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的股市真的會反哺實體經濟嗎?大批資金進入股市後對實體經濟真的有支持嗎?傳導機制是怎樣的?
當前股市一片飄紅,大批資金入市。人民日報和新華社接連發文提到牛市會助力實體經濟。但資金流入股市之後會有什麼情況出現,上市公司如何利用,對實體經濟有幫助么?如果有幫助的話,具體通過什麼途徑呢?
國家和大多數媒體都強調,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股市會比實體經濟先行一步。股市拓寬了企業直接融資的路徑,降低了融資成本,會助力經濟的企穩回升。問題是,在中國,情況是這樣嗎?為什麼我周邊做實業的朋友覺得融資更難了?會不會存在這種情況:人們覺得股市賺錢更容易,因此寧肯把資金投入股市,而不是實體經濟?或者可以這麼說,黨媒提到的「健康牛」是什麼意思?具體指什麼?
謝邀
簡單說說,不會。
看此次股市牛市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時代的大背景。那麼此次的背景是什麼了?美帝叫嚷著要在今年加息,帝國被迫放緩了資產負債表的擴張、高能貨幣的供給速度。
但是,好日子過慣了以及各種政治原因,帝國金融系統配置了太多的資金在長期投資上面,資金時間錯配太嚴重,一下子根本轉變不過來。為了防止金融系統崩盤,央行通過各種五花八門新創的金融工具向市場提供了巨額短期流動性,並且減息降准,以便給金融系統重新配置資本爭取時間,同時舒緩因停止提供大量高能貨幣對實體經濟帶來的危害烈度,讓金融機構在抽貸回籠資金的同時,不至於太過突然而造成實體經濟的相互踩踏。
更簡單的說,帝國正在做緊縮的準備,因此導致長期資金面相當緊張,但是為了防止金融市場崩盤,向市場投放巨額短期流動性,從而又導致短期資金面卻極其寬裕。而這,就是我判斷此次股市大漲為什麼是逃亡行情的重要原因。而逃亡行情,是沒有那個閑功夫溢出利益反饋給實體經濟的。況且,股市反饋實體經濟的效率本身就是極其差勁的。
如果未來美帝自己嘬死一定要加息,那麼帝國必然跟進,當下提供的過量臨時流動性屆時必然會回收。如果美帝加息只是一場驚世騙局,那麼帝國必然會重啟財政刺激或擴表,當下提供的過量臨時流動性也會逐步回收並置換成高能貨幣並重新流向長期固定資產上。
所以不論未來怎樣,當前的股市註定是一場莊家利用時間差博傻的逃命行情。如果是後者,假如你不是特別的偏執和貪婪的話,屆時還能夠順利離場。但如果是前者,想要優雅的離場恐怕只會成為一場笑話,因為你會驚訝的發現你所設置的止損位根本就沒有買盤。一個簡單的路徑:股市好了+註冊制推出,以前找銀行貸款的可以發股票融資了,已經上市的也容易再融資。
這就是所謂提升直接融資比重。股市不是經濟晴雨表!股市漲的直接原因是因為錢從股市外流進了股市,自07年6000點掉下來之後,股市是存量資金行情,在1900到2500之間震蕩,那點錢進去了又出來,出來了又進去,最多把股市撐到2500點。本輪牛市的大背景是美國QE結束了,全球性通脹結束,標誌性事件是油價從100跌到50,並長期維持,於是乎各國CPI紛紛下降,天朝CPI從5逐漸降到1.4,於是乎銀行的利率顯得太高了,所以就降息,貨幣市場套利空間就小了,另外,樓市也不在火爆,儘管目前房價依然很高,但漲幅已經沒有動力了,於是乎,冷場多年的股市又迎來了新的增量資金,隨著資金的增多,牛市就出來了,這個牛市並不意味著實體經濟多麼好,而是意味著其它地方的錢不好賺了,來股市試試運氣。本輪牛市的終結點,可能會出現在油價重回80美元上方几個月之後。
敬請期待註冊制的推出~
在一定程度上會,實體經濟差是由於社會財富分配不公,導致的投資及消費等經濟活動疲軟。 由於對社會,對經濟的悲觀預期,資本家不願加大投資,平民不願擴大消費,於是貨幣在金融系統內空轉。 股市火爆後,管理層會放寬iPo及定增,由於股市募集資金是專款專用,監督者眾,最終投入到實體經濟的比例會相當高,這加大社會總投資額(相當於原來找不到出路在銀行吃利息的錢投入了實體經濟),再加上貨幣的乘數效應,其效果不容小覷。 其次部分散戶會把盈利用來增加消費。 但對於實體經濟是否會復甦,目前還無法證實或證偽,加上cpi及國際油價低位徘徊,央行的貨幣政策還有一定的操作空間,4000點上仍有博奕空間。
很難回答,每個人都只能答一下自己類似方面的見解。我倒是建議你可以去研究一下1929年10月24日紐約股市暴跌之前的美國經濟狀態,或許有收穫
中國股市說到底還是政策市,政府通過調控(拉升或打壓)來達到既定目的。
怎麼說得跟莊家似的:)
這次牛市,是為經濟轉型,解決歷史問題製造緩衝空間,是非常時期出的非常手段,所以無論是漲幅還是成交量,都是階段性的,不可能是「新常態」。製造泡沫,是為了在泡沫中解決問題。總體看,有利於全社會直接融資比例的提升,但具體到投資人,總會有群體最後為泡沫買單,或者說為社會轉型成本買單。看來LZ不明白前幾天全線國企下跌的真意,這叫割韭菜,有錢人的錢,收割一下,拿到需要的地方去進行再分配
當然有幫助。股市健康了,能合理體現企業估值,企業才會願意上市融資。如果股市長期低迷,企業不願意直接融資,全部走間接融資。這當中是有巨大風險的:你說銀行給企業貸款吧,風險全部集中在銀行體系,不能分散到社會大眾,銀行體系一有風吹草動就是系統性風險;你說銀行不給企業貸款吧,就說人家不承擔社會責任,好好的一個企業,憑什麼承擔中小企業的經營風險。
會啊,隨著股市的暴漲,今年高管減持套現已達5000億 創史上最大規模減持潮 ,這樣高管們就成了千萬富翁和億萬富翁,然後豪宅市場火爆,也有錢紛紛投資移民,整個傳導機制就是這樣的。ps:當高管們都覺得自己公司股值到頭了,在摘取勝利果實了,你卻開始花大力氣澆水施肥,能有好果子吃嗎
目前股民大多有這麼兩問題:1)牛市還有多長? 2)為什麼大盤該整不調整?要解答此問題需要首先分析中國的經濟現狀及所處階段。中國目前正處於去槓桿階段,去槓桿的手段有幾種,其中最受歡迎的當屬財富再分配。中國政府通過金融行業,利用A股等市場,採用「立體投機誤導」的方式,正逐步將富人口袋的資產轉移進實體行業及窮人手中,推進著去槓桿化及經濟體制改革的進程。以上為不如期調整原因之一。原因之二為中央與大眾股民的心理博弈。中央需要的是「慢牛、長牛」,如果出現深度調整,勢必會導致更大規模的「瘋牛」,深度調整預期這把懸在空中劍恰好起到控制資金流入的目的。「一帶一路」及「亞投行」的發展正起著劃分世界格局的作用,如若進展順利,世界貨幣結算格局將三分天下,形成「美元(美國)」VS「亞元」(亞洲)VS「歐元」(歐洲)三大貨幣結算體系,此時牛市不言頂。
以上
本文均為原創,沒有授權禁止轉載,請自重。
會反哺給政府。。
昨天看一篇文章的邏輯是:降息沒有解決實體經濟的融資難問題,能融資的不願意融資進行擴張或升級,怕負債;通過銀行間接融資都覺得成本高了,那麼就剩下股市的融資成本更低;邏輯上也只是對少數行業領先的實體企業能通過股市融資,其他還是缺乏渠道;看完之後覺得還是邏輯有點問題,更像是一篇吹股市大牛市的出發點背書文章。文章名:本輪行情的大邏輯:賭國運、被利用。
還是覺得是一場剪羊毛
在一定的相對空間內,股市反哺實體經濟可以給實體經濟帶來資金流,刺激經濟增長,一定上促進經濟周期的擴大,但是如果當股價暴漲過快,股市中的資金將會產生內流循環,導致股價泡沫,不僅資金無法外流,反而會加劇股市內部的投機.
會啊,美國不就這樣,難道來到中國不管用了?股市就是一個市場,來賣股的是籌資者,來買股的是投資者,就和菜市場一個道理,政府只是搭建一個平台,願意買菜和賣菜都是個人行為,火爆的菜市場會使菜民更喜歡種菜,使買菜的得到更多符合自己要求的菜,火爆的市場也會使做企業的更喜歡做好企業然後賣掉,投資者把自己多餘的錢投給自己看好的企業和項目。
想起90年代的時候,那時企業內職工是可以買單位的股份的,但是有限額,每個人不能買超過一定的量,很多人都不買,覺得是國家坑人,父親每次把自己的額度用完後,就頂著別人的名義買,買股權是項權利,買自己覺得好,給人希望的企業,不比把錢買房子高明多了嗎?而且你要真覺得你買的企業有情懷,你還能花錢買點情懷,讓更多的企業上市,讓人民有更多的選擇權,這就是自由,取消硬性財務標準,讓人民買到自己覺得好的企業,即使企業現在不盈利,只要投資者覺得好就可以,這就是民主,我們不希望證監會替我們選股,就像不希望別人告訴我們該怎麼生活才是對的一樣,當然前提是股市不能太火爆,容易出事。股票漲價的利潤必須通過套現才能變成實際的資產,公司籌措資金在發股票的時候已經完成,後期再搞錢就得拋售公司的持股,
推薦閱讀:
※為什麼新股發行後,走勢都是大漲呢?
※為什麼滬港通開通以後,AH 股折價反而擴大了?
※屌絲一心研究怎麼在股票上賺錢,期望以炒股為生,是正道嗎?
※如果常規的救市措施都無法起效,有什麼不太脫離實際、腦洞大開的救市方法?
※在股票上取得什麼樣的成績,才能說服自己辭職炒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