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文章《人民日報辣評:孩子,沒出過國並不丟人》?
人民日報辣評:孩子,沒出過國並不丟人
出國黨隨口說兩句吧
其實我認為,人民日報的這篇評論最精髓的地方在於點出了「攀比」這個要點。為什麼節假日沒有出過玩一圈的人,或者沒有出國經歷的孩紙會被認為是低人一等?其實問題不是出現在孩紙身上,而是在家長身上。其實對於學生,特別是年齡還比較小的學生來說,出沒出過國,節假日去了哪其實他們自己是不會在價值上分出高低優劣的。而這種優越感的產生很大部分都是家長灌輸的(當然家長背後還有更大的社會因素,在此不談)。換句話說,在國外混過就比呆在國內的diao,這種價值觀的源頭在於家長,而不在於孩子。
當然,由於篇幅問題,人民日報的評論無法將這個問題進一步展開並且深入地剖析,並且僅僅以一個雞湯式的話語鼓勵小朋友們說「儘管大家各不相同,但大家都能成為好孩子」作為結尾。這一點讓我不太滿意。因為這個話題能引出太多值得好好探究一番的問題了。比如說為什麼會出現家長之間的「攀比」?為什麼會產生所謂的教育「鄙視鏈」?以及是否真的只要每個孩子內心健康向上,上述的社會問題就會自動消失呢?
先說攀比,其實家長們「教育攀比」的手段遠遠不止送孩子出國這一項,另外的諸如補習班,課餘興趣班,各種奧賽,各種樂器學習等等。這些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了。但是一旦我們深究其中原因的話,往往就一句「中國傳統觀念重視教育」就草草了事。但實際上,傳統觀念雖然有一定作用,但是它真的是全部原因嗎?其實也不然,因為我們要是再細究的話,其實還可以發現,同樣是在同一個中國,不同地區的攀比現象有輕重之分。比如像湖北,湖南,山東,河南這些傳統的「高考大省」類似的家長攀比現象(包括出國熱)就比廣東,福建這些地區要更嚴重。(最直觀的體現就是高考全國1卷分數線,廣東和福建常年倒數前二)但是這個現象用「傳統觀念」就很難解釋了,因為作為仍然大規模保有鄉村宗族勢力,價值觀更偏保守一些的廣東福建,理應保留更多的傳統觀念啊,可為什麼反映在教育上卻不是那麼一回事呢?因此我們還是為「教育攀比」需要尋找出文化傳統以外的原因。
根據我個人的理解,家長在孩子的教育上拚命砸錢,不論是報補習班,搞競賽,還是送出國。本質上無外乎是一種對下一代的「投資」。而既然是投資,肯定最後尋求的還是未來的回報。你比如說我們不妨開個腦洞做個思想實驗,假設在一個可能世界存在上帝,然後這個上帝的作用是讓所有在教育上砸過錢的孩子長大後月薪永遠不過3000,而不砸錢,老老實實跟著義務教育流程走的孩子未來統統年薪30萬。而家長了解在這種情況的條件下,家長還會砸錢搞教育攀比嗎?這麼一來,我們發現,所謂攀比,並不真的是家長爭著要證明自己對自己的孩子有多好(雖然他們確實有這種初衷),而是一種爭先恐後的投資,這個投資的背後有個非常明顯的目的,就是未來在孩子身上回報。
而這背後則是兩個非常無奈的現實情況,一是教育資源稀缺,二是貧富差距過大。因為好的小學就那麼多,好的大學也就那麼多,所以會有學區房,會讓孩子參加那麼多補習班,不夠的話還要出國。其次,因為好的小學,好的大學出來的孩子和其他的孩子就是不一樣,薪水會是好幾倍的差距,因此更會讓家長們爭先恐後,因為一旦某一步走錯,真的可能導致自己的孩子未來的生活水平比其他人明顯更低。因此中國家長所相信的「教育改變命運」這個口號背後,更是對某種社會現實的妥協,因為教育作為稀缺的投資品真的會有高回報,而且不搶就沒有,而且很多人的命運是真的需要改變。同樣的現象放眼全球仍然適用,比如同為發達國家,傳統上對「精英教育」更加推崇的英美等國就比更加重視「教育平等」的北歐等高福利國家有著更大的貧富差距。
回到題目當中,其實當家長們把「出國」當作是自己教育攀比的一個指標,其實背後往往有很多無奈。因為並非是家長真心樂於拿孩子攀比,而是社會的壓力推著他們這麼做,因為看到身邊的人都不斷在孩子的教育上加籌碼,自己不加的話生怕自己的孩子未來會吃虧,所以也就跟著加了。結果則是孩子累,家長也累,但誰也不能停止。這樣一來,再回頭看人民日報的雞湯結尾就能發現有多麼沒說服力了。因為這種攀比心並不會因為所謂的孩子的多元化經歷和健康的內心而消解。因為在這個本身已經多元化的現實社會裡,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留學黨會各種吹噓自己見多識廣然後鄙視國內的教育,而留國黨則反駁道「哼,有什麼了不起的,XXXX沒有留過學不照樣比你們強到哪裡去了」(很遺憾,這兩種傾向本問題下的很多回答都體現出來了)。而這種罵戰的背後還是要分出個高低,還是要構建鄙視鏈的邏輯。而真正將「攀比」現象徹底消除,我認為,只有當教育資源足夠豐富讓,好的教育不只是一種錢可以買來的商品時,當社會貧富差距縮小,各行各業都能真正平等時,當教育不再成為一種投資,而是純粹個人的選擇時,才可能實現。
一句話總結,真要達到人民日報所說的,「出國與不出國已經無所謂,只要都是好孩子」的理想狀態,遠比它結尾說的要難,而且問題不僅僅是在教育領域。
六屆六中全會的合影,當時裡面只有兩個沒出過國,49年後一個去朝鮮打美國人,一個去蘇聯。
到了臨行前,毛澤東卻決定不去法國了。當時,許多新民學會會員很不理解。對此,毛澤東做了解釋:「我覺得我們要有人到外國去,看些新東西,學些新道理,研究些有用的學問,拿回來改造我們的國家,同時也要有人留在本國研究本國問題。我覺得關於自己的國家,我所知道的還太少,假使我把時間花費在本國,則對本國更為有利。」
不要上來就噴,冷嘲熱諷的像什麼話?
這篇文章通篇看了,完全沒看出哪裡有不妥。
一年級時,學校為了解決同學白天在校時間太長而導致的飢餓,讓大家往學校帶吃的。大家都帶的速食麵,就是那個什麼伊面,也有帶白饃饃的,只有我帶了一個巨丑無比發黃髮黑從中間裂開的乾糧。一開始也感覺很丟人,不好意思拿出來,但想到吃東西無非是填飽肚子,也就沒那麼難過了。有同學就拿他的白饃炫,邊啃邊看我啃黑饃。現在說「覺得沒出過國很丟人」,是一種進步。因為那時候有個同學,全班就他自己去過北京,可把他牛逼壞了。彷彿沒去過北京的都是下等人,倘使有幾個同學聽了以後也去了一趟北京,假期之後開學,其他同學一定深受感染,鬧著要去北京,然而在那個年代,都去肯定是不可能的。未來之人看待「我小時候出過國」「他小時候都沒出過國」這件事,想來也是如此。
更有意思的是我大侄子孔吃掰,上小學。他去和諧廣場吃了一回牛排,我那天問他吃的什麼,他用非常囂張的口氣說「我在和諧廣場吃的牛排」,問我吃過沒。又有一次他點了個十五塊錢的外賣,一下就很狂躁了,說他一頓飯花十五,很高檔,問我呢。我說這誰教你的,怎麼還這麼個攀比法?我自己經常吃一頓一百五的你信不?他不信,我找了幾張吃飯的條子給他看,他就悵然若失了。後來知道這是學校里的風氣,顯然是只停留在「比誰玩遊戲裝備多」「誰吃過外賣」「誰一頓飯花多少錢」「不要和農村籍貫的說話」這種水平上。
出過國、去過北京、吃過外賣、用過手機、吃過白饃、進過縣城,都是好的,是有見識的體現,這沒錯。
但拿出來炫耀的人,就很沒出息。
要真是習以為常,你炫耀個什麼勁呢?
想起來初中那會(大概十年前),我同學一般都穿山寨的運動裝,有的是高仿,也有隨便貼上NIKE、adidas或PUMA的地攤貼牌貨。現在想起來也很正常,畢竟當時我們只是一個小縣城,並沒有專賣店,網購也沒興起,商場裡面最多賣賣李寧、喬丹啥的,根本買不到名牌運動裝。
但有一次,我穿著一件真的NIKE去上學,原本想著能裝個逼,結果我還沒開口,我同桌就指著我衣服說冒牌貨,叨叨了一整個早自習,我再怎麼解釋他也不聽。。。。。唉,算了,裝逼失敗好難受。
話說現在時代變了,孩子們的虛榮心卻沒有變,只是由攀比運動裝變成攀比出國了。但是這些孩子或許不知道,當他們在學校拼爹的時候,他們的父母在飯桌上跟別人談論最多的卻是孩子的學習。
「兒子,沒出過國並不丟人。」
「是啊,老爸,我當然不丟人,丟的是你的人!」
「兒子,是老爸沒用,沒有百萬年薪,送你去北美歐洲遊學。不過,我可以推薦給你一個網站,在這個網站上,有很多精英分享他們的知識見解,特別是在海外的見聞,你可以看到更大的世界。」
「哈哈哈,老爸,你看的答案好多都是我寫的。我用了個混血女神頭像,都5萬粉了。一篇軟文1500,你公司有沒有需求?」
中國教育最大的問題還是沒有把不同階級的孩子分開,這一點北京市某些小學中學就做得很好嘛,大家都出過國就沒啥可比的啦,所以還是淳樸地比比爺爺的級別吧。
借這個機會,我再講一講物化這個問題。大家還可以閱讀我的類似相關的其他回答( 無路之路的遊盪者:是不是絲襪會讓許多人聯想到性?這是物化女性嗎?我們應如何對待?)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使用物化這個詞,它對應的德文是Versachlichung,而關於Versachlichung,它實際上指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被錯誤地理解為『物與物之間的關係』的這類現象。所以為什麼在君主國家中王冠和權杖是神聖主權的代表,這是因為在封建國家裡,王冠和權杖背後的所指,實際上是國王與人民之間的統治與被統治的權力關係。而這種現象其實就是Versachlichung。同樣的現象在我們身邊一直都在發生,比如我們平常使用的鈔票,它實際上也是反映了一種Versachlichung的現象。所以為什麼國家印的白紙就可以當錢花,而其他人印的白紙不能當錢花呢?原因很簡單,那是因為在這張紙的背後所隱藏的正是國家對人民的強制力。
同樣,「出國」或不「出國」同樣也不簡單地僅僅意味著地理位置的轉移,他更多反應的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和權力關係。這也是為什麼那些出國的人比不出國的人更驕傲,那些去歐洲富國出國的人,比去東南亞窮國出國的人更有面子的原因。因為,從自然的地理位置而言,出國僅僅是人的身體從一個地理坐標轉移到另一個地理坐標,但是從根本上它反應的是出國的人的家庭背景,經濟狀況,甚至從根本反應了他們的階級地位。
所以年輕的毛澤東沒有出過國,並不丟人。但是一個普通人沒出過國就丟人了。因為毛澤東不出國不是因為他不能出國,而是因為他不願意出國。不管他出不出國,都不能改變他的社會地位。但是一個普通人不能出國,則意味著他沒有能力出國,意味著他經濟實力,家庭背景,甚至是階級地位的整體劣勢。這意味著在整個社會關係,他處於一種不利地位,根本上揭示的是一種不平等的社會差距。
所以例如櫻桃小丸子中,當所有同學都羨慕花輪同學去了夏威夷的時候,這種羨慕絕不僅僅是對夏威夷的憧憬,更多是對花輪家庭的階級地位的一種嫉妒。而且就算櫻桃小丸子真正像日報評論員一樣說的,能對出國不出國這一事情放下芥蒂。她仍然會在其他方面感到自卑,比如吃不起頂級壽司,比如住不起高級洋房,買不起豪華玩具,買不起名牌等。所以要從根本上解決自卑問題,不是從意識出發,而是要從物質出發。而這才是我們唯物主義者應該堅持的方向。
最後,是兩學一做時間。作為黨員,我們更要響應總書記號召,學習原著,多讀原典,特別是領會總書記「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牢記發展共享的理念,認識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中國夢的關鍵一步。
我們的責任,就是要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努力解決群眾的生產生活困難,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習近平
人民日報點評社會,知呼點評人民日報,恐怕未來會變成一種常態。但是我們仔細看一下這篇文章,的確沒有什麼問題,但這句口號喊出來容易,實現起來實在太難。
在中國社會還沒有完全階級固化之前,有錢人和窮人在同一間教室學習的機會還會有很多。有錢學生居高臨下,窮人家的孩子自卑難堪的事情還會經常發生。
你告訴孩子沒出過國不丟人,沒吃過西餐不丟人,沒穿過名牌不丟人,家裡房子小不丟人,農村戶口不丟人……
但是這沒用,中產階級當然可以調整自己的心態去平等的對待底層階級,但是底層階級卻無法調整心態去直視自身與對方的差距。這種自卑是刻在骨子裡的,歧視是無處不在的。
你以為只是平常生活中的隨意聊天,但很有可能無意間就刺痛了有些孩子的自尊心。
你是無意的,這對你來說就是日常生活,但是對於有些孩子來說卻是可望不可即,想都不敢想的白日夢。
要怎麼讓他不自卑?
只要差距依舊存在,自卑與傲慢就不會消失。
《人民日報》的觀點一點錯誤都沒有,只是背後需要做的工作是無法想像的,不只是需要學校教育家庭教育,還需要整個社會心態與社會規則的改變。時常出國的孩子就是比沒出過國的孩子經歷豐富,善於交談,話題有趣,在交流過程中更加的能夠掌握主動權,這是無法改變的事情。
消除差距的首要條件是承認差距。
承認自己的弱點並不丟人,外面的世界的確很美好,灌雞湯沒有用,阿Q精神更是毒藥,認識到自己的局限性,知道差距在哪,會走的很有目標。
但很多孩子生活的世界就是一個充滿自卑與怯懦的世界,作為高高在上的精英可以不重視,但請不要重傷,不要再去刺痛所剩無幾的自尊心,精英家庭的孩子能夠出現在巴黎紐約東京香港,是因為自己的起點本身就高,但請給這個國家大部分還生活在底層的孩子一點善意。
人生如此艱難,保持不墜已經這樣辛苦。
他們的確走的很遠,但你奮力衝出階級圈子的樣子,卻更加的帥。
五十年代,孩子,沒怎麼吃過肉,不丟人。
六十年代,孩子,沒穿過的確良,不丟人。七十年代,孩子,沒騎過自行車,不丟人。八十年代,孩子,家裡沒電視機,不丟人。九十年代,孩子,家裡沒小汽車,不丟人。今時今日,孩子,沒有出國玩過,不丟人。任何時代,不攀比物質生活,都不丟人。
任何年代,學生都以學習為天職,腦子沒毛病讀書讀不好還要不考慮實際情況攀比物質,就很丟人。但是,如果父母有條件的話,出國看看其實也沒什麼問題,尤其是周圍的同學啊朋友啊,很多都出過國的話。還是帶孩子出去看看,不然孩子回來沒有談資,不丟人但容易自卑。
看到這道題還蠻有感觸的。
八月初的時候去海德堡覲見各大神。
然後覺得整個海德堡城全是中國的小學生,簡直嚇死了有木有!大學飯堂,老城主街,全!是!中!國!小!學!生!啊啊啊啊!(我怎麼聽說他們一般都在各類網遊中活躍的……)
問之,大神答曰:唉,遊學唄。
我個人對這種小學生的遊學活動的效果非常質疑。如果你告訴我這就是個純粹的「修學旅行」也就罷了,見見市面,避免以後年長的人教訓你說「西¥方哪一個……「倒是也不錯,但是非要搞一堆高大上的新鮮的見聞,說什麼「已經認識名校啦」,什麼「各位同學們要因此而努力地學習一個啦」簡直就鬼扯:大學對於小學生本來就是一個非常模糊的概念,而這種概念又不會因為你看了幾個校舍,聽了一些導遊級別的講解就清晰了起來,C"est vraiment bête.
與之相對,值得參考的是德國大學的做法:每年我們都會收到一封郵件:「這周x到周y是大學校園開放日,有一堆小學生/中學生要來,你們沒事兒就宅在家吧,別往學校跑,不然擠死你」。
然後你以為德國的大學就開個門,種種櫻花,然後收門票?(沒有諷刺武大的意思)
並不!他們會給小朋友們安排專!門!的!課!程!
比如:
給小♂學♂生的哲♂學課:
(啊好熟悉的教室!!瘋狂想念)
(沒法翻的送你們張截圖)
這樣的大學之旅才有意義啊我的親們!這樣的大學之旅才能讓小朋友們體驗Qu"est ce que l"université啊親!
關於攀比:
客觀地說,攀比這種事情,只要想發生,無論什麼地方都可以發生,無論用什麼題材都可以來一發,不比出國可以啊,比比鞋子啊、書包啊、錢包啊、遊戲裝備啊……
所以嚴格來說,出國也不過就是個新題材而已,和玩爛的各種梗沒什麼不同,還記得小學課本裡面有一課,好像講什麼有個小孩沒有綠色的彩筆,她旁邊的小朋友不借給她綠色的筆,她只好用藍色的彩筆畫樹葉(叫《藍樹葉》嗎?)——你看,連個筆都可以撕,有什麼不能撕的?
所以我覺得人民日報這報道雖然沒什麼錯,但是深度上實在是不敢恭維:這種什麼鬼遊學熱潮本質的那種「小學生式的攀比」沒有在文章中得到足夠的批判:如果我們不講遊學,就講「出國旅遊」,那實質和鄉下的孩子進沒進過城沒有任何區別。如果我們今天把出國旅遊批判一番,一百年以後再寫一篇文章叫《孩子,沒上過太空不丟人》,這有意思嗎?!根源還是:為什麼孩子們要攀比?
我覺得這實際上出於人的本性:人本身就具有爭強好勝的本性(這是歐盟的康德的報告《………………》說的),如果這個本性沒有很好地得到引導,即沒有被引導到對自身完滿性和道德性的追求(「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而是引導到對物質財富,或者其它虛妄的領域的追求和比較上,便就導致了這種攀比的出現,這也是教育的失敗。
明白這個意思吧?
我感覺你們《人民日報》啊,還要再……
你不願意做好的性教育,覺得孩子會學壞,不做讓他們完全不知道反而好。
你覺得孩子都沒有自制力,打個遊戲上個網就是網癮了應該送去電一下。
但是同時你覺得孩子完全應該有能力理解消費主義本身是沒意義的,覺得孩子應該學會正視經濟差距,學會不攀比。
我覺得你腦子壞掉了。
這裡的「你」並不是指特定的人,而是指整個社會現象。
消費主義和攀比連成年人都很難抗拒,比如知乎名句「身上沒有一千以上的單品就是失敗者」。
說實話,這句話把「孩子」改成「家長」更好一點。
這句話是人民日報對孩子說的。
可是我看到很多爹媽卻把這句話奉為聖經。我來唱個反調。
如果一個班上低於20%的孩子有出國的經歷,
這句話可以對孩子說。但如果一個班上超過50%的孩子有過出國的經歷,
我希望做父母的能知道,你的孩子正遭受歧視,並且他正在覺得丟人。如果並非家庭條件完全不允許,那就有必要把孩子帶出去看一看,哪怕是1000元往返韓國的3日游。圈子內的攀比和歧視,成年人都需要巨大的心力去抵抗,孩子還沒有能力建立起如此強大的世界觀。
如果可以,請救救Ta。說得很對啊,沒出過國確實沒什麼丟人的。有些人拿「出國」來炫耀本身就是很無聊的行為。
但是如果有條件,收入充裕的家庭還是要讓孩子多出去走走,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對個人、對社會、對國家都是有利的。但是應該告訴孩子,這是你爸媽給你的錢送你出國,不是你自己的財富,將來你也要努力工作為你的後代創造好的條件。我覺得這才是一種正確的價值觀
有錢人的煩惱啊。我讀書的時候就從來沒出過國。
謝邀
連這都能噴的,一看就是屁股坐歪影響了智商的人。
這篇文章說的不對嗎?沒出過國有什麼值得丟人的?拿出過國來炫富的人才丟人,是心靈空虛缺乏自尊的可憐人。
其實這個話題的本質其實跟出國不出國毫無關係,因為完全可以換成「沒有名牌並不丟人」、「沒有豪車並不丟人」、「爹媽賺錢少並不丟人」。不喜歡人民日報的公知你們準備怎麼噴?說「沒有名牌確實很丟人嗎?」
給大家講個笑話:
-凡是曹操擁護的,我們就要反對;凡是曹操反對的,我們就要擁護
-曹操反對吃屎
原來知乎不讀書。
就在這時候,在空曠的院壩的北頭,走過來一個瘦高個的青年人。他胳膊窩裡夾著一隻碗,縮著脖子在泥地里蹣跚而行。小夥子臉色黃瘦,而且兩頰有點塌陷,顯得鼻子象希臘人一樣又高又直。臉上看來才剛剛褪掉少年的稚氣——顯然由於營養不良,還沒有煥發出他這種年齡所特有的那種青春光彩。
他撩開兩條瘦長的腿,撲踏撲踏地踩著泥水走著。這也許就是那幾個黑面饃的主人?看他那一身可憐的穿戴想必也只能吃這種伙食。瞧吧,他那身衣服儘管式樣裁剪得勉強還算是學生裝,但分明是自家織出的那種老土粗布,而且黑顏料染得很不均勻,給人一種骯骯髒髒的感覺。腳上的一雙舊黃膠鞋已經沒有了鞋帶,湊合著系兩根白線繩;一隻鞋幫上甚至還綴補著一塊藍布補丁。褲子顯然是前兩年縫的,人長布縮,現在已經短窄得吊在了半腿把上;幸虧襪腰高,否則就要露肉了。(可是除過他自己,誰又能知道,他那兩隻線襪子早已經沒有了後跟,只是由於鞋的遮掩,才使人覺得那襪子是完好無缺的)。他徑直向飯場走過來了。現在可以斷定,他就是來拿這幾個黑面饃的。跛女子在他未到饃筐之前,就早已經迫不及待地端著自己的飯碗一瘸一跛地離開了。他獨個兒來到饃筐前,先怔了一下,然後便彎腰拾了兩個高粱面饃。筐里還剩兩個,不知他為什麼沒有拿。他直起身子來,眼睛不由地朝三隻空蕩蕩的菜盆里瞥了一眼。他瞧見乙菜盆的底子上還有一點殘湯剩水。房上的檐水滴答下來,盆底上的菜湯四處飛濺。他扭頭瞧了瞧:雨雪迷濛的大院壩里空無一人。他很快蹲下來,慌得如同偷竊一般,用勺子把盆底上混合著雨水的剩菜湯往自己的碗里舀。鐵勺刮盆底的嘶啦聲象炸彈的爆炸聲一樣令人驚心。血湧上了他黃瘦的臉。一滴很大的檐水落在盆底,濺了他一臉菜湯。他閉住眼,緊接著,就見兩顆淚珠慢慢地從臉頰上滑落了下來——唉,我們姑且就認為這是他眼中濺進了辣子湯吧!他站起來,用手抹了一把臉,端著半碗剩菜湯,來到西南拐角處的開水房前,在水房後牆上伸出來的管子上給菜湯里攙了一些開水,然後把高粱面饃掰碎泡進去,就蹲在房檐下狼吞虎咽地吃起來。他突然停止了咀嚼,然後看著一位女生來到饃筐前,把剩下的那兩個黑面饃拿走了。是的,她也來了。他望著她離去的、穿破衣裳的背影,怔了好一會。這幾乎成了一個慣例:自從開學以來,每次吃飯的時候,班上總是他兩個最後來,默默地各自拿走自己的兩個黑高粱面饃。這並不是約定的,他們實際上還並不熟悉,甚至連一句話也沒說過。他們都是剛剛從各公社中學畢業後,被推薦來縣城上高中的。開學沒有多少天,班上大部分同學相互之間除過和同村同校來的同學熟悉外,生人之間還沒有什麼交往。他蹲在房檐下,一邊往嘴裡扒拉飯,一邊在心裡猜測:她之所以也常常最後來取飯,原因大概和他一樣。是的,正是因為貧窮,因為吃不起好飯,因為年輕而敏感的自尊心,才使他們躲避公眾的目光來悄然地取走自己那兩個不體面的黑傢伙,以免遭受許多無言的恥笑!但他對她的一切毫無所知。因為班上一天點一次名,他現在只知道她的名字叫郝紅梅。她大概也只知道他的名字叫孫少平吧?
平凡的世界,知乎以及其他裝逼論壇沒事就推薦一遍的小說,開篇第一章就是孫少平在學校里吃飯。
他吃不起白面吃不起棒子麵,只能吃最便宜的黑面窩頭,甚至還吃不起最便宜的菜,只能就著自來水乾咽。為此,他每次吃飯都是等同學全吃過了,連生活委員都不耐煩的走掉以後,偷偷一個人溜出來拿剩下的兩個窩頭。有一次,他發現菜盆子里剩了一點點菜湯,像做賊似的把菜湯衝進自己飯盆里,流著淚一口湯一口窩頭。
就是這份真實到殘忍的敘述為路遙贏得了矛盾文學獎。
孫少平沒有遇上一個長者告訴他,吃不起棒子麵窩頭打一份菜並不丟人,年輕人就該挺直腰桿活著,靠努力改變生活沒什麼低人一等。
但我們這個時代不同。
作為一個活了二十五年也沒出過國的人,我確實也不覺得沒出過國有什麼好丟人的。
然而,不覺得丟人不代表傻白甜到無視兩者間的差距,有沒有能力帶孩子出國玩實則代表了兩個家庭間的經濟差距。而不同人群面對這種現實差距所做出的回應,才值得大家評判。
作為窮孩子不能體諒父母,哭著鬧著要出國玩,要父母給他買名牌手機和衣服,不然自己就「沒有面子」,父母無力支持則去辦了無數信用卡,最後去嘗試「裸貸」,丟人;
只是出了一趟國,拍了一堆照片,買了幾樣紀念品,就覺得自己「鍍金」了,不厭其煩地向身邊人說外國有多好,相比之下國內有多糟糕,覺得祖國二十年的生活還比不上他出國幾天的見聞精彩,丟人;
作為父母,一方面無法為孩子提供優質的教育資源和成長環境,另一方面卻不允許孩子比人落後。只覺得自己能讓子女吃飽睡暖,他就沒有任何比不上別人家孩子的借口。但凡有一點牢騷和落後,都會罵孩子「不懂事」,罵他們「看看別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卻從不想想別人家的父母又是如何,丟人;
作為教育系統,無法有效減小不同階級、不同地區間學生的教育資源差距,創造更加平等的競爭環境,只懂灌雞湯鼓勵那些身處劣勢的學生擺正心態,加倍努力,不要覺得自己低人一等。
這些話學生自己或他們的親友可以說,但若是作為管理部門還說這類話,實則代表了他們的無所作為,丟人!
——————————————————————公眾號:鬼木知喜歡就關注下吧 |?ω?`)沒翻過牆才丟人
-
甲:我暑假和爹地媽咪一起去東南亞五國遊,新加坡好乾淨呢!在國外待了一個星期呢!
乙:我爹地讓我參加英國大學遊學團,去牛津劍橋呆了兩個星期,還餵了廣場的鴿子呢!
甲、乙看著一直未開口的丙:你去哪裡了呀?
丙:我一直在國內呢。沒時間去國外。
甲、乙:沒關係,家裡沒錢不是你的錯。那你做了什麼呀?
丙:我去拜訪了爺爺,在水雲榭釣了好大一條魚。晚上爺爺還讓廚師烹了呢!味道可鮮了!
-
個人覺得,今天的中國,無論從意識形態上來看,還是從社會結構來看,還是從制度上來看,都和五四那個時候差不多。比方說,現在有很多人又在迷茫:中國的出路在哪裡?
因為當時的知識分子迷茫,所以都紛紛想到外國學知識,找出路。當時出國也是一種時尚和光榮。周恩來、鄧小平等一大批人都出了國。
但是唯有毛澤東沒出國。他覺得,狼行千里吃肉,豬行千里吞糠,有頭腦的在哪裡都能學到知識,沒有頭腦的到哪裡都是白費,到外國未必就能取到真經,光在中國知識就學不完。事實證明他的感覺不錯。毛澤東也從沒因為沒留過洋而感覺丟人,也沒因為沒留過洋而丟人。
------------------------------------------------------
當然,人民日報的這個評論還僅僅停留在表面,把沒留過洋就感覺丟人純粹當作心理毛病來看,沒挖到制度深處,所以人民日報的這個評論是唯心主義的。
沒留過洋就感覺丟人,真實原因是什麼呢?是我們的用人制度出問題了,我們的領導崇洋媚外了。凡是留洋來的就重用,沒留洋的就鄙視,這才是讓沒留洋的人感覺丟人的根源。假如能一樣用,不看文憑,只看能力,還會有人覺得沒留洋丟人,還會有人賣房子留洋嗎?楚王好細腰,國人皆餓死。推薦閱讀:
※工作以後出國留學相比學生階段出國留學有哪些劣勢?怎麼克服?
※北美留學申請流程?
※想出國學藝術史、藝術管理,要做什麼準備?
※在美留學生要怎麼和美國當地學生交朋友?
※藥學出國讀研的前景及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