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構程度是否會成為評價電影藝術水平的標準之一?

目前來看,文學越來越傾向於虛構,如《古文觀止》裡面的那些文章現在來看大多是應用文,算不上文學。那麼電影作為和文學屬性非常相似的藝術形式,虛構程度是否會成為評價其藝術水平的標準之一?如《悲情城市》、《牯嶺街殺人少年》、《霸王別姬》承載了非常多的歷史內容,如果若干年後這些歷史被人們忘卻,那麼這些電影的質量和品格是否依然偉大?它們的聲望是否會隨著時間衰退?或者說這些電影是否由於其對特定歷史的精確再現而一定程度上被高估了呢?


光看標題的時候,覺得這個問題有點傻氣。不過看了補充說明部分,覺得這是個挺好的問題。

舉一個例子就足以解答你的疑問了——西方文學的源頭之一《荷馬史詩》。

《荷馬史詩》記載了古希臘早期歷史中的一些故事。在古希臘文明的全盛時期,當時的人對《荷馬史詩》的內容深信不疑,認為它就是真實的歷史。但後來的人,開始對這部史詩產生懷疑,覺得那不過是作者(也不一定是荷馬本人,作者身份一直是懸案)的想像而已,並無真實的歷史依據。

這樣過了一兩千年,直到19世紀之後,越來越多的考古發現,證實了《荷馬史詩》中講的許多故事,在歷史上都存在真實的模板,因此,人們又開始相信《荷馬史詩》不是純虛構的了。

以上只是大致描述,可能不精確。

但你看,《荷馬史詩》的文學價值,跟隨歷史學的發現而波動了嗎?

它在這數千年來一直是不朽的藝術珍品。

因此,回答題主的問題,你說的那幾部電影,它們將來能否保持自身的價值,仍然主要取決於它們本身的藝術是否可以不朽,史實只是電影的素材而已,用多用少,用真用假,在藝術上不是最重要的。


我認為這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現在虛構情節對於大部分電影來說,已經是必不可少的元素了,為了成為標準是有很多現實依據的。

一、現實已經有以虛構為側重點的獎項

現實確實存在一些獎項,是針對虛構電影設置的。對於它們而言,虛構程度已經成為了評價這些電影藝術水平的標準之一。

比如說,土星獎。這個獎項評選的作品主要是科幻、奇幻和恐怖片。而這些題材,都是虛構電影的典型。如果哪部作品獲得了土星獎的獎項,那證明它的虛構程度肯定不小。

有哪些電影得過土星獎呢?例如,《鋼鐵俠》、《復仇者聯盟》、《猩球崛起》、《盜夢空間》、《阿凡達》。這些電影我們都很熟悉,它們的虛構水平也是一目了然。

再舉個例子,《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斬獲了第39屆土星獎最佳奇幻電影的獎項。我們就算不戴3D眼睛,也會為編劇的腦洞折服。

一個人、一隻虎、一艘船、一片海會組合出一個怎樣的故事。每一秒,我們都會期待下一秒。單憑這一點,這部電影包攬這麼多國際大獎,就足夠有說服力。

二、電影行業的商業性質鼓勵電影的虛構化的發展

電影屬於視覺藝術。一部商業電影的時長通常在3個小時以內。對於觀眾而言,要將精力長時間集中在一個屏幕上,其實也是一種挑戰。

電影情節無趣,觀眾是不會買單的。就算是社會題材的電影,編劇在創作時也少不了虛構。電影里跌宕起伏的情節,就離不開虛構。

從這幾年商業電影的情況來看,科幻一類的電影的吸金力很大

史上票房最高的電影,就是《阿凡達》,它的票房超過了27億美元。除此以外,還有《哈利波特》、《吸血鬼日記》、《星戰》系列,都是超高人氣的影片。我們看這些影視作品,就是沖著它的腦洞,它的畫面衝擊力去的。

市場反響這麼熱烈,我們怎樣都不能否認虛構程度所起的作用。

我們都知道,科幻、驚悚、恐怖、懸疑一類的電影,經常都帶有超強的票房號召力。甚至某些導演,已經成為了觀眾觀影的動力。這是因為這類電影往往能給觀眾帶來很好的觀影快感。

市場才是最有力的發言人。

三、科技潮引發虛構潮流

科學家的偉大,不僅僅在於改變我們的生活,他們還給了我們新的想像空間。

土星獎成立於1972年。在這個時期,航天技術有著很大的發展。而它,給電影行業帶來了新的活力。

1969年,阿波羅登月。1972年,《第五屠宰場》奪得第一屆土星獎最佳科幻片獎項。這部電影的主角穿梭於納粹集中營和未來星球世界之間。可以這麼說,如果沒有航空科技,我們不可能想像人類在太空中生存的樣子。

還有,星戰系列電影也是誕生在這個時期。這些電影在發行之初,都得到了熱捧。在當時,外太空對大家來說,幾乎是全新的。大家自然對新世界會有好奇心。所以說,只要科技存在一天,電影的虛構活力就多綻放一天。

除了電影,還有科幻文學。比如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的《三體》。這部小說,也是一個充滿想像的故事。

這個雨果獎相當於文學界的土星獎。它評選的作品,都是科幻文學。雨果獎的成立時間,比土星獎要早19年。文學和電影,都是我們構想未來的一種方式。

既然虛構在現實中有著這麼強的生命力,那麼它成為評判電影水平的標準之一也不是沒有可能,尤其是在科幻、懸疑一類電影、文學題材里。

在這裡,給大家推薦幾部腦洞特別大的電影。

圖侵刪

當然了,並不是說一部作品越是異想天開,它的質量就越高。評判一部電影的標準,絕對不可能只是「虛構」。虛構程度再大,還得自圓其說。

一部好的電影、文學作品,一定是有靈魂的,超越時空的。它們書寫的是過去,是當下,更是未來。用亞里士多德的觀點,那就是能夠洗滌心靈。比如說四大名著,這些作品誕生的時代,跟今天相比,是截然不同的一番景象。但是我們在閱讀文字時,依舊能夠為之震撼。

時代改變了,人性卻是不變的。古代有官逼民反,現代也會有;古代有世情淪喪,現代也會有;古代有凄美的愛情,現代也會有。如果我們能夠透過一部作品,看見自己,看見生命,那它才是真正有價值的作品。

比如說《牯嶺街殺人少年》里,少年的煩惱、成長的壓抑、成人世界的冷漠……它們只是換了一張面具,重新出現在我們面前而已。

虛構一定會成為評價電影藝術水平的標準之一,但絕不是最重要的一點。


虛構是為了解決距離感,同理真實也是。

待補充。


插個話。

我覺得虛構是一種觀念。亞里士多德《詩學》裡面就有說虛構是手段,本質是目的,藝術虛構的合法性已經被提及與承認惹。後面的討論也多討論的是「如何虛構」的問題。所以我覺得虛構程度不是問題所在,是「如何虛構」。

目前來看,文學越來越傾向於虛構

況且,如果用「虛構」這個題眼,題主的描述很多可能都是不準確的。

其實我覺得題主想討論的大概是一個「想像」問題,而不是「虛構」問題。把題目里「虛構」這個題眼換成想像,我覺得倒是一個不錯的問題,也挺符合題主的題目描述的。

而且對「想像」問題的討論,美學史上有過很大一段討論,我覺得蠻有意思的。

或者是個現實原則的問題。而同「現實」對應的,我覺得倒不是「虛構程度」,而是「如何虛構」。

只是一點我個人的想法而已。


啊,題主,目前來看,文學不是越來傾向於虛構啊,恰恰相反,文學的虛構性越來越被淡化了。或者說,虛構與寫實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化了。

不知道題主沒有看去年得諾貝爾文學獎的阿列克謝耶維奇的書。有人講,她的小說更像新聞報道。我也覺得,雖然在必須要時不得不進行虛構,可更多的內容顯示,她的小說就是採訪資料整理之後的直接呈現。說白了就是採訪報道,用中國的理論術語講,就是報告文學。

又要拿《百年獨孤》舉例子了。

馬爾克斯從沒認為他這小說是虛構的,其本國讀者看,感覺都跟看新聞一樣真實。

託大爺的《復活》,也是根據真實案件加工而成的。

福大爺的《包法利夫人》,也是有真人真事的現實基礎。

還有一度被知乎捧得很高的毛大爺的《月亮與六便士》,也有現實原型啊。

這些書都是經過歷史大淘沙留下來,不同時代的人們依舊在繼續閱讀的,所以題主,你覺得虛構程度會不會成為評價藝術的標準之一呢?

虛構從來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正如葉茫寶寶(怎麼過完六一兒童節好多人都成寶寶了)提出的「如何虛構」,「虛構成什麼結果」,才是比虛構更重要的東西。

因為這觸及到了小說最根本的兩個問題:如何講故事,講一個什麼故事。前者是形式,後者是內容。而虛構就是為這兩者服務的。

在評價一本小說或電影時,我們不會說,哇,這本書(電影)虛構得好徹底啊,沒有一點現實情節,全部都是虛構的呢,(啊,這裡絲毫沒有諷刺題主的意思啊),而是說,這本小說(電影)想像力好豐富啊,作者的腦袋真的長了一個無比大的洞呢。

再多啰嗦一下。既然虛構是手段,那肯定就存在虛構的目的。所以,虛構的目的是什麼呢?

真實啊。

真的,虛構最終的目的真的是為了讓虛假、不存在的東西更加真實。

這就涉及到我們經常講的,藝術的真實與現實的真實了。

意識流小說夠扯淡夠妄想夠無邏輯了吧,可是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人就是存在這種無理性無邏輯的前意識、潛意識。雖在現實生活中不易覺察到這一點,但覺察不到,不等於不存在,不等於不真實。

最明顯的例子,也是大家聽爛的卡夫卡的《變形記》。一出場,主人公就變成了一隻甲蟲,夠玄幻夠虛假夠不真實了吧。

可是,當人的異化解讀視角出來之後,大家越來越覺得可信了。人變蟲的形式是虛構的,也是虛假不會發生的,可是人變蟲的內涵卻是存在的,是越來越多人真切感受得到的。

這就是人性的真實,心理的真實,社會的真實。

啊,最後再再啰嗦一下。題主在補充說明中提到歷史內容。

記得胡適先生說過一句話:歷史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呢,嘻嘻。

--------------------------------------------------------------------------------------------------------------------------------------------

補充說明:

簡單在網上考證了一下,有網友提出「歷史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不是胡適先生的原話,而是謬傳。其原話是:

實在是我們自己改造過的實在。這個實在裡面含有無數人造的分子。實在是一個很服從的女孩子,她百依百順地由我們替她塗抹起來,裝扮起來。好比一塊大理石到了我們手裡,由我們雕成什麼像。

哎呀,不管是真是假啦。反正我個人覺得,即便是謬傳,也恰到好處地指出了歷史是虛構的歷史的事實,也算得是謬傳的真理呢。


實際上,電影一直有三個維度:

1、造一個夢,講究還原夢的感受,這種敘事方法自古典小說神話就已存在。在電影中的發展就是所謂的類型電影,就是我們一般看的科幻、恐怖、愛情、喜劇片。最終目的是講好一個故事,講究虛構的能力。

2、另一派追求現實。這點可以在紀實文學,攝影藝術,古典繪畫(到新古典主義都還是有這個傾向),它們的目的在於追求真實,反應真實。電影領域所謂的新現實主義和常見的歐陸文藝片的目標都是這個,極致就是紀錄片。

3、最後一派是先鋒派,或者追求電影語言的創新,或者說追求純粹形式。這點也主要在各國新浪潮中有所出現。典型的就是戈達爾。

所以虛構可以作為判斷一類電影的好壞,但是電影不止只有一面。


不會,如果真的發生這種事,作品的聲望只會增加而不是減退,因為架空歷史要做到讓人無法分辨真偽,難度遠高於現實題材。以《霸王別姬》為例,如果這是一部架空作品,那麼別的先不論,光是因為虛構出了一種叫「崑曲」的藝術形式,作者就足以留芳百世了。


不會。反映現實的程度、討論問題的深度、審美的高度等才是標準。


這麼說來,該怎麼評價小時代。

電影的藝術性跟題材、內容關係不大,藝術性在於形式怎樣表現內容。就像一段描寫屌絲的文字,如果僅僅寫這是一個屌絲,這是缺乏表現力和藝術性的,不管什麼方式總要去描寫一個屌絲。

虛構的程度可以是一種劇作形式,其藝術價值如何要根據表現力的高下來判斷。

電影足夠多元,無論虛構還是現實,都能拍出好作品。


電影是一種和文學屬性很相似,但卻更綜合的藝術形式,是結合視聽語言以及將來有可能更豐富的感官藝術。

在阿凡達風靡全球的時候,我曾經寫過一點想法如下:

電影首先是技術,其次是藝術。
技術是基礎,藝術是創造。
技術為形,藝術為意。
電影就是在特定的技術手段上用畫面講故事。
技術是物質的,藝術是精神的。這符合唯物主義思想。

電影是工業革命的產物。
電影的發展必然緊隨技術的進步。
電影仍然是未來的藝術。
如果將電影分類,最本質的方法應該是以技術層面來劃分。
無聲、黑白、彩色、數碼特技、3D……

電影藝術給人的感動,有時也存在於文學、美術、音樂、攝影或戲劇。
電影技術將這些藝術形式結合在一起,形成了電影。
所以,電影脫離了技術,就不成為電影。
電影的評判標準,不應以藝術成就上的幼稚,抹殺技術上的革新。
但同時,技術的領先也不能替代藝術上的創造。

中國電影在技術手段上比之西方社會,差距可能已經非常小。
就如中國物質、經濟的現狀。
中國電影在藝術層面上比之西方社會,差距可能尚有一百年。
也如中國精神、文化的現狀。
中國電影與中國文化一樣,成就也在未來。

所以我理解題主的問題,與文學的虛構程度相對應的,其實更合適的可能是未來電影的感官震撼程度。從商業上來講,越來越震撼的感官刺激,越來越匪夷所思的光影造夢,一定是未來的趨勢;但是從藝術水準上,人文的思想是人類亘古永存的藝術內核。

像題主提到的如《悲情城市》《牯嶺街殺人少年》《霸王別姬》這些電影,除非是整個人類的文明發生了質的巨變,否則其藝術價值是不會受到太大影響的。當然電影藝術的歷史還很短,可能未來有未可知,但是從現在來看,至少我們不會認為卓別林的影片不再是大師佳作。


前不久看賈樟柯的《天註定》時就產生了和樓主類似的疑問:

看的時候,構結《天註定》整部電影的一些新聞事件都還歷歷在目,所以覺得這部電影還是挺不錯的。但是,畢竟這些事件都並非什麼歷史性的大事,若干年後必將從人們的腦海中淡出直至消失,那麼,那個時候的人們再看,會不會就覺得不知所云,因而全盤否定它呢?

個人覺得這種情況很有可能發生,所以,我認為電影中事件是否虛構並不很重要,而事件是否完整則必然是評價其好劣的標準之一!


並不是虛構程度,而是虛構水準


電影本身就是模擬現實的。


金庸說過,天龍八部裡面情節是虛構的,而人的情感、經歷是真實的。

好萊塢大片的竅門就是用無比真實的細節,來支撐一個虛構的故事。

對藝術而言,這就是標準。該假的假,該真的真。

注意虛構而不是虛假。


恐怕不會,之所以電影和文學有相似的藝術形式是因為電影是在現代科技條件下表達文學,如果元朝就有了電影技術,誰也不知道羅貫中會拍三國演義還是寫三國演義。但無論電影或是文學,只有立足現實,越真實越能夠引發人們的共鳴並廣為傳播,當然,也有一部分無良作家和印刷商人確實荒誕不堪,相當離譜,這些作品中的主角要麼是個家財萬慣的富二代或少奶奶,要麼是哪個倒霉的窮小子奇遇,一夜之間脫胎換骨,從此走向人生巔峰,相似之處是他們身邊充滿各種類型的絕世美女,並且都瞎了眼無可救藥的愛上了他,被此類作品吸引的大部分是一些生活中的失敗者,他們著迷並把自己想像成書中的主角來逃避現實和獲得精神快感,正如某些人通過觀看島國電影來獲得身體上的快感一般,如果把這些東西也稱為文學就是對文學這兩個字的褻瀆了,這也適用於電影,我們更喜歡那些講述真實生活及建立在完整的邏輯基礎且有充分科學依據的電影,即時它是虛構的。另外題者對古文觀止不是文學的說法令人遺憾且不負責任,應用類的文章就為何談不上是文學呢。文學就一定要是連貫的一整部鴻篇巨製么。那收錄其中的過秦論豫讓論等等也都算不上文學咯……唐詩宋詞就更算不上文學了吧!


總覺得把真實的生活拍出來,能夠讓人第一感覺,我天,這不是我的生活么,然後再一想,哎呦,細細品味一下,又能琢磨出一點更深的內容,那才牛?啊~


故事是不是虛構,本身就是個偽命題。一個所謂的紀實文學,本身就充滿了虛構成分。拋開文字能否準確表達作者真情實感不說,讀者又能理解幾成作者文字內的真情實感。講故事本身已經有太多的主管色彩。

以前讀《故事》這本編劇的教科書,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如何在主人公面前劃一道鴻溝讓他做出選擇,這是一個故事成功與否的核心問題。這個核心的本質就是對人性的考驗,這個本質不會因為時代的不同而不同。所以虛構的程度與故事優劣無關!


我們先來看為什麼你會提出這個問題。

從男生愛看的魔獸,美國隊長,到女生愛看的愛麗絲夢遊仙境(此處不包括小時代那種玩意),都可以看出人們往往更接受一個全新塑造的世界觀。

這是為什麼呢?

從小說界也可以看出到這個現象(不要問我為啥知道,我就是干這個的),虛擬世界梗極其吃香,就算是現代都市為背景,那麼坐個電梯都能吐總裁一身,進個酒店房間都能跟一個霸道總裁嘿嘿嘿的機率有多大?翻譯官,特種女兵,這些人又是多麼少見?!

所以這些小說的背景也實在是虛構,不過也能理解,換成是你,你願意看日常生活中那些乏味的故事嗎?生活不是電影,生活更複雜,也更瑣碎。

君不見暴雪娛樂公司,是一家視頻遊戲製作和發行公司,1991年2月8日由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三位畢業生Michael Morhaime、Allen Adham、Frank Pearce,以Silicon Synapse為名創立;1994年品牌正式更名為「Blizzard」[1] 。

暴雪公司推出過多款經典系列作品:

魔獸爭霸、星際爭霸、暗黑破壞神系列,魔獸世界。魔獸爭霸及星際爭霸均被多項著名電子競技比賽列為主要比賽項目,在電腦遊戲界享有高評價

2008年7月9日,動視暴雪正式併入維旺迪,是包含暴雪娛樂品牌名稱

的控股公司。2013年7月,動視暴雪從母公司維旺迪手中買回大部分股權,成為一個獨立的公司。


今天的語文高考卷里竟然出現了相關內容


題主的補充和問題本身有所不同。我先來回答一下補充。

補充的東西我可以理解為,如果一部作品它所呈現的價值或者情感帶有那個時代強烈的印記,多年之後,它是否可以仍然偉大?

我認為,時代的強烈印記,是一個相對小眾的欣賞點,它不會引起多數人的共鳴,但會讓少數人更加著迷。以紅樓夢為例,作品中那種封建社會下產生的關係,所發生的只屬於那時代故事,在很多時候會讓我們(普通的弱雞)覺得莫名奇妙難以理解,但又會讓部分人非常著迷(比如你身邊的某朋友)。但不可否認,人們對這種故事中的理解,隨著時間增長,時代差距增大,是會變差的。

但是,一部偉大的作品(紅樓夢也是),往往不僅限於對當時時代的一種記錄。它常常可以在那個特點的環境下勾勒出某一種人類永恆不變的一種東西,而那環境不過載體而已。那種人心的東西,可以是愛情,是人內心的悲劇,人堅強的意志,人與人交往的荒謬....而這些東西,不因時代而疏遠。我們沒騎過竹馬,但看李白那郎騎竹馬來...的詩句,我們依然可以感受到青梅竹馬那種純潔、兩小無猜的愛情,也可以感受到故事後面二人分離的無奈與悲傷。這種情感,它的寄託(竹馬的故事)是時代特有的,但情感(愛情)是人類永恆的。

以後有時間再來回答題目中關於虛擬的提問吧


推薦閱讀:

學習詩詞章法結構,請問有什麼書籍或者方法?
想要讀新詩 ,有哪些好書推薦?
有什麼寫得很好的鑒賞或學習宋詞的書嗎?
約翰彌爾頓"失樂園"中如何了體現反叛精神?
夢枕貘的《陰陽師》里你最喜歡那個故事?

TAG:電影 | 影視 | 文學 | 影視評論 | 電影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