我國現代各族人民的生體和骨骼人類學的調查與研究還很薄弱,因此還不能系統地闡明各族人民的種族起源問題。

下面,我們概述近三十年來在中國境內發現的從舊石器時代中、晚期到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以及一部分時代可能更晚的人類學研究成果,並作出初步的討論和分析。

中國境內發現的早期和晚期智人化石的研究與蒙古人種起源問題

首先從古人類化石的研究提出中國境內現代智人種起源的是魏敦瑞。他在研究了從北京周口店發現的中國猿人和山頂洞人化石之後,提出由周口店的猿人演化為蒙古人種的觀點。但他認為三具完整的山頂洞人頭骨則分別代表了很不相同的人種類型,即101號老年男性頭骨代表原始蒙古人種兼有西方舊石器晚期歐羅巴人種特徵,102和103號兩具頭骨則分別代表美拉尼西亞人種和愛斯基摩人種。這就是說,在華北的同一個舊石器晚期的洞穴居民中,竟存在蒙古人種、歐羅巴人種和尼格羅人種三個人種主幹成分。他認為山頂洞人是從外地遷來的,不代表中國人的祖先,受到當地土著居民的攻擊而絕滅。其他中外學者對山頂洞人種屬的意見還有胡頓(E.A.Hotoon)的阿伊努(Aino)人種說,費爾塞維斯(W.A.Fairservis)認為所有三具山頂洞人頭骨在某種程度上屬於高加索人種。李濟則以為山頂洞人中有尼格羅一澳大利亞人種的混合,說明在遠古時期的中國居民中存在大量美拉尼西亞一尼格羅人種成分。吳新智對山頂洞人種屬的看法在國內有代表性。他認為三具頭骨在一系列形態特徵上有共性,如頭骨都粗大,頭形很長,額部傾斜,上面低矮,整個面部在垂直方向上都有中等突出。有中長的硬愕,眼眶低矮,梨狀孔寬闊,其下緣呈鼻前窩型等。這些特徵中,有些是更新世晚期智人共有的原始特徵,一部分則和今日蒙古人種的現代中國人、愛斯基摩人和美洲印第安人相近。只有低眶、闊鼻與現代蒙古人種不盡一致,但與我國其他晚期智人化石的闊鼻特徵相似,與新石器時代人的普遍闊鼻傾向和偏低的眶形也有沿襲的關係。山頂洞人也還有一些與今日典型蒙古人種很不相同的特點,如頭骨顏面部上部和鼻根部的突出程度比現代一般蒙古人種更明顯,他認為這兩個特徵也可以歸人尚不十分分化的原始特徵之類。昊新智的最後結論是,三具山頂洞人頭骨都代表原始蒙古人種,與現代中國人、愛斯基摩人和美洲印第安人比較接近,表明當時蒙古人種仍在形成之中,但還有一些形態細節尚未充分形成。趙一清也指出過兩具山頂洞人女性頭骨屬蒙古人種的意見。廣西柳江人化石的發現對研究更新世晚期華南古代居民的人種特徵有重要意義。吳汝康在報告中指出了柳江人頭骨如下一些特徵的結合:一種顯示比現代人頭骨原始的性質,如中顱略長的顱型,前囪點位置遠較現代人靠後,上面低而寬,眶形寬矮。這些是世界各地發現的新人(即晚期智人)化石共有的特徵。根據頭骨的形態特徵,顱蓋高指數和前囪位指數,前囪角和額角等判斷,柳江人為現代智人(即晚期智人)類型的早期代表,比周口店山頂洞人和四川資陽人原始。此外,柳江人頭骨顯示出一系列大人種性質,如頭骨屬中顱型,顴骨較大而前突,鼻骨低而寬,鼻樑凹,鼻根不深陷,梨狀孔下緣有淺的鼻前窩,鼻棘很小,缺乏明顯的犬齒窩,中等的上齒槽突領,上門齒舌面呈鏟形等蒙古人種特徵。因此說,柳江人是正在形成中的蒙古人種的一種早期類型。對柳江人的種屬地位,雅基莫夫指出柳江人頭骨的一系列測量值決定它處在蒙古人種和澳大利亞一尼格羅人種之間的過渡地位。切博克薩羅夫認為柳江人同蒙古人古種的古代和現代南方地區類型特別接近。斯圖爾特(.DT.stowart)也認為柳江人頭骨在低的顱彎頂,眉晴,鼻和愕的形態上表現出「澳大利亞人種」的特徵。顏陰在比較了柳江人和山頂洞人的一些形態特徵之後,指出柳江人的形態發展更接近蒙古人種的某些南亞類型。他認為柳江人和山頂洞人雖同屬蒙古人種的形成階段,但柳江人在形成階段上較山頂洞人有進一步發展,如柳江人的眉弓較山頂洞人不那麼突出,頭形變短,鼻根趨於低矮,額部傾斜程度減小,顴寬、額寬減少,鱷變窄變短,都更接近現代蒙古人種。與新石器時代組的繼承關係,不僅表現在絕對值方面,如高頭與中等顴寬等接近於南蒙古人種。柳江人鼻根指數較低,接近於蒙古人種的下限,屬於澳大利亞一尼格羅人種的範圍之內。同時,垂直顱面指數亦較低。以上這些特徵比較接近某些南亞蒙古人種。他還根據柳江人的顱蓋高指數比山頂洞人的高,額傾斜度比山頂洞人為小以及眉弓發達程度,顴弓大小和骨骼粗碩程度,認為山頂洞人比柳江人還原始一些這個看法和吳汝康對柳江人在形態發展階段上比山頂洞人更原始的見解相反。總之,在解釋柳江人和山頂洞人頭骨在形態發展的差異上還存在不同的看法,但兩者的形態差異正好可能說明,華南和華北的晚期智人在各自形成蒙古人種的體質發展過程中,已經存在著相當明顯的異形(Polymorphism)現象。在四川發現的資陽人頭骨化石只保存了腦顱部分和上領破片。在形態上,一方面與山頂洞人有某些相似的性質,如有明顯的鼻前窩,有類似矢狀峭的突起,矢狀縫兩側的頂骨比較平扁,鼻較高而窄;另一方面和中國猿人也有某些相似的性質,如存在矢狀峭,角圓枕和扁平的眶頂,較發達的關節結節而無盂後突等訓。現在依然一般地把資陽人作為在我國華南發現的舊石器晚期的原始蒙古人種的代表之一。但頭骨的面部殘缺,對它的人種特徵缺乏詳細的了解。對資陽人的時代也還有異議。對蒙古人種起源研究很重要的另一發現是一九七八年在陝西大荔縣出土的一具相當完整的早期智人頭骨化石。地層時代屬更新世末期或晚更新世早期。由於顱面部保存相當完好,有利於觀察形態細節。最初的簡報認為大荔人與猿人相似的特點要多一些,可能是猿人階段的晚期,較北京猿人(即中國猿人)進步的一個類型。據吳新智的研究,這具頭骨的主要性狀與其他國外發現的早期智人相似,一部分性狀又和北京猿人接近。在人種特徵上,頭骨的前額部存在矢狀晴,其上面部扁平度比較大,顴頗角轉角處有一個較明顯的轉折,顴骨額突外側面較朝前方等,比其他地區的早期智人不同而更接近蒙古人種。由於大荔人的體質特徵和地層時代比山頂洞人和柳江人更原始,在種屬特徵的發展趨勢方面已和西方同類早期智人存在明顯的區別,因而對蒙古人種起源的研究有很重要的意義。從山西許家窯舊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人化石具有北京猿人和尼安德特人的混合性質,是從北京猿人向尼安德特智人過渡的類型。許家窯人化石主要是一些腦顱破片,面部形態細節不清楚。其上門齒呈鏟形一點則可視為是從北京猿人繼承下來的直到現在蒙古人種中仍常見的一個遺傳性狀。可以推測,許家窯人的體質和大荔人屬於接近的類型。山西丁村人的時代可能比許家窯人稍晚,化石材料更零碎。一九五八年在廣東發現的馬壩人頭骨化石的地質時代為更新世晚期之初,可能與大荔人接近或稍晚。從頭骨的形態和測量判斷,它是我國華南發現的早期智人類型。和大荔人頭骨比較,馬壩人頭骨似更圓隆,腦量更大一些。眉暗不及大荔人粗壯,眼眶比較畫而高。這些可能意味著馬壩人在體質發展的階段上比大荔人更進步一些。由於缺少面顱部分,我們還不能對這種南方的早期智人的種屬特徵獲得詳細了解。像大荔人和馬壩人類型的材料,其意義在於一方面它們表現出與同一地區的猿人相似的一些特徵,另一方面表明在我國華北、華南的廣大地區不僅存在如山頂洞人、柳江人等形成中的蒙古人種代表,而且還存在過比它們更早的蒙古人種形成階段的初期形態,這對蒙古人種起源於東亞猿人的觀點無疑是新的證據。其他如河套人、長陽人訓、麒麟山人、建平人、麗江人及台灣發現的左鎮人化石叫都很零碎,有的時代和分類可能還有問題,對種屬的研究作用不大。中國境內所謂中石器時代居民的種屬還很模糊。有人把解放前在內蒙古發現的扎青諾爾人頭骨作為代表。扎青諾爾人頭骨的低顱等性質可能表明具有北亞蒙古人種的性狀。

二、新石器時代居民的體質特徵和種屬的研究

這個時期人類遺骸的研究大致包括從距今七千年到四千年左右的材料。南方的一些遺址按其文化性質屬於新石器時代,但依側得的絕對年代已經達到中原的歷史時期。

(一)甘肅史前人種

步達生在一九二八年發表的甘肅史前人種研究(其中包括少數河南出土的材料)報告中指出,這個地區的史前居民與現代華北居民之間有許多共同點,稱為「原中國人氣他們的體質又具有東方人種的性質。在這些史前人骨中,新石器時代的標本與現代華北人的差異較遠一些,而各史前文化後期的標本與現代華北人的差異較少。新石器時代的標本在一些性質上與東部的西藏人類型有些接近圍。步氏的研究結果至今被國內外一些學者引用,但也有人指出安特生(J.G.Adnerson)採集的這批人骨材料來源於不同地區,不同的文化時代,因而提出了能否代表同一種群居民的問題,,。以後這個地區的新石器時代人骨材料採集研究的很少。顏圖指出甘肅青銅時代早期的齊家文化墓葬出土的兩具頭骨和蒙古人種的現代華北居民和甘肅新石器時代的頭骨特徵相似。從青海柳灣出土的馬廠文化居民的頭骨也反映出接近步氏的甘肅史前組和頗間的齊家文化人骨的性質。

(二)黃河中游仰韶文化居民的體質類型

已經發表的有屬於陝西仰韶文化的半坡、寶雞、華縣和橫陣四組材料。據報告,半坡新石器居民的體質屬於蒙古人種。但在多種測量項目的比較中,只有少數與蒙古人種的現代華北組接近,多數與現代華南組和印度尼西亞組接近,同時結合顱指數接近闊顱型,鼻指數接近闊鼻型,眶指數接近低眶及突領等性質,半坡組與現代華南和南亞居民接近的較多,與現代華北組接近的較少。與其他新石器時代組相比,半坡組與甘肅史前組在頭型和眶型上存在明顯的差異,與南亞的印度支那新石器組比較接近,與北亞的西伯利亞貝加爾湖新石器組相差較遠沁、寶雞新石器時代人骨的研究結果與半坡組的基本相同,即與現代南亞和東亞蒙古人種比較接近。在接近的程度上,又與南亞的更接近一些,與新石器時代的半坡組和印度支那組也比較接近,與甘肅史前組的差異比較明顯。寶雞組的闊鼻和突領可能屬於在新石器時代尚未分化的原始性質,或屬於某種人種的。華縣元君廟人骨材料的研究結果與前兩組的也相同。從寶雞和華縣兩組若干頭骨測項目進行的差異顯著程度的統計測驗,得到這兩個組屬於同一體質類型的結論田,。華縣橫陣出土的人骨與上邊仰韶各組一致性也是明顯的`.概述上面四個仰韶文化居民的顱面骨特徵是:一般地具有紋式簡單的顱頂縫,回鈍的眶形,發達而突出的顴骨,低矮的鼻棘,低而凹形鼻樑,淺的犬齒窩,扁平的面,鏟形門齒出現率高等在蒙古人種頭骨上常見的形態特徵。用測量方法統計的平均顱、面類型是中顱和高顱型,中等面寬和中眶型,上面較高,具有比較普遍的闊鼻傾向。但有的面寬較窄,有的組上面偏低並有明顯的上齒槽突領。這些組間差異可能意味著仰韶文化居民形態學上的某些多形現象,也可能是各組的例數還比較少而表現出的數值不整齊現象。根據長骨推算的男性估計身高為167.,一169.,厘米。在種屬的接近關係上,它們總地顯示出與蒙古人種的現代和新石器時代的南亞類型比較接近的趨勢。同時,這四個組之間彼此接近的程度又明顯大於它們同南亞或北亞類型之間的聯繫程度,表明它們有基本相同的體質類型。{在研究仰韶文化居民的體質類型時,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仰韶組群與甘肅史前組群之間存在比較明顯的差異,以致顏閣認為兩者屬於不同的體質類型[』4,。差異的主要內容便是仰韶居民的體質不如甘肅史前居民那樣接近現代華北人,時代也比甘肅的材料更早一些,兩者在時間上還有一段空白。如能注意採集龍山文化階段的人骨材料加以研究,或可能了解這種差異的原因。目前這一段的材料基本上還是空白,已經發表的只有河南廟底溝二期文化的材料。與現代各蒙古人種比較,廟底溝二期文化居民骨骼的體質形態與東亞蒙古人種比較接近,但不如仰韶組群那樣接近南亞蒙古人種。與新石器時代各組比較,廟底溝組與仰韶組群的接近是比較明顯的,其接近程度比廟底溝組同現代各蒙古人種各組之間的接近更大,但與甘肅史前組之間依然存在較大的差異。

(三)黃河下游大墳口文化居民的種屬問題

這個地區大體上包括山東、蘇北一帶大儀口文化分布地區。比較詳細發表的材料有兩批:一批是一九五九年從山東寧陽與泰安之間的大儀河畔遺址出土的,可側t的男女性頭骨各17個;另一批是一九六二一一九六三年在山東曲阜東南的西夏侯遺址出土的,男性頭骨9個,女性頭骨8個。頗兩在這兩批材料的研究中著夏考察了這個原始古代居民的體質特徵和種屬,並記述了頭骨的變形與拔牙風俗、由於大墳口文化發現於我國東部沿海地區,時代上與中原仰韶文化大體上平行,但文化內涵與風俗習慣同仰韶文化差別很明顯,人類學上探索大儀口文化居民的種屬成為矚目的問題。從地理位置上來講,這兩種文化的分布地區還各自和傳說中的古代東夷族和華夏族的地望相聯繫。如果這種聯繫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存在的話,那末傳說中的這兩大支古代族系在人種上有什麼樣的關係?他們會不會屬於不同的人種系統呢?顏簡的研究認為大墳口文化居民的體質形態屬於蒙古人種系統。但他又指出,大漢口組的若干顱骨測量項目的平均值大多落在現代波里尼西亞組群的變異範圍之內,因此大漢口文化居民在體質上又應該屬於波里尼西亞人種。顏氏還用組差顯著性測驗證明大墳口和西夏侯兩組材料之間不存在顯著差異;相反,它們與仰韶組之間存在程度不同的明顯區別,因而大墳口文化居民與仰韶文化居民可能屬於不同的體質類型。另一種意見認為,顏氏報告中使用的人種分析方法還不足以證實他的結論。實際上,使用多種定量計算分析表明,大墳口文化居民和仰韶文化居民之間的聯繫比他們各自同太平洋波里尼西亞組群之間的聯繫密切得多。而且,大墳口和仰韶文化居民之間的體質形態差異並未超出同種系的範圍。頭骨的形態觀察也說明,波里尼西亞人頭骨的典型特徵在大墳口文化居民的頭骨上得不到反映,而大墳口和仰韶文化居民的頭骨之間則有較多的形態一致性。大體上講,大墳口文化居民應該更接近東亞蒙古人種,而不應該歸人可能是蒙古人種和尼格羅一澳大利亞人種之間的過渡人種。也有人表示大墳口文化居民與現代華南人比較接近吩,。江蘇那縣大墩子新石器時代墓葬人骨由於缺乏完整的頭骨,僅研究了一百多個下頗骨。這組材料在體質上和風俗(人工枕部畸形,拔牙和口頰中含石球)上與山東地區的大議口文化居民是一致的卿。這個地區的龍山文化居民人骨的研究還是空白。

(四)長江中下游新石器時代居民

總的來說,這一地區的材料比較零碎,缺少整批人骨的研究。南京北陰陽營新石器時代晚期人骨的研究只限於下頗骨。吳定良指出了這些下頗骨上明顯的蒙古人種性質。測量的比較表明了與當地近代人的接近,與安陽殷代人的距離稍遠。據此推測,南北兩地區的體質分型在三千多年前就已經存在。從長江漢水流域出土的湖北房縣七里河新石器時代人骨,據報告與新石器時代的仰韶寶雞組和現代的蒙古族頭骨的性質關係密切側。但從一部分測量數值來看,七里河組的頭骨形態可能與蒙古族的頭骨有明顯的區別,·後者一般具有很寬而低的顱,很寬的面,上面高,上面指數和垂直顱面指數都很高,這些特徵的組合與七里河組之間存在明顯的差異。因此,七里河組大概不會接近北亞蒙古人種。長江下游的材料很少。上海接澤新石器墓葬出土的人骨只有4個殘破頭骨和幾個下領骨。這些骨骼被認為具有南亞蒙古人種特徵。常州好墩新石器時代人骨材料也還沒有研究報告。

五)東南沿海新石器時代居民的體質特徵

這一地區的材料主要包括下邊幾個組福建閩侯曇石山新石器晚期組,可供測量研究的有3個男性頭骨和6個女性頭骨。從形態和側量的比較,都表明與現代蒙古人種的東亞和南亞人種比較接近,但在上面高、面指數、鼻指數、眶指數、垂直顱面指數及鼻顴角,齒槽突領等面部特徵上更近南亞人種。但與南亞人種的主要區別是顱形較長,後者顱形較短。與華北各新石器組之間,只與仰韶組群略為接近,而曇石山組的長顱結合低的上面和很寬的鼻孔等特徵與南亞新石器組更相近,與仰韶中等長的顱型和較高的上面存在區別。因而曇石山組接近南亞人種的特徵組合與仰韶組群接近南亞人種的內容不完全相同。或者說,曇石山組比仰韶組群有更濃的接近南亞人種的性質。廣東增城金蘭寺新石器時代遺址採集的人骨材料很少,只有兩具不完整頭骨。形態上有鏟形門齒,簡單的顱骨縫,弱的眉弓,發達的顴骨緣結節,不凹陷的鼻根,短齒槽,闊愕,低的鼻前棘,齒槽突領等蒙古人種特徵。梨狀孔下緣呈嬰兒型則與曇石山組部分頭骨相近,也可能由於混雜了澳大利亞一尼格羅人種成分或由於例數太少表現出的偶然性。能測定顱指數的一個頭骨屬短顱型,這是否反映了由時代較早的長顱類型(如顫皮岩組)傳下來的短顱化趨勢還不能肯定。到目前為止,在我國南方出土的早、晚新石器時代人骨的平均顱型多長顱型,其中有的時代比金蘭寺或早或晚。此外,時代更早的柳江人和資陽人頭骨都不是典型的長顱。因此,我國南方新石器時代人的短顱化過程是否發生過,或在什麼範圍和什麼時間裡發生的還不清楚,原因也可能是多方面的,這需要進一步研究。但華南新石器各組的普遍長顱性質與華北仰韶和大墳口文化組(指正常顱)的中短顱性質是明顯的顱型學差異,表明顱型的南北差異早在幾千年以前就巳經存在。一九七八年在廣東佛山河宕新石器晚期遺址採集到少量人骨。這組人骨在形態上仍有一些蒙古人種性狀,如顴骨比較寬大,顴骨緣結節比較發達,鼻骨低平,鼻根淺平,眶角圓鈍,側面觀眶口平面縱軸與眼耳平面組成銳角,犬齒窩淺平,梨狀孔下緣形態較多鼻前窩型,愕短寬,鏟形門齒等。同時具有長狹顱,顱高明顯大於顱寬,低矮的上面,齒槽突領,短寬的鼻骨,闊鼻等南亞和太平洋種族中較常見的特徵。而河宕組的長狹顱與短寬的現代蒙古人種頭骨有區別,與美拉尼西亞人種的長顱性狀相似。另一方面一些可以確認的蒙古人種形態與太平洋尼格羅人種頭骨存在差別。總之,從單純的頭骨形態來看,河宕頭骨和太平洋尼格羅人種頭骨相似程度大於它們同典型蒙古人種頭骨的相似程度,但他們還應該屬於蒙古人種的南部邊緣類型。類似的休質現象早在更新世晚期的柳江人頭骨化石上已經出現,在柳江人頭骨上一方面存在明顯的蒙古人種性質,同時兼有一些同澳大利亞一尼格羅人種相似的特徵。因此可以說,分布於我國南方的古代蔽古人種居民比北方的同類更富有類似赤道人種的一些性質,這也是從舊石器晚期到新石器時代我國南部原始居民中表現出來的一般體質現象。時代比較早的是從浙江餘姚河姆渡第三文化層中採集的兩具完整頭骨。從河姆渡頭骨的前囪位置,頭骨額部發達和大的顱高表明它們是比舊石器晚期的柳江人和山頂洞人更進步的現代人類型。在發達的顴骨,更扁平的上面部,上面高增大和更高的顱高等方面,又顯示出它們在蒙古人種性狀的發展上比柳江人更明顯。頭骨的形態和測量所示,河姆渡頭骨一方面存在一系列明顯的蒙古人種性狀,一方面又有一些接近尼格羅「澳大利亞人種的性狀。特別是在顱型上,它們和我國南方的曇石山、河宕和顫皮岩等新石器組相似。

(六)西南地區新石器時代居民

這個地區目前只發表了廣西桂林狐皮岩洞穴遺址的人骨材料。這組材料有10個不很完整的頭骨。據報告,這些頭骨有一些接近南亞人種的性質,但比現代南亞種族有更小的顱指數,較大的面寬和鼻寬等差異。還認為這組頭骨的測量值與仰韶文化的半坡組比較最近,與大墳口文化組群的接近程度要小一些。實際上,這個組的顱面形態與華南的新石器時代頭骨有更多的共性。

(七)我國東南部地區新石器時代居民的幾種特殊風俗。

從我國東南部地區的新石器時代居民骨骼的異常鑒別出以下三種風俗。人工拔牙風俗這是三種風俗中分布最廣的一種。發現有拔牙風俗的遺址以山東、蘇北一帶最多,有山東的泰安大儀口、曲阜西夏侯、充州王因、鄒縣野店、在平尚庄、諸城呈子、膠縣三里河以及蘇北的那縣大墩子等。此外還有江南的常州好墩、上海松澤、福建閩侯曇石山直到珠江三角州的廣東佛山河宕和增城金蘭寺,漢水流域的河南浙川下王崗,湖北房縣七里河等叫。在四川洪縣明代懸棺中「英人」骨骼上也發現拔牙風俗圓。中國境內拔牙風俗的源流,從時代上可以上溯到六千餘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並延續到本世紀。風俗流傳的範圍包括了黃河下游,長江中下游和珠江下游的大墳口、屈家嶺、馬家兵,良諸文化和華南的一些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居民。因此,拔牙風俗在歷史上無疑是今天中華民族祖先的一大部分曾經普遍實行過的古老風俗。拔牙風俗最早的可溯源到大漢口文化的早期居民,可能就是在傳說中的古東夷集團里興起的。其發生地大致在今黃河下游和長江下游之間的山東一蘇北大儀口文化分布地區。以後可能朝西南方向流傳到江漢地區的屈家嶺文化居民中,並一直保留到今雲、貴、川地區的某些少數民族之中。向南,這一風俗可能通過史前江南居民,經浙、閩、粵沿海流傳到珠江流域,並且可能在不晚於早商時期由大陸沿海傳到台灣。對新石器時代拔牙材料的調查表明,最早也最流行的拔牙形態是拔去一對上側門齒,其他形式的拔牙不多。除個別遺址外,拔牙都嚴格限定在上領牙(門齒和犬齒)。拔牙的年齡在14一15歲的性成熟期。拔牙風俗初起時的意義比晚期衍生的多種解釋應該簡單和單一,推測與取得婚姻資格的儀式有關,可能是在擺脫血親婚配的關係向族外婚的轉變中產生的頭骨枕部變形用人為因素使顱部改變形狀,也是另一種古老的風俗習慣。早在我國舊石器晚期的山頂洞人102號女性頭骨上便發現可能是幼年纏頭造成的變形3tJ。被稱為中石器時代的扎賽諾爾人頭骨也有類似的變形洲洲。這裡提到的還是在時間和地理上與拔牙風俗平行的,分布於我國東南部一些新石器時代居民中的顱枕部畸形。這種畸形顱在山東、蘇北一帶大漢口文化分布地區出現尤為普遍。已經發現有此種畸形顱的遺址有山東的大漢口、王因、西夏侯、呈子、三里河、野店及蘇北的大墩子和蘇南的好墩等。廣東金蘭寺的一個頭骨是否屬枕部畸形還不能定。這種顱部變形是一系列變形顱分類中最簡單的一種,稱為枕型,俗稱扁頭。造成這種變形顱顯然存在人為的因素,但究竟是出於某種目的如為了美觀等,使用一定的方法或器械,有意改變頭骨的生長方向,抑或是無意的變形,尚不清楚。口頰內含球的習俗此種習俗目前只發現在大波口文化居民中。發現此習俗的遺址有山東王因、野店和蘇北大墩子,實際的分布範圍可能更廣一些。由於含在口頰中的小石球長期與臼齒外側面磨擦,形成了磨蝕面。磨蝕嚴重的可以影響到齒冠和齒根及至齒槽骨,有的甚至使頰齒齒列擠向舌側,齒槽骨萎縮直至引起嚴重的齒病。這種習俗的實際出現率不清楚,因為含球時間不長的不一定在牙齒或齒槽骨表面留下明顯的磨擦痕迹。球的質料以石制的多(硬度很高的石英岩),也發現少數陶質球。球的直徑1.5一2.0厘米。有此種習俗的個體其左右兩邊的牙齒頰面上往往存在磨蝕面,但只發現含一粒石球。由此可見石球經常在口腔里被左右移動位置。在大多數留有石球磨擦痕迹個體的墓葬里沒有石球隨葬,估計石球和埋葬習俗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繫。從山東王因大墳口文化早期墓葬的情況來看,這種習俗多數出現在女性個體。何時開始含球,不很清楚,我們發現的含球年齡最小的一個個體只有六歲,可能暗示此俗始於幼年。這種習俗的出現率無法確切統計。但從墓葬中出土的石球和陶球數大大少於個體數判斷,有此種習俗的個體只佔很少的比例,這是和拔牙的習俗不同的。有人以為這種初民之俗與幼童換牙期必須嘴含硬物以鞏固牙床有關,並推測記載中古人含珠、玉之類的葬俗就是新石器時代居民含球風俗的遺風。對此種習俗的緣起還提不出合理的解釋,它可能早在史前時期就失傳了。以上三種習俗在出現的時間、文化的性質和地理的分布方面都明顯存在平行或共生的關係,即便在同一個個體上也可以發現這一組習俗的共存現象。詳細佔有這些古代居民的民俗資料,對了解我國東南部古代居民的起源和遷徙是很有意義的。

三、青銅時代人種成分的考察與研究

屬於這個時期研究比較多的是從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人骨。其中一批材料是解放前從殷王陵墓區的大批祭祀坑裡出土的頭骨,約有四百個左右。這批材料一度由吳定良負責研究,但未完成,現收藏在台灣。美國人種學者孔恩(C.5.Con),曾將一張殷代祭祀坑人骨的照片給六個體質人類學者團體著。其中一些人認為有的頭骨是白種人的,有的是黃種人的,另外的還不能確定。他自已認為這些死者可能是黃、白混血的人種。後來他在台灣參觀了一部分收藏的殷代頭骨後,認為有三種不同的形態類型,即現代華北人的長顱型,厚重的蒙古人寬顱型,另有兩具如無鏟形門齒便是北歐人的頭骨。並且表示這批材料很可能說明中國歷史時代開始時期,華北平原曾存在過體質差異頗大的多元性族群[』,7][0]。一九五四年,李濟根據昊定良離開歷史語言研究所時留下的一百六十餘個殷墟祭祀坑頭骨的七項測量數據,得出兩個結果:一是殷人頭骨的顱高較高,與步達生研究的甘肅河南史前人種和現代華北人的同類特徵相同,即有「東方人種特徵氣另一是顱指數的標準差頗大,可能代表異種系的族群。以後,楊希枚主持研究這批頭骨,他把殷代西北崗組頭骨按形態分為五個亞組三個主要人種成分,即主要屬於北亞蒙古人種,其次是太平洋尼格羅人種以及數量極少的高加索人種。他還指出,在若干頭骨測量項目上,殷代頭骨較之現代華北人頭骨更接近甘肅河南史前組山。安陽西北崗組頭骨系祭祀或殉葬時被殺的犧牲,其中可能包括被虜獲的戰俘、奴隸或罪犯,來源比較複雜。因此,頭骨的形態變異比較大,體質類型也比較複雜,這是可以想像的。主要的疑點是,這組頭骨頗大的形態差異是否包括三個大人種成分。實際上,楊氏選出的僅有的兩個高加索人種頭骨即第m亞組,仍然有許多不可忽視的蒙古人種形態特徵。從顱面部的一些主要測量數值來看,它們與蒙古人種的史前和現代華北類型有更多的關係。又據對我國華南一些新石器時代人骨的研究,在頭骨的測量比較方面表現出與南亞蒙古人種和太平洋尼格羅人種相接近的性質,但在形態的比較上,仍有許多不可忽視的蒙古人種特徵,與太平洋尼格羅人種的頭骨有區別。因此,楊氏所指西北崗材料中的第n亞組即太平洋尼格羅人種頭骨,更可能和我國華南一些新石器時代晚期居民的頭骨相似或相同。而後者仍應該屬於蒙古人種的南部邊緣類型。總的來講,西北崗祭祀坑人骨材料仍然是一大組蒙古人種頭骨,但包含有東亞(第nl、Iv、v亞組)、北亞(第I亞組)和南亞(第11亞組)的不同類型洲o殷墟遺址出土的另一批材料,是在解放後歷次發掘中採集的中、小型墓葬中的人骨。。這些墓主人的身分是自由民(平民),與祀祭坑的犧牲不同。其中有較多隨葬器物和人殉的墓主,其社會地位可能接近殷王族,或者本身就是其中的成員。因此,這部分材料有助於探索殷商民族本身的體質類型。測定中小墓人骨測量特徵的形態變異,大體上沒有明顯超出同種系的水平。在主要的頭骨測量項目上,中、小墓組與祭祀坑組的差別很小,除顱長和顱周長略大以外,其他測量項目都相當一致。這可以說明,在這兩個組的頭骨中,相同或彼此接近的體質類型的成分佔優勢。與現代亞洲各類蒙古人種型比較,中小墓組與東亞蒙古人種比較接近,與北亞、極區蒙古人種比較遠,但有少數幾個頭骨的某些特徵與北亞蒙古人種的相似,如很寬的顴寬,較低的顱高。中小墓組還在一系列測量項目上,特別是顱面各項指數與甘肅史前人的頭骨也比較接近,只有闊鼻傾向與後者不同。與新石器時代仰韶組群比較,大部分頭骨測量項目的平均值稍小於仰韶組,主要的區別是仰韶組的顱高更高,面基底長更長,中面部更寬,顱矢狀弧和橫弧更大,而頭型相對較短。總之,從殷墟人骨種系的研究可以看出,西北崗祭祀坑人頭骨里含有蒙古人種的東亞、北亞和南亞成分,可能與殷人同四鄰方國部落征戰時虜獲不同方向來源的異族戰俘有關。中小墓頭骨與東亞人種的接近,當表示昔日該地區居民中基本的種系成分。少數具有某些北亞人種特徵的個體,可能反映在自由民體質成分中含有北方的因素。值得注意的是,在後一類個體的墓葬中,大多有青銅器或鉛器隨葬,他們或許就是代表殷商民族的祖先類型或殷人統治者的體質類型。無論對祭祀坑人骨還是中小墓人骨的研究都可以說明,殷代民族基本上還是單元(蒙古人種)的民族,而非多元(蒙古人種,尼格羅人種和高加索人種)的族類L741。一九七六年,甘肅玉門火燒溝遺址出了一批人骨,時代相當於夏代或早商。這組人骨的體質形態特徵,與步達生的甘肅史前組比較接近,與安陽殷墟中小墓組更接近。在現代各種蒙古人種中,他們也和東亞人種最密切。這些事實說明,至少在甘肅境內,從新石器時代到青銅時代的居民,在體質類型上沒有發生明顯的變化,他們在組成現代華北居民的體質中,起到了主要作用。火燒溝人骨的研究,還有助於澄清分布在河西走廊的火燒溝類型文化可能是烏孫、月氏早期遺存的推測。

四、東北、北方草原及其他地區古墓人骨的考察與研究

在我國東北、北方草原地區及西北邊睡自古便聚居著許多不同的民族。歷年來,從這些地區不斷發現保存較好的古墓人骨是了解這些古代民族種屬特徵的重要材料。年代約相當於西周至春秋的夏家店上層文化居民的頭骨是偏長的中顱型,顱高較高,為高顱型和正顱型,面寬較窄,與現代東亞蒙古人種的華北人頭骨比較接近。而在鼻型和面部扁平度上有些接近北亞蒙古人種,後一特徵在女性頭骨上表現得更明顯。從頭骨測量比較,這些頭骨和現代通古斯族頭骨之間存在一些明顯的差異。吉林西團山石棺墓的兩具頭骨,原報告根據顱寬、顱高、顱指數、上面高和鼻基底長等項目,特別是低顱性質和中等身高,認為與北亞蒙古人種的通古斯族相似網。這個結論主要建立在個別頭骨測最項目的絕對值的比較上。實際上,這些頭骨的長高指數和寬高指數分別屬於高顱型和中顱型,與頭骨低而寬的通古斯族顱型有明顯的差別。結合其他特徵,西團山頭骨具有東亞和北亞蒙古人種相混合的特徵。從瀋陽鄭家窪子出土的公元前五一六世紀古墓中兩具殘顱具有很大的水平直徑,顱形短,面部扁平,顱高很高。這兩具頭骨也可能有東亞和北亞蒙古人種相混合的特徵。內蒙古完工、扎資諾爾和南楊家營子的人骨時代較晚,約當東漢時期。在這些頭骨的形態上表現出比較複雜的現象。完工的頭骨長、寬徑比較大,顱高和面高較高,鼻型偏狹,面寬而扁平。這些特徵與現代北極蒙古人種比較接近,還可能有某些北亞和東亞蒙古人種的因素。扎賽諾爾大部分頭骨的顱高中等,鼻型較窄,闊顱結合寬而扁平的面,表現出北亞和北極蒙古人種特徵相混合的形態。個別頭骨的面寬較窄,可能與東亞蒙古人種的頭骨相近。另有少數頭骨是低而闊的顱型結合寬而扁平的面,具有明顯的北亞蒙古人種特徵。南楊家營子的頭骨多數低而寬,面部扁平,與北亞蒙古人種頭骨相近。其他高顱,高眶和窄面的頭骨可能和東亞或北極蒙古人種的頭骨相近。以上三組材料可能是匈奴或鮮卑族的遺骨。近年來收集到少量與匈奴有關的人骨。在內蒙古桃紅巴拉戰國早期墓中採集到可能是早期匈奴的一具男性頭骨。顱型短寬,上面很高,低眶,鼻型偏寬,面部扁平,接近北亞蒙古人種類型的頭骨。J青海大通上孫家歸化匈奴墓中出土的人骨有明確族屬可考。男性頭骨的長、寬徑大,中顱型,顱高中等,高眶,高面,中鼻型。頭骨側量值大體上與北亞蒙古人種比較接近比,。在新疆烏魯木齊南山礦區魚兒溝和阿拉溝東口的古墓和伊犁河流域昭蘇的土墩墓中收集到兩批人骨。前者的年代約自公元前六世紀延續到公元前一世紀,可能是古代車師人的遺骨。昭蘇土墩墓的年代距今約兩千年左右,可能系古代烏孫族的墓葬L79]。這兩組頭骨呈現出明顯的高加索人種特徵。據北史西域傳記載「自高昌以西諸國人等皆深目高鼻刀,顏師古在漢書注言中形容烏孫人的形貌是「青眼赤須」。這些記載與阿拉溝和昭蘇古墓人骨的形態特徵是一致的。曾在北京展出的公元前十三世紀之新疆乾屍,出自哈密五堡公社西北沙灘上的古墓,其鼻根較深,鼻骨明顯突出,面部扁平度小,頭上還保存有淺棕色辮髮,也當屬高加索人種。這是目前在我國新疆境內發現的時代較早,分布最東的高加索人種成分的居民。西藏古代居民的體質人類學研究幾乎還是空白,僅報導過塔工靈芝可能是新石器時代或更晚的一具殘顱,是典型的短顱型,屬蒙古人種,與現代西藏A組頭骨相近。.根據以上仍然比較零散的材料可能提出的線索是,在東北和北方草原地區較早的時期就已經存在著不同體質類型的族群。可以分辨的兩種類型是一種主要與現代北亞蒙古人種接近,另一種主要與東亞蒙古人種接近,同時可能存在某些混合的性狀,而且時代越晚的材料在體質上的混合現象似乎更明顯。屬於匈奴或可能與匈奴或鮮卑有關的材料都具有明顯的蒙古人種性質,沒有發現高加索人種的因素。具有高加索人種特徵的古人遺骸迄今只發現在新沮地區,其東界沒有到甘肅的河西地區。哈密五堡古墓的材料將高加索人種成分的居民在新疆出現的時間提前到公元前十三世紀以前。史籍中對烏孫族的形態記述在昭蘇烏孫墓人骨中得到證實。由於在甘肅河西地區至今沒有發現屬於高加索人種成分的古代人骨,《史記》、《漢書》中對烏孫早期曾居住敦煌祁連間的記載尚未得到人類學材料的證實。

五、對中國境內古代人種成分研究的幾點認識

收集古代人類化石和遺骨進行體質人類學研究,在我國開展得比較晚,多數工作是在新中國成立以後逐漸開展的。從以上的介紹,對中國境內古代居民的種系成分提出一個全面系統的演進和縱橫分布關係,有待解決不少問題。例如在蒙古人種起源問題上,對舊石器時代居民的體質特徵缺乏群體的概念,一些結論還只能依靠個別個體的形態觀察和測量數字作為推論的依據,因此也容易把某些可能屬於個體變異的性狀當做種屬特徵。有的舊石器時代化石的地層時代也不很確切。在這種情況下,對舊石器時代人的種屬特性產生不同意見是不足為奇的。又如在新石器時代居民種系的研究中,對材料的數量和質量的要求更多更嚴,現有的材料所代表的文化階段和分布地區還有許多空白和不平衡,研究材料偏在黃河流域,廣大的華南、西南、西北和東北還寥寥無幾。更晚近歷史時期的材料更缺少。只是在這種基礎上,我們提出以下幾點認識,示教於專家學者。

(一)在中國境內發現的中更新世末期到晚更新世初期的早期智人化石在體質形態上除了與西方同類智人基本相似和有一些性狀同本地區的猿人很接近以外,還有一些與西方同類智人不同的種屬發展趨向。大荔人、許家窯人及華南的馬壩人等便是這種早期智人的南北代表,在這些化石上,已經有某些向蒙古人種方向發展的性狀出現。這種體質發展的現象,一方面反映了早期人類體質發展的一般規律;另一方面反映了中國大陸在探索蒙古人種種系發生間題上特殊重要的地位。新的發現將可能更多地支持魏敦瑞早年提出的蒙古人種起源於中國猿人的主要論點,同時修正他對蒙古人種發展過程的某些錯誤認識。

(二)據我國學者的研究,還可以指出在中國的晚更新世晚期智人化石上已經表現出某些形態的發育在蒙古人種方向上的地區差異,華北山頂洞人頭骨的形態可能更多地和現代亞洲北部和極區蒙古人種及美洲人種相對比。華南的柳江人頭骨在一般的形態上和蒙古人種的南方類型更多相似性。這意味著兩者在蒙古人種形態發展的早期階段已經存在多態性。由於他們已在蒙古人種的形成和分化過程之中,有些學者便稱之為原始蒙古人種或形成中的蒙古人種。

(三)中國境內的所謂中石器時代居民的體質特徵不清楚,扎責諾爾人頭骨的低顱性質可能使它們接近現代北亞蒙古人種。

(四)進人新石器時代和早期歷史時期,古代人的體質發展達到同區域現代人種的水平,黃河流域一些地點發現的新石器時代居民的遺骸一般地接近東亞或南亞人種,青銅時代居民接近東亞人種,與現代華北人有相當明顯的關係。我國南方的早、晚新石器時代居民則有更明顯的接近南亞人種的性質,並有同赤道人種相對比的性狀。在我國北方和東北地區發現的青銅時代和更晚的古人骨骼上,較常見北亞人種或北亞和東亞人種混合的性質。在西北邊疆地區還沒有早期材料發現,根據語言學資料,新疆地區的原住古代居民是高加索人種的族系。從這個地區出土的時代較早的古墓人骨或乾屍材料也說明了這一點。

(五)中國的新、舊石器時代人類在體質上的承續發展的關係是明顯的。這種關係表現為舊石器晚期人類化石的蒙古人種性質還在形成之中,而在蒙古人種形態發展的方向上顯示出了南北不同的多形態現象。新石器時代居民的種屬性質則已經大體上類似同一地區的蒙古人種。這兩者應該屬於不同水平但又互相聯繫的形態發展階段,並在後一階段把舊石器晚期祖先在向蒙古人種演變過程中已經出現的異形提高到現代各類蒙古人種的形態水平。又如在中原地區的新石器時代居民中,一般有些性狀被認為與現代南亞甚至赤道人種相近,但還沒有可靠的證據證明這是兩個不同的人種主幹在中原地區混血的結果,也不能證明中原的新石器時代居民是由南方北上的移民。更為可能是,這些新石器時代居民繼續了一些舊石器時代晚期祖先的性狀。而這些性狀,如闊鼻、齒槽突領等,大概比較適宜於熱帶和亞熱帶的氣候條件,以致在現代的低緯度地區的居民中還普遍保存著。相比之下,亞洲北部的自然條件更嚴酷,變化更為急劇,在這種自然條件的選擇壓力下,體質形態的適應變化比較大,形成了一般所指的典型蒙古人種特徵。與我國北方和東北一些古代居民的體質形態相比,華南地區的新石器時代頭骨缺少極端的蒙古人種形態。這種情況與美洲印第安人的祖先從亞洲大陸遷移到美洲以後,在比較穩定和長期隔離的環境下,仍然保持了某些舊石器時代不十分特化的原始蒙古人種形態的情況有些類似。總的來說,華南的新石器時代居民與該地區的晚期智人具有更接近的關係。對於華北和華南新石器居民在顱型上的差別,前者一般多中等長的顱型,和現代當地居民的平均顱型比較接近,而後者長顱成分佔優勢,與今日當地居民的較短顱型不相符合。這種顱型的南北差異,至少在公元前五千年前就已經存在。但華南地區顱型的時代差別,還難以用單一的「短頭化」理論來解釋。可能,這種顱型的地方差異是他們的舊石器時代祖先在蒙古人種方向的演變中表現出來的多形態性狀之一。而華南的短頭化過程可能比北方更晚一些,原因也可能更複雜。

(六)用頭骨測量和生物統計學方法作定量的比較,黃河中、下游新石器各組頭骨在體質形態上彼此接近程度比它們各自同現代蒙古人種類型的接近程度更為明顯。另一方面,青銅時代居民和現代華北居民之間又相對比較接近,但無論是青銅時代還是現代華北人與黃河中下游新石器各組之間仍存在較明顯的差異。這可能說明,華北青銅時代居民在形成現代華北人體質類型過程中有更廣泛而直接的關係。或者說,現代華北人的原型在青銅時代就巳經形成了。還應當指出,至少在陝西境內仰韶文化各組體質上的聯繫應屬同一類型,它們和大漢口文化組群之間雖在某些性狀上存在差異,但兩者基本上還是同種系的。把大儀口文化居民歸人現代波里尼亞人種,無論在骨骼形態學還是測量學上都缺少足夠的依據。

(七)顏閣研究仰韶文化居民的頭骨與南亞支系接近和我國華南新石器時代頭骨上表現出與南亞支系相似,兩者的內容並不完全相同。前者儘管在闊鼻傾向、齒槽突領和偏低的眶形上與南亞支系相似,但同時具有中等長的顱型兼有很高的顱,較高的上面,更寬的面寬等與現代東亞支系相近的性質;後者則往往上面低矮,面更窄,有的面部扁平度偏小,明顯的闊鼻和齒槽突領,短寬的鼻骨和普遍長而狹的顱型,與南亞或赤道人種頭骨的相似性更為明顯。因此,它們與仰韶組群之間形態區別可能屬於不同的體質類型。這個問題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八)假如上述的骨骼形態學資料與歷史的傳說記載可以聯繫起來的話,大約在公元前第五一四千年,生活在黃河中游的具有中顱型,高顱,中等面寬和面高,中等偏低的眶型,較寬的鼻型,比較扁平的面和上齒槽突領,中等身高等特徵佔優勢的新石器時代居民可能與傳說中的華夏集團有關。黃河下游今山東、蘇北一帶大墳口文化居民比仰韶文化居民一般在顱高和面高上更高一些,面寬更寬,鼻形稍窄,身高可能稍高,並有顱枕部變形,人工拔牙和口頰含球的特殊風俗,他們大概和傳說中的東夷集團有關。時代稍晚的廟底溝二期文化居民在體質上與這兩個古代族群關係比較接近。南方時代較早的河姆渡新石器時代人的長顱,較低的面,寬而很平的鼻骨等特徵很明顯,它們很可能代表長江下游的新石器時代居民而與中原的古代族群有明顯的區別。時代較晚的曇石山、河宕等瀕海地區新石器時代居民可能與這種長狹顱型有更多接近關係。顫皮岩新石器時代居民具有很大的顱長,屬典型的長顱型,顱高稍低,低面、闊鼻、上齒槽突頗明顯,與黃河流域的新石器組群有明顯的差別。其總的組合特徵可能和華南的其他長顱類型比較相近。籠統地講,傳說中的苗蠻集團大概和這類長顱井有比中原同類更明顯接近南亞或赤道人種的新石器時代居民有關。

(九)從地下出土的古人類學材料表明,至少在新石器時代以前的地層中還沒有發現可以確信的具有高加索人種特徵的人骨材料。過去步達生在研究甘肅史前人的骨骼時提到的三個所謂「x派刀頭骨,一些學者曾把它們當作西方人種早已進人中國黃河流域的證據。實際上步氏在他稍晚的正式報告中,便否定了原先的看法。殷墟西北崗祭祀坑中兩個可能在某些形態測量上與高加索人種相似的頭骨大概和步達生「x派」頭骨的情況相類似,它們依然具有許多基本的蒙古人種性質。關於殷墟祭祀坑人骨中存在相當數量的太平洋尼格羅人種成分問題,還有疑問。據我國南方一些新石器時代人骨的觀察與研究,它們仍具有相當明顯的蒙古人種形態特徵,同時也表現出接近太平洋尼格羅人種的特點。這種似乎「兼有」兩個大人種特徵的現象實際上從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柳江人類型頭骨上便已存在。因此,我們以為這是在舊石器時代便已存在的蒙古人種體質形態演變過程中出現的多形態現象的繼續,而不是尼格羅人種成分的居民早已分布於我國廣大南方的證據或兩個大人種成分混血的結果。殷墟祭祀坑人骨中這一部分形態上與太平洋尼格羅人種頭骨相似的成分很可能也是屬於這種情況。這種推測如果不錯,那末殷商民族在體質上依然是單元(蒙古人種)成分的民族。殷墟中小墓人骨和甘肅火燒溝青銅時代人骨的研究也有助於加強這種認識。殷王族祖先的體質可能混有某些類似現代北亞蒙古人種的特徵,屬於南亞人種的可能性不大。總之,就現有的材料,只在新疆的一些古墓中發現有明顯高加索人種特徵的人骨或乾屍,其中分布最東時代較早的是哈密五堡的古代少數民族遺骸,大約在公元前十三世紀。在我國南方還沒有確切的時代比較早的太平洋尼格羅人種成分的人骨發現。

(十)從新疆伊犁河流域出土的大約公元前後的烏孫族的人骨具有明顯的高加索人種特徵,與史籍記載的烏孫人形態一致。甘肅玉門火燒溝青銅時代居民接近東亞蒙古人種表明,記載中秦漢以前活動在河西地區的烏孫人與該地區的青銅文化沒有關係。甘肅河西地區自新石器時代到銅器時代,主要是東亞蒙古人種的居民生活的地區。從青海、內蒙等地出土的可能與匈奴有關的人骨都屬於蒙古人種系統。綜合以上認識,得到一個基本的事實是在中國境內,從舊石器時代到新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直到近代,體質上種屬特徵發展的序列是比較明顯的,還沒有發現西方高加索人種和尼格羅人種在構成我國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居民的成分中起過多少作用。迄今在我國西北地區發現的具有高加索人種性質的時代較早的人骨約為公元前十三世紀,其東界沒有超出現在的新疆。中國的古代文明是在同其他人種成分相對隔離的基礎上產生的,它對爾後中國古代文化長期持續穩定的發展起了重大的作用。作為中國遠古文明西源論影子的中國人種西來說還無可信的人類學根據。

(古代中國人種成分研究,韓康信; 潘其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進化·退化:人類體質的演變及其成因分析——體質人類學視角,喬玉成,山西師範大學體育學院)


差異很大。原來在學校和一個黑人打球,他才一米七多,比我一米八的人還要跳得高,籃板都讓他搶去了。


有差異,但是這種差異在外人看來可能不大,如顱寬、顴高、眉寬、顱型、鼻脊、梨狀孔、面部扁平度等等,還要計算各種夾角、指數,不但能區分三大人種,還能細分到如蒙古人種古北亞類型、古東北類型等等。男女歲數這種問題更不在話下,甚至於可能鑒別出病症(部分能在骨骼上體現出來的,如梅毒)、死因(廢話,明顯刀箭傷誰看不出來)、生前工作(看國外文獻這部分做的還不錯,國內不清楚)等。

想知道具體的可以找朱泓老師的《體質人類學》,不要說我沒說過這書絕版了,我也只有複印本。


經常看體育比賽尤其籃球就會知道 大


這道題不禁讓我想到了一門早已被證實並被社會拋棄了的偽科學:顱相學。


推薦閱讀:

從進化論上說,白人體型為什麼大?
母貓是否會把沾染了人類氣味的幼崽吃掉?如果是,為什麼?
為什麼貓頸後背那塊皮被抓起或者夾住之後貓就乖乖不動?
兩隻貓背對背粘在一起一起下落會怎麼樣?
老鼠喝水嗎?

TAG:人種 | 人類學 | 生物學 | 醫學 | 解剖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