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槊這種冷兵器是否只是存在於傳說中?有無出土實物?
出土非常多。槊的定義很簡單,丈八以上為槊,不夠尺寸的是矛。槊和矛的差異就是在長度上,其他沒任何特殊的地方。
網路上包括什麼XX百科之類,內容均出自熱心的胡編歷史愛好者的熱烈附會,怎麼合乎自己口味就怎麼寫,無一可信。又,雲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的考古報告,沒有提到槊,槊也不需要發現,矛桿夠尺寸就是槊了。-------------有不少朋友在評論里提了些問題,我再補充一下。
首先槊的定義,文獻資料是這麼說的:
《說文》:矛也。亦作矟。《通俗文》:矛長丈八謂之槊。 《博雅》:矟,矛也。《釋名》:矛長丈八尺曰矟,馬上所持,言其矟矟便殺也。所以槊就是一種長度為丈八的矛,別名矟,就這樣了,再無其他特別的地方——恐怕讓很多人失望了。
至於槊的桿,其實我國古代軍陣所用,均為硬木槍桿,而且均要求足夠粗,從未有什麼彈性要求。但凡講什麼彈性啊內功啊等等之類的,或為小說家言,或為民間江湖人士技藝,概與軍陣無關。
軍陣用器的矛柄,全鐵杆的記載很多。譬如王彥章王鐵槍,又或者明末的軍陣用槊大師石敬岩等,尤其推崇鐵槍。
資料:
陸桴亭《石敬岩傳》:……二月十二日,追賊於宿松,賊伏山谷中,空城以誘。我師輕進,賊伏起,斷中堅為二,文達死之。公與英猶未食,分左右奮擊,自辰至晡,殺賊無算。英馬蹶被執,公大呼往救,槍鋒所及,無不披靡,圍散複合者數。已而槍折馬斃,公揮短刀步戰,猶力殺數十人,至死不仆。
初,公與予論馬槊,謂馬上槊猶馬上箭,對鐙抹(拉、推)揪乃可發槍,若分騌者全恃馬力,倘敵馬力強,能折人槍,故馬槊以渾鐵為貴。公之死,卒(最終)以圍合敵眾槍力不及,而賊馬又強,皆如其所論雲。戚繼光的著作里,也專門強調了槍桿必須要硬、粗。
我以前寫過箇舊文,專門說槍桿的,貼專欄了,有興趣可以看下。古代硬木槍桿和白蠟稈子的一些閑話 - 汗青論史 - 知乎專欄東漢水軍大槊
知道越王勾踐劍嗎?
馬朔就是越王勾踐劍後面鑽個洞,然後塞個桿。槊的長度可能比越王勾踐劍還要長,僅指槊頭。
換句話說,槊就是把一把中等長度或再長點的劍按在桿上,槍則更類似一把匕首安裝在桿上(請對匕首和你削蘋果的小刀做正確的區分),此處指的僅僅是長度和形狀無任何關係。
有的馬槊槊頭後方會有個留情結。馬槊起初就是騎兵的武器,騎兵衝擊時用來刺殺的,因此馬槊的貫穿能力是非常驚人的。
馬槊出土的較多,但是作為普通兵器知名度不高罷了。
樓主說的是評書里常見的指掌拳橫四條大槊這個東西吧
頭上是個大鎚,做成手的形狀指就是食指伸出掌就是手掌的樣子
拳就是握成拳頭橫就是拳頭中間攥著跟棍子帶尖的這套東西貌似是虛構的,沒有實物
真實的馬槊,就是長長的帶尖的長槍,但是沒用纓。
長杆子帶尖的武器有纓的是搶,沒纓的是矛,特別長木杆子的是槊。用法類似歐洲的騎槍,長度也差不多。跑動的時候豎著,衝鋒的時候放平架在馬上。這種東西不是用手臂舉著揮舞的,而是一隻手夾著控制方向,靠馬力來戳。戳幾次戳斷了就扔掉。一般這時候戰鬥也結束了。
應該是有實物的,從現有的說法來看,確實比長矛威力要好點,但長矛馬槊這類長兵,基本就是一次性武器,造的再好也是紮上人就得撒手,騎戰衝殺不是電視上倆馬站定互毆,高速衝鋒的前提下,這類長兵扎中人體即使不斷你也很難有機會抽出來再用。基本是二代們裝逼用的,二代們不需要上陣搏殺,明盔亮甲手挽馬槊站後面刷下軍功才是正理。
我記得某本書里說的 三分像槍 七分像是屎刷子
推薦閱讀:
※為什麼宋朝已經發明活字印刷,而到明清還在大量使用雕版印刷?
※古代有沒有內褲?
※皇帝自稱龍的化身又稱天子,那他天父玉皇大帝豈不也是龍?可玉皇大帝不是龍啊?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名家、陰陽家、縱橫家、雜家、農家的主張各別是什麼?著作都是什麼?
※如何看待古人思想與現代前沿科學的不謀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