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歐美國家沒有敬煙的習俗?
看了美劇廣告狂人後發現裡面所有人每次抽煙都從自己口袋拿煙抽 而在中國當旁邊有煙友時都會首先敬煙 為什麼在歐美國家沒有敬煙的習慣?尤其在自己一包煙抽完而附近又不方便買煙時 自己沒煙抽只能幹看著那種感覺是很痛苦的哎
不不不
在俄羅斯,你是可以要煙的,不是借火哦。
你會遇到陌生人,你可以直接向陌生人,那得問他:嗨,夥計有煙嗎?
基本上來說,人家會掏出一根,並且替你點上。當然了,路上也會遇見人家問你要。
同時你在公交車上也會有人問你,嘿,同志有伏特加嗎?如果你在宿舍,半夜裡會有女生來敲你的門,問你有伏特加嗎?
同時你在公交車上也會有人,問:你要喝伏特加嗎?要喝啤酒嗎?那你都拒絕的時候,他會拿出一瓶可樂問你,要喝可樂嗎?
還遇見過被問路俄羅斯人,非要請我吃糖的。
歐美也有讓煙習慣,不過大部分是別人主動跟你要煙。
坐標巴黎。
某個周日,和同學在索邦邊上吃飯,吃完出門過馬路。正在馬路中間,對面走來兩個金髮妹子,綠燈大概還有兩秒就變紅了。其中之一向我們直衝過來,「cigarette?」我:「pardon, je ne fume pas.」我旁邊的同學掏出來一包,這時紅燈亮了,眼看著無數車輛開了過來。妹子不為所動,還是等著同學掏出一支。我看著車越來越近,「c"est dangereux,allez」,結果妹子把我們帶回了原來的馬路邊,面無表情的拿走一支煙,然後留給我們一個妖嬈的背影揚長而去。
而我們,只能繼續等一個紅燈。另一個事,發生在某位老師身上,坐標芝加哥。
晚上,某師在住所附近散步,沒帶手機錢包,路遇兩黑人大哥。攔下他要錢。某師表示遍搜衣袋一分錢沒有,眼看大哥要發飆。情急摸出一盒萬寶路,一人一支遞上。兩大哥喜笑顏開,揚長而去。所以,在歐美國家,讓煙很重要,它或許耽誤你的時間,但或許可以讓你避免一次胖揍。分煙、敬煙的習慣幾乎為中國所獨有,它甚至出賣過一些CCP人。中國有著獨特的香煙文化。一個人抽什麼煙,可能與他的地域、職業、收入以及歸屬感息息相關。——
中國香煙的政治經濟學|大象公會
文 | @黃章晉
敬煙是中國人習以為常的禮節。陌生人之間套近乎時,分煙是與客套話同等重要的潤滑劑。熟人相聚,抽煙時不順手分給同伴一根,則有禮數不周之嫌。
但是,無論歐美國家還是同一文化圈的港台,都沒有互相敬煙習慣。國外能看到分煙的場合是戰場。吸煙被認為能緩和人的焦慮感,戰爭期間,香煙供給不足,幾人分享一支煙,體現袍澤之情。這也經常是文學和影視作品刻意描述的細節,卻遠不像中國人這麼普及和隨意。
民國時代的老電影中,吞雲吐霧的場景甚多,但至多出現新派男性為摩登女性點煙,而罕有互相敬煙的舉動。今天中國人敬煙的習俗究竟始於何時?
也許侵華日軍是最早注意到中國人當中有特殊分煙習慣的。日本防衛廳戰史室編撰的《華北治安戰》中,有一個章節名叫《民匪分離的要領》,談的是如何識別共產黨人與普通百姓,其中第三條經驗叫做「根據審訊及簡單的談話得以辨別」,其文字描述如下:
「利用審訊,談話的機會,給以紙煙和其他物品,試驗其對物品的『共有觀念』。黨員由於共產意識濃厚,如給紙煙,往往分給他人,並且在吃飯時也有讓人而不爭先的特點。另一方面,由於私有觀念淡泊,有的面對審問人員往往也毫不客氣的索要紙煙。」
《開國大典》、《大決戰》之類主旋律宣傳片中的細節,佐證了日本人的細緻觀察。其中不但有毛澤東隨手與同志分煙的動作,還有毛的香煙被同志開玩笑沒收的情節。而這樣的情形在描述國民黨官兵的場景中則絕不出現。
今天中國人喜歡散煙的習慣,也許正是來自當年中共的內部習慣——不但1949年後大批軍人復轉成為地方幹部,可直接將此習慣傳入地方,而且中國社會此後也經歷了一個從組織到文化上不斷軍營化的過程。
分煙習慣來自「共有觀念」,也許俄羅斯和朝鮮可以作為證據。俄羅斯人的分煙習慣不如中國普遍,而且有明顯區別。他們讓煙時,是打開整盒煙,讓對方自己抽取。朝鮮煙民比例奇高,或許是因為軍人比例超高的緣故。國家雖小,卻也有八十多個香煙品牌,只是大部分朝鮮煙抽起來必須要有一副好肺。領袖金正恩帶頭吞雲吐霧,他解釋此舉是「想了解我們的前方戰士們都抽什麼煙」。
圖註:金正恩同志「走轉改」抽煙
香煙檔次象徵身份,是中國另一個獨特的香煙文化。中國香煙品種款式之多,舉世無雙,更擁有世界最懸殊的價格差距。中國煙草市場官網上可查到最貴的香煙,是利群牌富春山居,每條5000元。而國外著名香煙品牌價格通常相差很小,有的發達國家自動售賣機上香煙甚至都是一個價。
香煙是身份象徵的文化,來自權力等級與香煙等級匹配的制度。1951年,上海煙草業開始承擔特供香煙的生產任務。高檔煙象徵的「中華煙」誕生於1951年,到了1966年,過濾嘴型的中華煙每年產量僅110箱;至於「完美演繹始終如一的品質和胸懷天下的領袖氣度,每一個微小的細節,都彰顯著偉大的工藝,每一毫米處,都散發著至臻的完美氣息」的「熊貓牌」香煙,每年只生產幾百盒。
改革開放後,權力的等級制開始鬆動,但國產高檔煙的產能無法滿足市場的渴求——中華煙1988年的產量才達到每年1萬箱。進口煙及時填補了中間地帶的巨大空白。那時進口香煙的出身與價格足以展示高檔次,可惜多年來幾乎沒怎麼漲價,已然落伍於時代。今天,除一款555牌價格達到550元/條外,絕大部分進口香煙都在50-200元/條的區間。
與此同時,國產香煙的檔次卻順應著中國煙民的胃口不斷提升,據不完全統計,今天國產香煙價格在300-500元/條區間的,有138種類別;500-900元/條區間的,147種;900元/條以上的,有115種。在價格上,進口香煙幾乎已淪為屌絲煙的地步。
中國官方將香煙按零售價分為五類,其中零售價為180元/條以上者為一類煙,銷售量超過總銷量的18%。
然而,中國崛起的太快了,業內研究者認為,零售價180-300元/條價區已大眾化,所代表的檔次感漸不如前。」被認為世界上煙草品質最高的辛巴威,今天近半煙葉出口到了中國。
中國特色的香煙文化,造就了中外香煙截然不同的品牌文化和視覺文化。國外香煙的設計大都簡潔樸素,商標品牌幾乎不附加任何額外信息,形象多為抽象符號,多強調某種氣質,譬如Marlboro曾營造男子氣的品牌形象。
圖註:Marlboro營造的男子氣品牌形象
中國香煙的包裝設計就複雜絢麗得多,首先是因為香煙在中國曾長期承擔意識形態功能。1949年之前,中國香煙一直主打民族牌,典型如王獅牌香煙,直接把愛國主義的廣告印在包裝上:「獅為百獸之王且一鳴足以驚人,本公司所制王獅牌香煙本以促進同胞愛國為主旨,願愛國諸君日日吸本牌香煙,即可時時動愛國觀念。」1949年後,紅色成為中國香煙包裝的主色調,齒輪、麥穗、工廠、火炬、拖拉機是最基本組合要素。
圖註:老式香煙的包裝
今天,中國香煙已基本完成了去意識形態化,不但在香煙印刷包裝上使用了僅次於現鈔和有價證券的尖端技術,在命名上也體現出鮮明的時代特色:價位在300元/條以上的國產香煙類別,起了名字的超過六成,價格在900元/條以上的,幾乎都有志向不凡的名字。它們的命名方式大致可分四類:紅色主旋律系、權力系、最炫民族風系、高大上系。
紅色主旋律系的主要圍著「為了誰」、「盛世」、「好日子」、「和諧江山」、「井岡山」、「流金歲月」之類概念打轉。權力系特別青睞「龍天下」、「德容天下」、「傳奇天子」、「至尊」、「江山」、「九五」之類容易有唐國強附體的好詞。最炫民族風系會喜歡「花開富貴」、「喜上眉梢」、「金玉滿堂」、「好運」這類喜慶詞兒,而「臻品」、尚品」、「品道」、「儒風」、「春秋」這類高大上系的名字,會讓成功人士覺得肋下隱約有仙氣。
總體上,價位越高的區間,紅色主旋律系出現的概率就越高。高檔煙的命名方式非常清晰地指明了誰才是它的真正消費者。
今天,中華煙早已不是最高端的象徵,但它依然是模仿的對象。由於軟包裝中華比硬殼中華貴,有些新晉高檔煙也採用相同的定價策略。中華煙的紅色血統,依然被附麗上種種傳說。譬如軟中華包裝上有阿拉伯數字序號,分別為1、2、3打頭,不少人堅信3打頭是品質要高於1、2打頭的特供型,甚至有些煙店也乘機哄抬物價。
僅僅刷新了價格紀錄,並不意味著就有了對等身份地位。在印著「為人民服務」一行紅字的白殼特供煙面前,花花綠綠的高檔煙多半都會黯然失色,若是「中央特供首長專用」登場,無論是高大上系、權力系,還是紅色主旋律系,統統會被打回「洗剪吹」的原型。
圖註:白殼特供煙
但是,香煙的身價象徵,有一小撮中國人是不認的——中國有接近3%的人抽混合型香煙,而在世界範圍,這個比例則是70%——中國和太平洋一些島國是少數迷戀烤煙的地區。中國混合煙一般的價格在5-20元之間,完全無法進入高檔煙序列。
除中南海等少數國產品牌外,大部分混合煙的品牌是進口煙。中國混合煙的消費者高度集中在北京和長三角及珠三角地區,其中北京以30%的比例高居全國第一。他們中的多數對香煙的檔次、價格不敏感。
煙草行業一份市場分析報告稱,「零售價位在5元~10元/包的混合型捲煙,目標消費群體是文化界或演藝界的人士;零售價位在10元以上的混合型捲煙,目標消費群體是高收入人群和駐京外國人」。這個人群的香煙消費習慣不但迥異於內地,甚至散煙、敬煙的習慣也很淡薄。
與內地欠發達地區相比,沿海地區高收入人群並未對高檔煙有明顯消費熱情。當那些進入沿海地區發展的人在節假日回鄉時,香煙文化的落差便會尷尬地體現出來:相比他們在故鄉的舊相識,他們拿出來的香煙會顯得特別寒磣,而自己卻渾然不覺。
不少人堅稱,煙民中的同性戀者更偏好抽混合煙。如果這是一種普遍現象,也許是同性戀群體不自覺迴避主流社會風氣的結果。另一種可能的解釋是,偏好混合煙的人群整體上與體制和主流社會的關係更遠,他們當中的人更願意承認自己的性取向。
在很長時間裡,抽煙在中國是以正面形象出現的。改革開放前的電影里,除了特務,國民黨軍官和日本軍官是很少抽煙的;而1980年代至1990年代初,歌頌改革派廠長或基層明星官員的影視劇中,個性鮮明的改革派人物多半眉頭緊鎖吞雲吐霧;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中,除了周恩來等極少數例外,整體留給大眾的影視形象更是煙不離手。
圖註:老一輩領導人手持捲煙出鏡
奇特的髮型、古怪的方言,以及傳統的吸煙姿勢,是特型演員們努力讓自己更像領袖的重要著力點。古月曾在談到他扮演毛澤東的訣竅時總結,毛澤東抽煙時不喜歡彈煙灰,而是待煙灰很長後用手輕輕拂去——領袖為特型演員模仿他們提供了太多的細節。
不過,將來的特型演員要演好今天的領袖可就犯難了,方言沒了,髮型不奇特了,2013年歲末,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於領導幹部帶頭在公共場所禁煙有關事項的通知》——他們連煙也不抽了。
中國有的但卻歐美沒有的習俗還是蠻多的呢,題主說的「敬煙」習俗是其中一個,而已!
我也可以反問你「為什麼中國人有敬煙的習俗?」
我猜測支持敬煙習俗的理由是中國人的禮貌,友好,和大方。我被中國人敬煙過N次,但因為我不抽煙我每次拒絕。我知道他們不是惡意的,所以我每次拒絕都很禮貌地說「謝謝,但我不抽煙」。大部分的時候他們接受我的拒絕,沒什麼。但是偶爾有人不接受,甚至說服我拿著。這樣的行為我很討厭,覺得一點不禮貌。不過,生活在煙業大省雲南我又能理解一點,從來不露出我討厭,只再次拒絕。
我覺得歐美人不敬煙是個好習慣。因為抽煙是個壞習慣,傷害身體。我希望抽煙的人越來越少。敬煙這個習慣使抽煙率增加,因此對社會有公害。人是否抽煙這個問題完全取決於peer pressure(同儕壓力),我覺得中國的敬煙習慣就是一種同儕壓力。在美國,同儕壓力是高中生天天面對的,但在中國抽煙的壓力好像是成年男人世界的重要部分。這使我懷疑這些中國成年男人是不是很幼稚?
題外教你們一個說法。抽煙的美國人,如果在外面手裡沒煙,正常向旁邊的煙由要一支。這個叫"to bum a cigarette"(蹭煙),顯得和中國文化差異很大。中國人主動把煙分享給他人,但美國人還主動向他人要煙的。美國是有敬煙的,真有,我昨天晚上還被人敬過。
美國人與人之間比較隨意,一般兩個陌生人街上等紅綠燈時候,目光一接觸,為了防止尷尬,都會扯兩句淡,無非是天氣好熱好冷之類的,你懂的。 這時候,如果一方想抽煙,掏煙,為了防止尷尬,一般都會問你,要不要抽根煙? 你抽就接,不抽就不抽,又沒啥不好意思的。
陌生人都會這樣,朋友之間更隨意了。 你基友也是煙民,你抽煙時候能不散給他嗎?
美國還有那些街上的流浪漢,湊上來問你要一個quarter買咖啡/可樂/香煙/啤酒/三明治,逮誰問誰,太多太多了。
美國人也是人,也怕尷尬,也好面子,中國有啥人,美國也會有。
街邊常見流浪漢。 逢人就問,有硬幣沒。 遇到亞裔臉, 會來一句,hello chinese, 有硬幣沒。。。分煙、敬煙的習慣幾乎為中國所獨有,它甚至出賣過一些CCP人。中國有著獨特的香煙文化。一個人抽什麼煙,可能與他的地域、職業、收入以及歸屬感息息相關。
敬煙是中國人習以為常的禮節。陌生人之間套近乎時,分煙是與客套話同等重要的潤滑劑。熟人相聚,抽煙時不順手分給同伴一根,則有禮數不周之嫌。
但是,無論歐美國家還是同一文化圈的港台,都沒有互相敬煙習慣。國外能看到分煙的場合是戰場。吸煙被認為能緩和人的焦慮感,戰爭期間,香煙供給不足,幾人分享一支煙,體現袍澤之情。這也經常是文學和影視作品刻意描述的細節,卻遠不像中國人這麼普及和隨意。
民國時代的老電影中,吞雲吐霧的場景甚多,但至多出現新派男性為摩登女性點煙,而罕有互相敬煙的舉動。今天中國人敬煙的習俗究竟始於何時?
也許侵華日軍是最早注意到中國人當中有特殊分煙習慣的。日本防衛廳戰史室編撰的《華北治安戰》中,有一個章節名叫《民匪分離的要領》,談的是如何識別CCP人與普通百姓,其中第三條經驗叫做「根據審訊及簡單的談話得以辨別」,其文字描述如下:
「利用審訊,談話的機會,給以紙煙和其他物品,試驗其對物品的『共有觀念』。黨員由於共產意識濃厚,如給紙煙,往往分給他人,並且在吃飯時也有讓人而不爭先的特點。另一方面,由於私有觀念淡泊,有的面對審問人員往往也毫不客氣的索要紙煙。」
《開國大典》《大決戰》之類主旋律宣傳片中的細節,佐證了日本人的細緻觀察。其中不但有毛澤東隨手與同志分煙的動作,還有其香煙被同志開玩笑沒收的情節。而這樣的情形在描述國民黨官兵的場景中則絕不出現。
今天中國人喜歡散煙的習慣,也許正是來自當年CCP的內部習慣——不但1949年後大批軍人復轉成為地方幹部,可直接將此習慣傳入地方,而且中國社會此後也經歷了一個從組織到文化上不斷軍營化的過程。
分煙習慣來自「共有觀念」,也許俄羅斯和朝鮮可以作為證據。俄羅斯人的分煙習慣不如中國普遍,而且有明顯區別。他們讓煙時,是打開整盒煙,讓對方自己抽取。朝鮮煙民比例奇高,或許是因為軍人比例超高的緣故。國家雖小,卻也有八十多個香煙品牌,只是大部分朝鮮煙抽起來必須要有一副好肺。領袖金正恩帶頭吞雲吐霧,他解釋此舉是「想了解我們的前方戰士們都抽什麼煙」。
節選自大象公會《中國香煙政治經濟學》,作者黃章晉黃教官,原文地址:http://mp.weixin.qq.com/mp/appmsg/show?__biz=MjM5NzQwNjcyMQ==appmsgid=10094711itemidx=1sign=b87f5d92ab1205493691f9a7e2146934#wechat_redirect
沒有題主所謂的那種敬煙根本原因是沒有酒桌文化好嗎?沒有酒桌文化好嗎?沒有酒桌文化好嗎?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好嗎?
但是歐洲人各種交流煙經根本覺得很正常好嗎?
別瞎扯什麼香煙的附加意義了,上面上綱上線的答主真的有去過歐洲親眼看過嗎我極度懷疑。歐洲人抽煙比國人凶多了好嗎?
當時剛到柏林滿大街都是夾著煙走路喝咖啡的好嗎?便利店超市裡煙的種類都超級多好嗎?
一進學校還沒自我介紹同學們往草地上一坐就開始各種換煙抽你試我的我試你的好嗎?
每人點一支一群人傳著抽好嗎?
而且很多人都自己配煙絲捲煙抽好嗎?
只有我們四個大陸乖孩子傻在當場好嗎?
人家根本沒當一回事好嗎?
和歐洲人說話人家隨時拿煙出來抽而且會問你來不來一根好嗎?這不就是敬煙嗎?
然後一來過中國的德國小哥還說我知道你們中國歧視抽煙的女孩子,你們覺得只有壞女人才抽煙,我們這裡不會這樣看。
誰說的沒有敬煙,形式不一樣而已,好嗎?在澳大利亞,吸煙的人是另類。
這一切要從我留學初期開始說起,一開始是禁止在室內吸煙。
後來開始投票表決是否要把煙盒換成噁心人的圖片,比如下圖 (網上隨便找的,反正都是病變的器官圖)。
我投票了YES. 那時候我在高中。
再後來,即使在室外,如果有遮擋物也不允許吸煙。
再後來,即使沒有遮擋物,也不允許在離入口的3米內吸煙。
再後來我也不太了解了,好像是有個提案,几几年以後出生的人不管幾歲,都不會賣煙給他。
另外煙草的稅每年都在漲, 煙越來越貴。
總而言之,整個社會都越來越習慣無煙了。我們辦公樓整棟樓吸煙的就那麼幾個人,永遠從樓上往下可以看到他們,不知道她們會不會互相敬煙。總之他們是另類,如果有煙味飄進窗戶,一雙雙眼睛都會看著他們,然後齊齊地關窗。如果我是他們,我一定不習慣。
酒桌上敬煙是不可能的,飯店裡吸煙會被保安丟出去。
租房裡吸煙會被房東丟出去,然後告訴中介,以後沒人肯借房子給你。
朋友車裡吸煙?會被朋友說,然後你負責洗車。
歐美朋友之間,
雖然不敬煙,但是人家經常兩個人抽一根煙啊。《和巴希爾跳華爾茲》裡面不就有主角和朋友兩個人一邊開車一邊來回抽同一根煙的橋段嗎?年代不同 不一樣 在香煙的危害公認之前美國也是敬煙的
以上圖片取自1946年電影 黃金時代 那個年代機場是可以抽煙的,司機是可以喝酒的以上取自大空頭(2015) 情節背景1970s的美國,人家還幫著點煙呢時代在進步,現代美國都變成要煙要火了。。。題目有誤,歐美是有敬煙的,他們的敬煙更加偏向於要煙,就是直接向別人要,包括向陌生人要。
一群不抽煙的人討論敬煙,真是醉了。。。
歐美情況不知道,就我身邊的一些情況來說一下吧。
1.敬煙的習慣大多數只發生在煙民中間。敬煙也是要看人的,比如一桌人,有5個抽,2個不抽。那麼有人要抽煙的時候,必定會挨個散煙,抽煙的人自己取就好了。不抽的人往往拒絕一次會被再要求抽一根,你再拒絕就不會給你了,這是很正常的。
2.如果一個人只顧自己抽煙,是很不禮貌的行為,就跟你在飯桌上只給自己倒水一樣(朋友同學之間)。有時候可能旁邊的人也抽煙,恰好他沒有帶煙,那麼你抽煙引起了對方的煙癮,卻不給他,那對方心裡會覺得你這人真小氣真差勁。
3.另外一個就是由於以前民眾間煙民數量很大,遞煙說話這種行為很平常,所以漸漸的形成了習慣。
4.在3的前提下還有一個就是表示尊重或者感謝。比如說某個師傅幫忙搬個東西或者順手幫了個忙,因為很多時候有些事你不可能直接給錢,或者其他比較重的答謝,遞支煙表示感謝被遞煙的人心理上會有一種安慰。
5.敬煙也是有講究的,比如說我爸雖然禁止我抽煙,但是還是會告訴我,敬煙的時候一般要抽出來兩根讓對方自己拿一根。(可能各地情況不一樣) 另一個是如果不是特別親近的人,絕對不能扔煙。我有個同學就是因為另一個同學給別人都是遞煙,而給他是扔的就不爽了很久,認為他看不起自己。
6.在北上廣的精英一代中敬煙的社交作用可能大大減弱了,反正我到現在幾乎沒被遞過。因為年輕人中間抽煙的越來越少,或者說是抽煙越來越成為一種陋習,戒煙的越來越多了。
7.讀大學的時候一次我跟同學們在安徽南部某山區遊玩,中途向一個目測七十多的老奶奶問路的時候我一同學順手就從口袋裡掏出煙遞了過去。當時我很震驚,後來他說在那邊農村上了年紀的老人幾乎沒有不抽煙的,所以他會遞煙。在城市中這種行為就不會發生。
中國文化是非常非常典型的資源約束型文化,而且人口膨脹,資源枯竭,明爭早就過時了,更講求暗鬥,所以會假客氣。相應地,我們會不健身,但愛健腦(打牌打麻將);不喜歡上課發言,怕問錯了丟了社會地位,但喜歡打小報告,打錯了老師也不會怪罪。
題外話,在東亞同樣是更逼仄枯竭的資源約束的環境里,日本文化是忍,殘忍的忍,絕望地忍,精緻地忍;韓國是拼,台灣是賴。
說回來,歐美文化是資源開拓型文化,講求明爭,所以肌肉塊兒頭說明一切,講話咄咄逼人,決不藏著掖著,勾心鬥角也會搞,但不喜歡套路太深。不愛網聊,直接約出來肏。
敬煙?敬個屁的煙,扔你一根煙,那叫施捨從微信公眾號 大象工會轉過來的。。。
分煙、敬煙的習慣幾乎為中國所獨有,它甚至出賣過一些共產黨人。中國有著獨特的香煙文化。一個人抽什麼煙,可能與他的地域、職業、收入以及歸屬感息息相關。
文/黃章晉
敬煙是中國人習以為常的禮節。陌生人之間套近乎時,分煙是與客套話同等重要的潤滑劑。熟人相聚,抽煙時不順手分給同伴一根,則有禮數不周之嫌。
但是,無論歐美國家還是同一文化圈的港台,都沒有互相敬煙習慣。國外能看到分煙的場合是戰場。吸煙被認為能緩和人的焦慮感,戰爭期間,香煙供給不足,幾人分享一支煙,體現袍澤之情。這也經常是文學和影視作品刻意描述的細節,卻遠不像中國人這麼普及和隨意。
民國時代的老電影中,吞雲吐霧的場景甚多,但至多出現新派男性為摩登女性點煙,而罕有互相敬煙的舉動。今天中國人敬煙的習俗究竟始於何時?
也許侵華日軍是最早注意到中國人當中有特殊分煙習慣的。日本防衛廳戰史室編撰的《華北治安戰》中,有一個章節名叫《民匪分離的要領》,談的是如何識別共產黨人與普通百姓,其中第三條經驗叫做「根據審訊及簡單的談話得以辨別」,其文字描述如下:
「利用審訊,談話的機會,給以紙煙和其他物品,試驗其對物品的『共有觀念』。黨員由於共產意識濃厚,如給紙煙,往往分給他人,並且在吃飯時也有讓人而不爭先的特點。另一方面,由於私有觀念淡泊,有的面對審問人員往往也毫不客氣的索要紙煙。」
《開國大典》《大決戰》之類主旋律宣傳片中的細節,佐證了日本人的細緻觀察。其中不但有毛澤東隨手與同志分煙的動作,還有其香煙被同志開玩笑沒收的情節。而這樣的情形在描述國民黨官兵的場景中則絕不出現。
今天中國人喜歡散煙的習慣,也許正是來自當年中共的內部習慣——不但1949年後大批軍人復轉成為地方幹部,可直接將此習慣傳入地方,而且中國社會此後也經歷了一個從組織到文化上不斷軍營化的過程。
分煙習慣來自「共有觀念」,也許俄羅斯和朝鮮可以作為證據。俄羅斯人的分煙習慣不如中國普遍,而且有明顯區別。他們讓煙時,是打開整盒煙,讓對方自己抽取。朝鮮煙民比例奇高,或許是因為軍人比例超高的緣故。國家雖小,卻也有八十多個香煙品牌,只是大部分朝鮮煙抽起來必須要有一副好肺。領袖金正恩帶頭吞雲吐霧,他解釋此舉是「想了解我們的前方戰士們都抽什麼煙」。
金正恩同志「走轉改」抽煙
香煙檔次象徵身份,是中國另一個獨特的香煙文化。中國香煙品種款式之多,舉世無雙,更擁有世界最懸殊的價格差距。中國煙草市場官網上可查到最貴的香煙,是利群牌富春山居,每條5000元。而國外著名香煙品牌價格通常相差很小,有的發達國家自動售賣機上香煙甚至都是一個價。
香煙是身份象徵的文化,來自權力等級與香煙等級匹配的制度。1951年,上海煙草業開始承擔特供香煙的生產任務。高檔煙象徵的「中華煙」誕生於1951年,到了1966年,過濾嘴型的中華煙每年產量僅110箱;至於「完美演繹始終如一的品質和胸懷天下的領袖氣度,每一個微小的細節,都彰顯著偉大的工藝,每一毫米處,都散發著至臻的完美氣息」的「熊貓牌」香煙,每年只生產幾百盒。
改革開放後,權力的等級制開始鬆動,但國產高檔煙的產能無法滿足市場的渴求——中華煙1988年的產量才達到每年1萬箱。進口煙及時填補了中間地帶的巨大空白。那時進口香煙的出身與價格足以展示高檔次,可惜多年來幾乎沒怎麼漲價,已然落伍於時代。今天,除一款555牌價格達到550元/條外,絕大部分進口香煙價格都在50~200元/條。
與此同時,國產香煙的檔次卻順應著中國煙民的胃口不斷提升,據不完全統計,今天國產香煙價格在300~500元/條,有138種類別;500~900元/條,147種;900元/條以上的,有115種。在價格上,進口香煙幾乎已淪為屌絲煙的地步。
中國官方將香煙按零售價分為五類,其中零售價為180元/條以上者為一類煙,銷售量超過總銷量的18%。
然而,中國崛起的太快了,業內研究者認為,零售價180~300元/條已大眾化,所代表的檔次感漸不如前。」被認為世界上煙草品質最高的辛巴威,今天近半煙葉出口到了中國。
中國特色的香煙文化,造就了中外香煙截然不同的品牌文化和視覺文化。國外香煙的設計大都簡潔樸素,商標品牌幾乎不附加任何額外信息,形象多為抽象符號,多強調某種氣質,譬如Marlboro曾營造男子氣的品牌形象。
Marlboro營造的男子氣品牌形象
中國香煙的包裝設計就複雜絢麗得多,首先是因為香煙在中國曾長期承擔意識形態功能。1949年之前,中國香煙一直主打民族牌,典型如王獅牌香煙,直接把愛國主義的廣告印在包裝上:「獅為百獸之王且一鳴足以驚人,本公司所制王獅牌香煙本以促進同胞愛國為主旨,願愛國諸君日日吸本牌香煙,即可時時動愛國觀念。」1949年後,紅色成為中國香煙包裝的主色調,齒輪、麥穗、工廠、火炬、拖拉機是最基本組合要素。
老式香煙的包裝
今天,中國香煙已基本完成了去意識形態化,不但在香煙印刷包裝上使用了僅次於現鈔和有價證券的尖端技術,在命名上也體現出鮮明的時代特色:價位在300元/條以上的國產香煙類別,起了名字的超過六成,價格在900元/條以上的,幾乎都有志向不凡的名字。它們的命名方式大致可分四類:紅色主旋律系、權力系、最炫民族風系、高大上系。
紅色主旋律系的主要圍著「為了誰」、「盛世」、「好日子」、「和諧江山」、「井岡山」、「流金歲月」之類概念打轉。權力系特別青睞「龍天下」、「德容天下」、「傳奇天子」、「至尊」、「江山」、「九五」之類容易有唐國強附體的好詞。最炫民族風系會喜歡「花開富貴」、「喜上眉梢」、「金玉滿堂」、「好運」這類喜慶詞兒,而「臻品」、尚品」、「品道」、「儒風」、「春秋」這類高大上系的名字,會讓成功人士覺得肋下隱約有仙氣。
總體上,價位越高的區間,紅色主旋律系出現的概率就越高。高檔煙的命名方式非常清晰地指明了誰才是它的真正消費者。
今天,中華煙早已不是最高端的象徵,但它依然是模仿的對象。由於軟包裝中華比硬殼中華貴,有些新晉高檔煙也採用相同的定價策略。中華煙的紅色血統,依然被附麗上種種傳說。譬如軟中華包裝上有阿拉伯數字序號,分別為1、2、3打頭,不少人堅信3打頭是品質要高於1、2打頭的特供型,甚至有些煙店也乘機哄抬物價。
中華煙
僅僅刷新了價格紀錄,並不意味著就有了對等身份地位。在印著「為人民服務」一行紅字的白殼特供煙面前,花花綠綠的高檔煙多半都會黯然失色,若是「中央特供首長專用」登場,無論是高大上系、權力系,還是紅色主旋律系,統統會被打回「洗剪吹」的原型。
印著「為人民服務」的白殼特供煙
但是,香煙的身價象徵,有一小撮中國人是不認的——中國有接近3%的人抽混合型香煙,而在世界範圍,這個比例則是70%——中國和太平洋一些島國是少數迷戀烤煙的地區。中國混合煙一般的價格在5-20元之間,完全無法進入高檔煙序列。
除中南海等少數國產品牌外,大部分混合煙的品牌是進口煙。中國混合煙的消費者高度集中在北京和長三角及珠三角地區,其中北京以30%的比例高居全國第一。他們中的多數對香煙的檔次、價格不敏感。
煙草行業一份市場分析報告稱,「零售價位在5元~10元/包的混合型捲煙,目標消費群體是文化界或演藝界的人士;零售價位在10元以上的混合型捲煙,目標消費群體是高收入人群和駐京外國人」。這個人群的香煙消費習慣不但迥異於內地,甚至散煙、敬煙的習慣也很淡薄。
與內地欠發達地區相比,沿海地區高收入人群並未對高檔煙有明顯消費熱情。當那些進入沿海地區發展的人在節假日回鄉時,香煙文化的落差便會尷尬地體現出來:相比他們在故鄉的舊相識,他們拿出來的香煙會顯得特別寒磣,而自己卻渾然不覺。
不少人堅稱,煙民中的同性戀者更偏好抽混合煙。如果這是一種普遍現象,也許是同性戀群體不自覺迴避主流社會風氣的結果。另一種可能的解釋是,偏好混合煙的人群整體上與體制和主流社會的關係更遠,他們當中的人更願意承認自己的性取向。
在很長時間裡,抽煙在中國是以正面形象出現的。改革開放前的電影里,除了特務,國民黨軍官和日本軍官是很少抽煙的;而1980年代至1990年代初,歌頌改革派廠長或基層明星官員的影視劇中,個性鮮明的改革派人物多半眉頭緊鎖吞雲吐霧;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中,除了周恩來等極少數例外,整體留給大眾的影視形象更是煙不離手。
老一輩領導人手持捲煙出境
奇特的髮型、古怪的方言,以及傳統的吸煙姿勢,是特型演員們努力讓自己更像領袖的重要著力點。古月曾在談到他扮演毛澤東的訣竅時總結,毛澤東抽煙時不喜歡彈煙灰,而是待煙灰很長後用手輕輕拂去——領袖為特型演員模仿他們提供了太多的細節。
不過,將來的特型演員要演好今天的領袖可就犯難了,方言沒了,髮型不奇特了,2013年歲末,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於領導幹部帶頭在公共場所禁煙有關事項的通知》——他們連煙也不抽了。還好,他們現在改吃包子了。我在馬來西亞給人家敬煙,人家回答說:我們這裡是不敬煙的,因為香煙是殺人的東西
完全的誤解呢。法國人是會讓煙的,而且還會勸酒,尤其是大麻,會很熱情的讓你抽。德國人一定不會讓煙,但是會很理所當然的直接跟你要,包括陌生人。常年在歐洲,樣本大於15。
歐美有你在垃圾桶旁邊站久了就有人問你討煙的習俗。。
他們沒有,不過有敬你毒品。
剛到美國在牆角和朋友抽煙,每隔一會兒就有人過來要煙,開始以為跟國內一樣都是忘帶煙的煙民,深表理解,遞上。 次數多了就奇怪為啥這麼多忘帶的。 再後來終於想問問,結果人家面不改色的說煙太貴了,抽不起。。。 從此之後來要也一律不給(美女除外),更談何主動敬煙呢?
在英國,因為煙太貴,基本一包£8左右,在t3免稅店一條紅塔山64塊rmb…約等於£6,感受一下大不列顛的恐怖的煙草稅。所以我們都會自己捲煙抽,一般抽慣了國內的烤煙,會有些不習慣抽這邊煙絲,怪怪的味道。但是至少算是有個能抽的,推薦amber leaf…所以呢,大家基本都嘴裡叼個filter自己roll,一來是沒人有功夫替你卷,二是口水難免會糊一整隻煙。雖然聽說歐洲其他國家的煙草便宜些,但是還是貴的。所以沒有讓煙的習慣我是這麼理解的。
推薦閱讀:
※關於美國文化與歷史,有哪些寫作透徹、文筆較好的書籍值得推薦?
※為什麼美國很多人討厭梅威瑟?
※如何看待CNN製作人承認【川普通俄】的報道完全是編造的?
※如何評價美德州教堂槍擊案,知乎川粉組團傳播未經證實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