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一本關於國學的書吧?


欲了解古代學術之概貌,先讀張舜徽《四庫提要敘講疏》,再看《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欲掌握經子之讀法,讀呂思勉《經子解題》。

欲通曉古史之義例,讀章學誠《文史通義》。

欲領略古文之精華,讀曾國藩《經史百家雜鈔》。

欲欣賞古詩詞戲曲之風味,讀各精選本即可。

然「國學」一名,涵蓋甚廣,以上但舉數端,以觀大略。思以一書盡之,恐為不易。


謝咬。

先讀《論語》這本書,

國學就先免了。


推薦三本小書,都不厚。

1、張之洞《書目答問》

此書乃治學門徑。考鏡源流,辨章學術,不可不讀。

2、章學誠《文史通義》

對深入理解何謂史學極有幫助。

3、葉適《習學記言序目》

包羅萬匯,且極富見地。

國學重在精神,不重死知識和材料的堆砌。以上三書,雖然都很薄(最後一本稍厚),但國學的治學門徑及精神差不多都包含在內了。


回答里都好多書啊 |?ω?`)天吶好厲害的樣子。

不自量力的推薦一本吧,就只敢推薦一本了,但是國學專業請相信我的真實性,不誆人呦。

對於零基礎剛剛想入門的人來說呢,首先要知道什麼是國學

ヽ(??ω?? )ゝ所以用我的榛果巧克力擔保!章太炎先生的《國學概論》是入門極好的選擇哦(′-ω-`)

而且橫版,簡體,排版良好,通俗易懂,薄薄一小冊,絕對可食用啊!

(括弧)出版社首推中華書局(括回)

接下來就可以讀其他真正的國學經典了。最好從四書開始吧。

朱子有言(????ω????): 先讀《大學》,以定其規模;次讀《論語》,以定其根本;次讀《孟子》,以觀其發越;次讀《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處。

故而直接按照這個順序,讀《四書章句集注》(這可是暢銷好幾百年的書哦(′-ω-`)),朱熹注的四書很有學習價值啦,然而要注意他注釋中的「理學」部分可不是最初孔孟的意思,是他自己的思想哦。

為什麼要先讀這本又是豎版字又小又是繁體的書呢?

(′-ω-`)因為樹只有先生了根,才能長枝幹啊。


《論語》

《道德經》

《孫子兵法》


南懷瑾老師的一系列書籍


國學這顆千年大樹,有它生長的獨特文化土壤。我們今天站在現代思維的角度去看待國學之時,對於一些源自觀念上的矛盾之處,往往容易難以理解。因此「認識老中國」實在是最重要的一步。

推薦:《中國文化要義梁漱溟

這本書是目前看到的對傳統中國文化剖析的最清楚、最深入淺出的一本書。


這個東西不必一律。
我的個人經驗是概論方面:
看呂思勉先生《經子解題》。
錢穆先生《國學概論》。
都是極好的入門書。
屈守元先生《經學常談》也不錯,很薄的小冊子。
加上張之洞的《書目答問》,了解大致的國學古籍概況,四部分類法。或者《四庫全書簡明目錄》。
古書的體例,學術史方面,還可以看:
余嘉錫先生《古書通例》。
李零先生《簡帛古書與學術源流》。
巴蜀書社出過一套古籍導讀系列,比如《文選導讀》等等。多為名家導讀。也可以看。


熊逸《道可道》


鬼谷子


這本兒童國學讀物推薦給你!

http://weixin.qq.com/r/UUPt9Z-Eq8LUrduW9xZD (二維碼自動識別)


《夜航船》保證你喜歡!


熊逸的《春秋大義》,《孟子他說》,《周易江湖》

一談起國學,國人往往肅然起敬。貌似凡是跟「國」字沾邊的東西,馬上就會被罩上一層無形的光環。

近年來,有人視國學為救世寶典,言必稱復興傳統文化。也有人祭出國學大旗,花樣解讀,沽名釣譽。更有不法傳銷盤、資金盤穿上傳統文化的外衣,以國學之名,行苟且之實,愚弄人心,招搖撞騙。

不管是真國學也好,假國學也罷,總之它是越來越神秘了。

「國學」概念產生於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當時 「西學東漸」改良之風正值熾熱,張之洞、魏源等人為了與西學相對,提出「中學」(中國之學)這一概念,並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一方面學習西方文明,同時又恢復兩漢經學。

其實,國學這個詞,真的不好定義,學術界至今也沒能拿出一個統一的界定。小嵐以為,國學之所以能夠引起國人共鳴並被推而廣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個高大上的名字能夠快速提升國人的文化自信。潛台詞大概是在說,我們是有深厚文化底蘊的,爾等蠻夷休要猖狂。

接下來,我們且將俗塵雜務丟到一邊,穿越歷史迷煙重霧,一窺國學之本來面貌。

關於仁與禮

中國傳統學術,首推儒家,儒家思想的第一個字眼,便是「仁」。孔子以一個「仁」字,提綱挈領地概括了治理天下的最高原則。那就是刨除嚴刑峻法的苛政,以仁德之道開展從上到下的教化熏陶,通過道德輿論的力量,表彰好人好事,懲處壞人壞事。

同時,在施行「仁」這一核心綱領的同時,還應輔之以「禮」,是為「克己復禮」。當然,孔子所提倡的「禮」其實跟我們今天講文明、講禮貌這種道德意義上的「禮」是有區別的。孔子強調之「禮」,乃是周公制「禮」的禮,說白了就是一套尊卑有序、上下有別的禮儀規範。

這些大大小小的禮不僅涵蓋了吃喝拉撒等日常剛需事務,更涵蓋了喪禮嫁娶的等級適用標準,幾乎在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都制定了明確而嚴格的等級用禮制度。

由此可見,今天我們所謂的繁文縟節,大部分都是在這一時期憑空捏造出來的形式主義,其原始動機並非是什麼高尚的文明禮貌,而是一套具有超強現實作用的政治手段。而這一政治手段所要達到的目的就是讓尊卑有序的觀念深深地內化於每個人(尤其是老百姓)的心中,從而達到建設和諧社會的目的。

所以儒家之「禮」的核心要義,應該就是君子以思不出其位,說白了大家的言行舉止不能僭越自己所處的社會階層和社會地位。很顯然,從今天的文明視角來看,這些「禮儀」是嚴重違反「自由、平等」這些時髦觀點的。故而,所謂「禮儀之邦」的頭銜,也許真的沒什麼好拿來炫耀的。

至於「以德治國」的仁愛思想,無論古今中外(與其遙相呼應的還有柏拉圖的理想國和哲人王),都已經被證明這只是一種美好的假設,不具備太大的實踐意義。又或者說,「仁者愛人」這一崇高目標,無論對於個體,還是整個社會群體,都是難以達到理想狀態。

關於忠與孝

在我們的印象中,忠孝從古至今都是對每個中國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為人子要盡孝,為人臣要盡忠。而那些舍小家,顧大家的民族英雄,更是每每感慨忠孝不能兩全。

那麼問題來了,為何傳統文化如此推崇「忠孝」?

忠孝原本一體。孔子所處時代,是周天子分封制的時代。周天子將全國土地、人民分封給兄弟子孫。諸侯又將諸侯國內大小事務分派給自己的兄弟子孫。故而,在周朝分封制下,封建貴族從上到下都是一家人,全國大小官員均為宗法姻親,同屬一脈。

彼時,天下不是周天子一人的,而是屬於整個貴族統治階層。「家」的概念是先於國而存在的,既然大家都是周天子的宗法姻親,那麼「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這些禮數,自然也可用於治國。所以,盡孝即為盡忠,忠孝乃一體。

而自秦統一後,中國進入帝王專制社會,其後歷代不斷加強皇權,天下成了皇帝一人的。皇帝開始選用毫不相干的能人志士來幫他管理天下,臣子跟皇帝沒了宗法姻親關係,那麼孝的統御功效便逐步消失,如此一來,「忠君」的概念亟待加強。

於是歷朝歷代的皇帝都為此費勁心機,找來大儒名士,不斷地尋經究義,逐步建立起讓臣下無條件忠誠於自己的「忠君」之道。從此,忠孝徹底分家,與春秋正統儒家的要義,相去甚遠。

在歷代皇帝與其智囊團的共同努力下,孔孟之「忠孝」逐步被曲解成了「君親無將,將必誅焉」(不忠君的事兒連想都不能想,想想都應該殺頭)這類幺蛾子。

孟子曾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還說,如果君主是殘暴無道的,大家就應該聯起手來罷免他,推舉賢者上位。你看,孟子的三觀是很正的。

再來看孔子對「忠」的闡述,

季康子曾經請教孔子:我想要人民嚴肅恭敬、認真辦事,勤勉努力,怎麼才能做好呢?

孔子說:你能做到莊重嚴肅地對待人家,人家自然也就對你恭敬;你能做到敬老愛幼,人家自然會對你的政令盡心竭力地去執行;你能把好人提拔起來,把能力不足的人培養成人才,人家自然會勤勉努力。

可見,孔子的意思是,忠實相對的,領導慈愛,人民才忠。忠更像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是一種互惠互利的關係,這可比盡忠死節什麼的要人性化得多。

你看,真正的孔孟思想,在為政之道上其實更像是精英民主,是有人權概念的,絕非愚不可及、狗屁不通的無條件忠君。所以,我們在批判愚忠思想的時候,可千萬別把這屎盆子扣在了孔孟頭上。那些阿諛君權的忠君思想,分明是自董仲舒以後歷代儒子的蓄意篡改,他們打著孔孟的幌子,干著阿諛奉承之事。

當然,從至高君權下個體生存的角度來看,專制下的逢迎君心之道,不過是為人臣子安身保命之道,也並非什麼無恥大惡。畢竟絕對的權利導致絕對的腐敗與殘暴,歷朝盛衰輪迴的歷史早已證明。想必即便孔孟生在專制時代,也未必敢如實闡述孔孟之道。

那麼,從今天的角度再來重新審視忠孝二字,未必會有它們曾經的道德高度與崇高意義。今日之孝,早已沒了古代的繁文縟節,更多的是父母兒女之間出於血緣關係自發的慈愛、感恩、依賴與情感寄託之情。

而「忠」字,再也沒了那不可一世的道德評價光環,每個人都有自由選擇其價值實現方式的權利,本質上沒有什麼忠與不忠和所謂的背叛。一切的背叛,都有帶有群體偏見色彩,倒是那些自身價值不足、極度渴望群體歸屬感的個人和別有用心的老闆,才會整天叫囂忠誠。比如某些人最喜歡在朋友圈轉發什麼「忠誠是一個員工最可貴的品質」之類的帖子,頗有諂媚之嫌。

其實,如果從一個更廣度的意義上去看「忠於祖國,忠於人民」,這件事兒也是值得商榷的,比如現在許多歐洲人已經開始淡化國家概念,自稱我是歐洲人。更有一些思想先進的人早已拋棄國家的概念,以地球人自居。後續可以另起一篇關於「愛國」的文章進行探討。

關於儒學經典

在不同時期,官方對儒學經典的劃定也不盡相同。縱觀整個古代歷史,《春秋》及其三傳——《公羊傳》、《左傳》《穀梁傳》的地位基本上是正統主流。後面歷朝也有將符合其當代價值觀的後續作品列為官方儒學經典。

三傳是對春秋經的註解與延伸,從熊逸《春秋大義》中的解讀來看,三傳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各執一詞,甚至對同一段春秋經文有著截然相反的矛盾說法。這也為後世帝王與其智囊團花樣解說以服務政治目的,提供了絕妙的契機。

總的來說,儒家經典包括其他門派的經典如道家的《道德經》、《管子》,都因為當時語境和用語規範的限制,造成了後世解讀歧義和困難。所謂的聖人之言,難免會被後世解義之人牽強附會,賦予其更多政治意義的解讀。至於聖人真義到底如何,多半已流失於不可重現的歷史中。

故而,若非專門研究傳統文化的學者,如若想要通過重溫國學經典以期求得智慧修養之類的東西,還是儘早放棄這個念頭吧。莫說經典晦澀,就算你文言功底深厚,也難從早已被篡改得面目全非的經文中,取得什麼真義。又或者說,即便求得真義,兩千年前時代背景下的思想觀點,又能比當代人文、社會學科分門別類、蓬勃發展後的智慧高明多少呢?

至於那些提倡復興國學和傳統文化以期提升大眾道德文化素養的觀點,如非別有用心,便是淺薄之識。

天地鬼神,一場帝王與術士的雙簧

鬼神自古有之,應源於人類對未知自然現象的迷信。如果刨除上古三皇五帝的傳說,將鬼神之道應用於政治博弈的,應該始於董仲舒的天人感應。我們都知道,董仲舒是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首要功臣,是漢代儒家集大成之首尊。

據說,孔子是最討厭裝神弄鬼的,基本上是一個無神論者。可是儒家發展到漢代,卻將天人感應這種玄而又玄的東西加入進來,其實,老董也是出於無奈。

之前我們講過,自秦以後,皇權至高無上。絕對的權利,滋生絕對的腐敗,再英明的君主,也有犯渾的時候。那麼,如何有效制約皇權,成為士大夫的當務之急。

士大夫面對巍巍皇權,出於對生存安全感的考慮,難免要低三下四地恭維。連上書提點不疼不癢的反對意見,開頭也要先千篇一律地寫寫表示肯定與支持的官樣文章。既然皇權不容任何人挑戰,那該怎麼辦?

機會來了,漢武帝廣開言路,親自就國家大政方針向一眾人才詢問意見。漢武帝問如何才能讓國家長治久安,董仲舒就說要依天道行事,說白了就是看老天爺的意思。

董仲舒聰明啊,想出了讓老天爺來制約皇權的點子。他通過一系列擺事實、講道理的論證,舉了無數個天降祥瑞和天降異兆的例子,來論證前朝帝王的得道與失道,逐步建立君權神授的概念。既然君權是上天授予的,那麼皇帝接受一下老天爺的監督,也是應該的嘛。

如此一來,有權利就有義務。君權神授既維護了皇帝統治的正統地位,又能搬出一個比皇帝大的老天來制約皇權,何樂而不為。

自此,歷代臣子勸諫每每引用天象異聞,把責任全部推給老天爺,屢試不爽。而鬼神之事也自然就堂而皇之地載入史書,

然而,皇帝不是傻子,是真的相信天地鬼神存在,還是裝聾作啞配合全國人民演戲呢?我認為後者居多。皇帝固然不是徹底的無神論者,但是天地鬼神對他來講,也是妙用存乎一心啊。比如皇帝想幹個什麼違反道義的事兒,畢竟礙於道義的面子不好蠻幹,那隻需要派人造點祥瑞或者異兆出來,便可順理成章地奉天承運了。

對於士大夫來講,正如前面所述,想要給皇上提意見,直接搬出老天爺,既能保全自己,又能給皇帝留面子,一舉兩得。

在一開始,天地鬼神也許是帝王與大臣之間心照不宣的木偶。可是流傳後世的故事越傳越離譜,人又是受潛意識影響的物種。漸漸的,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君臣子民,便都開始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可見,封建迷信除了因為科學未開化的未知神秘導致,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被政治博弈推波助瀾。

以儒家之名

人人皆知自漢朝以後,儒家確立了官學地位。可是,細究起來,我們卻可以找出大篇幅的法家理念、道家思想還有縱橫家的陰謀權術。

其實,皇皇二十四史,基本上就是一部嚴刑峻法史與殘酷的權術鬥爭史。每當王朝初定,統治者往往休養生息,大行道家的無為而治。每當王朝鼎盛,統治者往往追求文治武功,對內嚴懲貪腐,對外殺伐征戮,實為法家思想。

而儒家真義所提倡的仁義禮智,以德治國,從來沒有被真正施行。倒是改良後的盡忠死節,被發揚光大了。

從隋唐開創科舉取士,直到宋明發揚光大,所謂的儒家經典,更演變為讀書人封官進爵的門道,聖賢之書早已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西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細究起來,我們會發現被確立為官學的儒家,早已博採百家之長,把各類有利於政權穩定的治世思想全部吸收進來,也算是學術界的兼容並包,只是最後把這些融會貫通了的百家思想,冠以儒家之名。

君不見,學術思想從來都沒有能夠影響到統治權利,倒是統治權利無時無刻不在左右學術思想。雖然都是打著儒家的旗號,可是統治者總能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所以說,儒家思想並不能和孔孟之道劃等號,統治中國長達兩千年的學術思想,也不能同儒家思想劃等號。因為,最高統治者和他的智囊團咬文嚼字和曲解經意的本事,著實高得很。

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

「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這句話乍一聽是一種不平等條約。不是「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嗎」。怎麼還有這種公開叫囂不公平有理的論調呢?

古代讀書人自命聖人門徒,書讀得越多,越是清高愛面子。而所謂的禮,大部分都關乎面子的事兒。而普通老百姓99%都是文盲,固然也就沒有那麼多矯情的事兒,他們更注重實際的利害。

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這個約定成俗的規矩,當然是有深刻用意的。

「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是為了從形式上界定出上層社會與下層社會的區別,維護士大夫乃至統治階層的威嚴形象,從而保持庶人階層對統治階層的恭敬與崇拜。說白了,就是要拉開距離,製造神秘感。

距離產生神秘感,神秘感產生敬畏之心。任何一個走向神壇的人,無一不是靠這種亘古不變的把戲塑造出來的。封建帝王無疑是站在神壇上的人,所謂九五之尊,地位形象近乎於神。那麼如何讓民眾對帝王保持持久的敬畏之心呢?

那就需要搞一套形式,要在皇帝與庶民之間人為地設置九品十八階官職,每一層官職,都是把帝王向上托起的台階,不同等級之間衣食住行的適用禮數也不盡相同,如此通過貫穿於社會生活方方面面的禮儀制度,塑造出各級統治階層的光輝形象,以及那位於最高層的巍巍皇權。

而刑罰作為涉及身體髮膚與榮辱的重要事件,當然應該區分對待。刑不上大夫,並非是指當官的犯了法就不追究了,而是不用粗魯的刑罰讓士大夫經受皮肉之苦和有失顏面的處罰。如果士大夫犯了重罪,當然也是該流放的流放,該賜死的賜死。

所以,我們也經常會在影視劇中看到,大官犯了死罪,一般只需要皇上賜下一瓶毒酒,就很體面地走了。

中國官本位思想本來就是以官為貴,以官為尊。如果士大夫階層犯了法,也要像庶民一樣接受鞭笞,遊街、殺頭這樣的處罰,民眾心理會怎麼想?原來傳說中的青天大老爺被打回原形,也跟我們沒什麼兩樣嘛。如此一來,豈不是容易讓人覺的眾生平等嗎?豈不會滋生「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反動思潮嗎?故而,刑不上大夫。

至於禮不下庶人,應該是在另外一個層面刻意塑造士大夫階層的優越感與高尚情懷。讓士大夫都唯「義」是從,避免他們唯「利」是從。這句話應該是與「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遙相呼應的。

況且,黎民百姓基本上沒有讀過書,保持著作為一個生命體最單純的趨利避害性,詩書禮儀這一套,對他們也著實起不到什麼作用。

禮不下庶人更像是一種士大夫階層的入門資格證書,大家默認凡是在這個圈子裡混的,一定要知書達理。如果有人違背了一個讀書人應高於黎民百姓的道德秉性,那麼他不用受什麼刑罰,光是壓在他身上的道德輿論壓力都能讓他生不如死。所謂節操,應該就是這個東西啦。

讓士大夫們把道德、名節這一套看的比生命還重要,難道不是一種比刑罰利害更高明的統御手段嗎?故而,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如此看來,那些盡忠死節的古今大名仕固然可歌可泣,卻又似乎有一種被愚弄的悲哀。

關於愚民

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儘是讀書人。關於這句話,我的理解是:沒有太多文化的人大多會遵從主流社會風俗道德,淳樸仗義。而一些偽善的讀書人懂得太多,一般總能為自己的道德污點找到堂而皇之的理論支撐。

但是,值得推敲的是,屠狗輩之所以仗義,到底是因為他天性純良,還是因為他沒有讀過太多書,懂得不夠多。讀書人之所以負心,到底是因為他天性惡劣,還是僅僅是因為他讀了太多的書,成了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總不至於天性純良的人剛好都去殺狗了,天性惡劣的人剛好都去讀書了吧。所以,其實在這句話的背後,還引申出另外一層含義:仗義與負心,並非從人的原始本性區分,而在於是否後天讀書學習解放思想。道理很簡單,沒讀過書的人好糊弄,讀過書的人不好糊弄。

我們不妨舉這麼一個例子,王二狗帶著一幫兄弟打天下,最後做了皇帝。王二狗下面有兩大功臣。一個是目不識丁的張三,一個是飽讀詩書的李四。他們都被王二狗封了王,雄踞一方。有一天,王二狗讀了漢高祖劉邦的故事,對功高震主的兩大功臣深感不安。於是決定擺一道鴻門宴,宣召張三、李四進京赴宴。

張三和李四同時得到消息,二者的部下都提醒他們這是王二狗的鴻門宴。張三認為自己是跟王二狗出生入死的兄弟,做兄弟就是講究一個義字,就得像街頭說書人講桃園三結義那樣情比金堅。於是怒起,斬殺了進言的部下,進京赴宴。李四聽了部下進言後,遙想到史書上無數起「兔死狗烹」的案例,便稱病在家,同時聯絡各處軍政大員,密謀起事。

結果,屠狗之輩張三入京被殺,讀書人李四起兵造反,推翻了王二狗,自己當了皇帝。

屠狗輩張三夠仗義,抱著純潔無暇的兄弟義氣死不瞑目;讀書人李四負心,僅憑猜忌就起兵造反先下手為強,改寫了自己兔死狗烹的命運,續寫了成王敗寇的歷史篇章。

我們暫且不對張三和李四的行為做任何道德評價,僅僅站在王二狗的角度來看,我們就會明白封建帝王為什麼不想讓民眾讀書了。

愚民,是歷代統治者最重視的統治手段之一。從秦始皇焚書坑儒,到漢武帝獨尊儒術,乃至明清的文字獄,無疑不是在思想上加強對民眾的控制。

就連道家和儒家聖賢大哲,也都紛紛推崇愚民政策,在某種程度上,聖賢們所推崇的民風淳樸之前提,就是不需要讓老百姓懂太多。如此看來,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論調,也頗有此類道理。

然而,愚民政策是個雙刃劍,屠狗之輩是很容易被煽動的,能為統治者煽動自然是好事兒。可是,如果民眾之間出現了一個極有煽動能力的人,那便大事不妙了。

民眾思想解放,對於專制獨裁者來說,是一件比雄兵壓境更棘手的事兒。禍起蕭牆,遠比外族入侵更具有破壞力。

所以,在專制時代,統治者最忌諱的並非領兵在外的武將,而是宗教與學術領袖。宗教與學術都具有教化民眾思想的作用,所以,一旦出現了較大的學術思想流派,不管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統治者都會十分忌憚,明朝東林黨便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能夠統領人的思想,便能統領人的行為。統領一群人的思想,無異於手握雄兵百萬,這是令統治者防不勝防的威脅。

故而,科舉制與其說是一種自下而上的社會晉陞階梯,不如說是統治者自上而下的思想控制工具。歷代統治者,通過科舉制,把社會上讀過書、有文化、頭腦靈光的人全部攏入統治集團加以控制,從源頭上最大程度地限制民間學術思想的壯大。

故而,自科舉創立之後,中國的思想便只有官學,再也沒有了百家爭鳴的土壤。

從這個角度來看,真正的國學在本質上並沒有多麼偉光正的高尚情懷,也並不具備多少道德教化的功用,傳統學術思想從來沒有掙脫皇權的束縛,進而產生璀璨的智慧之光。

因為中國的專制帝王,是這個世界上曾經最有權力的角色,它比同時代的西方王權,要大得多。在中世紀的歐洲,教權與王權並行,相互制衡。而在中國,宗教從來都是為皇權服務,並順應皇權的需求不斷演化其教義。

故而,中國之儒釋道,早已融會貫通,進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退能庭前花開花落、天外雲捲雲舒,終出落成中國人獨特的東方處世哲學。

關於熊逸

本文的主要參考資料,來自於熊逸所著《春秋大義》。

熊逸是當今中國少有的思想隱者,在筆者看來,他是少數能當得起學貫中西又極為低調的人。他對枯燥晦澀的古代文獻有著紮實的考證功底,並善於從當代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角度開展邏輯推理與思辨。老學究式的海量知識儲備,文辭又不失年輕人的詼諧與幽默。

熊逸讓我們見識到了當代讀書人的極致水平,看到了一個文人寫本閑書也能穿梭於古今中外的智慧道場,旁徵博引到令人咂舌。

羅振宇說熊逸讀書從來不會讀死書,更不會陷入教條。在我看來,他的確總是能本著質疑和批判的精神去汲取前人學術,並用他廣博的學識去思辨真偽,雕琢智慧。

讀書的一個重要功用就是除魅。如果說,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在幫我們不斷除去客觀自然之魅,那麼熊逸式的讀書人,就是在幫我們除掉人文社科之魅。

除魅之路當然是永無止境的。沒有人可以活得超出其所生活的時代,每個時代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什麼叫做時代局限性,比如許多當代心理學運用科學方法驗證並解釋了的人性原理,在古代學者那裡,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想到的。

熊逸在自己的書中,看似一個至高無上的智者,能夠引用各類當代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的成果,將古代、近代那些神壇上的大學者批判地毫無還手之力。這當然不僅僅是熊逸個人的力量,而是整個時代文明發展進步的力量。

而看似擁有如此豐厚研究碩果的當代,又何嘗不會在後世智者的眼中,存在著愚不可及的時代局限性呢?

也許,讀書的樂趣,正在於不斷地破舊立新,修復三觀。所謂的智慧,不過就是見多識廣,不魅於眾說紛紜罷了。

小嵐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愛閱讀,愛寫作,更愛分享。好玩的觀點不能被分享,會憋出內傷。文評,書評,不間斷電影、音樂、脫口秀一頓亂評,時而生產觀點,時而做觀點的搬運工,這就是小嵐雜評。


看大家給的都是經典,國學經典也就是那些,但是鑰匙不多,現在給我讀過的鑰匙。

國學常識 (豆瓣)

這本書言簡意賅,關鍵是好讀,思路清晰,而且系統,讀完了還可以當作參考書用。

哪有國學?只有「國故」學。

如果文言沒過關的,推薦下面一本書作為文言入門和使用工具書的指南。

文言津逮 (豆瓣)

由於好奇心本來對異族文化有所偏好,可兜了一圈才覺得中國文化,作為國人,我們有義務接觸和傳承。


《20幾歲要知道點國學常識》是一本入門級的國學大辭典,它像一個嚮導,把你帶入紛繁美麗的國學世界。立足於經、史、子、集的各個方面,對國學的整個體系進行了全方位的梳理,從中摘取精華,剔除糟粕,儘可能地將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在書中完美呈現。


梁啟超《讀書指南》


《左傳》


國學是一個寶庫 裡邊的好東西很多 當然也有垃圾 要說的是 如果文言文水平不夠是拿不出來的 就算是文言文水平夠了 對於作者的思想沒有足夠的了解 讀起來仍然是很費勁 雲里霧裡。廢話說了不少 言歸正傳 個人認為 國學可以看看名家寫的東西 例如 南懷瑾 ……


孫子兵法


《人生四書》《簡易經》《吃透曾國藩》


推薦閱讀:

臨床醫學生有哪些是必讀的書,除了專業課的書以外?
有哪些適合普羅大眾閱讀的醫學常識類書籍?
有哪些適合孩子看的經典科普讀物?
有哪些有趣的醫學科普書籍?
求一份發展經濟學從入門到進階,而且涵蓋各個流派的書單?

TAG:書籍推薦 | 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