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讀 MBA 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

工作6年,大專學歷,已進入公司中層管理(2級部門負責人),感覺很有必要學習MBA進行提升,另外所獲得的學歷提升也對本人很重要,那麼問題就來了。讀MBA需要做哪些準備?無論是時間和金錢,另外,廣州上班的話,可以報讀的就近的有哪些選擇?


首先第一個、

讀MBA需要做好什麼準備。

一、準備錄取前的工作。

首先是備考學習狀態

一般MBA院校都有設MBA提前面試環節,首先先準備提前面試,

首先MBA提前面試跟我們工作應試是不一樣的。

MBA提前面試分三部分總分300分,背景資料佔分比100分

1.預審面試申請資料提交

主要是審核查看你填寫提交的資料,判定有沒有面試資格,如果沒有,那麼基本就和這個學校無緣了,所以資料要好好寫,用心準備(100)

2.個人面試(佔分一百分)

個人面試中會有兩三個面試官對你進行提問,針對你提交的資料,問一些問題,有可能是針對你的行業,基本問的就是比如,為什麼報考我沒學校的MBA?讀MBA是為了什麼?在針對你資料的漏洞進去刁難提問,看你的應對方式,也有可能有壓力面試。

3.小組面試(佔100分)

小組面試是給一份案例,面試官不會發言,一個小組6-8人,圍繞這份案例讓你們去討論,面試官會根據你們的表現給分,考驗的是團隊合作,以及你的領導力。最好就是要多參加幾次模擬演練,這個非常關鍵。

還有就是在面試時,一些小細節,著裝等等,該如何注意,千萬不要忽視這些小細節。這個在理論課中老師會一一指導。

如果你在提前面試中拿到了擬錄取資格(國家線的意思、一般稱為C線),那麼你在當年的筆試聯考中只要達到了國家線的要求,一般都直接被錄取,(如果是報考擁有自主劃線的名校,為了穩妥起見,最好是多考一點)

每個學校的MBA提前面試流程以及形式都會有不一樣的。具體的要看學校。

面試過了之後就是準備筆試環節,筆試是參加全國一月份管理類聯考 。

MBA筆試考試是國家教育部統一組織一月份全國管理類聯考。(現在都已經提前到了12月份)

(1)考試時間: 每年的8、9月份會公布考試時間,近幾年的考試時間都是12月份月底。

(2)考試地點:你報考的學校會告訴你考試地點。

(3)考試內容:全國管理類聯考(統一的MBA/MPA/MPACC/MEM等):科目:上午考綜合能力(含數學、邏輯、寫作,滿分200分)下午考英語(滿分100分);,各科考試時間均為3小時; 滿分為300分.

1.綜合能力:總分200分,考試時間為3個小時,非常緊張.試卷由數學、邏輯和寫作構成,其中數學佔75分,邏輯佔60分,寫作佔65分。

⑴數學為25題單項選擇題。數學分條件充分性判斷和問題求解兩大部分,其中問題求解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條件充分性判斷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數學對大家的解題技巧和速度要求比較高.

⑵邏輯為30題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60分;

⑶寫作要求寫兩篇文章,論證有效性分析,要求600字,30分; 論說文要求700字,35分,語文寫作合計65分。

2.英語二題型分布為:難度是在英語四、六級之間。

(1)綜合填空(完型填空)20道,每題0.5分,共10分;

(2)閱讀理解5篇文章,25題, 每題2分共50分;

(3)英語翻譯:英語翻譯成中文15分。

(4)英文寫作兩篇:大作文和小作文(大作文15分+小作文10)總共25分。

二、達到錄取條件之後

參加完管理類聯考,國家線一般是在第二年的三月份中下旬出來。

以下是歷年的國家線:

2017年管理類聯考國家東部線:總分170分,英語42,綜合84

2017年管理類聯考國家西部線:總分160分,英語37,綜合74

2016年管理類聯考國家東部線:總分165分 ,英語39 ,綜合78

2016年管理類聯考國家西部線:總分155分 ,英語34 ,綜合68

2015年管理類聯考國家東部線:總分160分 ,英語40 ,綜合80

2015年管理類聯考國家西部線: 總分150分 ,英語35 ,綜合70

2014年管理類聯考國家東部線:總分160分 ,英語41 ,綜合82

2014年管理類聯考國家西部線: 總分150分 ,英語36 ,綜合72

2013年管理類聯考國家東部線:總分 155分 ,英語41 ,綜合82

2013年管理類聯考國家西部線:總分 145分 ,英語36 ,綜合72

2012年管理類聯考國家東部線:總分 150分 ,英語41 ,綜合82

2012年管理類聯考國家西部線:總分 140分 ,英語36 ,綜合72

然後在九月份入學。

入學前需要做的是把學費準備好啦! 嘿嘿。

三、推薦的院校,

MBA擇校這個應該是在備考階段就需要選擇的,這個擇校看你個人的需求,並不是哪個學校貴就往哪個學校沖。需要考慮的是以後需要往什麼方向去發展,每個學校有不同的培養方向,不同的側重點,這個就需要了解你的個人情況了。


謝 @fang herro 邀,你是逼我把白天工作帶進知乎的節奏。

你一下子問了好幾個問題,我得拆開逐一解答。

【一、讀MBA需要做哪些準備?】

  • 學費的準備。這是一個非常實際的問題,相較於其他普研,MBA的學費確實是不便宜的,在決定出讀MBA之前,首要考慮這筆學費是否會對生活造成影響。如果是全日制脫產讀的話影響會更大一點。
  • 備考的準備。MBA全國管理類聯考的科目是綜合+英語二,期中綜合包括數學、邏輯、中文寫作三個知識點。客觀來說,管理類聯考的卷面難度在所有研究生入學考試裡面算是極其簡單的,國家分數線也是相對較低的。但這並不意味著對於MBA考生來說是容易的事情。題主你大專畢業6年,我猜年齡在30歲左右。這個年齡也是全國MBA的大概平均年齡。對於這個年齡段的考生而言,聯考最大的挑戰是對應試的生疏,筆上能力的生疏,英語能力的缺乏,數學思維的生疏等。離開校園5-6年齡,應試能力可以說掉到0都不為過。所以,如果是打算自學備考的話,建議提前準備;如果是報讀輔導班的話,那就儘早加入輔導班的教學進度。
  • 工作、生活、學業的平衡。上面說了備考,備考過了之後,MBA對一個人的考驗才正式開始。MBA最難的不是課程本身,而是打破原來生活節奏,重構新的生活平衡所帶來的影響。我的學生群體平均年齡32歲,平均工齡8年,已經成家的佔大多數。本來周一到周五已經很忙了,周末可以陪陪家人什麼的。因為讀MBA,全部的周末時間都被學習佔據,這樣的話,就不得不在原來的家庭時間表裡面做出調整。這樣的調整對家庭,對朋友,對已經形成的社交圈肯定有或多或少的影響,而且這個影響將會持續兩到三年。如果平衡好這幾者的關係,是一個好MBA人需要參悟的地方。

【二、廣州有哪些推薦的MBA項目?】

以免被人說我在這裡打廣告,本人是不會再這裡對任何MBA進行推薦。本人不是做銷售的,所以不需要在知乎攬生意。廣州的MBA就那麼幾家,十個手指都能數得過來,多花點心思就能全部打聽出來。

【三、在職讀MBA是怎樣一種感受?】

  • 時間老覺得不夠。
  • 畢業很多年後,晚上還要做作業。
  • 上課較難集中精神,經常被公事私事電話或者郵件打擾。
  • 周末不能陪家人,不能混社交圈,拍拖時間也會壓縮。
  • 認識一幫志同道合的同學,重新打造MBA朋友圈生活模式。
  • 懂得越多,越感覺不足。
  • 見識各行各業牛人越多,越感覺謙虛。
  • 重新構建知識體系,打破已經固化的思維模式。
  • 待續補全......


試著回答一下。

不知道你現在在備考階段還是物色階段,對於MBA的擇校,建議把目標設定在"第一梯隊"

廣州的院校我不熟,這是上海的MBA院校的第一梯隊: 復旦交大同濟財大四校。

廣州你也可以找個培訓機構問問最好的幾所。

理由是:

1.你一定要去聽每個高校的招生說明會,不要光看老師,觀察下面的學員,聆聽他們的問題,他們的關心點,你會感受到這個梯隊的感覺,很明顯。 上海有很多學校,已經淪為已育全職媽媽刷上海戶口的前沿陣地。(她們為了孩子落戶,為了好的教育資源和生活資源,這實際上也是合理需求,但是如果你的需求是拓寬人脈資源,尋找創業夥伴等等的話,就明顯不合適了,所以對的需求,要去對的學校)

2.一定要多參加幾所高校的預面試,這個對你MBA報考很有用,時間夠的話3家,至少2家,試試看和這些准學員一起小組面試,你也能感受到區別。

3.經濟上算,復旦交大同濟財大的學費在35W-21W這一區間,下一梯隊的級別在18w-16w。 加上你2.5年甚至更多的時間成本。 這個兩個方面可以自己平衡 「學費」for 經濟,「名校」for 更好的圈子,師資,實踐機會。 簡單一下,如果砸錢拿MASTER, 找個學費低的就好了,如果真心想學東西, 這10幾萬的差價值得你去花。畢竟,在你進了MBA 2.5年後,帶上碩士帽的那一天,你肯定會回過來review你當初的期許,和現在的收穫。

另外,在職讀書有些累的,課業也略重,MBA學習中還有一些項目要溝通,協調,磨合,有時候還要下課後約星巴克一起開會討論,總之認真學習的話,課業繁重,但是非常充實。

我是周一周三 1830-2130, 周六900-2130, 這樣的課程節奏。 周日有一天陪家人。

還有一個學習到的, 就是如何在 家庭, 工作,學習這3個次元間,遊刃有餘滴生活。


我剛得知考上中大嶺南學院的MBA,還沒開始,但也想知道這種感覺。當初之所以選擇備考MBA,是覺得自己到了一個人生階段,生活溫如止水,工作穩步前行,學習卻大不如前。想想越往後可能越沒精力去做這個事情,便下定決定讀書,現在回想想想,可能算是在人生合適的階段會選擇去做最合適的事情。以後如何回想,那是以後的事情了~


保持更新中,

具體學什麼可以跳到後面。

2017年10月30日增加讀了3個月後,有什麼收穫。

————————————————————————

Mba入學第一天的真實感受如下:

這個周末是華師大mba第一次新生見面會。時隔多年,又一次拿到了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還是有點小激動的。

今天是新生第一次見面,感覺一次要見500個網友~

新生見面用了一天時間,上午每個班級展示,一共10個班,每個班不只5分鐘。

每個班的展示特點和每個班的方向相吻合。2個全職班的,比較空,準備比較充分,表演了一個小品。3班創業班一個人撐起場面,馬雲式演講,彷彿走錯了片場,進入了傳銷組織。這個人很能忽悠,是個人才。

Hr班都是女生,講的很理性。大數據班40多人只有14個女生,還好沒報大數據班。

我們是金融班,全班搞了一個合唱。很有氣勢。

下午班級內部活動,自我介紹環節。基本都是工作不錯的,有證券的,海航融資的,私募的,可以多交流一下,不過靠他們跳槽機會不大,他們不管招聘。可以多和hr班接觸。

不缺乏本科背景不錯的,華師大的,甚至還有一個清華的學霸。說明華師大學歷還是值得讀的。但他們本科學歷不錯,肯定不僅僅是為了學歷。

———————————————————————

讀mba是為了什麼?

有的人是為了戶口。

所以放棄工作和未來的2年時間,全職讀書,為的是畢業時能以應屆生身份申請戶口。看來上海戶口的魅力仍然很大,上海戶口估值至少60萬(&>20萬學費+2年的工資40萬)。

有的人是為了一個拿得出手學歷

我最原始的目的是為了學歷,簡歷上學校一欄不減分。但光有學歷的提升似乎沒啥用,不能給我帶來工資的提升,跳槽的機會不知有沒有。

目前看最大的價值是積累人脈

那些本科學校不錯的,甚至本科是清華的為何來讀mba?刷學歷沒有必要了吧。就像好多在金融行業做項目拉投資的人,自我介紹時說歡迎大家私下勾兌。這些人讀mba就是為了擴展自己的人脈。

工作中認識的人都是工作關係,交流不深,互相防範。而在二年的上學時,有了一些同學情誼。在工作中能更信任的互相幫助。

而且讀mba的同學都是和自己差不多水平,但是在各行各業,每個人都聊一聊能碰撞出新的靈感,原來還有這樣的工作,原來還能這樣做!

所以mba要這麼上,光上課沒用,那就浪費學費了。要多參加活動,在活動中多接觸,多認識人,多搭話。

上完2年mba後,在各行各業都有認識的人,結交幾個核心幹事業的人,也就值回學費了。

————————————————————————

2017年9月15日更新:

開始上課了,最大的感覺就是累。

好不容易上完5天班,還要聽2天課。唯一的安慰就是還有周日一天休息。上財我看介紹是周末兩天都要上課。也是這就是華師最大的優勢。畢竟mba還是來拿學歷的,搞那麼累沒必要。

中午休息能去食堂吃飯,華師的食堂還是很有名的。

中午去圖書館逛逛。麗娃河很美。

具體課程,先上課表,第一年先上4門課。

周五晚上英語,商務英語中級,比較容易。六級高分還能免修。

周六一天上三門。經濟學,會計,戰略管理。

————————————————————————

2017年10月30日讀了2個月的感受。

主要收穫如下:

* 洗腦:搭起商業思維框架,知道商業的運轉,知道自己的工作在商業過程中的具體環節。知道怎麼深入去學,可以結合自己的工作領域去找材料深入思考。

* 定位:同齡人都在幹什麼,橫向比較,知道自己在同齡人中的水平。縱向比較,知道ceo,中層領導具體都在做什麼,怎樣去具備管理能力。而不是只知道完成領導布置的任務,這樣永遠只能是個小職員。


我在一所很普通的大學讀雙證mba一年了。班內50多個同學平均年齡26歲(91年生),我以一個偏大的80後(32歲)說幾點感受,文字不好大家見諒。

一,有讀這個意願的朋友們,早讀早解脫。我年齡大了,家裡上有老下有小的,各方面大事小事都得操心,再加上工作啊社交啊等等方面,硬著頭皮經常跟領導請假,抽出時間跑外地學校上課做課題應付考試再掏三萬學費出來,還是有一定的壓力和負擔的。而且目前看國家政策是在從各個方面逐漸規範化在職教育(17年起,雙證mba改成了非全日制)。以後還指不定會出什麼改革呢所以越早讀越好。

二,相比於本科而言,就讀過程還是正能量滿滿的。我本科時候太多年輕不懂事混日子等畢業的同學(包括我),而現在讀研了大家都多少懂事了一些所以混日子的人少多了。

三,因為大家都是工作了至少三年的成年人(mba報名條件),所以在平時交往過程中,大家會不自覺地將很多功利因素夾雜進去。比如一些省級單位的有權有勢的同學各方面較為吃香,而相比之下一些縣裡基層小單位的同學就要受人冷落些。聽說隔壁mpa院里有個電力公司的中層領導,有人事任免權,連導師都主動跟他攀關係。我這個年齡段的人基本對此習以為常了,社會現狀嘛,倒是有幾位年輕點的同學在吃飯喝酒時表達過不滿和看不慣。

四,學術氛圍遠不如學術學位的學習濃厚,因為相比於學術學位而言,專業學位的門檻本來就低而且報名不限專業,所以大家在管理學方面都啥也不會。授課老師們也明白這點,所以無論在上課氛圍上還是作業布置標準以及考試狀況等方面時能感覺出學校從上之下的熱情及關注程度不如對本科或學術學位的學生高。

五,因為同學們都是有經驗的各行各業的從業者,所以在交流相處過程中會了解到很多之前不知道的信息,比如某行業的爆料啊黑幕啊而且遠比那些以訛傳訛的信息更真實可信,挺開眼界的。這個過程也是mba區別於學術學位的一個明顯特徵。

六,就讀期間出軌的居然不少,有點毀三觀的感覺…有個小我5歲的女生在和我一來二去的交往過程中仰慕了我,然後我也沒把持住,借著外地讀書的條件在外開房出軌了…雖然現在還在保持著關係但我不想再繼續下去了,因為自己又有對家庭有愧疚感又覺得浪費人家青春。男人年齡大了後開始變得成熟穩重有獨立經濟能力,對年輕女性更有吸引力。而且據我所知班裡還有幾對同學和我一樣,雖然都是已婚但借上課機會校外開房亂來的。其實這也正常嘛,畢竟大家都是有經驗的成年人了,又是處在這個年代這個城市,這類事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兩性關係方面各取所需唄。

六,當然我這僅僅是個例,不代表所有學校都是這種風氣(我就讀的學校是普通一本非211)。我相信一流名校的mpa教育會做得很正規。


來自正在努力拿學位的人的分享:時間!時間!時間!已經很久沒有周末了,現在有個周末放假就覺得好幸福。學業和工作的衝突是必然的。有時不得不放棄上課也是非常可惜的事情,因為每個教授可以分享的太多,可以學到的太多。如果你有足夠的時間和信心,我相信不會後悔。


最直觀的體驗就是,沒時間,平時上班,周末上課。下半年除了國慶節可以休息下,其餘根本沒時間休息。對於已成家的人,讀MBA除了經濟上的支持之外,家庭的支持是更重要的一個方面。


2015年金融本科畢業,莫名其妙進了某500強的財務部以後過著周而復始的生活,朝九晚六,雖然同事和領導之間相處融洽,但總覺得缺少挑戰,日子過得乏味的很。加之父上母上日日緊盯,每次回家吃飯都是「考研準備得怎麼樣了」,「今年到底回不回去讀書了」之類的問題,於2016年底在家裡繁瑣私事不斷的情況底下,硬著頭皮考了個GMAT720,順利回歸校園,過上了朝九晚十一的日常。(剛到家洗完澡現在在碼字的我現在現在心如止水.........)

說到感受的話,首先談一下公司里的變化吧。在職讀書,公司的支持很重要。部門老大其實很支持我回去讀MBA的選擇,所以在工作時間上做了很大程度的讓步和配合。比如每周一晚上八點和澳大利亞的時差例會改到了周三(我沒課的時候)以及儘可能不安排四點以後的會議。大老闆不在辦公室的時候,偶爾也會讓我遠程上班,免遭地鐵蹂躪。。。

我這人有點遲到的毛病,外加紐約地鐵真的辣雞(天天在紐約地鐵里受難的小夥伴們請讓我看到你們的雙手!!!!),所以每天9:20, 9:30左右到公司都是日常……我的直屬老闆每天看到我都是嘲諷模式全開「都到下班時間了你進來幹什麼:))))」我都會做調頭就走狀以示配合。。。嘲諷歸嘲諷,小老闆人還是很好的,開學前一個禮拜,認真地問了我什麼時候有課,要上多久,上什麼課,然後在開學第一天的4:30 (我的課是晚上6-9點,從公司過去大約20分鐘左右)就開始催我去上課...我想表表忠心說我再干一會加加班,小老闆一把拉著我的椅子把我推到走廊上跟我說「滾去上課!!!」....(???????????????) 哭笑不得。感覺單身萬年的小老闆終於體會到了送女兒上學的喜悅(?)了。話雖如此,活照干,會照開,該拍桌子的時候還是拍桌子。在職讀書最重要的還是不要忘記,你之所以沒有去全職讀書是不想錯過眼前工作的發展前景以及你並不算完全寬裕的經濟狀況。沒人會因為你在讀書而對你的工作水準有所降低,反之應該隨你知識以及經驗的累積而提高。

一周上三天的課對於全職狗來講的確有點委屈,主要原因還是不想犧牲周末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以及讀書)。況且MBA的一大亮點在於與同學教職工之間的NETWORKING,因此學校花了不少的力氣鼓勵學生不要在放學以後就一心想著回家,可能的話,和志同道合的同學出去喝一杯,聊一聊,這是你能在MBA里獲得社會資源最快捷且有效的方式。而我,一個住在離學校一個半小時開外的QUEENS狗,為了參加各种放學後的HAPPY HOUR或者PANEL TALK, 每天晚上11點以後才能爬回家,是在職讀書中最痛苦的事情。我以為高峰時期的紐約地鐵已經很垃圾了,誰想到深夜的紐約地鐵更是莫名其妙。隨隨便便在某一站卡個十幾二十分鐘的,根本就是日常。不過因此養成了在地鐵里讀書的習慣,總比放空兩小時,要好。

對精力以及體力的要求大大的增加了。以前我是個下班回家就想躺倒的體質。然而現在,下了課的我,還能在知乎上面瞎嗶嗶,也算是一個奇蹟了。可能的話,真想養成下了課還能有力氣健身的習慣啊。(我看你是在白日做夢)

剩下的讓我想想再說。但在我看來,在職讀書這件事情,是你對於以後人生和職業規劃的一個重要選擇和分水嶺。既然選擇走了,就不要說什麼跪著也要走完,這樣不好看。既然走了,就抬頭挺胸,氣宇軒昂地走下去。


國內Top5MBA在職雙證在讀。

我們學校的MBA分四個班:國際班(每個學期都有一個出國遊學訪問機會,適合有錢有閑英語好的人,牛人最多),周末班(周末兩天滿課),平時班(周一至周五晚上,周六一整天,周日休息,針對本地學生),全日制班(2017年取消了)。

我讀的是周末班。上課的話兩門課兩門課地上,一天上一門,一門課持續五周到兩個月,上完馬上期末考,結課了上下一門,課程安排還算合理。考勤嚴格,請假超過4個課時(一天的課),該門課沒有成績,有的老師請假也會扣分。

平時狀態就是: 周一到周五白天上班,晚上看書做作業加小組討論。形式包括小組案例分析、ppt展示、論文撰寫等。

我是異地求學,周五傍晚趕去學校所在的城市,周末上兩天課,周日晚上趕回工作的城市。

說不辛苦都是騙人的,不僅是讀書、工作、經費的壓力,還有每周往返舟車勞頓,三年除了寒暑假沒有周末休整出遊的機會。但是人的生理調整機制彈性很大,第一個月強度適應了,習慣就好。

性價比的話見仁見智。同學中雖然越來越年輕化,但不乏牛人。各行各業都有,如果肯用心,從擴展人脈和了解不同行業資訊的角度來說,MBA的平台是很好的。

課程方面,老師教的比較淺,更多是幫助大家發散思維,培養經濟學、管理學的意識。要想學知識,更多的還是靠自學。考試不會太為難大家,平時課堂和小組作業比重也很大,除了財務會計、數模這種混不過去的學科,基本都會讓你過。同時,學院基本每周都會邀請不同領域的大牛來開講座,也有一些出國交流的機會,對MBA同學都是開放的,都是很不錯的資源。

讀MBA於我而言,就是想跳出comfort zone,看看比自己更厲害的人和他們的事業與生活,避免盲目懶散而不自知,以為自己認知的天花板就是人生的全部可能。至於跳槽升職加薪,就當做bonus吧,畢竟在職MBA只能算是錦上添花,想通過讀MBA徹底改變現狀,還是靠機緣。

先說這些吧。


我也在職讀過MBA,而且也在職讀過博士,因為學校和家是異地,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下了班趕去汽車站連夜坐汽車到廣州,因為當時單位在基層,交通不方便,那時候也沒有開通動車,就是為了趕去上課,上完課又繼續乘車回到單位,基本沒有時間回家陪老婆孩子,但是現在也挺過來,畢業了,在職的日子真的很難忘。


就是經歷過工作自後的自己再提升,但是會面臨很多的壓力(繁忙的工作,家庭的照顧,個人精力的不足),優勢就是開闊眼界,擴大朋友圈。


跟樓主一樣,工作6年多,目前在一家股份制銀行任職管理職,年近30認知上遇到瓶頸,希望通過MBA的經歷重建自己的知識架構、拓寬人脈和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得到更好的發展。近期也在關注如何備考,有好的意見可以分享。


沒有休息日。平時上班,晚上寫作業,周末上課。

沒時間、精力陪家人。

沒有消化知識的時間。學習效果和脫產的同學相比大打折扣。

在職班的小組作業,因為同學們都忙,因此難有時間討論案例、做PPT。作業幾乎都是糊弄了事。

畢業論文是個坎。還是因為沒有時間精力放在論文上,因此各種的拖,糊弄,初審不過再改,查重不過再改。。。

強烈建議想讀在職班的同學,是單身或沒有孩子~


在職mba,其實主要還是個人精力的考驗,畢竟工作日要上班,周末在上課,確實比較辛苦


emba和MBA其實有很多不同之處,EMBA更強調整合性和決策導向性,強調密切聯繫實際和面向國際競爭環境,所以一般來說都會安排移動課堂、境外考察,參加國際交流,對拓展在職研究生的視野很有幫助,當然也會組織同學開展投融資合作、社會公益活動和文體活動,擴大在職研究生的人脈,讓學員實現知識、能力、人脈的三重發展,EMBA研究生畢業後將授予國家承認的EMBA碩士學位。

EMBA和MBA在教學模式上的區別?

  什麼是EMBA?什麼是MBA?EMBA是MBA專業學位教育的一種特殊形式,EMBA的英文全稱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直譯為高級管理人員MBA。那EMBA和MBA在教學模式又有哪些區別呢?

  EMBA和MBA授課的方式有一些差別;MBA大部分是全日制的學生,而EMBA則是在一段時間裡面,抽出一點時間來學習的。像現在比較普遍的方式就是一個月抽出一個周末外加兩個工作日,一個月學習四天,學一個模塊,這跟普通的MBA是有差異的。課程的安排上,EMBA注重理念的提高,從案例的先決條件,學員的學習目的等,也都會存在一些差別。

  EMBA和MBA師資和教學模式不同

  EMBA課程全部由海內外知名學者、教授任教或答疑。教學上更注重在啟發的基礎上,將課程與學員實際體驗相結合,偏重實際運用和可操作性,更適合正在商場實戰的高層管理者。

  EMBA的課程設置注重整合性和決策導向性,打破以往的學院式純理論教學方式,在這種教育模式中,理論知識的講授只佔到課程學習的一小部分,課程學習的重點是管理實踐經驗的講授,注重理論與實踐的整合,很多課程的講授都是結合國內外著名的成功管理案例。

  MBA課程多為國內本校師資任教,多採用「講授+案例分析+團隊討論」的教學方式,在理論層面探討較多,對培養未來的管理者較為適合。

  MBA課程設置,主要講授組織管理當中人的因素、如何管理,以及在企業管理中運用統計學、財務管理等知識,對企業的經營情況經行分析、決策。並且,對商業市場的運行規律,對消費等進行分析,讓學員了解營銷策略、各類營銷環境。另外,還介紹金融、投資等問題。

  EMBA和MBA學員學習目不同

  EMBA學員的目的,從某種意義上說是為了提高自己的技能,改善自己的理念,學習一些新的經驗;而MBA的學員是為了謀求一個更好的工作。因為他們不具備更好的管理的職位,他們通過系統的MBA學習以後,掌握管理的一些基本的技能,能夠找到一份更加使他們有用武之地的工作,在這兩方面他們學習的目的也是不一樣的。

推薦閱讀http://qd.uibe.edu.cn/emba/


真累啊,不想讀了


剛考上,還沒開始上課,累是一定的,備考那段時間更累,白天上班,晚上看書,由於工作特殊性導致經常加班,最後考試前卷子都沒有完整做過一張,稀里糊塗去了,報的鄭大,沒想到今年鄭大分數這麼高,後來跟朋友調劑了這個,算是裸考,分數我還挺滿意,真是莫名其妙就考上了,還不錯,哈哈


準備下半年考試了,沒念完之前不敢要孩子


像你這種情況,有兩個選擇,

一是參加國內每年一次的一月份聯考,但是要求英語4-6級,不需要要雅思成績,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決定,時間上有要求,周未要去學校上課,通過率不高,30%左右。

二是選擇中外合作辦學,在職學習,免聯考入學,主要審核你的工作管理經驗,學習時間一個月上一次課,利用一個周未就可以了,修滿學分,論文通過,就可以拿到國外大學的MBA碩士學位證書,但是有一點,這些學校必需是正規學校,要在中國教育部涉外監管信息網官網可查的,不然就是野雞大學,拿到的證書國內不認可。


推薦閱讀:

德國與加拿大哪個讀商科有優勢?
商科類大學生適合考哪些證書?

TAG:工商管理碩士MBA | 商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