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俗易懂的解釋錄音中的 Punch-in/out?


Punch-in/out 實際上指在播放的過程中開始/停止錄音。

在多軌磁帶錄音機的時代,每一軌的錄到磁帶上的聲音都是連續的、線性的,如果想修改其中一軌的內容理論上只能重新把這軌完整地錄一遍。但如果整軌聲音只有其中幾秒或者幾小節需要重新錄的時候怎麼辦呢?當時的錄音師就發明了Punch-in/out的做法,以錄人聲為例:

假如我想重新錄歌曲50小節~55小節的內容,其他的內容保持不變。

步驟1:錄音師從40小節開始播放之前錄好的內容(為了能夠讓歌手預先找准節奏與音高,就好像唱歌前聽前奏一樣),這時歌手在唱,磁帶在走,但錄音師還沒有錄音。

步驟2:在49小節結束,50小節開始的一瞬間,錄音師按下錄音鍵開始錄音(這個動作就是Punch-in了),這時錄音磁頭才接觸磁帶,新的內容開始錄到磁帶上,原先錄在磁帶上的內容被覆蓋掉。

步驟3:在55小節結束,56小節開始的一瞬間,錄音師按下停止鍵停止錄音(這個動作就是Punch-out了)。這時錄音磁頭離開磁帶,歌手還在唱,磁帶還在走,只不過新內容不錄在上面了。音樂播放到60小節結束。

最終得到的結果就是50~55小節被新內容覆蓋,之前或之後的內容都是原先的。從歌手的角度看,他/她唱了20小節,但實際上錄音師精準地選擇了真正需要的5小節錄在了磁帶上。所以Punch-in/out是一個需要高超技巧的操作,它需要錄音師對於音樂律動、音符時長、歌手氣息以及錄音機本身機械層面的延遲都有出色的判斷能力。早錄一點兒或晚停一點兒之前錄好的內容就被抹掉了,晚錄一點兒或早停一點兒新內容又沒錄全。當時「撤銷「這個按鈕還沒有發明:)

在數字音頻工作站中Punch-in/out的時間點可以預先設置,當播放到設置好的Punch-in位置時錄音會自動開始,錄到Punch-out時錄音自動停止,這就大大降低了Punch-in/out的難度。同時之前的錄音完整地保存在硬碟里,不會真的被」抹掉「,如果我對這次Punch-in/out不滿意可以及時撤銷。如果在設置Punch-in/out時留有餘量,錄音之後都可以對」Punch-in/out的時間點「進行修改。


其實很好理解,有時候給歌手錄音,整首歌都錄得不錯,就是其中有一句想要重錄,這個時候為了與前後銜接自然,最好就是歌手從前幾小節開始唱,唱到這一句的後一小節。這個時候設置了punch-in/out點後錄製的就只有要替換的這一句了。


說白了就是快速插錄。 Punch in 就是插入 Punch out就是插錄完畢你想要的段落。


推薦閱讀:

為什麼我聽到自己說話的錄音會感到尷尬?
自然界的那些聲音是誰錄的?有痴迷錄聲音的人嗎?
電影九層妖塔里有一段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播音是怎麼錄製的?
有人聲的情況下如何去掉背景的嘶嘶聲?
電影的對白是在拍片同時錄製的,還是後期錄製的?

TAG:錄音 | ProTools | 如何通俗易懂地解釋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