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偶像的崇拜,是真崇拜那個偶像還是崇拜我們自己腦中的完美幻想?

1.忽然想到一個一直困擾我的問題。我們對偶像的崇拜,是真崇拜那個偶像還是崇拜我們自己腦中的完美幻想?供奉同一偶像的粉絲群體是通過對完美幻想共同體的認同還是偶像的認同來獲取存在感?對偶像的認知程度的因素有哪些呢?我目前看到過一個解釋,但是自我感覺不好,至少感覺不全面。希望有興趣的,或者專門研究這塊的知友給出專業解釋,謝謝~~知友有說自己是沒有偶像的,那總有榜樣吧,或者說總有想變得更好的慾望吧,如此推導下去,好像關乎人的需求了……回歸 ,這種希望自己變得更好與希望偶像變得更好有什麼相同與不同處?

2.我是想從科學的角度獲得解釋。另外,很多知友把偶像直接限定在娛樂明星,體育明星,而我偶像的定義還包括政治人物,商業家,作家,科學家,藝術家等等廣義的偶像。


自我投射,

以及,

圖個樂呵。

不少追星的人,特別是心智稍微成熟一點的,大家都是揣著明白裝糊塗。生活本身有瑕,意義經不起推敲。不如豎起尊尊塑像,和民國紈絝一樣過活,吃吃喝喝逛逛買買捧捧戲子,也蠻好。


謝@Great Macro 的邀請。

我喜歡的愛豆都不是很完美的人吧,感覺喜歡愛豆不僅僅是看臉也不是因為他們滿足了自己腦海里的完美主義吧。喜歡愛豆身上的品質,那種努力給人感覺也會讓自己成為一個配得上他的人,喜歡愛豆給自己的力量蠻大的。


哦,我崇拜的偶像都不怎麼完美,甚至有的天賦並不出眾。我崇拜的應該是他們努力變得比過去更好更好更好的這種精神吧。


只是讓自己的生活多一點動力和正能量吧。


瀉藥啊

但其實你所說的偶像崇拜和我們現在的偶像有出入,因此我可以很簡單的說TF啊,SNH啊這種偶像的喜歡,大部分都是純粹地喜歡。

人從小到大,偶像崇拜是挺重要的一件事,比如小時候崇拜父親,崇拜老師,稍微看點書看點動漫,崇拜蕭峰崇拜柯南。這些都是源於自身的美好嚮往,後來又會崇拜毛澤東崇拜希特勒,本質都是對於人類更好的自我的追求,但退一步也能是純粹的喜歡。崇拜這份情感複雜於此,但我們總能清晰的自我的了解自己所嚮往的東西。

但當代偶像,是一份職業,也就是說不管你喜不喜歡他都是偶像。並且由於商業化的運作,這份對偶像的喜歡更多是一種簡單的傾慕。覺得可愛,好看,喜歡性格,喜歡氣質,好就推他了。這種崇拜更多來自於人為製造的人氣差,你作為粉絲對其受人矚目的落差確實能導致這種狂熱的追求。這基本就是現在偶像崇拜的含義。

最後秋元康模式又是不一樣,多的我也不說了,最近答案都在講秋元康,願意了解的來翻答案就好


個人覺得,崇拜偶像既不是崇拜那個偶像,也不是崇拜那個完美幻想,只是滿足自己的一部分情感需求。現在追偶像的很多,很多人也把崇拜掛嘴邊,但真能算是崇拜的估計很少。大部分人都是有自己正常的生活,不會讓偶像佔據太多自己生活空間。當然低齡青少年會顯得狂熱些,其實並不是因為偶像所以狂熱,而是年齡特點,沒有自己成型的三觀,對什麼都容易極端化。想想紅衛兵~偶像說白了提供的是一種商品,追偶像的人都是消費者。

以上是自己的個人想法,畢竟沒崇拜過什麼人,飯偶像也是滿足自己的情感需求,沒有足夠調查情況下,不保證正確。


如果要嚴格來說的話,一定是自己腦補的偶像,因為。。。你並不知道你的那個偶像實際上是什麼樣的,你知道的只是他展現出來的而已


? 我認為是這樣的 ?

先有崇拜再產生幻想

首先 你被他吸引

多半是因為他表現出來一種特質 你在別人身上沒有發現的 或者說別人身上有但不及他明顯的

這種特質會使你無意間對他增加關注度

這種特質比如說 顏值 性格 才華等等等等

比如說~我是因為朴燦烈無意間一個超能展現情商的行為開始關注他的~

那麼你開始確定成為他的粉絲 就是因為在你開始關注他以後

發現他身上有很多很多你以前從沒有注意到的優秀特質

心裡就會想啊:天吶 原來他這麼棒!

比如說

我以為靠顏吃飯的吳世勛居然跳舞很棒

我以為高冷到炸的權志龍居然特別愛做慈善

我以為張藝興就是一個傻白甜結果沒想到歌寫得那麼好……

這個過程呢 一般就叫圈飯啦~

到這個部分 你崇拜的一直都是這個偶像本身噢

當然 現在的明星已經不像從前一樣 只要有才有顏就能吸引粉絲了

現在的模式是意在培養那種走親民路線的偶像

也就是說 讓你覺得他看上去離我好遠啊遙不可及呢 但是實際上他又好像很普通誒

我遇見他給他打招呼他也會回應

我發微博私信他也會偶爾回復

偶爾展現出男友/女友力

嗯 好想讓他/她做我男朋友/女朋友噢

於是他的美好開始激起你內心深處對於異性/優秀同性的美好幻想

所以呢~從這裡開始

你不單單喜歡他這個人 而是摻雜了你對他幻想

他也許真的不完美啊

長得不算好看 參加節目的時候不太會說話 或者性格太鬧騰

但是缺點總能讓你覺得他更真實

你喜歡他

一定會有一種力量讓你想要離他近一點再近一點

而這種力量如果運用得當完全能夠讓你成為更好的人

那麼當你肯為了他而努力生活 也就是說他對你的積極影響一旦產生

即便後來你並沒有如願以償和他走到一起 你也會覺得非常非常幸福呢

在他的空白期學會的等待

他被黑時學會的清者自清

陪他站上榮譽高峰時學會的謙虛感恩

為了能和他說上話學會的另一門語言

為了給他應援學會的修圖拍照做視頻畫畫唱歌

為了成為他一樣的人

你像他一樣努力努力再努力 也像他一樣待人友好心底善良學會包容

回頭才發現

因為他 你才是現在的自己啊


沒有什麼「真」不「真」的。崇拜偶像,是一個不斷追求偶像「真實」的過程。從一個視頻,到一本傳記,到熱愛上了一項運動,我們對於偶像的理解越來越深,但是我們不是他,又怎麼能說不是幻想呢?只是仰之彌高罷了。最後心甘情願地為了崇拜偶像而獻出了寶貴的時間。

很多時候,崇拜偶像是為了追求人生的圓滿,自己無法實現的,便投射到偶像身上,比如自己足不出戶,便有了周遊列國的偶像,自己自閉靦腆,便有了談笑風生的偶像,自己才疏學淺,便有了文理雙修的偶像。

偶像之所以成為偶像,只在於偶像和我們之間的連結,而不是偶像本身。

「偶像」,木偶泥像耳,本無所謂真實,水中花井中月。多年以後,當我們向孫輩提起自己的偶像時,只會敬畏地望著東南,什麼都不說。


對於我來講,崇拜的偶像是自己最想成為的那種人。現實生活中往往不能夠達到的,通過喜歡自己的偶像,自己有一些幻想,生活變的很充實,很幸福。想像著自己的偶像在現實生活中遇到自己眼前的事情會怎麼做,然後不斷變的更好朝偶像靠近。但一旦不需要這個幻想了,有別的事情沖淡了你很想要的這個特質,偶像漸漸就淡出你的心裡。


我接受並鼓勵他們表現他們所有不犯法且不觸犯道德底線的缺點性格及喜好

我喜歡他們的時候就知道他們不是最初所展現的樣子,不論他們會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讓我看到真正的自己

我願意花錢養他們也不是因為他們滿足了我的幻想,而是希望他們能站上他們所透露的我所知道的他們想站上的地方

本身追星就是各取所需,我需要的不是他們對我(粉絲)怎樣,需要的是我為我喜歡的人付出並且堅持,我看著我喜歡的人一步一步在我的喜歡和支持下達成我和他們都希望的目標,那樣的快樂的感覺


他有你有的 也有你沒有的


這個問題已經out了,在當今的追星形勢下,這根本不構成問題。


實際上我對於這個範圍理解得更廣,一切信仰都屬於崇拜,至於偶像並不重要,有形無形都會引導出崇拜來。然而有什麼人又是沒有信仰的呢?或者再把範圍擴一擴,信仰替換成相信,有沒有什麼人是不相信任何東西的呢?理念也好,具象存在也好。即便是懷疑論者,他實際上也是相信著他的「行為」信條啊。

如果就以我的這個邏輯來看,實際上是沒有什麼人能夠擺脫「偶像崇拜」的,當然這也是有點像強詞奪理的詭辯胡說了。不過我的意思還是很清楚的,就是偶像崇拜並不能簡單視為一種類似情結、情懷的存在,它往往是一種精神支柱,如同我們認識世界以及我們對自己人生的理解規劃一樣的「觀念」一般,是某種程度上所必須的東西,我們作為人類擁有智慧,就可能擁有了比其他一些生物更複雜的存在於世界的方式,這種方式需要我們有依賴的東西,偶像崇拜往往就可能需要來扮演這個東西,讓我們能夠相信自己在這方面所要去確立的一種意義。

不過話說回來的話,這也是需要聯繫到現實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來看,人一般都是渴望他人認同的,真正孤獨的人很難完好地在這個群體社會中生存下去。我們都是如此,如果一個人相信唯我論(真正完全相信唯我論的人應該是很可怕的,至少在我理解,這些人的精神狀況方面恐怕是會存在一些障礙的),那麼他就可能在一個比較徹底的層面去否認外界的一切,從而就會導致其他的問題,比如知識無法分享等。然而唯我論者必然是絕對孤獨的,因為單是否認其他人和一切信息的存在就是需要極大的勇氣的。這樣的孤獨者也許可以擺脫崇拜除自己之外的一切東西的可能,但是依舊可能會對自己或者相關的某種東西產生崇拜,這些都是有可能的。

不再放大去看,回過頭來理解更普遍的現象,對某個人、團體或精神產生崇拜也許並不能簡單歸結為崇拜自己主觀的想像,或者說,並不單純是崇拜一個人是因為共同的價值觀念,擁有同樣的追求方向而已。

以我自己為例子,我的偶像崇拜歷史經歷過很短暫的從眾跟風階段,但是即便是這樣的所謂隨波逐流的階段,我實際上也是要以貶低身邊其他人的方式來製造我更為獨特的「優越感」。再來是之後很長一段時期的刻意追求與眾不同的階段,在這麼一個階段中,我首先是確立了我自己對一些事物的價值取向,隨後明白自己可能更傾向於去接受那些「被冷落」的東西,從而開始崇拜站在少數人這一邊。儘管這種精神是一直到現在都牢牢操控著我,但是僅對於偶像這方面來說的話,我卻有了不同的轉變,實際上也是因為客觀條件的變化在某種程度上的推動導致。我逐漸又經歷了「反偶像崇拜」的比較憤世嫉俗的階段,就像我前面最開始解讀的一樣,這同樣是一種崇拜的傾向。直到後來自己認為是喪失了偶像崇拜功能時為止。但即便是現在,我對於與自己是同一類的人不僅不會產生任何好感,反而會是嫉妒或者仇恨憎惡的情感,就以我現在的心理狀況和思考模式來說的話,也許在這個世界上我已經找不到任何一個能夠讓我認可的人了。因為我對其他人的分類方式已經從站在我這邊幫助我或者與我對立的「站隊式敵我陣營分類」轉變為了「屬性」的形式,就是說和我很像的人會被我嫉妒並雞蛋挑骨頭式的批判(比我優秀可能令以前的我羨慕欣賞的話)或者被我憎惡(不如我或者和我無法進行比較的一些人,要麼是因為對自己的厭惡情緒的轉移,要麼是純粹對獨特感喪失的叛逆心理操控下的憤怒),而那些和我不像的人則完全被我推離出了可被我判斷的範圍,不需要任何分析便是直接否定的。

再回到問題上,我覺得與其說是對偶像或者「完美幻想」(完美兩個字在我看來只適用於證明存在與否還需要探討的神那裡,也就是我因為個人原因沒辦法接受它最普遍的那個釋義)的認同,倒不如說是個體對於自己自身在一個群體中的地位的認同,這一種認同也許並不是崇拜的第一因,但卻可能是崇拜熱情的關鍵維繫因素。這種認同是很被動的,要通過別人的作用在這一方面來加強認可自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構造出的複雜紐帶建立起了一個需要像圖騰般的人物來被崇拜的情況。所以說,如果一個人崇拜一個偶像,但是他卻不能與任何人分享他崇拜這個偶像這個事實,那麼他的情感是會有很大一部分損失的。人可以因為各種各樣的理由去喜歡一個人或者一個象徵一個符號,但是要想讓自己的崇拜保溫,就需要「去分享」所帶來的「力量」來不斷確認這種崇拜的價值和存在的意義,這也是我前面說的唯我論者在偶像崇拜上所面臨的困境。


問題不對,你定義都是錯的,IDOL和你說的偶像根本不能混為一談。 政治人物的職業是政治家,如果要說成偶像,那麼是指你所崇拜的人。而偶像的職業就是偶像,與崇拜無關(粉絲喜歡偶像的某種屬性,顏值,歌舞能力都有可能,不是崇拜)不僅不崇拜,教小偶像做人,私信的粉絲也不是小群體了(個人理解:不反對批判性思維,但批判性思維和崇拜相衝突


雖然我不能以科學的角度回答這個問題,但是我第一次去看我的偶像時就抱著這種心態。

我到底是喜歡他還是喜歡我自己腦補出來的各種萌點?

他真的有那麼好還是是我腦補出來的那麼好?

說實話,當時我是抱著脫飯的心態去的。

但是見到他的第一眼,這個顧慮就打消了,首先,是基於顏值的信任,最開始在想他是不是沒有那麼好看,都是粉絲濾鏡用得好,見了真人,這一點過,其次,說話和禮儀都很不錯,穿衣服什麼的很對我胃口,這種淺顯的表面的東西一下就過了。

後來,可能是基於想給別人證明什麼的想法,我確實多多少少的改變了很多,也學了很多,如今這些技能的掌握,真的離不開他的影響。

怎麼說呢,真正對偶像出於人品等內在的崇拜,肯定是建立與所謂正能量和正面影響之上的,如果他能帶給我的除了撕逼就是罵架,可能只是出於對皮囊的高度喜歡吧。


他的英語其實沒有那麼好。


只是喜歡並不崇拜


我覺得追星的人是把明星當作自己幻想世界中的一個角色。也就是說滿足一定特質就行了,不需要很完美,有些缺點真實感還足一些。公關團隊現在這樣就是把手下的這批鮮肉嫩菜按少女文學裡的角色打造的。

追星的人看自己喜好的明星被黑的心情,大概和海賊迷看到尾田筆鋒一轉把路飛刻畫成賣友求榮的角色心情差不多。不過對於追星族來說這感覺還要強烈一些,畢竟他們還認為這是真實的。(也不單單追星吧,有偶像的人都是這樣)


記得倩女幽魂第二部里燕赤霞與蜈蚣精在正氣山莊鬥法的場面,蜈蚣精幻化出南無極樂世界西天如來法駕,燕赤霞就講「你真大膽,連如來佛都敢假冒,你這卑鄙妖怪,再繼續扮下去,連自己都信以為是真的」
蜈蚣精回他「世人愚昧,如無舵之舟去無定向,本活佛體念眾生苦痛,給你們一個皈依的偶像、追隨的目標,你們竟然執迷不悟,愧負天恩!世人都喜歡偶像崇拜,為什麼你們要跟世人作對呢」
燕赤霞罵到「我呸!就因為世人無知,才會被你趁虛而入,就是要崇拜也不會崇拜你這妖怪,你別想騙人了」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易安音樂社?
如何看待知乎討論「鞠婧禕是否官推」時連帶貶低詆毀趙嘉敏?
SNH48里哪個成員最具有當模特的潛質?
如何評價color girls在第二屆風尚大賞的表現還有其潛力?
如何評價堂本剛?

TAG:社會學 | 偶像 | 社會心理學 | 進化心理學 | 大眾傳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