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評估方法如何選擇?

資產評估的方法有好多種,不同評估方法得出的結果可能相差巨大,那麼評估機構在評估某項資產(比如一宗國有建設用地)時是如何選擇評估方法的呢?具體的評估方法的選擇是否有國家強制性要求或行業要求的同意標準?不同評估機構對同一項資產進行評估是否必然或通常會採用同一種評估方法?求解。


那麼評估機構在評估某項資產(比如一宗國有建設用地)時是如何選擇評估方法的呢?

參照資產評估準則-基本準則第十六條,資產評估師執行資產評估業務,應當根據評估對象、價值類型、資料收集情況等相關條件,分析三種資產評估方法的適用性,恰當選擇評估方法,形成合理評估結論。

也就是說,對於某一項資產所能採用的方法,是視資產性質、機構資源、評估師執業能力所決定的。比如說對於一套需要評估其市場價值以供交易參考的一線城市的住宅,評估機構及評估師選擇了市場法作為最終結論的計算方法,但是對於同樣位於一線城市的一套作價入股用的某行業專用生產設備,評估機構及評估師則有可能採用成本法。同樣的,對一線城市的住宅評估師採用了市場法,但是對於一線城市的寫字樓,評估師則有可能更為偏好收益法。再打個打方,同樣對於上面的那套設備,承接業務的評估機構恰巧知曉那套設備最近有幾個公開的租賃交易案例,那收益法就變得適用了。

所以說,評估方法的選擇,是受諸多因素限制的,並不單單與資產的類別有關。

具體的評估方法的選擇是否有國家強制性要求或行業要求的同意標準?

以資產評估為例(此處資產評估僅指財政部為主管的評估行業),一般評估業務所採用的評估方法僅受資產評估基本準則及資產評估法的限制,基本準則限制如上所述,只有一個模糊的恰當,而新頒布的資產評估法同時規定,評估人員應當恰當選擇評估方法,除依據評估執業準則只能選擇一種評估方法以外,應當選擇兩種評估方法,經綜合分析,形成評估結論,編製評估報告。

除上述總體的約束外,對於特定的評估業務,會存在準則的強制要求或者相關法規的硬性規定。比如:

《以財務報告為目的的評估指南(試行)》第三十六條:會計準則規定的資產減值測試不適用成本法。

《上海市知識產權質押評估技術規範(試行)》第二十八條:在沒有可比交易案例也無法合理確定收益時可採用成本法進行評估。(實際上由於前述規定的存在,使用成本法評估相應資產時便容易在方法的選擇上受到質疑,可以說是一個較強的約束)

除了上面兩個例子,還有不少相應的規定,同時也有一些地方上可能不成文的口頭要求,比如某地在資產評估法出來前就一直要求評估機構對於國有資產評估必須要用兩種方法之類的。。。

不同評估機構對同一項資產進行評估是否必然或通常會採用同一種評估方法?求解。

對於常見的資產,所採用的評估方法通常是一樣的,比如市場活躍的房地產、二手車輛。但是對於公開交易較少或者新興的評估方向,所用的方法則可能存在差異,原則在第一個問題下已經作了說明,即除了資產的類別以外,評估機構的資源、所派評估師的執業能力均會對評估方法的選取產生影響。同時也會導致題主第一句話所說的問題,即

不同評估方法得出的結果可能相差巨大,

事實上就理論而言,在所採用方法均適用於相應資產的情況下,不同評估方法對於同一項資產所能得出的評估結論應當是相近的。如果存在較大差異,有可能是評估師所考慮因素主觀判斷差異所致,或者各評估師搜集資料的能力不同導致結果差異

個人見解,僅供參考


謝謝 黛色夜霜


推薦閱讀:

TAG:評估方法 | 會計 | 資產評估 | 金融 | 評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