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的其他文明,他們攀科技樹的步驟會和我們有相似之處嗎?

現在人類的物理,化學,生物等成就,對我們來說似乎理所當然應該是這麼逐漸進步,發展而來的。其中也有不少天才的驚世之作幫助我們縮短了探索的時間

宇宙中的其他形態的生命體,他們所處的環境也許和人類完全不同。如果他們同樣有能力掌握同樣的知識和科技,這樣的科技樹會遵循怎樣的規律?

他們思考問題的方式如果與人類不同,可能會有什麼樣的結果?

換句話說,有沒有可能,人類自身的局限其實限制了我們在某一方面的進步?


這題很難有把握的回答,因為我們的眼界確實太窄了,可供參考的歷史資料也非常稀少。

我說的是將各個地區的人類分隔開來研究,他們在各自的居住區生活,彼此之間不互相聯繫,就像不同的星系在科技發達到一定程度之前都無法互相聯繫一樣。這些人類各自發展出文明,然後在科技的發展上有什麼獨特之處,這一點在地球上沒有足夠的歷史樣本可以參考,由此,我們也很難想像外星人之間的科技樹空間有多大的差別。

不過我們還是有一些東西可以拿出來說。

原始人類在互相聯繫之前,不約而同的拿起了石頭加工成石器,之後又砍下枝條做了弓箭。人類學會了利用火焰取暖,並製作簡單的衣物。這是什麼?

點燃火焰,加工石頭,製作弓箭,這就是基礎科學、製造業、軍事三大科技樹的基礎科技了吧?

由此可以再擴展一點來說,不管是互不聯繫的原始人類文明,還是宇宙間互不聯繫的原始星系文明,發展科技的基礎,我們可以假設,應當是有:

觀察自然界中常見的化學能的釋放過程,並試著將其利用起來。

觀察自然界中常見的勢能的釋放過程,並試著利用起來。

觀察自然界中物質性狀的不同以及物體外形的自然的改變過程,並將其利用起來,以人工的方式加以改造。

這三大基礎(可能還有更多,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討論),應當是宇宙間絕大多數文明的發展的基礎,是絕大多數星系文明最起始的火花。

那麼自然界中最常見的化學能釋放,應當是燃燒過程,這也是原始文明最易見到,最易觀察,最易掌握和利用的東西。既然物理法則在哪裡都是適用的,既然氫、氧、氮、鐵等元素在宇宙中是極其豐富的(請參考知乎有關恆星以及星系的問答),那麼點燃火焰、冶鍊鋼鐵,也就是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步驟。有了堅固的金屬材料和灼熱的火焰,文明會發現很多事情,比如將化學能用蒸汽(或者其它什麼外星文明想到的方式)來儲存起來。我得說,蒸汽或許是你能想到的方式當中比較簡單,比較容易發現的一種。畢竟宇宙中到處都是水,發現水燒開了會變成蒸汽,以及蒸汽帶有大量熱能碰一下會燙到手,以及蒸汽氣壓高了會釋放出動能噴射出來,這些都是自然界中很容易見到的事。

——當然,這一切都需要大陸。假如真的出現了海底文明,真不幸,該文明似乎沒有冶煉金屬的可能。

自然界中最常見的勢能釋放,應當是重物從高空落下的過程。山脈是如此常見,石頭從高處落下的威力,任何一個原始文明,都不會視而不見。對勢能加以利用,將石頭搬到高處去砸倒獵物,這只是開始。從0到1是最困難的,從1到2,只要想像一下,就知道會容易很多。懂得將石頭搬過頭頂再砸下去,就必然懂得用樹枝或其它有彈性的東西將石頭拉起來固定住。於是弓箭(或是其它星繫上的類似玩意)就誕生了。弓箭的誕生讓原始人懂得了利用勢能來影響遠處物體的方法,在化學能的參與下,遠程拋射武器必然會被開發出來。

隨著文明的不斷發展,他們必然也不會滿足於點火發射的那點射程,以及蒸汽所存的那一點熱能或者勢能。這些高級一點的文明會去尋找更高效、更龐大的能量來源,既然宇宙各處的物理學都是相同的,作為恆星的產物,核裂變原料的作用遲早會被文明發現。只要加以研究,該文明就會懂得核能的巨大潛力,並著眼於如何利用核聚變。

所以從大的方向來看,各個星系的文明發展,應當會有相似的地方,從最簡單的觀察自然界開始,到利用自然界的常見能量,比如化學能,勢能。點火,做彈性工具或武器,利用流水或狂風。之後不久,他們會學會儲存和轉換能量,不管是用蒸汽還是磁鐵,哪怕是用某種全新的方式,但是將化學能儲存起來這一目的,應當沒有差異。之後,不滿足於化學能的文明,會發現核能,並試圖利用起來——只要發展出可控核聚變,星系旅行就不是不可及的事情,這些星系之間就會產生聯繫,科技樹也就會開始互相影響甚至融合了。

也就是說,在可控核聚變之前,不能和外界聯繫的星系文明,其科技樹在細節上,特徵上,具體表現上,或許會有很大差別,但在大的路子上,很有可能是差不多的。

但我們也需要看到偶然的可能性。

我們知道,很多科學發現,不僅僅在於一代代人孜孜不倦甚至付出生命代價的追求,也在於一些靈光突現的偶然迸發。沒有這些靈光,人類遲早也會取得現在的成就——但也有可能不是現在。又或者,我們或許就是少了點靈感迸發的偶然,才致使到現在還沒能載人飛出太陽系。

我們知道,科技的發展離不開經濟、政治、宗教等多方面的原因影響。有些地區因為宗教和政治經濟等原因,連基本的科普教育都談不上,更不用提科學發展了。而人類歷史上有著很多宗教統治下的黑暗時代,不用說科學萌芽,連人文關懷都難以實現。我們也知道,即使是現在,受限於各國的政治衝突和經濟原因,我們仍然不能將更多力量投入到科研發展中去。地球文明一直在內耗,而外星系文明呢?他們的科研環境會比我們更沉重,還是更輕快?我們不知道。

我們知道,科技的發展也離不開現實動力。比如戰爭,就促進了很多科技的發展,甚至於這門殺人的勾當還促進了醫學的進步。歷史長河中,任何一段暗流的變化,都會影響整個長河的最終面貌,科技就在這其中隨波逐流,它之所以是現在的樣子,和過往歷史當中所有的大小事件都密不可分。外星系的歷史會是什麼樣,我們也不知道。

我們知道,如果沒有毀滅地球上絕大多數爬行動物的那場災難,哺乳動物或許沒機會稱霸地球,更不用提人類了。行星,恆星,衛星,引力,公轉軌道,自轉速度,小行星,大氣層……太多因素在影響著生命。外星繫到底是什麼樣,我們都不知道。

所以說,儘管大家在整體的路子上會基本相同,但是,這條路各自花多長時間去走完,誰會快,誰會慢,誰快得讓你不敢相信,誰又會慢到失去一切機會;誰會脫穎而出,誰會沉寂太虛,你都不知道。更不用提各種細節上的不同了!

真想到各個有文明的星繫上去看一看啊。


如果出現了與我們人類社會所處的地球類似的環境,我認為一個和我極度相似的文明會產生,畢竟歷史唯物主義還是很有道理的,文明的發展有客觀規律可循,也就意味著和我們類似的科技會發展起來。個別天才其實無法左右整個歷史進程,他們往往只是順應潮流,因而他們無法左右規律。

當然如果環境存在極大的差異的情況下就完全不同了,我們目前的規律在這種情況下不適用,即便他們的生命形式與我們類似,他們也會形成一套與我們完全不同的客觀規律。他們的生命形式也許和我們也有巨大的差異,畢竟不能說,只有類似地球的環境才能誕生生命。影視作品中設想的外星人總能找到地球生物的影子,這種設想其實非常狹隘的。外星人為何非得長得像人或地球上的其他生物,難道生命的形式只有這一種嗎?所以我們與外星人的差異可能非常巨大,不僅是結構上,物質組成上也可能有極大的不同,總所周知我們地球上的生物是以有機物組成的,而有機物則是部分含碳的化合物,其他生命形式也許在這方面與我們也有巨大差異。我們根本無法想像會因此誕生怎樣的文明。我們人類目前的認知是無法對這種無窮的可能進行憑空猜測的。

因而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與我們相似的外星文明完全有可能存在,但是與我們完全不同的文明更是可能大量存在。我們的認知的局限性無法讓我們想像出那無窮的可能。

以上個人觀點,僅作參考。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有許多科幻作家討論過了。

我要談談大劉的《山》,裡面講述了一個發源自地心的外星文明(先不討論故事裡面這外星生命能否真的存在,畢竟在一定的腦洞上展開故事,是科幻作品的一大迷人之處)

--------------------------------------------------

「對於我們來說,周圍都是山,這山把我們封閉了,我們要挖洞才能登山。」

這個造訪地球的外星文明,他們一開始的世界十分簡單,是一個半徑大約3000km球形空間。裡面的生命體無論往哪裡走,都會遇見一堵緻密的岩壁,於是他們的第一宇宙模型就自然而然地建立起來了:宇宙由兩部分構成,其一是它們生存的半徑約為3000km的球形空間,其二就是環繞著這個空間的岩層。(下面把這種外星人稱為地心人)

於是這個世界被稱為「泡世界」,地心人們把這個理論它稱為密實宇宙論。(是不是跟古代人類「天圓地方」這個說法的產生很類似呢)

大家就會有疑問了:無限厚的岩層會在引力的作用下坍縮的。於是大劉就巧妙地告訴我們,泡世界在地心處於失重狀態,很難意識到引力的存在。(牛頓:我在被蘋果砸到之前也沒意識到2333)

這些外星人是機械生命,它們從PN結進化而來,所以它們的原始祖先首先發現和使用的就是電磁能。(古猿:火真好玩)

被困在球形空間里的生命就這樣自由自在快快樂樂地生活著。

直到有一天幾個吃飽了撐的地心人說要挖洞探險,就這麼挖了好久好久,這群地心人發現越往外挖,岩層的密度不斷減少了,它們驚喜地推定岩層是有邊界的,於是地心人迎來了大航海,哦不,大挖洞時代。

挖洞總要到頭啊,你說對不對?於是大家往上挖啊挖,終於挖開了岩層!!!

迎接它們的不是太陽的光亮,而是,好多好多的,水。

這個倒霉的機械文明遇到了海底。所以說地心人遇到水怎麼樣?

第一個離開岩層的地心人:只能短路啊有什麼辦法啊我也很絕望啊。

於是第一個離開岩層的勇士就gg了

呃,於是這個文明在大航海時代後第一次遇見了,呃,液體。

如果人類因為第一艘探尋新世界的船支遇難而放棄探索的話,那麼人類也只能困於一隅。

地心人也是,或許生命都是不甘心於受困的吧,於是它們開始研究液體:把水帶回地心研究之後又發現了氣體和浮力,也就是說,類比人類的話,就是大航海時代之後才有個叫阿基米德的人出現。

於是地心人根據浮力的原理研製了水火箭,也就是類似膠囊里灌點氣再帶個宇航員,這第一個宇航員在地心人那裡為了方便地球人理解就叫做加加林。

水火箭發射成功了,然後呢?

「加加林抬頭望去小心翼翼地打開艙門,慢慢探出身去,立即感受到了海風的吹拂,過了好一會兒,他才悟出這是氣體。恐懼使他戰慄了一下,他曾經在實驗室中的金剛石管道中看到過水汽的流動,但是宇宙中竟然有如此巨量的氣體存在,是任何人始料未及的……他在以後的回憶錄中有過這樣一段的描述:」

「我感到這是一隻無形的巨手溫柔的撫摸,這巨手來自一個我們不知道的無限巨大的存在,在這個存在面前,我變成了另一個全新的我。」

」加加林抬頭望去,這時,地核文明10萬年的探索得到了最後的報償:「

「他看到了璀璨的星空」

(以上帶引號的部分摘自《山》原文)

十萬年,擁有文明形態的地心人才從地心走出來,人類文明的幾千年呢?都上天了。

雖然起源不同,發展的歷程都不同,但是,我認為文明的結果都殊途同歸,就是那迷人的,無邊的,陌生的,包羅一切的宇宙,因為文明的意義,就是去探索未知。

--------------------------------------------------

大劉的《山》除了討論了題主的問題之外呢,還有很多有趣的內容,比如說地心人挖洞留下碎片給原來的世界,造成空間丟失;地心人的教會禁止往外挖洞,像極了歐洲的地球的中世紀;還提及了地心人為了有限空間的戰爭,跟人類為了領土的戰爭異曲同工;還裡面還談及了岩層空間里的飛船之間的戰爭,像極了戰列艦對決23333;地心人誤認為產生引力的不是質量而是空間……等等等等,感興趣的不妨把大劉的書拿來一讀。


除非宇宙各處的物質屬性是不同的,否則,整體宇宙的科技樹應該具有相似的。

因為,當文明距離點滿科技樹技能越近,越趨向於對整個宇宙的運用。

但是,除非生態系統的物質屬性是相似的,否則,各個文明的基礎科技樹極有可能不同。

因為,科技樹的發展極其依賴生靈自身屬性,假如有外星人用電磁波進行交流,又假如外星人可以類似植物直接利用光能,那麼他們的基礎科學必然和我們現在不同。


連地球不同地區不過國家的科技樹都不一樣呢,何況遙遠的外星


很難說

如果外星沒有出現類似美洲這樣比較巨大富饒,資源豐富,而古代過去的外星人陷入停滯,戰鬥力很弱,然後被競爭激烈的舊大陸外星人發現並輕鬆征服,出現劇烈的資源不合理分配,由此催生科學爆發的話

我們假設地球上沒有美洲大陸,也沒有澳洲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其他地方與現實一樣,於是哥倫布死在了海上,之後歐洲又派人向西航行了幾次,都由於距離東亞太遠而死在了路上,於是歐洲斷了這個心思,然後歐洲的結局很可能是被俄羅斯和阿拉伯國家瓜分,然後俄羅斯與阿拉伯再打……


人類自己重來一次,也會不一樣。

譬如蒸汽機古埃及就有,如果人類對動力的(內燃機)追求超過煉丹術(火藥),那麼近代戰爭可能就不是橫排槍斃,而是類似車戰,只不過馬車換成汽車,步兵的木杆長槍要換成鐵制的,以便捅進對方輪子里


會,但與人類相同的可能性極小

先說人類吧,因為某些機緣巧合,地球上出現了哺乳動物,進而進化出靈長類動物,其中一支還居然會站起來跑了!

空出了雙手才有機會瞎鼓搗出了火,其它四條腿的動物只能幹瞪眼了。

人類靠火吃上了熟食,即衛生又有營養,促進大腦發育,從此人類大腦發育進入快車道。

所謂玩火自焚… 錯了

所謂刀耕火種,放火燒山後留下大片肥沃空地可以提供耕種,人類生產力大幅提高,糧食穩定,從此走出山洞,開始定居生活,人類開始了偉大的農業文明!

近萬年的農業文明中,受人類掌握能量的限制,全世界在數千年中只能維持幾億人,這並不是古人不想多生孩子,而是生的再多也活不下來,農業文明只能養活那麼點人口。沒錯,這就是農業文明的頂峰了,在沒有掌握更多能量的前提下,農業文明的發展已經止步。

某些巧合下,人類發現了煤。

正所謂一次能源一次革命,煤的利用使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也使世界上第一次大規模出現了分工勞作,生產力急劇增加,蒸汽時代的巔峰就是火車和鐵甲艦。用煤鑄造的鋼鐵中有壓力容器,這些設備可以作為化肥的生產裝置,因此人類開始使用化肥,和用機器泵水,用機器鋤地,土地畝產成倍增加,人口暴增,多出來的人口離開土地,聚集在城市,擺脫了吃上的煩惱,開始研究科學,藝術,參與工業製造。

靠著蒸汽時代的積累,人類開始了電與石油的衍生利用,人類再次掌握更高級的能量,生產力爆炸增長,人口突破50,60,70億, 地球上出現人口千萬的超級城市,千萬級的人口聚在一起不能產出一粒糧食,卻正在推動下一級能量的出現,那就是聚變能和人工智慧。

所以,如果外星人能有地球類似的環境,但如果沒有新能量的發現與掌握,很可能整個文明從生到死都困在某個能量級,不能向前邁進一步。 假如外星球沒有煤,那麼即使外星人如人類一樣聰明,進化到農業社會,但生十個孩子五個夭折,平均壽命30歲,整日種地勉強溫飽,哪有什麼精力搞城市化弄全球分工,連個化肥廠都建不起,人被土地鎖的死死的,永世不得翻身。

所以人類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 如果在化石燃料用完之前還不能解決未來的能源問題,人類文明將崩塌至農業文明,地球又回到只能養活幾億人的環境中,屆時人類文明將走入萬劫不復之中。

好了,以上就是我瞎扯的,扯淡完畢!

部分觀點借鑒《大目標》


已知的科幻作品似乎都不具備構建一種全新外星生命進化樹的能力……

大多是根據現有的生物變形得來,即使是阿凡達那種設定了整個星球生態系統的作品也只是照著地球生物依葫蘆畫瓢而已…

科技樹必然和進化樹有關,舉個例子;沒進化出眼睛的生物一輩子都不能點出光學和天文學……


很多事其實沒規律 。

玩文明經常會腦洞大開。如果所有大陸支離破碎是海洋上的一個個小島,農業還發展的起來么?文明之間難以交流科技樹點的齊么?(資源限制)就算可以交流,統治海島的奴隸主為什麼提高生產力?(參考世界上只有朝鮮一個國家)

就算有歐亞大陸,農業這關過了。

如果大氣含氧量更高一點,身高一米四的原始人如何馴服恐龍?含氧量低一點體型縮小的人類還有足夠的腦容量嗎?

好吧,氧氣正常畜牧業解決。

地表就是沒青銅有脾氣嗎?

重新地圖,礦物都有。

沒有山脈阻擋極地寒流也足夠讓人類發展不起來……

好吧,地理氣候都一樣,文明之光就要到來。

宗教、文字、數學、哲學。

哪怕政教合一的宗教,只要地盤夠大,不能形成唯一的集權政府,多個哈里發相互競爭也只能發展科技。

科技樹沒什麼不同,觀念也大體相近。

問題這地形、氣候限制也太多了……


一個完全被海洋覆蓋的星球,科技樹應該點不出火和電來,這兩樣點不出應該就沒有文明可言了!

一個類似地球的星球,沒有化石燃料支撐,很容易就消耗光所有樹木,然後文明就玩完了!

假如一個類似地球的星球,氧氣含量太高,那麼很容易就一場一場的席捲大陸的大火燒光所有地表生物。

假如一個類似地球的星球,大氣濃密,濃密到高出地球的大氣濃度幾十倍倍,很可能這個星球上很便于飛行,但飛得不快,但......不會進化出手來.....沒有靈巧的手指,就沒有多樣的工具。文明不會有問題,但科技樹應該玩完了。

重力太大的星球,大氣會很濃密,氧含量也會很濃密。同以上兩條。

假如類似恐龍這樣的大型動物沒有滅絕,相對體形太小的人類無法在蒙昧時期與之競爭,無法與食草動物競爭現成的食物---沒人家吃得快,無法與食肉恐龍競爭農耕用的領土---沒有點科技樹之前無法抵抗食肉恐龍就沒辦法進入農耕時代。後面科技樹也就玩完了。

大氣太稀薄,氧含量太低的星球,可能無法達成熔煉金屬的火焰溫度。科技樹點到石器時代,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重力太低的星球大氣會太稀薄,同上

有星環的星球,應該長期會被隕石轟炸,即便有文明,估計唯一點的科技就是防隕石。

文明的前提,知識要有傳承,要是主宰的生命缺乏足夠記憶力......文明也就玩完了

費米佯謬的另一種解釋,就是生命的誕生可能很容易,但文明的誕生很不容易,飛向宇宙更不容易。

想想一個表面重力是地球十倍的星球,圍繞一個一個質量為太陽十倍的恆星,恆星系裡僅僅只有這一顆行星,行星沒有大的可以用作前進基地的衛星,行星系內沒有能夠提供遠程星際航行的大量的氫的氣態行星.......這個星球的文明要多艱難才可能克服濃密的大氣阻力和地表重力發射衛星,要何等的艱辛才能發射一個探索他們的太陽系邊際的探測器。

沒有氣態行星提供燃料,應該也沒辦法進行恆星系航行吧。科技樹就不點這個了。

好在我們的地球有個大衛星,有四個氣態行星供我們揮霍。


「人類無法想像到自己從沒見過的東西」


拼腦洞的時刻到了!

液氨生物、硅晶體生物、大氣浮游生物、等離子體生物、波生物紛紛點贊_(:зゝ∠)_


想起之前一部科幻小說,作者和名字都忘記了,不過腦洞開的很精彩,大體的意思是富豪支持科學家開發的硅基生物,然後連著硅基生物和冷凍倉一起投放到水星了,最後也形成了自己的文明【雖然是從地球原始社會的形態照搬過去的】這應該符合題主提出來的宇宙其他文明的概念了吧?

我覺得 @瘋死沃 提出的觀點特別有趣,必須應該點贊加雞腿。但是這個僅僅討論的與地球類似星球的情況,在類似原始地球的情況下,經過很多類似於米勒-尤列實驗的自然現象產生碳基生物,然後逐漸發展成另外的地球,我覺得應該就像瘋死沃所說的發展,或許因為自然條件的不同,可能會產生游牧社會,農耕社會之類的分別,不過還是點了和地球類似的技能樹吧?

如果腦洞再大一點,在一個以我知識水平無法描述的星球,產生非碳基生物,他們的文明又是怎麼發展的?寫到這裡的時候發現,這他喵的不是我能補上的腦洞啊!!!他們是怎麼交流的?他們是怎麼存在的?他們是怎麼維持生命的?他們日常都是在做什麼?是怎麼進化的?那不可言說的生存環境是什麼樣的?!

多維宇宙存在的話,那麼除去三維世界,其他維度會不會有生命存在?連多維宇宙都只能勉強理解的我,應該怎麼填補這個巨大的腦洞...

我曾經設想過幾種非碳基智慧生物的存在形式,不過以我的知識水平感覺不是特別融洽,如果有幻想力爆表的大佬,還請分享下經驗,啟發一下吾等的靈感


星際爭霸裡面異蟲和星靈的科技樹跟人類一樣嗎?


生命形式都不一定一樣,文明肯定也不同,科技樹更是不同,不同科學與所處環境有關。

現在科學家論證的生命形式都是以碳,水,氧等要素推的,然道就沒有其他生命形式嗎?比如像現在的智能系統一樣的有自主思維方式但生命形式不依賴碳水氧之類的


我有個觀點,可能稱不上,就叫想法吧:

如果某星人發展處某種文明,某種科技,在人類的理解外,人類會認定這種形式嗎?反過來說,人類能接受的、能理解的,差不多是人類類似的形式。

因此,這個問題其實可以認為,不管實際上存不存在同人類迥然不同的文明形式,但我們只能看到其中相似的那一部分。


舉個栗子,生活在熱帶雨林里的拉丁美洲土著,由於生活環境不同(缺乏金屬礦,可馴服的大型動物以及熱帶雨林地形崎嶇),他們就點不出輪子,馬,還有鐵


關鍵還是環境。即使有外星人,他們居住的星球可能和地球截然不同


就像草叢裡的一群螞蟻在討論人類社會的文明發展科技樹,它們在考慮人類在怎樣的土裡可以挖洞居住,但殊不知人類已建起了高樓大廈。


推薦閱讀:

基因突變是不定向的,為什麼沒有生命體突變成長生不老的個體呢?
人類一次又一次的免遭外太空的威脅都能化險為夷。難道真是有外星人在暗中保護著我們嗎?
你相信鬼神嗎?是人可怕還是鬼可怕?
1億年後人類會怎麼樣?
馬鞍山怪坡的原理是什麼?

TAG:科技 | 探索 | 文明 | 世界歷史 | 宇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