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有人去買切糕?

比如為什麼會有人問價,然後怎麼會買,然後怎麼屈服的?


很久以前…切糕還是一種零食…

沒有今天的切糕,還會有其他,切糕只是一種形式吧…

強買強賣一直都有,火車站某些櫻桃,檳榔果,甚至打火機,手錶…

櫻桃三塊,稱完,三塊一兩…

檳榔果五塊,稱完,五塊一顆…

打火機五塊,這種五十,摸過不能退…

只是這次切糕鬧大了…

不說了…傷心失望,無能為力…


還得我自己來回答啊~~

首先視覺作用:切糕色彩鮮艷,乾貨外露

切糕色彩鮮艷,外曾多用杏仁、葡萄乾、核桃仁、聖女果等乾果裝飾。這樣的切糕就達到了給人視覺上的衝擊,讓人感覺貨真價值的目的。其次這些乾貨的主色都是黃色和紅色,巧妙的運用了色彩與食物關係。因為紅色是最能勾人食慾的顏色紅色食品(以及紅色本身)會刺激食慾,也能給人以充滿活力的感覺。如果你食慾不佳,那麼就拿一些紅色東西加到你的食物里吧。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有紅色座椅的餐廳對會讓你感到飢餓而更有食慾。而黃色總和喜慶快樂聯繫在一起,也能增進食慾。

嘗鮮心理:到底好不好吃,試試才知道

人們都喜歡嘗試新鮮事物,切糕身上帶有的異域風情恰恰吸引了人們。其實很多人在買之前已經在盤算可能會很貴,但是這種顧慮最終沒有戰勝切糕帶給我們的新鮮感。從心理學角度新事物作用於我們大腦的方式與獎勵相同,就像我們都知道根據一本新書的封面去判斷它好壞是不足為信的,而我們恰恰又都在這樣做的。新奇物品能激活大腦的獎勵機制,指示我們去冒險——探索或學習新的東西,這跟鈔票或獎品對大腦的激活機制一樣。

心理偏差:一小塊應該不太貴

正如前面所說,很多人在買切糕前已經盤算過它的價格,並允許它高出自己的預計,但恰恰是這樣估算的偏差促成購買的形成。首先人們從視覺上對切糕進行了觀察,估算了體積,並按照正常糕點的密度來進行重量的估算。而沒想到切糕的密度遠遠大於自己所了解到的糕點密度,同時也從內心承認了自己錯誤的估計,加上切糕小販的威逼恐嚇,人們自然認栽了。

除了以上原因,其實切糕所宰的人群也是有特點的。首先這人一定是個吃貨,其次通常是一個人行動的,第三經濟水平不高。這類人心理承受能較弱,威逼恐嚇很比較簡單。


因為看起來很好吃所以去問問啊,然後就被告4.5一兩,注意是一兩哦。然後沒算清楚一兩是多少,感覺好挺便宜的,就說你少切點,然後一小刀下去,估計半百就沒了。然後一聽價格就不想買了,然後新疆人就說已經切了,不能退了,然後你想賴,然後幾個新疆人開始走進,揮揮小刀。然後你懂得,強買強賣。人家人多還有刀,當然好漢不吃眼前虧了,於是就屈服了,有的人脾氣也倔啊,就開始了一系列爭吵,然後就有了16萬的切糕。


並不是真想買,是從旁邊路過受萬有引力影響被切糕攤捕獲的。


人生第一塊切糕,有錢,就是這麼任性!一直在北門夫妻攤買紅豆糕,今天沒開。幾位面相憨實的阿叔在那裡賣「栗子糕」,自我介紹是西北的,開口都是標準的漢語不是買買提,一直在那裡誇獎自己的糕好,何止好吃,還好看,簡直好到不可方物。別買切糕,那都是騙人的,阿叔不會騙你的,阿叔給你切一塊最小的。好唄,來一點吧。最小一塊切下來,一報價,哦,才50塊。

我有點明白可能是遇到壞人了,這巴掌大的,夫婦攤平常也就賣給我10塊錢。機智的我開始用大學學到的各種方言和他親切友好的交流意見。人家摸著切糕寶刀一聲嚎「今天就你最磨嘰,大老爺們的,那些女生都切下一塊,直接就走了」,言語間那把刀不斷閃著銀光,寒氣逼人,短小精悍一看就是把絕世好刀。那刀要是再長個5厘米,估計我也會二話不說直接給錢就走。旁邊過來兩小哥,剛買了個電子稱,好心的過來要幫我稱稱分量。憨叔這會兒突然精神了,端起寶刀一聲吼「稱什麼稱,稱什麼稱,關你們什麼事,要稱到隔壁我哥那攤稱去」。看來今天是脫不了身的,保安室在身後20米處,但是那刀離我不過兩尺遠,認栽吧。

我又問「我吃不了那麼多,我要一半行嗎?」這個時候憨叔又是一副苦大仇深,貧下中農被欺負了的表情,開始一遍又一遍地敘述這糕的如何如何好,如何如何美味,如何如何難做,如何如何地辛苦,傲嬌的表情好像一位懷胎十月的母親在敘述把兒子生下來心路歷程一樣。是你說切這麼多的,不是我逼你的,這給了你一半,剩下一半我賣給誰去?巴拉巴拉巴拉。那要不便宜點?憨叔瞬間臉部肌肉一陣抽搐,那表情大概是好不容易生下的兒子被人抓走撕票了吧。皺著眉頭苦惱了半天,好吧,給你便宜兩塊,48,一口價,眉宇之間那個委屈啊。我算是看出來了,這憨叔以前一定是賣切糕的,這兩年抓得嚴,現在轉了行,才開始賣栗子糕。

我也是倔脾氣上來了,很硬氣地問他「48是吧,行,那你介不介意我拍個照呢?」「拍什麼拍!拍什麼拍!」「告訴你,最多給你30,如果你硬要抓著我不放,那邊就是保安室,我直接就回去叫保安。」,隔壁他哥看出來情勢不對,也提著刀過來勸架。經過一番唇槍舌戰,最後,35元,在友好而親切的氛圍中,雙方達成了共識。我提著切糕往回走,一路上灑滿了憨叔爽朗的笑聲。

回到宿舍一說,室友瞪大了眼睛使勁地瞧著我這金黃色的切糕,在陽光下閃閃發光。我會意的給掰了一塊,畢竟這東西是人人想吃,但不是人人吃得到的。他小心翼翼捧在手裡,張嘴咬了一口,就皺起了眉頭,那苦惱的樣子好像吃了什麼髒東西一樣。「這不就是發糕放點紅豆嗎?還是玉米面做的,有點苦,還不如我自己家做的好吃」。不不不,一定是你的味覺有問題,才品嘗不了這絕美的切糕,阿叔不會騙你的。


為什麼會去問價?

因為看起來感覺還挺好吃的(我幾年前買過一次栗子切糕,第一印象還不錯,熱騰騰並且香噴噴,吃貨很難抵禦住這種誘惑)

為什麼會買?

因為感覺價格還算公道(當年的報價好像是兩三塊錢一兩,直觀印象不準確,誤以為物美價廉)

為什麼突然就震驚了?

因為總價非常坑爹(一刀下去報價幾十,完全超過了心理預期)

為什麼最後屈服了?

切糕人手上拿著一把雪亮鋒利的長刀,旁邊還有那麼一兩個人不懷好意的看著我,一股弱者的氣息頓時就從心底升起,只好認慫給錢,然後拿著一袋切糕灰溜溜的走掉

這,就是一隻不幸的小白鼠的全部心路歷程

最後補充一句,這個栗子切糕的味道,還是不錯的


好奇、看上去很好吃。


好吃啊,我就挺喜歡吃切糕。偶爾會從淘寶上買一點_(:3」∠)_雖然會黏牙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因為花幾百塊錢買幾斤就可以做一次「糕富帥」啦!


推薦閱讀:

中國人不善笑及表情僵硬等特徵是因為心理和精神狀態,還是因為人種的肌肉形態等外貌特徵,它們通過怎樣的過程來影響表情?
為什麼有些人羞於承認自己是某某明星(名人)的粉絲?
怎樣讓自己更自信?
為何男女比例失調下我依然沒有男朋友?
怎麼反駁群體利益大於個人利益?

TAG:心理學 | 社會心理學 | 切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