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些在普通話讀mì的漢字在日語中讀beki?

比如 覓 冪 汨 糸


日語的beki相當於漢字帶入聲單音節的bik、bek等讀法。

又b和m的互化在語音演化中是相當常見的,比如閩南話的閩,印尼「民丹島」實際上是b發音的印尼語詞語被閩南人翻譯成「民」;國語中「便秘」、「秘魯」的新舊讀法等。

日文有把入聲音節化的特點,所以-k入聲被開化成ku,ki等形式。綜上,可以說明這個現象。類似的日語漢字讀音也可以推出。

ps: 我因為接觸過西南官話,了解過西南官話的特點,雖然自己不熟練掌握,卻能清楚分辨,如果聽到一個非鼻音字的音調普通話和西南官話音調不對應,比如這個「密」,普通話讀去聲或陰平,西南官話(川渝)對應陽平(緩降調),那這個字十有八九就是入聲字了,因為西南官話把中古漢語入聲全部歸為陽平,而北京官話是混亂狀態。所以這就是為什麼西南地區的朋友有人經常會說「我瓷飯去了」之類的音調的原因。

當然,分辨入聲字,最好的辦法還是會閩吳粵等方言XD~


這些字在切韻的音位是 mek/miek/mriek 。

日語漢音中讀成 beki 的原因可能是來源的中唐長安音中聲母發生 m-&> mb 的演變。

(漢音中明泥娘聲母字只有梗攝陽聲字保持鼻音)


聲母m在某個歷史階段塞化了,如閩南話那樣,然後傳到日本就成了b。


明母12錫


因為日語學的是唐代長安(關中)音或者是染了吳語的漢音(金陵音),而普通話是阿爾泰語系的野蠻胡虜韃子說的蹩腳漢語。


這個不了解,瞎猜是不是與漢語中「秘」有「必」的讀音同源。


推薦閱讀:

由學習日語的中國人書寫的日語是否會更傾向於使用漢字?
十年飲冰,難涼熱血用日文怎麼翻譯?
YouTube上有哪些值得推薦的日語頻道?
有哪些值得推薦的日語podcast?
把日語文章改成論文的書面風格有什麼技巧?

TAG:日語 | 日本漢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