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三個疑惑很久的問題(關於佛教)?

關於佛教,有三個問題一直不解,敬請知乎大德解惑:

1.為何有無明?佛經我看的不是很懂,希望有仁者用白話文為我解惑,請不要用一句「問為何有無明本身就是無明」一筆帶過,謝謝!

2.無明是不是一種註定?我們本性本來清靜如佛,但卻起了無明,這會不會是種註定?逃不掉的。

3.有沒有哪個神識從未涉及過生死輪迴?從一開始就沒有無明,也無生死。他與處在輪迴中的我們有何區別?請不要用一句「眾生本無生死」一筆帶過,謝謝!


謝 @lss19900812@憨山門下 的邀請。

在佛教裡面,幾乎所有的修行都是為了消除「無明」,有的直接,有的間接。

「無明」就是對事實真相的錯誤認識。

經論裡面有個例子。

天黑了,但是又沒有黑透,結果把遠處地上的繩子看成了一條蛇。

與此類似,我們把在身心五蘊上,本來「無我」而錯認「有我」,於是產生種種貪嗔痴的煩惱。

這就是「無明」。

譬如盤繩,略降黑暗,於繩實體不能明了,於彼遂起執蛇之覺。如是障蔽明見蘊體,由無明暗誤蘊為「我」,從此發生諸餘煩惱。(菩提道次第廣論)

所以你看,「無明」其實不是什麼大怪獸,等著佛教修行人去把它消滅掉。

有無明的時候,我們認為,有你,有我,有他,有男,有女,有苦,有樂,有杯子,有手機,有平板,有電腦。

而當沒有無明的時候,一切如來、三寶、四諦、業果、輪迴,都是不生不滅、涅槃寂靜。

那個時候,現在世俗的一切,都僅僅是一種幻象,不是完全沒有,但並非像現在這樣實在地存在著。

所以對於「覺悟者」來說,並不會認為真的有一個「無明」存在。

問「無明何時產生」,就好像是在夢中,我們問旁邊的人:「咱們是什麼時候進入到夢裡面的?」

這個問題沒有答案,因為整個夢都是你的心,你旁邊的人也是你的心,你問出來的聲音還是你的心。

如果說「睡著的一瞬間」是夢的開始,那麼也是不恰當的。因為在覺悟的境界中,沒有時間和空間的概念,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中論》卷1〈1 觀因緣品〉:

「不生亦不滅  不常亦不斷

 不一亦不異  不來亦不出」

(CBETA, T30, no. 1564, p. 1, b14-15)

在覺悟的勝義諦上看,並沒有實際上「睡眠」的動作,也沒有實際上「夢」的產生。

所以,事實上沒有「實在的」「無明」,但有「因迷惑而產生的」「無明」。

就好像說,雖說你找不到夢的起點,但你整個都在夢裡面。

繩子上從來沒有蛇產生,沒有一個蛇從遠處爬過來,沒有一個蛇從繩子裡面鑽出來。蛇的消滅,也不需要去趕走它,不需要打七寸。

打著手電筒去看看就好了。

手電筒代表智慧,就是佛法。

看清楚,就是解脫。

看透了,就是成佛。

------------------

題主這三個問題的產生,都是因為混淆了「世俗諦」「勝義諦」的概念。說有「無明」,那是在說世俗諦。說「沒有無明」,那是在說「勝義諦」。

我以後會開專欄,專門說這些問題。現在直接回答一下,希望提供一些線索, @lss19900812 。

相關回答:

「無我」是怎樣一種境界? - 光頭和尚的回答


1.無明是緣起法。

龍樹菩薩的《七十空性論》中解釋原因。

第十頌:從倒生無明,倒無則不有。以無無明故,行無餘亦無。

無明是依靠著「了明」而說,如果沒有遮擋「了明」所產生的無明也無從談起。

所以說「從倒生無明」無明由顛倒而生。

「倒無則不有」如果顛倒沒有了,無明也就不存在了。

所以無明是依由著顛倒產生。

2.無明並不是一種註定,非常法。如果無明是註定的,那眾生的無明就不能被除去,成佛就不可能。無明能起,必然能滅。

3.《心經》當中的一句話,「無無明」如果被解釋成眾生的無明被除去,那下一句:「亦無無明盡」該如何解釋呢?輪迴、涅槃都是相對法。


謝邀。

這是三個好問題,卻是傻問題。好是因為必須問,傻是因為不在於能答之列。

先說說我對無明的理解。我們現在覺得無明和明之間有差別,那是因為凡夫的分別想。就像我們認為,眾生和佛陀有差別一樣,同樣是凡夫想。

金剛經里的一句話很重要:凡夫者,非凡夫,是名凡夫。眾生者,非眾生,是名眾生。

不要被我們所認知的一切所束縛:時間,空間,有或無。六道輪迴,動不動就千萬劫,但可能只是一陣風吹來,你被沙迷了眼睛,揉了一下而已。

這個揉眼睛的你,和輪迴受苦的你,是一,還是二?哪是個真,哪個是假?

一切分別成實,實在無可言說。

尋找答案的心是好的,但不要總落到所謂的答案里,沒有意義。


好有三問!

1.為何有無明?

第八識如來藏阿賴耶識心體中,含藏有無明種子。

為何有心體和種子?法爾如是。

2.無明是不是一種註定?我們本性本來清靜如佛,但卻起了無明,這會不會是種註定?逃不掉的。

是。

然而清凈和無明所描述的對象不同。

本來清凈如佛的本性,是指第八識如來藏心體。

但清凈的心體中含藏不清凈的種子,比如無明。

3.有沒有哪個神識從未涉及過生死輪迴?從一開始就沒有無明,也無生死。他與處在輪迴中的我們有何區別?請不要用一句「眾生本無生死」一筆帶過,謝謝

有。

不輪迴、不生死、《心經》中「無五陰無十八界無十二因緣無四聖諦無智亦無得」的,正是第八識如來藏心體自身。

無明以及輪迴的,是種子,是七轉識妄心。

不輪迴的如來藏和輪迴中的我們,是生與被生、恆常如如不動和無常生滅變異的關係。

然而為什麼會有這些煩惱的存在和生起呢?則都是因為無明的緣故,因為對生命實相無所了知,對煩惱本質無所了知,所以才會不斷在苦海中輪轉而無法止息。所謂對生命實相無所了知,就是指無始無明對煩惱本質無所了知,則叫作一念無明

  我們先來說明:什麼叫作一念無明?一念無明是從哪裡來的呢?一念無明的意思是說:在無妄想之中,突然會有一念煩惱產生,由於這一念心動,就導致眾生繼續受生而輪迴生死,所以就稱為一念無明。一念無明之所從來,乃是由阿賴耶識中所含藏的煩惱種子而生。在二乘法中,一念無明包括了我見和我執,而我見就是一念無明的根本。在大乘法中,一念無明又稱為四住地煩惱,也就是見一處住地、欲界愛住地、色界愛住地和無色界愛住地。其中見一處住地屬於見所斷煩惱,後面三者則屬於修所斷煩惱,這四種住地煩惱,合稱為一念無明,無始劫來與世世的見聞覺知心剎那剎那不斷相應,能夠出生一切世間法中的煩惱。

什麼是無始無明呢?所謂無始無明就是指:眾生不了解法界的真實相,不了解法界中一切萬法的根源,不了解法界萬法根源的體性;也就是說,他沒有法界體性智。法界有三界的法界、有十八法界、有四聖六凡法界,然而不管是哪一種法界,它的根源都是第八識如來藏,都是從第八識而出生了這一切的法界。所以一切法界的真實體性,就是第八識心的體性,因此說一切法的根源就是眾生的第八識心

一切眾生從無始劫以來,都不曾相應到這個無始無明,眾生心所想到的就是:我怎麼樣可以不再輪迴生死?要如何才能免受世間的生死苦呢?從來沒有想到過法界的真實相是什麼,因此說眾生的心,從來不跟無始無明相應過,所以稱為無始無明。也就是說,眾生從來不曾去探討:我們的五陰十八界是從哪裡來的?心裡想的都是:我怎麼樣可以離開生死輪迴的痛苦。

  然而要到什麼時候,眾生才會相應到無始無明呢?要到他心中起疑,想要探究法界萬法的真實相,想要了解萬法是從哪裡來的,這時候才算是第一次與無始無明相應。這也就是眾生進入大乘法中開始修學,想要證知般若實相的時候,這時才正式與無始無明相應。

三乘菩提之學佛釋疑(二)第056-060集

第56集 應該如何修除煩惱呢?

南無佛法僧


無明不是實有,所以這幾個問題都不成立、、

勉強說無明沒有原因

不存在註定的無明


一個人眼睛有病,看到每個人的頭上都戴了一朵花。

就好比我們落入分別、妄想、執著之中然後覺得有了一個叫無明的東西

一,您問每個人頭上的花兒是何時帶上去的?

二,您問每個人都帶花兒是不是註定的?

三,您問有沒有沒戴過花兒的人?

其實,治好眼病,啥問題都沒了……


學佛人會相信有因緣果報,也有輪迴,但是可以觀察到的是,身體、意識等並不是可以去到下一世的,這個普通人都寶愛的身體,死後也就毀壞了,意識也是去不到未來世,因為一般都不會記得前世自己在哪裡過什麼樣的生活,那麼究竟是什麼能從前世到現在世到未來世呢?是第八識如來藏(後附經文參考),這個不生不滅的、《心經》《金剛經》所說的真心才是真正的「我」,可是眾生都以為這一世的身體、意識等是就是真正的我,執著於這個會生會滅的「我」而有各種各樣的煩惱,不明白生命的實相,不知道萬法的根源是第八識如來藏,見以下經文:

阿梨耶識者,名如來藏,而與無明七識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斷絕,身俱生故;離無常過,離於我過,自性清淨。

——《入楞伽經》卷第七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意根,此七識與如來藏和合運作,而七識心其實都是由如來藏出生。

但無明是可以打破的(無明又有一念無明和無始無明,如果想了知詳細內涵及佛菩提道與解脫道之差異,可以請閱甘肅民族出版社的《勝鬘經真義》),當定力、慧力、福德都具足了,在因緣成熟時得以一念相應找到本心,這就打破了一分無明,然後悟後起修去逐漸實證如來藏中一切種子的智慧。

第八識如來藏是隨著我們輪迴而祂卻並不了知六塵等法,所有善惡業種都保存在如來藏中,因此該受善報或惡報時,不管我們想不想、願不願意,都會受報,「假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可是在我們受苦的時候,如來藏並不受苦,我們享樂的時候,祂也不享樂,祂不分別六塵,自性清凈,但卻含藏著染污的種子(五陰身無始劫來不知生命實相往往由於我見我執造作各種惡業)。修行到佛地的第八識則稱為無垢識,所有種子都轉變清凈。

附經文:

如來藏自性清淨,轉三十二相,入於一切眾生身中,如大價寶,垢衣所纏;如來之藏常住不變亦復如是,而陰界入垢衣所纏,貪欲恚癡不實妄想塵勞所污;一切諸佛之所演說。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二

眾生知有如來藏故,精勤持戒,淨修梵行,言我必當得成佛道。復次文殊師利!若無如來藏者,空修梵行;如窮劫鑽水,終不得酥。

——《央掘魔羅經》卷第四

大慧!諸外道等妄計我故,不能如實見如來藏;以諸外道無始世來,虛妄執著種種戲論諸熏習故。

——《入楞伽經》卷第七

如來藏世間不生不死,不來不去,常恆清涼不變。

——《入楞伽經》卷第八

依如來藏,故有世間涅槃苦樂之因,而諸凡夫不覺不知,而墮於空,虛妄顛倒。

——《入楞伽經》卷第八

一切凡夫外道聲聞辟支佛等,見六識滅,墮於斷見;不見阿梨耶識,墮於常見。

——《入楞伽經》卷第八

若無藏識,七識則滅,何以故?因彼及所緣而得生故

——《新譯大乘入楞伽經》卷第五

大慧!此如來藏藏識本性清淨,客塵所染而為不淨;一切二乘及諸外道,臆度起見,不能現證;如來於此分明現見,如觀掌中菴摩勒果。

——《新譯大乘入楞伽經》卷第五


我想題主應該先換個思維模式,不能用直線式的思維去理解佛教。

笛卡爾畫了個坐標系,代表了西方的思維模式,是直線式的,可以無窮追溯的。所以他們老問第一因,問造物主是誰。

但是佛教對世界的描述是個圓環,如環無端,無始無終,這個圓環從任何點切進去,都是十二緣起,無明緣行、行緣識。。。是無始的。在佛教,但凡追問第一因的,都被歸入無記,被認為是錯誤的問題。

佛只告訴你對治無明的辦法,指出息苦之道。

1、無明,是對真理的錯誤認識。也就是說眾生的認識能力局限,導致了無明。所以,佛教才會提出轉識成智的路,提升眾生的認知能力。

2、是註定,在識為主的認知下,是不可能正確認知真理(清凈的佛性)的。

3、沒有。無始時來界,唯識學解釋界即阿賴耶識,無始時來就存在著。不經過修行,是不可能破除無明的。

套用哲學上的話,從認識論角度切入佛學,才是正確的姿勢。慎用本體論。


無明有二,一念無明與無始無明,一念無明就是煩惱障,就是不懂得五蘊皆空,執著於五蘊十八界的『我』。無始無明就是所知障,不懂得一念無明以及萬法根源是第八識如來藏所生,這一真實體性。

無始刧來這兩個無明帶著我們在三界轉輪生死。因為能現觀五蘊虛空,而斷我見,可破一念無明,跳出三界輪迴,結束分段生死,入無餘涅槃,這是二乘解脫道。

因為與無始無明相應,能實證第八識如來藏,破無始無明,就有能力觀察到五蘊皆空,但卻不急於斷我見我執入無餘涅槃,而是一直留惑輪迴三界繼續度眾潤生,修習內六度萬行,直至轉依了如來藏中所有染汚的種子,使之成為無漏法種,得佛地究竟涅槃,這是大乘佛菩提道。請參看《心經宗通》


「五蘊非我,不異我,不相在」,此是表述五蘊假我與真我之聯繫。此處之「我」即為問題3所問之識,阿含部所說無餘涅槃之本際。大乘名之為真如心。他即是問題2所述之清凈本性,真心與假我妄心的區別很多,真心是金剛性,真實性,如如性,本來性,自性性,清凈性,涅槃性。無六塵中之見聞覺知。但有六塵外之了知性,稱為本覺。妄心則是緣起性空,生滅法。問題2,真心的體性是無見聞覺知,故證悟者站在真心的立場觀待現象界時是無無明可說,亦無無明盡可說的。有無明的是妄心,真心是所證悟之標的啊。無明無始有終。一念無明阿羅漢位滅。無始無明成佛方得滅盡。所以說雖是註定的,但是可以滅掉的,不僅是逃。問題1,無始劫以來,真心,妄心並存,同時同處,有妄心對五蘊虛妄性不如實知,對真心常住不如實知,故有無明。


比如亞當夏娃一開始沒有男女之別,吃了蘋果才有男女之別。

這就是無明

比如善,當我們開始分別善的時候,惡同時就產生了。

因果也因此開始表示,發展,壯大,直到糾纏不清。

當我們消滅了我們眼中的惡,惡又在我們自身同時產生了。

而我們不知道什麼是善良的時候,也就不存在所謂的惡了。


為何會有『惑』?


下邊的話不是我說的,摘自《楞嚴經》

知見立知,即無明本

知見無見,斯是涅槃

再多摘錄一些話啊!

滅塵合覺,故發真如妙覺明性,心中狂妄自歇

若棄生滅,守於真常,常光現前,根塵諸識應時銷落

阿彌陀佛,各位菩薩,願早脫苦海,覺悟彼岸。


一個人從小有失心瘋,一天,他躺在冰上,凍得難受,還問自己:"我為什麼會這麼冷呢?"

一個路人從旁邊過,可忴這個人,就說:"跟我來,我帶你去一個地方,去了就不冷了。"

這人瞪眼說:"我憑什麼信你?你先告訴我我為什麼會冷,說的有道理,我就跟你去。"

路人說:"你之所以冷,是因為躺在冰上"

這人又問:"為什麼冰就是冷的呢?"

路人沒辦法,只好說:"冰之所以冷,是因為不熱。"

這人一想:"對啊,冷是因為不熱,你說的對,沒有騙我,我和你走。"

路人帶這個人去了一個溫暖的地方,這個人就暖和了,只是失心瘋沒治好,從此逢人就說:"會冷是因為不熱,這是一位智者告訴我的,是真理!"

後來路人找來醫生,治好了這人的失心瘋,從此這人就不再說"會冷是因為不熱"這種話了。

佛說:因為有無明,所以有癲倒夢想,有生死煩惱。

大家不明覺厲,說:請大師上坐!


非對題主所說

勸君發言多思忖,勿忘百丈野狐禪。


對知識,人有四種狀態,知道自己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第四種狀態即無明。在這個狀態里,人懵懂,眼界未開,心量未開,不會去努力行動,也不知要努力行動,更不知從何努力行動。


這麼好的問題自己參不好么?為什麼一定要問?或者自己看《圓覺經》好像第二個問題就是,看佛是怎麼回答的,反正我是沒看懂。


你這人歪啊!問問題先把正確答案否定掉,你們都不許說正確答案,然後求一個能解決問題的錯誤答案?!有這麼問的嗎?


答1. 很久以前,一男一女在伊甸園中管理花草動物,是沒有無名的,後來被小蛇騙了吃了蘋果。於是乎,有了善惡、智慧、羞恥找來樹葉遮體,被大神發現趕出了無無明之地,承受生老病死之情之痛。

2. 原罪是逃不掉的。

3. 你是在說聖靈holy spirit嗎,這個真的是太難說明了。

亂入了,其實我有點胡謅。


1.為何有無明?

無明就是迷惑顛倒的妄想心,源於眾生無始一念不覺。如大家做夢,誰能知道自己的夢什麼時候開始的,因為什麼開始做夢了?夢是假的,就這麼忽然生起。無明就是這樣,是虛妄的、假的,無有根本,無有起始,故稱無始,就於一念中忽起妄覺。一念不覺,萬象森立。

2..無明是不是一種註定?我們本性本來清靜如佛,但卻起了無明,這會不會是種註定?逃不掉的。

無明本身就是妄相,是無常法,幻起幻滅,怎麼能註定呢?註定了,就不能變了,不會起生滅現象了。註定的是眾生本具的佛性,本自具足,本無生滅,本自清凈,本不動搖。佛菩薩來到這個世間為了什麼?就是來幫助眾生消除無明惑業,重現本具的如來清凈本性。

3.有沒有哪個神識從未涉及過生死輪迴?從一開始就沒有無明,也無生死。他與處在輪迴中的我們有何區別?

神識,這個是識就是辨識之義,是造作相,是眾生分別的妄念,本身就是無明業相,六道輪迴就是這個妄識染心在輪迴,怎麼還不涉及過生死輪迴呢?這就是顛倒想啊,迷惑顛倒。如果沒有了無明,哪來的一開始啊?不生不滅,本無來去。開始、結束,過去、未來等等是分別心、妄想心的產物,是使眾生做生死輪迴的業因,也是和眾生本具的真如本心的關鍵區別。


推薦閱讀:

神不食人間煙火,為什麼還要上香上供?
中國有哪些好聽的寺名?

TAG:佛教 | 佛學 | | 修佛 |