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到底該不該花高額的費用去消費化妝品呢?


怒答。非常討厭這種不負責任的報道,典型的八卦市井小媒體,一點文化沒有,一點媒體人的客觀精神都沒有,拿極不專業的傳聞來嘩眾取寵,進行所謂的行業揭露。

先不說原料成本,研發不用錢?技術不用錢?產品測試不用錢?原料功效監測不用錢?配方修改不用錢?產品安全不用錢?產品穩定性不用錢?生產線安全與衛生不用錢?包裝不用錢?物流不用錢?

研發三塊五真心想問這個記者是怎麼算出來的,我給你三塊五你幫我研發一下?

化妝品護膚品利潤確實不低,但也是有科技含量在的產品,SK-II和資生堂這種大品牌更是有不少專利配方或原料。對於這類產品,跨國大品牌和國內大品牌可信度比較高,不是崇洋媚外也不是迷信,而是質量相對有保障,從研發到質檢,從原料都成品,每個環節都相對嚴格與規範。國內屌絲小廠小牌才真是低端廉價成本六塊五。

————————————————————————————————————————————

沒想到我的回答引來這麼多討論,感謝贊同的網友,也感謝反對的網友,我發現題主也把問題修改了。題主這一修改……我這答案就顯得有點答非所問了……

我答題的時候,這個問題還是【女性該不該花高價購買成本低廉的化妝品?】,問題補充里提到成本10塊錢什麼的。於是,我針對「成本低廉」進行反駁。後來這個問題被改成「該不該這麼消費」,變成討論消費合理性了,完全兩個不同角度了嘛。

下面有人說我犯了錯誤,只談產品費用不談營銷費用。是這樣,我這隻針對護膚品「成本低廉」這一說法進行反駁,營銷就是另一個話題了。

對了還有一點,我聊的是護膚品,因為題主給出的鏈接裡面說的也是護膚品(神仙水和眼霜)。由於題主本身混淆了護膚品和化妝品兩種產品,導致好多人跟我議論的時候,其實,說的是,化妝品,都不是,同一種,事物。。。

不過針對評論里的各種觀點,我也多聊幾句吧。歡迎交流討論,也煩請嚴謹一下邏輯,思維太飄散我實在抓不住,拿護膚品來跟iphone手機設計和安利保健品相比,得出護膚品的研發不重要且護膚品是安慰劑這個結論,我也只能說一句,大哥神聯想神邏輯神結論,我給您跪了啊!

評估一個專利價值多少不是我的專長,請見諒,所以在此不做討論。主要想聊聊護膚品是不是真的需要在研發上做投入。

我並不是吐槽題主,而是批駁鏈接里這種誤導消費者的文章。在我看來,研發與產品質量很重要。在我從事的香精行業尤為如此,在符合國家安全標準(有些時候並不夠完善)之外,是否還能夠做到自律。舉個例子,有個檀香合成原料會造成健康隱患,在西方國家已有立法禁止使用,中國對這個原料的約束尚且空白。這個原料價格低廉運用普遍,如果廢棄不用,則要研發新的替代品。在這種情況下,你是否認為研發並不重要?產品質量也是虛的?

(順帶提醒一下,如果喜歡煙熏火燎燒香拜佛的,記得開窗通風透氣。)

有人認為駐顏配方太扯淡,確實,不管是藥物還是護膚品,沒有任何產品可以阻止人類衰老。但是,合理的護膚可以讓皮膚的衰老現象來得晚一點,來得溫和一點。常見的護膚廣告會說「肌膚緊緻飽滿,減少細紋」,肌膚自然衰老導致的皺紋,除非醫學手段(例如微整形)僅靠護膚品是無法去除的,但是,肌膚缺乏滋潤保濕從而導致的細紋,是可以通過保養改善的。

認為護膚品基本上不work的,有人說可以去看看城市和農村40歲女性的皮膚差別——這正是我想說的——護膚品真的work。紫外線是導致皮膚光老化的第一元兇,做好防晒,色斑皺紋鬆弛來得比同齡人慢——這就是護膚品的功效。護膚品不是時光機器不是讓你今年40明年20,它是美容產品它讓你從20到40皮膚難看得不要太快。

那些宣稱DNA技術、鑽石粉末添加、防輻射、吸收膠原蛋白的護膚品,我也覺得實在太離譜。目前護膚品市場確實存在這種現象,賣概念大於賣真材實料,但不能因為有些品牌吹得太離譜就認為所有的護膚品都在坑爹,這並沒有因果關係。反倒是低端廉價護膚品更加熱衷於鼓吹不切實際的概念,藉此掩蓋其配方平庸。

有人提到化妝品幾乎沒有研發技術的費用,先不討論您是否把化妝品和護膚品兩個概念混淆,舉個例子,同樣是保濕產品,雅頓某款精華液在產品研發環節,費盡心思把所有成分變成油性分子小於500,目的在於提高肌膚對其的吸收——這就屬於研發技術的費用。大可以跟超市裡十塊錢一瓶配方簡單(多為凡士林)的產品做對比。

再舉防晒產品做例子。

防晒產品分物理和化學防晒,物理防晒優勢在於不易導致皮膚過敏,適合小孩和敏感肌膚使用,但質地偏厚重油膩,膚感一般,有些擦上去顯得「死白」,且這幾年有研究認為物理防晒常用的原料氧化鋅和二氧化鈦會加速皮膚衰老;化學防晒質地輕薄,油性肌膚用起來清爽無負擔,但普遍認為有刺激性致敏性。

這也是一個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例子,防晒是護膚環節里很重要的一環(過度紫外線會導致光老化、皮膚粗糙、皺紋、痘痘等問題),且一用就是十年二十年,那麼,需不需要研發穩定性高的原料,需不需要研發新的技術,需不需要有安全溫和同時又輕薄的產品出現。這些不是安慰劑,而是真心實意在對皮膚起防護作用。

我同意@陳天陽 的說法:很多產品的知識產權和品控,不被人當回事,覺得軟的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不能收費。

就是從生廠商到消費者都抱著這種想法,導致這麼多年來,國產護膚品和化妝品出不了什麼精品,都只想著跟在大品牌後面抄一抄概念,山寨一下包裝,起個混淆消費者的名字,賺一賺快錢,而不是投入研發和質量把控。對此我覺得很可惜。

————————————————————————————————————————————

我實在不想跟既不用也不打算用護膚品的糙臉大老爺們爭論了,實在沒什麼意思,

道理等同於我完全分不清魔獸世界魔獸爭霸星際爭霸dota什麼玩意兒的到底有什麼區別,同時覺得超無聊,但你覺得很牛逼一樣。


總覺得最頂樓的答案其實和樓主的報道犯了差不多的錯誤,只提產品費用,不提營銷費用。化妝品成本里很重要的一塊就是渠道和行銷。

請明星,打廣告,進各種商場,還有各色現場行銷和售後服務……和這些比,研發或者裝瓶什麼的完全是小錢。為什麼只哭窮什麼研發檢測包裝物流?為什麼不敢提行銷的百分比?難道不是實體就不能算錢了?

許多人覺得,請明星啊,打廣告啊,就是浪費消費者的錢。那我只能說,你們完全忽略了任何事情都是有心理價位這個說法的。我覺得大家應該先理性地承認一下,化妝品不是因為科技含量高才貴的,鑽石不是因為最稀缺才變成最貴的寶石的,許多豪車在安全性和百公里剎車測試上也不一定就比經濟型車高多少技術含量。蘋果真的是世界上最快的手機嘛?

原料、技術、稀缺度的確是一個定價方式,但在現代商業中,他們早就不是唯一的定價方式。

只有加入了行銷的概念,我們才能把一個商品,變成一個品牌。行銷也是人類智慧結晶的一部分,也許在有些人眼裡,行銷就是忽悠,但請不要忘記行銷的目的,行銷是希望在你們負擔的起的情況下,讓你們的生活更美好。

因為人世間最美好的花錢,就是有感情的花錢。你花錢,買到的不僅僅是一件商品,而是被包裝過的,這個世界對你的一種小範圍的美好承諾。

買一件化妝品,你不會真的變成范冰冰。買一個PRADA,也不會和碟中諜里的女殺手一樣酷。你開一輛SUV真的會自由嘛?也許你爬過的山峰,仍然還是只有早高峰。去專櫃買一件東西和去淘寶買一件贗品,也許普通人肉眼根本分辨不出來。那麼為什麼,還要花這些錢。

因為每一個人,都希望過美好的生活。因為從小開始,就喜歡聽好聽的故事。行銷人員的作用,就是讓這個世界充滿了美好的故事。在情人節送花,在婚禮上送鑽石,給自己一套護膚品,和愛人一起開一輛心儀的車——這當中,有愛的故事,有永恆的故事,有美麗的故事,有自由的故事。這個世界上,的確有許多事情,我們是做不到的,有許多承諾,最後是不了了之的,但每個人都有想體驗這種故事的權利,每個人,也都有和別人分享這種故事的權利。

因為大部分人很難做到把所有普通的日子當節日過,也很難做到無時無刻的自信自立自強,永不迷茫軟弱害怕——所以在一些特殊的日子,在一些特殊的時刻,我們需要用金錢換一點道具,一點依賴,一點耳熟能詳的承諾,我們需要用這些換取,來表達我們的感情,我們的承諾,甚至來掩蓋我們的軟弱,安慰我們的孤單。這些交換,當然了,你覺得他有價值,他就有價值,你覺得他什麼都不是,他就是什麼都不是。

我不反對量入為出,我也不反對用沾沾自喜地用原材料的價格和純粹的性能優勢來比較產品,我也理解許多人覺得廣告啊,請明星啊,現場的BA啊都是騙子的想法。反正其實,每個人其實都已經在享受行銷人員所創造出來的世界了,每一個人也會有意無意地通過感情來判斷物品的價值——買一樣東西,不要太依賴行銷,也不要太假裝清高,正視自己是個普通人,正視自己的金錢額度,正視自己的感情因素,買東西應該是快樂的,一個人不僅要學怎麼賺錢,更應該要學怎麼花錢。


受邀。簡單科普下化妝品的成本構成吧。

首先,對於大眾化妝品,工業成本一般是佔到10%~15%,高端化妝品這個比例應該是更低的,因為不論什麼品牌或者檔次的化妝品,原料90%的成分一定是相似的(可以比較成分表)少量活性物也許有區別。當然高端產品包裝材料成本投入可能會是前者的5倍,總體來說,高端工業成本比例是更低的。於是就有人開始鼓吹化妝品暴利。。。

但是

-----------------------------------------------------

從工業生產到市場銷售中間的每個環節的投入,當然也是成本的一部分!

例如研發,公司要有長遠競爭力,還得依賴研發的創新,看公司策略,這項成本差不多是5%~10%,很多業內的大公司會在全球不同地區建立研發中心,培養從前端十年研究某一新分子聚合物的科學家,到後端的新配方測試人員。

例如營銷,明星代言,宣傳廣告,公關活動,櫃檯設計,30%應該是業內比較平均的水平。有一點非常認同,所謂高價化妝品,賣的有時候並不是這個產品,而是這個產品帶給顧客的想像和需求被滿足的愉悅感。從根據專業市場研究調查出的顧客喜好,到科學評估選擇的代言人,到精心設計的櫃檯,貼心的專業導購等等,無疑是要用心也要用錢的一部分。

例如渠道,這個概念快消行業人員應該是非常熟悉,一般產品是由公司賣給經銷商,經銷商到二級經銷商,渠道越廣越複雜,層層拿利潤,價格也自然攀升。所以最後在櫃檯上的定價一定是比公司實際產品的出貨價高很多。

所以綜合來看,化妝品並不是真正的暴利行業,有時間的朋友也可以研究下上市化妝品公司公布的財務報表,相信和很多其他行業比較,也就中等水平吧。


這種傻新聞真讓人無力。

所以做財經啊產業新聞啊之類的記者能不能多讀幾頁書,多跑跑企業了解下整個產業鏈再說這種混賬話啊?

一個產品從概念到你能在商超買到,花錢的地方多了去了:

前期要不要做調研?要。

研發要不要做?要。

方子有了,申請個啥專利要吧?

包裝設計要不要?瓶體採購要不要?要。

原材料採購?生產?灌裝?要。

檢測要不要?要。

砸廣告,媒體曝光,代言人,推廣呢?必須的!

分銷給渠道,商超進場要不要啊?不要的話誰給你賣!

導購小姐要吧?

賣完後給商超分成要吧?

建立售後部門應對產品售後問題要吧?

再說促銷送點贈品要吧?

這上面每個問號都代表著大筆大筆的支出。生產成本是不高,可是誰說研發只需要那麼點錢呢?高效又安全的創新產品研發不容易啊,可是要養著好多好牛的人去做吶!

推廣和進渠道可是日用化妝品一筆大投入啊!

這種報道傻死了,敢情作者是去菜市場買的自家手工製作skii吧。

-------------------------------------------茫然的分割線---------------------------------------------------------------------------

我我我怎麼匿名了?!


如果有用有效果,花多少都值得。扯什麼都是神扯淡。愛自己,給自己消費,一點也沒錯。抗議這個的男人都該靠邊站。他們在煙酒遊戲電子產品上的花費是幾倍!大前門和中華還有熊貓成本差多少?


補充一個。我猜,很多時候,這種高額消費是女人用來取悅自己的方式,當然這種滿足感是遠大於它的實際價格。

此外,女人用自己的收入,去買一個能讓自己看起來更美的東西,為何不可?


不僅女性該花,男性也該花。

最近和一直男同事出差,帶了神仙水、HR綠瓶和sisley全能,晚上洗完臉給直男同事用了下,第二天一起床他就止不住的摸臉,一邊摸一邊誇。回來在日上買了好多帶回家和老婆一起用,他老婆之前用自然堂之類的女屌絲品牌。

所以,好的產品,誰用誰知道。


昨天剛好看到把軟體也並列為「十大暴力行業」的微博,並注釋「光碟的成本只有幾塊錢」。

看到這些真心想噴這個人一臉……感覺這些人不太適合活在21世紀


很多覺得沒必要的人都主張一個觀點,就是化妝品是無效的,用貴的跟用便宜的毫無區別。

作為一個女的,小時候不用護膚品,長大便宜的貴的都用過。

關鍵問題是,如果什麼都不圖臉會幹燥的爆皮,會起白色的小皮屑,真用超市買的幾塊錢的護膚品會起豆豆。我也不想花幾千買各種護膚品,我也想花成本價買到skii的精華,問題是誰能告訴我成本價的東西在哪買的到呢?

並不是每一個姑娘都是看了廣告就會被洗腦的,至少我身邊的姑娘大部分是隨著成長,意識到自己的皮膚出現了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才開始保養的,你以為幾塊錢的朝市貨我們沒用過么?

我不在乎成本,不在乎錢是被誰掙了,在乎的只是,在我經濟能承受的範圍內,取得最大的效果。那麼多信誓旦旦護膚品肯定無效,女人買就是腦殘的糙老爺們,你們用過什麼啊

看好多人都說保養品不能把醜女變成真正的美女,那當然了,長得太丑需要整容,整容豈是幾千塊錢能搞定的。

覺得化妝品沒意義的人,你們真心覺得一個美女滿臉痘痘,或者臉上都是頭皮屑一樣的細屑也無損於她的美貌么?你們真心覺得一個美女就算臉長得很好看但是手指粗糙膝蓋巨黑腳跟又黃又厚又裂開也無損於她的氣質么?

不要舉個例,我也知道有人不用保養品也能維持美貌,話說我媽媽一輩子除了香皂什麼都不用,現在皮膚還比我的滑,問題是我們是普通人,用幾塊錢的東西連看起來乾淨都維持不了。

大多數消費水平一般的人,很少是因為美輪美奐的廣告持續用同樣的產品的,大多數人都是嘗試之後會持續使用適合自己或者對自己有效的產品

ps我在天涯各種推薦國貨時候買了不少,幾塊錢的絲瓜水什麼的跟skii的神仙水比起來。。。。

真心推薦你們對比使用一段時間再來發言


化妝品是化妝品還是護膚品,就單純的化妝品,只要不囤貨一兩年就可以備齊五年用的貨了


從財務的角度,看到這樣的成本利潤觀念真是三觀破碎。夜市上/商場里XX進價多少售價多少。否則呢?商品經濟的現實如此。可樂成本如何?礦泉水成本如何?iPhone成本如何?否則我們就回到小農經濟什麼都自給自足就好了。

關於成本里這個稅的問題,這是無可奈何的。淘寶假貨這麼多,再便宜,誰敢往臉上招呼?那些進價九塊九售價九十九的,很多可能都是這種情況。買的專櫃貨的就買,買不起大牌專櫃貨的就買平價專櫃貨。

從女性的角度,是的,雖然也有很多鬼打牆的既貴又難用的產品,大多數情況下,大牌的就是好,貴的質量就是好。現在看到營銷語句是「平民的神仙X」「窮人的XX之謎」的瞬間就拔草。大品牌的生產質量控制就是強於小作坊小廠子。大品牌用著皮膚就是穩定。

「性價比」這個詞一定程度上而言是一個營銷辭彙。做很多事情,從零基礎做到入門,需要1分精力;從入門做到初級,需要3分精力;從初級做到中級,需要5分精力;從中級做到高級,需要10分精力;從高級做到卓越,需要100分精力。成本也是一樣。高端的產品很多時候比一些低端的可能「差的不多」,可是為了提高這差不多的一點半點,要付出的成本相當可觀。

同樣的成分,各品牌做出來的質地,穩定度,有效性千差萬別。否則大家都買點原料自己回家攪合攪合吧。就是A牌現有成分配比全都給B牌,都接著能在兩者做的產品的高下。這就是工藝。比如日系品牌已經將酒精這個成分做到了出神入化,把酒精和變性酒精做的既能很好的助滲,又毫不刺激。另一些則一開瓶一股酒精味兒,一上臉就是灼燒感。

一開始我還是蠻喜歡買化妝品看成分表,後來慢慢覺得沒意思。成分表漂亮的東西用起來巨難用的東西不知道有多少。相反看似一些平淡無奇的成分表,你也不知道它怎麼就那麼貴,一上臉就懂。

勸男人們想開點。女人投資在自己的身體髮膚上是最合算的,若是容顏不再,空守一堆金玉珠翠又有何用。


一分錢一分貨,那你以為兩分錢真的能買到兩分貨嗎?也許他需要1角錢才能買到。

三分貨沒準就需要1塊錢了。

你給貴的化妝品打得分不一定比便宜的高多少,但是高出這一點點分數,他可能就貴了很多。

你不願意承受這個價格,你可以不買。但是我願意在我能承受的範圍內挑最貴的那個。

畢竟我要的是效果。

另外:

根據2007年8月27日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化妝品標識管理規定》,化妝品是指以塗抹、噴洒或者其他類似方法,散佈於人體表面的任何部位,如皮膚、毛髮、指趾甲、唇齒等,以達到清潔、保養、美容、修飾和改變外觀,或者修正人體氣味,保持良好狀態為目的的化學工業品或精細化工產品。

你們用的擦臉油洗髮水沐浴露全都是化妝品。


你這個問題是什麼鬼。

SKII 神仙水售價明明是 620元/75ML、1080元/150ML、1270元/215ML、1800元/330ML,限定1370元/230ML!560是哪裡來的?

該不該是什麼意思?

對於一個熱愛護膚美容的人來說,只有有沒有這個錢。

對於不願意在這上面花錢的,說什麼都沒用。

這只是一種選擇。


只要自己覺得值,不管多貴,也不用管成本多少,都值。

人活著,不是為了掙錢的,是為了讓自己快活的。

櫃檯前,被櫃檯美女如公主般呵護。是多少錢都買不到的尊貴。

付完款,第一時間跟閨蜜們分享:哎呀,我又敗了**,如何如何。是多少錢都買不到的歡愉。

早起出門,把自己收拾的光鮮亮麗,提包出門。是多少錢都買不到的自我肯定。

我一直在各種不同的場合鼓吹:看書是為了讓自己愉悅,聽音樂會是為了讓自己愉悅,登上珠穆朗瑪也是為了讓自己愉悅,買一堆名牌化妝品也是為了讓自己愉悅。同樣,給孤兒們建一座希望小學,送兩本書,本質也是如此.......沒有高低貴賤,都是生活。

其實,我說這麼多,用一句老話就能概括了:有錢難買心頭好。

也許,唯一要強調的是:怎麼花錢讓自己愉悅是自己的事情,但千萬不要把這種愉悅建立在自己或者別人的痛苦之上。


高端的歐萊雅上半年毛利率71%,。雅詩蘭黛Q3毛利率80.4%,中端的寶潔Q4毛利率48%,中國的相宜本草2011年毛利率80.34%。所謂SK-II神仙水成本在10元左右雖然有點誇張,實際數據也高不了多少,樓上何必反應如此激烈,上市公司的財報就擺在那裡。

化妝品我不懂,耳機我知道點,國外大牌的千元中端機的OEM價一般低於3刀,高端的很少超過10刀,但人家照樣賣到4、5K,我也照樣願意買,一點也不覺得侮辱自己,侮辱發燒友。

攤到每件產品上的研發成本3塊5有什麼好吃驚的,你覺得Chanel N°5的每件研發成本多高?

喜歡的東西,只要對自己有價值,賣得再貴也有意義。


前幾日跟老家姐妹兒視頻,平淡無奇的隨意說著家事,突然姐妹兒語氣大變,像是要跟我講重大發現一樣開始了八卦:「你知道么?以前覺得那XXX挺好的啊,現在老是被人議論。據說她買了套1800的化妝品。天啦嚕,這麼貴!真是要上天啊!人家都說她越來越不會過日子了!你們在城裡也不見得能買這麼貴的吧!」我:.........

XXX是我小學同學。小時候是個既文藝又彪悍的姑娘,性格外向愛唱歌,別人都不敢惹得班級小霸王她敢跟人家打架。學習也不錯,起碼中上等。那時候覺得她將來一定會有個美好的前途。然而,事實證明,古訓永遠都是真理:少小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中學後她就沒再好好學習,畢業後直接加入了外出打工的隊伍,高中也沒上成。工作後自然是愛打扮了,各種的服裝,各種的化妝。上高中和大學的時候見過幾次,當時就覺得自己在她面前土的要命。

然而,姑娘家的小日子就那麼幾年。在老家的話嫁人都會比較早。二十齣頭她就嫁來了我們村。然後就有了一系列變化。嫁人後姑娘很是能幹,自己擺攤做起了小買賣,只是風吹日晒的很是熬人,不多久人就沒有以前那麼水靈了。結婚後很快也生了孩子,生完孩子後體重直線上升,怎麼減也減不下去。從體型已經完全看不全原來那個窈窕愛美的姑娘了。黝黑粗糙的皮膚,肥胖的體型,已然標準的農村婦女類型。

故事如果截止到這也算是完美的。畢竟,如果沒有好的條件,再美的人也是要回歸到煙火人間。在平凡的世界裡做個平凡的人也未嘗不是一種幸福。只是,姑娘守著這樣的現實好像很不甘心。

她經常在朋友圈分享一些類似女人勵志、女人要對自己好甚至有女權傾向的文章。給人的感覺就是:這姑娘沒有剛結婚那會兒踏實了,開始有些不切實際的飄,開始想著作為女人應該怎樣享受了。然後就有了那個「1800一套的化妝品」的故事。

那麼,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女人該不該用1800的化妝品呢?好像不管是農村的還是城裡的人,都會覺得不是那麼合適,總覺得有些突兀。突兀在哪兒呢?突兀在姑娘的言行和姑娘的社會地位似乎不那麼匹配。在我們的印象中,農村的女人就應該是日日不施粉黛忙於勞作的,這是一個固定的形象。你花枝招展的去田裡幹活就是不對的。作為一個農村婦女,你就應該極其節儉,別說買化妝品了,買個菜你都得在八毛和九毛之間好好衡量一下。然而你去買了一套1800的化妝品,真是天大的不應該。

當然,現在農村不比以前,有錢的也多的是。但問題是,村裡人都知道她們家條件很一般。自己做小買賣的時候還能掙點錢,但也只是稍微富餘。而今嫌棄風吹日晒毀了容顏更是連小買賣也不做了,在家待業抑或是干點零活。說的誇張些,這就好比一個乞討的拿著一個蘋果手機打電話,這是不是很突兀?所以,遭人議論也是情理之中的。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女主人公瑪麗蓮娜是小鎮上最惹人注目的女人。穿著得體,姿態優雅,步履緩緩的穿過每一條街道,少婦的魅力被演繹到無窮盡。她是小鎮上所有男人的嚮往。後來,她的丈夫被傳陣亡,她淪落為妓女。以前那些看她不順眼的女人把她從妓院里拖出來毆打她,小鎮上的人也肆意欺辱她。後來,她的丈夫沒死而意外歸來,她挽著丈夫的手臂依舊步履緩緩地穿過每一條街道,雲淡風輕的跟小鎮上的那些女人說著「你好」。

所以,會招來議論,大概也是因為,你在一個「和諧」的群體里卻活成了另外的樣子。


不服來戰。

長痘5年。迷信過中醫手工皂各種偏方淘寶9.9包郵還有國貨。第一張圖就是效果。

第二張是換成牌子貨之後的效果。當然我說是牌子貨,也就200左右。要是我有錢我也買貴婦級別的。你說值不值?反正我覺得太TM值了,我還要繼續用牌子貨把痘印幹掉。

那些天生皮膚好的人就不要出來秀優越了,還有人天生死吃不長胖呢,你幹嘛不跳出來說減肥有什麼用健身有什麼用看我天天光吃不動還是比你瘦哈哈哈哈哈。

兩張圖都沒有PS,後面那張是我剛剛拿手機臨時照的。


我想題主在計算的時候忽略了一點,滿足感和愉悅感,還有帶來的自信。


睡前湊熱鬧。

這看你眼光有多遠,如何定義成本。如果你只盯著產品成分看,那他成本低。

但是按照這種邏輯,寫作成本就是幾塊錢的紙筆和電費。寫作者真是一本萬利,一本書版費賺的錢都已經補足「成本」了。一千字就有一兩百,算你寫完一篇東西用掉一支筆好了,那利潤百分之一千啊,太醜惡了!我也醜惡過,求批判。

不恰當舉例結束。補充一點正經的。

第一:真正的利潤應該去看公司的年度總盈利,也就是扣除了所有成本和稅收的收入。那才是真實收入。

第二:題主的提問本來不帶太多批評語氣,可惜引用的報導不靠譜。引發眾知友吐槽批判有點冤枉。有些知友還扯蛋到:女人該不該買化妝品。這背離題主原意,過度推測題主的出發點和態度。

建議題主補充說明:如果化妝品真的暴利,我們是不是該集體抵制使他降價。或者買的話,到底「值不值」。原問題的「該不該」,太過絕對,還有有層隱含的批評意味。容易被誤解。


首先,整理一下題主的問題: 題主說的是,化妝品/保養品這類的化工製品,成本非常低,製造成本+研發正本這種直接成本和價格完全不匹配,為什麼使用者還是非常追捧,熱情購買.?

下面@摸摸謝 和@朱怡婧 作為堅定的使用者,給出了2個看似非常有說服力的答案. 營銷成本,推廣/廣告成本. 另外還強烈的表達了,用和不用,天壤之別. 那些企業,特別是海外的一些品牌是可以信任的. 不用不行. 從而論證, 這些不是暴利的. 這些是合理的.

我感到,化妝品廠商幾十年來持之以恆的宣傳和洗腦,花錢無數是值得的,他們很欣慰.

化工企業幾十年來一直通過各種媒體來塑造對於美的判斷,精緻女人的標準,皮膚程度的,如何護膚,如何打扮,告訴社會,女人就是這樣.他們不但給女人洗腦,也給男人洗腦.讓整個社會都認可這個價值觀. 終於到了女人不打扮,男人都要忍無可忍的說,你怎麼不打扮. 然後他們又推行了第二步,建立價格體系. 他們自動自覺的把產品分為低中高端,並為每一個產品定一個同盟的價格體系. 他們一遍遍的告訴你,這個等級的產品就是這個價格. 想便宜,我們不打折,請自降一檔. 於是乎, 大家慢慢的都開始接受了這個價格. 然後不停的用各種類型的廣告來鞏固. 更好的是,當人們質疑價格構成的時候,他們開始把廣告,研發都推出來. 而轉移了公眾視線. 實際上,這部分的比例非常低. 以歐萊雅2010中國市場銷售數據來說, 總數量達到了近120億. 而研發成本呢? 單一產品的研發成本一般控制在300-1000萬. 廣告成本呢? 當年最貴女星廣告代言費3000萬. 看到比例了么? 看似龐大的數字,實際上比例並不太高. 這就是題主在開頭所表達的售價幾百的產品,材料成本幾元,加上廣告和研發也不過不到十元. 基本是屬實的.

那麼又有人要說了, 渠道,專櫃的成本呢?

不得不說,這部分的確是佔了售價的不少比例.包括給銷售人員的提成5-30%售價,櫃檯月租費用最多算上10%吧(實際絕對達不到) 那麼利潤是多少呢? 30%(銷售提成)+10%(運營成本)+1%(生產成本+研發+宣傳) , 剩下的是59%. 而不得不說,成本中最高的30%的銷售和渠道成本其實是消費者承擔的非產品費用. 所以站在消費者角度, 那是大大大大大大......大大的不划算啊!

特別指出,銷售環節價格很多是銷售端的行為, 最大的證據就是 內地售價&>沿海售價&>香港售價&>歐美售價...當然你們又會說關稅..我都還沒說匯率呢. 你們還會扯其他部分,但是都改變不了銷售端利益的波動.為什麼? 因為供應商只要求固定的利益.其他的,你們各憑本事.

那為什麼大家還都搶著買又覺得很值,有一點打折就歡天喜地呢?

最最重要的是,整個社會的價值觀和價值體系已經被他們人為的操作了. 他們告訴你,化妝是必要的,保養是必要的. 這個價格是合理的. 而你在心裡已經接受了.因為大家都接受了,社會也認同了.連不用這些東西的男人也接受了.大家都知道迪奧,香奈兒就是貴,就是好. 這是感知.這個感知已經被操縱了. 對的,很多都是被操縱的,包括人的審美,流行趨勢.都是..all"bout money.

那麼在這個價值體系下, 每個人都堅信不疑.必然會造成現在的局面. 當一個人從中跳出來質疑的時候,大家會毫不猶豫的幹掉他. 就是這麼簡單.

另外,從側面舉一個例子來說明.

最早的化妝品廣告大家還記得么? 一個大美人.使用什麼護膚品. 美白漂亮. 後來廣告變成了這樣, 有些是美白有些是抗皺有些是滋潤. 再到現在, 廣告是這樣的, 各種細胞圖,從內到外,深入肌理. 更有甚者,開始鼓吹做精緻女人,生活品味等. 為什麼會這麼變化? 除了市場細分之外,更大的原因是信息流通了,消費者變聰明了. 要維持建立已久的價格體系,需要有新的點了. 不然就要被戳穿了.

最後回到題主的問題,為什麼他們對於如此暴利的誇大功能的產品還如此追逐.?

因為他們被洗腦了. 他們認同了人造的價值體系. 他們接受這種價值觀.

PS: 我不否定產品的功能.但是我反對誇大.

PS2: 需要提示的是,使用護膚品會產生依賴性,惡化皮膚能力.

PS3:不要噴我,什麼糙老爺們沒用過沒有發言權. 這些玩意從產品到理論都是糙老爺們創造的

PS4:真相往往讓人感情上難以接受.我理解


推薦閱讀:

情人節送什麼香水好?
為什麼會用「頭髮長見識短」來歧視女性?
2015 年亞冠決賽阿聯酋的阿赫利主場幾乎看不到女性主場球迷,這是有什麼特殊的當地規定嗎?
如何高貴冷艷地撕逼?

TAG:女性 | 化妝品 | 性別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