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共和》中,日本國民為何對天皇有近乎狂熱的信仰?
最近在看《走向共和》,對於在購買吉野號軍艦一事上日本國民的表現,有兩點不太明白
- 當得知天皇為購買吉野號每天只吃一頓飯時,國民表現得極為自責,例如海軍士兵帶頭不吃飯。我想問,日本國民為何對天皇有這種近乎狂熱的信仰?
- 電視劇用購買吉野號一事來表現日本國民對建設海軍,超越清朝那種急迫的心態,在我看來近乎於焦躁。歷史上是這樣子嗎?是的話,日本國民的這種心態是如何形成的?
近代日本對天皇的狂熱99%都是因為歐洲人,他們發明了現代社會管理的技術,比如義務教育,比如愛國主義,比如商業媒體,比如基層行政體系,這些在封建時代的日本都是完全不存在的。
日本古代天皇的存在感很低,大部分民眾知道將軍就不錯了,知道天皇的起碼都是985211畢業生了,現在這套天皇當家的體系完全出於維新派的設計。最後一任將軍自己都被洗腦得差不多了,覺得自己是反賊,天皇是正統。
其實你想想,1945年的時候中國農村,尤其是少數民族地區有多少人知道委員長,1955年又有多少人知道毛主席,就知道現代社會管理的威力了。雖然過去管理手段單調,但是人也傻啊,面對西方傳來的社會改造技術根本沒有還手之力。
至於國民的表現,1904年與英國結盟時上街狂歡慶祝的,與1942年打垮英國時上街慶祝的,都是日本人,要逆轉一代人對某個事情的看法,有5年大規模宣傳就夠了,何況都不是一代人了。
2003年的時候,有多少中國人知道JOBS這人?才過了幾年一幫人就哭著喊著要認幫主做乾爹了。
長崎事件
1.並沒有天皇為購買吉野只吃一頓飯的事。此事為中國自創歷史發明。2.就此發明出來的歷史,無法做進一步的討論,因為它不是事實。3.日本擴充海軍,在十九世紀八十年代末。此前海軍主要是幕府留下的舊戰艦。1886年,北洋艦隊在長崎鬧出了長崎事件,日本從此開始擴充海軍。黃海海戰的日本戰艦,只有比睿扶桑是70年代產品。90年代船隻,唯有吉野和秋津洲。4.甲午前日本舉國之力造的船是有的------是一萬二千噸級的富士,八島,是定遠的1.7倍。但是他們都是此前籌款,甲午開戰後才訂造,1897年才能入役。1893年日本議會屢次否決海軍預算,爭執不下,政府請天皇出面,下詔書從皇室經費里每年撥30萬日元,並要求官員減10%的薪水來湊造艦費用,為期六年。天皇的表態嚇退了反對黨派,預算得以通過。日本在英國訂購了單價一千萬日元的萬噸戰艦兩艘。
沒有隻吃一頓飯的事,更和吉野沒關係。
5.日本人的國民性,即是原始軍國社會的投射。這種社會也不是明治弄的,這從日本幕府開創就有了。日本人極端的盡責和苛刻,極端的重視勇武,主臣關係貫徹上下,是最高的道德準則。日本人並不是忠於天皇,而是他一定要找個主來忠。日本人的雖死不顧,與其說是表現忠,不是說是表現勇。在他們沿襲自歷史的價值觀里,站隊站錯了無所謂,只要你勇武,就能像真田幸村一樣為人稱頌-----雖然真田從未表現過對天皇有什麼忠的,他對豐臣家的忠也不怎麼可靠。這和民族性無關,非常贊同孟德爾的觀點。
統治者總有辦法讓自己得到崇拜,而歷史上最多見的是通過宗教。到了近現代,更有各種理論各種方法來達到這一目標。
日本顯然是雙管齊下的結果。這和之後某宇宙真理教的個人崇拜區別不大。
為何戰時日本人對天皇的崇拜屢遭詬病呢?
很簡單,他們崇拜的偶像最終失敗了,敗得很難看。也有一個情況類似的國家,它們在輿論方面的情況也是類似的。想想朝鮮。簡單說一下日本近代史,日本最開始是學習中國的(廢話),於是有了天皇,幕府,家臣等等,但是呢,其實天皇在日本歷史上有實際權利的時間不多,大多數時間都是誰有兵權誰是老大,但是,你有實權也做不了天皇,這裡分兩部分,一部分就像當年的三國,曹操再厲害也要挾天子以令諸侯,想當什麼官你得去向皇上申請,這在日本也是一樣,你不要天皇自己玩就是事出無名,誰都能幹你,第二是到日本明治維新為止,日本的社會階級非常固化,你是武士你一輩子都是武士,你是平足武士(就是最低檔武士)你就是亂軍中把上將首級取了你也還是平足武士,天皇也是如此,就是再落魄,從有天皇那天開始他200多代都是天皇,一個立在那200多代的天皇已經變成了一個全民偶像了,順便一說,當年日本來和我們宣戰的時候就有這麼一條,說你們的皇帝總換,今天是清朝明天是明朝,你們皇帝不正統,你看我們皇帝,200多代一直延續到現在,所以我們是最正統。
綜合以上兩點,我想日本人對天皇的崇拜應該就比較容易理解了,再多說兩句,日本當年和中國一樣被列強給打了,一樣賠錢簽協議,然後我大和民族的m精神發揮作用了,誰厲害我學誰,於是明治維新,推翻了以前的舊環境,明治維新都幹了什麼呢,明治維新把以前的社會等級拉平了,不再是你是什麼永遠是什麼了,士農工商可以互相轉換,盤活了經濟,在文化上有個很有趣的現象,日本人以前是只有名沒有姓的,只有武士有姓,天皇其實也沒有姓,維新之後呢,天皇發動全民加姓活動,所有人必須給自己起個姓,之後姓才在日本普及,所以你會發現日本什麼怪姓都有,沒記錯的話日本姓好像比我們多很多很多,阿拉拉~好像跑題了~以上~回答完畢~看下《菊與刀》就知道了
拋開精神信仰層面的宣傳包裝不說
現實層面日本天皇的一個特徵就是——穩定,與我天朝隔三差五就改朝換代、天子的「神·皇」一體不同日本的天皇早早就被架空了世俗的權力,但反而保證了他的「安全」,因此每次「換代」都只是將軍、首相在變,天皇卻從來沒有被「改朝」過所以信仰天皇,也成為了所有將軍、首相、國民的默認選項日本憑藉當時的政府的收入仍不足以支付費用過於之巨的「吉野」號,為此日本天皇為籌集資金購買「吉野」,甚至宣布自己從此到擊敗大清國一日只吃一餐,皇太后捐出了自己的首飾,由於天皇的舉動激起民眾的民族自尊,使得民眾踴躍捐獻購買「吉野」,日本商人和民間發起了「『吉野號』募捐會」,後來募集到的銀兩可以買三艘「吉野號」。半年後,日本政府把吉野開回了自己的港口,首任艦長為日本海軍大佐河原要一。
從吉野號的裝備性能來看:
「吉野」艦大量裝備了當時被中國稱為快炮的大口徑速射炮。主炮選用4門英國阿姆斯特朗公司生產的6寸40倍口徑速射炮,火炮膛長6096毫米,彈頭重45.4公斤,初速671米/秒,有效射程8600米,射速7發/分鐘。其中2門分別安裝在軍艦首尾樓甲板上,首先打響豐島海戰的就是艦首的那門。另外2門的安裝位置則比較特殊,分別布置在首樓末端主甲板兩側的耳台內,顯然是出於船頭對敵作戰時獲得最大火力的傳統設計思路,因為這樣「吉野」艦在艦首方向就可以得到3門6寸主炮的火力,為了使安裝在耳台內的這2門6寸炮的前向射界更為開闊,首樓尾部各向內側削去了一塊,這一獨特的設計,也是識別「吉野」的重要外觀特徵。從安裝了6寸主炮的耳台再往後,軍艦兩舷至尾樓之間還設計有多達8個耳台,各配置1門4.7寸40倍口徑速射炮,形成了密集的舷側火力,這些速射炮同樣是英國阿姆斯特朗公司製造,膛長4801毫米,彈重18.1公斤,初速467米/秒,有效射程7000米。這些可怖的大口徑速射炮均採用了厚度為4.5英寸的後部敞開式炮罩進行防護,除此之外「吉野」艦的武備還有密布軍艦各處的22門47毫米口徑哈乞開斯單管速射炮,以及多達5具的14英寸魚雷發射管,和艦首水下鋒利如刃的撞角。似乎是嫌這些武器的威力還顯不足,想為之增加一點腳註,瓦茨給「吉野」艦還配備上了剛剛問世不久的專用火炮測距儀,這意味著「吉野」艦火炮的瞄準、測距將更為準確、便捷,戰力可以得到倍增。同時具備了快捷的航速和威勢的武器,使得「吉野」的威力無與倫比,被譽為當時世界最優秀的巡洋艦。這也是日本想趕超中國海軍的重要轉折點坊間經常流傳本艦原為李鴻章所訂,不過因資金不足,最終由日本人購得,但事實並不如此。實際上那艘清廷購買失敗的戰艦,是智利海軍購買的布蘭科?恩卡拉達(Blance Encalada)號。該艦配有八英寸(203mm)炮兩門、六英寸(152mm)速射炮十門、47mm速射炮十二門、魚雷發射管五門,除航速慢半節以外,火力和裝甲都在「吉野」號之上。甲午戰爭爆發後,清政府與智利接洽購買此艦,而日本政府也極力爭購以阻撓清政府,世界輿論認為此艦乃「中日海戰,孰得孰勝」。李鴻章與駐英公使龔照瑗等曾極力謀求購得此艦,但因智利方面忽允忽翻,不斷漲價,及至最後竟表示無論中國出多少錢都不再出售,據西方人士推測,是日本從中作梗所致。那時候日本維新派開始提倡學習西方文化,日本國民對歐洲先進思想比較崇拜,在國內也被大幅渲染,因此才有此心態
這個問題可以寫一本書,簡單說下:1、絕不是一兩個事件能造成這樣局面的,要知道這是讓整個民族根深蒂固地信仰,那是上千年的沿襲。2、有人拿毛主席來做對比,這是不合適,毛本身的造神運動如同希特勒、斯大林一樣,或者說跟相聲界的郭德綱一樣,這是絕戶計,延續不了的。3、從一點來說,日本歷史上全盤學華,但唯有不肯引入道教,佛教傳入日本也是一波三折,遠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容易,其中事涉權臣爭鬥前後百年才搞定。究其原因就是,日本本身的神道教是延續千年的信仰,和天皇的結合,更讓日本人很容易就接受天皇神化,要知道人家的天皇可跟咱們的皇帝不同,延續上千年了(出現過很多女皇),所以日本才是君權神授的貫徹執行者,咱們中國向來是群雄逐鹿,誰有實力誰老大。4、您想,天皇他不是人,是當世的神,能不狂熱崇拜嗎?想想那麼多詭異的邪教,之所以很多人狂熱崇拜不就是宣稱有現世神嗎?
天皇的地位,基本上1945年之前在日本是神的存在,至少在普通人心目里不僅僅是作為政治領袖,甚至是整個國家的標誌。在尊王攘夷時期,薩長的主要政治手段就是控制公家以獲得和幕府對著乾的資格,借天皇宣揚民族主義,成為早已不滿幕府的各階級共同的希望寄託。而萬世一系的歷史,維新後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威信的神化,天皇基本上是作為日本近代民族主義的代表出現的,以至於麥克阿瑟都只敢想想對天皇動手,要是真動了,搞不好真的一億玉碎了。
至於買船的狂熱,表層原因是天皇以身作則,深層原因與當時的形勢有關。
從整個世界的形勢來看,大英帝國正處於維多利亞時代的全盛期,索爾斯伯里在位,這一階段的大英的國際關係史都是圍繞著遏制沙俄而存在,在克里米亞,在巴爾幹,在土耳其,在印度,基本上能堵老毛子絕不手軟。
但是現在問題來了:在遠東沙俄不斷蠶食大清,而且怎麼給他家賣兵船他都不爭氣,該簽不該簽的條約都照簽,居然讓沙俄獲得了黑龍江的出海口還有海參崴港,甚至還有個裱糊匠不聽話想搞以夷制夷,怎麼看都要被沙俄上高地的節奏。這對大英帝國在遠東的利益是巨大威脅。怎麼辦捏?最直接的解決方案,在遠東扶植一個能夠遏制沙俄的強權。正好日本搞明治維新,剛開始睜開眼睛被弱肉強食的國際秩序給嚇得飯也吃不下,一心只想著富國強兵。於是,臭味相投一拍即合,英日同盟出爐。日本此時當然急,基本上後進國家開局都要給大哥當小弟,但大哥總是不缺小弟的,日本想趕上帝國主義的最後一班列車抱上英國大腿,就必須自己爭氣,在遠東取代大清成為英國遏制沙俄的重要戰略夥伴。若日本不爭氣,英國萬一回頭又去扶植大清,日本將失去一個關鍵的發展機遇期。可是大清雖比不過沙俄,比日本還是強一些的,至少看起來是。可以說這個時候日本就是在趕一個關鍵的歷史節點,趕上了就能脫亞入歐,趕不上...可能就變成下一個朝鮮了。所以舉國上下榨乾全力,到什麼程度?大量日本少女去東南亞做妓女賺外匯,最後成為他鄉鬼。對民眾這種程度的壓榨,民怨不起是不可能的,可是又沒有精力去搞維穩,國內經歷戊辰戰爭,西南戰爭之後局勢不容再有波動。這種時候只能靠在百姓心目中至高無上存在的國家代表~天皇來做做樣子以身作則,起到一個平民怨維護社會穩定的政治效果。
這只是一個角度,歡迎討論。以上在一個民族上升時期,人民對領袖都是追捧的
信仰,對自己信仰的東西都是這麼的熱衷
書記 孟德爾 的提法不妥
民族主義這些伴隨著歐洲人擴張在全世界發展起來, 但說是原因就不大對得上, 這就好比說炸藥爆炸是因為導火線, 而完全不提炸藥本身的易爆性
要說原因, 恐怕和東亞的級社會的傳統, 以及在現代化過程中舊有社會結構崩潰重構, 中間結構的合法性喪失, 並向等級金字塔的頂端(最高政治領導人/天皇)轉移有關因為他們有病
假如中國奮力製造一百艘航母,十個航天站戰勝美國,我也天天只吃一頓飯。
推薦閱讀:
※二戰後的德國和日本為什麼在很多中國人的心中地位是不一樣的?
※德國在二戰時奉行種族主義,為什麼還要和黃種的日本結盟?
※1990 年代在高位接盤的日本人,在房價崩潰後都怎麼樣了?
※日式傳統旅館的定位到底什麼樣的?
※日本族裔在巴西是一個怎樣的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