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小孩子理解,有些事兒別人能做,自己不能做?
尤其是關於禮貌等家教問題
謝 @劉柯邀。先讓我們來看看,當孩子不理解別人(不懂禮貌)的時候,家長或者看護人通常會怎麼做呢?
1. 說教:很多父母都喜歡採取說教的方式來勸說孩子,比如最常見的『你應該把玩具/吃的分給小朋友啊,這才是懂禮貌的孩子,好不好?』,尤其是老人們,特別喜歡強迫3歲以下的孩子分享自己的玩具和食物。這些說辭是要求孩子做個好孩子、做個懂禮貌的孩子,其背後的含義是:如果你不這麼做,你就不好、不乖了。這種說教往往令孩子覺得很困惑。而有的女性看護人則喜歡長篇大論地對孩子的行為發表意見,卻不知道孩子早已在長篇大論的說教中迷失了。
2. 恐嚇:這種也很常見,例如『快點把東西收拾好,不然媽媽不要你了/走了/不愛你了』,或者『你要是不聽話,待會兒你就別想吃飯/玩遊戲/出門了』,或者『你再不聽話,一會我告訴你爸爸/媽媽,看他/她打不死你!』這基本是不拿小孩當『人』看,只是作為實驗中的小白鼠一樣給予消極刺激——即使孩子聽話了,也容易缺乏安全感;並且一旦取消了消極刺激/懲罰,孩子就容易撒歡地做那些被禁止的事。3. 命令:這種就更好理解了,例如『把你的東西分小朋友一半!』,『不許說話!』等等。當孩子還沒有發展出自我意識之前(2歲之前),多半比較聽話,這時候直接用命令的方式可謂簡單粗暴『有效』;但當孩子大一點之後,一味地命令則容易加劇孩子的『逆反』或者『叛逆』,所以我們經常看見有的媽媽在公眾場合抓狂地命令孩子,卻毫無效果,最後變為恐嚇、破口大罵以及出手揍娃。
4. 批評:我們實在是太喜歡批評人了,因為我們就是被自己的父母給批評大的。批評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指責別人的不對,例如『你的表現真是太差勁了!』,『你看看,別的小朋友都沒說話,你怎麼就不能安靜一點呢?』這種方式對於自尊心比較強的孩子(或者說在孩子臉皮還沒變厚之前)比較有用,會讓孩子感到內疚、慚愧,但是對於還不能理解別人的想法的孩子,以及習慣了批評的孩子幾乎無效。5. 孤立:有的家長喜歡在孩子做了不該做的事以後,採取孤立和迴避的態度,讓孩子意識到這樣做是不對的。可是,孤立很容易給孩子造成心理上的不安全感,同時也無法真正讓孩子理解為什麼這樣做是不對的。有的家長雖然沒有刻意孤立孩子,但是夫妻意見太一致了——媽媽一開口罵人,爸爸不分青紅皂白就開始打人——沒有人站在孩子的立場去勸解和開導,也會讓孩子覺得自己被孤立了。6. 表揚:在孩子做得好的時候予以表揚。雖然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做到的很少,因為很多成人以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孩子,覺得『孩子本應如此』,做到了是理所應當的,做得不好才該好好教育。7. 忽略:曾經在北京的新光天地電梯里,看見有個滿身名牌的年輕媽媽,對於自己孩子的哭泣求饒不聞不問。當時孩子一直哭著『媽媽,對不起!對不起!我知道我錯了!你理一下我好嗎?』可是這位媽媽直接無視了孩子,不為所動。8. 直接懲罰:這也是很常見的處理辦法了,畢竟很多父母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打一頓,下次就不敢了。關於這個問題我曾回答過:如何科學地打孩子? - Cecilia 的回答 在此不詳述了9.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當孩子打人時,家長就打孩子,讓孩子能夠『換位思考』。這種做法對於4歲以上的孩子有一定作用,但是對小一點的孩子,只會覺得自己被打了。10. 啟發誘導:反覆勸導孩子,這樣做對不對,為什麼不對,然後要求孩子複述。這種做法依然是對大一點的孩子更有效。
那些選擇破口大罵或者暴打一頓的家長,其實是在對於自己『沒法管教孩子』的無能感的宣洩。回顧上述處理方法,有助於我們分清自己慣用的辦法是什麼,以及是否有其他溫和有效的替代方案。
下面說回正題。題主想讓小孩子理解別人,但遺憾的是,小孩子是很難理解別人的,尤其是4歲以下的孩子。@zack西西爸 提到了皮亞傑的認知理論,而在1978年,心理學家又提出名為『心理理論』的說法,大意是孩子要到4歲左右,才能逐漸了解到自己和別人所感知、所想、所做是不同的。因此,儘管有人提到了需要教會孩子『換位思考』,但卻不一定對4歲以下的孩子有效。心理學家們曾做過一個實驗,他們向孩子們講述這樣一個故事:小強有一個紙筒,小麗有一個塑料盒,塑料盒裡有一個小球。小麗蓋上塑料盒蓋,離開了房間,這時,小強把球從小麗的塑料盒裡拿出來,放到自己的紙筒里。小麗回來以後想玩小球,會去哪裡找呢?3-6歲的孩子們回答這個問題的正確概率分別是25%,38.8%,61.4%,78.3%(王益文,張文新,2002)。也就是說,大多數3歲孩子通過故事已經知道了小球改變了位置,而他們認為故事裡的小麗也同樣知道這一點,將「自己的心理」與「他人的心理」混淆了。這是因為大多數3歲的孩子心理理論(Theory of Mind)能力還不夠成熟,這種能力能讓個體憑藉一定的知識系統對他人的心理狀態進行推測,並據此對他人的行為作出因果性的預測和解釋。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總覺得和還沒上幼兒園的『熊孩子』溝通起來太費勁兒:明明看起來如此簡單的道理,他怎麼就不明白呢?明明答應了的事,怎麼說變就變呢?
所以,如何讓孩子理解別人,我覺得這是個偽命題,至少對於4歲以下的孩子來說,他們是無法理解別人的——連理解自己都略顯困難。所以,需要區分年齡段和個體情況來予以引導。1. 對於4歲以下的小孩子,儘管他們不能理解別人,但你卻可以試圖去理解他們,並從他們的角度出發提出解決方案;這才是最有效的。先說說我家小萌抓眼鏡這種『不禮貌』的行為。小萌8個月時,覺得眼鏡很新奇、很好玩,應該是一種可以玩的玩具:你看,媽媽都戴在眼睛前面玩了呢!當時,我們的做法是讓他玩一副不要了的平光眼鏡,作為『替代』,滿足他想玩眼鏡的需求,同時又不至於抓掉我的眼鏡。
到小萌11個月時,他已經了解眼鏡不是玩具了,但是他還是會突然來抓我的眼鏡,一旦觀察到我瞬間激烈的反應,就會咯咯咯地笑。這時,他會覺得『抓媽媽的眼鏡』是一個有趣的遊戲。當時,我們的做法是在他抓掉眼鏡時表現得非常平靜,就像沒有看見他的行為一樣;但是,當他抓起地上的小球時,我們會表現得非常激動和驚喜。很快,小萌就喪失了抓眼鏡的興趣,而是利用其它玩具和我們互動了。到小萌14個月時,有一次,他又突然地抓取了我的眼鏡,並且哭哭嚷嚷的,希望我陪他玩耍。此時,『抓眼鏡』對他來說,是引起我注意力的辦法;但顯然,這並不是我想要的。所以我們給了他一個鈴鐺,只要他搖晃鈴鐺,我就放下手裡的事來回應他。小萌16個月時,已經不再抓我的眼鏡了。他不僅會幫我尋找『眼鏡到底放哪兒了』,還會幫我戴上眼鏡。
很多時候,在大人看來小孩子『不懂禮貌』的行為,其實是孩子在表達自己訴求的方式——如果根本的需求得到了滿足,又約定好新的表達方式,就能有效地解決這一所謂的問題。
2. 對於4歲以上的孩子,需要嘗試讓他們去理解社會規則、別人的感受等,從而形成使其受益終身的『換位思考』方式。當孩子滿4歲以後,心智發展會進入高速增長期。這時可以教給孩子什麼叫『換位思考』,幫助他們了解別人的感受。我覺得有幾種方式是值得推薦的:1. 預先學習。繪本或者故事正是很好的『預演』方式。例如《David, No!》等繪本裡面列出了很多小孩子調皮搗蛋的行為,和孩子一起讀這類繪本,有助於孩子提前形成約束和規則,從而避免出現上述行為。這類繪本很多,可以買一整套陸續學習。
2. 場景再現。當制止孩子不禮貌的行為以後,等父母和孩子都冷靜下來時,需要重現當時的場景,予以教育。例如孩子在公眾場合大哭大鬧後,可以回家以後由爸爸或者媽媽表演孩子的行為,並告訴孩子:這樣是沒法達到目的,並且會影響到別人的!接下來,注意了,需要進一步教育孩子,詢問『這種做法對嗎?』如果孩子說『對』,那就明確告訴孩子『不對』,並解釋原因——直到孩子能說出『不對』,再予以表揚和肯定。連續幾天進行這樣的場景重現教育,對孩子形成禮貌的行為是非常有幫助的。3. 以身作則。當孩子具有自我意識以後,會不僅僅『聽』父母怎麼說,還會『看』父母怎麼做:如果父母言行不一,就會讓孩子感到困惑,進而教育孩子時事倍功半。例如,有的媽媽希望孩子不要大吵大鬧,但是教育方式確實拚命喊著,『別哭了!煩死了!別吵了!吵死了!』孩子會想,為什麼媽媽都可以大吵大鬧,卻要求我不能如此?很多父母喜歡言傳,不喜歡身教,是因為言傳很輕鬆,還因為他們從心底認為『我是你老子,我說的話你就該聽,即使我做不到,你也得做到』。這實際上是對孩子的不尊重,也是在毀壞自己的威信。
我們去參加幼教培訓的時候,有人跟老師提了這樣一個問題:
我和女兒一起到公園玩,她看到公園裡的花很漂亮,很想摘一朵下來,我告訴她不可以,因為公園裡的花是給大家看的。可是過了一會兒,有個男孩子過來,一下子就把那朵花摘掉了。
女兒問我:「為什麼哥哥可以摘,我不可以呢?」
老師是這樣回答的:
「因為哥哥還沒有長大哦。」
言下之意是哥哥還小,沒有懂得要愛護公物的道理。
這個問題推廣開來,比如有人在公共場合大吼大叫,有人亂丟垃圾,有人愛罵人,被孩子看見了,我們都可以這樣回答。
有時候,在公共場合大吼大叫的,也可能不是哥哥,而是叔叔。
我認為可以這樣回答:叔叔他還不明白這個道理,不知道不能在公共場合大吼大叫,等他明白這個道理,他就不會了。你看,爸爸媽媽是不是從來不在公共場合大吼大叫啊?
如果小朋友還是想把公園裡的花摘掉,或者在公共場合大吼大叫,你可以問他:
「寶貝,如果有好多小朋友跑來,把公園裡的花都摘掉了,你來就沒有花看了,你高不高興啊?」
「寶貝,如果每個人都在公共場合大吼大叫,你跟媽媽上街買東西的時候,都聽不清賣東西的阿姨說什麼話了,你覺得這樣好不好啊?」
在這些事情上,我認為可以從對方的角度切入,讓孩子明白,如果我們做了不好不禮貌的事情,會讓別人感覺不舒服。
我不太贊成給孩子講太多大道理,比如哥哥摘了花,說哥哥沒公德。
「我們一定要有公德,不能像哥哥那樣哦」
這樣的話,孩子有可能看不起哥哥,因為自己不摘花,有道德優越感。以後如果孩子養成了愛挑剔別人的習慣,也不太好。
大道理講太多孩子也煩,讓孩子嘗試去理解對方的感受,我認為是比較合適的。
對了,關於禮貌和家教等,我這裡主要是說叫孩子不破壞公物,不要傷害他人,不要亂弄別人的東西。
還有一點希望家長注意,在很多家長的意識里,見了叔叔阿姨一定要熱情的叫,才算有禮貌,嬸嬸奶奶叫表演個節目,一定要表演了才算聽話懂事。
我是不贊成強迫孩子做類似的事情的。有些孩子天性害羞,我覺得不喜歡叫不熟悉的大人,真的沒什麼,這時候父母來一句:「我們孩子還小,有點害羞不愛叫人」就過去了。
叫孩子表演節目,孩子願意表演當然好了,孩子不願意,父母也可以說「我家寶貝沒準備好,以後準備好了再表演吧」。
盡量不要叫孩子做那些自己不喜歡,要去迎合大人的事。
就這樣吧,謝謝你看完這一篇。這個問題讓我想起EE在前幾日鬧脾氣的事情:
我們一家三口出門,來到車上的時候,爸爸坐到了駕駛位。
我帶著EE坐到後排。
這時,EE趁著爸爸發動車子熱車的間隙爬到了爸爸的身上,坐在爸爸的腿上自己轉起了方向盤。
還很高興地說:「開車車了……」。
爸爸說:」EE,你要回媽媽那裡了,爸爸要開車出發了。「
說著,就把EE抱起來,要遞給我。
這下,小傢伙馬上就不樂意了,一邊掙扎一邊哭喊著:」為什麼爸爸(能)開車車,為什麼爸爸(能)開車車。嗚嗚……「
我把他接過來,試圖安撫他並跟他講道理,讓他明白汽車是要大人才能開。但是發現,他完全不能理解也不接受……
於是,我跟他說:」等你18歲的時候,你就能開車了。你告訴媽媽,你現在幾歲。「
EE:「2歲9個月!」
我:「那就還不能開車哦。」
EE:「2歲9個月不能開車車……」(經過這樣的處理,小傢伙雖然還是不太樂意,但是沒有大哭大叫了。)
-------------------------------分割線------------------------------------
我想,在生活中我們都會遇到同樣的問題,孩子總是不能理解為什麼不讓我做這件事情?為什麼哥哥姐姐就可以?爸爸媽媽就可以?
如果,從皮亞傑發生認知論中「自我中心主義「去理解,在兒童心理發展的初期,他們的自我和外部世界還沒有明確分化開來。
孩子會把每一件事情都與自己的身體關聯起來,好像自己就是宇宙的中心一樣。
他們只能根據自己的需要和感情去判斷和理解事物、情境、同人的關係等,而完全不能採取別人的觀點,不去注意別人的意圖,不會從別人的角度去看問題,同樣不能按事物本身的規律和特點去看問題。特別是在6歲之前,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識還是比較明顯的。
這個現象皮亞傑用」三山實驗「來驗證過。
-------------------------------分割線------------------------------------
所以,有時候試圖跟小朋友通過講道理來說明有些事情「別人能做,你不能做」,似乎比較困難,因為他們做不到換位思考。那麼怎麼處理孩子會出現的這些問題呢?
我認為可以嘗試著這些方法:
· 直接用客觀存在的事實說話。比如,我就跟EE說的,你年齡還不夠。讓他慢慢建立一些對於規則的概念,就算不能理解,但也可以有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這樣的概念。
· 孩子不能換位,那咱們換位。把自己的角度放到孩子思考的位置上,嘗試想一下孩子為什麼會提出這個要求或疑問。然後嘗試讓孩子理解為什麼他不能做這個事情。
· 對於一些原則性的問題,比如說不能闖紅燈,那麼我們可以從「榜樣「的角度出發,以自己作為孩子的榜樣,態度堅決地,但不帶有個人情緒色彩(特別是責備的情緒)告訴孩子就算別人闖紅燈,我們也不能這樣做。
————
我每月會在我的育兒交流群講1次微課,寶爸寶媽對親子早教、親子閱讀、親子遊戲方面有興趣的,可以加我的小助手微信號:ibaybay01,會拉你入群,請備註「知乎」。
小孩子不受別的小孩影響是不可能的,不然就不會有孟母三遷的故事了。
不過呢,關於禮貌,家教,這一類的東西呢。給孩子佩戴獨一無二的徽章特別有用。第一批發展少先隊的孩子,真的是比大多數孩子禮貌努力得多,佩戴一道綱,兩道杠,三道杠的,優越感爆棚,但是也文明守紀,根正苗紅的多。如果這就是題主的目的,想辦法,讓他成為孩子王吧。他就算不理解,也會不自覺的跟別的孩子不一樣了呢。
當然,你要給他頒發一個屬於你們家的,獨一無二的,標誌著他的blue blood的標誌,比如你製作的手工徽章,比如他喜愛的動漫手辦的周邊。比如每次出門前你輕吻他的額頭,告訴他你一直以他為榮。
低頭看看眼前的紅領巾,越發鮮艷了呢。
--------------------------------------------------更新補充----------------------------------------------------------------------------
徽章也好,紅領巾也好,所有的實物都只是表徵,重要的是榮譽感。【不是優越感,我評論里表達得不夠準確】感謝 @柔王丸的補充評論:My son,我的兒子
The day you were born,
你出生的那天,
The very forest of Lorderan whispered the name:
整個洛丹倫的森林都在低語著這個名字:
Arthas.
阿爾薩斯。
My child,
孩子,
I watched with pride, as you grew into a weapon of righteousness.
我驕傲地看著你一天天長大,成為正義的化身。
Remember, our land has always been ruled with wisdom, and strength.
你要記住, 我們一直都是以智慧與力量統治這個國家。
And I know,
我也相信,
you would show restraint, when you exercising your great power.
你會在謹慎地使用自己強大的力量。
But the truest victory my son,
但是,真正的勝利,
Is stiring the hearts of your people.
我兒,是激勵人民的希望。
I told you this,
我告訴你這些
For when my days have come to the end.
是因為,總有一天,我的生命將抵達終點。
You, shall be king!
而你,將加冕為王!
----------------巫妖王之怒片頭 老國王的台詞我回憶了一下我小時候爸爸是怎麼樣做的。
當我小時候不明白為什麼表弟可以一邊看電視一邊吃飯,而我不能的時候,我爸爸只說了一句:
「因為他不是我的孩子。」言下之意就是,是我的孩子才能受我管教。今天再來看這個,當時我忘記了自己有沒有覺得不甘心,可是當小時候沒有辦法判別事件對錯,或者在不能更好的與我講道理的年紀里,爸爸這樣的做法確實培養了我一些好的習慣----我們稱之為氣質或者教養的好習慣----而不僅僅將我培養成是不做錯的事情的人而已。如今想來,爸爸這樣做的苦心在於,當他想將我培養得更出類拔萃而也能避免亂評價別人家的教育體制。在我看來,他的這句話是對的。-
教換位思考。
還記得去年《爸爸去哪兒》里張亮用情景模擬的方式教兒子「為什麼要尊重村長」么?張亮讓兒子自我想像成村長,然後張亮自己扮做小朋友,模擬了不同小朋友的表現,再問兒子:「如果你是村長,你會喜歡哪種小朋友?」
換位思考是中國教育傳統里很稀缺的事物,主要原因是大人也沒有換位思考的習慣,特別是在我們有「家長制」這樣一種「簡便快捷」的教育模式時。
我覺得最關鍵就是家長要養成講道理的習慣。大概誰也免不了偶爾衝動不講道理,作為成年人的家長應該有向孩子認錯的覺悟——這在「家長制」的傳統里看起來很荒謬。
以後等我有孩子了,我一定和他講道理。
當然,孩子肯定會有不講道理的時候。
這時候,我會告訴他:
我現在希望你跟我講道理,因為我在跟你講道理。如果你不講道理,我也不會講道理。如果我們倆都不講道理,我相信最後會哭的是你。
等他哭過幾次之後,就懂得珍惜「講道理」的機會了。
-小孩子就讓他試,最後總得自己吃虧才長記性。
有一句話什麼說的,人生就像洶湧的大海,你要麼為孩子弄艘航空母艦,要麼教他學游泳。
就你們那艘破船,省點心吧,讓他自己試去。講道理最無力。
不如言傳身教。年少時,母親從未對我講過任何人生哲理。
只是從她身上,學到了如何不諂媚權貴,如何正直做人,如何堅強生存,如何苦中作樂。她是我遇到的難得一見的才華橫溢、開朗樂觀又內心強大的女性。
儘管答主未婚,還沒資格回答這個問題。
但是以後的孩子,會和他一起成長。希望能用自己的行動告訴他。
怎樣才能不隨波逐流,不人云亦云,堅持原則和夢想,又能活得開心,富足,而不俗氣。與大家共勉。打,因為小孩子是不懂你說什麼的。先訓練他不會做。等他能聽懂了,再解釋為什麼。
上周回家娃說,samuel把jerry弄得很疼,jerry告訴了samuel爸爸,他爸爸竟然還笑呵呵的,也不生氣。samuel說他爸爸永遠那麼開心。
我說,他弄疼jerry對嗎?娃說不對。我說如果是你你爸會打你嗎?娃說不會,我爸不會打我,我爸會打死我…其實zz同學沒那麼誇張。他管起來很嚴格,不許的事情沒有商量餘地,經常批評的娃淚眼婆娑的,但是之後一定會抱著娃給他講他發火的原因和娃為什麼不能做的道理。所以娃雖嘴上說我爸好挫但是問起幼兒園裡誰爸爸最不挫,zz依然遙遙領先我爸對我的教育真的很棒
他從小就叫我不要做乖孩子,除了殺人放火沒良心的事,其他的百無禁忌。我從小就特別皮,干過壞事,被學校通報批評的事也沒少干,他從沒因為這些事打我,反而還會笑我說我有乃父之風。一般他覺得嚴重的事情,都是丟給我一本書讓我看完寫讀後感
我長這麼大他打過我三次,下手重,都是小學
一次是我和奶奶吵架摔了她的門,我不孝一次是出去打遊戲夜裡一點多才回家,我不愛惜自己一次是考差了自己模仿了我媽的簽名,我無信他說可惜我是姑娘家,如果我是個男孩子會絕對往死里揍我………………小孩,他愛幹啥幹啥,該揍就揍現在的家長,不捨得放手,又不捨得打,搞的孩子膽子心眼一塊小,唯唯諾諾的,怎麼能愉快的玩耍呢~這簡單呀,給他畫個餅然後以身作則,家大人自己都做不到你還要求孩子,
有些父母啊,既要
「別人家的小孩子怎麼能做你怎麼不能做?」又要
「如何讓小孩子理解,有些事兒別人能做,自己不能做?尤其是關於禮貌等家教問題」拜託放過小孩紙們好么。
以上但是有點抖機靈嫌疑,不過是實質的建議的話,家長最好靠言傳身教來教育孩子。自己做得好的話,孩子就會模仿。反之,光靠如何講道理也是沒有辦法的別人是誰?姑且認為是其他的孩子。
花了幾分鐘思考,也沒能舉出一個例子。
在同等條件下,究竟是什麼事,別的孩子能做,自己的孩子不能做。
中國近代最著名的loser阿Q曾經提出了一個難題:
「和尚摸得,我摸不得?」
小尼姑喜歡和尚摸,和尚就摸得,你阿Q摸不得。
——先決條件不同。
小尼姑不喜歡和尚摸,和尚摸了,你阿Q還是摸不得。
——別人做錯事,不是你犯錯的理由。謝金輝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寶寶最信服的人,因此父母應該在生活中,尤其是寶寶面前處理一些事情時,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這張是趕著去和聖誕老人打招呼!)比如你們遇到朋友都會熱情地問聲好,對方會無動於衷嗎?再適時提醒寶寶說「阿姨好或叔叔好!」對方會視而不見?倘若這樣,大人也可提醒對方應予以響應的回答,就說「孩子給您打招呼呢!」一般來說對方會積極回應的,除非他在異常情況下。當然,父母應該在日常生活中要滲透是非黑白,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從而增強寶寶的自信心,「我有禮貌我是好孩子」,才不與其他人比,尤其不當的行為。我們這個萌寶本來軟硬不吃,他的年齡比起全班同學小一些,現在變成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小可愛!為啥呢?就是因為他特有禮貌,善解人意。
作為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類似事情上的選擇。比用言語告訴孩子如何做更為重要。
但是,作為禮貌問題。我想再扯一點點科學。
孩子在6~7歲之前,基本上是不可能完全按照別人的眼光來認識自己的(成人禮貌的基礎是照顧到他人的想法)。和孩子談禮貌很大程度上就是讓腿部肌肉還沒有發育好的孩子學走路一樣不現實。可以參見:讓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論馬里蘭大學巴爾的摩郡分校:兒童發展心理學,實驗部分比較直接,可以從22:00開始看。
馬里蘭大學巴爾的摩郡分校:兒童發展心理學,青年和兒童的對比,可以從1:30開始看。看過之後,我相信,會刷新作為父母的認知的。對於很多家長來說。禮貌基本上就是見到人要叫。然後不要到別人家隨便翻,隨便拿。但是。孩子的大腦能夠真正意義上開始像成人一樣理解這些事情是需要大腦發育到一定程度才行的。如果說有人說有些孩子見人就叫,很乖巧很老實。其實她並不明白為什麼要這麼做。而一般來說。他們這麼做的絕大多數因素是因為害怕身邊監護人在她不做這些事情的時候給出的各種語言,眼神,手腳上的負面信息。而不是我們成人的那種基於文化,習俗等等的人類社會規則的認識而去做這些事情。這導致的後果是,相當一部分孩子在高中,乃至大學,見到長輩還喜歡用:大家好。或者很機械的從頭到腳一個個稱呼叫下來。對於理解這種規則表現出無興趣。只是那種對著父母的:「你們看到了吧,我都叫了,這下大家滿意了吧。」的心態來做這個事情。
對於這樣的禮貌問題,很多時候,一方面需要父母的耐心和理解,另外一方面,也需要社會和親戚環境的理解和支持。對於父母的要求,我覺得曾經的回答裡面已經說了很多了。本質上就是:科學的去認識和理解孩子的共性和個性。而對於社會大環境和親戚小環境。我覺得有心無力。我能做的就是對別人家孩子多理解和寬容。和身邊的孩子們的監護人多溝通,多普及科學育兒的理論。僅此而已。
如果說。不亂竄馬路。不隨地吐痰,不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吃東西之類的,或者說6~7歲以後與人的禮貌問題的解答:監護人是怎樣的。孩子就會像一面鏡子一樣的誠實。講一個真實的例子。
教育學老師在課堂上講的,她和她家女兒的對話,大概是這樣的。A:媽媽,我今天想穿新衣服,不想穿校服B:不可以的喲、學校規定必須穿校服的,不然會被批評的。A:某某昨天都沒穿校服,老師都沒批評。B:那你自己選擇吧,如果老師批評的話,我可不管。A猶猶豫豫,最後還是選擇了漂亮的新衣服.......關鍵來了
上學路上,家長B偷偷和老師C聯繫:我女兒今天沒穿校服,她有著僥倖的心理不會受批評,所以你一定要批評一下。
結果是放學B接孩子的時候,C當著很多人的面批評小孩A,順道也批評家長B。A在回去的路上覺得很內疚,害得媽媽和自己一起受批評....
最後的最後,A對於穿校服以及老師的其他命令再也不敢心存僥倖了~
老師說教育小孩就得鬥智斗勇。我十分贊同~
還有一個方面,孩子會無意中模仿父母的言行舉止。
再來一個真實案例。吃過飯,孩子A想看電視後寫作業。B:先寫作業後看電視,養成好習慣。A:不要B:為什麼不要?A:媽媽都是這樣~一句話把B說懵了,想了一下,自己確實每次吃過飯都是先看會電視,然後再磨磨唧唧刷鍋洗碗、忙其他的,無形中把自己的拖延症傳給了女兒~
在孩子面前一定注意言行舉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請務必做好榜樣。除非這件事是與不可違逆的現實基礎密切相關,比如喝酒、喝色素飲料、吃垃圾食品、睡眠時間、用眼習慣等,孩子的身體處於發育時期,臟器骨骼需要更多的休養保護,大人與孩子在使用身體方面必然不同。
除此之外,對錯是非的標準對任何人都是一樣的,你要讓孩子明白一件事是錯的,一,需要明確告訴他那是錯的,二,絕對不可以出現用誠實的身體和行為違悖自己結論的事。
如果要以欺騙、強制手段,如果真的顯現出效果了,那你準備哭吧,等他不再是孩子,他會把孩提時代攢下的錯誤爆發給你看。從小培養孩子換位思考,父母的榜樣作用也很重要。
今天上課的時候 我的澳洲白人同學就說 小時候在學校土著同學總有免費的午餐吃 但他們沒有
(澳洲最早是土著居住 英國殖民之後做過很多迫害土著的事情 包括搶地 拆散他們的家庭 把土著兒童放到白人經營的孤兒院等等 後來土著的人均壽命大大縮短 目前人口數量較少 所以澳洲有一系列政策福利來幫助土著人口 就比如上面提到的免費午餐)講完背景 繼續說我白人同學的反應 她說當時沒人討論為什麼土著有免費午餐 好像這是一個不能討論的話題 她一開始很疑惑 在想難道是自己做錯了什麼所以沒有 久了久了 好像就習慣了這種差異 也不再去問為什麼 但內心會覺得有點不公平
有時候我們避免談論差異 其實恰恰會讓這個差異在小孩心裡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果當時那個老師好好地解釋為什麼土著的小孩能得到免費的午餐 那麼我的白人同學就不會一直好奇為什麼會有這個差異 也不會去質疑自己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因此 當有差異存在 最好的辦法是把前因後果都跟孩子解釋清楚 這也是對孩子的尊重
孩子也有自己獨立的想法 他們有權知道為什麼有的事情別人能做 他們不能做推薦閱讀: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不是最大的謊言?
※如何與散發負能量的父母相處?
※女孩選擇不結婚獨自生活會遇到哪些現實問題?
※中國父母為什麼那麼愛自黑親生骨肉?
※父母說過哪些讓你心寒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