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2014年電影《出埃及記:眾神與諸王》(Exodus: Gods and Kings)?
01-07
我個人不是很認同電影強加的價值觀,覺得埃及人很無辜
哦我其實是來看最強的恐怖分子有多吊的。。。
我實在找不出來除了展示Ridely Scott經常提及的「Exotic Style」風格之外,他有何種理由來拍攝這部影片。
除了對摩西的個人特點和宗教反思上有一些創新之外,沒有任何讓人驚喜的地方。當然他有一千個理由說,聖經的故事不要過於反抗觀眾預期,但是對摩西本人的很多定義也改變了:諸如是否完全相信上帝,如何反思上帝對埃及人民的傷害,上帝是一個小男孩……;那麼在敘事上做一個修正應該不是什麼不得了的事情。
有些戲劇點丟失,比如摩西和拉美西斯的「兄弟情仇」,這一點是可以做強戲劇的。但是影片中,拉美西斯一開始就和摩西不和,所以日後反目沒有任何驚喜可言。白白浪費Edgeton的演出。還比如,摩西得知自己是希伯來人之後的個人認知過程整個丟失。應該說,摩西在影片中一開始也不信,但是很快就因拉美西斯的逼宮而相信了。其實做作為摩西而言,這個人份認同實際上是真正的戲劇點。我在這個問題:如何評價電影《猩球崛起:黎明之戰》(Dawn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 - 羅登的回答中說道:塑造一個悲劇英雄有一個原則,就是英雄必須陷入一種「慾望/使命」或者「身份/認同」的兩難境地,最終做出一個偉大的判斷和選擇。這一選擇必然得罪兩難的雙方,最終英雄以獨自受難來承擔這個責任。任何英雄都必須要面對這一關,否則英雄就塑造的不夠好,就不是那種史詩般的英雄。
凱撒身上身兼古典主義悲劇和現代文學的雙重主題的折磨:1,個人慾望和自身使命的衝突;2,身份認定與價值觀認同的矛盾。
其實摩西是完全一樣的。作為法老的養子和最信任的人,他坐享榮華富貴和無上的權力。作為從小就養在法老宮廷的他,在思想上完全就是埃及貴族的思維模式,只不過他不那麼殘暴而已。
所以,當他一定要面對「因為你是希伯來人,所以你必須承擔責任,頂著法老的壓力帶著你的族民走出埃及……」這麼一個艱難任務。他面臨一個選擇:「法老之子無上榮耀繼續假裝不知道/承擔責任不畏艱辛算是面對死亡」的雙重選擇他當然可以不幹,最後當然還是幹了,這個觀眾都知道,但是觀眾要看這個過程。電影不是沒有表現這個過程,但是太潦草,精力全花在十種災害的渲染上了。令人費解的是,電影沒有表現紅海分裂開來的景象,只是表現了紅海退潮,在一側形成水牆的景象!這可是經典啊!
當然最後兩個大Boss在巨大的水牆前原本應該有一場對話戲,或者打鬥戲,或者什麼,但是兩人落水各自遊走了事,甚為費解。Signory Weaver是幹什麼的!?!?,起碼也有《亞歷山大》裡面安吉麗娜朱莉的戲碼,結果比醬油還不如!還不如動畫片《埃及王子》好看
完全是上帝黑歷史,恐怖主義的鼻祖。
摩西分開紅海這麼經典的橋段拍成退潮也是醉。
完全不符合聖經。導演非基督徒。
推薦閱讀:
※基督死時正逢滿月時節天變黑,而天文上是不是日食絕對不可能發生在滿月之際?只能是神跡
※聖經的四種底本是怎麼回事?
※聖經里為什麼沒有恐龍?
※聖經里上帝讓亞伯拉罕殺死兒子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