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把所有主要學科的導論都看了,怎麼實施?

首先說一下我的目的。請各位親在回答的時候盡量照顧一下我的目的。我的目的不是能用這些學科的理論幹什麼實際的事,我最主要的目的是大概了解這些學科能幹什麼。次要目的是滿足好奇心,我發現外國人寫的教材實在是太有趣了,我的腦細胞已經饑渴難耐了。

我能想到的最大的問題是關於這些導論所依賴的技能。這些技能里我最頭疼的是數學。因為據我所知數學是沒有捷徑的,想要熟練掌握只能靠練習。所以第一個主要問題就是所有主要學科依賴的東西有哪些?我現在微積分、線代、概統只是大致了解,基本就是了解主要概念,能大致看懂公式的程度,解題渣渣。

第二個問題是各學科的導論的閱讀順序。怎樣的閱讀順序能提高效率?

第三個問題是有沒有大致介紹所有學科的書?主要就是給個學科的目錄。這個算不算個學科?有沒有學名?維基好像有,但是點來點去的很不爽,影響閱讀效率。而且我英文渣,看英文維基很費勁。

還有哪些我沒想到的可能會遇到的問題?

有沒有一本書能直接回答我上面的問題?


謝邀。我覺得按照「高質量,有趣味,系統,全面,且儘可能省時間」這幾個原則,最好的一套讀物是Oxford University Press出版的『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系列,現在已經好幾百本了吧.

類似針對大學生及普通讀者的「入門讀物」或「簡介」類圖書各大出版社出了很多,但我只推薦牛津大學出版社的這一套,原因如下:

1.所有作者都是所書寫領域的大腕,這一點牛津「質控」做的最好,所以幾乎我讀過的所有VSI都是深入淺出,非常見功力。

2.因為有功力,所以簡潔深刻,比百科全書深入,但因為是面向大眾寫的,幾乎不存在跨學科語言障礙。每本書都是100多頁的小冊子,讀起來很方便。即便是自己很熟悉的科目,讀來也會有收穫,當「閑書」看相當不錯。

3.題目縱橫,涵蓋面非常廣,不僅有縱向學科類介紹,也有橫向跨學科類專題介紹。幾乎你想知道的領域都能找到相應的圖書。如果你想「系統」閱讀,可按照VSI網站目前的圖書分類按類讀。

英國網址:http://ukcatalogue.oup.com/category/academic/series/general/vsi.do


數學的話看看Princeton Math Companion,雖然很厚,但真的是導論,各個分支的導論。。


知乎首答。

令人驚奇的是在知乎居然能看到這樣的問題,描述的內容和我的想法幾乎完全一致。

我想更詳細地描述我的想法和目的:

1.
很久以前我自造了一個概念,「science-as-journey」,如果說科研是探索的話,那麼(學)科學如旅行。這個世界如此美麗,我卻蜷縮在一隅之地對其一無所知。科學家們早已在黑暗之處點燃了蠟燭,我只希冀能向外看一眼,便不虛此行。為了能擁有一場更愉悅的旅行,我希望能獲得一張粗略的世界地圖。而這世界地圖,就是各大學科的導論。

2.
在生活中,我逐漸感覺到,幾乎所有人(包括我)都會自我感覺良好地、在自己一竅不通的領域說著莫名其妙的廢話。即使是對於科學家們,也可能犯類似的問題。(見下圖,Dennett的群嘲地圖炮技能真是滿點……不過這段話反應的現狀嚴格上並不屬於這個情況)如果我能讀完各大學科的導論,這至少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我跨界犯錯而不自知的可能性。我至少有可能提醒自己,對自己做出的貌似有信心的判斷保持警惕,因為我正在走在不熟悉的路上。讀導論,某種意義上可能不是為了知道這個領域在做什麼,而是為了更清楚自己不知道什麼。知道自己並不知道,才可能去尋找答案,而非停留在一個看起來合理的答案上沾沾自喜。

3.
拓寬自己的視野,為自己的科研提供潛在的好的點子。我現在只是本科生,在認知科學這個領域打醬油。認知科學本身就是門交叉科學,來自多門學科領域的貢獻給它注入了生命力。了解其他的交叉學科,或許(或許未必)能對我的學術研究提供幫助。(我並不太期待這一點)

4.
現在我更喜歡的概念是,「science-as-life」。科學如生活,生活本身是場壯美的旅行。為了理解世界,我走在路上,將跨越一生的距離。導論只是張世界地圖,停留在導論上意味著做好了旅行計劃卻從未出發,豈不可惜?

然後我簡單地說一下我是怎麼計劃打算的。(我很渣,在下面幾乎每一處都跨界了,歡迎各個方向的從業者指導打臉……)

1.
第一個主要問題就是所有主要學科依賴的東西有哪些?

我認為,光看導論的話,並不需要太多的數學知識或其他知識準備,大概高中畢業水平足以。很多專業在大一都會設置一門學科導論課。然而只要稍微深入一些,高中水平立刻捉襟見肘了。

不知道題主更關注哪些方面的學科?於我而言,我更偏向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因為「理論」一些?),而對工程與技術科學、農業科學和醫藥科學關注較少(注意我並沒有說我對前兩者就很了解!我對這五大門類一無所知,偏好僅僅是來自二十年中形成的無知的刻板印象)。不同的方向顯然差別極大。僅以我唯一了解的寥寥幾門學科為例(但並不了解)。

首先幾乎所有理工科進一步的學習都需要最最基礎的數學物理知識(數學系對物理系說:我們敢不學物理,你們敢不學數學嘛?)。微積分、線代、概統這幾門可能不夠了,數學上可能需要複變函數、數理方程(兩者合稱數學物理方法)、計算方法、隨機過程等(都是工科類數學的基礎要求)。物理上必須有力熱光電原,可能至少要加上四大力學(理論力學、電動力學、統計力學、量子力學)等。這些可能還不太夠,比如要上手密碼學,怎麼著也需要數論、近世代數是不是?要了解激動人心的計算(理論)神經科學,有微分流形的基礎大概會好很多。(這可能和題主說的主要學科關係差距有些遠了……)總之,數學大概是永遠不夠用、永遠學不完的。不過話說回來,如果題主打算放棄了解數學和理論物理方向的話,那麼本科程度的數學大抵是夠用了?

除此之外,生物顯然需要不少化學的基礎,無機、有機、分析、物化……學心理的敢說自己不了解神經(尤其是CNS)嗎?(心理眾:敢!)

所以說,想列出所有主要學科依賴的東西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只能等到需要的時候再補吧。話雖如此,堅實的數理基礎依然是必要的(對理工科而言)。社會科學我不懂,只看過少數一些書籍,大多還不是導論性的。

那麼應該怎樣快速了解一門學科的必備基礎呢?我的方法是查一個專業的培養計劃,一個專業的低年級課程顯然就是所需的基礎了。我們學校在這一點上做的不錯,所有的培養計劃都是公開的,而且大多數課程都列出了使用教材和參考書籍。

2.
第二個問題是各學科的導論的閱讀順序。怎樣的閱讀順序能提高效率?

這個問題也是太大了,我更是兩眼一抹黑。在科研中,大多數人也都是碰到問題後,再反過來補基礎知識。就導論而言,針對的一般是大一新生,所以順序具體怎樣,並沒有太大關係,(我瞎扯的)何況導論本身就會涵蓋一些必備的其他知識吧。在讀一本導論的時候,自然就會知道自己需要什麼知識儲備。如果真的想有一個完美的順序(大概不可能?),還是建議一個個查專業培養計劃然後自己制定。

3.
有沒有大致介紹所有學科的書?主要就是給個學科的目錄。

我參考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學科分類與代碼簡表(國家標準GBT 13745-2009),共設62個一級學科或學科群、676個二級學科或學科群、2382個三級學科。雖然二級學科、三級學科交叉得厲害使得如何分類都不妥當,一級學科依舊是可參考的。其他的人也提到了一些可能更科學的選擇,國際教育標準分類法、美國教育分科分類等等。這些中隨便選一個都可以,參考中國分類的好處是能對應上中國的專業培養計劃。

4.
英語能力非常非常非常重要。我在讀某些翻譯過來的教材的時候,一些地方一頭霧水,等到查了原版內容才能明白什麼意思。讀這些翻譯書的時候(一些譯者簡直是魔鬼),手裡應該舉著火把……當然被GRE虐得死去活來的英語渣渣也沒有資格說題主就是啦。

5.
牛津通識讀本(『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是好書,我早就入手了譯林版所有已出的雙語版,(比原版便宜)未來據說會出滿100本。不過並不是所有內容都適合初學者的,在它們中也有閱讀順序,而且每本書實在都太淺了。btw我認為果殼上的各領域入門書單不是很好,質量參差不齊。

6.
若決定了要讀某個學科的導論書,最好精讀,跟大學裡學習一門課一樣,做筆記、做題、常複習。倘若是讀完幾個月後就忘得一乾二淨了,想必誰都不樂意吧?這也能為後續的進一步學習了解打好基礎。

7.
科普書應該看,但不要只看科普。特別在那些數學、物理、哲學方向容易跑偏成為民科。永遠虛心請教專業人員。很多方向入坑需謹慎……

8.
分清主次,喧賓奪主是大忌。對我而言,學習科研才是主業,在讀專業教材、刷GT、看paper、做實驗的時間之外才可以讀其他書。但是也沒剩多少時間了。正是如此,其他學科我並沒有太多時間了解。忙完這幾年大概會有空閑時間吧(所謂人生最大錯覺)?或許真正地達成夢想,這輩子已無力完成,但如胡適所說,怕什麼真理無窮,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

9.
想到再補充。

10. 渣渣胡說這麼多也夠恬不知恥的了……共勉。


先學英語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看到題目首先就想到了莊子的這句話。

題主想要所有學科的目錄,可以看教育部的一級學科的目錄,有110個。 http://wapbaike.baidu.com/view/5496044.htm?uid=2E73023E50EB97F7EB9E0BCC488D161Bssid=0pu=usm%400%2Csz%401320_1004%2Cta%40iphone_2_4.4_11_2.0bd_page_type=1from=844bst=3step=2net=1ldr=0statwiki=1bk_fr=chain

或者國家技術監督局的一級學科,有58個。 http://wapbaike.baidu.com/view/3327000.htm?uid=2E73023E50EB97F7EB9E0BCC488D161Bssid=0pu=usm%400%2Csz%401320_1004%2Cta%40iphone_2_4.4_11_2.0bd_page_type=1from=844bst=3step=2net=1ldr=0statwiki=1

題主可以看一下這些目錄,基本上是數學,物理學這樣的算一級學科。以下還有很多二級,三級學科,比如數論,拓撲,光學之類的。更何況現在還有很多新興學科,交叉學科,想要了解真的是了解不完。而且看個導論了解個大概,真的用處不大。就算您說我就想看,不管有用沒用,看書也得花不少時間不少,您也得看看這時間花的合適不合適不是。

所以我建議您還是別想著說把所有的學科都了解一遍,不如就看看叫啥名,有那個感興趣的,用的上的,能裝逼的,找來看看,想深入也可以,不想看了就干點別的,好玩的多著呢。


1.你不該這樣做

2.你不會這樣做

不為什麼,只是這並不是一個足夠合理的目標。

我曾經嘗試過做這事,什麼文學、藝術、哲學、體育鍛煉、天文地理、計算機、文化、歷史、政治……除了我最捉雞的數學,基本都看過一些。

要問我有什麼收穫,挺多的,走在路上可以說出旁邊的植物名稱、石頭種類;看體育比賽可以給別人當解說;有人做客可以親自下廚給他們做幾道菜;聊天或者寫文章的時候可以引用幾句古詩文;去博物館可以跟人解釋藝術流派;看電影可以洋洋洒洒一篇影評;去旅遊可以給人當導遊;可以自己修電腦;可以編個程序完成簡單的任務;寫科幻小說也不用慢慢找資料;在夏季的夜晚跟別人在山頭說星星;跟人辯論永遠不虛;不會被記者隨便誤導……有用嗎?挺有用,讓我的生活變得充實而有意義,讓圍繞我的人際關係變得更密切,讓我這人變得更「實用」,有一段時間我甚至感覺到自己是多麼的牛逼,不禁自我膨脹起來。

然後這一切錯覺很快就煙消雲散,風定天清,一切烏有。跟專家說話,也許我能接上前五分鐘的話,接下來便啞口無言;從我現有的知識中思考出一些問題,卻發現我的知識並不足以解決這些問題。我逐漸發覺,自己的知識是那麼的貧乏,自己的理解是多麼的淺薄。而當我後來發現對某兩個方向才是特別感興趣的時候,大悟,大誤,於是我就走上了深刻鑽研那兩個方向的道路,我知道那才是我所需要的。

三百年前,一切的學科都還不是很深入,你可以很輕鬆的把每個學科都學一下,把每個地方都去一下,然後你就可以說是一個博物學家了。但是幾百年來,數百億人的前赴後繼,讓每個學科都變得更深入,分出了璀璨的枝條,只看導論並不能滿足一個好奇的人,不能使一個學科前進一步,這大概也就是博物學衰落的原因——因為它的子孫們都在茁壯成長。

什麼都了解一點並不是壞事,可以給你的生活極大的便利,可以鍛煉思考的能力,但這不需要什麼導論都看一遍,維基上過一遍,用OneNote做做筆記,夠了。我沒有太多涉及到理工科的基礎知識,因為那些剛好比高中深入一點又只深入了一點的知識實在沒什麼用,理工科要是真感興趣至少也是半輩子進去了。怎麼說呢,相比起人所發展的知識,人的生命實在是過於短暫了,一個真正好奇的人不會只停留在導論上。

再說了,真的要把所有科的導論看一遍可不容易,演算法導論也叫導論。


來來來,這本演算法導論拿去看


說個中文系列叢書,包括的學科很多,各學科基本知識體系介紹得比較全面,且淺顯易懂,可以培養興趣。

這個叢書叫做【人文社會科學是什麼叢書】,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一共二十本,包括有:

《經濟學是什麼》《美學是什麼》《文學是什麼》《心理學是什麼》《倫理學是什麼》《人類學是什麼》《歷史學是什麼》《管理學是什麼》《軍事學是什麼》《社會學是什麼》《邏輯學是什麼》等等。

感覺挺符合題主的要求,可以對各學科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又是一些比較有經驗的教授撰寫的。例如,經濟學那本的作者是梁小民教授,眾所周知的曼昆經濟學原理的譯者,長年致力於國內的經濟學教學和普及的一位學者。質量有保證。

。。。。。。。。。。。。。。。。。跑題分界線。。。。。。。。

好像跑題了,汗。

可參考國際教育標準分類法(UNESCO UIS)涵蓋了一個人整個生命各個階段所能接觸到的教育課程。

美國教育分科分類(CIP) 學科群簡表網上可以查到。

還有英國的JACS,澳洲的ANZSRC的學科群簡表和學科標準之大類列表,國內的學科分類與代碼國家標準可以參考。

先查學科名稱,再找書了。


推薦閱讀北京大學出版社的通識教育系列。該書採取講座形式編寫,內容通俗易懂、深入淺出,作者基本都是知名學者。不足之處是:基本都是人文社會科學類,自然科學類的極少。


我是看百度百科。。。。


我倒是收集了一些技術和學科用來做一個人類的科技樹。

嗯……有十幾萬個小分類……而且還不全……

假設我一分鐘整理一條,一天工作12個小時,大概能完成500個小類的整理。就按15W來算,也要整整300天……而且還不包括更深入的聯繫整理,整理順序還不能出錯,學科信息還要方便獲得,一些小學科不查論文連描述都查不到。還得不休息,不考慮生病過節斷網……

一年時間……

吃飯都沒錢吃……哪兒還有空干這個……

所以,這個問題真的是太難回答了……

如果有幸能在幾十年後整完,emmmm,那我發出來……

多虧啊……噗……哈哈哈哈。


您和我在做同樣的事情,不過不同之處在於,我是以政治學為圓心,逐漸擴散地通過導論性著作接觸其它學科,為的是給政治學提供新的視角和反思。

先佔坑,待寒假再詳細回復這個問題


起名叫導論之類的經常是大部頭...

流體動力學導論

演算法導論

基礎有機化學

.....


近代學科導論脫離不了初高中歷史課本人物選修那一本上的人物,按著人來就可以了。不建議覆蓋理科內容,還有前沿科學,因為對數學的要求太高。所謂興趣,當年我也豪情壯志想學貫中西,只是後來入了哲學的坑,到現在還是出不來。


我覺得每個人在上大學報專業之前都應該干這件事情


不少專業都有《xxx導論》的一本書,這種事情會上癮的,建議用少量空閑時間看,別問我怎麼知道的


數學不好,就不要看物理方面,信息類也算了。因為數學好的,也不一定都明白。


前幾天我也在想這麼做,可能是因為好奇心吧,想看一看別人能用一生研究的東西到底有什麼吸引力。

目前看了幾本關於經濟學的書籍,買了哲學的(數學什麼的,我也不懂),另外網易公開課也是不錯的選擇。


數學,可以讀一下《怎樣解題》,還有俄羅斯的一系列中文版教材,尤其是數學分析,還有那一套習題集


推薦閱讀:

如果中國的男女比例突然變的和理工科院校接近(比如7比1),那麼會發生什麼?女性地位會得到很大提升嗎?
有哪些理工科專業,如生物學、地質學、地理學等,學習內容偏向記憶、背誦,對於數學依賴很少?
有啥和計算機無關的有用技能能自學呢?
特斯拉憑藉什麼在汽車界異軍突起?從電動到無人車,傳統行業看的望眼欲穿?
線性代數、高等數學、概率論為什麼能夠成為大學許多專業的必修課?請從這些學科的研究對象加以舉例說明。?

TAG:社會科學 | 自然科學 | 理工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