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個時代世界上的大部分年輕人都買不起房了呢?


人們費盡心力爭奪的都是稀缺的資源,上一代是體面的鐵飯碗,這一代是房子,父母那一代不也是找對象最好是事業單位的嗎,都是一樣的,不要總把問題放在房子上不放,以後如果不是房子還會有其他的東西,這沒什麼,不要抱怨,要不脫離規則,要不改變規則,要不就順從規則,總是抱怨有什麼用


別灰心!

努力奮鬥下。

地下室還是可以的。


因為失敗人士生來被剝削被壓迫,房子就是成功人士工具的一種(營造房子剛需論,教育戶口養老捆綁房子,再推高房價坐收漁利,韭菜割完一波又一波


因為在很多人眼裡,不在一線城市的房子不是房啊

有一些人眼裡,不在一線CBD的也不叫房

更有甚者,不在一線CBD的低於200平的不是房

拿著5.60w的工資 天天看著湯臣一品嘆氣

這是病 得治

——分割線

話說誰能給我解釋一下這屬於中二么?

既然您這麼雄心壯志 能力是我想像力天花板 不做守紀勞動者 要去翻身把歌唱 追求大房子,那您之前的回答豈不是很有趣?

上知乎這麼久,我也是服啦


事實上,不是光是這個時代,任何時代房子,尤其是首都的房子,都是稀缺資源。

宋代無疑是中國歷史上經濟極其發達的一個時代,我們以此為例。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轍晚年(宋徽宗年間)在開封買過一所豪宅(原先有筆誤,不好意思),花了9400貫。而宋徽宗時朝廷僱人抄寫書籍,每人每月能掙3500文,相當於3貫多一點。也就是說,如果這位書記員在開封買一所豪宅,得不吃不喝攢錢長達261年以上,才能買得起蘇轍那套房子……

怎麼樣,這種感覺是不是似曾相識——平常人三輩子不吃不喝也買不起一套釣魚台七號院……

而當代年輕人需要安家置業,需要娶妻生子,需要贍養父母……可憐的薪金月底基本耗之一空,何談攢錢買房?

加之負債、失業、全球化、人口流動以及節節攀升的住房價格,這些因素交織在一起,讓數以百萬人的年輕人收入增長乏力,這導致了代際之間空前的不平等。

前段top2出來依然買不起房現象引起熱議,但現實就是這麼殘酷,買不起房只是人生悲劇之一,凡人一生苦難不斷,大家……習慣就好 

( ̄ε(# ̄)☆╰╮o( ̄▽ ̄///)


單純靠工資,獨自購房(不考慮家裡支持),也許在分房的時代有可能。 現在看看就行。捆綁在房產上的無形價值,加上有心者的推波助瀾,好房子的房價自古以來就沒便宜過。 也許只怪我們不夠優秀吧,買個房甚至要傾一家三代的積蓄。 永遠不要怨天尤人,努力跑跑快才是硬道理


從來年輕人就買不起房!啥叫這個時代啊!


因為他們不懂得反抗


如果只想在自己的出生地居住生活,多年輕人都可以蓋的起房子,城裡的可以集資建房。


因為世界以前也是這樣。不管是哪個國家還是朝代,以前也是沒有個人獨立住房。拿中國來說,2000年前,你的祖上是一家7口左右,也就是一堆夫妻生3到5個孩子,然後7口人擠在一個幾百平米的木質或者是磚土泥牆的住房內。但是女人會出嫁,男人會應徵入伍,可能5個孩子,3個女兒嫁出去了,大兒子打仗犧牲了,小兒子繼承了房產。或者是大兒子繼承了房產,小兒子迫不得已弄了點盤纏去其他地方做生意,自生自滅了,可能成為流寇,可能經常成功,可能餓死病死他鄉。

另外以前的工業文明不強,商業不發達,你獨立生活,要面臨今天炒菜沒有鹽,明天醬油就吃光的麻煩,不是那麼容易買到的,老婆生產,得病,自己一個人照顧,會很麻煩,所以以往採用群居生活,大家族內部互相照應互相支持。現在的生活,只要自己賺夠了錢,一切生活所需向社會要就行了,生活的便捷,不再需要族群的支持。這導致自由獨立的生活成為了20世紀到21世紀人類的嚮往。

時光到了新中國,搞社會主義,政策是家家分福利房,那時剛打完二戰,很多人家被日本鬼子燒殺搶掠,全國上百萬人都無家可歸,數千萬人吃飯有問題,政府剛建立,國家被日本搶了那麼多金銀財寶也沒歸還,蔣介石還帶走了大量的黃金白銀去了台灣,所以只好打土豪分田地,先把百姓安頓下來,那個時代建築都是破木頭破磚瓦建的小房子,成本低,一家5口擠在20平米左右的房子里,用公共廁所。你想想1945年人口才5.4億,到了2017年,人口到了13.7億,現在有沒有住處?有!只是沒有獨立的住處!也就是說,老婆不願意和公婆住在一起!這等於比古代的住房條件更加苛刻,祖先都沒考慮過獨立住房的事情,結果讓現在的今人遇到了難題。為什麼40年前,你的爺爺能夠忍受和一群鄰居共用一個公共廁所,一家5口人可以擠在一套20平米的房子內,而現在,孫子孫女不願意2個人擠一套20平米的房子,要買100平米的三居室,要買500平米的豪宅?對吧?按照現代年輕人的生活居住標準,爺爺那套獨立住房根本不及格嘛。。他根本算不上擁有獨立住房的男人嘛。。按照現在很多年輕女孩或者岳母的眼游標准,很多人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不該結合嘛。。現在要是有個小夥子拿著15平米的房產證去向一個姑娘求愛,估計會被抽嘴巴吧。。

到了1998年,這幾十年的發展,基本上社會上大量的人群都有了福利分房,那時的建築科技已經飛躍,有了幾十層的公寓住宅樓的技術,所以大家可以一個家庭擁有自己獨立的廁所廚房了。像上世紀70年代的上海,很多上海弄堂人家還共用一間廚房。

於是1998年開始了房地產市場化改革,畢竟福利分房對國家財政的壓力太大,我國那時也在申請進入WTO,世界上那麼多資本主義國家都是房地產市場化,所以逼迫中國不得不在1998年開始市場化(中國需要國際承認市場經濟地位,才能有很多外貿優惠政策),也就是說把房地產交給開發商來定價,福利分房的時代消失。所以很多人沒趕上那個好時候,沒分到房結果就市場化了。也就是說,你從1949年到1998年,過了近半個世紀的蜜糖日子,但天天給蜜糖,不符合經濟自然規律,所以1998年,撤銷了蜜糖政策,回到了1949年以前,人類歷史大多數時間經歷的軌道上,所以房價炒上天,年輕一代不適應,因為父輩從沒想過買房的問題,母親也不是那種非要獨立住房的挑剔之人。按照人均住房面積越來越大的要求,估計再過50年,年輕姑娘會向年輕小夥子提出「連北京四環內500平米的獨立房子都拿不出,還想追老娘?!」估計那時房價會到50萬一平,500平米要2億5,拭目以待。50年後,我的孫子會戳我的脊梁骨「你當年只用2套100平米的房產就騙到了奶奶,你那總共200平米的房以我們的眼光根本算不上獨立住房嘛!現在要的是一套獨立房產500平米才能泡到妞!」

(什麼叫福利分房?國企和事業單位有房屋指標,可以為自己的員工職工分房,你在這個單位工作一定年數,按工齡給你一套相應面積的福利房,這種房讓你住,不給房產證,你想要房本,還是要買的,只不過是90年代的成本價,那都是30萬左右100平米,不過大多數人是工齡30年+自費10萬元抵消了這30萬,等於你的企業或者單位給你補了20萬住房款換你的工齡。現在的政策是自己交的五險一金裡面有住房基金,所以你多少年工齡就交多少年的住房基金,用住房基金買房。福利分房時代沒有住房基金這一說,所以用工齡算。換句話講,那個年代你是年輕人,可能你很快能住上房,但你想要得到房產證,需要幾十年的工齡才能買下。)

還記得晉朝年間有句話「洛陽紙貴」的成語典故,說的就是當時洛陽的紙因為供需不平衡被炒上天。中國古代,糧價鹽價都能炒。那時沒有商品房,否則一樣一房難求。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對吧,古代住不上房的有的是,它只是個經濟民生現象,不是本國和本世紀特有的社會現象。紐約一套公寓100萬美元,一個美國大學生上班3年,年薪6萬美元,省吃儉用每年存2萬元,他也一樣需要攢50年買房。


全款變首付,首付變車庫,車庫變墳墓...多真的話!現在買房者大部分都是付個首付,然後以租養貸。也樣壓力可能會大點!單也有了一個家,後期發展起來房價上漲也可以考慮出手。有需要買房的看個人主頁有聯繫方式


說什麼時代的年輕人買房容易的呵呵了.

70那一代人分配工作還分房子.

你不知道現在一線里那些老公房哪裡來的?

當年免費或者以極低的內部價買來的房子你今天要花幾百幾千倍的錢才能買到.


這個時代,大部分,年輕人,買不起哪裡的房,多大的房,憑本事還是可以有父母資助,這些都需要定義一下範圍,否則問題有點寬泛。

總體而言,這個時代比本代父母年輕時代的分房時代還是好很多,父母這個年齡還在等福利分房,位置大小房型都是沒法挑的


房子只是房子嗎?房子決定了你能享受到的資源,資源配置不均衡才是問題,為什麼不均衡,不是政府需要思考的嗎?


因為人類還沒有進入共產主義。


在上海有小區鄰居之間互不認識,有小區鄰居時刻逼著你跟他搞關係,你喜歡哪個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從古至今,房子都不是一般人想買就可以買的廉價商品。「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這樣的話一千多年前就有人問過了!


因為愛情


就算3萬一平,30平的房子如果開賣,試問誰貸款買不起?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任志強的「2014 年不買房,那就再等30年!」的言論?
為什麼說銀行才是房價暴漲的萬惡之本?
中山房價為什麼這麼低?
清遠房價為什麼那麼便宜?
中國房價便宜又宜居的地方有哪些?

TAG:經濟 | 房價 | 世界 | 青年 | 房地產開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